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_第1页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_第2页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_第3页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_第4页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三册)适用于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国家中医药治理局按照中医药事业进展“十一五”规划,为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中的优势和作用,爱护人民群众躯体健康,缓解宽敞基层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咨询题,自2007年以来,中央财政三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在农村和社区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力争到2010年底之前,中西部地区所有的县级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100%,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有1人把握许多于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站

2、至少有1人把握许多于4项中医药适宜技术。为进一步做好项目实施工作,确保项目取得实效,国家中医药治理局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的不同类不、不同层次大夫对中医药知识把握的实际情形,在充分征求各省中医药治理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分层、分类开展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总体工作思路。按照这一思路,我们组织编写了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以下简称手册)系列丛书。丛书第一册适用于25%尚未设置中医科的乡镇卫生院和70%不能提供中医(中西医结合)服务的村卫生室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西医人员,要紧内容是15个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简易治疗方法。第二册适用于乡镇卫生院、村卫

3、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要紧内容为临床常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包括一样针法、一样灸法、刮痧、拔罐、敷贴、推拿、熏洗、耳诊。第三册适用于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要紧内容包括从我局公布的四批中医药适宜技术中遴选的平稳针、腹针、铍针等具有创新性的中医药适宜技术。起草过程中,我们注重手册的通俗性、有用性,不但多次征求各级卫生、中医药行政治理部门的意见,还广泛征求了使用者的意见。在征求西医专业乡村大夫对第一册手册意见时,他们表示手册内容通俗易明白、专门有用,有了这本书,他们在临床上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就有了底气。受水平所限,手册内容难以有不当之处,有何咨

4、询题和建议,请及时反馈国家中医药治理局医政司。委会。年三月编委会名单主编:王国强副主编:吴刚执行主编:许志仁莫用元编委:蒋健杨龙会范劲松董福慧魏玉锁焦顺发任树森赵时碧荣文斌审稿人员:乔晋琳刘斌胡慧赵勇工作人员:严华国李珊目录第一章针刀疗法1第二章铍针疗法6第三章带刃针疗法10第四章钩活术疗法16第五章头针疗法22编编二。一杨荣臣吴凯雷仲民黄枢王麟鹏王文远陈日新张丽朱 江 齐淑兰赵吉平蔡玉颖董继开第六章火针疗法25第七章平稳针灸疗法29第八章穴位埋线疗法34第九章热敏灸疗法40第十章雷火灸疗法49附录56本书中涉及到的腧穴56穴位图67第一章针刀疗法针刀疗法是遵循黄帝内经素咨询关于“刺骨者无伤筋

5、,刺筋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脉,刺脉者无伤皮,刺皮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骨”的古训,结合现代局部解剖和层次解剖知识,采纳各种带刃针具进行刺激、切割、分离等的临床操作。本疗法可达到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止痛除痹的治疗目的,要紧用于下述疾病的治疗:1 .各种软组织损害引起的顽固性疼痛。2 .部分骨关节退行性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脱出症、骨性关节炎等。3 .肌肉、肌腱和韧带的慢性积存性损害、肌紧张、损害后遗症。4 .某些脊柱有关性内脏疾病。一、差不多操作方法(一)定位由轻到重触诊病变部位,确定痛点的部位及层次,用指甲压痕或染色剂标记。(二)消毒用碘伏作局部皮肤消毒,铺无菌孔巾。(三)麻醉

6、以皮肤标记的痛点为中心,0.25%利多卡因2毫升局部逐层浸润麻醉。(四)进针术者带无菌橡皮手套,左手拇指指端垂直按压进针点,右手持针点刺进入皮肤,穿过皮肤时针下有种空虚感,是进入脂肪层的感受,再缓慢刺入显现第二个抗击感时,针尖达到筋膜表面,再用力点刺即突破筋膜进入肌肉。(五)松解按照治疗需要,用针刀在不同的解剖层次进行点刺、切割、剥离。如在筋膜层减张可用针刀在筋膜表面散在点刺35针。作条索状粘连松解可沿纵轴方向连续进行线性切割。(六)出针完成治疗操作后,拔出针刀的同时,用无菌辅料覆盖针孔,术者拇指端垂直按压12分钟,用创可贴或无菌纱布封闭针孔48小时。二、常见疾病的针刀疗法(一)项痹病(颈型颈

7、椎病)此处仅介绍项痹病中的颈型颈椎病。患者有急性损害或慢性积存性劳损史,头多向一侧偏歪或反复落枕,颈部活动受限,颈背部疼痛,酸胀、发僵,头颈部活动时有弹响声或钙化组织摩擦音,晨起不适感较重,颈枕部肌肉筋膜韧带附着点处,多有压痛及条索状物,X线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变小、变直或反张,项韧带可有钙化,椎体呈增生性改变。【治则治法】舒筋活络,通痹止痛。针刀松解增生、肥厚、变性、粘连的软组织。【操作步骤】1 .患者坐位或俯卧位,头前屈曲30定点。治疗点选在病变椎体上、下棘突间及两侧旁开11.5厘米处,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先切开病变椎体棘突上下缘的棘间韧带,然后刺入达关节突关节囊。刀口线与颈椎纵轴平行,针

8、体垂直于皮肤,刺破深筋膜,刀口线调转90角,纵切35刀出针。如:横突结节有损害点,针刀刀口线与颈椎纵轴平行,针体垂直于横突后结节外侧面,针刺到达骨面后将刀口线调转90。在横突末端上、下边缘处松解35刀,松开部分横突表面的深筋膜。出针后用无菌辅料按压针孔12分钟,封闭针孔。2 .手法辅助治疗患者坐位,以第4颈椎棘突右偏为例,颈前屈2025,左偏35,右旋转45。术者站于患者背后,左手拇指固定偏移棘突,其于四指置于患者左侧头枕部。右手扶持在下颌部或左面部,在右手向右上方向旋转的瞬时,左手拇指将棘突轻推向左侧,常可听到“咯嗒”声,拇指下有轻度移位感。患者仰卧,针刀术后先做颈后肌群放松手法。随后术者一

9、手握住患者下颌,另一手托住枕部,在轻度拔伸下缓慢摇动23下,让患者充分放松,术者一手轻拿患者颈后部,拇指按压于错位颈椎横突处下方作为固定支点,另一手托住颌颊部作一个复位力点,缓慢使头部旋转至最大角度时,托颌颊部的手和固定错位支点拇指同时稍加力(闪动力)按压,常可听到关节复位声。【专门提示】1 .针刀在颈部剥离松解治疗时,必须熟悉解剖位置,不可刺入过深,切忌损害椎动脉和脊髓。2 .摸索进针,小心剥离。(二)项痹病(肩胛提肌劳损)此处仅介绍项痹病中的肩胛提肌劳损。患者长期低头,有急性损害史或慢性劳损史。肩胛提肌在颈2至颈3横突的起点或肩胛骨止点处疼痛,肩胛提肌紧张,以上部位可有压痛点。尤以肩胛骨内

10、上角压痛明显。上肢后伸,并将肩胛上提或内旋,引起疼痛加剧,或不能完成此动作。颈、肩胛骨X线片可排除骨性专门。【治则治法】理筋减张,解痉止痛。对肩胛提肌起止点采取减少张力为主,分离粘连为辅的针刀微创松解术。【操作步骤】患者俯卧位或坐位头部微前曲。如压痛点在肩胛骨内上角的边缘,将刀口线方向和肩胛提肌纵轴平行,针体和背平面成90角刺入,达肩胛骨面。先纵行剥离,后将针体倾斜,使其和肩胛骨平面成130角。刀刃在肩胛骨边缘骨面上作纵向切开剥离,l2次即可出针。如压痛点在颈椎棘突旁,即在棘突旁压痛点处进针刀,刀口线方向和颈椎纵轴平行,达到深筋膜层,点刺35次后,出针,无菌敷料按压针孔12分钟。术毕,大夫一手

11、压住患侧肩部,一手压于患侧枕部,牵拉肩胛提肌12次。【专门提示】1 .针刺范畴不能过大。在肩胛骨内上角进针刀时,肩胛骨缘较表浅,应紧贴骨面延长,不能过深,防止超过肋间误入胸腔。2 .操作要轻柔,同时注意患者感受。(三)肩凝症肩凝症相当于肩关节周围炎。患者40岁以上女性多见。多无外伤史(有外伤史者多为肩部肌肉陈旧性损害)。肩部疼痛,一样时刻较长,且为渐进性。肩部活动时,显现明显的肌肉痉挛,肩部外展、后伸时最为明显。梳头试验阳性。X线片示检查有时可见骨质疏松,冈上肌腱钙化或大结节处有高密度影。【治则治法】舒筋活络,通痹止痛。对肩关节周围痛点进行减张止痛,对局部形成的条索、结节样结缔组织增生粘连进行

12、松解。【操作步骤】1 .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用针刀在喙突处喙肱肌和肱二头肌短头附着点、冈上肌抵止端、肩峰下滑囊、冈下肌和小圆肌的抵止端,分不作切开剥离或纵行疏通剥离,在肩峰下滑囊作通透剥离。如肩关节周围尚有其他明显压痛点,能够在该压痛点上作适当的针刀松解,出针后无菌敷料按压针孔12分钟。术后第2天热醋熏洗患肩,并服中药局方五积散加制乳香、制没药、炒苡米等。5天后,如未愈,再进行1次针刀治疗,5次为一疗程。2 .手法辅助治疗针刀术后,让患者仰卧治疗床上,患肢外展,大夫站于患侧,让一助手托扶患肢,并嘱患者充分放松。大夫一手将三角肌推向背侧,另一手拇指沿胸大肌将肱骨上的附着点进行拔离,将胸大肌、胸小

13、肌附着肌腱分开来,然后再将胸大肌(即腋窝前缘)向肩峰方向推压。再令患者于俯卧位,助手仍托患肢,大夫一手将三角肌推向胸侧,另一手拇指分拔冈上肌、冈下肌,大圆肌、小圆肌在肱骨大结节处的止点,将各条肌腱充分拨开。现在患者外展上举可增加3050,大夫双手托扶患侧腕部,嘱患者尽量外展上举患肢,当达到最大限度,不能再上举时,大夫双手快速向上牵抖松解粘连。针刀和手法治疗后,患者在术后当天即可开始进行爬墙、体后拉手等功能锤炼。【专门提示】1 .在喙突处治疗时,要摸准喙突尖,指切进针,幸免损害神经血管。2 .冈上肌进针点要躲开冈上切迹,防止伤及肩胛上神经。3 .在肱骨结节间沟治疗时,刀口线应平行于肱二头肌长头肌

14、腱方向将粘连松解,勿横向切割。(四)腰痛病(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此处仅介绍腰痛病中的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有外伤或劳损史。腰痛或向臀部放散,弯腰后直起困难,不能久坐、久立,严峻时行走困难。在第3腰椎横突尖部单侧或双侧有敏锐局限性的压痛点,位置固定不移,且可触到较长的横突。弯腰试验阳性。【治则治法】活血化瘀,舒筋通络。针刀松解第3腰椎横突尖部的高应力纤维,使第3腰椎横突末端力学平稳得到复原。【操作步骤】1 .患者取俯卧位。在发作期和缓解期均可用针刀治疗,在第3腰椎横突尖部(即压痛点处),常规消毒以刀口线和人体纵轴线平行刺入,当针刀刀口接触骨面时,用横行剥离法,感受肌肉和骨端之间有松动感时出针,

15、以棉球压迫针孔12分钟。一样1次治疗即可痊愈,如1次还没有完全治愈,尚存余痛,在5天后再作1次,最多不超过3次。2 .手法辅助治疗患者立于墙边,双足跟抵墙,大夫一手托住患侧腹部令其弯腰,另一手压住患者背部。当患者弯腰至最大限度时,突然用力压背部1次,然后让患者作腰部过伸运动。【专门提示】操作时刀口不能离开横突骨面,防过深误伤腹腔脏器。(五)膝痹病膝痹病相当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常见于中老年人、一样都有典型的膝半蹲位受伤或反复劳损史。髌骨周围压痛,髌骨活动度小,股四头肌萎缩,屈伸受限,伸膝抗阻力试验阳性,单足半蹲试验阳性,髌骨研磨试验阳性,叩髌试验阳性。少数患者可有关节积液,浮髌试验阳性。脂肪垫增

16、生肥厚而伴压痛、挤压痛及膝过伸痛。X线片示膝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及囊样变或关节内有游离体,关节边缘增生、胫骨平台内外髁及髁间嵴增生明显。【治则治法】舒筋通络,活血导滞。对髌骨周围软组织痛点及肌腱附着点处的增生肥厚部位松解减张,复原膝关节的动态稳固。【操作步骤】患者仰卧位、屈膝90,令足底放平于治疗床上,膝部痛点定位。髌骨周围的痛点和压痛点差不多上软组织损害的病变部位,也是针刀治疗点。伴有髌前皮下滑囊炎者,用针刀将此滑囊的纤维层切开剥离即可,髌内外侧支持韧带痛点均在髌骨两侧边缘,用切开松解术即可。【专门提示】1 .针刀剥离时仅限于粘连的病变组织间,切勿将韧带附着点铲起。2 .勿损害骨膜,幸

17、免局部形成血肿。参考文献1 .傅景华.中医四部经典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6.2 .朱汉章.针刀医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第二章铍针疗法铍针是针对软组织高张力状态造成皮神经卡压综合症的特点设计研制的器具。铍针疗法是运用铍针对皮下组织、筋膜和肌肉的切割,使筋膜腔内压力减低,筋膜表面张力降低,松解粘连,从而排除感受神经末梢所受的刺激和压迫,缓解疼痛的一种治疗方法。现代铍针采纳钛合金材料研制而成,常用于治疗各种骨伤科疾病、周围神经疾病等,具有疗效好、创口小、损害小、无痛感等特点。一、差不多操作方法(一)定位:触诊查找压痛点,用指端在皮肤垂直向下做“十”字压痕,注意“十”字压痕

18、的交叉点对准压痛点的中心。(二)消毒:按局部常规消毒。(三)进针:针尖对准皮肤“十”字压痕的中心,快速进针,当铍针穿过皮下时,针尖的阻力较小,进针的手下有种空虚感,当针尖刺到深筋膜时,会遇到较大的阻力,持针的手下会有种抗击感。(四)松解:松解是整个治疗的关键步骤。松解的目的是减低皮神经通过的周围筋膜张力和筋膜间室内压力。因此针刺的深度以铍针穿透筋膜即可,不必深达肌层,如此能够幸免出血及减少术后反应。对筋膜层的松解能够采纳以下几种方式:1 .一点式松解:适用于痛点局限,定位准确的病例。铍针的尖端穿过筋膜即可,患者的局部疼痛常随之消逝。2 .多点式松解:适用于痛点局限但定位较模糊的病例,当铍针的尖

19、端穿过筋膜后,轻轻上提,将针退出筋膜至皮下,略微改变进针角度,再穿过筋膜层,可如此重复35次。3 .线式松解:适用于疼痛范畴较大,病程较长,筋膜肥厚且肌肉张力较高的病例。线式松解事实上确实是沿一个方向的反复连续点刺,形成一条0.50.7厘米的筋膜裂隙。(五)出针:完成松解以后,用持针的棉球或纱布块压住进针点,迅速将针拔出,按压进针点12分钟。二、常见疾病的铍针疗法(一)项痹病此处仅介绍项痹病中的颈型颈椎病。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多因慢性劳损或急性外伤引起。由于颈项部日常活动频繁,活动度大,易受外伤,因而中年以后颈部常易发生劳损。依据国家中医药治理局1994年公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

20、准为诊断标准。【治则治法】舒筋活血,通络止痛。【操作步骤】1 .定位:患者坐位,术者触诊查找颈肩体表压痛点或摸到条索状硬结,常见压痛点在颈椎棘突旁、肩胛骨内上角、肩胛冈窝等处。2 .消毒。3 .进针:在标记的压痛点处行进针操作。4 .松解:针刺的深度到达筋膜后即酌情采纳一点式或多点式松解手法。5 .出针。(二)肘痛症此处仅介绍肘痛症的肱骨外上髁炎,或称网球肘。以肘关节外侧疼痛为要紧特点,多因慢性劳损致肱骨外上髁处形成急、慢性炎症所致。肱骨外上髁是前臂腕伸肌的起点,由于肘腕关节的频繁活动,长期劳损,使腕伸肌的起点反复受到牵拉刺激,引起部分撕裂和慢性炎症或局部的滑膜增厚、滑囊炎等变化。依据国家中医

21、药治理局1994年公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为诊断标准。【治则治法】舒筋止痛,松解粘连。【操作步骤】6 .定位:患者坐位,术者触诊查找到患侧肘部体表压痛点,常见压痛点在肱骨外上髁、前臂伸肌群高点(手三里穴)。7 .消毒。8 .进针:在标记的压痛点处行进针操作。9 .松解:针刺的深度到达筋膜后即采纳松解手法,当痛点在肱骨外上髁时可采纳一点式或线式松解;当痛点在前臂时可采纳多点式松解。10 出针。【专门提示】治疗后应减少腕肘关节的活动和劳作。(三)腰痛病此处仅介绍腰痛病中的腰肌筋膜炎。因腰部过度疲劳,导致肌肉、筋膜、韧带连续牵张,气血瘀滞,经络不通。本病依据国家中医药治理局1994年公布的中医病证

22、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治则治法】舒筋活络,活血止痛。【操作步骤】1 .定位:患者俯卧位,术者触诊查找腰臀部体表压痛点或摸到条索状硬结,常见压痛点在腰椎棘突旁、髂后上棘周围、腰大肌外缘等处。2 .消毒。3 .进针:在标记的压痛点处行进针操作。4 .松解:针刺的深度到达筋膜后即采纳一点式松解或多点式松解或线式松解。5 .出针。【专门提示】治疗期间患者要卧硬板床休息,注意腰部保暖。(四)跟痛症跟痛症是指跟骨跖面因慢性损害引起的以疼痛、行走困难为主的病症。本病多发于中老年患者,多为老年肝肾不足或久病体虚,气血衰少,筋脉懈惰,加之体态肥胖,体重增加,久行久站造成足底部皮肤、皮下脂肪、跖腱膜负担过重,可

23、在跖腱膜的跟骨结节附着处发生慢性劳损或骨质增生,致使局部无菌性炎症刺激引起疼痛。本病参照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版的中医伤科学进行诊断。【治则治法】舒筋活络,解痉止痛。【操作步骤】1 .定位:患者俯卧位,术者触诊查找足跟部压痛点,常见的压痛点多在足跟下结节或结节前部。2 .消毒。3 .进针:在标记的压痛点处行进针操作。4 .松解:针刺的深度以铍针穿至跖腱膜即可,过深则会扎到骨膜显现术后不良反应。针法可采纳一点式松解。5 .出针。【专门提示】6 .减少步行和久站。7 .穿鞋以宽松为宜,在鞋内放置缓冲垫以减少足部压力。8 .肥胖患者应注意节食减肥,减轻足跟部负担。三、禁忌症1 .局部皮肤破旧及软

24、组织存在炎症反应者。2 .有出血倾向者。3 .患有严峻心脑血管疾病或脏器衰竭不能耐受刺激者。四、注意事项4 .最好采纳适合的体位同意铍针治疗,同时幸免在饥饿、疲劳、精神紧张、体质极度虚弱、较长时刻未饮水等情形下同意治疗。如果显现晕针反应,及时处理。5 .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把握无菌操作。6 .在治疗时如果显现皮下出血的情形,及时压迫止血。7 .铍针的进针深度达到深筋膜即可,不宜过深,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害。五、参考文献:1 .王和鸣.中医伤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 .董福慧.皮神经卡压综合症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 .陈佑邦.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

25、大学出版社.1994.第三章带刃针疗法带刃针疗法是中医针法微型外科的一项有用治疗技术,关于治疗慢性软组织损害性疾病,具有创伤小、易操作、见效快、成效好,易于推广应用的特点。该项技术的适应症比较广泛,常用于治疗骨关节及慢性软组织损害等疾病。一、差不多操作方法及常用器具(一)差不多操作方法1 .刺切:针具轴线与治疗平面垂直,针刃在治疗平面上下反复往返运动形成的切割操作称为刺切。2 .推切:针具轴线与治疗平面平行,针具向前推进完成组织切割的操作称推切。3 .铲切:针刃紧贴骨面,与骨面成2030角向前推进,将附着于骨面的软组织与骨面分离,称铲切。4 .划切:针具轴线与治疗平面在5090角,以皮肤进针点

26、为支点,作针柄的摆动,使针刃在治疗平面滑动,造成治疗平面的组织切开的作用称划切。5 .撬拨:针具轴线与治疗平面在5090角之间,以皮肤进针点为支点,作针柄的撬动,使针头在组织深部撬动治疗平面的作用称撬拨。在临床治疗的实际运用中,上述这些差不多操作方法分不单独或复合运用,可视具体情形而定。(二)常用器具带刃针疗法所使用的器械是系列带刃针具,有以下几种(见图-1):1 .圆头针:针头顶端圆利光滑,针体直径有1.2毫米和1.4毫米两种。可用于软组织的钝性分离。2 .凹刃针:针刃锐利,中间向内凹入,针刃端状如月牙铲型,直径1.2毫米,刃宽1.2毫米。用于软组织的连续切割,以刺切手法操作。3 .剑形针:

27、针形状如宝剑,刃口锐利,直径1.2毫米。用于组织划割。4 .斜刃针:刃口顶端的刃口线与针体长轴呈45的斜角,刃口锐利,直径1.2毫米。用于对软组织的划割。5 .平刃针:刃口顶端与针体长轴垂直,刃口锐利,直径和刃口均为1.2毫米。用于骨面与软组织的分离、软组织的减张手术。6 .推切针:刃口向内凹入,刃口两端呈针状一长一短,长侧针尖较圆钝称作引导端,短侧针尖刃口锐利为切割端,针体直径1.2毫米。用于与筋膜平面相平行的组织推进切割。7 .侧刃针:斜侧方有刃,刃口锐利,刃略向内凹入,直径1.2毫米。用于与组织平面的平行划割。8 .圆尖针:针头尖而无刃,形同锥状。无切割作用,用于深部组织的探测。9 .凹

28、刃注射针头:注射针头顶端针口状如凹刃针。用于腱鞘或表浅完成。的筋膜切割治疗,可与注射器同时使用,故可使手术与药物注射同步图-1带刃针具示意图(1.圆头针;2.凹刃针;3.剑形针;4.斜刃针;5.平刃针;6.推切针;7.手柄)二、常见疾病的带刃针疗法(一)肩凝症肩凝症初发表现为肩部充满性疼痛,日轻夜重,晨起略微活动后可减轻。相伴肩部疼痛加重显现爱护性肌肉痉挛而使肩关节活动受限,最后肩关节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关节的活动功能丧失,形成“冻结肩”。本病依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治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肩关节周围炎。【治则治法】疏通经筋,滑利关节,活血化瘀,解痉定痛。松

29、解粘连的关节及其周围组织,以达到镇痛及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操作步骤】1 .患者按照需要取坐或侧卧或仰卧位,常规皮肤消毒,铺无菌手术2 .确定患者体征明显的压痛部位。通常在肱二头肌长头腱、喙突、三角肌或肩关节后方可找到明显压痛点。3 .采纳0.5%利多卡因溶液在确定的治疗部位行局部麻醉。4 .依次在确定的不同治疗部位行带刃针治疗,如做喙肱韧带的松解,可选用斜刃针垂直或成一定角度刺入皮下,直至抵达喙突外缘的喙肱韧带附着处,进行骨与韧带联接处的刺切、撬拨,分离松解;再做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的松解,可垂直或略微倾斜进针至肱骨结节间沟处,用斜刃针沿肱骨长轴方向用画麻,术完毕后拔出针具,用创可贴覆盖针孔。

30、(见图-2)图-2(二)跟痛症此处仅介绍跟痛症中跟前神经卡压症。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肥胖患者,要紧症状是足跟底部疼痛,清晨起床或自坐位站立时疼痛,行走几步后多可缓解,不负重不痛,症状可连续数周、数月、甚至数年。跟骨底前内侧常有压痛,局部无红肿。X线拍片检查约半数患者可能存在跟骨骨刺。本病依据2004年北京协和医院主编的骨科诊疗常规进行诊断。针法微型外科学的微细解剖研究发觉,足底外侧神经发出一细小神经至趾短屈肌和跖筋膜,在跟骨结节的起点绕跟骨前缘向外侧向骨膜发出分支,此神经正好在跖筋膜深面,并命名为“跟前神经”。临床上由于跟骨前缘跖腱膜的高应力可导致增生性骨刺或骨膜肌腱炎,因而会刺激或嵌压跟前神

31、经而诱发跟痛症。【治则治法】舒筋通络,活血止痛。松解或切断被卡压的跟前神经。【操作步骤】1 .患者取俯卧或侧卧位,常规皮肤消毒,铺洞巾。2 .指压法找出跟结节前压痛最明显处,予以标记。3 .采纳0.5%利多卡因局部麻醉。4 .使用斜刃针于标记点垂直刺入皮肤直至深部组织,于跖腱膜、跖腱膜跟骨抵止处及腱膜下进行切割、铲切和撬拨,分离松解跖腱膜以解除对跟前神经的压迫(见图-3)。对个不症状较重或反复发作者,可予以切断跟前神经。5 .退针,无菌敷料包扎,术毕。图-3(三)偏头痛要紧症状是偏侧头痛,呈连续性钝痛或发作性剧痛,还可相伴搏动性跳痛。检查可于枕后腱弓部位找到明显压痛,压迫后可诱发症状加重。本病

32、依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治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治则治法】解痉通络,祛风止痛。松解枕后腱弓以解除对神经的嵌压。【操作步骤】1 .患者取坐位,颈部屈曲低头位。2 .枕部常规皮肤消毒,铺无菌手术单。3 .用0.5%利多卡因局部麻醉。4 .像用凹刃针或寸坐匕经皮垂直刺入,直达枕后腱弓,使针的刃口与枕后腱弓的横行纤维垂直,进行适度刺切,以松解枕后腱弓,减轻其下骨纤维管内的压力日得杞&/、神经的嵌压得到解除。(见图-4)5 .退泉创口加注止血,敷料覆盖。图-4(四)肘痛症此处仅介绍肘痛症的肱骨外上牌炎,或称网球肘。是一种由于前臂伸肌反复牵拉而引起的肱骨外上踝伸肌总腱处的慢性损害性骨膜

33、肌腱炎。患者早期肘外侧疲乏酸困不适,手指活动不灵活,以后渐次显现疼痛,严峻者肘外侧呈连续性疼痛。本病依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治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治则治法】舒筋活血,通络止痛。通过带刃针对病变粘连组织的分离与松解,降低伸肌总肌腱的应力,解除神经血管束的嵌压,改善局部微循环。【操作步骤】1 .患者取坐或仰卧位肘部摆放于有利手术操作体位。2 .常规皮肤消毒。3 .通过指压法确定手术部位并标记。怀4 .0.5%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5.使用斜刃针垂直皮肤进针,直达病灶,采纳铲切、撬拨方法对骨膜肌腱及病变组织进行分离松解。(见图-5)6.退针,创可贴覆盖针孔。|1|图-5(五)弹

34、响指弹响指即屈指肌腱腱鞘炎,又称扳机指。初期患指不能伸屈,用力伸屈显现疼痛,晨起、手指劳作及用冷水后加重,稍活动或热敷后疼痛可减轻。晚期患指病变局部有硬性结节并明显压痛,患指屈伸时能感受到跳动或弹响,严峻者患指不能主动屈伸。本病依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治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治则治法】解筋通络,滑利关节。通过带刃针切开缩窄增厚的屈指肌腱腱鞘,排除肌腱和腱鞘的炎性反应,改善功能,缓解疼痛。【操作步骤】1 .患者取坐或仰卧位肘部摆放于有利手术操作体位。2 .常规皮肤消毒。3 .通过指压法确定掌侧掌指关节交界处结节压痛点并标记。4 .0.5%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屈活动障碍消逝为

35、116.退针,创口无菌敷料包扎。5.于标定的皮肤进针点使用凹刃针呈30角进针,直达病灶腱鞘,采纳推切方法对腱鞘组织进行刺切,直至使缩窄的腱鞘全部切开,患指伸屈活动障碍消逝为杜。q(见图-6)图-6三、禁忌症1 .局部皮肤破旧或感染的患者。2 .有出凝血障碍的患者。3 .合并严峻心脑血管疾病及精神高度紧张的患者。四、注意事项1 .实施该项治疗必须熟悉微型外科解剖学,否则操作不到位,达不到治疗成效,或可能造成损害。2 .关于病程早期患者不宜实施该项方法治疗。3 .带刃针治疗同时要配合手法治疗或其它适宜的物理治疗成效会更好。4 .手术后创口三日内幸免污染。五、参考文献1 .黄枢,王维刚.中国针法微型

36、外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 .国家中医药治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3 .戚可名.骨科诊疗常规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第四章钩活术疗法钩活术疗法是在新夹脊穴、华佗夹脊穴、骨关节特定穴、阿是穴、十二正经胸穴、奇经八脉胸穴、经外奇穴等全身穴位点,利用钩疑针,采取钩治、割治、挑治、针刺、放血等五法并用的一种无菌操作技术。常用于脊柱退变性疾病、骨关节病、软组织退变性疾病的治疗。一、差不多操作方法(一)定位:新夹脊穴(见图-1)的定位是在华佗夹脊穴和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之间.新夹脊穴的定位规律:新夹脊穴是按照脊椎的发病规律而命名的,穴位计数为

37、解剖体位自下向上升序排列。例如:颈椎的第七椎在颈椎排列顺序中在最下方,是载荷量最大的椎体,易发病,故将颈一穴定为此处。顺延向上颈二、颈三穴处椎体载荷量逐步减小,发病的几率亦随之降低,是如此O但在治疗操隹虫的腾颈三穴:死枢椎胸椎棘突腰椎棘突颈一穴:颈二穴:第六包遂步增大。胸椎和腰椎及舐尾椎处的定位规律也颈:一穴千0.6寸,左右各一;防开0.8寸,左右各一;旁开1.0寸,左右各一。如:床突下,督脉旁开 0.6寸,左右各一;前突下,督脉旁开 0.6寸,左右各一;强蚓/;_痔脉旁开 0.6寸,左右各一;督脉旁开 0.8寸,左右各一;E棘突下,督脉旁开 0.8寸,左右各一;微即,看脉旁开0.8寸,邺京冬

38、,第五腰椎吊突下,瓦穴】第四腰椎而突W腰三次:第三腰椎嘤突下*督脉旁开 1.0寸,督脉旁开 1.0寸,督脉旁开 1.0寸,左右各一;左右各一;左右各一;左右各一。新夹脊穴示请选穴原则:按照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治疗穴。金让有钩头、图-2)(钩身、钩柄、钩尾四位之分(见图-2巨颈胸型、微类1.2cm钩针针具四位:钩头:是钩疑针最顶端的弧形结构,由钩尖、钩刃、钩弧、钩板四位组成(见图-3),在各型中有弧形和大小的变化。钩身:是指钩疑针钩头与钩柄之间的结构,在各型中有粗细长短的变化。钩柄:钩柄为钩身与钩尾(定位椎)之间的结构,在钩疑针中为最庞大端是*鼻操作医师手持部分。立K森,钩金针的尾部,又称定位锥,

39、是一个圆锥形结构,最末钩.卜物版 III tjjEi个小圆平相,结构专门,功能专门,在各型中有所变化图-4俯卧位、俯伏坐位示意图(五)操作方法:以钩提法为主。钩提法指钩疑针按所使用的进针法进入皮肤(真皮)后,施治时先钩后提拉、再钩再提拉,循序渐进,达到钩治、割治、挑治、针刺、放血五法并用的操作手法。使用的钩疑针要紧是巨类的腰型、颈胸型、穴位型、钩疑针和中类内板型、微类内板型钩疑针。进入皮肤(真皮)后,其再操作的方法又分为垂直钩提法、扇形钩提法、菱形钩提法、倒八字钩提法。另外还有钩割法、强刺法、画圆法、鸟啄法、旋转法、钩划法、分离法、捣碎法。(六)操作步骤按照不同的病种采纳相应的体位,确定钩治穴

40、位点。1 .局部消毒常规局部消毒,常规铺盖洞巾。2 .局部麻醉用0.25%的盐酸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视钩治部位的深浅,每处注射24毫升,23分钟后即可操作,同时注意观看有无过敏反应。3 .进针钩治包括钩治、割治、挑治、针刺四法。左手固定腧穴局部皮肤,确保刺入位置的准确,右手持钩针,钩针钩尖垂直于皮肤,按照具体穴位的解剖位置调整角度。钩治进入的方向,是本椎体的关节突关节,刺入皮肤及皮下组织,做钩提动作,边钩提边深入,进入筋膜层,使局部筋膜张力、压力降低,术者手下感到差不多畅通,即达到治疗目的。4 .出针手法完成后,沿原路径缓慢退出皮肤。5 .局部放血即放血法。钩治后术者双手挤压腧穴周围的组织排

41、出局部瘀血,达到祛瘀生新的目的。6 .局部注药将神经妥乐平3毫升、250微克的维生素B12注射液1毫升、红花注射液1毫升混合后行针孔内局部注射。每一针孔内注射1毫升,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7 .无菌包扎对针孔进行无菌包扎4天,防止感染。(七)疗程钩活术治疗颈椎病,每周一次,3次为一疗程。二、常见疾病的钩活术治疗(一)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此处仅介绍项痹病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本病多由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以颈部疼痛、兼上肢放射痛,活动受限,甚则阻碍正常活动为临床表现。本病依据1994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并结合临床表现、体征、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钩治穴。【治则治法】祛

42、风除湿,舒经活络。采纳钩治法、割治法、挑治法、针刺法、放血法。【取穴】主穴:颈一穴+颈二穴。配穴:天髎、秉风、臑俞、手三里、曲池。【操作手法】钩提法。【专门提示】8 .钩治手法轻柔,严格操纵钩治范畴。9 .钩治时,严格操纵深度,以达到浅筋膜层为度。10 在钩治程度上,达到差不多畅通即可停止操作。(二)项痹病(椎动脉型颈椎病)此处仅介绍项痹病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本病因气虚血亏、髓海空虚、肝肾不足(虚),或因痰浊中阻、瘀血阻络等所引起,表现为颈部僵硬、头晕目眩、甚至恶心呕吐,症状与颈部体位有关。本病依据1994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并结合临床表现、体征、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钩治穴。【治则治法

43、】舒筋活血,除眩定晕。钩治法、割治法、挑治法、针刺法、放血法。【取穴】主穴:风府+颈三穴。配穴:四神聪、头维。【操作手法】钩提法。【专门提示】同神经根型颈椎病(三)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此处仅介绍腰痛病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腰痛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腰部活动受限,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及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本病依据1994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并结合临床表现、体征、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钩治穴。【治则治法】祛风止痛,活血通络。采纳钩治法、割治法、挑治法、针刺法、放血法。【取穴】主穴:腰一穴+腰二穴。配穴:环跳、承扶、殷门、足三里。【操作手法】钩提法。【专门提示】钩治后,相对卧床4天。30

44、天内,幸免弯腰负重。(四)腰痛病(腰椎管狭窄症)此处仅介绍腰痛病中的腰椎管狭窄症。临床表现腰痛伴有下肢疼痛麻木繁重,间歇性跛行,症状逐步加重。本病依据1994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并结合临床表现、体征、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钩治穴。【治则治法】祛风止痛,活血通络。钩治法、割治法、挑治法、针刺法、放血法。【取穴】主穴:腰三穴+腰二穴。配穴:环跳、血海、委中、足三里、下巨虚。【操作手法】钩提法。【专门提示】钩治后,相对卧床2天。三、禁忌症1 .脊柱感染性疾病患者。2 .出血性疾病及凝血障碍性疾病患者。3 .脊柱及脊髓肿瘤患者。4 .局部皮肤有破旧及感染者。5 .孕期、哺乳期妇女。四、注意事项

45、(一)针具注意事项6 .一人次一消毒,规范灭菌。7 .注意爱护钩尖,防卷刃及变形,如果变形,切忌再用。(二)钩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钩治的方向与神经、肌腱、肌肉、经络的走行一致。2 .手法轻柔,切忌用蛮力,以免损害正常组织和钩针折断。3 .应该严格把握钩治在筋膜层。4 .排除针眼里的渗血,并进行有效止血后,方可包扎。5 .用无菌棉球放在针孔上,加盖无菌敷料或敷贴4天。五、参考文献:1 .鲁玉来,蔡钦林.腰椎间盘突出症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0.2 .贺普仁.针具针法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3 .魏玉锁.中华钩活术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4 .国家中医

46、药治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第五章头针疗法“皆型戮隈脑嘿露诲除头部进行针刺的一种疗法,适用于中风等病症的治疗。二,.1/一差不军操作方理-/;立眉枕线与鬟角前一,)卷身定位一广缘相交点了便于法定位点设两条标定线(见图-1)。耗跚!雌氐眉间和靛他粗隆顶点下缘的头正中连线。血管瞥市眉枕线:外粗隆顶点的头侧面连线。运用区言语二区(E部位:产皆在丽正中线中点后0.5厘米处,下点在眉枕线和鬓角前缘相a6两点连线p是(见图-2)图-2运动区示意图(2)治疗:碗&京J/5,治斗对侧下肢瘫痪;W免冰懑g上肢瘫痪;*2/5箕益匕治疗运动性失语等。番步)鼻)部被;居动区平行后

47、移1.5厘米。(见图-3)AI图-3刺激区侧面示意图(2)治疗:上1/5,治疗对侧腰、腿痛,感受专门等;中2/5,治疗对侧上肢痛,感受专门等;下2/5,治疗对侧头面部痛,感受专门。3 .足运感区向前弓一1在感受区上点3 3厘米长的平行线。(见图(1)郃6处,旁开前后正中线1厘米,图-4刺激区顶面示意图(2)治疗:治疗对侧腰腿痛、感受专门、瘫痪等。4 .晕听区(1)部位:从耳尖直上1.5厘米处,向前后各引2厘米的水平线。(见图-3)(2)治疗:治疗头晕等。(二)针具及操作方法针具:选用直径0.30毫米,长4050毫米的针灸针。操作:1.快速进针:包括飞针刺入及快速推进两个步骤。510厘米,手腕背

48、屈(1)飞针刺入,即另一项、示指捏住针体距针尖2厘米的部位,沿刺激区的方向,针尖对准进针点,手指尖距头皮使针尖跑进针点金花20厘米。然?争腕突然往掌侧屈曲,使针尖冲刺进头皮下或肌层均可(见囱,-5)。A组-5持学七进针2-速速推进,响在专射刺入头皮下或肌层后,再沿刺激区,不图-6捻转,快速将针推到一定深度(见图-6) r 图-7行针示意图要求快速捻转不提插。在捻转时要肩、肘、腕关节和拇指固定,以达到固定针体的目的,在固定针体的前提下,示指呈半屈曲状,用示指第一节的模侧面与拇指第一节的掌侧面捏住针柄,然后示指指掌关节持续伸屈,使针体快速旋转(见图-7)每分钟捻针200次左右,每次针体向前后各旋转

49、两圈,约连续捻转半分钟。每间隔1520分钟再行针1次,行针3次后出针。少藜患佚进针后其状明显减轻或消逝者,即不需要再行针,仅留针1小时冏白产持棉唾怵针孔邻近,另一手的拇指和示指,或拇指、示指、中指,往针柄快好外拔出(见图-8)。起针后,如有明显出血,应连续按压40秒弋工也微出血者,只需按压35秒即可。I1一图-8出针示意图、中风病的头针治疗本病多由风痰瘀血,闭阻脉络而导致,要紧表现为昏仆、肢体瘫痪、言语睿涩、口眼歪斜等。本病按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治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相当于西医学的脑梗死、脑出血。【治则】醒脑开窍,疏通经络。【操作步骤】按照临床体征和症状,分不选有关刺激区

50、。具体操作方法参见差不多操作方法。每天1次,每周连续治疗5次。三、禁忌症1 .冈门未完全闭合的婴幼儿,孕妇。2 .高热,心衰,病情危重者。3 .头皮有感染、溃疡、创伤、瘢痕者。四、注意事项1 .血压不稳固者,必须等血压稳固后方可进行头针治疗。2 .脑出血患者,需在病情稳固、神志清醒后,开始头针治疗。3 .行针捻转时应注意观看,防止晕针等不良反应发生。4 .头皮血管丰富,注意防止出血。五、参考文献焦顺发.焦顺发头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第六章火针疗法火针疗法,是用一种特制的针具,经加热烧红后采纳一定的手法刺入到人体腧穴或患处的一种针灸治疗方法。火针作为针灸疗法中的一种专门针法,具有

51、温通经络、扶正助阳、祛邪引热的功效,临床能够单独或与其他针法结合应用。常用于颈、肩、腰腿、关节痛,以及带状疱疹、湿疹、白癜风、银屑病等临床常见病和难治性疾病的治疗。一、常用器具和差不多操作方法(一)常用器具火针作为一种专门针具,其制作的材料不同于一样毫针,按照临床的需要分为粗、中粗、细3类。细火针为针体直径不超过0.5毫米的火针,适用于面部、四肢等皮肉浅薄部位。中粗火针的直径0.8毫米,适用范畴较广泛,除面部穴位及肌肉浅薄的部位外,其他部位包括四肢、躯干、所有压痛点和病灶周围均可应用。粗火针,直径1.1毫米或更粗,要紧用于针刺病灶部位,如窦道、痔漏、淋巴结核、痈疽、乳痈、臁疮、腱鞘囊肿、皮肤病

52、变等。(二)差不多操作方法1 .操作步骤:包括消毒、烧针、进针、行针、留针、出针。确定好穴位或针刺部位以后,以75%乙醇局部消毒,以点燃的酒精灯或止血钳夹持的95%乙醇棉球为火源,左手将火源移近针刺的穴位或部位,右手以握笔式持针,将针尖针体伸入火焰的外层,按照针刺深度,确定针体烧红的长度。将针烧至通红时,迅速准确地将针刺入穴位,并迅捷地将针拔出,这一过程不超过一秒。一样情形下不留针,专门情形需留针时,能够配合行针手法。出针后需要用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火针的进针角度以直刺为多,关于疣、赘生物等可采纳斜刺法。进针深度由针刺部位、疾病、体质等多因素决定。胸背部一样不超过3毫米,四肢可刺入超过10毫米

53、。(三)刺法可分为经穴刺法、痛点刺法、密刺法、围刺法、散刺法等。2 .经穴刺法:按照临床表现辨证选穴,在经穴上施以火针。本法要紧适用于内科疾病,针具以细火针、中粗火针为主。进针的深浅较毫针要相对浅一些。3 .痛点刺法(即点刺法):按照临床症状、辨证归经,在经络上选择一定的穴位,或在病灶部位查找最明显的压痛点,在该点上施以点刺。本法适用于各种肌肉、关节、神经痛,针具以中粗火针为主。进针的深度较经穴刺法能够适当深一些。4 .密刺法:是一种使用中粗火针密集地刺激病灶局部的刺法。密集程度取决于病变的轻重,病情重趋于密,每针相隔1厘米;病情轻趋于疏,每针相隔1.5厘米。要紧适用于增生性、角化性皮肤疾病,

54、如神经性皮炎等。针刺深浅要适度,一样以火针针尖透过皮肤病变组织而又刚接触到正常组织的深度为宜。5 .围刺法:是围绕病灶周围行针刺的一种刺法。其进针点多选择在病灶与正常组织交界之处,要紧适用于皮科、外科疾患,以中粗火针为宜,进针的间隔距离以11.5厘米为宜。针刺的深浅应视病灶深浅而定。有时可直截了当刺络脉出血,以祛除瘀滞,可促进局部红肿消退。6 .散刺法:是以火针疏散地刺在病灶部位上的一种刺法,多用于治疗麻木、瘙痒、拘挛和痛证。一样每隔1.5厘米刺1针。针具最好选用细火针,刺激以较浅为宜。亦可分为快针法和慢针法:1 .快针法:是进针后迅速出针的一种最常用的刺法,即进针后不停留迅速出针。2 .慢针法:火针刺入穴位或部位后,留针15分钟后出针。留针期间可行各种补泻手法。本法要紧适用于淋巴结核、痈疽、囊肿等各种组织坏死和专门增生等疾病。二、常见疾病的火针疗法(一)肩凝症本病多因外伤劳损,筋脉失养;或肝肾阴虚,气血不足,不能濡养筋骨;或外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