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无线电通信原理无线电通信的概念 利用无线电波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即称为无线电通信,这些信息包括声音、文字、数据和图像等无线电通信的特点 1、无线电通信的优点,借助无线电波在自由空间传播的特点,省去敷设导线的麻烦,实现更加自由、更加快捷、无障碍的信息交流和沟通。 2、无线电波的特性,无线电波在空间传播时,可以反射、折射、绕射和散射传播。根据电波频率的不同,有些电波能够在地球表面传播,有些能够在空间直线传播,有些能够从大气层上空反射传播,有些电波甚至能穿透大气层,飞向遥远的宇宙空间。早期无线电通信 无线电报 利用无线电电波作载体,通过编码(莫尔斯电码)和相应的调制处理技术实现人类远距离传输与交换信
2、息的通信方式。电报的发明大大加快了消息的流通,是西方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之一。 1909年,马可尼和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Karl Ferdinand Braun)由于“发明无线电报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马可尼设计的无线电报的实验装置 发报机是由电池组、莫尔斯电键、变压器和发射天线组成;接收机是由接收天线、粉末检波器、电池组、自动敲击装置组成。当按下莫尔斯电键时,变压器的次级线圈产生感应电流被一个“继电器周期性地通断,每一次断流都在次级线圈内产生一个很高的感应电压,接在次级上的两个小球之间会产生电火花,通过发射天线向周围空间发射电磁波。摩尔斯电码摩尔斯电码是一种早期的数字化通信形式,但是它不
3、同于现代只使用零和一两种状态的二进制代码,它的代码包括五种: 点、划、点和划之间的停顿、每个字符间短的停顿(在点和划之间)、每个词之间中等的停顿以及句子之间长的停顿。摩尔斯电码morse code 它由两种基本信号和不同的间隔时间组成:短促的点信号“”,读“滴”(Di);保持一定时间的长信号“”,读“嗒”(Da)。间隔时间:滴,1t;嗒,3t;滴嗒间,1t;字符间,3t;字间,7t。摩尔斯电码 塞缪尔莫尔斯(Samuel Finley Breese Mors e,1791-1872)画家,美国人。无线电频谱 无线电频谱资源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 无线电频谱资源的有限性。人类对无线电频谱资源
4、的需求急剧膨胀,使无线电频谱资源的稀缺程度不断加大。无线电频谱地波、天波、空间波 地波沿地球表面空间传播的无线电波叫地波,根据波的衍射特性,当波长大于或相当于障碍物的尺寸时,电波能够明显地绕到障碍物的后面。地面上的障碍物一般不太大,长波、中波可以很好地绕过它们。 天波依靠电离层的反射来传播的无线电波叫做天波,电离层是地球大气层在地面上空50千米到几百千米的范围内气体分子由于受到太阳光的照射产生电离形成带正电的离子和带负电的电子,这层大气就叫做电离层。短波最适宜以天波的形式传播,它可以被电离层反射到几千公里以外. 空间波传播距离限于视距范围,因此又叫视距传播,超短波和微波主要是在空间直接传播。其
5、传播距离很近,易受高山和高大建筑物阻挡,为了加大传输距离,必须架高天线,尽管这样,传输距离也不过50公里左右。电磁波谱无线电移动通信X 移动通信 是指通信双方或至少有一方处 于运动中,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换的通信方式。 移动通信系统的类型 包括无绳电话、无线 寻呼、集群、陆地蜂窝、卫星移动通信等。 无线通信是移动通信的基础,无线通信技术的 发展将推动移动通信的发展。第5 页1.1 移动通信的主要特点1.利用无线电波完成信息传输 通信中至少有一端可处于移动状态。 移动通信中的无线电波的特点:电波传播环境复杂;传播特性较差;无线电波随传播距离的增加会发生弥散损耗、“阴影效应”和“多径效应”、 多普勒(
6、Doppler)频移等现象,使得电波传播特性发生快速的随机起伏,严重影响通信质量。XX第6 页2. 移动通信是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运行的 常见的外部干扰, 主要有天电干扰、工业干扰和信道噪声; 系统本身和不同系统之间,还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干扰。因为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常常有多部用户电台在同一地区工作,基站还会有多部收发信机在同一地点上工作,这些电台之间会产生干扰。X第7 页3. 有限的频谱资源与迅速增加的移动业务量的矛盾 移动通信发展很重要的一个焦点是如何提高通信系统的通信容量。 解决方法:1)开辟和启用新的频段;2)研究各种新技术和新措施, 以压缩信号所占的频带宽度和提高频谱利用率。X第8 页4
7、. 网络结构多样,必须采用有效的网络管理和控制。 移动通信网络可以组成带状、面状或立体状等,可以单网运行,也可以多网并行并实现互连互通。 移动通信网络必须具备很强的管理和控制功能,如用户的登记和定位,通信(呼叫)链路的建立和拆除,信道的分配和管理, 通信的计费、鉴权、安全和保密管理以及用户过境切换和漫游的控制等。X第9 页5. 移动设备(MS)必须适于在移动环境中使用 对手机的主要要求是体积小、重量轻、省电、操作简单和携带方便。 车载台和机载台除要求操作简单和维修方便外, 还应保证在震动、冲击、高低温变化等恶劣环境中正常工作。1.2移动通信系统的分类 按使用对象 可分为民用设备和军用设备; 按
8、使用环境 可分为陆地通信、海上通信和空中通信; 按多址方式 可分为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等; 按覆盖范围 可分为广域网和局域网; 按业务类型 可分为电话网、数据网和综合网X多址技术 多址技术是指把处于不同地点的多个用户接入一个公共传输媒质,实现各用户之间通信的技术。在移动无线通信中多址技术又称为“多址连接”技术。 多址技术分为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空分多址(SDMA)。 频分多址是以不同的频率信道实现通信。时分多址是以不同时隙实现通信。码分多址是以不同的代码序列来实现通信的。空分多址是以不同方位信息实现多址通
9、信的。FDMA频分多址技术FDMA技术 在频分多址中,不同地址用户占用不同的频率,或者说不同的移动台(或手机)占用不同的频率,即采用不同的载波频率,通过滤波器选取信号并抑制无用干扰,各信道在时间上可同时使用。频分多址技术比较成熟,第一代蜂窝式移动电话系统采用的就是FDMA技术。模拟蜂窝式移动电话系统均使用频分多址技术 FDMA是以不同的频率区分不同用户的信道。在一个频率信道中同一时刻只能传送一个用户的业务信息。典型的例子如第一代蜂窝系统中的AMPS制式和TACS制式中所用的多址技术。时分多址技术TDMA 把时间分割成互不重叠的时段(帧),再将帧分割成互不重叠的时隙(信道)与用户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10、,依据时隙区分来自不同地址的用户信号,从而完成的多址连接。 TDMA较之FDMA具有通信口号质量高,保密较好,系统容量较大。时分多址技术TDMA码分多址CDMA技术 CDMA技术的原理是基于扩频技术,即将需传送的具有一定信号带宽信息数据,用一个带宽远大于信号带宽的高速伪随机码进行调制,使原数据信号的带宽被扩展,再经载波调制并发送出去。接收端使用完全相同的伪随机码,与接收的带宽信号作相关处理,把宽带信号换成原信息数据的窄带信号即解扩,以实现信息通信。码分多址CDMA技术 CDMA通信系统传送信息依靠采用不同的码型来区分。它的信道属于逻辑信道,这些逻辑信道无论从频域或者时域来看都是相互重叠的,或者
11、说它们均占用相同的频段和时间。 CDMA是一种多路方式,多路信号只占用一条信道,极大提高带宽使用率。码分多址CDMA技术空分多址(SDMA) 空分多址(SDMA),也称为多波束频率复用。它通过标记不同方位的相同频率的天线光束来进行频率的复用。 这种技术是利用空间分割构成不同的信道。 SDMA实现的关键是智能天线技术。最简单的情况是基站的智能天线形成多个波束覆盖整个小区。例如,一个小区可由3个宽度为120的波束覆盖,或由6个宽度为 60的波束覆盖。每个波束可当作一个独立的小区对待,当移动台(MS)离开一个波束覆盖区到另一个波束覆盖区时,也要进行切换。 空分多址(SDMA)是一种信道增容的方式,可
12、以实现频率的重复使用,充分利用频率资源。空分多址还可以和其它多址方式相互兼容,从而实现组合的多址技术,例如空分码分多址(SD-CDMA)。1.2.1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从传输方式的角度来看,无线通信分为单向传输(广播式)和双向传输(应答式)。 单向传输:如无线电寻呼系统。 双向传输有单工、双工和半双工三种工作方式。XX例: 806.000 821.000 MHz851.000 866.000 MHz为双工无线通信的工作频段 工作频段 无线通信中所分配的可用频段。 无线信道 无线通信中传输已调波信号的通道。信道涵义:频率,时隙,码型,位置 频道间隔 以信道中传输信号的带宽为依据划分的频道间隔。频道
13、间隔 : Br 可用频道数:n BT / BrX页第14 例:设双工工作频段:450.500 451.000 MHz和460.500 461.000 MHz频段间隔 Br = 25KHz可得:一个双工信道带宽为225KHz已分配总带宽 BT = 2500KHz系统提供的双向信道数 n= 500/25 = 20 个XX第15页1 单工通信通信双方电台交替地进行收信和发信。根据收、发频率的异同,又可分为同频单工和异频单工。第16页2双工通信也称全双工通信,MS和基站的收发机同时工作。 频分双工(FDD) 双向采用两个频率,也称两个方向的信道构成一对双向全双工信道,或称一个双工信道,即f1和f2构成
14、一个双工信道。X频分双工(FDD)与时分双工(TDD) 频分双工(FDD),也称为全双工,操作时需要两个独立的信道。一个信道用来向下传送信息,另一个信道用来向上传送信息。两个信道之间存在一个保护频段,以防止邻近的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产生相互干扰。 时分双工(TDD),也称为半双工,只需要一个信道。无论向下还是向上传送信息都采用这同一个信道。因为发射机和接收机不会同时操作,它们之间不可能产生干扰。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Time Division Duplex 时分双工通信方式TDD,通信双方采用单个频道。时间轴被周期地分割成时间帧,每一帧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用于电台
15、A发送,后半部分用于电台B发送,即可实现电台A和B(移动台与基站)的双向通信。XX 双频间隔 在双工状态收发频差要求:150MHz: f5.7MHz450MHz:900MHz:f10 MHzf45 MHzX3半双工通信移动台 单工方式,即按下开关,发射机才工作,而接收 机总是工作的。基站 双工方式第20页1.2.2移动通信的组网新一代公共移动通信的组网采用蜂窝式组网理论。移动台(MS)基站子系统(BSS)、移动交换子系统(SS) 是一个完整的信息传输实体。操作维护管理子系统(OMS)蜂窝式组网的目的 是解决常规移动通信系统的频谱匮乏,容量小,服务质量差,频谱利用率低等问题。X蜂窝式组网理论在蜂
16、窝移动通信系统中,把信号覆盖区域分为一个个的小区,它可以是六边形,正方形,圆形或其它的一些形状,通常是六角蜂窝状。这些分区中的每一个被分配了多个频率(f1-f6),具有相应的基站。在其它分区中,可使用重复的频率,但相邻的分区不能使用相同频率,这会引起同信道干扰。 频率复用 在不同地域重复使用同一频段,可实现在有限频谱情况下提供非常大的容量例:调频广播系统。 频段:88MHz108MHz;应用于全国范围;具有极高的频率利用率;存在同频干扰问题。 同频干扰 来自于不同区域的相同频段的电波的干扰;频率再用和同频干扰是一对矛盾。XX 频率复用和小区制移动系统设一个蜂窝系统总可用的双向信道数为S个,将S
17、个信道分成N组,每组K(K S)个信道,每个小区一个频道组。该N个信道组中所有信道各不相同。按以上设定,总可用信道数S 满足SKN其中 N个小区使用了全部可用频率,该N个小区称为区群(cluster,或称一簇,),N为区群的大小。第23页 小区制移动系统的服务区 设以无线区群为基本单位,以P个区群合成的覆盖区该服务区实际可用的信道总数(或容量) :CPKNPS由式 : 服务区的信道总数是原实际可用信道数的P倍。例:XX第24页例:7小区群 ,N=7小区结构,小区结构和频率再用X第25页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示意图MSC移动交换中心:在网中起控制和管理作用;对所在地区已注册登记的用户实施频道分配,
18、 建立呼叫,进行频道切换;提供系统维护和性能测试,并存储计费信息等。X 越区切换的示意图当通信中的移动台到达小区边界时,该小区的基站能检测出此移动台的信号正在逐渐变弱,而邻近小区的基站能检测出这个移动台的信号正在逐渐变强,系统收集来自这些有关基站的检测信息,进行判决,当需要实施越区切换时,就发出相应的指令,使正在越过边界的移动台将其工作频率和通信链路从离开的小区切换到进入的小区。X1.3 常用移动通信系统1.3.1无线寻呼系统X第28页1.3.2无绳电话系统无绳电话是一种以公用有线电话网为依托的通信方式,是有线电话网的无线延伸。无绳电话具有发射功率小、省电、设备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等优点,
19、因而发展十分迅速,X第29页 自20世纪70年代发展至今,经历了CT0,CT1,CT2,CT3等几个阶段。 CT2 可以实现越区切换,但仅限于支持单向通信而不支持用户被叫业务(呼入时用无线寻呼机代替)CT2 在广州、深圳等地开通过“ 天地通” 部分联网服务,但由于投入大、覆盖面窄、又不能实现双向通信,因此国内一些城市的 CT2 业务先后关闭,随后便很快退出市场。CT2 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发展便遭淘汰, CT3:双向数字无绳电话技术。主要特点:以短距离、低功率、双向时分等。第30页1.3.3集群移动通信系统1. 集群的概念 集群通信系统,是一种高级移动调度系统,代表着专用移动通信网的发展方向。 C
20、CIR命名为Trunking System(中继系统),为与无线中继系统区别,自1987年以来更多译者将其译成集群系统。 集群 从概念角度:集群通信系统,即将多个专用移动调度系统“ 集群” 为一个系统。 从技术角度:集群系统控制器能把有限的信道实现动态、自动、最佳地分配给系统的所有用户, 即“ 信道共用” 。X集群方式X信道共用和提高信道利用率 动态分配频道(动态分配各专用网的工作频道) 采用多频道共用方式(多个专用网、单个网) 采用半双工的工作方式(BS双工、MS异频单工。可以使每个用户占用信道时间减少,系统容量增加)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X第32页2. 集群系统的用途和特点 用途: 使用对象
21、以无线用户为主,即以调度台与移动台之间的通话为主。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属于专用移动通信网,适用于在各个行业中间(或几个行业合用)进行调度和指挥;属于调度系统的专用通信网。X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特点 共用频率 将原来配给各部门专有的频率加以集中,供各家共用。 共用设施 由于频率共用,就有可能将各家分建的控制中心和基站等设施集中合建。 共享覆盖区 将各家邻近覆盖区的网络互连起来,从而获得更大覆盖区。 共享通信业务 可利用网络有组织地发送各种专业信息为大家服务。 分担费用 共同建网可以大大降低机房、电源等建网投资,减少运营人员,并可分摊费用。X第34页 改善服务 多信道共用,可调剂余缺;集中建网,可加强
22、管理、维修。因此提高了服务等级,增加了系统功能。 另具有:调度指挥功能;兼容有线通信;智能化,微机软件化,增加了系统功能;具有控制、交换、中继功能。 集群通信系统:是共享资源,分担费用,向用户提供优良服务的多用途、高效能而又廉价的先进无线调度通信系统。X第35页3. 集群系统的设备组成X第36页 集群系统属于专用移动网, 适用于调度和指挥;有优先等级;蜂窝系统属于公众移动网, 适用于个人之间的通信, 一般不分优先等级。 集群系统根据调度业务的特征,通常具有一定的限时功能,一次通话的限定时间大约为1560s(可根据业务情况调整)。蜂窝通信系统对通信时间一般不进行限制。4 集群系统与公用蜂窝系统的
23、区别X第37页 集群系统的主要服务业务是无线用户之间的通信,也允许有一定的无线用户与有线用户之间的通话业务,但一般只允许这种话务量占总业务量的5%10%;蜂窝通信系统却有大量的无线用户与有线用户之间的通话业务。 集群系统一般采用半双工(现在已有全双工产品)工作方式,占用一对频道。 蜂窝通信系统都采用全双工工作方式,占用两对频道。 在集群系统中,主要是以改进频道共用技术来提高系统的频率利用率的;蜂窝通信系统中,采用频道再用技术来提高系统的频率利用率;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的制式 源自欧洲的TETRA TETRA(陆地集群无线电系统)是一种基于数字时分多址(TDMA)技术的无线集群移动通信系统,是欧洲
24、电信标准组织(ETSI)制订的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标准。它是基于传统大区制调度通信系统的数字化而形成的一个专用移动通信无线电标准。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的制式 iDEN iDEN是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研制和生产的一种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最初设计是做集群共网应用,因此除了以指挥调度业务为主外,还兼有双工电话互联、数据和短消息等功能。iDEN 的特点:除传统的调度通信,吸收了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的优点,增强了电话互联功能,同时将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的增值业务如短信息服务、语音信箱及基于IWF上的电路数据应用于iDEN系统中;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的制式 中国标准之一:GOTA GOTA(开放式集群架构)是中国中兴通讯提出的
25、基于集群共网应用的集群通信体制,也是世界上首个基于CDMA技术的数字集群系统,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快速接续和信道共享等数字集群公共特点。GoTa采用目前移动通信系统中所采用最新的无线技术和协议标准,并进行了优化和改进,使其能够符合集群系统的技术要求,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共网运营能力和业务发展能力,满足集群未来发展的需求。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的制式 中国标准之二:GT800 GT800是华为提出的另一项中国具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时分多址的专业数字集群技术,通过对TDMA和TD-SCDMA进行创造性地融合和创新,为专业用户提供高性能、大容量的集群业务和功能。技术创新集中体现在集群特性的实现与增强方面,
26、目前已形成数十项集群技术核心专利。提供了面向3G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基于TDMA制式的第一阶段的GT800系统,可以方便地向TD-SCDMA第二阶段的GT800系统演进,充分体现保护用户投资的设计理念。 利用卫星作为中继站,在海上、空中和地形复杂地区中实现移动通信,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1976年,美国通信卫星公司(COMSAT)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上空发射了三颗同步卫星,为在这三个大洋上航行的美国海军舰队提供卫星通信 服务。该系统称为Marisat 系统。 1982年形成了以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管理的Inmarsat系统,开始提供全球海事卫星通信服务, 陆续发射了64颗卫星几
27、乎覆盖了全世界99%的区域,基本上没有盲区,覆盖区域包括所有的主要陆地,航道和海洋。 有79个成员国的国际海事卫星通信组织,约在143个国家拥有4万多台各类卫星通信设备,它已经成为惟一的全球海上、空中和陆地商用及遇险安全卫星移动通信服务的提供者。X1.3.41.3.4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国际海事卫星移动通信系统(Inmarsat)国际海事卫星移动通信系统(Inmarsat)国际海事卫星移动通信系统(Inmarsat) 海事卫星(Inmarsat)通信系统由海事卫星、地面站、终端组成。 岸站,是卫星通信的地面中转站。船站就是海上用户站,设置在航行的油船、客轮、商船和海上浮动平台上。船
28、站的天线均装有稳定平台和跟踪机构,使船只在起伏和倾斜时天线也能始终指向卫星。 海上船舶可根据需求由船站将通信信号发射给地球静止卫星轨道上的海事卫星,经卫星转发给岸站,岸站再通过与之连接的地面通信网络或国际卫星通信网络,实现与世界各地陆地上用户的相互通信。X第39页 例:美国Motorola公司提出的“ 铱”(IRIDIUM)系统是世界上第一个投入使用的大型低轨道(LEO)卫星通信系统,它由距地面785km的66颗卫星、地面控制设备、关口站和用户端组成。该系统技术最先进、星座规模最大、投资最多、建设速度最快,但由于手机价格和话费昂贵、用户少、营运成本高,结果入不敷出,铱星系统被迫于2000年3月
29、破产关闭。 移动卫星通信的发展 全球个人通信 发展低轨道卫星X第40页图 示 是铱系统的卫星轨道示意图。X“ 铱” 星系统X第42页另一个有代表性的系统Globalstar(全球星)系统,它是美国的一个多国集团公司(LQSS)提出的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其基本设计思想与铱星系统一样,也是利用LEO卫星组成一个覆盖全球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提供语音、数据等业务。该系统有48颗卫星,分布在52的倾角的8条轨道上。该系统与铱系统的最大区别是无星上交换和星际链路,依赖地面网络通信,整个系统造价和运营成本都较便宜。Globalstar(全球星)系统全球星爱立信手机页第44 移动通信发展概况和发展方向1.
30、4.1移动通信发展概况第一阶段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为早期发展阶段。 车载无线电系统 ,调幅,2MHz,电离层传输,专用系统第二阶段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公用移动通信业务问世, 公用汽车电话网MTS系统 ,调频,150MHz,完成了人工交换的接续,容量小第三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美推出了 改进型移动电话系统 ,窄带调频,450MHz,大区制,中小容量,无线频道自动选择,自动接续到公用电话网XX第45页第四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蜂窝概念,用户对无线通信需求的提高,微电子和计算机的发展。模拟制蜂窝系统:1G,解决了要求大容量和频率资源有
31、限的矛盾。采用450MHz和800MHz。1978年,美国贝尔研制了 AMPS 先进移动电话系统;1979年,日本推出 HAMTS 大容量汽车电话系统;1980年,北欧四国开发了 NMT 移动通信网;1985年,英国开发了 TACS 全接入通信系统;德国:C系统,法国:RC2000系统,加拿大:MTS系统X第四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中国的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 中国的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于1987年11月18日在广东第六届全运会上开通并正式商用,采用的是英国TACS制式。运营商是中国电信。1987年11月开始运营模拟移动电话业务到2001年12月底中国移动关闭模拟移动通信网
32、,1G系统在中国的应用长达14年,用户数最高曾达到了660万。如今,1G时代那像砖头一样的手持终端大哥大,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回忆。X第47页 1G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1G的特点:450900MHz频段;蜂窝网;小区制实用系统;计算机控制管理,公共网的一部分,准大容量。存在的问题:各系统互不兼容,规范不统一;频谱利用率不高,不能满足进一步的扩容需求;移动设备复杂;不能提供非话业务;通话易被窃听等。第48页第五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至20世纪末, 2G系统 2G系统: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2G出现的背景:IC技术,计算机及DSP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用户入网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对数据业务的需求;希
33、望在全球范围实现漫游等。XX第49页(1)19821988年,欧洲研制了GSM系统。 1982年,CEPT 欧洲邮电主管部门 组建了 移动通信特别组织 (Grope Special Mobile Of CEPT,简称 GSM), 该组织的任务:研究和制定数字蜂窝移动系统的技术规范和标准,88年完成,91年7月 GSM系统年投入商用。 GSM 主要特点:独立建网,全数字方式,与ISDN网兼容,采用TDMA/FDMA,与模拟网不兼容,实现了国际的漫游。现被称为全球通用移动通信系统 GSM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2G典型的系统:X(2)1987
34、1990年,美国研制了ADC(America DitigalCelluar)系统。也称IS-54 系统,或DAMPS系统。 1989年,美国EIA/TIA 提交了美国数字蜂窝系统ADC的暂行标准. 1990年美国FCC 批准并将该标准作为美国数字蜂窝的国家标准。建立了 D-AMPS系统。 ADC系统主要特点:解决了扩容需求,数模系统兼容,采用了TDMA/FDMAX第51页(3)19891993年,美国研制了NCDMA(码分多址)数字移动系统。也称IS-95 系统。 1989年,美国Qualcomm公司 提交了码分多址CDMA提案 1992年美国FCC 批准。同时TIA也接受了CDMA的无线接口
35、方案。 1993年通过了 IS95 标准,并经过试验后投入商用。 CDMA系统主要特点:解决了扩容需求,频率利用率高,容量大,手机发射功率较低等。第52页第六阶段起自2000年左右 此时伴随着对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大量论述,以及2.5G产品GPRS系统的过渡,3G走上了通信舞台的前沿。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最早于1985年由ITU提出,当时称为未来公众陆地移动通信系统(FPLMTS),1996年更名为国际移动通信-2000(IMT-2000)。该系统包括地面和卫星系统的结合XX第53页1.4.2第三代移动通信 3G3G的总体目标:三化:全球化 海、陆、空三维无缝隙覆盖,支持全球漫游。综合化 提供各种
36、话音和非话音业务,特别是多媒体业务。个人化 具有足够的系统容量,提供个人化通信;强大的多种用户管理系统,高的保密性和服务质量。第54页四个方面:在服务质量方面 对话音质量的改进;无缝覆盖;降低费用;改进服务质量;增加效率和能力。在新业务和能力方面 灵活接入能力、业务能力,实现在1G和2G中不能实现的新话音和数据业务;低费用提供宽带业务;按需自适应分配带宽。在发展和演进能力方面 与2G共存、互通,实现2G到3G的平滑过渡 。在灵活性方面 提供高级别的互通,包括多功能、多环境能力、多模式操作和多频带接入 。XX 3G 在无线接口方面要求达到的目标:(1)在三种环境(室内,手持机及移动)下,支持各种
37、业务数据速率 高达 2 Mbps(2) 在144 kbps 时(500km/H)能达到全覆盖和移动性,最好在384 kbps时也能达到。(3)高的频谱利用率 能适应宽带业务。(4)引入新业务时应具有高度灵活性。(5)带宽达到5MHz或5MHz以上。序号提交技术双工方式应用环境提交者1J:W-CDMAFDD、TDD所有环境日本:ARIB2ETSI-UTRA-UMTSFDD、TDD所有环境欧洲:ETSI3WIMSW-CDMAFDD所有环境美国:TIA4WCDMA/NAFDD所有环境美国:T1P15GlobalCDMAFDD所有环境韩国:TTA6TD-SCDMATDD所有环境中国:CATT7cdma
38、2000FDD、TDD所有环境美国:TIA8GlobalCDMAFDD所有环境韩国:TTA9UWC-136FDD所有环境美国:TIA10EP-DECTTDD室内、室外到室内欧:ETSIDECT计划X第56页 无线传输技术 RTT主要标准及提案(98年6月):X页第57 主流品种 为CDMA 技术 WCDMA 在5MHz带宽内直接对信号扩频。核心网基于GSM/GPRS网络的演进, 保持与GSM/GPRS 网络的兼容性. CDMA2000 由多个1.25MHz窄带直接扩频系统组成的一个宽带系统。CDMA2000是基于IS-95基础上提出的3G标准,目前其标准化工作由3GPP2来完成.应用了多路载波
39、技术,通过采用三 载波使带宽提高。 TD-SCDMAUTRA TDD(TD-CDMA) TD-SCDMA标准由中国无线通信标准组织(CWTS)提出。 目前已经融合到了3GPP关于WCDMA-TDD的相关规范中。X第58页3GPP2(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 该组织是于1999年1月成立,由美国TIA、日本的ARIB、日本的TTC、韩国的TTA四个标准化组织发起,主要是制订以ANSI-41核心网为基础,CDMA2000为无线接口的第三代技术规范。3GPP(3G Partnership Project): 该组织是在1998年12月成立的,由欧洲的ETSI、日本的ARIB、日本的TTC、韩国的TTA和美国的T1五个标准化组织发起,主要是制订以GSM核心网为基础,UTRA(FDD为W-CDMA技术,TDD为TD-CDMA技术)为无线接口的第三代技术规范。中国无线通信标准研究组(CWTS) 于1999年6月在韩国正式签字同时加入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苏州拙政园课件
- 2024-2025学年初中同步测控优化设计物理八年级下册配人教版第八章测评(A)含答案
- 一年级数学上册常考易错填空100道
- 西京学院《机械设计基础》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国际货运代理与报关实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大数据技术原理及应用》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小兔搬家 课件
- 西华师范大学《外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数据库系统原理》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几何学基础》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部编版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及解答参考
- 2024年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9单元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教学课件
-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纪委监委招聘1人历年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互联网医院合作协议
- 经济师中级考试《经济基础知识》历年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 2024年江苏地区“三新”供电服务公司招聘135人(第二批)高频500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山东教育出版社初中美术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读书、爱书的情结 单元教学设计
- 课件:《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第六讲 五胡入华与中华民族大交融(魏晋南北朝)
- 2024 smart汽车品牌用户社区运营全案
- 登革热诊疗方案(2024年版)解读
- 期中 (试题) -2024-2025学年人教精通版英语六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