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考点0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整合一化学发展史技术、理论的发明和发现代表人物或发明国家历史作用怀疑派化学家、酸碱指示剂英国科学家波义耳近代化学开启原子-分子论原子论: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分子论: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化学作为独立学科, 从微观角度研究物质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发现;水的组成法国化学家拉瓦锡解释许多自然现象元素周期律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分类、有序地研究物质40年代发明侯氏制碱法中国科学家侯德榜中国工业进步的象征1972年首次提取青 蒿素,创制新型抗疟 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中国科学家屠呦呦挽救了数白万人的生命素主持测定了锢、钺睇、 帘、锦、锡、错、锌、 铺几种兀素相对原子 质量的新值中国科学
2、家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二.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举例水结冰(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铁生锈(物质的成分发生了变化)区别没有生成新物质生成J新物质微观实质构成物质的微粒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微粒的运动速度或微粒间的间隔构成物质的微粒发生了变化。旧分子被破坏,分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形成新分子常伴有的现象形状、状态、位置的变化发光、放热、颜色变化、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联系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注意:化学变化时,常常伴随着一些现象,如发光、放热、爆炸、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但是有些现象的
3、发生也并不是就意味着一定发生了 化学变化,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也会有这些现象的发生,如电灯通电后发光、 放热,水的沸腾,氧气变为液态后变为淡蓝色,饱和石灰水升温后有氢氧化 钙析出,车胎、锅炉、气球等的爆炸。三、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概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念现出来的性质的性质实物质的微粒组成结构不变时所呈物质的微粒组成结构改变时质现出的性质所呈现出的性质实例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助燃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等确定由感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定通过化学变化方可知区别是否需要通过化学
4、反应表现出来四、物质的变化与性质0区分性质与变化物质的变化是一个过程,有结果,是性质的具体体现;而物质的性质是 物质本身固有的,一般是不受外界影响。性质在变化的基础上带有结论性的 描述,往往有"可以不可以"、"能或不能"、"容易或不容易"、"是"、"会 或不会”等字眼。性质、变化、用途的关系变化若Q性质专用途物质的用途主要由性质决定,但这不是唯一的。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 还需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 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点考向.考向一化学发展史典例引领典例1 (
5、2019兰州中考)下列有关化学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道尔顿提出原子论B.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C.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D.侯德榜改进制碱技术制得了烧碱【解析】A、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论,故A正确;B、 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故B正确;C、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 故C正确;D、侯德榜改进制碱技术制得了纯碱,不是烧碱,故D错误。故选D。【答案】D变式拓展1. ( 2019南京市秦淮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主持测定了锢、钺、睇、的 锦、银、褚、锌、铺几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的中
6、国科学家是 A.拉瓦锡 B.张青莲 C.道尔顿 D .屠呦呦 考向二物质的变化典例引领典例2 (2020内蒙古通辽)酒精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稀释酒精C.碘溶于酒精D.酒精消毒【答案】D【解析】A、酒精挥发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故A不正确;B、稀释酒精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 正确;C、碘溶于酒精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正确; D、酒精消毒过程中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D。变式拓展3.( 2020四川内江)下列通过丝绸之路传到国外的古代发明或技术中,不 涉
7、及化学变化的是()A .黑火药爆炸B .湿法炼铜C.高粱酿酒D.指南针指引航海L /化学变化记忆口诀, «* « V V «* « V V «* « 化学变化,颇有特征;其他物质,伴随而生;发光发热,沉淀生成;产生气体,颜色变更;现象各异,五彩缤纷;物理变化,同时发生。, 1* * 1* * 1* 考向三物质的性质典例引领典例3 ( 2020吉林省卷)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水银制温度计B.石墨制铅笔芯C.干冰作制冷剂D.天然气作燃料【答案】D【解析】A、用水银填充温度计是利用水银热胀冷缩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8、, 故选项错误;B、用石墨做铅笔芯写字利用了石墨的硬度小,属于物理性质, 故选项错误;C、干冰用作制冷剂,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 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用 天然气作燃料是利用天然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变式拓展3 .( 2020四川内江)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成立的是A.纯氧无色无味,常用于医疗急救B.熟石灰有碱性,用于改良酸性土壤C.盐酸具有酸的通性,用于金属表面除锈D.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于填充庆典气球【答案】A【解析】A、纯氧常用于医疗急救是因为其可以供给呼吸,而不是因为无色 无味,对
9、应关系不成立;B、熟石灰有碱性,能与酸性物质反应,用于改良 酸性土壤,对应关系成立;C、盐酸具有酸的通性,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 成可溶性盐,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对应关系成立;D、氨气密度比空气小, 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于填充庆典气球,既安全又能使气球往上飘,对应关系 成立;故选A。» /守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 1V V * MV * * * MM «* *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其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其性质。若在使用物质过程中,物质本身没有变化,则是利用了该物质的物理性 质。例如:液氮用作制冷剂;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浓硫酸用作干燥剂。若在使用过程中,物质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他物质
10、,则是利用了 物质的化学性质。例如: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氮气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1B * 1B * MB MB MB MM A* MB MB - mJ MB - MB 、学点冲关1 .( 2019广州市黄埔区九年级一模)实验室常用的紫色石蕊试液是由以下哪位科学家发现的A .拉瓦锡B.阿伏加德罗C.波义耳 D .道尔顿2 . ( 2019重庆市渝中区中考二模)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A.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B.绿色化学的提出C .纳米技术D.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3 . ( 2019兰州市毕业诊断考试)下列关于化学史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A.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化
11、学奖B.侯德榜是唯一研发出利用食盐制取纯碱的科学家C.拉瓦锡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中含有稀有气体D.门捷列夫发现元素之间存在联系,编制出元素周期表4 .( 2019天津河西区中考一模)下列在厨房中的操作,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 .拉面条B.切黄瓜 C.酿米酒 D .磨豆浆5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发光、发热不一定是化学变化B.燃烧和加热是不一样的C.我国古代化学工艺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如制火药、烧斐器D.观察物质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就一定能判断有无化学变化发生6 .( 2020吉林长春)我国古代科技发展成果卓著,下列成果的应用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司南指示方向B.高温烧制陶瓷C.古代湿法炼铜D
12、.谷物酿造美酒7 .( 2020黑龙江龙东)下列各图所示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上"°H溶滋 丽71叶A.制作叶脉书签C.比较硬度D.酸雨的腐蚀8 . ( 2019河南省实验中学第一次联考)下列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用石墨制得金刚石8 .用食醋去除水垢C,用石油作原料炼制汽油D.用柠檬酸、小苏打自制汽水9 .( 2020辽宁沈阳)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A.用金属铜作导线B.用浓盐酸作干燥剂C.用金刚石切割玻璃D.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10 .( 2019滨州一模)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B.
13、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D.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11 . ( 2019郑州外国语学校6月模拟)下列实验操作训练中发生的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试管破裂B.火柴燃烧C.灯泡发光D.打磨铜丝12 .( 2019淮南市潘集区九年级第5次联考)下列生产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13 .( 2019兰州中考一模)有下列现象:火药爆炸;木棍折断;蜡 烛熔化;燃放礼花;牛奶变酸;塑料受热变软;碘受热升华, 铁丝生锈。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B.C.D.14 .( 2019北京市通州区三模)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 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宋代突火枪B
14、.海水制盐C.粮食酿酒D.铁的冶炼、直通中考汇1 . ( 2019海南中考)提出联合制碱法的中国化工专家是徐光宪B.侯德榜屠呦呦2 .( 2020内蒙古包头)为有效阻断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公众改变了许多生活习惯。下列做法主要涉及化学反应的是()A.用医用酒精杀菌消毒B.保持社交距离C.改变握手拥抱礼节D.出门配戴口罩3 . ( 2020贵州毕节)下列成语所描述的情景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丹桂飘香B.煮豆燃箕C.激浊扬清D .草船借箭4 . ( 2019巴中中考)下列叙述前者是物理性质,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A.氧气具有氧化性 氧气液化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一氧化碳燃烧 溶解C.铁具有导电
15、性 铁生锈D.食盐具有咸味食盐在水中5 (2020内蒙古呼伦贝尔)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对应用途的说法,错误的 是( )A.石墨有滑腻感,可用来作电极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来作保护气C.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来吸附异味D.金刚石的硬度大,可用来切割玻璃6 . (2020黑龙江花东)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各物质的用途与性 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金属铁制作铁锅导热性B干冰制造舞台云雾效果一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C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小苏打能与盐酸发生反应D稀有气体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通电时可以发出不同颇色的光7 .( 2019衡阳中考)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
16、变化的是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8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8 .( 2020四川绵阳)下列诗句或俗语中,涉及化学反应的是()A.吹尽黄沙始见金B.熠火燃回春浩浩C.酒香不怕巷子深D.铁杵磨成绣花针9 .( 2020广西贵港)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B.活性炭用于净化饮用水C.氢气用作清洁燃料D.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10 .( 2019安徽中考)如图所示活动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11 . ( 2020内蒙古呼和浩特)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
17、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苏打有弱的碱性,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活性炭有吸附性,用于去除色素和异味C.氧气具有可燃性,用于炼钢D,镁粉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用于做照明弹12 . ( 2020广东广州)下列我国古代发明或技术中,主要原理不是化学变化的是()A.炭黑制墨B.粮食酿酒C.胆机炼铜D.燃放烟火13 . ( 2020云南昆明)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 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矶,烹胆矶则成铜。熬胆机铁釜,久之亦化为 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烹胆机则成铜”是物理变化B.胆矶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C ."熬之则成胆机"是蒸发结晶过程D ."熬
18、胆帆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发生反应Fe + CuSO4=Cu + FeSO4铁丝14 .( 2020甘肃天水)下列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CuSO4 溶液A.比较金属的活动性生"答案.变式拓展1 .【答案】B【解析】我国著名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锢、钺、睇、箱、锦、锡、 诸、锌、镐几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故选B。2 .【答案】A【解析】A、水果榨果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B、 黄豆酿酱油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正确;C、糯米酿甜 酒有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正确;D、鲜奶制酸奶有新物质 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A。3 .【答
19、案】D【解析】A、黑火药爆炸,生成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湿 法炼铜,铁把铜置换出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高粱酿酒有 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指南针指引航海只是利用磁性指示 南北,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考点冲关Lz1 .【答案】C【解析】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波义耳发现了紫色石蕊试液。故选C。2 .【答案】D【解析】A、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属于古代阶段成果,还处于表象阶段, 故A不正确;B、绿色化学的提出是现代化学理念,故B不正确;C、纳 米技术是现代化学科技成果,故C不正确;D、原子论和分子学说是认 识和分析化学现象及本质的基础,从而原子论
20、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 近代化学基础,故D正确。故选D。3 .【答案】D【解析】A、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 奖,故选项错误;B、利用食盐制取纯碱的科学家除了侯德榜发明的“联 合制碱法”,还有其他科学家发明的“氨碱法”制纯碱,故选项错误;C、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故选项 错误;D、最早发现元素之间存在联系并排列出现代元素周期表的,是 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故选项正确。故选D。4 .【答案】C【解析】A、拉面条是把面团变成条状,改变了形态,但是其本质没有改 变,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B、切黄瓜是把整个的黄瓜切成 片状,改变了
21、形态,但是其本质没有改变,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不符 合题意;C、酿米酒是把米中的糖类经过发酵变成酒精,生成了新的物质, 发生了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D、磨豆浆是把整个豆子变成了浆状的 豆液,改变了形态,但是其本质没有改变,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不符 合题意。故选C5 .【答案】D【解析】判定化学变化的依据是变化过程中有无新物质生成,实验现象只 能帮助我们判定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A、有发光、发热的变化不一定 是化学变化,例如灯泡发光发热,正确;B、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化学变化,加热是实验操作,因此两者不同,正确;C、我国古代化 学工艺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如制火药、烧灌器,制火药、烧灌器过
22、程中 都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工艺,正确;D、观察物质变化时伴随的 现象,不一定能判断有无化学变化发生,只有根据有无新物质生成才能 判断有无化学变化发生,错误。故选D。6 .【答案】A【解析】A、司南指示方向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符合题意;B、 高温烧制陶瓷跟燃烧有关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古 代湿法炼铜有新物质铜生成,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谷物酿造美酒有新物质乙醇生成,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7 .【答案】C【解析】A、用NaOH溶液制作叶脉书签是利用了氢氧化钠的腐蚀性,此 过程中生成新的物质,所以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钻木取火有新 物质生成,
23、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比较硬度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 理变化,符合题意;D、酸雨腐蚀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例如酸雨中的硫酸能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不符合题意;故选C。8 .【答案】B【解析】A、吹尽黄沙始见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正 确;B、燔火燃回春浩浩,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 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分子的运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正确;D、铁杵磨成绣花针,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B。9 .【答案】B【解析】A、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利用小苏打的碱性,与胃酸中的盐 酸反应,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不
24、符合题意;B、活性炭用作吸附剂,是利 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 性质,符合题意;C、氢气用作燃料,是利用了氢气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 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D、稀有气体用作 保护气,是利用了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 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B。10 .【答案】A【解析】A、"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体小水滴,属于 物理变化,选项A正确;B、百炼钢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 化,选项B不正确;C、粉身碎骨浑不怕是生石灰变成熟石灰,属于化 学变化,选项C不
25、正确;D、炉火照天地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 学变化,选项D不正确。故选A。11 .【答案】B【解析】A .试管破裂,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B.火柴燃烧, 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C.灯泡发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 物理变化;D .打磨铜丝,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选B。12 .【答案】B【解析】A、植物秸秆、动物粪便等物质通过发酵可以产生沼气,该过程 中生成了新物质甲烷,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B、石油分憎的过程 中是利用了各成分沸点的不同,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 正确;C、转炉炼钢的过程中是氧气与生铁中的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
26、项错误;D、高炉炼铁的过程中是铁 的氧化物与还原剂反应生成铁和氧化物,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选项错误。故选B。13 .【答案】C【解析】火药爆炸过程中生成新物质,是化学变化;木棍折断过程 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蜡烛熔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 质,是物理变化;燃放礼花过程中,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牛 奶变酸过程中,生成新物质,是化学变化;塑料受热变软过程中,没 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碘受热升华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 是物理变化;铁丝生锈过程中,生成铁锈,是化学变化。故选C。14 .【答案】B【解析】A .突火枪火药使用涉及火药的燃烧和爆炸,有新物质生成,发 生化学反应,故
27、选项不符合题意;B .用海水制取盐,利用蒸发原理使 水与盐类物质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符合题意; C.粮食酿酒为淀粉在酒曲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醇,发生化学反应,故选 项不符合题意;D .铁的冶炼过程中铁矿石转化成铁,有新物质生成, 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直通中考1 .【答案】B【解析】A、徐光宪在稀土元素等研究领域作出杰出贡献,故选项错误; B、侯德榜改良了制碱工艺,发明了联合制碱法,故选项正确;C、张青 莲测定了一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故选项错误;D、屠呦呦发 现并提取出青蒿素,故选项错误。故选B。2 .【答案】A【解析】A、用医用酒精消毒,酒精能使蛋
28、白质变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 化学变化,符合题意;B、保持社交距离,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不符合题意;C、改变握手拥抱礼节,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 合题意;D、出门配戴口罩,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3 .【答案】B【解析】A、丹桂飘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煮豆燃箕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 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C、激浊扬清过程,实现了固液分离,没有 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草船借箭过程中,只是箭的 位置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4
29、 .【答案】C【解析】A、氧气具有氧化性是化学性质,氧气液化是物理变化,故A不 正确;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是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燃烧是化学变化, 故B不正确;C、铁具有导电性是物理性质,铁生锈是化学变化,故C正确;D、食盐具有咸味是物理性质,食盐在水中溶解是物理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C。5 .【答案】A【解析】A、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而不是有滑腻感),可用来作电极, 故选项说法错误;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态下与其他物质很难反应, 可用来作保护气,故选项说法正确;C、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来吸附异味, 故选项说法正确;D、金刚石的硬度大,可用来切割玻璃,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6 .【答
30、案】B【解析】A、金属铁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作铁锅,说法正确。B、干冰是 固态的二氧化碳,升华吸热,可制造舞台烟雾效果,并不是利用二氧化碳既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说法错误。C、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能 与盐酸发生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说法正确。D、稀有气体通电时它 们会发出不同颜色的有色光,可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说法正确。故 选B。7 .【答案】C【解析】A、燃放烟花爆竹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是化学变化,不 符合题意;B、碳酸钙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是化学变 化,不符合题意;&诗句描述的是雪后美景,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 是物理变化,符合题意;D、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 不符合题意。故选C。8 .【答案】B【解析】A、用汽油除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题申报参考:健康老龄化背景下社区老年运动健康促进典型案例与创新模式研究
- 2025版大型商业综合体水电安装工程分包合同范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生物医药创新平台建设合同:地方政府与生物医药企业的合作3篇
- 2025版学校食堂承包合同包含食品安全培训与监督3篇
- 2025版微信公众号与电商平台跨界合作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绿化苗木培育与种植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基础设施大数据信息服务与维护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便利店便利店加盟店员劳动合同3篇
- 2025年二手车买卖广告宣传合作协议4篇
- 二零二五年度便利店品牌授权及区域保护合同3篇
- 销售与销售目标管理制度
- 人教版(2025新版)七年级下册英语:寒假课内预习重点知识默写练习
- 2024年食品行业员工劳动合同标准文本
- 全屋整装售后保修合同模板
- 高中生物学科学推理能力测试
- GB/T 44423-2024近红外脑功能康复评估设备通用要求
- 2024-2030年中国减肥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运动技能学习
- 2024年中考英语专项复习:传统文化的魅力(阅读理解+完型填空+书面表达)(含答案)
- 音乐培训合同与培训机构的合作
- 移动商务内容运营(吴洪贵)任务四 图文类内容的打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