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LandMark基本操作内容基本操作内容制作相干体数据加载数据库的建立数据库的建立层位解释TDQ时深转换地震工区的建立属性提取层位与断层数据的输出制作地震合成记录 数据库的建立数据库的建立1、OpenWorks 2003 Command Menu(简称OW)-Project -Project Create(如图1、2)数据库名选择投影系统数据库的空间大小Project create-project name输入工区名称;Project create-Cartographic Reference-选择投影系统;Project create-Measurement System-SPE Prefe
2、rred Metric;数据空间大小可根据需要而定;参数选择完成之后Apply;OK之后,等待生成数据库。制作相干体数据加载数据加载数据库的建立层位解释TDQ时深转换地震工区的建立属性提取层位与断层数据的输出制作地震合成记录数据加载数据加载一、加载井数据 井数据的加载分为三部分:井位的加载, 测井曲线的加载,分层数据的加载。 1、井位的加载 a 编辑井位文件:well.dat, 共四列:well name、X、Y、depth b 输入井位文件 Command Menu- Data-Import-ASCII Loader Input Data File :选择文件的路径 选择井位文件Measur
3、ement System选择SPE Preferred Metric,代表所有数据的单位为米制,如果选择US Oil Field则为英尺,一般用米制。用测井曲线做合成记录时,要保证曲线的单位和井数据的单位一致。格式文件如果之前有编好的格式可以直接用,如果没有,需要重新编格式。投影系统要根据工区实际情况而定。c 编辑格式文件Edit-Format 弹出ASCII Format Edit窗口 Format-New 弹出ASCII Format Edit:New窗口 Data File 选择井位文件 Format File 输入新建的格式文件名 OK 弹出Data Previewer窗口要加载的井位
4、文件加载数据之前,建议把井位数据文件整理好,包括小数位数,列间距等,以方便加载。在ASCII Format Edit窗口中的Data Categories中选Well Header,在Data Items中选Uwi-Read From File 抹井名列-AddComman Well Name- Read From File 抹井名列-AddOrig x or lon sf- Read From File 抹X列-AddOrig y or lon sf- Read From File 抹Y列-AddTotal depth- Read From File 抹井深列-AddElevation- R
5、ead From File 抹KB列-AddElev Type-Constant-Value:KB-AddASCII Format Edit-Format-Test-StartData Previewer窗口数据将被扫描,检查是否有错误Stop-CloseASCII Format Edit-Format-Save格式编辑完成Format-Exit加载:ASCII Loader-file-load井位加载完成在编辑数据的时候要注意最后一列之后不能有空格或者换行符。2、测井曲线的加载 测井曲线有多种不同格式的数据,最常用的有LAS格式和ASCII格式,一般以LAS加载, 较为简单。 输入井位文件
6、Command Menu- Data-Import-Curve Loader Input Data File:选择文件的路径LAS格式文件选择要加载的LAS文件格式文件选择Schlumberger.bcl加载:File-Load查看加载的测井曲线Data-Management-Well Curve Viewer弹出Well Curve Viewer-SPEFile-Read All 选择井位,可以查看加载的GR、AC等曲线测井曲线和井数据重复加载的话会覆盖之前的数据,测井曲线的加载需要匹配井名,所以加载LAS数据之前,要保证LAS文件里的井名和井头的井名一致,由于蓝马不识别中文,建议井名用英文
7、缩写表示。3、分层数据的加载 分层数据的格式分为三列:井名、层名、层深。 a 输入井位文件 Command Menu-Data-Import-ASCII Loader Input Data File :选择文件的路径 b 编辑格式文件Edit-Format 弹出ASCII Format Edit窗口 选择要加载的分层文件 Format-New 弹出ASCII Format Edit:New窗口 Data File 选择井位文件 Format File 输入新建的格式文件名 OK 弹出Data Previewer窗口要加载的分层文件格式选择要加载的分层文件新建格式文件在ASCII Format
8、Edit窗口中的Data Categories中选Options,在Data Items中选Lines Per Record-Constant:1 AddData Categories中选Well Header ,在Data Items中选Comman Well Name- Read From File 抹井名列-AddComman Well Name-Uwi,R 抹井名列-AddData Categories中选pick,在Data Items中选Interpreter- Read From File 抹LGC-AddPick Name- Read From File 抹分层名列-AddPi
9、ck Obs NO(解释方案)-Constant:1 AddDepth- Read From File 抹深度列-AddASCII Format Edit-Format-Test-StartData Previewer窗口数据将被扫描,检查是否有错误Stop-CloseASCII Format Edit-Format-Save格式编辑完成Format-Exit加载:ASCII Loader-file-load井位加载完成制作相干体数据加载数据库的建立层位解释TDQ时深转换地震工区的建立地震工区的建立属性提取层位与断层数据的输出制作地震合成记录地震工区的建立地震工区的建立地震工区的建立分三步:首
10、先建立测网,然后建立地震工区,最后加载地震数据。1、建立测网 Command Menu-Data-Management-Seismic Data ManagerFile-New-Survey弹出New Survey输入测网的名字Type选择3DOK输入工区的Upper Right和Lower Left所对应的Line、Trace值新建测网的名字选择Grid,分别输入Upper Right和Lower Left的Line值和Trace值X Axis选择LineOriginal Cartographic Reference System根据工区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投影系统输入Line、Trace所对
11、应的X/Y三点坐标回车File-Save测网建立完成输入Line、Trace值所对应的X/Y三点坐标后回车回车之后Between Lines和Between Traces处会显示正确的道间距2、建立地震工区 Command Menu-Data-Management-Seismic Project ManagerProject-Seismic Project Create选择对应的OpenWorks Project输入Seismic Project Name选择3D3D Survey in OpenWorks中选择之前建立的3D SurveyCreate选择工区输入工区名称选择之前建好的测网3、
12、加载地震数据 Command Menu-Applications-Postsack/PAL弹出窗口PostStack Family LauncherProject Type选择3DSeismic Project选择新建的地震工区在Product Selection选项中,可选其一,也可多选,建议全选Launch弹出窗口PostStack Family-Session单击Input Data弹出窗口选择SEG-Y-Parameters弹出窗口SEG-Y Data InputStorage:DiskSEG-Y Disk File:选择地震数据文件Modify SEG-Y Headers-Param
13、eters蓝马对地震数据体要求严格,如果是标准的数据体可直接加载,加载之前先扫描sgy道头,一般为9,21全部设置完成之后,OK单击Output Data弹出窗口选择Bricked-Parameters弹出窗口Bricked File ParametersOutput File:输入要导出的数据体OK回到PostStack Family 窗口Run等待过程中PostStack Family 窗口中Job-Veiw可以查看加载进度制作相干体数据加载数据库的建立层位解释TDQ时深转换地震工区的建立属性提取层位与断层数据的输出制作地震合成记录制作地震合成记录制作合成地震记录制作合成地震记录合成记录是
14、地震和地质结合的桥梁,是进行构造解释的基础。可分为四步:Syntool的启动,井曲线的选择,合成记录的生成和编辑,合成记录的存储。1、Syntool的启动 Command Menu-Applacations-Syntool-File-new 选择SPE Preferred Metric OKUS Oil Field代表单位是英尺SPE Preferred Metric代表单位是米2、井曲线的选择选择All Wells-OK选择要做合成记录的井-OKOK 弹出Time Datum窗口OK弹出SynTool-Startup窗口选择AC曲线选择密度值来源,如果有DEN曲线,则选择DEN,如果没有一般
15、选择From RC P-Wave Sonic-Transform-选择公式Gardner Equation在Processing中点亮Apply TVD和Apply Checkshots-OK地震基准面4、合成记录的编辑 鼠标右键点合成记录 ,选择edit process list 弹出SynTool Select窗口 OK弹出SynTool-TV Filter窗口Filter Type:选择Ricker,点击Change,弹出SynTool-Ricker Filter窗口选择Ricker输入合适的主频,如35Hz其它选项按默认值即可OK,合成记录的主频将会发生变化。单击SynTool窗口中左
16、侧工具栏的LGC,在编辑区空白处单击,选择地震数据,便会将本口井的井旁地震到加入编辑区(如右图)。选择地震数据体右键单击TVD栏,选择Datum info,弹出SynTool-Datum Info窗口在(P)Velocity中输入合适的速度,并调节时间飘移Time Shift:Shift Time-to Time合成记录道将会拉伸或者压缩,使之尽量与井旁地震道对应。OK经过反复调整,合成记录编辑完成。右键单击Seis栏的头,Add overlay-Synthetic-ok合成记录将加入井旁地震道中(如上右图所示)。调整合成记录时,应该以井分层为依据,从相对来说特征明显的同相轴开始,使目的层的地
17、震剖面同相轴和合成记录达到最大程度的吻合。右键单击加入的合成记录的头,选择View Option,弹出SynTool-Synthetic View窗口(如下图)Color:选择合成记录要显示的颜色。Num Traces:选择合成记录要显示的个数。Overlap:调整合成记录峰值的显示幅度。其他值用默认即可。OK显示结果如下图。 调整合成记录的显示效果,是为了可以更加准确的判断出合成记录和地震剖面的对应关系,以便确定更准确的时深关系。 此图跟之前的合成记录相比,更直观明了,从而能更方便的找出跟地震剖面同相轴的对应关系。5、合成记录的存储 右键单击合成记录的头,选择Save Synthetic-t
18、o database,在name输入要保 存的合成记录的名字,根据情况选择是 否点亮Active SeisWorks Time-Depth Table(点亮即表示此口井用此时深关系) OK(此处保存的是时深表)。合成记录制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是合成记录与井旁地震道的匹配程度,匹配度越高越好,所以需要反复调整。输入要保存的合成记录的名字制作相干体数据加载数据库的建立层位解释TDQ时深转换地震工区的建立属性提取层位与断层数据的输出制作地震合成记录制作相干体制作相干体相干体解释断层是断层解释的基础,对断层的解释有指导和验证的作用,也可以在相干体上直接对断层进行解释。相干体的制作分为三步:地震数据的输入,
19、相干体的输出和生成,相干切片上的断层解释。1、地震数据的输入 Command Menu-Applications-Poststack/PAL弹出窗口PostStack Family Launcher窗口 (如下图) Project Type:选择3DSeisWorks Project:选择地震工区Product Selection:全选Launch弹出PostStack Family-Session窗口(如下图)相干体是利用地震信号相干值的变化来描述地层、岩性相干体是利用地震信号相干值的变化来描述地层、岩性等的横向非均匀性,进而研究断层、微断裂的空间分布,等的横向非均匀性,进而研究断层、微断裂
20、的空间分布,地质构造异常及岩性的整体空间展布特征。基本原理是地质构造异常及岩性的整体空间展布特征。基本原理是在三维数据体中,求每一道每一样点处小时窗内分析点在三维数据体中,求每一道每一样点处小时窗内分析点所在道与相邻波形的相似性,形成一个表征相干性的三所在道与相邻波形的相似性,形成一个表征相干性的三维数据体。维数据体。单击Input Data弹出Input Data窗口单击Parameters弹出SeisWorks Input窗口Input File:选择地震数据Start Time表示要做到相干开始的时间End Time表示要做的相干结束的时间整体表示相干的时间范围选择地震数据体设置完成之后
21、OK2、相干体的输出和生成 单击PostStack Family-Session窗口中的Output data,弹出Output Data窗口(如下图) 选择Bricked,单击Parameters,弹出Bricked File Parameters窗口(如右图) Output File:输入输出的相干数据体的名称,其 它默认即可。OK 输出数据有六种格式Bricked块格式briCompressed压缩格式cmpVertical垂直时间剖面3dvSlice时间切片3dhCube Data体格式cdSEG-Y格式sgy可根据需要选择需要输出的数据体选择输出的相干体的名称PostStack Fa
22、mily-Session-Processes-Poststack ESP 3D,流程栏中将会出现ESP 3D(如右图)Run,相干数据体将会生成。生成数据体的过程中Job-View可以查看数据生成的进度。Processes中设置之后,此处会显示ESP 3D3、显示相干切片 Command Menu-Applications-SeisWorks-3D,弹出SeisWorks窗口(如下图)Session-new,弹出SeisWorks Startup Selection窗口(如下图)选择Interperter、Well List和Fault SetOK几秒钟后Interpret选项变成黑色单击In
23、terpret-Seismic弹出SeisWorks/Seismic View窗口单击Interpret-Map弹出SeisWorks/Map View窗口分别是地震剖面显示和底图的显示显示剖面显示工区底图在SeisWorks/Seismic View窗口中点击快捷命令菜单中的地震体属性命令,弹出Seismic Display Parameters窗口Seismic Files:选择之前生成的相干数据体Time:可以调节剖面在时间上的显示比例Line:可以调节剖面在Line方向上的显示比例Trace:可以调节剖面在Trace方向上的显示比例Variable:地震剖面按地震同相轴显示Wiggle
24、 Variable Area:地震剖面按波形显示Auto-scale:表示色标自动显示Scale to:可以手动调节颜色显示全部设置完成之后,OK单击SeisWorks/Seismic View窗口中的Seismic-Select from List,可以选择要显示的切片或者剖面(如右图)OK图为530ms的时间切片,从图上可以看出断层,在时间切片上解释断层,在剖面上会有断点的投影,时间切片解释断层可以为剖面解释断层提供依据。解释断层有三定原则:平面定走向,剖面定倾向,综合定产状,综合解释断层,使解释结果更为准确。此处即为断层显示制作相干体数据加载数据库的建立层位解释层位解释TDQ时深转换地震
25、工区的建立属性提取层位与断层数据的输出制作地震合成记录层位解释层位解释层位解释是Landmark的最主要功能,在断层解释完成以后,先拉一条工区的连井剖面,找一条全区都可以追踪的强反射轴并进行追踪,从井上标定的地层界面进行连井的追踪,并进行大框架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建立大的地层格架,最后进行逐步的细化闭合。1、建立连井剖面 Command Menu-Applications-SeisWorks-3D,弹出SeisWorks窗口(如下图)Session-new,弹出SeisWorks Startup Selection窗口(如下图)选择Interperter、Well List和Fault SetO
26、K几秒钟后Interpret选项变成黑色单击Interpret-Seismic弹出SeisWorks/Seismic View窗口单击Interpret-Map弹出SeisWorks/Map View窗口在SeisWorks/Seismic View窗口中单击Seismic-Selected From Map-Point to Point在Map中过井拉连井剖面(如右图)右键Display,则在SeisWorks/Seismic View窗口中会显示过这几口井的连井剖面,从而展开层位的解释工作。选择井的时候先选择合成记录对的最好的井,以保证层位追踪的准确性。此为过三口井的连井线此为过三口井的连
27、井剖面2、追踪地层 从井上标定的大的地质层位进行连井的追踪,这个层位在各条与剖面相交的剖面上将 会有显示一些点,依据这些点对层位进行追踪。 新建层位:Horizons-Select弹出Multiple Horizon Selection窗口(如左下图)单击Create弹出Create Horizon窗口(如右图)输入要新建的层位的名称Time:表示是时间层位Minimum:表示追踪的是最大负振幅的同相轴OK在剖面上追踪层位即可。制作相干体数据加载数据库的建立层位解释TDQ时深转换地震工区的建立属性提取层位与断层数据的输出层位与断层数据的输出制作地震合成记录层位与断层数据的输出层位与断层数据的输
28、出层位和断层解释完成以后,需要将层位和断层数据输出,以便加载到其它软件中使用。1、层位数据的输出 Command Menu-Data-Management-Seismic Project Manager弹出Seismic Project Manager窗口(如下图)Horizons-Import/Export-Hie弹出SeisWorks Horizon Import/Export窗口(如下图)SeisWorks Project:选择地震工区File-Export Horizons from SeisWorks弹出Horizon 2D/3D Export窗口(如下图)Format File:默
29、认即可Output File:选择输出层位文件的路径以及名称Horizon Name(s):选择要输出的层位如果需要抽稀的层位,则可以单击Survey之后的Parameters,弹出Horizons 3D Export Parameters窗口,在Line Increment和Trace Increment选项中可以设置抽稀。Apply或者OK蓝马输出的层位格式共有三列:X、Y、Z,由于蓝马对格式要求严格,需要输入层位时,要对照输出的层位严格编辑格式。导出层位的路径和名称选择要导出的层位此处可以设置蓝马导出的层位的间隔2、断层数据的输出 断层数据的输出与层位数据的输出基本一致。 Seismic
30、 Project Manager-Faults-Faults Import/Export,弹出SeisWorks Fault Import/Export窗口(如下图)SeisWorks Project:选择地震工区File-Export Fault from OpenWorks弹出Export Faults from OpenWorks窗口(如右图)Export Filename:输入要导出的断层的名称Export All Faults:导出所有的断层信息Export Only Selected Faults: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要导出的断层信息OK制作相干体数据加载数据库的建立层位解释TDQ时深
31、转换地震工区的建立属性提取属性提取层位与断层数据的输出制作地震合成记录属性属性提取提取属性提取可以帮助解释员验证解释结果的正确性和充分认识工区的地质情况,属性种类繁多,每种属性都能代表不同的地质含义,属性分析可以为最终的综合评价和储层预测提供有力的依据,属性的分析需要具有相当强的经验性,这里只做简单的介绍。1、选择地震数据体 Command Menu-Applications-Poststack/PAL弹出窗口PostStack Family Launcher窗口 (如下图) Project Type:选择3DSeisWorks Project:选择地震工区Product Selection:
32、全选Launch弹出PostStack Family-Session窗口(如下图)单击Input Data弹出Input Data窗口单击Parameters弹出SeisWorks Input窗口Input File:选择地震数据其它选项默认即可OK选择地震数据体进行属性提取时可将Output Data选项设置为空2、属性选择 在PostStack Family-Session窗口中点击Processes-Attribute Maps(PAL)-Standard Maps选择之后此处会变成Attribute Maps单击Parameters,弹出PAL Attribute Maps窗口提属性可
33、以根据需要选择提取层段内属性,还是沿层属性Analysis Wnidow分析窗口Constant Time:固定的时间值提属性Horizon Time:开时窗提属性Horizon Interval:层段内提属性根据需要选择Attribute Selection属性选择Amplitude Statistics:振幅统计类属性Complex Trace Statistics:复杂地震道统计类属性Spectral Statistics:谱统计类属性Sequence Statistics:序列统计类属性Correlation Statistics:相关性统计类属性Output Horizon Name
34、s:输出的属性文件的前缀最常用的是振幅类属性,根据需要点亮属性类型,单击Options选择需要的属性,OKOK-Run此时所选择的属性数据便产生了,可以以查看层位的方式查看属性,也可以按导出层位的方式导出属性数据在其它软件成图,方便使用。制作相干体数据加载数据库的建立层位解释TDQ时深转换时深转换地震工区的建立属性提取层位与断层数据的输出制作地震合成记录TDQ时深转换时深转换时深转换是在TDQ模块中进行的,分为两步:建立速度模型、时深转换。 做时深转换之前要把工区内所有井的合成记录做好,让每口井合成记录与井旁地震道的波形吻合程度达到最好。优选出地震剖面上分层与层位吻合最好的井,哪些井哪些分层与
35、层位吻合的好,哪些不好,如果一口井有多个时深关系,记下那个分层与层位吻合最好的时深关系TD,并记录下当在最好的时深关系TD下,哪些分层与层位吻合可以,哪些不可以。不是所有的井都参与速度场的建立,也不是所有的分层都参与速度场的校正,确定用哪些井用哪些分层。时深抓换分为两步:速度模型的建立和时深转换。速度模型的建立又分四步:1.输入合成记录2.输入时间层位3.输入井分层,使井分层和时间层位一一对应4.导出TDQ Model全区全区地层对比越准确,得到的井上地质分层越地层对比越准确,得到的井上地质分层越准确准确全区全区上下解释的层数越多,最终建立的速度场越上下解释的层数越多,最终建立的速度场越准确准
36、确全区全区井上地质分层与解释的层位吻合匹配程度越好,最终建立的速度场越准确井上地质分层与解释的层位吻合匹配程度越好,最终建立的速度场越准确Data-Applications-DepthTeam-ExpressFile-new接着一直Next-Finish在Next的过程中,会显示一些工区的信息,看是否有错误,没有错误就可以一直Next完成之后图标点亮。速度模型的建立速度模型的建立点击Model manager-DepthTeam窗口中的3D Viewer,打开DepthTeam 3D Viewer窗口,如下图,3D Viewer可以直接实时观测速度场的情况。调整显示窗口的大小调整速度场窗口的大小在DepthTeam 3D Viewer窗口中,Data-OpenWorks,打开OpenWorks Data窗口,如右图,Project-选择工区对应的projectWell-选择井位1.输入合成记录在Model Manager-DepthTea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樱桃树苗种植园合作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礼品盒采购合同范本及品牌推广服务3篇
- 2025版消防演练场地设施建设合同协议书3篇
- 农田水利合同范本
- 抖店代运营合同模板分享
- 装饰工程设计合同
- 二零二五年个人信用评估代理委托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住宅产权过户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二手房交易房屋租赁权终止合同
- 餐饮业技术合同
- (二模)遵义市2025届高三年级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试卷 地理试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隐名股东合作协议书及公司股权代持及回购协议
-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2025年计算机二级WPS考试题目
- 高管绩效考核全案
- 教育部《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知识培训
- 初一到初三英语单词表2182个带音标打印版
- 《人力资源管理》全套教学课件
- 2024年秋季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学课件(2024年秋季新版教材)
- 年度重点工作计划
- 《经济思想史》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