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统考中学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美术讲义_第1页
教师资格证统考中学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美术讲义_第2页
教师资格证统考中学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美术讲义_第3页
教师资格证统考中学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美术讲义_第4页
教师资格证统考中学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美术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第一部分 中国美术史讲义1第一章 史前及先秦美术1第一节 旧石器和新石器. 2第二节 先期4第二章秦汉美术6第一节 秦汉雕塑6第二节 秦汉绘画8第三节 书法9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10第一节第二节绘画艺术10艺术11第三节 书法艺术13第四章 隋唐五代美术14隋唐五代绘画14雕塑壁画18书法19美术20绘画繁荣昌盛20绘画艺术21雕塑、书法、壁画26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五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六章 明清美术27绘画27第一节第二节 清代绘画29第七章 近现代美术32第一节近代国画32第二节 近现代著名画家、教育家、画作34第八章 中国及工艺美术37第一节 中国. 37第二节 中国工艺美术4

2、1外国美术史44第二部分第一章 原始、古代美术45原始美术45古代两河流域美术46古代埃及美术47术、古代希腊美术48古代罗马美术50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美术51术52教美术52庭美术52古代第二章 欧洲第一节 早期第二节第2页教师网课程: 4006-01-9999第三节 加文艺复兴53第三章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53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美术54文艺复兴美术57德国文艺复兴美术57法国文艺复兴美术58西班牙文艺复兴美术59第四章、17、18 世纪术60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七节第八节17 世纪意大利美术6017 世纪法国美术6117

3、世纪西班牙美术62美术6217 世纪佛17 世纪荷兰美术6318 世纪法国美术6418 世纪意大利绘画6518 世纪英国美术65第五章 19 世纪以法国为中心的艺术运动66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新古典浪漫写实美术67美术67美术 (又称现实)6819 世纪英国绘画70美术71美术72印象象征第六章 20 世纪美术74现代美术74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七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后现代美术76近现代、当代雕塑77、现代设计艺术78古代艺术79中世纪艺术8117、18 世纪艺术83现代艺术84现代设计艺术85第八章 亚非拉美术86第一节 绘画86第二节 工艺美术87. 87第三节

4、第四节 雕塑87第三部分 美术理论基础部分88第一章 绘画形式88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绘画-国画88绘画- 油画93绘画-版画98第3页教师网课程: 4006-01-9999第四节 绘画-水彩101第五节 绘画-水粉105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四部分素描基础知识106书法 篆刻115设计理论121美术课程标准132前言132课程目标134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五部分课. 136实施建议147美术教学评价151第一节 美术教学评价概述151第二节 美术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152第三节 美术教学评价策略153第六部分 美术教学理论154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七节第八节第九节第

5、十节 第十一节第十二节美术课程标准剖析154教案的书写要点(一)164教案的书写要点 (二)165教案的书写166美术课常用的教学169初中生分析170的梳理171程-导入174程-造型表现176教教教案的书写-设计。应用195教案的书写-欣赏。评述201教案的书写-综合。探索205第4页教师网课程: 4006-01-9999第一部分 中国美术史讲义第一章 史前及先秦美术第一节 旧石器和新石器一、旧石器(一)、旧石器中国旧石器的遗址分为早、中、晚三期,目前发现的早期的遗址为巫山龙骨坡巫山人遗址(距今约200万年前)、山西芮城西遗址(距今约180万年)、陕西蓝田猿人遗址(距今约8065万年)和北

6、京猿人遗址(距今约57.8万年);中期比较重要的遗址是陕西襄汾的丁村人、高阳的许家窑人和陕西大荔的大荔人,都距今约10-20万年的早期智人;晚期遗址的主要代表是北京的山顶洞人(距今约21万年)和山西朔县的峙峪人(距今约32.7万年)。(二)旧石器打制石器的造型和类型根据用途而命名砍砸器、刮削器、雕刻器等。根据形状而命名尖状器、两端刃器、器、刀形器、球状器等。二、新石器(一)新石器重要遗迹;黄河流域的大汶口长江流域的河姆渡;黄河流域的仰韶下、(半坡、庙底沟、西王村三个类型);黄河流域的(、半山、四个类型); 红山(辽宁);龙山(山东)(二)陶器艺术1、陶器的总体类型我国境内的陶器分布广泛,种类繁

7、多,从器物的质地、器型和工艺看,有明显的黄河流 域与长江、淮河、珠江流域不同的地域特征;从器物的装饰来划分可以分为彩陶、黑陶、素陶、印纹陶等类型。彩陶是我国新石器陶器主要类型如下:陶器艺术中,最具的代表性的艺术形式。 陶器以用途分:饮食器、炊煮器、储藏器。饮食器:盆、钵、碗、杯、豆、勺 共同特点是敞口炊煮器:鼎、ge 鬲、簋、甑、jia 斝、釜、灶,一般都有三足,便于架在火上烧煮,移动方便。储藏器:壶、罐、瓶、瓮多呈球形或半球形,以取得最大限度的容量。 如果按陶质分:红陶、黑陶、灰陶 按器表装饰分:2、彩陶、彩陶、印纹陶、拟形陶器彩陶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

8、赭石和氧化锰作呈色元素,然窑烧制。在橙红色的胎地上呈现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高度统一,达到装饰美化效果的陶器。它既是原始人类的日常生活用具,又是新石器造,是我们研究史前绘画的重要依据。杰出的美术创 仰韶的彩陶我国较早的成彩陶当推分布在今天陕西、河南的仰韶(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左右),首先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其中以陕西西安半坡类型、河南陕县庙底沟类型最为杰出。彩陶的器形有平底钵、直口尖底瓶、卷沿线腹圈底(或小平底)盆等。纹样一般分布在口沿、内壁或外壁的上半部,图案多动物形象,最多见的是人面鱼纹、写实鱼纹、人第2页教师网课程: 4006-01-9999面纹和由鱼纹发展而来的三角纹、

9、棱形纹、波折纹等。代表石斧图彩陶缸、花瓣纹彩陶盆等。有:人面鱼纹彩陶盆、鹳鱼人面鱼纹彩陶盆是仰韶西安半坡类型的代表,在半坡遗址出土了不止一件。人面鱼纹彩陶盆总体上人面鱼纹通常和大鱼纹或者网纹搭配,人面造型,头顶尖状饰物,或口衔双鱼或耳饰双鱼,充满神秘意味。半坡类型彩陶的陶器通常为圈底或平地钵、平底盆、鼓腹罐、等。花纹通常绘在陶器的口沿、器肩、上腹等醒目部位,或绘在敞口盆的内壁,花纹除几何图案外还有相当发达的动物图案。花瓣纹彩陶盆是仰韶河南陕县庙底沟类型的代表。庙底通常为沟类型的彩陶器型的最大特点是曲腹形较多,彩绘多大口小底曲腹盆外壁的上半部,风格轻盈挺秀。除了鸟纹、蛙纹等动物纹以外,豆荚、花瓣

10、、植物纹以及由之演化而来的圆点、弧边三角、涡纹都是这是的流行的花纹,而且多采用二方连续的方式。是、青海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新石器中期,首先发现于马家窑,按照不同地域和时间可以划分为下、半山、四个类型。中主要涉及彩陶盆是类型。其中陇西出土的彩陶旋涡纹尖底瓶和青海大通出土的舞蹈纹的代表。舞蹈彩纹盆是以平涂的手法,描绘5人一组共3组手拉手的舞蹈者,头部正侧,两腿交叉,加上头饰和尾饰的摆向不同,形成了强烈的动感和韵律。 黑陶黑陶是在陶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注入水,使木炭熄灭产生浓烟,将炭渗入陶器形成 乌黑如漆的效果。与彩陶相比黑陶在制作工艺上是大大进步了:彩陶采用泥条盘筑法或较慢的旋转技术制胎,而黑陶则是

11、用快速的旋转技术,胎料用纯泥或掺沙,因此质地精纯,有的器壁蛋壳。由于黑陶表面乌黑难以,所以多以造型取胜,主要的装饰是所谓胚体装饰即镂刻、贴塑以及刻画弦纹等。山东龙山以轮制技术制成的薄胎蛋壳黑陶以器形别致,工艺精巧著称,潍坊出土的镂空蛋壳黑陶杯造型稳健俊秀,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由于黑陶的 年代稍晚,与青铜器在造型上已经有接近的地方,出现了鼎、盘、碗、鬲、豆等型制,所以 可以把它视为青铜器造型的先导。(三)磨制石器玉器新石器以磨制石器的使用为主要标志,其用途往往较为专一,所以我们可以给予明确名如石斧、石刀等而不再用砍砸器、刮削器之类予以统称。1、 磨制石器石器的选材有石英黑耀石、碧玉甚至玛瑙,其材质

12、坚硬,但由于磨制和技术都很高,所以造型规整光滑,色2、 磨制玉器,有的还有精美的花纹,能引起强烈的美感。出土于内翁牛特旗的是红山的杰出,也是迄今所知最早出现的玉龙的形象。浙江北部、上海和太湖流域的良渚比红稍晚(公元前 2000 年左右),属于新石器晚期,是该大型墓葬中的常见器物,表面多雕刻简化的变形兽面纹。(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形玉器,为我国古代重要礼器之一。中国古代有玉璧祭天,礼制。)祭地的3、磨制石器与玉器的用途及功能磨制石器无疑主要用于生产活动,但从现存许多磨制石器完全没有使用过的痕迹,以及刻有纹饰的情况看,应该和当时的巫术活动有关。尤其新石器中晚期往往用玉质材料制成的非实用性的石器,很

13、可能是与原始有关并且象征权利的器物。如良渚表面刻有第3页教师网课程: 4006-01-9999简化变形兽面纹的(四)拟形陶器,可以肯定已经完全作为礼器使用。拟形陶器是指有动物或者人物外形的陶制容器。在我国的考古发掘中,迄今尚未发现旧石器晚期的雕塑品,但从各地新石器遗址中发现的许多雕塑来看,在它们之前应当有相当长的发展历始的雕塑中,以各种陶塑动物形象为最多,也最生动有趣,其中猪和狗的形象非常引人注意。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陶猪,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的猪形陶鬶(gui)、陶鬶,从其体形结构特征来看,显然都是驯化了的家猪和狗。猪和狗的形象在原始雕塑中被广泛而反复塑造,可知猪和狗的饲养在当时的中所占的重要

14、地位。还有仰韶庙底沟类型晚期的鸮形良渚的水鸟形陶壶等,皆为实用与美观紧密结合的工艺装饰雕塑的早期典范。(五)雕塑中国原始雕塑,大体分为人像雕塑和动物雕塑两大类。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来出土原始人像雕塑较多的地区。辽宁西部的红山遗址,也有引人注目的新发现。从质料来看,陶塑人像所占比重最大,石雕与骨雕人像仅有少量出土。仰韶的陶塑少女头像红山的泥塑女神像都比较具有代表性。在新石器中晚期的遗址中发现了的陶制动物雕塑。仰韶的半坡遗址出土有狗首鸟尾的陶塑器柄。天门出土的龙山时期的一群人与动物陶塑,数量众多,除羊、狗、鸡等家畜家禽外,还有大象和乌龟。这些随手捏成的小陶塑,能够表现动物活动中的神态。第二节 先期

15、一、青铜器艺术(一)青铜器的中国的青铜器发端于黄河流域,早在新石器晚期的龙山和齐家阶段,即出现了红铜或黄铜打制而成的生产工具和青铜铸造的铜镜。夏、商、,青铜器的铸造成,青铜器的生产地位为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因此,这一阶段被称为青铜。春秋战国有所下降,但是出现了许多特色的。我国商周时期最有成就的是青铜艺术,它的材料是由铜和锡或铅合金。春秋以后,在铸造上除了模铸法外还逐渐发展出了失蜡法、焊接法、和热锻法等,并运用了多种新型装饰技能。(二)青铜器的品种商代晚期就已经形成较完备的青铜器种类:礼器(豆、簠等品种;炊煮器、食器、酒器、水器)炊煮器:鼎、鬲、甗等品种;食器:簋、盂、酒器:觚、爵、斝、觥、尊、壶

16、、方彝等品种; 水器:盘、鉴、匜等品种。乐器:铃、 、鼓、钟、镈兵器:钺、矛、刀、胄、镞车马器和其它工具:辖、马衔、銮铃、炉、灯、带钩(三)青铜器的形制与纹饰的发展夏代的青铜器,种类不多,较小,质地单薄,纹饰不发达。商代是青铜器的重要发展时期,是青铜器由成熟到鼎盛的时期。除铸造工具、外,第4页教师网课程: 4006-01-9999了大量的礼器和乐器。商代前期青铜器以河南郑州、盘龙城出土的饕餮乳鼎为代表,造型庄重、纹饰简洁疏朗。商代后期,工艺更为精 ,纹饰更为丰富,并有简单的铭文,安阳的司母戊方鼎、的尊,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江西新干商代大墓的虎耳四足大铜甗皆具凝重结实,纹饰繁丽雄奇的特征,。西周

17、的青铜器铭文加长,酒器减少、食器增加。陕西临潼出土的武王征商簋,铭文记载武王伐商的历史;北京琉璃河出土的伯矩鬲铸饰着样式奇丽的。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王室衰微,呈现“礼崩乐坏”局面。河南新郑出土莲鹤方壶,具有大时期的艺术特色。青铜器的制作方面出现镶嵌红铜和错金新工艺。战国时期,铁器的广泛运用,青铜器变成制作日用器为主。(四)青铜雕塑我国先秦具有圆雕性质的青铜器雕塑,铜铸人像和鸟兽形铜尊卣等。1986 年,在广汉三星堆出土一大批商代晚期的青铜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型青铜立人像,有人认为是正在主持祭奠的祭司,有人认为是政教合一的蜀王。另一见比大的神面像,夸张了视听的功能。商代的鸟兽形铜尊卣和铜器座,

18、也是先秦青铜工艺的典范。 湖南安化出土的猛虎食人卣为代表。二、商代玉器玉雕:跽坐玉人像三、书法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其文字是当时占卜的内容,故又称为卜辞,是一种成熟得文字。绝大多数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所属为商代后半期。甲骨文基本上以刀刻成,因而其线条往往瘦劲、犀利,以直线较多。紫的结构一般为长方形、以横竖、斜角线为主。文字竖形排列,自上向下,从。不同时期的甲骨文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金文即青铜铭文,又称也在西周。文、大篆,金文代表了西周书法的最高成就,金文最辉煌灿烂的四、战国帛画长沙楚墓出土的两幅帛画,其一人物龙凤帛画质地为平纹娟,画一细腰长裙侧身向左合掌祈祷状的画画面正中一妇女,

19、在腾龙、舞凤的接引下,飞升的情景。其二人物御龙帛长袍、侧身拥剑的中年男子,头顶华盖,驾驭舟形巨龙飞升以丝绳,的情景,龙尾立一仙鹤,龙身下画一鲤鱼,表示行进在天河中。帛画的。其用途无疑是丧葬中的旌幡。画中的男女战国肖像画特点:的1. 人物皆作正侧面的立像,通过衣冠服饰表现其2. 比例匀称,仪态肃穆;3. 勾线流利挺拔,设色采用平涂于渲染兼用的;,格调庄重典雅。:1、中国新石器的绘画艺术,主要体现在的装饰纹样上。2、青铜器中的,是用以区别等级的器物。3、我国( )时期最有成就的是青铜艺术,它的材料是由和或合金。4、马王堆汉墓帛画描绘的思想是( )。A、 天地神话 B、引魂升天 C、墓主生活 D、仙

20、人出行5、青铜器上的铭文,在书法字体中属于( )A、隶书B、草书C、楷书D、篆书第5页教师网课程: 4006-01-9999第二章秦汉美术第一节秦汉雕塑一、青铜纪念雕塑统一中国之后,即利用雕塑艺术为宣扬统业、显示王权威严的目的服务,在装饰雕塑、青铜纪念雕塑、墓葬明器雕塑等方面,都取得了划的辉煌成就。(一)青铜纪念雕塑据文献记载,统一六国后,曾铸造 12 个“各重二十四万斤”的“”,即 12统个身着“夷狄服”的大铜人,配列在阿房殿前,铜像胸前刻有撰写的赞颂业的铭文,其作用不可低估。1980 年冬,在陵西侧,出土两乘大型铜车马,每乘四马、一车、一驭手,车马形体相当实物的 1/2,每乘总重量达 12

21、00 公斤以上,铸造工艺十分精良,形象极为生动。据考证,此车系仿照功业。巡视时的御乘而铸造,旨在纪念“宇内”的不朽(二)陵兵马俑群19741976 年,在陵园东垣外的临潼县西杨村南,地处东陵道之北侧,先后发现 3 座埋藏大型陶塑兵马俑的从葬坑,出土数千件与真马等高的兵马俑,其躯体采用泥条盘筑法塑造,头像则运用模制加手塑的现了秦军奋击百万、战车千乘、勇于制作。这批兵马俑标志着秦代雕塑艺术的卓越成就,再、怯于私斗的精神风陕西临潼出土)。其主要艺术特点是:形体高大,崇尚写实,手法严谨;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形象生动;在总体布局上,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排山倒海的磅礴气势,令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

22、象。二、汉代雕塑西汉和东汉雕塑,主要石刻、玉雕、陶塑、木雕和铸铜等品种。当时,雕塑艺术应第6页教师网课程: 4006-01-9999用范围非常广泛,表现技巧迅速提高,举凡大型纪念性石刻、园林装饰雕塑、各种明器雕塑 及实用装饰雕塑等方面,均有显著发展,留存至今的汉代雕塑遗物极为丰富。(一)石刻汉代雕塑艺术的新成就,突出地表现在大型石刻上。著名的西汉大型石刻,是陕西省兴平县道常村的汉骠骑将军墓石刻,作者运用循石造型,将圆雕、浮雕、线刻等技法融体,使兼有写实与写意的风格,刻画形象恰到好处、足以表现客体特征为度,绝不作自然的过度雕镂,从而加强了的整体感与力度感,堪称“石刻气魄深沉雄大”的杰出代表。其中

23、立马石刻,亦称马踏匈奴,高 168 厘米,是群雕中的主体。作者采用寓意手法,以战马将者踏翻在地的情节,赞颂反击匈奴侵扰的赫赫战功,是汉代纪念碑雕刻的重要代表性。东汉大型石刻,以省灌县都江堰出土建宁元年(168)雕刻的石像最为重要,石像高 290 厘米,形貌雍容大度。(二)玉雕汉代玉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1983 年广州象岗山南越王墓出土不少高浮雕的西汉前期玉雕精品,如玉剑具上雕饰的,还有河北满城出土的圆雕玉人与浮雕玉剑具、北京大葆台西汉墓出土的透雕玉舞人与螭虎纹玉佩等。西期的玉雕,首推陕西咸阳北郊汉元帝渭陵附近出土的圆雕玉奔马,质料晶莹润泽,雕琢精美,此包含仙人盗药、天马行空的情

24、节构思,寄寓着西汉祈求长生、幻想升仙的思想。该处还出土、玉鹰、玉辟邪等小型圆雕,造型浑厚古朴。传世的西汉玉雕如藏国氏手中的灰绿玉辟邪,亦呈昂首奋进状,背上踞坐,艺术构思和咸阳出土玉奔马相仿。东汉玉雕,有河北定县北陵 43 号墓出土透雕加线刻的西王母玉座屏、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圆雕玉辟邪等。(三)陶塑汉承秦制,西汉前期,某些军功显赫的将领及受封的诸侯王,也使用陶塑兵马俑随葬, 以炫耀其生前地位及权力。其大宗者,现已发现 3 批:1965 年秋出土于陕西咸阳杨家湾汉墓,墓可能是文、景时期某位高级将领。骑兵俑高 5068 厘米左右,步兵俑4448 厘米,多数敷彩,制作精美,神态威武。出自咸阳东郊狼家沟

25、汉惠帝安陵第 11 号陪葬墓的从葬沟中,多为步兵俑和射击俑。其中作举臂投射状的射击俑,姿态极生动。1984 年冬在江苏徐州狮子山麓发现 2 个从葬坑,出土数以千计的陶塑兵马俑,皆作四路纵队排列,面朝西方,气势森严。西汉侍女俑,在陕西西安和江苏铜山出土的西汉、临潼均有出土,具有体态端庄、形象俊美的特点。西安俑,长袖飘拂,舞步轻盈。山东济南无影山出土乐舞杂伎陶俑盘,注重人物不同体态的刻画,场面欢快热烈,整体效果颇佳。东汉陶塑品种增多。多反映农业生产的宜宾出土持锸执箕俑等;反映庄园,有佛山出土的插秧运肥陶水田模型、的,如河南陕县及淅川出土由部及兵守卫的陶水榭、新津出土佩刀执锸的部曲俑;刻画农妇繁重劳

26、作的,有新津出土的背儿捧箕俑等;反映家内劳作的,有山东、河北石家庄及重庆出土的庖厨俑、河北出土的舂米俑;反映医疗卫生的,有河南南阳出土的针灸陶人;反映生活的,有是击鼓说唱河南洛阳出土的各种乐舞杂伎俑、灵宝张湾出土的绿釉六博俑等。最著名的 俑。(四)青铜雕塑汉代青铜雕塑以刻画特定人物的表情动态见称。首先值得注意的,是两广地区西汉第7页教师网课程: 4006-01-9999初期墓出土的几组铜俑。广西贵县岭 31 号墓出土的 1 匹青铜马,115 厘米,姿态雄健威武,是继秦代铜车马之后,西汉前期的大型青铜雕塑杰作。东汉青铜雕塑,有武威雷台出土的青铜车马仪仗俑群、湖南衡阳道子坪出土铜牵马俑、清平坝出土

27、的青铜车马、河北防陵出土的 2 匹青铜大马(116 厘米)、河南偃师李家村出土的鎏金铜奔羊、小铜牛和马等。造型格外精美、构思特别奇巧的是武威雷台的铜奔马,亦称马踏飞燕,通高 34.5 厘米,作者运用浪漫手法,设计一匹飞驰电掣的骏马,三足腾空,一足踩在展翅疾飞的鸟背上,侧视的基本轮廓呈倒三角形,具有强烈的运动感,被誉为汉代青铜雕塑的奇葩。汉代青铜装饰雕塑的艺术成就亦颇足称道。河北满城出土的错金博山炉,炉重峦叠嶂,山峦间缀以猎人和奔兽,雕饰华丽,铸工精致。造型别致的青铜灯具,也是汉代 钟爱的室内装饰雕塑品。其中杰出的有广州象岗山南越王墓出土一批龙形、朱雀形、兽面形铜支灯;河北满城窦绾墓出土的鎏金长

28、信宫灯,跪地捧灯的宫女,形貌文静端庄,设计精巧。第二节 秦汉绘画一、绘画内容、题材从绘画的观念内容与绘画的功能角度,秦汉绘画的一个主要特征是直言不讳地为处于上升阶段的的教化服务。汉代绘画的题材,大致可分为 3 类生活题材;,历史故事;神仙灵异、祥瑞珍奇。二、重要的绘画遗存秦汉绘画有较战国绘画远为丰富的实物遗存。这些珍贵的秦汉绘画实物资料绝大部分出自已经出土的墓葬,壁画、画像石、画像砖、帛画、木板画、漆画等许多品种,内容丰富浩繁,风格样式多姿多采,艺术手法 勃旺盛的生命活力,生动地展现出中国精神气概。(一)壁画和帛画大胆,想像力更是无拘无束。它们洋溢着蓬上升期的生活面貌和大气磅礴、积极进取的秦都

29、咸阳 1 号及 3 号宫殿遗址出土的壁画残片,是迄今已发现的秦汉绘画中仅有的宫殿壁画遗存。内容装饰图案、车马出行、人物仪仗、台榭及麦穗、等是当时贵族游猎生活的形象反映。西汉墓室壁画遗迹主要有洛阳出土的卜千秋墓壁画、61 号墓、金谷园墓以及八里台墓室壁画等处。卜千秋墓壁画以粗放的线条勾勒描绘出人身蛇尾的、女娲,男女墓,生动活跃的青龙、白虎,展翅飞翔的朱雀,内有与桂树的满月,飞着金乌的太阳,等众多异常生动的形象,还有的云彩穿插连贯其中。线描的流畅洒脱和富于粗细变化,使得画中的各种形象生气盎然,画面充满活跃的气氛,显示出墓死后升仙的浪漫境界。东汉墓室壁画遗存主要有辽宁营城子、北园、棒台子屯等处汉墓中

30、的壁画。在东汉墓室壁画中,表现墓主及经历的车骑出行、乐舞、百戏、属吏、官署、幕府、庄园等现实生活内容逐渐成为主要题材,而神话与内容则相应减少。在绘画方面,最著名的代表作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幅具有旌幡性质的帛画,马王堆汉墓 1、3 号墓的的内棺棺盖上均覆盖着“T”字型旌幡帛画,全长两,构图基本相同,分三段描绘了、的景象。这两幅帛画,在艺术处理手法上具有鲜明特色,画法先以淡墨起稿,然后设色,最后再墨勾轮廓线,线条类同后世所谓的“高古游丝描”细劲流畅质朴主,局部辅以渲染,技法纯熟,使用颜料以石色为主,至今十分鲜艳,。设色以平涂为厚重。这两幅第8页教师网课程: 4006-01-9999帛画是本期绘

31、画中最重要的杰作,充分体现了西汉绘画所达到的高度水平。(二)画像石(砖) 1、画像石画像石是雕刻着不同画面,用于构筑墓室、石棺、享祠或西汉武帝时期;新莽时期有所发展。是东汉时期重要的美术的石材。画像石萌发于。画像石虽系用雕刻的制成,实为以刀代笔同。画像石作为石材平面上的绘画,因此称石刻画。其题材内容与墓室壁画大致相构件,不仅用于墓室,也用于地面享堂和。东汉画像石有丰富的遗存,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陕北等地区。建于东汉恒帝时期的山东嘉祥武氏石祠为东期画像石的代表,武氏祠石刻像皆用减地平雕加阴线刻得技法雕成。画像石的主要表现特点总结有以下四点:在艺术造型上,汉代画像石刻抓住大体大貌。在题材的处理上

32、,汉刻还抓住情节发展的,加以艺术夸张。在画像石刻的特点上,还在于妥善地表现并处理大场面。在镂刻的上,有阴刻、阳刻和阴刻和阳刻结合。2、画像砖画像砖是秦汉的一种装饰构件,与画像石类似。一般认为画像砖始于战国,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继续流行。画像砖有空心砖和实心砖两种。在本质上属于带有绘画性质的雕塑艺术,虽然战国晚期的一些空心画像砖是用硬笔直接在半乾的砖坯上刻划阴线图像的,河南洛阳邙山南麓西汉中后期墓出土的模印画像空心砖,多数采用,的画像成多呈凹陷的阴线;少量使用阴模,画像线条鼓凸。但西汉以后的画像砖都是用模塑的的。画像砖的模塑,大体可分为“拍”和“模”两大类。艺术造诣最高的是成都一带出土的东期画

33、像砖,皆的方砖或长方砖,构图完整生动,画像砖在题材内容方面也独树一帜,除少数神话内容外绝大部分刻画现实生活,也有若干反映庄园农副业生产活动及集市贸易活动的画面,风格清新隽永,乡土气息浓郁。代表作有弋射收获等。第三节 书法秦汉,是中国文字变迁最为剧烈的时期。秦灭六国后,省改大篆而成小篆,隶书则在东汉发展成熟,草书则进入章草阶段,行书、楷书亦在萌芽之中。同时,书法渐成艺事, 书家辈出。一、小篆在大篆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长方形、用笔圆转、结构匀称,笔势瘦劲,体态典雅宽形的新书体。流传下来的刻石最高。二、隶书有泰山刻石较。刻阳陵虎符艺术水准由于功用、地域和意趣的不同,汉隶风格显得华彩斑斓,其中最具代表性

34、的是东汉的碑刻隶书。书写风格大体分为两类:一类字体方整,法度森严,一类则较为随意,重自然意趣。 现存有张迁碑、礼器碑、石门碑等。:1、春秋2、秦汉的青铜器有大艺术特色。的美术中,兼有绘画与雕刻两种特点的是和。第9页教师网课程: 4006-01-99993、A步兵4、谈谈陵出土的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B骑兵 C弓箭手 D将军陵的艺术特色,这个庞大的军阵有()。第三章魏晋南北朝美术第一节绘画艺术一、主要画家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家辈出:三国时吴国的曹不兴,位列吴国“八绝”之一;西晋时的卫协,对六朝重气韵画风的形成最有影响;至东晋,出现了重要画家,的佛像画与他的佛像雕塑同样有名;东晋明帝司马绍,是个善画佛

35、像和故实题材的画家;南北朝代,陆探微的人物画创造出秀骨清像的典范,可与媲美,后世将“”相提并论;中国最早的山水画家创造了号为“称;北朝画家中,北、,也并时出现在代;成就最高的画家是繇,”的佛像画楷模;萧绎特别以善画外国和少数职贡的题材见有兼长、工艺、雕刻、绘画的;北齐时有被当笔,其体稠而衣服们号。”为画圣的即所谓的“,还有以善画“”佛像著称的“出水”;北周时有以善画服著称的和以善画塞北风土著称的伽;由北周入隋的画家有郑法士、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等等。数不胜数。(一)名。(346 年407 年):为东晋大画家和文学家,他以“画绝、才绝、痴绝”而驰主张画人物要有传神之妙,而关键在于阿睹(眼)中

36、。因此他一反汉魏古拙,专重传神,点睛最妙。之所作人物画,用淡墨晕染增强质感,运用“铁线描”勾勒出劲挺的细线,人物五官描写细致入微,动态处理自然大方。并以人物面部的复杂表情,来隐现其内心的丰富情感;衣服线条流畅而飘逸,优美生动,充满艺术。晚第10页教师网课程: 4006-01-9999年笔法如春蚕吐丝,似南朝陆探微、唐代巧,浓色,微加点缀,而神采飘然,富有浪漫的色彩。皆临摹过他的画迹。 现今传世的摹本有歌颂与甄氏爱情的洛神赋图,和劝诫妇女德行的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与师承他的南朝积数十年绘画经验,探微、繇,并称“六朝三杰”。写出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等有关绘画理论的著作,提出“以形写神”

37、、“迁想妙得”等论点,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二),大约活动在齐代,是当时最有才能的画家。他有惊人的敏锐观察力,“写貌人物,不俟对看,所需一览,便笔”,赞扬了他作画的高度技巧。他又是我国杰出的理论家,品录是古代第一部对绘画、作者进行品评的理章,其中讲作画应以“六法”为标准,后世奉为典范。这六法是指“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 彩、经营位置和传移摹写。”其中气韵生动是中国千百年来画家和艺评家一直所追求创作的 最高指导原则。简略的说它是画家表现於画面上的物象是否生动传神,它给人的视觉感受是没有界限的区分,只要欣赏者在内心产生共鸣的效果就算是 达到传神的目标。深入的说“气韵生

38、动”的意思是指征。上表现的物象,色彩、线条流畅、敏捷而有独特的风格特(三)曹不兴,三国吴人是最早享有盛誉的一位画家,曹不兴最擅长的是人物画。据建康载,他五十尺的素绢上作画,所画人物的头面、手足、肩背、前胸等皆不失尺度。他画屏风时落蝇,是误以为真,说明他具备一定的表现技巧和能力,他主要是画人物,是记载中最早的佛像画家。(四),西晋画家,他创作的多是人物、故实以及道释题材的。他的创作被列为六品中的第一品,在气质。认为他的话“伟而有气势”“巧密于情思”,推崇他表达对象的内二、画学论著以的论画和的画品为代表的著述,是绘画史上最早出现的理论专著。北孙畅之一生著述颇丰,述画是其中之一种是第一步传记体画史著

39、作。随着山水画的萌生,南朝出现了理得”的创作构思与,的两篇山水画论。的画山水序提出“应会感神,神超将山水画创作归于“神思”,既强调艺术家的想象活动;的叙画反映了当时的画家对自然山水娱情作用的认识。第二节艺术美术大致三个部分:、雕塑和壁画。一、石窟壁画龟兹石窟主要分布在库车、拜城、新和境内,最具代表性的有库木吐刺、石窟、托等石窟。其中规模最大、现存窟数最多的是石窟。中 3 至 4 世纪的壁画题材主要为佛传故事画、说法、因缘故事、涅槃故事等。十六国时期,莫高窟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境内。据记载,前秦建元二年(公元 366年),距今 1600 多年。此后直至元代,历代均有建造。至今,莫高窟还完好地保

40、存着 492 个洞窟,其中有 2000 多尊彩塑和 45000 余平方米的壁画,被誉为举世无双的东方艺术宝库。莫高窟从十六国时期至隋以前的壁画内容,大体可分为 4 大类:一是佛像画,即以佛为主体的说法图,是供人们供养礼拜的“神像”;二是故事画,是向人们灌输思想,宣传教义,第11页教师网课程: 4006-01-9999具有一定情节性的绘画;三是装饰性图案,这些图案往往都具有象征性的意义;四是民间传统神话题材,如西王母、东王公、女娲、等。在早期壁画中,故事画占据了很大比重,故事画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宣传释迦牟尼生平事迹的佛传故事;二是宣扬与佛有事迹的因缘故事;三是讲述释迦牟尼成佛前从善积德的本生故

41、事。化这些壁画打破时空的画面组织、稚拙而带装饰意味的造型、豪放泼辣的线条、浓郁沉稳的色调,给人的感受是激荡不安、阴郁而又热烈、奇异而又真实。魏晋南北朝的壁画展示出艺术形式与传统艺术交融、揉合的新特色与。就具体表现技法而言,十六国、北魏前期的壁画西域画风的痕迹较重,人物造型多用粗略豪放的线条勾画轮廓,以明暗晕染表现感。北魏中期以后,中国传统绘画的线描手法越来越多地被采用,那种在人物面颊染色块以表现面部形体的晕染法也较随肌骨结构晕染的“凹凸法”更为流行。二、石窟造像在魏晋南北朝的石窟造像,就其风格而言,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十六国为第一阶段;北迁都以前为第二阶段;北魏迁都至正光末年(524 年)为第

42、三阶段;东至隋统一中国之前为第四阶段。最具中国为特色的巨型石窟艺术景观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山西云岗石窟、洛阳龙门石窟,这四大石窟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重要代表。(一)莫高窟又名“千佛洞”, 而敦煌莫高窟因个洞窟一般前为圆塑,而后逐渐淡化为高塑不适雕刻,故造像以泥塑壁画为主。整、壁塑,最后则以壁画为背景,把塑、画两种艺术融为一体。莫高窟是现存规模最庞大的“世界艺术宝库”,一九八七年十二月被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莫高窟艺术的特点表现在、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窟形建制分为禅窟、殿堂窟、塔庙窟、穹隆顶窟、影窟等多种形制;彩塑分圆塑、浮塑、善业塑等;壁画类别分尊像画、经变画、故事画、穹隆顶窟史

43、迹画、画、山水画、供养画、动物画、装饰画等不同内容,系统反映了十六国、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多个朝代及东西方交流的各个方面,成为人类稀有的宝藏。(二)云冈石窟位西省大同市,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 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期

44、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云冈石窟形象地了及中亚艺术向中国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化的过程。多种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艺术发展的转折点。云冈石窟是石有的融会贯通,由此而形成的“云冈模式”窟艺术“”的开始。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云冈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更加突出地展现了浓郁的中国式、装饰风格,反映出入。艺术“”的不断深第12页教师网课程: 4006-01-9999(三)麦积山石窟,麦积山位于省

45、天水市东南约45公里处,是中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麦积山的塑像有两大明显的特点:强烈的意识和世俗化的趋向。除早期外,从北魏塑像开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视的体态,都有和蔼可亲的面容,的神,却象世俗的人,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化身。从塑像的体形和服饰看,也逐渐虽是在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体现出汉的特点来。麦积山的洞窟很多修成别具一格的“崖阁”。在东崖泥塑大佛头上15处的七佛阁,是中国典型的崖阁,建在离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开凿于公元6世纪中叶。麦积山石窟虽以泥塑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麦积山石窟的造像最高大者达16米,最小者仅为10余厘米。其中第44窟造像被人称为“东方的

46、”。西秦的78窟、128窟的造像的僧衣细致地绘出了图案。建于七十高的的七佛阁上塑像俊秀,过道顶上残存的壁画精美绝伦,其中西端顶部的车马行人图,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车马所走方向均不相同,堪称国内壁画构图之经典之作。(四)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后来,历经东、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龙门石窟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窟内造像雕刻精 ,内容题材丰富,被誉为世界最伟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之一。它以自身系到的雕塑艺术语言,揭示了雕塑艺术创作的各种规律和法则。在它之前的石窟艺术均较多地保留了犍陀罗和秣菟罗艺术的成分,而龙门石窟则石窟

47、艺术,近继云冈石窟风范,与魏晋洛阳和南朝先进深厚的历史相融合开凿而成。所以龙门石窟的造像艺术一开始就融入了对本审美意识和形式的悟性与强烈追求,使石窟艺术呈现出了、世俗化的趋势,堪称展现中国石窟艺术的“里程碑”。第三节 书法艺术一、钟繇其书法形成了由隶入楷书的新气象,因此被奉为“正书之祖”。其书法特点是字形扁方, 行笔古朴厚重,结字疏朗,笔画富有意趣。二、字幼安,善章草,月仪贴是其代表。三、字逸少。爱书法史上最突出的贡献在行体书法,他的书法完全脱开隶书的形制而成熟完美。其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美誉。“书圣”。被称为中国书法史上的:1、画史上“ 教图像样式。,出水”分别指的是唐代画家和北

48、齐的,所独创的宗2、与以下那俩位画家并称“六朝三杰”( )。A.陆探微、B.C.曹不兴 D.繇3、石窟属( )。种独特的寺庙形式,是专供徒拜的场所,通常它的内部装饰是用A卷轴画 B壁画 C年画 D雕塑第13页教师网课程: 4006-01-99994、简述六法。第四章隋唐五代美术第一节隋唐五代绘画一、隋隋物画物画继承和发扬了南北朝传统,统一后,南北画家汇集,增进了道释人物画”这样的道释人物画新样式,唐代的人物家的交流,盛后产生了“吴家样”和“画坛呈现名家辈出,流派纷呈的繁荣气象。(一)阎立本,(601-673)唐代雍州万年人。画家阎毗之子,之弟。任刑部侍郎,显庆题材相当广泛,如,做工部尚书,总章

49、元年为右丞相。擅长书画,最精形似。作画所取人物、车马、山水,尤其善画人物肖像。代表作步辇图描绘了贞观下嫁文成公主与吐蕃王的联姻;历代帝王图是古典绘画中的重要之一。所画宫女,曲眉丰颊,神采如生。用墨而有骨;设色而有法。描法富化,有粗有细,有松有紧,用笔也较细密精致,富有表现力。(二)尉迟乙僧,于阗人,擅画佛像和外国人物著称。绘画不同于中原传统技法,记载称他“画外国,小则用笔紧劲,如曲铁盘丝,大则洒落有气概”“用色沉着,堆起绢素而不隐指”这种铁线描、设色侧重晕染的影响。,使人们耳目一新,对唐代吸取西域于阗画风有很大(三)时孤贫。,生活于盛唐时期,是古代最负盛名的画家之一,被誉为“画圣”。少后转习绘画,二十岁才崭露头角。曾做过兖州瑕丘(今山东兖州)县尉。浪闻其名,任以内教博士,改名道玄。他擅画道释人物,亦擅画鸟兽、迹洛阳时,玄宗草木、台阁,笔迹落落,气势雄峻。壁画三百余间,“异状,无一同者”。画佛像圆光、屋宇柱梁、弯弓挺刃、皆一笔挥就。早年行笔较细,风格稠密,中年雄放,变为遒劲,线条富有运动感,粗细互变,线型圆润似“莼菜条”,点划之间,缺落,有笔不意周之妙。后人把他与繇并称“”,以别于、陆探微劲紧联绵较为古拙的“密第14页教师网课程: 4006-01-9999体”。所写衣褶,有飘举之势,所作佛像衣纹,二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