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 绪论_第1页
自然地理学 绪论_第2页
自然地理学 绪论_第3页
自然地理学 绪论_第4页
自然地理学 绪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绪论 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第四版)(第四版) 伍光和等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绪论 引入:引入: 人类环境: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在不同人类环境: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范围。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范围。 地理环境:地球表层这一部分人类环境。地理环境:地球表层这一部分人类环境。所谓地球表层,实际上是指海陆表面上下所谓地球表层,实际上是指海陆表面上下具有一定厚度范围,而不包括地球高空和具有一定厚度范围,而不包括地球高空和内部。内部。绪论(一)地理学(一)地理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天然环境,人为环境)(天然环境,人为环境) -自然地

2、理学自然地理学地理环境地理环境 经济环境经济环境-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绪论绪论绪论绪论绪论绪论绪论绪论绪论绪论绪论绪论新加坡风光绪论 各洲人口增长不平衡,从各洲人口增长不平衡,从各洲的人口增长情况看,各洲的人口增长情况看,非、拉美、亚、大洋洲人非、拉美、亚、大洋洲人口增长较快,北美次之,口增长较快,北美次之,欧最慢欧最慢 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速度越来越快速度越来越快 84年年48亿,亿,87年年50亿,亿, 90年年53亿,亿,91年年54亿亿 93年年55亿亿 2000亿亿60亿亿绪论非洲饥民2绪论绪论 综合地理学(统一)

3、综合地理学(统一)三层次三层次 综合自然、经济、人文地理学(综合)综合自然、经济、人文地理学(综合) 部门地理学(部门)部门地理学(部门) 理论地理学理论地理学 三重性三重性 应用地理学应用地理学 区域地理学区域地理学绪论绪论(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 “表层表层”是具有独特的物质结构状态和一定厚是具有独特的物质结构状态和一定厚度的圈层,称为度的圈层,称为“地理圈地理圈”、 “地理壳地理壳”、“景观壳景观壳”或或“地球表层地球表层”。 地球具有圈层构造,外部有大气圈、水圈、生地球具有圈层构造,外部有大气圈、水圈

4、、生物圈;内部有地壳、地幔、地核。物圈;内部有地壳、地幔、地核。 高空和内部的圈层呈独立的环状分布,地球表高空和内部的圈层呈独立的环状分布,地球表面附近各圈层相互渗透。面附近各圈层相互渗透。 地球表层是由大气圈和岩石圈的一部分以及水地球表层是由大气圈和岩石圈的一部分以及水圈、生物圈和土壤层组成,并使它具有一系列圈、生物圈和土壤层组成,并使它具有一系列不同于地球其他部分的结构特性。不同于地球其他部分的结构特性。绪论(三)自然地理学的分科(三)自然地理学的分科 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特征。特征。 部门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组部门自然地理学:

5、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如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学、土成要素。如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和动物地理学等。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和动物地理学等。绪论自自 然然 地地 理理 学学动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普通地貌学普通地貌学气象气候学气象气候学植物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普通水文学普通水文学绪论 1、研究、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的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规律。 2、研究、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彼此之间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动态过程,从整体上阐间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动态过程,从整体上阐明它的变

6、化发展规律。明它的变化发展规律。 3、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空间分异规律,进行自然,进行自然地理分区和土地类型划分,阐明各级自然区和各地理分区和土地类型划分,阐明各级自然区和各种土地类型的特征和开发、利用方向。种土地类型的特征和开发、利用方向。 4、参与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参与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评价评价。 5、研究、研究人为环境人为环境的变化特点、发展动向和存在问的变化特点、发展动向和存在问题。题。绪论 1、与地理学的其他分科与地理学的其他分科有密切关系,如区域经有密切关系,如区域经济地理研究必须与区域自然地理研究结合进行。济地理研究必须与区域自然地理研究结合进行。

7、 2、与其他地学和生物科学与其他地学和生物科学也有密切关系,如地也有密切关系,如地貌学是自然地理与地质学的边缘学科,植物地理貌学是自然地理与地质学的边缘学科,植物地理学是自然地理与植物学的边缘学科。学是自然地理与植物学的边缘学科。 3、与环境科学与环境科学同样具有密切关系,如水土流失、同样具有密切关系,如水土流失、风沙危害等许多问题都与自然地理学有关,于是风沙危害等许多问题都与自然地理学有关,于是出现了环境地学。出现了环境地学。绪论 绪论 本书的任务是较全面地介绍各本书的任务是较全面地介绍各部门自然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和综合自然地理学两方面和综合自然地理学两方面的基本知识、概念和的基本知识、概

8、念和原理。原理。 本书内容一方本书内容一方 面包括阐述地球表层各自然地理面包括阐述地球表层各自然地理要素要素的形成过程、基本特征、类型和分布,并的形成过程、基本特征、类型和分布,并注意说明该要素与其他要素的相互关系;注意说明该要素与其他要素的相互关系; 另一方面还专门分出一章论述另一方面还专门分出一章论述综合综合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力求使读者对整个自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力求使读者对整个自然地理学有全面的了解。然地理学有全面的了解。绪论 第一章对整个地球的形态、动态特征、内层和外层构造作简第一章对整个地球的形态、动态特征、内层和外层构造作简单的介绍,旨在说明它作为自然环境

9、形成发展重要背景的地单的介绍,旨在说明它作为自然环境形成发展重要背景的地理意义。理意义。 第二、三章论述地壳和大气两大圈层的特性和运动形式。它第二、三章论述地壳和大气两大圈层的特性和运动形式。它们作为构成景观的基本成分,既是地球内部与外部物质能量们作为构成景观的基本成分,既是地球内部与外部物质能量输入的主要表现者,也是支配景观形成发展和分异的两大基输入的主要表现者,也是支配景观形成发展和分异的两大基本因素。本因素。 第四章介绍水圈的各组成部分,尤其突出了海洋的地位和作第四章介绍水圈的各组成部分,尤其突出了海洋的地位和作用。用。 第五章介绍地貌成因类型、特点及其发育规律。第五章介绍地貌成因类型、

10、特点及其发育规律。 第六章描述了介于无机与有机成分之间的土壤,它是反映陆第六章描述了介于无机与有机成分之间的土壤,它是反映陆地景观属性的典型。地景观属性的典型。 第七章叙述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重点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第七章叙述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重点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 第八章系统论述景观的整体性、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区划、第八章系统论述景观的整体性、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区划、土地类型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土地类型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绪论圈层相互作用圈层相互作用人地关系人地关系建立以圈层系统为建立以圈层系统为模块,以圈层相互模块,以圈层相互作用

11、为核心,以空作用为核心,以空间思维、综合能力间思维、综合能力培养和可持续发展培养和可持续发展观树立为目标的全观树立为目标的全新的自然地理学课新的自然地理学课程体系程体系。绪论1、突出学科的交叉、融合、突出学科的交叉、融合2、突出圈层的相互作用、突出圈层的相互作用3、突出人与环境的密切联系、突出人与环境的密切联系4、提升理论,突出应用、提升理论,突出应用5、突出区域联系,强化空间分析、突出区域联系,强化空间分析 绪论 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从内容与形式上体现地理学的综(从内容与形式上体现地理学的综合性、区域性、系统性以及与人类的密切联系)合性、区域性、系统性以及与人类的密切联系) 理

12、论与应用的统一理论与应用的统一(突出理论、重视应用)(突出理论、重视应用) 综合与分析的统一综合与分析的统一(分析基础上的综合与综合指导下(分析基础上的综合与综合指导下的分析的思路贯穿始终)的分析的思路贯穿始终) 过去、现在与将来的统一过去、现在与将来的统一(以现在为主,兼顾过去与(以现在为主,兼顾过去与将来)将来) 静态与动态的统一静态与动态的统一(地表环境在不断的变化,区划、(地表环境在不断的变化,区划、分区、评估是根据某一时段的平均状况来进行的)分区、评估是根据某一时段的平均状况来进行的) 科学性与通俗性的统一科学性与通俗性的统一(介于专著与科普读物之间)(介于专著与科普读物之间)绪论

13、绪论绪论(2学时)学时) 1、学习目的和要求、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自然地理学的任务,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学科通过学习了解自然地理学的任务,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掌握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的关系,掌握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 2、课程内容、课程内容 (1)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 (2)自然地理学的任务;)自然地理学的任务; (3)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识记: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 (2)领会:自然地理学的任务

14、,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领会:自然地理学的任务,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关系。 绪论 第一章第一章 地球地球 1、学习目的和要求、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认识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形状、大小、圈层通过本章学习,认识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形状、大小、圈层结构及表面形态结构特征,掌握地球运动规律及其地理意义。结构及表面形态结构特征,掌握地球运动规律及其地理意义。 2、课程内容、课程内容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3)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 (4)地理坐标;)地理坐标; (5)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的圈层结构; (6)地球表

15、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地球运动规律及其地理意义。)识记:地球运动规律及其地理意义。 (2)领会: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形状、大小、圈层结构及)领会: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形状、大小、圈层结构及表面形态结构特征。表面形态结构特征。绪论 第二章第二章 地壳地壳 1、学习目的和要求、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地壳的物质组成及其演变,构造运动与地质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地壳的物质组成及其演变,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认识地震、火山的概念和理论。构造,认识地震、火山的概念和理论。 2、课程内容、课程内容 (1)地壳的组成物质

16、;)地壳的组成物质; (2)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3)火山与地震。)火山与地震。 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地壳的物质组成及其演变,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识记:地壳的物质组成及其演变,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2)领会:地震、火山的概念和理论。)领会:地震、火山的概念和理论。绪论 第三章第三章 大气和气候大气和气候 1、学习目的和要求、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大气的的组成、特性及其运动,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大气的的组成、特性及其运动,认识气候的形成和变化规律。认识气候的形成和变化规律。 2、课程内容、课程内容 (1)大气的组成和热

17、能)大气的组成和热能; (2)大气水分和降水;)大气水分和降水; (3)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 (4)气候的形成;)气候的形成; (5)气候变化。)气候变化。 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大气的的组成、特性及其运动。)识记:大气的的组成、特性及其运动。 (2)领会:气候的形成和变化规律。)领会:气候的形成和变化规律。 (3)综合应用:未来气候的变化。)综合应用:未来气候的变化。 绪论 第四章第四章 海洋和陆地水海洋和陆地水 1、学习目的和要求、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认识地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的规律,掌握海通过本章学习,认识地球水循环与水

18、量平衡的规律,掌握海洋、河流、地下水及冰川等水域环境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洋、河流、地下水及冰川等水域环境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 2、课程内容、课程内容 (1)地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地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2)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保护; (3)河流;)河流; (4)地下水;)地下水; (5)冰川。)冰川。 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海洋、河流、地下水及冰川等水域环境的特点及)识记:海洋、河流、地下水及冰川等水域环境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其变化规律。 (2)领会:地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的规律。)领会:地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的规律。 (3)综合应

19、用:各水域环境的特征对比)综合应用:各水域环境的特征对比 。绪论 第五章第五章 地貌地貌 1、学习目的和要求、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各类地貌单元的特点、形成过程及其演变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各类地貌单元的特点、形成过程及其演变规律,了解地貌成因与地貌类型。律,了解地貌成因与地貌类型。 2、课程内容、课程内容 (1)地貌成因与地貌类型)地貌成因与地貌类型 (2)风化作用与块体运动;)风化作用与块体运动; (3)流水地貌;)流水地貌; (4)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 (5)冰川与冰缘地貌;)冰川与冰缘地貌; (6)风沙地貌与黄土地貌;)风沙地貌与黄土地貌; (7)海岸与海底地貌。)海岸

20、与海底地貌。 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各类地貌单元的特点、形成过程及其演变规律。)识记:各类地貌单元的特点、形成过程及其演变规律。 (2)领会:地貌成因与地貌类型。)领会:地貌成因与地貌类型。 (3)综合应用:各类地貌特征的对比。)综合应用:各类地貌特征的对比。 绪论 第六章第六章 土壤土壤 1、学习目的和要求、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土壤的形成和成土因素,土壤的组成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土壤的形成和成土因素,土壤的组成和性质,了解土壤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性质,了解土壤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和保护。 2、课程内容、课

21、程内容 (1)土壤的形成和成土因素;)土壤的形成和成土因素; (2)土壤的组成和性质;)土壤的组成和性质; (3)土壤的空间分布规律;)土壤的空间分布规律; (4)土壤资源。)土壤资源。 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土壤的形成和成土因素,土壤的组成和性质。)识记:土壤的形成和成土因素,土壤的组成和性质。 (2)领会:土壤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领会:土壤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保护。绪论 第七章第七章 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1、学习目的和要求、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生物与环境,种群和生物群落,熟悉通过本

22、章学习,掌握生物与环境,种群和生物群落,熟悉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和类型,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和类型, 了解人工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特点。了解人工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特点。 2、课程内容、课程内容 (1)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环境; (2)种群和生物群落;)种群和生物群落; (3)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和类型。)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和类型。 (4)人工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人工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生物与环境,种群和生物群落。)识记:生物与环境,种群和生物群落。 (2)领会: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和类型,了解人工自)领会: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

23、特征和类型,了解人工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特点。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特点。绪论 第八章第八章 地理综合研究地理综合研究 1、学习目的和要求、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并掌握地理环境的整体特征、地域分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并掌握地理环境的整体特征、地域分异规律、人地关系等综合问题。认识人口与地理环境及文化活规律、人地关系等综合问题。认识人口与地理环境及文化活动与地理环境。动与地理环境。 2、课程内容、课程内容 (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3)人地关系研究;)人地关系研究; (4)人口与地理环境;)人口与地理环境; (5)文化活动与地

24、理环境。)文化活动与地理环境。 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地理环境的整体特征、地域分异规律、人地关系)识记:地理环境的整体特征、地域分异规律、人地关系等综合问题。等综合问题。 (2)领会:人口与地理环境及文化活动与地理环境。)领会:人口与地理环境及文化活动与地理环境。绪论1、全球地理学(、全球地理学(从全球的视野、研究全球性的问题从全球的视野、研究全球性的问题)2、统一地理学、统一地理学 (人文与自然的结合、走文理工三结合(人文与自然的结合、走文理工三结合的道路)的道路)3、各圈层相互作用的地理学、各圈层相互作用的地理学4、建设地理学、建设地理学(人类赖以生存

25、的地球表层环境的评估、(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环境的评估、预测、规划、管理、优化、调控)预测、规划、管理、优化、调控)5、实验地理学、实验地理学(不能仅仅纸上谈兵、调查、实验)(不能仅仅纸上谈兵、调查、实验)绪论1、地大:、地大: 研究对象多样性、区域分异明显研究对象多样性、区域分异明显2、发展中:变化快、发展中:变化快3、历史悠久:为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研究提供了、历史悠久:为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素材难得的素材4、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研究对象的特殊性: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喜玛拉雅山、喜玛拉雅山、黄土高原黄土高原、黄河、长江、粉沙淤泥质海岸、人口最、黄河、长江、粉沙淤泥质海岸、人口最

26、多、人类活动最强烈多、人类活动最强烈中国应该是最应该出地理成果的地方,应该中国应该是最应该出地理成果的地方,应该“有地有地有理有理”绪论u叶笃正,男,叶笃正,男,19161916年年2 2月出生月出生于天津市,于天津市,19481948年年1111月在美国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气象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2005年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年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绪论9696岁的叶笃正先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国际大气科岁的叶笃正先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国际大气科学界屈指可数的几位学术巨匠之一,荣获学界屈指可数的几位学术巨匠之一,荣获20052005年度国家最高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奖。在近在近6060年的科学生涯中,叶笃正先生在大气动力学、年的科学生涯中,叶笃正先生在大气动力学、青藏高青藏高原气象学原气象学、东亚大气环流以及全球变化科学等领域成就显著,、东亚大气环流以及全球变化科学等领域成就显著,被公认为是我国现代气象学和全球变化学科的奠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