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9辅导员实用手册_第1页
A9辅导员实用手册_第2页
A9辅导员实用手册_第3页
A9辅导员实用手册_第4页
A9辅导员实用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自觉觉他 自利利他 同证菩提菩提书院辅导员实用手册菩提书院厦门修学处辅导组二零一一年四月提 纲第一章 对辅导员的基本认知一、辅导员的定义和意义1、定义2、意义二、辅导员的工作职责1、指导新开学班级的建设2、辅导三级修学3、参加传灯、慈善活动三、辅导员的工作要求1、真诚2、认真3、老实4、热忱四、辅导员的自我定位1、服务者2、辅助者3、分享者4、学习者思考题第二章 对书院的基本认知一、书院成立的意义二、书院的院训三、书院的总纲四、书院的四大方针1、以发菩提心为根本2、以修学佛法为核心3、以自觉觉他为目标4、以六和为管理方针五、书院的组织架构与职能设置1、组织架构2、职能设置思考题第三章 对修学模

2、式的基本认知一、内涵和意义二、关于三级修学1、初级修学的内容和目标2、中级修学的内容和目标3、高级修学的内容和目标三、修学总则与十八字方针1、修学方式:自修与共修相结合2、修学态度:真诚、认真、老实3、修学方法:理解、接受、运用4、修学效果:观念、心态、品质思考题第四章 怎样开展辅导工作一、辅导的核心目的二、辅导的场合与分类1、共修辅导2、网络辅导3、特殊辅导三、辅导的基本方式1、总结发言2、介入发言四、辅导的技巧与方法1、做好准备2、把握重点3、善巧回应4、引导互动5、恰当提问6、结合实例7、正反论证8、扶正去邪五、辅导应避免的偏差1、任意发挥2、居高临下3、过度干预4、评价过多5、狭隘偏激

3、6、怪力乱神7、自我标榜8、表述不清9、语气不当思考题第五章 同修常见问题分析与建议常见问题一:自以为是或心有旁骛,未能安住当下的学习情境(一)情境(二)情境(三)情境(四)常见问题二:学佛的基础不同、参差不齐情境(一)情境(二)情境(三)常见问题三:纠缠于某个具体问题,徘徊不前情境(一)情境(二)情境(三)常见问题四:遭遇不悦意的强大外境,情绪波动大,影响修学情境小结思考题第六章 辅导员与传灯、慈善一、辅导员与传灯1、书院的传灯活动2、传灯与修学3、辅导员的参与二、辅导员与慈善1、书院的慈善活动2、辅导员的参与思考题 第一章 对辅导员的基本认知一、辅导员的定义和意义1、定义在菩提书院,辅导员

4、是“辅助引导”学员按照三级修学模式来开展修学的义工,是将上济下群法师(以下统称“导师”)的教法贯彻落实的实施者和推动者。“辅助”,说明不是由辅导员代替学员来修学,或者自创教法,代替导师进行教化;“引导”,即帮助受辅的学员了解、契入、修学导师的三级教法,将其导向菩提大道。2、意义当今时代,学人很容易通过网络等渠道获取法宝资粮,各种各样的修学团体也很多。和其他团体相比,书院最为殊胜之处在于导师所施设的三级修学模式。这套修学模式是导师三十多年修证的智慧结晶,特别契合当代人的根性,也经过数年实践的检验,证明能够有效、稳妥、快捷地引导学人步入觉醒之道。辅导员的核心意义就在于引导、推动每个班级真正落实导师

5、的教法,形成良好的修学氛围,确保学员真诚、认真、老实地按照这套模式来修学,次第迈向菩提大道。二、辅导员的工作职责1、指导新开学班级的建设辅导员负责辅导哪个班级,由辅导组根据分班情况统筹安排。接受委派之后,辅导员就要组织、指导班委开展班级共修和小组共修,规范班级修学,指导建设班级公共信息交流平台,逐步培养班级骨干力量,使后续的修学顺利开展。2、辅导三级修学班级成立之后,辅导员在修学上首先应着重引导学员了解、领会书院(导师)所施设的三级教法,尤其需要帮助学员认识三级修学的模式和意义,掌握学习方法,落实学习态度,使其对书院(导师)的教法生起信心,为班级营造良好的修学氛围。另外,要做好每一次的共修辅导

6、,帮助学员理解法义、辨明疑惑、抉择正确,使大家通过共修互相增上。这是辅导工作的重点。3、参加传灯、慈善活动辅导员要根据辅导长的统一安排,积极参与各项传灯活动和慈善活动。此外,也要推动本班学员积极参与这些活动。三、辅导员的工作要求1、真诚 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辅导时不能包装、覆藏、掩饰,应以坦诚、开放的心,和学员真诚交流,平等和谐地共处。2、认真当了辅导员之后,要本着自觉觉他的发心,对工作怀有强烈的责任心,尽心尽力开展辅导工作。应根据组织的安排认真参与班级修学、传灯等活动,不得随意缺席。若因故无法前往,应提前向辅导组或相关负责人请假,以便进行人事调整。3、老实 老实,即忠实于书院的四大宗

7、旨和各项规定,忠实于三级修学模式,严格按照各级课程和进度进行辅导,努力引导学员落实修学态度和方法,不得以辅导员的身份向学员宣扬其他法门,或凭自我感觉,执持一己之见,影响他人。4、热忱 辅导员作为菩萨道的行者,对世间要有一副“冷眼热心肠”。要有一颗热情的心,时常关注学员的学习、生活,以便提供及时的引导和帮助。应积极主动地分享修学心得,投入书院的各项活动。只要大众需要,随时准备着付出自己的时间、精力,乃至一切。四、辅导员的自我定位1、服务者这是首要的定位。作为书院的义工,辅导员完全为自觉觉他服务,为学员的三级修学服务。在带班过程中,要始终抱着服务大众的柔和心、责任心,与学员平等相处,而不是以指导者

8、自居,居高临下。我们还要有感恩的心,感恩书院,感恩导师,感恩同修为自己成就了这样的殊胜因缘。2、辅助者辅导员既是学员开展修学的辅助者,也是导师传授三级教法的辅助者。对学员来说,辅导员只是起到辅助引导的作用,帮助他们契入三级教法,掌握学习方法,并通过建设良好的班级氛围,使他们能顺利展开修学。对导师而言,辅导员是协助者,辅导时不能偏离导师的教法和书院的宗旨、方针,但我们也不能自视为导师的代言人。3、分享者辅导员应具有分享的能力。诸佛菩萨就是最善巧、最无私、最开放的分享者。他们把解脱生死、离苦得乐的无上妙法毫无保留、苦口婆心地分享给众生。我们也要学习佛菩萨,要发菩提心,无论是时间、精力,还是修学心得

9、等,只要学员有需要,只要能利益到他们,就要无私地分享。4、学习者要以学习、谦虚的心态来开展辅导工作。成为辅导员,并非意味着我们的心行品质、修持比学员好,而仅仅是因为我们与书院、与三级教法的因缘更早成熟。实际上我们还是诸毒俱全的标准凡夫。处在辅导员的位置上,稍不注意,就容易增长我执我见。所以我们一方面要时刻怀着感恩、接纳的心,倾听学员的分享,打开狭隘的心胸,学习大家的长处,另一方面,要虚心学习其他辅导员、其他兄弟班的各方面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辅导技巧和能力,做一个善巧的学习者。这四个角色定位是统一在一起的,有助于我们放低姿态,养成慈悲、开放、谦虚的心行,消除贡高我慢,也能减少对辅导工作的执著和挂

10、碍,避免增上无明、我执、烦恼,与我们自身的修行背道而驰。思考题:从内涵、要求、角色等方面,谈谈你对辅导员的认识。第二章 对书院的基本认知菩提书院,全称苏州西园菩提书院,是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注册的佛学社团,是引导大众修学佛法、走向生命觉醒的心灵学院,是开展人生关怀和心灵慈善的精神家园,是面向海内外进行佛教文化交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民间组织。一、书院成立的意义菩提书院的成立,目的是引导广大信众有次第地深入佛法,从中获益。最初的缘起,称为“四个一工程”,即一个修学组织、一套修学模式、一群辅导员和一个基金会。这四个一,都是以修学和弘法为核心。其中,以修学组织为依托,以修学模式为途径,以辅导员为桥梁

11、,以基金会为后盾。当今时代,学佛风气日盛,各种佛教团体很多,导师为何要创建菩提书院?原因有二:首先是因为大众修学的无序。现在学佛十分便利,学人能从各种渠道获取大量的资源,各语系、各宗派的修学资料也随处可见。但是这种便利也造成了困扰,一般人很难有足够的智慧进行抉择,反而导致修学的混乱、无序。很多人学佛几十年,还是不得其门而入,无法契入佛法纲要,更遑论及解脱成佛了。这种现象令人深感遗憾和担忧。另一方面,与此相对应的是,很多寺院或是发展旅游,或是热衷经忏,多不具备完善的弘法功能,这就使得有心修学的信众难以得到有效引导。即使有些道场在开展弘法活动,但多半只是根据自身条件随缘地做一做,缺乏对佛法修学体系

12、的完整引导。正因为如此,导师在对教界现状和大众修学进行深刻的反思之后,指出要建设一套大众化的修学体系以适应日益迫切的需求。为此,导师施设了初、中、高三级修学模式,并倡导建立一个用于推广修学模式的平台,即菩提书院。菩提书院的建设,着重于连锁式的、可以规模化的教育模式。这代表着佛教在当代传播的探索,目前还没有现成的套路可以照搬,还需要不断探索和修正。我们希望将书院建成一所没有围墙的佛教院校,在各地进行推广,让不同程度的修学者都能得到有效引导。今后,还将进一步在网络上弘扬,以更好地服务大众。(请结合导师开示的菩提书院成立的意义进行学习)二、书院的院训悲智和敬悲智和敬,即以悲心利他,以智慧处事,以和乐

13、生活,以恭敬待人。三、书院的总纲1、使命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佛法,走上生命的觉醒之道。2、宗旨悲智双运,自觉觉他。3、模式三级修学,解行合一。4、特色依据五大要素,构建三级修学,营造良好氛围,提供有效引导。四、书院的四大方针菩提书院以发菩提心为修学根本,以佛法修学为核心任务,以六和敬精神为管理方针,以自觉觉他、自利利他为最终目标。第一条 以发菩提心为根本一、充分认识发菩提心是修学的根本,真正发起菩提心、行菩萨道,通过三级修学走向解脱,走向生命的觉醒。二、学员以发菩提心为根本,在践行三级修学的过程中,培养传灯和慈善意识,参与传灯和慈善等活动,帮助更多的众生走向觉醒和解脱之路。第二条 以佛法修学为核心

14、一、依佛法修学的皈依、发心、戒律、正见、止观五大要素,建立初、中、高三级修学模式。1、初级修学以人生佛教为基础,以信仰建设为核心。通过学习人生佛教丛书,摆脱人们对佛教的误解,以正确观念看待人生和世界;认识三宝的功德,了解皈依的意义,生起至诚皈依之心;学习佛弟子的处世态度、生活方式及举止行仪,造就健康人格。2、中级修学以道次第为基础,以菩提心修学为核心。通过修学导师讲解菩提道次第略论的菩提大道著述和音像,帮助快速掌握菩提道的修学要领,进一步发起菩提心,实践菩提心。3、高级修学以正见为基础,以止观禅修为核心。通过闻思经教树立正见,依正见修学止观,解除二执二障,引发空性慧,成就胜义菩提心,圆成无上菩

15、提果。二、修学佛法遵循“十八字”方针:在态度上真诚、认真、老实;在方法上理解、接受、运用;在结果上观念、心态、品质。即观念改变、心态改变到生命品质的改变。三、遵循四个一原则:一个目标,一张地图,一位导师,一群伙伴。第三条 以六和敬为管理方针本院依六和精神建立清净和谐、民主如法的团体,建设修学标准化、活动规范化、管理人性化的修学型组织,为大众追求解脱和生命觉醒提供有力的组织制度保障。一、戒和同修:在制度上人人平等。二、见和同解:依三级模式修学,共同走在菩提大道上。三、利和同均:机会均等,交流分享,同沾法益。四、身和同住:保持行动的统一性,身业清净。五、口和无诤:顾全大局,不制造事端,语业清净。六

16、、意和同悦:以欢喜调柔之心待人处事,常行忍辱,慈悲柔和,意业清净。第四条 以自觉觉他为目标本院三级修学及传灯、慈善等活动,最终要导向自觉觉他的目标。学员依三级修学完成自觉的修行,以传灯和慈善成就觉他的修行,并在觉他的修行中,更好地圆满自觉,达到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目标。五、书院的组织架构第一条 导师为本院学员修学的根本依止。院务委员会为本院最高决策机构,由院长、常务副院长、秘书长和各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常委等组成。第二条 书院以佛教僧团的“三纲”体制为建构依据,设立辅导委员会负责法脉传承和道德规范;设立修学委员会负责组织建设和行政管理;设立督察委员会负责监督检查,保证书院运作不偏离导师的修学理

17、念、宗旨和方针。同时,根据修学弘法需要,设立传灯委员会、慈善委员会、禅文化传播委员会。各委员会负责有关工作模式的探索和建设,制定工作计划、组建工作团队、培训相关人才,全面展开各项工作。第三条 本院面向全国和海外开展修学弘法工作,具备条件的地区和城市可建立分院和修学处。各地分院、修学处是开展修学、办班和传灯、慈善活动的主体,书院各委员会为各分院、修学处提供指导、培训和服务。第四条 本院建设包括总部和分院、修学处及班级建设,辅导员团队建设,修学、督察、传灯、慈善和禅文化传播模式建设,形成以班级建设为重心,辅导员建设为关键,分院修学处建设为纽带,总部建设为后盾的组织建构。(以上内容请结合菩提书院总则

18、进行学习)思考题:1、书院的成立有什么意义?请分享你的看法。2、如果有人问你:“菩提书院是一个什么样的团体?”你会如何回答?第三章 对修学模式的基本认知一、内涵和意义在生产中,模具是最重要的。有什么样的模具,就会制造出什么样的产品。修学模式就像模具。有什么样的修学模式,就能造就出什么样的生命品质。对书院来说,修学模式是最核心的要素。佛教传统的教育模式和传播方法,侧重于师徒间的单独传授,虽然有因材施教、量身定做的独特优势,但这种个性化也恰恰是难以大量复制的局限所在。在学佛群体日益壮大,而教界师资严重缺乏的今天,这种模式显然是无法平衡供求需要的。因此,教界需要探索出一套契合当今时代的普及性教育模式

19、和传播方法。而书院所倡导的这套三级修学模式,可以说是填补了这个空白。从宏观的角度讲,三级修学模式就是初、中、高三级修学及其配套的修学总则。具体来说,还包含了每个班级组织修学的方式。这套模式,一方面是为大众确定一套修学次第,知道各个修学阶段的重点是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并让各地形成一种修学氛围,使学人在这种氛围的熏陶和带动下,不至于因为懈怠、挫折而轻言放弃。依照这个模式修学,学人不论身处何方,都可以按部就班地次第深入;另一方面,它也是一种弘法模式、传播模式。因为依靠的是群体、制度,而非个人魅力,它能够同时在各地推广,具有可复制性和可操作性,更不会因个人的力量而改变、走形,具有稳定性。模式建

20、设得好,推广得好,对于解决大众修学缺乏引导和教界师资匮乏的问题,将具有巨大的意义。要指出的是,这套模式已经有了数年的推广实践,在苏州、上海、厦门、温州、哈尔滨、深圳、广州、靖江等地都开设了学习班,探索出了一定的办班经验。我们发现,学员若能认真、老实地按照这套模式来修学,短时间内便能对佛法产生极大信心,迅速掌握整个修学理路,从观念到心态都有显著改变,学习效果非常理想。这足以证明模式的殊胜性。相对于其他修学团体来说,书院的特胜之处,正在于这套模式的施设。我们不是以学习某部经典为全部,而是将佛法的核心要素系统地融入于这套模式中,通过三级的次第引导,将学人稳妥地导向成佛之道。对于辅导员来说,辅导工作的

21、核心点、意义也在于引导学员对模式获得充分认识,并按照这个模式认真修学。因此,深刻认识到这套模式对当今时代所具有的重大价值、殊胜性,是做好辅导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二、关于三级修学1、初级修学的内容和目标初级班的修学以人生佛教为基础,以信仰建设为核心,修学时间约30周,分为两个进度:(1)第一进度(18周)A、内容:学习导师的人生佛教小丛书,选读坐看云起。B、目标:纠正对佛教的误解;学会以佛法的智慧看人生、看世界。通过对人生佛教丛书的学习,了解佛法是如何看人生、看世界,进而把这种认识、这种智慧的观念,转变成自己的认识、自己的观念,并学会以此看人生、看世界,解决生活问题。(2)第二进度(11周)A、内

22、容:先修学佛传,听2010年菩提静修营讲的走近佛陀,认识佛法,参考学习星云法师释迦牟尼佛传,或一行禅师故道白云,从认识佛陀的生平及教法中,建立对三宝的信心,了解佛法的精髓;再修学皈依,学习皈依修学手册,认识皈依意义,了解佛陀功德,对三宝生起真切的皈依之心。B、目标:通过学习佛传,认识三皈,走入佛门,建立对三宝的信仰。通过佛传和皈依的修学,认识三宝功德,建立对三宝的皈依之心。皈依是五大要素的第一个要素,是佛法根本的根本,是一切修行的基础。通过初级课程的引导,使学员生起真切的皈依之心,将为进一步修学打下扎实的基础。2、中级修学的内容和目标中级修学以菩提道次第略论为基础,以菩提心的修学为核心。修学时

23、间为4年,分三个进度:(1)第一进度(一年半)A、内容:修学三主要道、菩提道次第略论,听三主要道、菩提道次第略论光盘,参考菩提大道、道次第之道,掌握菩提道的修学理路。通过观察修和安住修,逐步改变观念,调整心态,走上菩提大道。以皈依共修为常课,不断强化三宝在心目中的地位和份量。B、目标:认识修学理路,调整观念和心态(2)第二进度(一年半)A、内容:先学习百法明门论(半年);再深入听闻略论光盘(一年),结合参考皈依修学手册、普贤行愿品观修原理、认识菩提心、修学菩提心的修习,深化对法义的理解,接受和运用,从而舍凡夫心,真正的发起菩提心。以修习菩提心仪轨为常课,通过不断的提醒,将发菩提心落实于每日的生

24、活中。B、目标:舍凡夫心,发菩提心(3)第三进度(一年)A、内容:修学瑜伽菩萨戒品,听瑜伽菩萨戒品音像,受菩萨戒,实践菩萨行。参考宗喀巴大师菩萨戒品释、太虚大师瑜伽菩萨戒本讲录。以读诵受持瑜伽菩萨戒为常课,把瑜伽菩萨戒的规范落实于心行中。B、目标:发菩提心,行菩萨行3、高级修学的内容和目标高级修学以正见为基础,以止观禅修为核心,修学时间为3年,也分为三个进度:(1)第一进度(一年)A、内容:学习唯识三十论,听闻唯识三十论音像,阅读认识与存在(唯识三十论解读),了解八识差别,认识唯识中道正见及唯识学的修证的理路。通过禅修把唯识的正见,转化成自身的正知正念。以止观禅修为常课,将唯识见地转化为自身心

25、行。B、目标:了解妄心差别,认识唯识中道见及唯识学的修证次第。(2)第二进度(一年)A、内容:学习心经、金刚经。听心经的禅观、心经的般若正观及金刚经音像,阅读心经的人生智慧,了解般若中观正见,依此正见修观照般若,通达空性。以止观禅修为常课,将中观正见转化为自身心行。B、目标:了解般若中观的正见及修证。(3)第三进度(一年)A、内容:学习四念处经、坛经,听坛经的见地与修证、六祖坛经,认识禅宗的见地及明心见性的禅修。以止观禅修为常课,将禅宗见地转化为自身心行。B、目标:了解禅宗的见地与修证。(本节详细内容,请参阅导师制定的三级修学内容)三、修学总则与十八字方针在三级修学的过程中,我们依据的总体原则

26、有四个方面:其一,修学方式上,自修与共修相结合;其二,修学态度上,要“真诚、认真、老实”;其三,修学方法上,掌握“理解、接受、运用”的八大步骤;其四,修学效果上,要达到“观念、心态、品质”的次第转化。以上四个方面对于修学的意义都非常重要,也是我们在辅导过程中要着重把握、引导、落实的关键。后三个方面合起来就是导师在不同场合多次开示、强调的十八字方针。学员唯有切实遵循这十八字方针进行修学,积极、认真地展开自修和共修,才能从书院的三级修学模式中真正获益,稳步走上菩提大道。下面分而述之。1、修学方式:自修与共修相结合书院的三级修学,采用学员个人自修与集体共修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自修,为共修做好准备;通过

27、共修,为个人自修营造良好的氛围,提供及时的引导。自修和共修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对修学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缺一不可。(1)自修的意义书院虽然施设了三级修学班,为学员提供修学引导,但定期参加共修并不是修学的全部。自修也是修行的重点。作为佛弟子,我们都知道学佛修行主要是靠自己,如同吃饭、睡觉一样,没有人能够代劳。佛菩萨也好,善知识也好,都只能为我们开示解脱的道路,我们要自己迈开双脚去走,才有解脱的希望。共修也是为了增上个人的修学,是为更好地自修服务。另外,自修也是有效共修的前提和保障。如果没有认真自修,共修时未能如理如法地分享,既未能自利,更不能利益他人。共修的效果也可想而知。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

28、到自修的重要性。(2)自修的方式学员每天应保证有一定的时间来闻思经教,养成精进修学的良好习惯,主要是按照三级修学的进度,看光盘、书籍、听MP3等法宝资粮,多闻熏习、数数思惟,并结合每一期班级共修的主题,认真准备。遇到疑惑,应当积极跟辅导员或班级同修交流。同时,还应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佛法,发菩提心、行菩萨行,接引大众修学佛法。自修要切实按照导师所开示的十八字方针来展开,修学态度上要到位,方法上应切实掌握,效果也就水到渠成。修学能否将所学佛法转换成自身的认识、观念,并运用于现实生活,逐步消除凡夫心,成就佛菩萨的生命品质,这都跟修学态度、修学方法是否落实有密切的关系。(3)共修的意义很多人也许会认

29、为:既然自修很重要,我自己在家里自修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参加共修?书院倡导共修这样一种修学方式,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个人在修学中,对佛法的理解、领悟往往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只能从某个角度、某个层面上去理解法义。通过共修,同修间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享,互相碰撞、启发、提醒、纠正,能弥补个人自修的局限和不足,对个人修学是非常好的促进;复次,共修为学员营造了良好的修学氛围,有助于学员形成良好的修学习惯,是对个人修行的强有力支持。我们常说这是末法时代,主要是因为现在社会人心浮躁、动荡。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都在美化轮回盛事,支撑和强化贪嗔痴等种种烦恼。学人想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修行,想要解脱,往往会面对各种质疑

30、和压力,何止是与万人敌!在这个追求真理、追求解脱的团体中,学人所处的环境正好相反,这对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支持,能淡化和消除来自社会环境的压力和不利因素,有助于学人将心安住在善所缘,培养善的力量;复次,共修有助于学员养成检讨自身不足、随喜他人功德的良好习惯,是修行很好的增上缘。一个人闭门自修很难发现自身的问题,要走出凡夫心的强大串习更是谈何容易!通过共修,学人以佛菩萨的功德作为参照,有同修道友相伴,时时能看到自己的不足,生惭愧心,努力调整心行。同样地,当学员有一丝一毫的进步时,同修间的鼓励、赞叹对他又是很大的促进,能坚定修行的信心道念。因此,共修对修行的助益是不可小视的。(4)共修的方式共修有班

31、级共修和班级内部的小组共修两种形式,主要是班级共修。为了让大家都能时常安住在善所缘,闻法向道之心时时得到滋润,共修的周期统一规定为每周一次。A、班级共修:以某个三级修学班为单位,在辅导员的跟进下,全体同修一起交流心得、正确抉择法义。共修时,学员围绕每期的闻思主题,重点从三个方面进行分享:一是谈对法义的理解;二是谈心得,即学习了法义之后,内心受到哪些触动。我们通过自修闻思法义,用佛法来检讨自己生命中存在的过患和不足,将法义与现实人生、生命发生连接起来,共修时再与同修分享从中获得的感悟和体会。这是共修分享的重点。班级共修能否让大家真正感到有收获,这个部分的分享很关键;三是谈疑问,修学中对法义存在疑

32、惑之处,或运用到现实中出现疑问等,都可以提出来一起讨论。班级共修应该起到解决问题的作用,尽量不要让同修带着疑惑回去。以上三个方面的分享,对整个共修效果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辅导员应善巧引导学员形成这样的分享意识和习惯,确实让大家从共修中获益。另外,每期共修都要遵照三级修学的教材和进度来学习,严格按照三级学员手册中的共修仪轨来进行。共修由小组轮流主持。B、小组共修:每个班级按照学员的多寡,分为几个小组。每周的共修由小组轮流主持。本周轮值的小组,可以提前组织小组共修,讨论当期闻思的内容,交流心得,探讨疑问。当期的思考题,可以由小组长进行分工,安排不同的学员来准备、主持。这样能够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非轮值

33、组的学员,也可以参加,这样就有更多交流、学习的机会。小组共修相对于班级共修来说,比较轻松、活泼,话题不必紧扣每期共修的内容,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对法义的运用、修学上遇到的疑惑等,进行交流。它可以视为班级共修的辅助。当然,在个别地区,比如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因交通等原因,每周两次召集大家一起分别进行班级共修和小组共修,较为不便,可以将二者组合在一起进行。按照上海办班的经验,可以先小组共修,然后再进行班级共修。前提是,二合一的共修必须比通常的共修时间长。延时多长,则根据班级规模等情况,具体确定。2、修学态度:真诚、认真、老实无论是自修还是共修,我们首先都要端正学习态度,做到“真诚、认真、老实”。(1

34、)真诚,就是要真诚面对生命存在的过患,意识到自己是充满迷惑、烦恼的凡夫,是轮回的重病患者,真诚认识自己的现状,勇于自我检讨,不自欺、不逃避。唯有看清这些问题,我们才能本着治病的心态来修学。否则,学佛可能只是生活中的一种点缀,一种姿态,甚至是一种伪装。我们不仅要真诚面对自己,还要真诚地面对法,面对法师。就像急切期盼康复的患者那样,把法当做疗病的良药,把法师当做救命的良医。(2)认真,即用心投入修学,严格要求自己,要按照道次第中听闻规则的要求,扎实、深入地学好每一层级的课程,认真学习法义,多下功夫、反复闻思,让纯净的佛法进入心相续中。(3)老实,既然认定三级修学模式是殊胜的修学途径,就要老老实实按

35、照这个模式来修学,专心学习,不要被混乱的凡夫心带着到处攀缘,东学西学,不能安住当下的学习,不能珍惜难得的法缘,结果是贻误终身,蹉跎岁月。3、修学方法:理解、接受、运用在修学过程中,尤其是自修时的听闻、思惟,应掌握好学习方法,遵循“树立正见,认清真相,摆脱错误,重复正确”的修行窍诀,反复去“理解、接受、运用”。具体包含了八个步骤:第一,读懂教材的每句话和每个概念。第二,理解每个段落和章节的意思。第三,带着问题学习,知道每个章节所要说明的问题是什么。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必须认识到,这部分内容究竟要说明什么问题,经论中又是以什么方式进行说明。第四,把经论所说的这些问题和自己的现实人生联系起来。学习佛法

36、,一定要将法和人生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佛法从空中落地,进入我们的心田,进而产生作用。否则,即使把所有经论都背下来,那也只是佛菩萨的境界,只是经典中的说法,和自己是不相干的。第五,学会用佛法的智慧重新认识人生,看待实际问题,并逐步转化成自己的认识。比如道次第提到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对于这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能否理解,能否接受?再如佛教所说的无常无我,究竟是不是世间真相?我们需要去思惟,去检验,去消化。唯有这样,佛法才能真正成为我们自己的认识。以上五个步骤,包含了从理解到接受的过程,也就是“树立正见,认清真相”的过程。我们之所以会有种种烦恼,根源在于对世界、对人生有着错误的认识。错误的观念导致

37、轮回和痛苦。所以,解脱的修行是从树立正确观念、认清世界真相开始的。我们如何树立正见,认清真相?比如讲“无常”,我们要先准确、完整地理解无常的含义,然后再去观察,看看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不是都无常,有没有一样东西是恒常不变的。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去一一思考,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发现确确实实找不到一个恒常不变的东西,人生确实是无常的,世界确实是无常的。这样一来,“无常”这个法义,就不再是书本上的教理,而是我们自身的观念了。我们原先对世界“恒常”的错误认识,就转化为“无常”的正确认识。这时就意味着佛法真正进入我们的生命,真正在改造我们的生命。这个过程对应于道次第的禅修方式来说,就是

38、导师一再强调的“观察修”。第六,依佛法正见摆脱不良串习。无明造就了我们现有的凡夫品质,而正见所造就的,则是圣贤的品质,是解脱的人格。这是非此即彼的两个选项。通过对经论的学习,我们要把其中阐述的佛法正见运用起来,以此替代原有的错误认识,这是修行非常重要的一步。第七,不断重复正确的心行,以此强化正念。第八,完成生命品质的改善和提升。这三个步骤,重点在于运用,简而言之就是“摆脱错误,重复正确”的过程。正见初步树立之后,接下来就要用这些正见来重新认识人生,运用这些观念来调整不良习气。这是不断重复的过程。因为我们固有的错误观念、不良习气,是无始以来就形成的,根深蒂固,仅仅通过一两个次的观察思维,未能撼动

39、其根本。稍有松懈,固有的观念、情绪都会卷土重来,重新主导我们的心灵,这时我们就要再进行观察修。通过这样的轮番观修,数数思维,使佛法的正见扎下根来,牢固、稳定地对我们的生命产生作用。这个过程,需要反复去理解、接受、运用,才能够使正念牢固地树立起来,最终完成生命品质的改善。对应于道次第的禅修方式来说,这是“安住修”的过程。这八个步骤包含了理解接受运用的次第。无论哪个层级的修学,都要按照这样的思路来进行。尤其要指出的是,它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禅修过程。我们的三级修学,不是到了高级阶段才开始禅修,从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随时随地都包含着禅修。因为,禅修的意义主要在于培养正念,凡是能将佛法正见转化为我们

40、心念的,都可以说是禅修。而这八个步骤就是很好的禅修过程。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其中的修行奥妙。只有真正落实这八大步骤,真诚、认真、老实地按照这八个步骤进行修学,才能从观念、心态和品质上发生次第的转变,我们的生命才会真正被佛法改造。4、修学效果:观念、心态、品质学员通过在自修和共修中切实贯彻、落实修学态度和修学方法之后,将会在“观念、心态、品质”上有次第的改善。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凡夫的生命,是一大堆错误的观念和混乱情绪的综合体。错误的观念导致了贪嗔痴种种烦恼,正确的观念会带来健康的心态。在修学过程中,我们对世界、对人生的固有观念会逐渐被佛法的智慧所替代,从而转变在错误观念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心态、情

41、绪。同时,我们也会逐渐从无明、烦恼的迷惑系统中走出来,从贪嗔痴的串习中走出来,使生命品质得到净化和提升,最终成就佛菩萨的生命品质。这就是生命改造的过程。思考题:1、为什么要施设三级修学模式,意义何在?2、如果有人问你:“你们这个三级修学模式是怎么回事?”你会如何回答?3、你对修学总则有哪些认识?第四章 怎样开展辅导工作一、辅导的核心目的通过在班级落实修学态度和方法,使修学模式真正发挥效用。唯有修学模式得到切实执行,班级的修学氛围才能得到保障,学人才能真正从书院(导师)施设的教法中受益,稳步迈上菩提大道。二、辅导的场合与分类1、共修辅导共修辅导,指的是在班级共修、小组共修等场合的辅导,面对的是群

42、体学员,属于一种团体辅导。这可以说是辅导工作中最首要、最核心的部分。共修辅导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一个班级能否办好。2、网络辅导网络辅导,指的是在网络书院、聊天室、论坛、QQ群、博客等网络平台上所展开的辅导。它可能是面向群体,也可能是一对一的个别辅导。特别是网络书院,随着网络教育平台的开发和建设,网络书院将会迅速发展,辅导员不仅有实体班级的辅导,还将在网络班级、聊天室等场合中进行远程辅导。3、特殊辅导除了前面两类辅导,还有一些特殊的辅导,比如危机辅导。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员可能因为生活上、工作上遇到较大的挫折和困难,情绪波动大,对修学造成较大影响;有的学员可能对三级修学尚未生起信心,不能老实修

43、学,到处攀缘;有的学员虽然学习认真,可是基础薄弱,学起来很吃力,生退失心诸如此类的情况,在带班过程中也许都会出现。既对学员个人的修学不利,也影响到整个班级的修学氛围。辅导员要适时进行危机干预,可以先请班委进行沟通,如果效果不佳,再根据情况处理:可以约学员喝喝茶,进行私下沟通;方便的话,也可以带他(她)一起礼佛、修习三皈依、诵经等;有因缘的话,还可以带学员亲近导师。如果辅导员自己觉得能力不足,还可以向辅导组求助,适时地转介给其他辅导员(由辅导组安排,需有类似的劝导经验),或请其他辅导员协助劝导。总之,通过妥善的沟通、引导,帮助学员消除负面情绪,在修学上稳步前进。相对来说,这是非正式的个别辅导,有

44、时需要借助心理引导等方面的技巧。有的学员会主动联系辅导员,诉说困境,征求意见,请求援助,有的学员可能会沉默、回避,辅导员须灵活应对。三、辅导的基本方式前面介绍了几种不同的辅导场合,在不同的场合中,辅导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因为共修辅导是最主要的工作,我们在这里主要以共修辅导为例,介绍一下在共修中常用的辅导方式。共修辅导面向全体学员,是团体性的辅导,但我们往往也会在分享中特别提醒某些学员,进行个别辅导。那么,在这些共修中,我们要怎样进行辅导,什么时候发言,怎么发言?有两种常用的方式:1、总结发言总结,也就是在每次共修时,先由学员们围绕思考题来分享学习心得、体会,最后再由辅导员作总结性的发言。如果辅

45、导员先于同修发言,一方面会给同修造成先入为主的印象,有的学员可能心有挂碍,不知如何接下去分享,另一方面,因为辅导员尚未掌握同修分享的情况,也无法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所以,把辅导员发言的环节放在所有同修都分享完之后,是比较合适的。因为我们的发言是面向全班学员,总结时的分享一般要包含以下一些信息:(1)结合个人的修学心得,分享对本期闻思内容的理解、体会,帮助大家加深理解。当然,如果同修已有相似的分享,且比较完整和到位,可以省略;(2)如果导师在相关方面有其他开示可以帮助大家理解,也可以分享;(3)对同修分享的一些回应,比如对分享到位、如理如法的学员,不妨适当表示随喜和赞叹,为学员树立良好的榜样;如

46、果同修对某些教理的领悟未完整、未透彻,或者有一些偏差,可以补充、提醒。(4)对学员普遍存在的疑惑,要及时辨明,不要让大家带着疑惑回去。如果自己也未能辨明,要记录下来,请辅导长解答之后,下次共修再作回复。(5)对个别学员提出的问题,要根据情况灵活处理。有的问题如果跟本期学习内容无关,可以淡化处理或不作回应。如果跟本期重点有关,且能利益到他人,可以鼓励大家一起讨论,形成整个班级的良性互动。2、 介入发言介入,指的是在同修分享的过程中,辅导员根据需要,中途进行互动、发言。同修分享时,辅导员要耐心聆听,仔细观察介入的时机,在必要的时候择机介入,进行互动。介入的时机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1)学员在分享时

47、,知见出现明显的偏离。为了避免对其他同修造成困扰,辅导员最好及时“消毒”,在学员分享之后,或直接或委婉地指出来,纠正偏差。(2)学员在分享时,偏离主题甚远,或分享时间太长,共修节奏严重失控。这也是常见的问题。有的学员觉察力较弱,往往会越说越多,越说越跑题,这时辅导员要将学员及时“拉回来”,避免共修散乱、无序、无效。(3)学员提出问题请辅导员解答,辅导员根据具体情况,可以紧接着作答,也可以留待总结时再作答,但都要作出回应。若与本期闻思有关,可以先将问题“抛”给其他学员一起思考,不要都由辅导员个人作答。等学员都互动结束,如果问题仍无法解答或解答不完整,辅导员再做解答或补充。这样有助于大家主动学习,

48、深入思考,是不错的学习方式。但要注意的是,这个环节需要的时间可能比较多,气氛虽然热烈,但容易松散,如果把握不好,可能会造成共修节奏的严重失控,氛围散乱。因此,我们要把握好松紧程度、冷热程度,适时结束互动,将大家拉回共修主题。有时也可以放在最后总结时再安排适当的时间,组织大家展开讨论。总结和介入,是共修辅导时比较常用的两种方式。在一次共修中,往往是两种方式配合使用。根据实际情况,该介入的时候应及时介入,但不要耽搁太长时间,以免影响后面的共修。总结时也不要过于冗长,可适当互动。在网络辅导中,如果是面向群体的,也可以采用以上两种方式;若是面向个人的辅导,则是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在特殊辅导中,通常可能是

49、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沟通,根据情况而定。四、辅导的技巧与方法有效的辅导,需要借助多方面的技巧。比如,我们需要结合一些沟通、演讲的技巧,使分享更为清晰、到位,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大家更能理解和接受。同时,整个共修中我们也需要一定的管理能力,随时观照全局,灵活应变。总之,要不断探索、积累相关的经验。在这里,我们主要从如何分享的角度,提供一些参考:1、做好准备在每次共修前,我们都要认真做好准备,这个准备包括了材料和心态两方面。(1)材料的准备首先,掌握当期学习的重点和目的,思考一下如何引导才能更加有效,更能帮助学员认识、理解这些重点?可以结合什么样的例子来更好地说明问题?复次,回答思考题。这一方面是出于

50、分享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保持较高的灵敏度。也就是说,当学员分享时,凭着这种灵敏度,我们可以及时察觉大家的分享是否到位,是蜻蜓点水还是比较深入,是否有不完整、不准确之处。这对于掌握学员的学习情况很重要。当然,我们在发言时,要根据学员分享的情况适当调整自己分享的内容,灵活应变。复次,自己在学习中要留意,教材有哪些难点,比如某些法理或概念,以学员现有的程度可能难以理解,要如何处理?俗语说“有备无患”,我们准备得越充分,共修时就越有把握,越从容自信,越有感染力。如果准备不足,敷衍了事,共修时未能有针对性地分享,要么陈词滥调,泛泛而谈,要么难免心虚,言语缺乏感染力。(2)心

51、态上的准备每一次共修前,我们都要提醒自己,要以自利利他、自觉觉他的菩提心开展辅导;要以服务者、辅助者、分享者、学习者正确定位自己,要以慈悲、包容、平等的心面对学员;要启白三宝,祈请三宝加持,愿开展辅导工作时,能悲智等持,令学员受益,令学员欢喜。2、把握重点这个重点,从大的方面讲,是各层级的学习重点和阶段性目标,从小的方面说,是每一次的共修。这里主要谈后者。我们知道,每一期的教材,虽然内容都很丰富,但都有重点,有要说明的问题和要达到的学习目的。作为辅导员,我们要从宏观的角度,清晰地把握好这些重点和学习目的,控制好分享时的信息量和深浅程度,而不是迷失在旁枝末节。有的学员在学习时,会受个人习气、兴趣

52、的牵引,对某些并非重点的内容特别迷恋,共修时还进行发挥,或是跑题或是不知所云,对其他学员会造成影响。对这样的情况,如果辅导员心里有底的话,就能及时察觉,并适当提醒,扭转局面。否则的话,可能还会被牵着鼻子走,未能调控整个共修现场的氛围。这样一来,共修就显得散乱、无力,大家都漫无目的、泛泛而谈,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因此,把握重点是共修达到预期效果的必要保障。3、善巧回应回应,指的是对学员的分享或提问做出应答。实际上,辅导的过程就是帮助学员消除疑惑、抉择正确的过程。因此,回应是一个很重要的辅导工作。我们要如何回应呢?(1)直接回应:学员分享后,我们在总结或介入时,或肯定或赞叹或指出偏差,直接进行回应。

53、它的特点是态度、给出的信息都比较明确,导向性比较强。适合于传递正面的信息,倡导良好的行为,纠正明显偏差的知见,但要避免语气太直、气势太盛,给他人造成压力。(2)引导互动:关键要看班级的共修氛围和问题本身,如果现场气氛已经比较活跃,就不一定增加互动的环节,避免整个班级陷于掉举、散乱。下面将具体介绍。(3)淡化处理:对个别学员提出的、不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如果与共修主题关系不大,为了避免分散大家的注意力,不一定在共修时作出回应,可以等共修结束后,或其他场合,再私下交流。(4)善巧提醒:如果一些学员分享时提出的问题不太如理如法,或者表现出来的态度不太端正,要适当提醒。但提醒要注意场合、方式和语气,不宜

54、给人批评、指责、轻视的感觉。4、引导互动共修辅导,不是一言堂。对于学员提出的问题,善巧的辅导员应该适当地把一些问题抛给全体学员,鼓励大家积极思考,并在讨论中进行正确抉择,学员之间互相辅导。班级中,不乏一些各方面落实较好的学员,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已能够充当协助辅导的作用。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些骨干的力量,培养和提高班级自身消化、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时,我们需要做的,只是掌控时间和整个氛围。当然,引导互动要根据问题本身,还要观察学员的反应。如果是大家都清楚,而个别学员纠缠不清的问题,互动太多,反而让大家疲厌;与本期主题无关紧要、东拉西扯的问题,也不适合作这样的互动;若是明显存在知见偏离的问题,如果其他学员

55、也已发觉,可以让学员去互动,帮助纠正,不一定都由辅导员来指明。互动得好,学员彼此都能受益,也培养对法义的抉择能力。5、恰当提问前面说到了回应,其实,有时候我们不一定都扮演被提问、作解答的角色,可以主动地设计一些问题,提出来引导大家去思考。特别是当我们觉察到学员在某些方面理解不到位、悟得不透或心有疑惑时,可以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帮助大家进一步理清思路。要注意的是,虽然我们有时是针对个别学员进行引导,但不提倡对他们直接进行提问,提问最好是面向群体,泛泛地提出,大家一起互动,以免给他人造成压力。6、结合实例辅导时,我们的分享最好能够结合现实人生中的实际体悟、生活实例来谈。这样不仅能帮助学员直观地理解法

56、义,还能带动大家将佛法正见运用于实际,在现实人生中感悟佛法、践行佛法。应避免就教理泛泛而谈,空空论说,一直局限在教理上进行思辨。事实上,有感染力、有效的分享通常需要结合实际、细节来说明。例子要举得恰当,扣紧当期的共修主题,也不能举得太多,一两个即可,多了就变得喧宾夺主,太过冗长。例子要跟切身生活或经典有关,可用生活实例、佛教故事或常理来表达。比如,有的学员进入书院学习之后,还到处攀缘,未能老实安住当下的学习。我们想要提醒他老实修学,如果只是一味强调“我们要用真诚、认真、老实的态度来学习”或类似的话,大家听多了,会变得麻木,未必有效。这时,我们不妨以吃药为例,进行分享:就像一个人得了感冒,市场上什么样的感冒药都有,但我们不能什么药都拿来一起吃。不同的感冒药,对应不同的症状。如果眼下这种药已经能治好我们的感冒,我们还要凭着自己的兴趣和感觉,把其他感冒药也统统拿来一起吃,结果会怎样呢?学习佛法也一样,各种法门都很好,但都是因应不同根机而施设。同时都修学,结果会如何?我们现在既然有因缘接受这套教法,还东学西学,不能老实安住,这是什么心态呢?又比如要强调三级修学模式的殊胜,我们可以举身边一些变化较大的同修为例,分享给学员。当然,反面的教材也可以吸收过来,起到警醒的作用。辅导员平时可以多从生活中、经典中,或从别的辅导员那里,去思考、收集、准备一些素材,以应对不同的情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