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生物安全._第1页
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生物安全._第2页
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生物安全._第3页
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生物安全._第4页
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生物安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埃博拉出血热 n 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严重的急性传染病,埃博拉出血热患者血液中有较高的病毒载量,可能发生人-人传播和院内感染,病死率高。埃博拉出血热传播途径n直接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病人或被感染动物的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n埃博拉出血热的临床表现和其他一些病毒性出血热相似,需要通过实验室进行确诊。在目前阶段,以对病人血液标本检测为主。一 检测对象n包括留观病例、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病例定义参见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的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病例诊断和处置路径。二、标本采集保存和运输 n(一)标本采集 用分离胶无菌真空促凝管采集静脉血,每管3mL,标记后4保存

2、,填写标本采集登记表。留观病例、疑似病例采集4管,其中2管送指定的具有埃博拉出血热检测资质的实验室进行埃博拉病毒检测,2管保存于样本采集单位或所在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待排除埃博拉病毒感染后用于其他病原体的筛查;确诊病例采集恢复期血标本,送国家疾控中心病毒病所进行检测。(二)标本保存、运送n未分离血清的全血标本应4保存,并尽快分离血清;血清标本长期保存应置于-70以下,标本保存不超过1周可置-20。n标本运输应按照相关生物安全规定,采取A类包装,低温冷藏运输,避免反复冻融三、检测内容 n埃博拉病毒核酸检测、埃博拉病毒抗原检测和IgM、IgG抗体检测。四、实验室检测方法 n(一)病原学检测 1核酸

3、检测:为目前早期诊断、早期发现埃博拉出血热病例的主要检测方法。采用荧光定量 PCR 进行病毒核酸检测,患者标本中扩增到特异性核酸,可确诊埃博拉病毒感染。传统RT-PCR因易出现污染使用受限,但可以获得病毒基因序列。 发病后3天内,血标本中埃博拉病毒核酸检出率低,检测阴性不能排除埃博拉病毒感染,应结合病例的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发病后310天血标本病毒核酸检出率高,检测阴性可排除埃博拉病毒感染。 n2. 病毒抗原检测: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埃博拉病毒核蛋白抗原。病毒抗原检测阳性可确诊。发病后3天内,血标本中埃博拉病毒抗原检出率低,检测阴性不能排除埃博拉病毒感染,发病后310天血标本病毒抗原

4、检出率高。(二)血清学检测n 1. 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采用捕获法ELISA方法检测。IgM抗体阳性可确诊。 2.血清特异性IgG抗体:目前采用间接法ELISA检测IgG抗体。单份血清埃博拉病毒IgG抗体阳性提示曾感染埃博拉病毒,双份血清埃博拉病毒IgG抗体阳转或恢复期滴度较急性期4倍或者以上增高者可确诊n(三)结果的报告、复核和反馈 埃博拉病毒检测机构应将所有阳性和部分阴性血清标本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进行复核检测。实验室检测结果应及时反馈标本送检单位,并尽快上报上级主管部门五、生物安全 n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要求,做好生物安全工作。(一)实验室检测n 1

5、凡涉及埃博拉病毒的分离、培养和动物实验,需在生物安全4级(BSL-4/ABSL-4)实验室内进行。涉及未经培养有感染性材料的实验活动,需在BSL-3实验室内进行。血清学检测应在BSL-3实验室内,且标本需先601小时灭活后,再进行后续实验操作。核酸检测时, 需在BSL-3实验室内加入核酸提取裂解液,完成病毒RNA提取,并对装有病毒RNA样品管的外表面进行彻底消毒后,可在BSL-3实验室以外进行扩增检测。 2在进行感染性材料操作时,每次标本份数不宜过多,每份标本量不宜过大。(二)生物安全防护n 在实验室处理感染性标本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在BSL-3实验室内进行。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穿着遮盖全身的个

6、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渗漏防护服、N95或以上口罩、防护目镜、防护面罩、乳胶手套等,当需进行感染性标本离心、较大量标本(10 mL)分装处理等时应使用正压头盔。实验人员有体表开放式伤口时不宜参加实验活动。n涉及感染性材料的离心应使用有密封盖的离心桶或转头进行标本离心,应在生物安全柜内打开离心转头放入或取出装有标本的离心管。在标本的采集、包装和实验室检测等过程中所产生的医疗废物,可能具有生物危险性,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及时处理。埃博拉出血热相关标本采集、包装、运输n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emorrhagic fever)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 v

7、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人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病死率可高达50%-90%。n2014年,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等西非国家发生历史上最严重的埃博拉出血热暴发疫情。本病潜伏期为221天,通常为810天。一、生物安全防护n 所有样本的采集或处理应遵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生物安全规定,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用飞沫和接触隔离的预防措施。n样本采集时,应严格按照BSL-3级实验室规定做好个人防护。应穿戴医用防护服、可遮盖口鼻的医用防护口罩(N95)、双层乳胶手套、护目镜、头

8、部面部保护罩、专用橡胶靴等。二、标本采集(一)采集时间 一般发病后2周内,可在患者血标本中检测到病毒核酸和抗原,发病后310天的标本核酸和抗原的检出率高。在发病后数月内,可在特定分泌物中持续检出病毒。最早可从发病后2天的患者血清中检出特异性IgM抗体,IgM抗体可维持数月。发病后7-10天可检出Ig G抗体,康复者Ig G抗体可维持数年。发病10-14天以后的标本病毒特异性抗体的检出率高。应根据不同检测目的确定采样时间,疑似患者排除埃博拉病毒感染需采集发病3天以后的血标本。 (二)标本采集n 1. 采血场所应在相对独立的场所,病人房间和服务间及外侧环境相比应符合负压要求,配备二级生物安全柜。如

9、果不具备上述条件,可用相邻的房间提供足够的安全空间,备有除了病人常规护理的材料外应具备手套、防护服和防护面具等,同时要装备有洗手的设施和装有消毒液的桶。n2.采集埃博拉出血热患者血样会给医护人员带来风险,应由经过生物安全防护培训的人员执行,采血时应2人在场。3.采用分离胶无菌真空促凝管采集静脉血,每管3mL,采集后用封口膜封闭管口,标记清楚后放入自封袋或50mL离心管内,并在自封袋或离心管外表面再清楚标记,4保存,填写标本采集登记表。n4.留观病例和疑似病例应在发病3天后,采集静脉血4管,其中2管送指定的具有埃博拉出血热检测资质的实验室进行埃博拉病毒检测,2管保存于样本采集单位或所在省疾病预防

10、控制机构,待排除埃博拉病毒感染后用于其他病原体的筛查。 5.确诊病例采集恢复期血标本,包括并不限于出院前标本2份,每份2管,采集时间间隔不少于48小时。三、标本包装、运输n。(一)所有疑似埃博拉病毒相关感染性标本的运输应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等相关规定,采取A类包装,符合UN2814要求。按照三重包装系统包装:第一层包装为自封袋或50mL离心管;第二层包装为防水、防漏的安全壳容器;第三层为运输包装组成。封在防漏自封袋或离心管内的样本应首先放置在耐用、防水防漏的第二层安全壳容器中,用吸水纸等填充物将封好的标本固定好。安全壳容器和外包装须与IATA危险物品条

11、例包装制度650相符合。n(二)写明标本的详细情况、运送者及预期接收者地址,并密封在塑料袋里,用胶布分别粘在外层容器里面和外面并留档以便追踪,方便实验室操作人员查对标本数量。(三)样本运输之前,应按相关生物安全规定先和样本接收单位相关生物安全负责人联系,办理相关手续,运送日确定后即通知接收实验室标本运送的时间和运输方式。四、样本保存和销毁n(一)实验室检测埃博拉病毒阳性血标本,应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生物安全规定保存在-70以下,实行“双人双锁”管理和取样“审批”制度。(二)实验室检测埃博拉病毒阴性血标本,应所采集疑似患者或密切接触者完全排除埃博拉病毒感染后,转入其他血清库

12、保存或销毁。n(三)所有血清销毁时,均应在冰箱内取出后,在生物安全柜内,待其自然融化后,置于含有效消毒剂内浸泡,然后高压灭活。(四)所有销毁样本均应在相应数据库清单内标明,销毁的时间和操作人,阴性样本灭活记录保存1年以后可以清除,阳性样本的销毁记录应保存5年以上。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职业安全n一些传染病感染者外表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如果医务人员相关知识了解较少、防护意识不强,认为自己不可能接触这样的病人,加上难以改掉的长期现成的不规范诊断治疗操作习惯,又不注意职业防护,必然导致职业暴露危险性的增加。职业暴露是指有关工作人员是指有关工作人员, ,如医护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如医护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以

13、及预防保健人员、羁押场所管理人员等,在工以及预防保健人员、羁押场所管理人员等,在工作中意外地被感染者或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作中意外地被感染者或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粘膜,或被含病毒的血液、体液、破损的皮肤或粘膜,或被含病毒的血液、体液、培养物污染了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有可培养物污染了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病毒感染的情况。能被病毒感染的情况。职业暴露源暴露的潜在污染源包括:血液、血性体液、精液、暴露的潜在污染源包括:血液、血性体液、精液、阴道分泌物、脑脊液、胸膜液、腹水、心包液、阴道分泌物、脑脊液、胸膜液、腹水、心包液、滑膜液、羊水和组织或病毒培养液等一切有可滑膜

14、液、羊水和组织或病毒培养液等一切有可见血液污染的体液。见血液污染的体液。职业暴露主要途径1.1.皮肤损伤:针刺损伤注入了感染病毒的血液,是皮肤损伤:针刺损伤注入了感染病毒的血液,是医疗卫生机构中发生暴露的主要途径,皮肤的切医疗卫生机构中发生暴露的主要途径,皮肤的切割伤也较为常见。完整的皮肤接触病毒,感染病割伤也较为常见。完整的皮肤接触病毒,感染病毒的危险性相当低,至今尚未见报道有经此途径毒的危险性相当低,至今尚未见报道有经此途径感染者。感染者。2.2.粘膜暴露:粘膜接触病毒的血液、羊水等,溅入眼、粘膜暴露:粘膜接触病毒的血液、羊水等,溅入眼、鼻等部位。鼻等部位。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n外科、口腔科

15、、妇产科等医生;外科、口腔科、妇产科等医生;n护理人员;护理人员;n实验室技术人员;实验室技术人员;n尸检人员;尸检人员;n警务人员。警务人员。 1.1.工作人员对职业暴露的危险性缺乏认识,工作人员对职业暴露的危险性缺乏认识,思想不够重视(不少人存在着侥幸心理,思想不够重视(不少人存在着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不可能接触到认为自己不可能接触到HIV/AIDSHIV/AIDS);缺乏);缺乏对突变、突发、紧急事件时应采取的必要对突变、突发、紧急事件时应采取的必要防范措施、处置技能和心理准备。防范措施、处置技能和心理准备。 职业暴露的原因1 1. .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防护设备。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防护设备

16、。2 2. .工作人员不按规范操作工作人员不按规范操作, ,存在不规范的操作习存在不规范的操作习惯。惯。3. 3. 病毒感染者有意无意地对工作人员发生损伤病毒感染者有意无意地对工作人员发生损伤行为。行为。1. 皮肤或粘膜有伤口皮肤或粘膜有伤口2. 有体液交换发生有体液交换发生3. 要达到一定的病毒量要达到一定的病毒量 1. 发生职业暴露者发生职业暴露者 伤口的性质及暴露范围的大小伤口的性质及暴露范围的大小,暴露范围越大暴露范围越大,感染机会越大感染机会越大; 2. 发生职业暴露者伤口是否为开放性暴露或是否发生职业暴露者伤口是否为开放性暴露或是否刺破了静脉或动脉刺破了静脉或动脉;影响暴露后果的因

17、素3.3.发生职业暴露者伤口的深度是否有可见的发生职业暴露者伤口的深度是否有可见的血液从伤口溢出;血液从伤口溢出;4.4.感染者感染者/ /病人体内的病毒载量越高感染性越病人体内的病毒载量越高感染性越强;强;5.5.暴露时间越长感染概率越大;暴露时间越长感染概率越大;6.6.暴露后及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暴露后及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则感染的则感染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可能性大大降低。职业暴露后的处理n局部紧急处理n报告与评估n暴露后预防用药n暴露后随访n职业暴露防范原则紧急处理紧急处理(1) (1) 用肥皂和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清水、生理盐水冲洗口用肥皂和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清水、生理盐水冲洗

18、口腔、眼睛等粘膜腔、眼睛等粘膜; ;(2) (2) 如有伤口,应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直如有伤口,应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直至组织液发白至组织液发白, ,再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冲洗再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冲洗, ,禁止进行伤口的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局部挤压. .(3) (3) 伤口冲洗后伤口冲洗后, ,应用消毒液(如应用消毒液(如70%70%酒精,酒精,0.2-0.5%0.2-0.5%过氧乙过氧乙酸,酸,0.5%0.5%碘伏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碘伏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的粘膜, ,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报

19、告评估n报告科室领导、主管部门n报告内容:暴露发生时间、地点、经过、暴露方式、暴露具体部位、损伤程度、暴露源种类n请专业人士评估职业暴露防范原则n所有医务人员均应接受安全教育n遵守标准预防原则,建立屏障意识n所有的医疗设备应定时消毒你,加强消毒灭菌效果的质控n安全处理医疗废物n有条件的给医务人员注射疫苗标准预防的基本概念n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n保护:实施双向保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n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分沫隔离措施坚持普遍性防护原则 WHOWHO推荐的普遍性防护原则认为,在推荐的普遍性防护原则认为,在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时,无论是病

20、人还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时,无论是病人还是医务人员的血液和体液,也不论他们是医务人员的血液和体液,也不论他们是阳性还是阴性,都应当作为具有潜在是阳性还是阴性,都应当作为具有潜在传染源加以防护。传染源加以防护。生物安全防护生物安全防护 是指避免生物危险因子,特别是指避免生物危险因子,特别是偶然的和有意利用的生物因子,是偶然的和有意利用的生物因子,对生物体包括实验室工作者在内对生物体包括实验室工作者在内的人员的伤害和对环境的污染的的人员的伤害和对环境的污染的意识和措施。意识和措施。 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水平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水平 由一级防护屏障(安全设备)和二级防护屏障由一级防护屏障(安全设备)和二级防护屏障(实验室设施)组合构成四级(动物)生物安全实(实验室设施)组合构成四级(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水平验室防护水平 。 n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BSL-1BSL-1n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BSL-2BSL-2n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BSL-3BSL-3n四级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