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铁肩担道义?导学案重难突破 1本文选自?李大钊传? ,应主要以介绍李大钊为主。为什么在文中却用很大的篇幅介绍与反动军阀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_ _ 【答案】 任何人物的活动都离不开他自己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俗话说:“时势造就英雄。有什么样的历史时代 ,就会有什么样的英雄人物出现。作者之所以不遗余力地表达当时与军阀之间的关系 ,就是向读者交代李大钊所生活的年代是一个怎样混乱的时代 ,让读者明白在那样的历史条件下从事像李大钊所从事的共产主义活动该有多么的艰难。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精神斗志和革命热情。 2文中有些议论性的语句含义深刻 ,对表现主题和人物性格起到了很好的
2、作用 ,请找出几例并一一分析。 _ _ 【答案】 (1)中共中央也准备调李大钊去武汉 ,但李大钊认为北京的工作仍很重要 ,坚持留下来。 从这句话中 ,我们可以看出李大钊那种忘我无畏的工作作风 ,为了工作不怕涉险 ,置生死于不顾的高尚风格。 (2)李大钊被捕后 ,表现出了一位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的无私无畏的英勇气概。 这句话是对李大钊在警察厅看守所里生活的光辉总结。其中“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对他价值观的精确概括 ,“无私是说李大钊对自己妻女的态度只静静地看了看她们 ,没有对她们说一句话。而“无畏那么是概括了李大钊运用自己的智慧来勇斗反动军阀 ,保护了我们党以及我们党的其他同志。 (3)由旧居迁到新居
3、,总不免留恋故居 ,其实新居未必比旧居有什么不好;“冬天早起 ,临行冷水浴 ,望见冷水总觉得有些战栗。跳入其中 ,沐浴顷刻 ,也还有一种的佳境。 这两句话是李大钊自己的语言 ,较为形象地概括出了他对生死的看法和态度 ,其中“新居、“冷水浴是对死的一种比喻 ,而“未必、“不好和“佳境 ,那么道出了李大钊对死的坦然和冷淡 ,那种大勇的智慧不是一般人所能比的。 (4)他在“红楼中为“振奋国群发出的声声呐喊 ,有如晨钟之声回荡在祖国的天空;他点播的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种子已经在祖国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文章在最后结束时用这两句话点明了李大钊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他所倡导的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华大地上
4、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诞生。他的呐喊已经带动了中国大地上几万万个党员的奋起前进。 3文中说到“李大钊的供词是坦率的 ,同时也是巧妙的 ,充满智慧的。这句话中“坦率和“巧妙、“智慧是否矛盾 ,应如何理解? _ _ 【答案】 这是不矛盾的 ,所谓“坦率是就外表形式而言 ,即李大钊对敌人在审讯中所提出的所有问题几乎都作了相应的答复。而“巧妙、“智慧那么是指李大钊答复的内容的实质 ,对敌人而言是毫无利用价值的。如他对国民党市党部在全国和北方设立的情况、国民党一度在北京地区工作的要员的姓名、“革命步骤的问题等都回避了实质性的内容 ,让敌人感到“李无确供 ,这正是李大钊的智谋之所在。 4如何
5、看待李大钊的革命行为? _ _ 【答案】 李大钊的革命行为充分表达了他作为革命家的风范。他身先士卒 ,亲自参与游行示威 ,他审时 度势 ,高瞻远瞩 ,采用灵活的方式保存了革命力量 ,在白色恐怖中置个人生命于不顾 ,坚守革命岗位;监狱中、法庭上和绞刑架下 ,英勇斗争、毫不畏惧、坚贞不屈 ,严守中国共产党的机密、忠诚于党 ,坚决马克思主义信念 ,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课后知能检测 一、根底稳固 1以下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 ,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惩罚(chén) 逮捕(di) 熨帖(yù)沆瀣一气(xiè) B角色(jio)俨然(yn)
6、虫豸(zhì)稳操胜券(juàn) C谒见(yè)晕车(yùn) 慰藉(jí)颓垣断壁(yuán) D蒙骗(mn)模样(mú) 累赘(zhuì)舐犊情深(shì) 【解析】 A项 ,“逮应读“dài;B项 ,“角应读“jué ,“券应读“quàn;C项 ,“藉应读“jiè。 【答案】 D 2以下各组词语中 ,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聘请 通碟 束发 罪戾 B倒戈 通缉 步骤 垄断 C气慨 焕发 审讯 接洽 D战栗 珠连 曲饰 顷刻 【解析】 A项 ,“碟应为“牒
7、;C项 ,“慨应为“概;D项 ,“珠应为“株。 【答案】 B 3(2019?珠海检测)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 ,使用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 “速生鸡事件被媒体曝光后持续发酵 ,从养殖到肉鸡出栏屠宰 ,多个环节均存在违规操作的现象 ,被曝光的问题或许只是冰山一角。虽然解决食品平安问题如箭在弦 ,但某些监管部门对此却不以为然 ,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A发酵 B冰山一角 C如箭在弦D不以为然 【解析】 A项 ,发酵:复杂的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比较简单的物质。引申为“分解;B项 ,冰山一角:指所暴露出来的只是事物的一小局部。含贬义;C项 ,如箭在弦:比喻事情到了不得不采取行动的时候。D项 ,
8、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认。 【答案】 D 4(2019?枣庄模拟)以下各句中 ,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 ,我们要大力发扬健康向上的农村文化 ,积极倡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B在今年自主招生的面试选拔中 ,对于沪浙苏以外地区的考生 ,同济大学主要依据联考笔试成绩为根底 ,择优确定自主选拔录取对象。 C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 ,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 D著名作家梁晓声依然以执着的态度 ,直面转型社会时期中国社会的痼疾 ,字里行间灌注着作家深沉的“劝世、“醒世
9、、“忧世。 【解析】 A项 ,搭配不当 ,“发扬可以改为“开展;B项 ,句式杂糅 ,应改为“依据此次联考笔试成绩或“以此次联考笔试成绩为根底;D项 ,宾语残缺 ,“灌注缺中心语“之心。 【答案】 C 5(2019?茂名模拟)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 ,衔接恰当的一组是( ) 马远画山水布局简妙 ,他善于对现实的自然景色作大胆地概括、剪裁。_。_。_ ,_。_ ,_。这真是“虚实相生 ,无画处皆成妙境! 他的山水画 ,画面上常常留出大片空白 ,空旷渺漠 ,意境十分深远 他的名作?寒江独钓图? ,只画了漂浮于水面的一叶扁舟和一个独坐在船上垂钓的渔翁 他画山 ,常画山之一角;画水 ,常画水之
10、一涯 ,其他景物也十分简练 然而 ,就是这片空白表现出了烟波浩渺的江水和极强的空间感 ,衬托了江上寒意萧瑟的气氛 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之外 ,几乎全为空白 从而更加集中地刻画了渔翁专心于垂钓的神气 ,也给欣赏者提供了一种渺远的意境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AB CD 【解析】 由第一句介绍马远的山水画具有善于概括、剪裁的特点可知 ,紧承其后的应是说明马远在山水画中对山、对水的处理 ,所以第一处应填。接着由其画面简练的特点引出马远的山水画善留白 ,可知第二处应填。其他四处以马远的名作?寒江独钓图?为例来说明其中“空白的艺术效果 ,特别注意横线处的两个逗号 ,然后可确定后四处应填。 【答案】 A 二、课
11、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69题。 李大钊被捕后 ,表现出了一位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的无私无畏的英勇气概 ,他“态度甚沉着 ,毫不惊慌 ,“俨然一共产党领袖之气概;“精神甚为焕发 ,态度极为镇静 ,自称为马克思学说崇信者 ,对于其他之一切行为 ,那么谓概不知晓。他“在狱二十余日 ,绝不提家事。当他在审讯处最后一次 ,也是唯一一次见到自己的妻子、女儿时 ,只静静地看了看她们 ,没有对她们说一句话。 他的这种无私无畏 ,来自他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信仰和对中华民族一定会独立 ,社会主义一定会在中国实现的信心 ,也来自他对人生的透彻看法。 在他看来 ,一个人的生命不过是宇宙那川流不息的大实在和那宇宙无限
12、的青春的一局部。 他在1920年写下的一篇散文中说道: 死与生同是全生命的一部 ,生死相间(即相交替) ,才成无死无终的大生命 ,死同生一样是大自然中的自然的现象。 对于自然的现象的“生 ,既不感什么可以恐怖;那么 ,对于自然的现象的“死 ,也不应该感什么可以恐怖。我们直可以断定死是没有什么可以恐怖的。 死既与生同是自然的现象 ,那么死如果是可悲哀的 ,生也是可悲哀的;死如果是有痛苦的 ,生也是有痛苦的。生死相较 ,没有多大的区别。 他认为 ,人的乐生怕死 ,是由于有一种“依恋的“惰性:由旧居迁到新居 ,总不免留恋故居 ,其实新居未必比旧居有什么不好;“冬天早起 ,临行冷水浴 ,望见冷水总觉得
13、有些战栗。跳入其中 ,沐浴顷刻 ,也还有一种的佳境。出浴后 ,更觉得严寒的空气与春风一样和暖。人对于死依恋生 ,也是一样的心理。 对于生死这样的豁达 ,对于死甚且有“跳入其中 ,也还有一种的佳境的想像 ,使他勇敢地面对人生 ,更勇敢地面对死亡。不过 ,诚如人们所熟知的 ,他并不赞成无谓的死 ,而是主张开展生命 ,美化人生。他只是提倡为了真理 ,为了美好人生的创造才去牺牲。那种牺牲才是一种“佳境: 人生的目的 ,在开展自己的生命 ,可是也有为开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开展 ,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 ,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 ,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
14、生活 ,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这不仅是他的散文、他的诗歌 ,更是他的观念、信仰、追求! 面对审判 ,他也许想到了生还的可能 ,他要为自己 ,尤其为自己的同志争取生还的时机 ,因为生存才能继续为他追求的革命事业而斗争。 他也想到了死 ,他对死亡没有一丝一毫的恐惧 ,因为死亡会使他和同死的同志们的行为更为壮烈 ,会使他所从事的革命事业 ,亦即那革命的、进步的大我生命放射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华。 他一生追求光明 ,追求真理 ,自信自己的事业言行有益于国家、社会、民族、人民 ,有益于全世界、全人类。无须掩盖 ,无须隐藏 ,无须曲饰。因此 ,他在?狱中自述?中回忆自己为挽救民族 ,振奋国群而求学、留洋、探索
15、真理、献身革命的一生的同时 ,毫不隐瞒自己的政治观点和在国民党中从事的组织活动。 钊自束发受书 ,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事业 ,实践其所信 ,励行其所知 ,为功为罪 ,所不暇计。今既被逮 ,唯有直言。倘因此而重获罪戾 ,那么钊实当负其全责。唯望当局对于此等爱国青年宽大处理 ,不事诛连 ,那么钊感且不尽矣! 6文中所说的“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主要指的是什么? _ 【答案】 主要是指李大钊对生死看得一样的自然 ,以一种大生命的态度来看待死亡。 7如何理解第段中“由旧居迁到新居 ,总不免留恋故居 ,其实新居未必比旧居有什么不好一句话? _ _ 【答案】 这是一个比喻句 ,其中“新居比喻人的死亡 ,用如此平
16、淡的事物来比喻死亡 ,表达了李大钊那种英勇无畏的革命气概。 8请根据原文简要概括李大钊的生死观。 _ _ 【答案】 (1)死与生是同样自然的事情。(2)要死的有价值、有意义。 9请用自己的话简要评价李大钊的精神品质和人格魅力。 _ _ 【答案】 李大钊是一个无私无畏 ,敢于直面生死 ,为共产主义献身的优秀的中国共产党人。 三、语言表达 10(2019?内江模拟)请仿照给出的句子 ,另写两句话。要求句意连贯 ,句式一致 ,修辞一致。 同样的风 ,不一样的感觉。 春风暖 ,给大地披上新绿 ,那是风对大地的抚慰; _; _; 北风冷 ,给大地捎来洁白 ,那是风对大地的爱恋。 【解析】 首先做到语意连
17、贯 ,写四季风中的夏风和秋风 ,所写的风必须吻合季节特点 ,其次要句式一致 ,给大地那是;其次要运用拟人的修辞 ,最后要保持意蕴和谐。 【答案】 例如:夏风热 ,给大地送来活力 ,那是风对大地的问候;秋风凉 ,给大地铺上金黄 ,那是风对大地的赞美。 11(2019?安徽高考)在某班宣传交通文明的文艺节目中 ,李华扮演的志愿者对路萍扮演的违规行人进行了耐心劝导。下面是表演的对话片段 ,请补写出其中的空缺局部。要求:符合情境 ,简明得体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李华:_ 路萍:哟 ,红灯啊?我没注意。 李华:阿姨 ,您看 ,_ 路萍:嗯 ,是不该跟着别人抢。 李华:_ 路萍:小伙子 ,你讲的在理。下次我会注意的。 李华:谢谢您 ,再见! 路萍:也谢谢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3 Lesson 4 What do you like to do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冀教版(2024)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
- 2025年办公场所租赁合同说明
- 2025年货架搬运车租赁合同书
- 2025年东阳市绿叶蔬菜买卖合同
- 2025年产品销售合同协议书
- 2025年住宅居间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年共有房产保养维修策略合同
- 2025年二手车辆性购买与销售合同协议书
- 2025年三维建模混合现实应用开发合作协议
- 2025年产品授权代理合作框架协议
- 德州环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万吨年废旧锂电池回收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2025年江苏省中职《英语》学业水平考试核心考点试题库500题(重点)
- GB/T 1346-2024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与安定性检验方法
- 2025年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易制毒化学品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MOOC】跨文化交际-苏州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小学全体教师安全工作培训
-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及反思
- 2024年五级咖啡师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湖南版(湘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全册全套课件(247张)
- 《教育心理学(第3版)》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