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教考试系列--心理学复习(普心+教心)_第1页
招教考试系列--心理学复习(普心+教心)_第2页
招教考试系列--心理学复习(普心+教心)_第3页
招教考试系列--心理学复习(普心+教心)_第4页
招教考试系列--心理学复习(普心+教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基 础础 心心 理理 学学王耀华 Albert.Wan第第一一章章 心理心理学概述学概述第一章、心理学概述1. 心理学的定义2. 心理的结构 3. 心理的生理基础:脑、神经系统、反射 A.脑:物质基础,结构与功能 B.神经系统:周围与中枢、低级与高级,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C.反射:基本单位,反射弧构成,两类反射,两类信号系统 认知认知(知):(知):感知、记忆、想像、思维 心理心理 情绪情感情绪情感(情)(情):情绪、情感 过程过程 意志(意志(意意)心理心理 注意力注意力(不是心理过程)现象现象 人格倾向性: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 、信念、世界观 个性个性 能力能力 心理心理 人格心理特征人

2、格心理特征 气质气质 性格性格 脑神经 周围神 躯体神经系统 脊神经神 经系统 自主植物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 - 兴奋经 副交感神经 - 抑制系 脊髓统 中枢神 脑干、间脑、小脑脑干、间脑、小脑 经系统 脑 左、右两半球(胼胝体) 大脑大脑 额叶、顶叶、枕叶、颞叶 第二节 心理的生理基础 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概念形成、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管右半身。 右半球是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活动(音乐、美术能力、情绪的表达识别等)占优势,管左半身。 胼胝体胼胝体链接两个大脑,法国医生布洛卡布洛卡发现,大脑左半球额叶受损伤导致了运动性失语症运动性失语症。患者不会说话,但可听、写、读。 左右脑功能区域研究 额

3、叶:以躯体运动功能 顶叶:以躯体感觉功能,触、温、动觉 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 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大 脑 四 叶低级神经中枢的作用 脑除了大脑以外都是低级神经中枢,主要有 脑脑 干:干:最古老部位,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 ,自下而上由延髓(又称延脑,支配呼吸和心跳的中枢)、脑桥、中脑三部分构成 下丘脑下丘脑:属于间脑,内脏系统活动的调节中枢 小小 脑:脑: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实现随意、不随意运动神经元的构成与功能第一章、心理学概述4. 心理学发展史: A.冯特、亚里士多德 B.流派:构造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机能主义、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练 习1. 心理现象包括_和_。2. 下列

4、属于个性心理的是( ) A.情感 B.意志 C.想象 D.气质3. 下列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 A.情感 B.动机 C.性格 D.气质4. 判断:注意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 )1 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2 D 3 CD 4 错练 习1. 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2. 在巴甫洛夫看来,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应系统为。3. 下列哪些是描述第二信号系统的成语() 望梅止渴耳濡目染 乐不思蜀谈虎色变练 习1. 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诞生。的论灵魂是最早论述心理现象的著作。2. 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的是_,它的代表人是_。3. 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

5、第三势力”的是_,它的代表人是_和_。1 冯特 亚里士多德 2 行为主义 华生 3 人本主义 马斯洛 罗杰斯 第第二二章章 认知认知心理心理过程过程 1.感觉的概念 2.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温、冷、触、痛) 内部感觉: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3.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第一节 感知觉几种主要的感觉 声音特性:音调 响度 音色 嗅觉、味觉:最基本的味觉有甜、酸、苦、咸甜、酸、苦、咸;两者联系紧密 视觉:适宜刺激是波长在380780纳米间的光波。锥体细胞(明视):锥体细胞(明视):分辨细节和颜色;杆体细胞(暗杆体细胞(暗视):视):分辨明暗和轮廓,

6、枕叶负责分析 平衡觉:姿势、静觉,晕车船是平衡器官敏感听觉:适宜刺激是16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 4. 感觉的相互作用 A.同一感觉:适应(嗅觉、痛觉、明暗)、对比(同时继时)、后效(正负后像) B.不同感觉:相互影响、补偿、联觉5. 知觉概念: A. 概念;B. 区别感觉:经验、综合、高级6. 知觉的分类: A. 空间、时间;B.运动:动景运动(似动);诱动;自主运动;运动后效第一节 感知觉7.知觉特性 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8.错 觉:与实际不符的判断性的视觉误差,不可避免,没有个体差异9.观察力的概念10.观察力的品质:目的性、客观性、精细性、敏锐性、全面性、创造性11.观察

7、力的培养方法第一节 感知觉11.观察力的培养 明确的观察目的与任务 有充分的观察准备,周密的计划 对于个别学生的引导,启发积极思维 指导学生写好观察报告 做好观察结果的讨论交流与汇报工作第二节 记 忆 1. 记忆的概念、分类记忆的概念、分类 记忆概念: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再现; 记忆的种类:经验的内容与对象;加工存储内容;意识的参与程度;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方法2. 2. 记忆的品质:记忆的品质:敏捷、持久、准确、准备性3. 3. 记忆的过程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遗忘、回忆再认第二节 记 忆 识记:学习和取得知识经验。分为无意识记&有意识记,机械记忆 & 意义记忆 遗忘:艾宾

8、浩斯“遗忘曲线”;先快后慢的,第一次为15-30分钟后,第二次当晚或第二天早上,第三次复习时间为一星期后,第四次为一个月后,最后一次是半年后 第二节 记 忆 回忆&再认: 从大脑中正确提取知识经验 & 不能回忆,但重现时有熟悉感。影响因素包括消退、干扰、提取失败、压抑等。 前摄抑制:先学材料对后学材料的干扰。 倒摄抑制:后学材料对先学材料的干扰。 舌尖现象:提取失败;150% 过度学习 压 抑 说:考试紧张一时想不起 如何样合理复习才有效? (一)及时复习 (二)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三)复习方法多样化,多感官参与复习 (四)适当过度学习 (五)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六)反

9、复识记结合尝试背诵 第二节 记 忆 4. 记忆系统记忆系统 (记忆的时间和编码方式不同)5. 提高记忆效果的办法 A. 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B. 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C. 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D. 运用组块话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E. 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技术,提高加工处理质量 F. 重视复习的方法,防止遗忘第三节 表象和想象1.表象概念与特征:直观、概括、可操作性2.想象概念:人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3.想象的种类:有无目的:有意 & 无意; 与现实的联系:理想、幻想、空想; 是否新颖:再造想象、创造想象4.想象功能:预见、补充

10、、替代、调节5.想象的加工方式:黏合、夸张、拟人、典型6.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办法想象种类: 无意想象:无意想象:没有预定目的,在某种刺激作用下不由自主产生的(梦、幻觉) 有意想象:有意想象:在一定目的、意图和任务的影响下有意识地进行的。分为创造想像、再造想像、幻想创造想像、再造想像、幻想 幻想:幻想:和一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包括理想和空想,属于创造想象的一种属于创造想象的一种。应避免空想,联想是从某事物想到与之有联系的另一事物 想象种类: 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根据词语的描述或非语言的描绘,在头脑中产生有关事物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创造想象:不依据现成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11、所需条件:表象储备、强烈的愿望、知识经 验、原型启发、积极思维过程、灵感第四节 言语与思维1. 言语概念: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是社会现象也是心理现象2. 言语分类:外部言语:外部言语:对话语言、独白语言、书面语言;内部言语:内部言语:隐蔽性、简略性 3. 思维的概念: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识,具有间接性、概括性间接性、概括性 第四节 言语与思维4. 思维类型: 按发展阶段分:按发展阶段分:直觉动作思维(操作解决具体直观问题)、具体形象思维(表象加工)、抽象逻辑思维(语词逻辑) 按按逻辑性分:逻辑性分:分析思维、直觉思维 按按指向性分:指向性分:聚合思维(求同,按照

12、已知的信息和熟悉的规则进行的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沿着不同的方向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第四节 言语与思维5.思维的基本形式: 概念: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概念所包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是内涵,概念所包含的范围(个体数)是外延,分为: 具体概念 & 抽象概念 - 抽象程度; 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关系概念 - 数量和相互关系; 前科学概念、科学概念 - 形成途径第四节 言语与思维6.思维的基本过程: 分析:在头脑中将事物分解成部分 综合:在头脑中将部分结合成整体 比较 & 分类: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而后确定类别关系 抽象 & 概括:抽取出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把抽象的东西结

13、合在一起 系统化&具体化:归纳 & 演绎第四节 言语与思维7.思维的品质: 敏捷性、灵活性、独创性、深刻性、批判性8.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9.如何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10.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 第五节 注 意1. 注意概念:心理活动或意识集中指向一个对象,它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2. 注意特性:指向性、集中性3. 注意功能:选择、保持、调节、监督4. 注意分类: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有意后注意5. 注意品质:广度、稳定性、分配、转移6. 注意规律用于教学?无意注意:无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 引起条件:强度、对比、活动、新异、主观的强度、对比、活动、新异

14、、主观的情绪、兴趣、需要情绪、兴趣、需要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意志努力 维持条件:理解任务、合理组织、理解任务、合理组织、 培养兴趣、排除干扰培养兴趣、排除干扰有意后注意:有预定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练习、兴趣可使有意注意转化为有意后注意注 意 分 类 注 意 品 质 注意广度:注意广度: 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影响因素:对象特点、当时任务、已有知识 注意稳定性:注意稳定性: 注意保持的时间特性;注意分散是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又称注意的起伏 影响因素:注意对象特点、有无坚定目的、个人主观状态 注 意 品 质 注意转移:注意转移:根据任务变化改变注意对象或

15、活动。 影响因素:原注意强度,新注意特点,大脑转换作用、目的性、第二信号系统调解 注意分配:注意分配:同一时间内注意指向不同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练 习1. 看过亮灯后闭眼形成灯泡的影像是感觉的( ) A.对比 B.适应 C.负后像 D.正后像 2. 盲人的触觉和听觉都较常人要好是因为不同感觉之间会具有_效应。 .联觉.对比.后效.补偿3. 电影和动画片是利用了运动知觉的( ) A.似动 B.诱动 C.自主运动 D.后效1 D 2 D 3 A练 习1. 晕车船反应的是觉。2.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关系。3.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说明感觉有( ) .适应性.对比性 .后效 .刺

16、激性4. 吃过糖后吃橘子会特别酸是因为感觉具有( ) .适应性.对比性 .后效 .刺激性5. 红色给人以热烈的感觉,这是_现象。1 平衡觉 2 反比3 A 4 B 5 联觉练 习1. 夜晚由于浮云的运动,导致人们认为有时月亮也是在运动的,这是( ) A. 似动 B. 诱动 C. 自主运动 D. 后效2. 判断:错觉通过个人的努力是可以克服的。( )3.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做_。1 B 2 错 3 差别感受阈限 练 习1.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在形容( )记忆 A.形象 B.情绪 C.动作 D.逻辑2. 下列哪些情况识记的时间长( ) A.无意识 B.材料有意义 C.

17、有任务 D.情绪积极3. 人的注意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不变,经常出现周期性的加强或减弱,这是注意的_。1 B 2 BCD 3 起伏 练 习4. 短时记忆的容量大致为5-9个_。5. 教师讲课抑扬顿挫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 A.有意后注意 B.有意注意 C.无意注意 D.兴趣6. 过度学习对于知识的掌握最有帮助,过度学习的强度应当为_7. 根据提取失败说,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名字是由于_现象导致的。8. 通过语义和表象进行双重编码的记忆系统是_记忆4 组块 5 C 6 150% 7 舌尖 8 长时记忆练 习1. 想象需要处理的信息是( ) A. 符号 B. 概念 C. 命题 D. 表象2. 创造“狮

18、身人面像”的想象是一种( )的加工方式 A. 黏合 B. 夸张 C. 拟人化 D. 典型化3. 想象能够反映事物现实本质的程度高,这是在形容想象具有( ) . 生动性 B. 现实性 C. 新颖性 D. 深刻性D A D练 习4. 根据有无目的性,想象可以分为_和_5. 思维具有_特征 A.直接性 B.间接性 C.概括性 D.特殊性6. 不经过逐步地分析就能做出判断的思维是( ) A.逻辑思维 B.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直觉思维4 有意想象&无意想象 5 BC 6 D 练 习1. 注意力的特点是_性和_性。2. 注意的功能有( ) A .选择 B .保持 C. 调节 D. 监督3.

19、 引起无意注意的方式有( ) .强度.对比.运动.新异4. 熟练打毛衣后可以同时聊天是注意 有意 无意 随意 有意后1 指向、集中 2 ABCD 3 ABCD 练 习1. 有的人在读书的时候可以“一目十行”,这种现象反映的是注意的() .稳定性.分配.广度.转移2. 有的人能很快从一个任务进入下一个任务,这种现象是在形容注意的() .分配.转移.分散.稳定性3.“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是注意的( )特点 .分配性 .集中性.指向性 .稳定性1 C 2 BB第第三三章章 情绪情绪 情感情感 意志意志1. 情绪情感:人对各种认识对象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变化的外部表现模式,包括面部、身段

20、、言语表情,依附于认知过程2. 情绪情感分类: 情绪:情绪:心境(弥散、长)、激情(短、强)、应激(紧迫、紧张);情感:情感:道德感、美感、理智第一节 情绪 & 情感3. 情绪功能:适应、动机、组织、信号、健康4. 自我防御机制:弗洛伊德提出,包括压抑、否认、置换(对家人发邪火)、文饰(合理化解释)、投射、代偿(幻想、补偿)、升华等5. 情感的种类:喜、怒、哀、惧第一节 情绪情感 1. 意志概述: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通过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它的基础是随意动作。 2. 意志的品质: 自觉性:目的明确,积极主动,反面是盲从独断 果断性:迅速、不失时机采取决定 坚韧

21、性:坚持不懈克服困难,反面是刚愎或执拗 自制性:管控自己情绪行动,反面是任性或怯懦 第二节 意 志3. 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 (a)准备阶段:)准备阶段:动机斗争、确定目的、选择方案与行动决定。动机斗争包括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 (b)执行决定阶段:)执行决定阶段:实现目标,关键4. 如何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第二节 意 志练 习1.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是一种( )动机斗争 A.双趋 B.双避 C.趋避 D.多重趋避2. 大学生就业面临待遇、地域、稳定性、专业等不同选择,这是一种( )动机斗争 A.双趋 B.双避 C.趋避 D.多重趋避3. 对于任性的学生应当主要培养学生意

22、志的( ) A.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制性 D.坚韧性 1 A 2 D 3 C练 习1. 人的情绪情感变化的外部表现模式是_2. 情绪状态根据强度的不同可以分为( ) A.热情 B.激情 C.心境 D.应激3. “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一种( ) A.热情 B.激情 C.心境 D.应激4. 形容某人“狗急跳墙”是一种( ) A.热情 B.激情 C.心境 D.应激1 表情 2 3 D练 习5. 按照情感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内容角度来看,情感可以分为( )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完满感6. “迁怒”在弗洛伊德自我防御机制看来是( ) A.否认 B.置换 C.代偿 D.文饰7. “酸

23、葡萄心理”在弗洛伊德自我防御心理机制看来是一种( ) A.否认 B.置换 C.代偿 D.文饰5 ABC 6 7 D 第第四四章章 个性心理个性心理 1. 需要概述:有机体内部感到缺乏或一种不平不平衡衡,而力求得到满足的一种状态。 2. 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 五个层次: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爱和归属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审美、求知、自我实现的需要;出现早,力量强(缺失性需要);层次高的需要()出现晚,(成长需要)第一节 需要、动机、兴趣 3. 动 机: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内在心理倾向动或内部驱力 激发动机的因素:需要、内驱力、情绪(内在条件);诱因(外在因素) 动机的

24、功能:激活、指向、维持(调节) 动机与学习效果关系:耶基斯耶基斯- -多德森定律多德森定律4. 兴趣的分类:直接 & 间接;中心 & 广泛;个体 & 情境 第一节 需要、动机、兴趣 耶基斯耶基斯- -多德森定律:多德森定律:课题容易,效果随学习动机增强而提高,课题难度大,动机强度提高反而会减弱学习效果,最佳水平如下图:第一节 需要、动机、兴趣 1. 能力概述: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人格的一种心理特征 2. 智力:使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组合;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想像力,思维力是智力的支柱和核心。第二节

25、能 力3. 智力理论: 二因素论:二因素论:斯皮尔曼,智力分为 G 因素和 S 因素,即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一般因素是智力结构的关键。 群因素论:群因素论:瑟斯顿,智力是由七个基本的心理能力构成的,不同搭配就构成了各个能力群。能力群之间有不同程度的正相关 三维智力理论:三维智力理论:吉尔福特,把智力分为操作、内容、成果等三维共150种因素第二节 能力3. 智力理论: 智力形态理论:卡尔特,流体智力与基本心理过程有关的能力,20-25岁达到高峰,30岁衰退;晶体智力是指利用流体智力学会并完善的知识、技能等,不会衰退,随学习不断增长 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种类,如逻辑数学、语言、

26、音乐、视觉空间、人际、自知、身体动觉等智能 第二节 能 力3. 智力理论: 三元智力论:斯滕伯格,成分亚理论(含元成分,操作成分、知识获得成分;其中元成分起核心作用,决定人们解决问题的策略);情景亚理论;经验亚理论第二节 能 力4. 能力测验: 最早的智力测验比奈-西蒙量表;世界上流行最广泛的是斯坦福-比奈量表 IQ= MA / CA * 100%,反映一个人在同龄人中所处地位是离散智商,超智力的最低值是130以上,天才是140以上 韦氏智力量表算法: IQ=100+15Z Z=(X- )/SD X第二节 能 力5. 智力的质量标准: 测试质量的标准:信度、效度、标准化 怎样促进试卷标准化:选

27、用代表性题目;考虑区分度、难度;标准化样本;施测程序标准化;建立常模6. 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早期经验与环境、先天素质、教育与实践活动、主观能动性7. 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第二节 能 力第三节 人格、气质人格定义: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特殊模式;人格是通过心理人格是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过程表现出来的2. 人格特征: 独特性;整合性:独特性;整合性:各种心理特征构成一个整体;稳定性;稳定性;功能性:功能性:影响生活方式和命运;社社会性:会性:将人变为社会的成员3. 人格构成:性格、气质、自我调节4. 性格:人较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人格的

28、核心是性格 性格的结构特征:性格的结构特征:态度特征(具有核心意义);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 性格的维度:性格的维度:情绪型 & 意志型 & 理智型、内外倾向、独立顺从倾向第三节 人格、气质 5. 气质: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灵活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征。不以活动目的与内容为转移的稳定心理特点。 性格和气质的区别:性格和气质的区别:社会 -生理;可塑性强 -稳定性强;表现晚 -表现早;有好坏 -无好怀 气质的体液类型说: 希波克拉特;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三个基本特性: 强度、平衡性、灵活性第三节 人格、气质5

29、. 气 质: 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兴奋型(胆汁质):兴奋型(胆汁质):强、不平衡 活泼型(多血质):活泼型(多血质):强、平衡、灵活 安静型(黏液质):安静型(黏液质):强、平衡、不灵活 抑制型(抑郁质):抑制型(抑郁质):弱6. 自我调节系统包括:自我认知、体验、控制第三节 人格、气质7.主要的人格理论: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把特质分成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共同特质是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共有的相同特质。个人特质又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1.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

30、面特质是从外部行为直接可以观察到的特质。根源特质是制约表面特质的人格的内在因素,16pf 2.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 3.动力特质、能力特质、气质特质7.主要的人格理论: 艾森克人格艾森克人格“三因素模型三因素模型” 外倾性:表现为内、外倾向的差异; 神经质:表现在情绪稳定性上的差异; 精神质:表现为孤独、冷酷、怪异等负面人格 荣格内外向人格理论荣格内外向人格理论: 心理活动的指向内部世界还是外部世界而分,考虑“指向谁、谁上风”7. 主要的人格理论: 霍兰德人格理论:霍兰德人格理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常规型 斯普兰格人格理论:斯普兰格人格理论: 根据一定文化生活中的价值指向分

31、为经济型、审美型、理论型、宗教型、权力型、社会型,多数人为混合型的8. 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生物遗传、社会文化、家庭、 学校教育、个人主观9. 怎样培养学生优良的性格 树立效仿的榜样 提供实际锻炼的机会 及时进行个别指导 创设优良的集体气氛 鼓励学生自我教育第三节 人格、气质练 习AE 低/高 B1.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他将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其中最基础的是(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爱和归属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2. 根据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学习动机与工作效果之间呈倒 U 型曲线关系,课题容易,学习动机越要_,课题难度大,动机强度反而要_。3. 人们总是爱参

32、加社会保险,得到稳定工作,这是因为人们普遍都有_需要。 A.生理 B.安全 C.归属与爱 D.尊重练 习流体智力晶体智力小1. 能力是使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组合,包括_力、_力、_力、_力、_力。其中_力是智力的支柱。2. 在卡特尔看来,受环境文化影响较小,依赖于先天禀赋的是_,完全依靠后天学习的是_,它受时间变化的影响较_。3. 斯皮尔曼的智力二因素理论中,决定个人成功的普遍能力是( ) A.一般因素 B.特殊因素 C.流体智力 D.晶体智力练 习1. 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者是_。2. 一个学生先后多次接受同一测试结果一致,说明该测试有良好的_ A.难度 B.信度 C.

33、区分度 D.效度3. 斯滕伯格认为,在智力成分中,_起到了核心的作用。1 加德纳 2 B 3 元成分练 习1. 巴甫洛夫提出的气质类型学说是_,其中抑郁质的高级神经活动都较_。2. 某学生办事粗枝大叶,表里如一,刚强自信,他可能是_。 A.多血质 B.粘液质 C.多血质 D.胆汁质3. 与胆汁质对应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 ) A.活泼型 B.兴奋型 C.安静型 D.抑郁型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弱练 习1. 人格是通过_表现出来的。2. 性格的结构特征有哪些 A.态度 B.意志 C.理智 D.情绪3. 自我调节系统的构成有_、_、_4. 判断:气质是先天的,无好坏之分。( )心理过程ABCD认知体

34、验控制X练 习1. 人格具有( )的特征 A.独特性 B.整合性 C.稳定性 D.功能性 E.社会性2. 人格是通过_表现出来的。3. 性格的结构特征有哪些 A.态度 B.意志 C.理智 D.情绪心理过程ABCDABCDE第第五五章章 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第五章 社会心理与行为社会助长、社会干扰、社会惰化 社会助长:社会助长:个体和别人一起活动或别人在场的情况下,个体行为效率要高。 社会干扰:社会干扰:个体和他人一起活动或他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下降。 社会惰化:社会惰化:群体一起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时,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付出的努力少的现象第五章 社会心理与

35、行为社会影响:从众:从众:真从众、权益从众、不从众 服从:服从:区别从众,他不一定自愿,服从 权威人物命令或群体规范社会态度:认知、情感、行为倾向社会知觉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效应、投射效应、定式效应练 习1. “三个和尚没水吃”现象反映了_的作用。2. “入乡随俗”实际上是一种( ) A.服从 B.从众 C.认同 D.顺从3. 共产党员坚决遵守党的纲领,这实际上是一种: A.服从 B.真从众 C.权宜从众 D.顺从1 社会惰化 2 B 3 B练 习1. 与别人竞争骑自行车的时候,会比自己骑的时候速度快,这是由于_的作用。2.“口服心服”“心服口不服”两种心理现象相对应的是_

36、从众和_从众。3. “以己度人”属于( )效应的影响 A.首因 B.晕轮 C.投射 D.近因4. 一个人外表充满魅力时,一些其他与他的外表无关的因素也会得到积极的评价,这是( )效应 A.首因 B.晕轮 C.投射 D.近因教教 育育 心心 理理 学学王耀华 Albert.Wan第第一一章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1.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五大要素”- 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三大活动过程”- 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2. 教育心理学发展阶段: 初创 - 发展 - 成熟

37、 - 完善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3.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 A.实验法:单组实验、等组实验、循环实验 B.观察法:分为参与&非参与,自然观察&工具介入,结构&非结构等 C.其他方法:调查法、个案法、测验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教育行动研究)、产品分析法练 习1. 教学过程包括_过程、_过程、_过程。2. 教育心理学之父是_3. 通过学生的作业和作品了解他的学习发展情况的研究手段是_。4. 我国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 _ 编写的教育心理学。1 教学、学习、评价 2 桑代克 3 产品分析法 4 廖世承第第二二章章 心理发展规律心理发展规律1. 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连续性

38、/阶段性、定向性/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2. 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童年期:3-6y,具体形象到抽象思维转变,自我意识增强;少年期:心理断乳期和危险期,11-14y,第二个生长高峰;青年初期: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3. 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遗传、教育、环境、个体主观能动性第第二章二章 心理发展心理发展规律规律4. 重要的心理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知理论:认识世界过程中形成独特的“图式”,通过同化、顺应使个体与环境平衡。 认知发展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维果茨基文化历史理论:高级(低级)语言符号系统、最近发展区、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支架式教学)第第二章二章

39、 心理发展心理发展规律规律4. 重要的心理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婴儿期(0-1.5y)- 获得信任感;童年期(1.5-4y) - 自主感VS怀疑感;学前期(4-6y) - 主动感VS内疚感;学龄前(6-12y)- 勤奋感VS自卑感;青春期(12-18y)- 获得同一感;成年早期(18-30y)- 亲密感VS孤独感 第第二章二章 心理发展心理发展规律规律5. 个体发展差异: 智力差异:发展的早晚、类型、水平(140天才、130超常、70落后)上、以及性别上的差异(男女总体智力一致) 性格差异:特征差异包括理智、意志、情绪、态度型;类型差异包括内外倾性、独立&顺从性 认

40、知方式差异:场独立与场依存(威特金)、沉思型与冲动型(卡根)、辐合型与发散型(吉尔福特)、齐平化与尖锐化(豪迈斯、加德纳)第第二章二章 心理发展心理发展规律规律练 习1. 学生的个体心理发展具有( )性等一般特征。 A.连续 B.阶段 C.不平衡 D.差异性2. 虽然学生的发展速度有快有慢,但是总体上是朝向一个方面去的,这是说明个体心理发展具有( ) A.连续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定向性3. 根据洛伦兹的关键期理论,个体的心理发展应当具有( )性。 A.连续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定向性1 ABCD 2 D 3 C练 习1. 心理学家所说的“心理断乳期”指的是( )时期

41、A.青年 B.少年 C.幼儿 D.学龄后期2. 皮亚杰认为人类的所有心理反应都可以归类为_,它有分为_和_。3.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自我为中心”,尚不能进行守恒运算是_ 思维阶段的特点,思维具有可逆性是在_ 阶段。1 B 2 适应、同化、顺应 3 前运算阶段 具体运算练 习1. 男生与女生的智力水平_,智力超常儿童的IQ应大于_,天才儿童的IQ应当大于_。2. 知识学习依赖外界反馈,易受暗示的学生的思维方式大多是_型的。3. 把玩具从儿童身边拿走,他会去寻找,他至少要处于_思维阶段1 大致相同 130 140 2 场依存性 3 感知运动 第第三三章章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1.学习分类:

42、加涅学习结果分类: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 阿瑟伯雷:内隐学习、外显学习 奥苏泊尔分类:接受-发现、机械-有意义;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具有自主互动性 我国的分类:知识、技能、行为规范 第三章 学习理论 2.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的直接联结,强化在联结中起重要作用 1).1).桑代克联结试误说:桑代克联结试误说:概念、三大原则 2).2).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反射:获得与消退、刺激泛化与分化第第三章三章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 2.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3 3).

4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操作性行为不由特定刺激引起,而是自身操作引起的随意反应。强化、消退、惩罚的概念 4 4).).班都拉社会学习理论:通过观察学生模仿成人的行为而习得,观察就是替代学习的过程,首次提出了“自我效能感” 直接强化、自我强化、替代强化; 过程:注意 - 保持 - 动机 - 强化第第三章三章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2. 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S-O-R) 1).苛勒的完形-顿悟说:学习是通过顿悟实现,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来对事物关系认知 2).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 学习学习观:观:获得、转化、评价,认知结构 教学观:教学观:学科基本结构,学生主动

44、学习 教学原则:教学原则:动机、结构、程序、反馈 3).奥苏泊尔有意义接受学习:学习方式 - 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 - 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学生学习主要方式是有意义接受学习;先行组织者概念 3. 建构主义概述: 知识观:知识观:个人和社会建构而成,动态性 学生观:学生观:主动建构者,尊重个性化独特体验 学习观:学习观:信息意义主动建构,参与社会文化,与学习共同体互动完成,依赖具体情境 教学应用:教学应用:随即进入教学(在不同目的、不同情境下,以不同方式反复教学),情景教学,支架教学,自上而下教学第第三章三章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4.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代表人:代表人:马斯

45、洛、罗杰斯 教学观:教学观:学生是主体、教师提供资源促进学习 学习观:学习观:整个人都参与,内部学习动机为主,结果是认知、行为、态度、个性的全面改观,自己对学习过程的满意程度最主要。 课程观:课程观:目标-学生为中心,完整人;结构-并行整合课程;内容-与生活体验相联系;实施-非指导性教学;评价-自我评价第第三章三章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练 习1. 判断:接受学习是应试教育的典型特征应当被摒弃。( )2. 小明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了记忆的诀窍,并学会了主动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根据加涅的学习分类,这是_学习。3. 教师对作业写错较多的同学进行罚写,这是( )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46、消退1 错 2 认知策略 3 C 练 习1. 下列哪些不是联结学习理论 A. 试误学习 B. 社会学习 C. 顿悟学习 D. 有意义接受学习2. 桑代克认为,任何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一经练习运用,其联结的力量会逐渐增大,这是_规律。3. 小狗学会了摇铃分泌唾液这一条件反射后,敲钟也会分泌唾液,这是刺激的_。1 CD 2 练习律 3 泛化 练 习1. 昨天作业写得好的同学,晚上不用留校补习功课,这是( )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消退2. 社会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_,她认为学生不用自己实践,通过_也可以获得知识。3. 奥苏泊尔特别重视_学习的作用认为它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方式。1

47、 C 2 班都拉 替代学习 3 有意义接受 练 习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是_,他指出课程应当以_为中心,密切联系学生生活。2. 班都拉认为强化可以分为直接强化、_强化、_强化等三种。3. 当学生取得好成绩后,老师予以表扬和鼓励,学习积极性会提高,这是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 A.准备律 B.练习律 C.动机律 D.效果律1 罗杰斯 学生 2 替代 自我 3 D 练 习1. 为避免影视剧中的反面人物给儿童品德带来的不利影响,根据班都拉的理论,适当的做法是( ) A.停播 B.说理教育 C.删除有关情节 D.让坏人恶有恶报2.下列不属于建构主义在教学中的应用模式的是( ) A.随即进入教学

48、 B.情景教学 C.支架教学 D.发现式教学3.根据学习对学习者是否具有个人意义将学习分为无意义学习和有意义学习的学习观是( ) A.人本主义 B.建构主义 C.认知主义 D.行为主义1 D 2 D 3 A第第四四章章 学习心理学习心理一、学习动机的含义与结构 (一)动机:(一)动机:激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内在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因内部需要、外部诱因而诱发,由学习需要、学习期待构成 (二)动机功能:(二)动机功能:激活、定向、维持、强化 (三)(三)动机种类动机种类:近景直接性动机 & 远景间接性动机;内部动机 & 外部学习;认知动机、自我提高动机

49、、附属动机 第一节 学习动机 (四)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1. 正负看行为,一致性看动机与效果2.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五)学习动机理论 1.1.强化理论:强化理论:强化起着增进学习动机的作用,奖惩的作用很大 2.2.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马斯洛 3.3.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理论:威廉阿特金森;力求成功动机(Ts)、避免失败动机(Taf),Ta=TsTaf 4.4.成败归因理论成败归因理论:韦纳,分为内在性、稳定性、可控性等维度,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原因 5.5.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多次自身行为失败经验导致习得性无助(塞利格

50、曼)(六)学习动机的激发 1.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 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 明确、及时、经常反馈考评,妥善进行奖惩4. 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5. 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第二节 学习策略 (一一)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概念概念(二二)学习策略分类学习策略分类:分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三方面(三)认知策略(三)认知策略 1.复述策略;如何复习更有效? 2.精细加工策略 3.组织策略:归类策略、纲要策略第二节 学习策略 (四)(四)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元认知策略包括元认知计划、元认知监控、元认知调节

51、等策略。(五)资源管理策略(五)资源管理策略 包括时间管理、努力管理、学习环境管理、学业求助资源管理等策略 第三节 学习迁移 一、学习迁移一、学习迁移概念概念: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二、迁移的种类:二、迁移的种类: 正迁移与负迁移;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演绎式、归纳式);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同化迁移、顺应迁移、重组迁移;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低路(自发自动)迁移和高路(有意识的)迁移三、迁移理论三、迁移理论 (一)共同要素说:(一)共同要素说:桑代克,两种学习情境中有相同要素产生迁移 (二)经验概括化理论:(二)经验概括化理论:贾德水下击靶实验,概括化的经

52、验或一般原理在迁移中具有重要作用 (三)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三)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伯尔,原有认知结构的清晰性、稳定性、概括性、包容性、连贯性、可辨别性等都影响新学习的获得与保持第三节 学习迁移 四、影响迁移的因素 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学习心向与定势、学习策略水平高低、智力能力、教师指导五、促进迁移教学 教授基本知识技能;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程序;有效指导学习策略;加快教学方式改革;采用与真实情景相似的教材呈现方式;改进学生评价方式第三节 学习迁移 第四节 知识与技能一、知识学习:人脑对客观事物特征与联系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可以分为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安德森)二

53、、学习类型: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下位学习(分为派生类属和相关类属学习)、上位学习(总括学习)、并列结合学习;第四节 知识与技能三、知识学习过程 知识获得(知识直观); 知识巩固(分识记、保持、再认、重现,如何利用记忆规律提高知识保持效果?) 知识应用(影响因素包括理解程度、课题性质、智力水平等)四、技能:学习者运用已有经验通过练习而熟练掌握的合乎法则操作程序。 包括操作技能(客观、外显、展开)和心智技能(观念、内隐、简缩) 五、操作技能形成: 定向、模仿、整合、熟练六、操作技能种类: 封闭技能 & 开放技能;精细技能 & 粗大技能;注意高原现象、过度学习(150%)七

54、、心智技能: 通过学习形成的合乎逻辑的心智活动方式,包括阅读、写作、运算、教学等技能。 包括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第四节 知识与技能 第五节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一、问题解决概述 (一)问题: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存在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二)基本成分:给定条件;达到目标;限制障碍 (三)问题解决过程:发现问题、理解问题(问题表征)、提出假设(关键阶段)、验证假设二、问题解决的策略 算法:把问题的解决办法一一尝试; 启发法:手段目的分析;爬山法;逆推法三、影响问题解决重要因素: 问题情景与表征;已有知识经验;定势、功能固着;原型启发、酝酿效应;主观因素四、怎样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55、? 答:答:充分利用已有经验,提升知识储量;提供练习机会,培养思考习惯;开展研究性学习,发挥学习主动性;教授问题解决策略;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第五节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五、创造性及其培养 1.创造性: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2.创造性基本特征: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吉尔福特特征: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敏感性、再定义性、洞察性。3.影响创造力因素:环境、智力、个性第五节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五、创造性及其培养 4.创造性思维形成过程: 准备期、豁朗期、酝酿期、验证期 5.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答:答: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开设培

56、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的思维策略第五节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一、态度构成:认知、情感(核心)、行为等成分二、品德: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包括道德认知(核心)、情感、意志、行为(最终环节,衡量标志),具有多端性。中学生阶段处于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初二是品德发展关键期三、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儿童的道德发展经历了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自我为中心阶段(2-5岁);权威阶段;可逆阶段(10岁,转折点);公正阶段第六节 态度与品德四、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 前习俗水平(9岁前):惩罚服从、相对功利 习俗水平(10-20):人际协调,遵循权威 后习俗水平

57、(20):社会契约,普遍原则 采用 “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五、品德在各个阶段发展 小学品德特点:良好行为习惯养成重要时期;形象性、过渡性、协调性、矛盾性 中学品德特点:独立自律,两极分化,易波动,初二是品德发展关键期,高中趋于成熟第六节 态度与品德六、态度与品德学习一般过程 遵从(从众、服从)、认同(偶像认同、价值认同)、内化(形成价值体系)七、良好态度与品德培养: 有效说服、树立良好的榜样、利用群体约定、价值辨析、给予恰当奖励与惩罚第六节 态度与品德练 习1. 学习动机有下列哪些功能? A.激活功能 B.定向功能 C.维持功能 D.强化功能以以2. 按照学习动机的诱因来源,学习动机可以分为_

58、和_。3. 判断:自我提高内驱力是内部动机。( )1 ABCD 2 内部学习动机 外部学习动机 3 错练 习1. 根据奥苏泊尔学习动机分类,学习动机分为( ) A.学习期待驱力 B.自我提高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认知内驱力2. 希望得到教师表扬是一种( )学习动机 A.学习期待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认知内驱力3. 学习行为积极,学习效果较好,但是学习动机却不是很高,此时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是( ) A.正向一致 B.负向一致 C.正向不一致 D.负向不一致1 BCD 2 C 3 C 练 习1. 根据耶基斯多德森定律,任务越容易的时候,最佳动机水平越_。2. 根据阿特

59、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可以分为_的动机和_的动机。3. 根据韦纳成败归因理论的三大维度,工作难度的归因是_、_、_的归因。1 高 2 力求成功 避免失败 4 稳定 外在 不可控练 习1. 自我效能感理论是_首先提出来的。2.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 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问题人是_。1 班都拉 3 避免失败者练 习1.学习策略可分为_、_、_三个方面。2.学习策略中的认知策略包括_、_、_。3.把圆周率3.14159,记成“山巅一寺一壶酒”,实际上是一种_策略。1 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 2 组织策略 精加工策略 复述策略 3 精加工 练 习

60、1. 归类策略和纲要策略实际上都是一种_策略。2. 元认知策略的内部包含有( ) A.计划策略 B.监控策略 C.调节策略 D.执行策略3. 按迁移内容的抽象程度不同,学习迁移可以分为_和_。1 组织策略 2 ABC 3 水平迁移 垂直迁移练 习1. “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属于( )迁移 A.同化 B.顺应 C.重组 D.一般2. 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原理规律对另一种学习具有促进的影响,这种迁移是( ),形式训练说所指的迁移本质上是一种( ) A.正迁移 B.横向迁移 C.一般迁移 D.顺向迁移3. 安德森根据知识表征形式将知识划分为_和_。1 A 2 CC 3 陈述性知识 程序化知识 练 习1. 知识的学习经历了_、_、_三个阶段。2. 学生先学会了“电脑”的概念,之后又学会了“笔记本电脑”的概念,这种学习过程被称为( )A.总括学习 B.上位学习 C.下位学习 D.类属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