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病毒感染生物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29/3e9819a8-c16a-43d1-8b40-71ba72be8de4/3e9819a8-c16a-43d1-8b40-71ba72be8de41.gif)
![埃博拉病毒感染生物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29/3e9819a8-c16a-43d1-8b40-71ba72be8de4/3e9819a8-c16a-43d1-8b40-71ba72be8de42.gif)
![埃博拉病毒感染生物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29/3e9819a8-c16a-43d1-8b40-71ba72be8de4/3e9819a8-c16a-43d1-8b40-71ba72be8de43.gif)
![埃博拉病毒感染生物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29/3e9819a8-c16a-43d1-8b40-71ba72be8de4/3e9819a8-c16a-43d1-8b40-71ba72be8de44.gif)
![埃博拉病毒感染生物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29/3e9819a8-c16a-43d1-8b40-71ba72be8de4/3e9819a8-c16a-43d1-8b40-71ba72be8de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埃博拉病毒感染埃博拉病毒感染生物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生物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梁米芳梁米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埃博拉出血热爆发埃博拉出血热爆发 2014年3月以来,埃博拉(Ebola)出血热疫情在西非包括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三个国家爆发,截至2014年8月13日,共向WHO报告了2127例病例,其中1145例死亡,病死率为55-60%。这是在西非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埃博拉出血热的疫情爆发流行。/vhf/ebola/hcp/interim-guidance-specimen-collection-submissi
2、on-patients-suspected-infection-ebola.html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公告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公告WHO Statement on the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Health Regulations Emergency WHO Statement on the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Health Regulations Emergency Committee Regarding the 2014 Ebola Outbreak in West Africa Committee Regarding t
3、he 2014 Ebola Outbreak in West Africa (4/8/2014)4/8/2014)p 西非埃博拉出血热爆发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对他国家的公共健康构成威胁;p 鉴于埃博拉病毒毒力强,埃博拉疫区和周边高危地区国家社区人口密集、卫生设施和健康体系落后所形成的疾病传播模式等因素,埃博拉出血热形成国际传播的可能性在增大,形势严峻;p 为预防埃博拉出血热国际传播,协调一致的国际应对措施是必要的埃博拉病毒一般生物学特性埃博拉病毒一般生物学特性 n 于1976年在非洲首次发现,属于丝状病毒科,丝状病毒属;n 5个型:扎伊尔型(Zare)、苏丹型(Sudan)、塔伊森林型
4、(Ta Forest)、 莱斯顿型(Reston)和本迪布焦型(Bundibugyo);n 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病毒颗粒为长微丝状,直径约100nm。 其长度从3001500nm,平均970nm。病毒颗粒呈现长丝状、卷曲状等 多种不规则形态;n 近几十年来,埃博拉出血热主要在非洲的乌干达、刚果、加蓬、苏丹、 科特迪瓦、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南非等国家流行。2014年西非,扎 伊尔型(Zare)为主;n 临床上引起最严重的出血热,即埃博拉出血热,病死率可达80-90%。埃博拉病毒基因组结构埃博拉病毒基因组结构 埃博拉病毒感染致病性和感染剂量埃博拉病毒感染致病性和感染剂量 l侵犯宿主的凝
5、血系统和免疫防御系统,导致严重的免疫抑制。l病毒可能在局部淋巴结首先感染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其他单核吞噬系统的细胞l细胞因子风暴,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增强埃博拉埃博拉病毒自然宿主病毒自然宿主 埃博拉病毒自然宿主尚不明确,可能为非洲果蝠(狐蝠科的锤头果蝠、富氏前肩头果蝠和小领果蝠)、蝙蝠或猪等;病毒在自然界的循环方式尚不清楚,首发病例的传染源也不清楚,一般认为和死亡的黑猩猩、大猩猩、猴子等野生动物接触有关。埃博拉病毒传播途径埃博拉病毒传播途径 l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患者皮肤、粘膜、体液(血液、唾液、呕吐物、尿、便等)l人感染后产生高滴度病毒血症,病人血
6、、尿、体液、呕吐物、排泄物及分泌物中均带病毒,各脏器均能查出病毒l家庭内感染:护理、葬礼l院内感染:治疗、护理、不安全注射l其他可能:气溶胶传播?(动物实验)注射途径(意外事故)、性传播? (精液中检测到病毒,但无病例)埃博拉病毒感染和潜在暴露结果埃博拉病毒感染和潜在暴露结果 l人感染埃博拉病毒,潜伏期为221天,一般为512天。发病后患者多有高滴度病毒血症,血中病毒抗原可维持2-3周。l实验室诊断:核酸和抗原检测及IgM和IgG抗体检测;l临床症状:急性起病,发热38.6度以上;剧烈头痛、肌肉痛、呕吐、腹泻、腹痛, 结膜充血、粘液便或血便、皮疹等。重症患者出现嗜睡、谵妄等神经系统症状及不同程
7、度出血,包括鼻、口腔、结膜、胃肠道、阴道、皮肤出血或咯血、血尿等,可出现低血压、休克、DIC、多脏器受损等,导致死亡。埃博拉病毒在环境中的稳定性埃博拉病毒在环境中的稳定性 自然环境中的稳定性自然环境中的稳定性 埃博拉病毒在常温下较稳定,对热有中度抵抗力,液体条件下,在4存放5周其感染性无明显改变,干燥条件下体外存活数天,在尸体中可以存活数周,-70可以长期保存。灭活条件灭活条件 60 1小时可灭活病毒。煮沸5分钟可灭活病毒。病毒对含氯消毒剂、脂溶剂、酚类消毒剂、过氧乙酸、酯类、脱氧胆酸钠、2% 戊二醛、福尔马林等常用消毒剂,SDS、曲拉通X-100(Triton X-100)等常见去污剂,紫外
8、线、射线等敏感,可灭活病毒。埃博拉病毒实验室感染和院内感染埃博拉病毒实验室感染和院内感染 实验室感染实验室感染 实验室条件下,埃博拉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感染实验动物,但在医院和社区环境中没有发现人间气溶胶传播。尸体解剖感染的大猩猩,因尸检过程中手直接接触猩猩血液而感染,或液滴溅到脸上引起。针刺引起实验室意外。院内感染院内感染 本病发生人人传播。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病人或感染动物的血液及其他体液、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如尿、粪便)等均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医护人员及病人家属在治疗、护理病人容易受到感染,病人的转诊还可造成医院之间的传播。医院内传播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9、。埃博拉病毒感染风险因素特性概括埃博拉病毒感染风险因素特性概括 n 本次西非爆发流行为扎伊尔型(Zare型)埃博拉出血热,病死率55-60%;n 潜伏期可长达21天,血中病毒抗原可维持2-3周;n 病人出血症状明显,血中病毒载量高,可达每毫升107以上;n 病毒侵犯宿主的凝血系统和免疫防御系统,导致严重的免疫抑制和出血;n 病人血液及其他体液、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等均具有高度的传染性;n 本病发生人人传播。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n 我国无埃博拉出血热病例,人群普遍易感,缺乏处理经验及可能的误导;n 人口流动性和口岸风险,本次西非流行发生省会城市几代人-人传播;n 医务人员成为医院设
10、施和防护不够或不当时人-人传播高危人群;n 实验室感染意外事故多发生于个人防护或操作不当。埃博拉病毒感染和传播风险控制埃博拉病毒感染和传播风险控制 n 国家政策层面各项措施、疾病控制监测、社区宣传教育、各部门单位协 调应对等n 口岸控制、检测和监测及有效的病人隔离措施n 实验室标本检测实验活动中的风险控制,及检测方法的及时和准确性n 临床病人救护和诊治过程中的生物风险控制及设施设备需求n 实验室人员和临床医务人员生物安全培训和专业培训n 个人防护装备(PPE)需求和供应:包括医护人员,实验室技术人员, 保洁员,家属、埋葬人员和其他人可能的密切接触者;n 确保医护人员得到设施设备和PPE等方面的
11、安全保障;包括正确使用个人 防护用品,酌情增加风险津贴;教育培训等;n 确保航空运输过程中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协调沟通和管理疑似病例、 接触者追踪和客运定位器记录等;n 其他可能的风险控制措施及生物安保措施 埃博拉病毒感染实验室风险控制埃博拉病毒感染实验室风险控制- - 生物安全管理要素生物安全管理要素。u埃博拉病毒实验活动生物风险评估u埃博拉病毒实验活动分类分级管理u埃博拉病毒实验操作标准操作程序u临床标本采集、包装、运输和保藏管理u实验室和临床废弃物处理、消毒与管理u实验室意外事故应急预案和应急反应u临床和实验室人员个人防护培训和健康计划u埃博拉出血热生物安全和专业技术知识培训u安全和安保
12、计划审核、检查及不断改进u文件记录、存档和资料控制u数据分析系统 埃博拉病毒感染实验室风险控制埃博拉病毒感染实验室风险控制- -人员素质要求和培训人员素质要求和培训u健康状况和健康历史、耐药和过敏u生物安全知识培训和操作技能u埃博拉病毒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u设施设备了解和操作技能u各类标准操作程序执行状况和能力u个人防护装备及选择u相关的健康监测和医疗控制手段u事故和其他应急处理能力u所有的实验人员和相关医护人员在处理疑似病人血液标本或其他标本时,无论被认为是否具有传染性,均应严格遵守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穿戴正确的个人防护装备(PPE),全面部防护或护目镜、面罩覆盖口鼻,佩戴手套,穿防液体喷溅
13、及液体渗透的防护服。必要时,带正压头盔。埃博拉病毒感染实验室风险控制埃博拉病毒感染实验室风险控制- -标本采集标本采集u 院内转运,标本应该放置在耐用的、防渗透的二级容器中进行转运。为减少任何标本破、漏的风险,不要使用任何气动传输系统来转运任何可能疑似的患者标本。u 转运至CDC的Ebola标本应该充分包裹,转运时不能开盖或是分装标本。标本转运应该是符合三重包装系统要求:内层是主要的容器(一个可密封的标本袋缠绕以可吸收材料),二层是是防水、防渗漏的容器;另外是外层用于转运的包装。埃博拉病毒感染实验室风险控制埃博拉病毒感染实验室风险控制- -标本采包装和运输标本采包装和运输 埃博拉病毒感染实验室
14、风险控制埃博拉病毒感染实验室风险控制- -实验活动分级实验活动分级 凡涉及埃博拉病毒的分离、培养,和动物实验需在生物安全4级(BSL-4/ABSL-4)实验室内进行,未经培养的感染材料需在生物安全3级(BSL-3)实验室内进行。建议进行血清学检测时,所有材料需在60,1小时灭活,后续检测应在生物安全3级(BSL-3)实验室内进行。进行核酸检测时,需在生物安全3级(BSL-3)实验室内加入核酸提取裂解液完成病毒RNA提取,后续检测可在生物安全2级(BSL-2)实验室进行。 埃博拉病毒感染实验室风险控制埃博拉病毒感染实验室风险控制- -个人防护要求个人防护要求 u 病原学实验室检测病原学实验室检测
15、 全面部防护或护目镜、应戴N95口罩,面罩覆盖口鼻,佩戴手套,穿 防液体喷溅及液体渗透的防护服;必要时佩戴正压头盔。临床常规实验室检查(非病原学检查)临床常规实验室检查(非病原学检查) 常规检测包括传统的血液学和生化学检查以及其他因支持和治疗 患者需要的化验检查。同样需要上述个人防护措施。 埃博拉病毒感染实验室风险控制埃博拉病毒感染实验室风险控制- -设施设备保障设施设备保障u 病原学检测实验室生物安全设施要求 要求有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BSL-3)及其相应的设施设备,包 括气流、压力、生物安全柜、高压设施、离心机等;设施设 备管理、维护、校准和检验;要求实验室整体环境、工作区域 的整洁有序;
16、实验室进出控制设施等。u 临床常规实验室检查(非病原学)生物安全设施要求 要求具备独立负压区域及相应的临床检验设施施设备, 尤其是II级生物安全柜。 埃博拉病毒感染实验室风险控制埃博拉病毒感染实验室风险控制- -实验室检测方法实验室检测方法u核酸检测:为目前早期诊断早期发现埃博拉出血热病例主要检测方法:采用Real-time PCR 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和诊断,患者血清或血液中扩增到特异性核酸,可确诊埃博拉病毒感染 。传统RT-PCR因易出现污染使用受限,但可以获得病毒基因序列。u病毒抗原检测: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埃博拉病毒核蛋白抗原。病毒抗原检测阳性可确诊。uIgM捕获法ELISA检测血清特异性Ig
17、M抗体u间接法ELISA或免疫荧光方法检测IgG抗体 埃博拉病毒感染实验室风险控制埃博拉病毒感染实验室风险控制- - 废弃物处理要求废弃物处理要求u实验操作废弃物及时处理及高压灭菌u临床样本检验后废弃物及时处理及高压灭菌u具备标准的实验室废气物处理程序u化学消毒剂选择、配置和使用u物理消毒设备的使用和维护u各种实验材料、器具,尤其是锐器处理 埃博拉病毒感染实验室风险控制埃博拉病毒感染实验室风险控制- -应急预案要求应急预案要求u 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意外事故处理: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意外事故处理: 实验人员的损伤(意外注射、割伤和擦伤)、手套破损,感染皮肤、容器破碎及感染性物质的溢出、离心机内装有
18、潜在感染性物质的离心管发生破裂等u 实验室感染事故实验室感染事故, , 实验室操作人员出现发热等的临床症状、体征或者疾病尚不能排除实验室感染的;实验操作不当或者其他原因造成非实验室人员感染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等实验室病原微生物泄漏的;u 自然灾害和其他人为因素自然灾害和其他人为因素 需要有所有应对预案和措施,并应该有指定医院及指定联系电话或联系人埃博拉病毒感染实验室风险控制埃博拉病毒感染实验室风险控制- - 临床救治生物安全要求临床救治生物安全要求 u 病房设施需求 临床医生救治埃博拉出血热病人应当在负压病房进行,负压病房应该具备相应的设施设备u 医务人员个人防护需求 要求全面部防护包括护目镜和面罩、戴N95口罩,面罩覆盖口鼻,佩戴手套,穿防液体喷溅及液体渗透的防护服,必要时,带正压头盔u 临床常规检验 要求有独立的负压区域及相应的血液分析和生化分析等临床检验设施施设备及II级生物安全柜。u 临床废弃物处理 埃博拉病毒病是病毒性出血热的一种。可通过直接与血液以及其他分泌物(尿、便、精液、乳汁等)或接触了被这些分泌物污染的物品而感染。所有废弃物均因及时高压灭活,特殊处理。u 临床医院生物安保问题 埃博拉病毒感染实验室风险控制埃博拉病毒感染实验室风险控制- - 重组重组DNADNA技术要求技术要求u重组DNA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N-Nitroso-clonidine-生命科学试剂-MCE-2307
- IRF1-IN-1-生命科学试剂-MCE-6527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场馆消毒防疫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电动助力车租赁与充电桩安装合同
- 2025年度房屋买卖合同变更及产权过户补充协议
- 2025年度理发店入股与客户满意度提升合作协议
- 施工现场施工防塌陷制度
- 施工单位关于施工设备的工作联系函
- 绿色校园教学楼电气节能与环保方案
- 食堂的应急预案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时练习带答案
- GB/T 44143-2024科技人才评价规范
- 对医院领导的批评意见怎么写更合适范文(6篇)
- 账期协议书账期合同书
- 2024年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整
- 天津市河东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工程防渗漏培训课件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4年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牛津3000核心词汇表注释加音标1-4 完整版
- 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策略与实践研究课件
- 金属表面处理中的冷喷涂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