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小实验植物部分归纳_第1页
生物小实验植物部分归纳_第2页
生物小实验植物部分归纳_第3页
生物小实验植物部分归纳_第4页
生物小实验植物部分归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物小实验家知识归纳1、 根: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场所。1、 根的主要作用: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另外还有:固定支持作用、合成作用、储藏营养、运输作用、繁殖作用)2、 根尖结构: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根毛在成熟区,是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最活跃的细胞)3、根的分类:按形状分:直根系、须根系按作用分:定根、不定根4、 变态根:何首乌、红薯、紫薯、萝卜、胡萝卜、爬山虎,甜菜.5、 根瘤:许多植物的根系与土壤中的微生物建立了共生关系,在植物体上形成根瘤。一般在豆科植物中常见。豆科植物将水分及营养物质供给根瘤细菌的生长另一方面根瘤细菌也将固定合成的铵态氮,通过输导组织运送给寄主植物。2、 茎:

2、植物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器官1、 茎的主要作用: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另外还有:光合作用、贮藏营养物质和繁殖作用)(芽鳞是包在芽的外面,起保护作用的鳞片状变态叶。芽鳞脱落后留下的痕迹,叫作芽鳞痕,常在茎的周围排列成环,一般顶芽的芽鳞痕比较明显,侧芽长成侧枝后芽鳞痕位于枝掖处不明显,侧枝上明显的芽鳞痕是侧枝的顶芽的芽鳞痕。)芽的结构1.顶端分生组织使芽轴不断伸长,发育成新的叶原基和芽原基2.叶原基发育成幼叶3.幼叶发育成叶4.芽轴发育成茎5.芽原基发育成侧芽2、 茎的结构: 3、 变态茎:马铃薯、洋葱、大蒜、百合、荸荠、芋头、仙人掌的茎。4、 年轮:木本植物主干横切面上的同心轮纹。由于一年内季候不同

3、,由形成层活动所增生的木质部构造有差别。春夏两季生长旺盛,细胞较大,木质较松,颜色较浅;秋冬两季生长缓慢,细胞较小,木质较紧,颜色较深。这两层木质部形成同心轮纹。一般在上一年的秋材与下一年的春材之间界限明显。3、 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主要场所。1、 叶的结构:叶片、叶柄、托叶 2、 叶片结构:3、 变态叶:仙人掌的刺、茅膏菜、猪笼草4、 叶的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养料(糖类)。(1) 、光合作用时: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养料,放出氧气。(2) 、植物的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体中。(3) 叶绿素包括:分离时从上到下: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素)、叶绿素

4、b(黄绿色)。其中含量由多到少: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5、 叶的蒸腾作用:(1) 、叶通过气孔发生蒸腾作用。(2) 、气孔由一对保卫细胞组成,当周围环境温度较高,气孔打开,植物蒸腾作用较强;当周围环境温度较低,气孔闭合,蒸腾作用较弱。(3) 植物移栽会将植物的部分叶去除是为了减慢植物的蒸腾作用。4、 花:花是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1、 花的结构: 2、 花的分类:按含有结构是否完整分为:完全花、不完全花;按含有的雄蕊、雌蕊分:双性花(又称两性花:既含有雄蕊又含有雌蕊);单性花(含有雄蕊或雌蕊中的一种,只含有雄蕊的叫雄花,只含有雌蕊的叫雌花。)3、 传粉和授粉:成熟花粉从雄蕊花药中

5、散出后,传送到雌蕊柱头,花粉粒萌发,长出花粉管,精子通过花粉管输送到胚珠,与胚珠内的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4、 花的结构与种子、果实的关系: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和果肉;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壁发育成种皮。5、 花中的色素:花青素(红色、紫色、蓝色的花中含有) 叶黄素(黄色)5、 果实果实的结构: 6、 种子1、 种子的结构: 2、 种子各部分作用:种皮:保护作用胚乳:种植萌发时提供营养子叶:种植萌发时提供营养,种子发芽后逐渐退化胚:发育成植株胚芽:发育成茎、叶等胚轴:发育成连接根与茎的结构胚根:发育成植物的根3、 种子的传播方式:风力传播:蒲公英动物传播:苍耳、鬼针草、雀榕、车前草,桃

6、、李弹力传播:豌豆水力传播:睡莲生物的分类:补充知识:1、 植物:(1) 、种子植物种子植物都有两个基本特征:(1)体内有维管组织韧皮部和木质部;(2)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种子植物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其外层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种子的外层有果皮包被。1、 被子植物被子植物也叫显花植物,它们拥有真正的花,这些美丽的花是它们繁殖后代的重要器官,也是它们区别于裸子植物及其他植物的显著特征。被子植物有1万多属,约30万种,占植物界的一半。它们形态各异,包括高大的乔木、矮小的灌木及一些草本植物。2、 裸子植物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叶多为针形、条形或鳞形,极少数为扁平的阔

7、叶,胚珠裸露 ,传粉时花粉直达胚珠。 常见的裸子植物有:松柏类、银杏、红豆杉、罗汉松和铁树。(2) 、孢子植物 孢子是植物所产生的一种有繁殖作用的细胞,能直接发育成新个体,孢子一般微小,单细胞。主要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五类。1、藻类植物2、苔藓植物3、蕨类植物2、 动物(1) 、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由许多块脊椎骨连接而成的脊柱,支持身体的中轴和保护脊髓的器官。1、鱼类:体被骨鳞、以鳃呼吸、用鳍作为运动器官,凭上下颌摄食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2、两栖动物:两栖动物既有适于水生的性状,如卵和幼体的形态及产卵方式等;又有新生的适应于陆栖的性状,如感觉器、运动装置及呼吸循环系统等。变态既是一种

8、新生适应,又反映了由水到陆主要器官系统的改变过程。典型两栖动物:蛙类,蝾螈,蟾蜍。3、 爬行动物:肺呼吸、 混和型血液循环的变温动物,体表被鳞(蛇、蜥蜴)或骨板(龟、鳖),无毛、无羽。典型爬行动物:蛇,蜥蜴,龟,鳖,鳄鱼,恐龙。4、 鸟类:全身被羽,前肢变为翼,适应空中飞翔生活。血液循环为完全双循环,恒温,卵生。与哺乳类共称为恒温动物(Endotherm)。其他脊椎动物均为变温动物。5、 哺乳动物:体外被毛,恒温,胎生,哺乳。(2) 、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是背侧没有脊柱的动物,它们是动物的原始形式。其种类数占动物总种类数的95%。分布于世界各地,现存约100余万种。包括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

9、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等。1、 原生动物:原生动物是原生生物界中较为接近动物的一类真核单细胞生物。原生动物形体微小,最小的只有23微米,一般多在10200微米,除海洋有孔虫个别种类可达10厘米外,最大的约2毫米。原生动物生活领域十分广阔,可生活于海水及淡水内,底栖或浮游,但也有不少生活在土壤中或寄生在其它动物体内。 原生动物:鞭毛虫纲(领鞭毛虫)、肉足虫纲(大变形虫),孢子虫纲(疟原虫)、纤毛虫纲(草履虫)。2、 腔肠动物:除极少数种类为淡水生活外,绝大多数种均为海洋生活,大多数在浅海,有些在深海。 腔肠动物:水螅纲(水螅)、钵水母纲(水母,海蜇 )、珊瑚纲(珊

10、瑚、海葵,海仙人掌)。3、 扁形动物:扁形动物门是无脊椎动物,两侧对称,无体腔,无呼吸系统、无循环系统,有口无肛门的动物。生活于淡水、海水等潮湿处,体前端有两个可感光的色素点。体表部分或全部分布有纤毛。扁形动物:涡虫纲(涡虫)、吸虫纲(血吸虫)、绦虫纲(猪带绦虫)。4、 线形动物:线形虫成虫没有排泄器官、消化道退化。全世界约有1万余种,除自由生活外,有寄生于动物或植物体内的。它们比腔肠动物进化,与扁形动物一样是一类特化的动物。线形动物:蛔虫、钧虫、丝虫、轮虫、棘头虫等,是两侧对称、三胚层、有假体腔、有口有肛门(棘头虫无消化管)、身体不分节、无纤毛的动物(腹毛纲具纤毛)。5、 环节动物:环节动物

11、门在动物进化上发展到一个较高的阶段,是高等无脊椎动物的开始。按节排列,有头或口前叶,体腔按节由隔膜分成小室。世界性分布,见于各类生境,尤其在海洋、淡水或湿土中。 环节动物:蚯蚓、蚂蟥、水蛭、鱼蛭、山蛭、 沙蚕、沙蝎6、 软体动物:是动物界中仅次于节肢动物门的第二大门。该门动物身体柔软,左右对称,不分节,由头部、足部、内脏囊、外套膜和贝壳等五部分组成。因大多数软体动物体外覆盖有各式各样的贝壳,所以通称贝类。软体动物:鲍鱼、宝贝、田螺、蜗牛、蚶、牡蛎、文蛤、章鱼、乌贼等。7、 节肢动物:节肢动物门是动物界最大的一门,通称节肢动物,全世界约有110120万现存种,占整个现生物种数的75-80%。节肢

12、动物生活环境极其广泛,无论是海水、淡水、土壤、空中都有它们的踪迹。有些种类还寄生在其他动物的体内或体外。 一般均为两侧对称,身体是异律分节,即身体的若干体节分别组成不同的部分,如分头、胸、腹3部,或头部与胸部愈合为头胸部,或胸部与腹部愈合为躯干部,也有头、胸、腹3部分整个愈合在一起的。节肢动物包括:虾、蟹、蜘蛛、蚊、蝇、蜈蚣以及已绝灭的三叶虫等。8、 棘皮动物:棘皮动物门特征为外皮坚硬且多刺,现存的有6,000多种。都归为棘皮动物。棘皮动物是生活在海底、身体呈辐射对称的无脊椎动物。棘皮动物包括:海星、海胆、沙钱和海参3、 微生物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显微藻类等在内

13、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却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1) 、细菌:细菌即为原核生物,是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作拟核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细菌主要由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等部分构成,有的细菌还有荚膜、鞭毛、菌毛等特殊结构。绝大多数细菌的直径大小在0.55m之间。并可根据形状分为三类,即:球菌、杆菌和螺旋菌(包括弧菌、螺菌、螺杆菌)。按细菌的生活方式来分类,分为两大类:自养菌和异养菌,其中异养菌包括腐生菌和寄生菌。按细菌对氧气的需求来分类,可分为需氧(完全需氧和微需氧)和厌氧(不完全厌氧、有氧耐受和完全厌氧)细菌。按细菌生存温度分类,可分为喜冷、常温和喜高温三类。细菌的发现者:荷兰商人安东·列文虎克。细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