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中考历史形成性结论总结_第1页
专题三 中考历史形成性结论总结_第2页
专题三 中考历史形成性结论总结_第3页
专题三 中考历史形成性结论总结_第4页
专题三 中考历史形成性结论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三中考历史形成性结论总结一、开放性结论归纳一、开放性结论归纳1.1.思想解放运动思想解放运动(1)(1)举例: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举例: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维新变法。维新变法。(2)(2)认识:认识:国家:不能固步自封国家:不能固步自封, ,墨守成规墨守成规, ,加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加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发发展经济展经济, ,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教育:突出学生主体教育:突出学生主体, ,培养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意识, ,以人为本以人为本, ,关注生命价关注生命价值。值。群体:崇尚科学群体:崇尚科学, ,反对迷信。反对迷信。2.2.科技革命

2、科技革命(1)(1)举例: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举例: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2)(2)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国家:应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国家:应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个人: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个人: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科技与环境关系:科技会带来环境污染科技与环境关系:科技会带来环境污染; ;发展经济同时要注意发展经济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保护环境,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3.3.伟人风采伟人风采(1)(1)举例:华盛顿、瓦特、列宁、林肯、罗斯福、邓小

3、平等。举例:华盛顿、瓦特、列宁、林肯、罗斯福、邓小平等。(2)(2)认识:认识:共性:为人类谋幸福或促进社会发展。共性:为人类谋幸福或促进社会发展。个性:立足本人和社会现实。个性:立足本人和社会现实。启示: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启示:从小树立远大理想, ,勤奋刻苦、持之以恒、改革创新等。勤奋刻苦、持之以恒、改革创新等。(3)(3)评价:要客观、全面、一分为二评价:要客观、全面、一分为二, ,要尽量结合其事迹要尽量结合其事迹, ,有根有根有据。有据。4.4.战争战争(1)(1)认识:对战争本身认识认识:对战争本身认识( (战争是残酷的战争是残酷的; ;给人类带来灾难给人类带来灾难) )、对突发事件对突

4、发事件( (恐怖主义恐怖主义) )的认识、科技与战争关系、对我国外交的认识、科技与战争关系、对我国外交政策的认识。政策的认识。(2)(2)启示:热爱和平启示:热爱和平, ,反对战争反对战争, ,珍爱生命珍爱生命; ;反对任何形式的恐怖反对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主义; ;科技应该用于造福人类科技应该用于造福人类; ;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奉行独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5.5.能源利用能源利用(1)(1)举例:第一次工业革命:煤举例:第一次工业革命:煤; ;第二次工业革命:石油、电力第二次工业革命:石油、电力; ;第三次科技革命:原子能、太阳能等。第三

5、次科技革命:原子能、太阳能等。(2)(2)认识:节约认识:节约( (合理合理) )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利用不可再生能源; ;开发开发( (合理合理) )利用新能利用新能源。源。6.6.依法治国依法治国(1)(1)举例:举例: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资本主义社会:英、日: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社会:英、日:君主立宪制; ;美、法:民主共和制。美、法:民主共和制。社会主义社会:中国社会主义社会: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2)认识:国家要依法治国认识:国家要依法治国, ,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违法必究; ;对民主

6、政治对民主政治( (法制法制) )建设的认识建设的认识; ;民主政治民主政治( (法制法制) )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依法治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依法治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民主民主政治政治( (法制法制) )建设是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志。建设是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志。7.7.改革开放改革开放(1)(1)观点观点改革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一种形式改革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一种形式, ,如日本大化改如日本大化改新。新。改革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一种形式改革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一种形式, ,如明治维如明治维新、新、18611861年改革。年改革。改革

7、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自强御侮的一种选择改革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自强御侮的一种选择, ,如维新变如维新变法、洋务运动。法、洋务运动。改革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自我调节的一种手段改革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自我调节的一种手段, ,如罗斯福如罗斯福新政。新政。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自我调节的一种手段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自我调节的一种手段, ,如中国的如中国的改革开放、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改革开放、苏俄的新经济政策。(2)(2)启示: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启示: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我们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要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二、专题知识归纳二、专题知

8、识归纳1.1.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篇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篇所属所属阶层阶层名称名称任务任务观点观点/ /目标目标地主地主阶级阶级知识分子:林知识分子:林则徐、魏源则徐、魏源反侵略反侵略( (帝帝) )反封反封建建“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洋务洋务派:洋务运动运动“师夷长技以自强师夷长技以自强”农民农民阶级阶级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推翻清政府推翻清政府, ,建立农民建立农民阶级的政权阶级的政权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扶清灭洋”所属所属阶层阶层名称名称任务任务观点观点/ /目标目标资产资产阶级阶级维新派:戊戌维新派:戊戌变法变法反侵略反侵略( (帝帝) )反封反封建建维新变法

9、维新变法, ,实行君主立实行君主立宪制宪制革命派:辛亥革命派:辛亥革命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推翻清朝统治, ,建立资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产阶级共和国爱国爱国官兵官兵代表:邓世昌、代表:邓世昌、左宗棠左宗棠抗敌御辱抗敌御辱知识知识分子分子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民主民主”和和“科学科学”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外争主权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内除国贼”无产无产阶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新民主主义革命命实现共产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所属所属阶层阶层名称名称任务任务观点观点/ /目标目标评述评述认识认识特点特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层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层层递进的过程层递进的过程结论结论资本主义道路在中

10、国行不通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只有走社会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主义道路原因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 ;清政府的腐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败无能和资产阶级的软弱性2.2.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篇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篇近代化特征: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近代化特征: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地位地位探索之路探索之路结果结果经验经验近近代代时时期期艰难艰难起步起步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失败失败要符合本国国要符合本国国情情; ;遵循客观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探索探索民主民主制度制度戊戌变法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现现代代时时期期开始开始标志标志“一五一五”计划计划超额完成超额完

11、成民主民主建设建设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3.3.资产阶级性质的文献资产阶级性质的文献国家国家文献文献时间时间共同原因共同原因共同作用共同作用英国英国权利法案权利法案16891689年年资本主义发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展受到阻碍促进了资促进了资本主义的本主义的发展发展美国美国独立宣言独立宣言17761776年年宅地法宅地法解放黑人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奴隶宣言18621862年年法国法国人权宣言人权宣言17891789年年俄国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废除农奴制法令18611861年年日本日本大日本帝国大日本帝国宪法宪法18891889年年4.204

12、.20世纪人类历史浩劫篇世纪人类历史浩劫篇名称名称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性质性质国际性会议国际性会议第一次世第一次世界大战界大战资本主义经济政治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的掠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战争巴黎会议巴黎会议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会议经济大危经济大危机机生产资料私有制生产资料私有制第二次世第二次世界大战界大战资本主义经济政治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平衡世界人民的反法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西斯战争联合国家联合国家宣言宣言雅尔塔会议雅尔塔会议和中国有和中国有关的条约关的条约巴黎和会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凡尔赛和约( (引发中国的五四运动引发中国的五四运动););华华盛顿会议盛顿会议

13、九国公约九国公约重要战役重要战役/ /转折转折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登战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珍第二次世界大战:珍珠港事件、斯大林格勒战役珠港事件、斯大林格勒战役( (转折转折) )、诺曼底登陆等、诺曼底登陆等启示启示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 ;远离战争远离战争, ,热爱和平热爱和平5.5.科技革命篇科技革命篇类别类别第一次第一次第二次第二次第三次第三次起止起止时间时间1818世纪世纪6060年代至年代至1919世纪上半期世纪上半期1919世纪世纪7070年代至年代至2020世纪初世纪初20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至今主要主要标志标志蒸汽机的

14、发明和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使用电的发明和广泛电的发明和广泛应用应用电子计算机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和广泛应用社会社会转型转型人类进入蒸汽时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代人类进入电气时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代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交通交通运输运输人类进入火车时人类进入火车时代代人类进入汽车时人类进入汽车时代代主要主要发明发明火车、汽船火车、汽船电报、电话、汽电报、电话、汽车、飞机车、飞机电子计算机、卫星电子计算机、卫星等等类别类别第一次第一次第二次第二次第三次第三次首发首发国家国家英国英国美国、德国美国、德国新能源新能源煤炭煤炭石油、电力石油、电力原子能、太阳能、原子能、太阳能、潮汐能潮汐能动力动力机械机械蒸汽机蒸汽机内燃机、电动机内燃机、电动机技术技术进步进步依靠工人经验依靠工人经验科学的推动科学的推动类别类别第一次第一次第二次第二次第三次第三次影响影响促进了生产力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发展; ;使社会阶使社会阶级结构发生变化级结构发生变化; ;现代大工厂制度现代大工厂制度建立起来建立起来促进了生产力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发展; ;出现了垄出现了垄断和垄断组织断和垄断组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