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知识延伸细胞膜维持细胞内液相对稳定的重要因素 细胞膜将细胞的内容物和细胞周围的内环境(细胞外液)分割开来,使细胞能独立于环境而存在。通过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通过细胞膜接受外界或其它细胞的影响,细胞膜在细胞免疫、细胞生长、分裂、分化及癌变等生理、病理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体内液体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第1页/共28页自由扩散:指一些小的脂溶性物质依靠分子运动从浓度高的一侧通过细胞膜的脂质双分子层向浓度低的一侧扩散的方式。例如:二氧化碳、氧气。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知识延伸第2页/共28页协助扩散:某些物质能够依靠细胞膜上的特殊蛋白的帮助,顺电-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的转
2、运方式。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知识延伸第3页/共28页主动运输:在细胞膜上载体的帮助下,通过直接或间接消耗ATP,将某种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转运的过程。如钠泵,A.是镶嵌蛋白质,B.能逆着浓度差将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细胞外的K+移入膜内,C.主要是由于它本身还具有ATP酶的活性。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知识延伸第4页/共28页出胞( Exocytosis)与入胞(endocytosis)式转运 :出胞见于内分泌腺分泌激素,外分泌腺分泌酶原颗粒或粘液,神经细胞分泌、释放神经递质。入胞是指细胞外某些物质团块或滴状液体 ,例如细菌,病毒、异物、血浆中脂蛋白及大分子营养物质等进入细胞的过程。
3、分吞噬和胞饮。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知识延伸第5页/共28页血浆 组织液 淋巴 人体内液体细胞外液间的关系第6页/共28页组织液:存在于组织间隙之中,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交换的媒介。组织液中的各种离子成分与血浆相同,组织液中也存在有少数种类蛋白质,但其浓度明显低于血浆,种类差异大。人体内液体细胞外液间的关系回收率 90%组织液第7页/共28页血 液血 浆水(90%92%)晶体物质(2%3%)血浆蛋白(5%8%)白蛋白 球蛋白纤维蛋白原血细胞(40%50%)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Plasma)人体内液体细胞外液的关系血浆第8页/共28页 血浆是一种淡黄色的液体,约占血液总量的5060%,由9
4、0%的水和100多种溶质组成,是机体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血细胞的内环境。血浆水(90-92%)养分:血浆蛋白质、脂类、葡萄糖、维生素等电解质:Na+、K+、Ca2+、Cl-、HCO3-、HPO42-等代谢产物:氨基酸、多肽、乳酸、酮体、尿素、 尿酸、肌酸、肌酐、马尿酸、胆色素和氨气体:O2、CO2、和N2等气体其他:激素和酶等人体内液体细胞外液的关系血浆第9页/共28页运输功能结合蛋白营养功能白蛋白形成胶体渗透压白蛋白参与凝血和抗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缓冲功能pH免疫功能球蛋白血浆功能人体内液体细胞外液的关系血浆第10页/共28页人体内液体细胞外液的关系血浆知识延伸第11页/共28页红细胞哺乳
5、动物无核、双凹圆盘形细胞。禽类有核的椭圆形细胞。在红骨髓在循环血液干细胞髓系干细胞红系定向祖细胞原红细胞细胞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红细胞的生成血浆知识延伸第12页/共28页白细胞 白细胞比红细胞体积大、数目少、比重小,有细胞核。白细胞有颗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50%70%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20%40%无颗粒细胞单核细胞2%8%吞噬细胞非特异性免疫免疫细胞特异性免疫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或者:白细胞T淋巴细胞:细胞免疫B淋巴细胞:体液免疫血浆知识延伸第13页/共28页髓系干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系粒细胞系巨核细胞系前体细胞成熟白细胞血浆知识延伸第14页/共28页血小板 循环
6、血液中的血小板是无色透明、无细胞核、园盘形或杆形小体。功 能1、参与凝血2、参与止血3、纤维蛋白溶解4、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血浆知识延伸第15页/共28页 组织液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后,大部分经毛细血管静脉端吸收入静脉,小部分水份和大分子物质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人体内液体细胞外液的关系淋巴第16页/共28页人体内液体细胞外液的关系淋巴回流淋巴液回流的生理意义能将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分子带回血液中清除组织液中不能被毛细血管重吸收的较大的分子以及组织中的红细胞和细菌等,对营养物质特别是脂肪的吸收起到重要作在组织液的生成和重吸收平衡中起到一定作用。 淋巴生成淋巴第17页/共28页血浆 组织液 淋巴 人
7、体内液体细胞外液间的关系 1857年,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提出:由组织液、血浆、淋巴构成的内环境是稳定的,这是生命能独立和自由存在的首要条件。 细胞外液的理化特征: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三个主要方面。 第18页/共28页人体内环境的动态变化相对恒定、一定范围 稳态的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稳态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相对恒定的一种动态变化; 这种动态变化保持在定范围内。 第19页/共28页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实质稳态的实质是指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保持动态平衡 如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变化范围是36.
8、537.5; 血液的pH变化范围是7.357.45;血浆渗透压一般为770kPa(37时);血糖正常水平为0.81.2g/L。第20页/共28页人体内环境的稳态调节(1)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u直接相关的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u起调节作用的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2)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机制u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u坎农的解释: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u公认的解释: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3)人体
9、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第21页/共28页人体内环境的稳态调节各器官系统与内环境的关系 高等动物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同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与体内细胞物质交换有十分密切的联系。第22页/共28页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1)渗透压是维持组织细胞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因素(2)适宜的体温和pH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基本条件(3)正常的血糖水平和血含氧量是供给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保障(4)内环境中过多的代谢产物如尿素、CO2等会使机体中毒。(5)细胞的代谢过程是由细胞内众多复杂的化学反应组成的,完成这些反应需要各种物质和条件。内环境稳态失
10、调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第23页/共28页人体内环境的稳态调节机制例举血浆pH调节过程第24页/共28页人体内环境的稳态调节例举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低,水分渗出增多,组织液增多。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增多。过敏反应,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水分渗出增多,组织液增多。组织水肿原因 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是指溶液中的溶质促使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一侧溶液扩散到另一侧溶液的力量。渗透压大小与溶质的颗粒数有关。血浆中电解质、血浆蛋白对维持血浆渗透压有重要作用。NaCl不能透过细胞膜,所以0.9%的NaCl常作为生理盐水,即等渗溶液。 注意准确理解分析组织水肿。 第25页/共28页人体内环境的稳态调节内环境成分变化与人体健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衡量肝功能受损情况的一项指标,转氨酶存在于肝细胞的线粒体中,只要肝脏发生炎症、坏死、中毒等损害,转氨酶就会由肝细胞释放到血液中,所以肝脏本身的疾患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转氨酶升高。肌酐与尿素氮是衡量肾功能的一项指标,当肾功能发生障碍时,代谢废物不能排出体外,以致大量含氮废物和其他毒性物质在体内积累,内环境稳态被破坏。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是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屋租赁合同新规
- 物业管理与维护服务合同
- 度建筑项目劳动合同
- 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模拟题含答案
-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策略与实践
- 系统集成项目进度管理
- 租赁合同续约补充协议书范文
- 2024年7月份聚丙烯基压阻传感材料线性度协议
- 2025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
- 联合站管理案例分享会
- 精装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方案
- 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应急柜检查表
- (完整版)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 顾洁Storytime
- (完整版)叉车孔设计标准
- 四方公司机组扭振监测、控制和保护新技术-
- 冷冻机的制冷效率与运行电费
- 装配式公路钢桥使用手册(word)
- 新标准大学英语(第二版)视听说教程2答案
- 玻璃瓶罐的缺陷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