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_第1页
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_第2页
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_第3页
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_第4页
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7章 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第7章 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本章主要讲述:本章主要讲述: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立体交叉、交叉口城市道路平面交叉、立体交叉、交叉口的布置、竖向规划和特殊交叉口处理等方面的布置、竖向规划和特殊交叉口处理等方面的知识。的知识。第一节 概述 城市道路与道路(或铁路)相交的部位称为城市道路的交城市道路与道路(或铁路)相交的部位称为城市道路的交叉口。叉口。在道路网中,各种道路纵横交错,必然会形成很多交叉口。在道路网中,各种道路纵横交错,必然会形成很多交叉口。交叉口是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路交通的咽喉。相交叉口是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路交通的咽喉。相交道路的各种车辆和行人都

2、要在交叉口汇集、通过和转换方交道路的各种车辆和行人都要在交叉口汇集、通过和转换方向。由于交叉口向。由于交叉口车多、人多车多、人多以及车辆和车辆之间、车辆和过以及车辆和车辆之间、车辆和过街行人间、特别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之间的抢道、相互干扰,街行人间、特别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之间的抢道、相互干扰,不但会降低车速,阻碍交通,而且也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据不但会降低车速,阻碍交通,而且也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据国内外交通事故统计资料表明,约有国内外交通事故统计资料表明,约有3559的交通事故的交通事故是发生在交叉口上。因此,如何正确设计交叉口,合理组织是发生在交叉口上。因此,如何正确设计交叉口,合理组织交通,对

3、于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避免交通堵塞,减少交交通,对于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避免交通堵塞,减少交通事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事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节 概述1 1、道路交叉包括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道路交叉包括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 平面交叉:道路与道路(或铁路)在同一平面平面交叉:道路与道路(或铁路)在同一平面相交的地方称之,又称为交叉口。相交的地方称之,又称为交叉口。 立体交叉:利用跨线构造物使道路与道路(或立体交叉:利用跨线构造物使道路与道路(或铁路)在不同标高相互交叉的连接方式。铁路)在不同标高相互交叉的连接方式。第一节 概述第一节 概述第一节 概述第一节 概述第一节 概述2 2、交叉口

4、设计的基本要求、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保证车辆与行人在交叉口能以保证车辆与行人在交叉口能以最短的时间顺利最短的时间顺利通过,通过,使使交叉口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能与的通行能力能与各条道路各条道路的通行能力相适应;的通行能力相适应;正确处理交叉口立面设计,保证正确处理交叉口立面设计,保证转弯车辆的行车稳定;转弯车辆的行车稳定;交叉口的设计要交叉口的设计要满足排水的满足排水的要求。要求。第一节 概述 3、交叉口设计的主要内容、交叉口设计的主要内容: (1)交叉口形式)交叉口形式选择选择,确定各部分,确定各部分尺寸尺寸; (车道宽度、转弯半径、交通岛尺寸等)(车道宽度、转弯半径、交通岛尺寸等) (2)进行

5、交通)进行交通组织组织,布置各种交通,布置各种交通设施设施; (专用车道、渠化交通)(专用车道、渠化交通) (3)验算交叉口行车)验算交叉口行车视距视距,保证通视条件;,保证通视条件; (4)交叉口)交叉口立面设计立面设计,布置雨水口和排水管道。,布置雨水口和排水管道。第二节 平面交叉一、平面交叉的形式及其交通分析一、平面交叉的形式及其交通分析 通行能力下降:直行道路与横向道路通行能力下降:直行道路与横向道路分时共分时共 用用交叉口空间,其通行能力比路段小。交叉口空间,其通行能力比路段小。 通行顺畅性和安全性下降:分向、分流、相通行顺畅性和安全性下降:分向、分流、相 互影响、彼此干扰。互影响、

6、彼此干扰。 措施:展宽交叉口、渠化交通等措施:展宽交叉口、渠化交通等。“以空间以空间 弥补时间的不足弥补时间的不足”。 第二节 平面交叉一、平面交叉的形式及其交通分析一、平面交叉的形式及其交通分析1、平面交叉的形式、平面交叉的形式(1)、按平面上的几何图形分类:)、按平面上的几何图形分类:十字形、十字形、T字形、字形、X字形、字形、Y字形、错位交字形、错位交叉和复合交叉叉和复合交叉第二节 平面交叉第二节 平面交叉(2)、按适应交通量、交通性质及交通组织方式分:)、按适应交通量、交通性质及交通组织方式分:A A、加铺转角式(、加铺转角式(简单交叉口简单交叉口):):特点:形式简单,占地少,造价低

7、,设计方便,特点:形式简单,占地少,造价低,设计方便, 但行车速度低,通能力小。但行车速度低,通能力小。适用:交通量少,车速低,转弯少的道路。适用:交通量少,车速低,转弯少的道路。第二节 平面交叉第二节 平面交叉 B B、分道转弯式(、分道转弯式(渠化交叉口渠化交叉口):):设置导流岛、划分车道等措施,使单向右转或双向设置导流岛、划分车道等措施,使单向右转或双向左、右转车流以较大半径分道行驶的平交口。左、右转车流以较大半径分道行驶的平交口。特点:转弯车辆特别是右转车辆车速高和通行能力特点:转弯车辆特别是右转车辆车速高和通行能力较大。较大。适用:车速较高,转弯车辆较多的一般道路。适用:车速较高,

8、转弯车辆较多的一般道路。第二节 平面交叉第二节 平面交叉第二节 平面交叉第二节 平面交叉 C C、拓宽路口式:、拓宽路口式: 在交叉口连接部增设变速车道和转弯车道在交叉口连接部增设变速车道和转弯车道特点:减少转弯交通对直行交通的干扰,车速高,事特点:减少转弯交通对直行交通的干扰,车速高,事故率低,通行能力大,但占地多,投资较大。故率低,通行能力大,但占地多,投资较大。适用:交通量大,转弯车辆多的二级公路或城市主干适用:交通量大,转弯车辆多的二级公路或城市主干路。路。第二节 平面交叉增设右转车道增设直行车道第二节 平面交叉同时增设右转、左转车道第二节 平面交叉在交叉口中在交叉口中央设置中心央设置

9、中心岛,用环道岛,用环道组织渠化交组织渠化交通,使进入通,使进入环道的所有环道的所有车辆一律按车辆一律按逆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绕岛单向行绕岛单向行驶,直至所驶,直至所要去的路口要去的路口离岛驶出的离岛驶出的平面交叉,平面交叉,俗称转盘。俗称转盘。 D环形交叉:环形交叉:第二节 平面交叉 特点:特点:驶入交叉口的各种车辆可连续不断地单向运行,驶入交叉口的各种车辆可连续不断地单向运行,没有停滞,减少了车辆在交叉口的延误时间;没有停滞,减少了车辆在交叉口的延误时间;适用:适用:多条道路相交,通过交叉口的交通量总数为多条道路相交,通过交叉口的交通量总数为5003000辆小时,左右转弯车辆较多,且地形较平

10、坦的情况。辆小时,左右转弯车辆较多,且地形较平坦的情况。 第二节 平面交叉(3)、按交通控制分类)、按交通控制分类无信号控制交叉口无信号控制交叉口有信号控制交叉口(点控制、线控制、有信号控制交叉口(点控制、线控制、面控制)(定周期和不定周期、手工面控制)(定周期和不定周期、手工控制和自动控制)控制和自动控制)第二节 平面交叉2、平面交叉口的交通分析、平面交叉口的交通分析n进出交叉口的车辆可能产生的交错点进出交叉口的车辆可能产生的交错点 :n分流点分流点同向行驶同向行驶 车辆向不同方向分离行驶的地点;车辆向不同方向分离行驶的地点;n合流点(交织点)合流点(交织点)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小的不同行

11、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小的角度,向同一方向汇合的地点;角度,向同一方向汇合的地点;(追尾,挤撞)(追尾,挤撞)n冲突点冲突点不同行驶方向车辆以较大角度相互交叉的不同行驶方向车辆以较大角度相互交叉的地点。地点。(碰撞)(碰撞) 第二节 平面交叉第二节 平面交叉第二节 平面交叉第二节 平面交叉第二节 平面交叉第二节 平面交叉1.1.把冲突点从空间和时间上分散开来;把冲突点从空间和时间上分散开来;2.消除主要的冲突点;消除主要的冲突点;3.将冲突点分散一部分,消除一部分。将冲突点分散一部分,消除一部分。冲突点从冲突点从空间分散空间分散开来开来(26)第二节 平面交叉冲突点从冲突点从空间分散空间分散开来开来

12、(20)冲突点冲突点从时间从时间分散开分散开来(来(8)左转弯左转弯禁止相禁止相交冲突交冲突点消除点消除消除部消除部分主要分主要冲突点冲突点(相交(相交冲突点)冲突点)第二节 平面交叉左转车左转车辆可等辆可等待侍机待侍机通过通过交通导流交通导流措施措施进一步进一步从时间从时间上分散上分散冲突点冲突点直行和左转直行和左转车流较大时车流较大时壶把式交壶把式交叉叉第二节 平面交叉第二节 平面交叉第二节 平面交叉1实行交通管制。实行交通管制。 设置交通信号灯、交通警察指挥,设置交通信号灯、交通警察指挥, 冲突的车流在时间上错开。冲突的车流在时间上错开。2采用渠化交通。采用渠化交通。 布置交通岛、交通标

13、志和标线、增设车道等,布置交通岛、交通标志和标线、增设车道等, 引导车流沿一定路径行驶,减少干扰。如环形交叉。引导车流沿一定路径行驶,减少干扰。如环形交叉。3修建立体交叉。修建立体交叉。将相互冲突的车流从通行空间上分开,将相互冲突的车流从通行空间上分开,这是解决交叉口交通问题最彻底的办法。这是解决交叉口交通问题最彻底的办法。n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方法: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方法:第二节 平面交叉二、交叉口的交通组织二、交叉口的交通组织 1 1、车辆交通组织方法、车辆交通组织方法 有意安排车辆如何行驶:有意安排车辆如何行驶: 限定车流行驶方向限定车流行驶方向 设置专用车道设置专用车道 渠化交叉口渠化交

14、叉口 信号管理信号管理第二节 平面交叉(一)设置专用车道(一)设置专用车道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分道行驶分道行驶,互不干扰;,互不干扰;根据根据行车道宽度行车道宽度和左、直、右行的和左、直、右行的交通量交通量可作可作出多种组合的车道划分。出多种组合的车道划分。第二节 平面交叉a.三个方向车辆分布均匀,分别设;三个方向车辆分布均匀,分别设;b.直行多,设直行多,设2条以上的直行道条以上的直行道c.左转多,右转少左转多,右转少 设左转,直行和右转合一设左转,直行和右转合一d.右转多,设右转,直左合一右转多,设右转,直左合一第二节 平面交叉e.左、右转均较少,设二直,左直和右直合一左、

15、右转均较少,设二直,左直和右直合一f.车道窄,不设单独转向车道车道窄,不设单独转向车道g.更窄时,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不分道更窄时,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不分道第二节 平面交叉1设置专用左转车道设置专用左转车道2实行交通管制信号灯交警实行交通管制信号灯交警3变左转为右转变左转为右转 (图(图a)环岛交通环岛交通第二节 平面交叉1设置专用左转车道设置专用左转车道2实行交通管制信号灯交警实行交通管制信号灯交警3变左转为右转变左转为右转 (图(图b)街坊绕行街坊绕行第二节 平面交叉1设置专用左转车道设置专用左转车道2实行交通管制信号灯交警实行交通管制信号灯交警3变左转为右转变左转为右转 (图(图b)远引绕行远

16、引绕行第二节 平面交叉(三)组织渠化交通(三)组织渠化交通第二节 平面交叉第二节 平面交叉在车道上在车道上划线划线,或用或用绿带绿带和和交通交通岛岛来来分隔车流分隔车流,使各种不同使各种不同类型类型和和不同速度不同速度的车的车辆能象渠道内的辆能象渠道内的水流那样水流那样,沿规,沿规定的方向定的方向互不干互不干扰扰地地行驶行驶的交通的交通组织。组织。 (三)组织渠化交通(三)组织渠化交通各走其道,避免相互干扰第二节 平面交叉改变交叉角度改变交叉角度第二节 平面交叉限制车道宽度、控制车速、防止超车限制车道宽度、控制车速、防止超车左转候驶、变速车道第二节 平面交叉(四)调整交通组织(四)调整交通组织

17、 对于旧城道路系统改建困难时,则可对于旧城道路系统改建困难时,则可 采用调整采用调整交通线路、控制车辆行驶、组织单向交通,以及适交通线路、控制车辆行驶、组织单向交通,以及适当封闭一些交通复杂的交叉口上的支路等措施,借当封闭一些交通复杂的交叉口上的支路等措施,借以达到简化交叉口的交通。以达到简化交叉口的交通。第二节 平面交叉第二节 平面交叉(五)在交叉口实行交通管制(五)在交叉口实行交通管制 交通管制:交通信号控制的三个基本参数,周交通管制:交通信号控制的三个基本参数,周期长、绿信比和相位差。期长、绿信比和相位差。 (P161-162)第二节 平面交叉第二节 平面交叉(六)采用交通信号指挥系统(

18、六)采用交通信号指挥系统如:绿波如:绿波第二节 平面交叉三、平面交叉口设计三、平面交叉口设计 视距三角形的保证视距三角形的保证 交叉口缘石半径设置(与道路等级有关)交叉口缘石半径设置(与道路等级有关) 交叉口内各流向的交通组织和交通岛的设置交叉口内各流向的交通组织和交通岛的设置 交叉口地面雨水排除与竖向设计交叉口地面雨水排除与竖向设计 交叉口范围内管线综合交叉口范围内管线综合 交叉口范围内信号、标志、绿化等布置。交叉口范围内信号、标志、绿化等布置。第二节 平面交叉(一)交叉口的设计车速(一)交叉口的设计车速 交叉口内的计算行车速度应按路段计算行车速交叉口内的计算行车速度应按路段计算行车速度的度

19、的0.50.7倍计算。如主干路车速倍计算。如主干路车速60km/h,则交叉口处按则交叉口处按30-40km/h计。计。第二节 平面交叉(二)视距三角形(二)视距三角形 由交叉口内最不利的冲突点,向后各退一个停由交叉口内最不利的冲突点,向后各退一个停车视距,将这两个视点和冲突点相连,构成的三车视距,将这两个视点和冲突点相连,构成的三角形称为视距三角形。角形称为视距三角形。第二节 平面交叉视距三角形视距三角形 为了保证交叉口上行车安全,驾驶员在进入交叉为了保证交叉口上行车安全,驾驶员在进入交叉口前的一段距离内,应能看到相交道路上的行车情口前的一段距离内,应能看到相交道路上的行车情况,以便能及时采取

20、措施顺利驶过或安全停车。这况,以便能及时采取措施顺利驶过或安全停车。这段必要的距离应该大于或等于停车视距段必要的距离应该大于或等于停车视距ST。第二节 平面交叉视距三角形:由视距三角形:由相交道路上的相交道路上的停车视距停车视距所构成的三角所构成的三角形称为视距三角形。在其范围内不能有任何阻挡驾驶形称为视距三角形。在其范围内不能有任何阻挡驾驶员视线的障碍物员视线的障碍物 第二节 平面交叉 2 2、视距三角形的确定:、视距三角形的确定:(1 1)计算停车视距)计算停车视距S ST T(2 2)找出行车)找出行车最危险冲突点最危险冲突点十字交叉路口:十字交叉路口:右侧第一条右侧第一条与与靠中心线的

21、第一条靠中心线的第一条的交叉点的交叉点T T形、形、X X形:形:直行线右侧第一条直行线右侧第一条与与靠中心线左转车道靠中心线左转车道交叉点交叉点(3 3)从最危险冲突点)从最危险冲突点向后向后沿行车轨迹线各量取停车视距沿行车轨迹线各量取停车视距S ST T(4 4)连接三个点构成视距三角形)连接三个点构成视距三角形第二节 平面交叉(三)交叉口缘石转角半径(三)交叉口缘石转角半径1. 相关规定(相关规定(P156):右转车辆最小半径):右转车辆最小半径P26、相、相交道路等级不同其半径也不同、交道路等级不同其半径也不同、X和和Y型交叉口转角型交叉口转角半径规定等。半径规定等。2. 缘石半径计算

22、:通常为圆曲线(计算和施工方缘石半径计算:通常为圆曲线(计算和施工方便),特殊情况下用多圆心变曲线。便),特殊情况下用多圆心变曲线。第二节 平面交叉第二节 平面交叉 形式:行车道边缘应做成形式:行车道边缘应做成圆曲线圆曲线或或多心复曲线多心复曲线。 加铺转角边缘的圆曲线半径:加铺转角边缘的圆曲线半径: 12BRRF 式中:式中:B机动车道宽度(右转车道)(机动车道宽度(右转车道)(m)F非机动车道宽度(非机动车道宽度(m)R右转车道中心线半径(右转车道中心线半径(m))(1272hiVR第二节 平面交叉第二节 平面交叉第二节 平面交叉 在交叉口处有一半以上时间要分给横向车辆使在交叉口处有一半以

23、上时间要分给横向车辆使用,因此只能用展宽交叉口进口道、增加车道数用,因此只能用展宽交叉口进口道、增加车道数的方法,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的方法,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四)交叉口展宽(四)交叉口展宽(P163-166)第二节 平面交叉(四)交叉口的展宽(四)交叉口的展宽 拓宽设计:在交叉口内增加左、右转车道,以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的设计方法。 拓宽的车道数主要取决于进口道的各向交通量、交通组织方式和车道的通行能力。 拓宽车道包括右转弯车道和左转弯车道。第二节 平面交叉设置条件设置条件1平面交叉符合下列条件时应设右转车道:平面交叉符合下列条件时应设右转车道:(1)平面交叉角小于)平面交叉角小于60,

24、且右转车较多时;,且右转车较多时; (2)右转交通量大,且为主要交通方向时;)右转交通量大,且为主要交通方向时;(3)右转车辆所需车速较高时;)右转车辆所需车速较高时;(4)有特殊需要时。)有特殊需要时。第二节 平面交叉2平面交叉平面交叉除除下列条件外应设下列条件外应设左转车道左转车道:n(1)不允许左转弯时;)不允许左转弯时;n(2)道路交通量很小,通行能力有富裕时;)道路交通量很小,通行能力有富裕时;n(3)相交道路设计速度为)相交道路设计速度为40km/h以下,设计小以下,设计小时交通量小于时交通量小于200辆时;辆时;第二节 平面交叉第二节 平面交叉n3 3、设置方法、设置方法A A、

25、右转车道设置方法、右转车道设置方法 在进口道的右侧或同时在出口道的右侧拓在进口道的右侧或同时在出口道的右侧拓宽右转车道宽右转车道。压缩非机动车道或人行道压缩非机动车道或人行道第二节 平面交叉B、左转车道设置方法、左转车道设置方法n 左转车道是在进口道左侧扩宽出的车道。左转车道是在进口道左侧扩宽出的车道。n 1宽型中间带:宽型中间带:当没有较宽中间带(一般不小于当没有较宽中间带(一般不小于5m)时,)时,将道口一定长度的中间带压缩宽度,由此增辟出左转车道。将道口一定长度的中间带压缩宽度,由此增辟出左转车道。 压一面压一面第二节 平面交叉n2窄型中间带:窄型中间带:当设有较窄中间带(宽度小于当设有

26、较窄中间带(宽度小于5m)时,利)时,利用中间带后宽度不够,可将道口单向或双向车道线向外侧偏移,用中间带后宽度不够,可将道口单向或双向车道线向外侧偏移,增加不足部分宽度。增加不足部分宽度。 压缩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压缩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压两面压两面第二节 平面交叉n3无中央分隔带:无中央分隔带:当相交道路不设中间带时,可通过两种途当相交道路不设中间带时,可通过两种途径增辟左转车道。径增辟左转车道。n(1)向进口道的一侧或两侧扩宽,增加进口道路幅总宽度,)向进口道的一侧或两侧扩宽,增加进口道路幅总宽度,在进口道中心线附近辟出左转车道。在进口道中心线附近辟出左转车道。n(2)不扩宽进口道,占用靠近中

27、心线的对向车道作为左转车)不扩宽进口道,占用靠近中心线的对向车道作为左转车道。道。 第二节 平面交叉第二节 平面交叉C、展宽车道的长度、展宽车道的长度左转弯、右转弯进口左转弯、右转弯进口展宽车道长以及出口展宽车道长以及出口展宽车道长展宽车道长第二节 平面交叉 在道路规划中在道路规划中一般规定如下一般规定如下: 交叉口处车道数一般至少增加一个车道。交叉口处车道数一般至少增加一个车道。 进口道展宽长度在缘石半径的端点向后延长进口道展宽长度在缘石半径的端点向后延长5080米;出口道展宽长度在缘石半径的端点向米;出口道展宽长度在缘石半径的端点向前延长前延长3060米。米。 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在控制性详

28、细规划中明确规定道路红线宽度和明确规定道路红线宽度和交叉口处附近用地性质,鼓励开发商建造人行天交叉口处附近用地性质,鼓励开发商建造人行天桥奖励建筑容积率,或者鼓励开发商在道路中段桥奖励建筑容积率,或者鼓励开发商在道路中段两侧建造大型商场,吸引业主从交叉路口转向路两侧建造大型商场,吸引业主从交叉路口转向路段中间,在交叉口以外建造街头游园改善交通,段中间,在交叉口以外建造街头游园改善交通,丰富城市景观。丰富城市景观。第二节 平面交叉第二节 平面交叉(五)(五). 交叉口处人行横道规划设计交叉口处人行横道规划设计 长度一般小于长度一般小于15米,宽度一般大于米,宽度一般大于4米。位置米。位置通常自平

29、面交叉口附近的人行道延长线后退通常自平面交叉口附近的人行道延长线后退34米或路缘石转弯起点处。米或路缘石转弯起点处。第二节 平面交叉第二节 平面交叉(六)(六). 交通岛规划设计交通岛规划设计 一般是缘石围起来高出道路表面的岛状设施,岛内设一般是缘石围起来高出道路表面的岛状设施,岛内设置信号、照明、标志并供行人安全避让。要求辨识性要置信号、照明、标志并供行人安全避让。要求辨识性要好,设置明显,并能正确引导车流。好,设置明显,并能正确引导车流。第二节 平面交叉交通岛按作用不同可分为:交通岛按作用不同可分为:方向岛(导向岛)、分隔岛、中心岛、安全岛方向岛(导向岛)、分隔岛、中心岛、安全岛(1 1)

30、方向岛方向岛:又称导向岛。:又称导向岛。(2 2)分隔岛分隔岛:用来分隔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快速车和慢:用来分隔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快速车和慢速车,以及对向行驶车流。保证行车速度和交通安全速车,以及对向行驶车流。保证行车速度和交通安全的一种长条形交通岛,有时也采用在路面线上划线来的一种长条形交通岛,有时也采用在路面线上划线来代替与隔岛,如中央分隔带代替与隔岛,如中央分隔带 。第二节 平面交叉(3 3)中心岛中心岛:用来组织左转弯车辆和分隔对向车流的:用来组织左转弯车辆和分隔对向车流的交通岛,设在交叉口的中央,使车辆绕岛逆时针行走交通岛,设在交叉口的中央,使车辆绕岛逆时针行走。(4 4)安全岛安全岛

31、:供行人过街避让车辆之用。在宽阔的交:供行人过街避让车辆之用。在宽阔的交通繁忙的街道上,为了保证行人过街安全,宜在行人通繁忙的街道上,为了保证行人过街安全,宜在行人横道线上中央设置安全岛。横道线上中央设置安全岛。第二节 平面交叉第二节 平面交叉第二节 平面交叉(七)、交叉口通行能力(略)(七)、交叉口通行能力(略)(八)、交叉口自行车的交通组织(八)、交叉口自行车的交通组织第二节 平面交叉(九)(九). 交叉口的用地范围和面积(交叉口的用地范围和面积(P178-179)(十)、交叉口立面设计(又称竖向设计):(十)、交叉口立面设计(又称竖向设计):是指设计是指设计行车道行车道、非机动车道非机动

32、车道、人行道人行道及附近其它及附近其它地面地面的的合理标高合理标高,达到行车舒适、排水迅速、与周,达到行车舒适、排水迅速、与周围建筑物协调的目的。围建筑物协调的目的。第二节 平面交叉 一、交叉口立面设计的要求和原则一、交叉口立面设计的要求和原则n 1.相同等级道路相交时,一般维持各自的相同等级道路相交时,一般维持各自的纵坡不变纵坡不变,而改变而改变纵坡纵坡较较小小的道路的的道路的横坡度横坡度。n 2.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相交时,主要道路的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相交时,主要道路的纵、横断纵、横断面面均维持均维持不变不变,而将次要道路,而将次要道路双坡横断面双坡横断面,逐渐过渡到,逐渐过渡到与主要道路纵

33、坡相一致的单坡横断面,以保证主要道路与主要道路纵坡相一致的单坡横断面,以保证主要道路的交通便利。的交通便利。n 第二节 平面交叉 3.3.设计时设计时至少至少应有应有一条一条道路的道路的纵坡纵坡方向方向背离交叉口背离交叉口。 4.4.交叉口范围布置雨水口时,一条道路的交叉口范围布置雨水口时,一条道路的雨水不应流雨水不应流过交叉口的人行横道过交叉口的人行横道,或流入另一条道路,也不能使,或流入另一条道路,也不能使交叉口内产生积水。交叉口内产生积水。 5.5.交叉口范围内横坡要平缓些;纵坡度宜不大于交叉口范围内横坡要平缓些;纵坡度宜不大于2%2%,困难情况下应不大于,困难情况下应不大于3%3%。

34、6.6.交叉口立面设计标高应与周围建筑物的地坪交叉口立面设计标高应与周围建筑物的地坪标高协标高协调调一致。一致。第二节 平面交叉二、交叉口立面设计的基本类型二、交叉口立面设计的基本类型 凸形地形凸形地形 立面形式:取决与纵坡、横坡和地形,以十字交叉为例,立面形式:取决与纵坡、横坡和地形,以十字交叉为例,共共6种种a)相交道路的纵坡均背离交叉口)相交道路的纵坡均背离交叉口(水流方向);(水流方向);设计要点:设计要点:交叉口纵坡与相交道路一致;交叉口纵坡与相交道路一致;调整横坡,使雨水流向路基外调整横坡,使雨水流向路基外侧侧交叉口内不设雨水井交叉口内不设雨水井第二节 平面交叉凹形地形凹形地形 b

35、)交叉口的纵坡方向都指向交叉口。)交叉口的纵坡方向都指向交叉口。 (排水困难,尽可能避免)(排水困难,尽可能避免)设计要点设计要点:交叉口中心四周交叉口中心四周设雨水井设雨水井修纵坡,使一条道路的变坡点远离交修纵坡,使一条道路的变坡点远离交叉口(叉口(中间抬高中间抬高)第二节 平面交叉分水线地形分水线地形 c)有三条道路的纵坡背离交叉口,)有三条道路的纵坡背离交叉口,一条指向交叉口;一条指向交叉口;设计要点:设计要点:相交道路横断面不变;相交道路横断面不变;在指向交叉口道路的人行道外设在指向交叉口道路的人行道外设雨水井雨水井第二节 平面交叉谷线地形谷线地形 d)三条指向,一条背离(常见);)三

36、条指向,一条背离(常见);设计要点:设计要点:形成横沟,宜错开形成横沟,宜错开插入竖曲线插入竖曲线纵坡指向交叉口的人行道外设雨水井纵坡指向交叉口的人行道外设雨水井第二节 平面交叉斜坡地形斜坡地形 e)两条指向,两条背离(常见)两条指向,两条背离(常见)设计要点:设计要点: 相交道路纵坡不变相交道路纵坡不变 横坡逐渐向相交道路纵坡变化,横坡逐渐向相交道路纵坡变化,形成单向倾斜平面;形成单向倾斜平面; 纵坡指向交叉口的人行道外设雨纵坡指向交叉口的人行道外设雨水井水井第二节 平面交叉马鞍形地形马鞍形地形 f)两条指向,两背离。)两条指向,两背离。设计要点:设计要点: 纵坡、横坡均可纵坡、横坡均可适当调整适当调整 纵坡指向交叉口的人行道外设纵坡指向交叉口的人行道外设雨水井雨水井第二节 平面交叉 1 1、设计方法:、设计方法:三、交叉口立面设计的方法三、交叉口立面设计的方法 方格网法方格网法三种方法:三种方法: 设计等高线法设计等高线法 方格网设计等高线法方格网设计等高线法 大型、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