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考研真题00年到16年_第1页
西北大学考研真题00年到16年_第2页
西北大学考研真题00年到16年_第3页
西北大学考研真题00年到16年_第4页
西北大学考研真题00年到16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北大学2000年试题一 名词解释1 下川文化 2 印纹陶 3悬棺葬 4 居延汉简 5 龙泉窑 6 永宁寺碑二 简答1 试述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分布地域及其文化特征;2 简述汉魏洛阳城的沿革与主要遗迹的发现;3 概述唐代帝陵的基本格局。三 论述1 试论商代考古学文化分期框架的构建;2 试论考古类型学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功用。2001年试题一 名词解释1 三体石经 2 黄肠题凑 3 克孜尔石窟 4 夏商周年表 5 海兽葡萄镜 6 武官村大墓 7 马王堆汉墓 8 仰韶文化 9 阿房宫遗址 10 大明宫含元殿遗址二 简答1 简述近年来中国早期稻作农业遗存的重要发现;2 简述二里头文化的研究现状;3 简述考古

2、遗存断代的基本方法;4 略论日本出土的三角缘神兽镜;三 论述 1 试论博物馆与文物研究的关系。2 魏晋南北朝都城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有何作用和影响。3 整理商周以来墓葬材料的方法与步骤。2003年试题一 名词解释1 手斧 2 土墩墓 3 编钟 4 陶衣 5 稗县古城 6 失蜡法 7 瓮棺 8 封泥 9考古图 10 喇家遗址二 简答1 具有共存关系的遗物都是同时的吗?为什么?2 解释人殉、人牲的区别,并用考古发现举例说明。3 简述秦汉简牍的重要考古发现和意义。4 什么是唐三彩?简述唐三彩窑址的发现。三 论述1“一切文物皆具有历史价值”这一命题是否正确?试论述之。2 试述近年来中国新石器时代初期陶器

3、的发现及其意义。3 如何用文化因素分析法确定某一考古遗存的文化属性。2004年试题一 名词解释 1 石片 2 文化层 3 利簋4 陶衣 5 郑韩故城 6 石楔 7 镇墓俑 8 公墓 9 名旌 10 金石录二 简答1简述考古类型学的基本原理;2 简述中国细石核的分类;3 简述商周时期的棺椁制度;4 简述隋唐两京墓葬的分期。三 论述1 何谓聚落?何谓聚落考古?简述聚落考古的意义。2 试述中原地区两汉中小型墓形制的演变。3 具有共存关系的遗物都是同时的吗?为什么?2005年试题一 名词解释1 绝对年代 2 蒙特留斯 3 孢子花粉与植物硅酸体 4 三棱尖状器 5 干栏式建筑 6 人殉与人牲 7黄肠题凑

4、 8 唐三彩 9 邢窑 10 开元通宝二 简答1 考古类型学的作用与局限性;2 旧石器的制作步骤;3 写出几种陶质炊器并绘图(不少于五种);4 周公庙墓地的发现及其意义;5 汉代铁器普遍使用带来的影响。三 论述1 概述中国稻作农业起源问题的考古发现与研究;2 试论中国古代都城的发展变化(以汉唐为例)。2006年试题一 名词解释1三棱大尖状器 2 中石器时代 3 清凉寺 4 利簋 5 釦器 6 三体石经 7 唐三彩 8 钧窑 9 三叠层 10 安特生 11 苏秉琦 二 简答1 夏文化研究概况;2 黄河流域秦汉中小型墓葬形制演变;3 汉代至隋唐都城形制演变。三 论述 1 试论仰韶文化;2 试论考古

5、学类型学的基本原理。2007年试题一 简答题(任选10题回答,每题15分 共150分)1 简述安特生在中国的考古经历?2 简述苏秉琪对中国考古学的贡献?3 简述细石器文化?4 简述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5 简述尖底瓶的考古发现和形式演变?6 简述商周断代工程研究概况?7 什么是黄肠题凑?8 简述镇墓兽的定义与考古发现?9简述文化遗产的基本内涵?10列举10个以上与考古学相关的其他学科并说明理由?11简单总结在考古勘探中遥感探测地面遗迹的应用原理?12在渭河岸考古现场出土饱水木质文物时应如何处理?13简述文物存放环境的控制与调节在文物保护中的地位?14现代文物分析技术与传统文物的研究的信息来源有

6、何不同?15巴蜀地区出土陶器经常会出现酥粉现象,请分析它们的形成原因在库房保管中应注意什么?二 论述题(任选5题回答,每题30分 共150分)1 论述铜石并用时代?2 论述中国古代都城布局形制的演变?3 试论秦汉帝王陵墓制度的演变?4 试论考古学地层学的原理?5 试论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理念与基本原理?6 在文物修复实验中,如何遵循“保持原貌”的原则?7 2006年夏,西南某城出土了10具大型楠木船棺,其材质较好,重量一般在4吨以上,请提出出土后环境控制方案及脱水技术路线?8 墓葬壁画对外开放后,一般会有哪些演变?分析它们的成因,提出你的建议?2008年试题一、简答题(回忆版)1. 细石核的分类

7、及特征,2. 陶器在考古学研究中的作用,3.环境考古学理论及意义,4. 东晋南朝帝陵制度,5. 汉代玉器的分类,6.北宋帝陵的特征 7. 先秦铜器的种类及特征 8.唐代墓葬中出土瓷器的分类分期 9.唐代镇墓俑 二、论述题1.唐代墓墓葬的壁画分类分期2.汉代画像石墓的分布及分期,以及题材雕刻技法3.新石器时代早期黄河中游的考古学文化 2009年试题一 名词解释1、 金石学 2、 峙峪遗址 3、 嘎仙洞遗址 4、 大汶口文化 5、 侯马盟书 6、 匣钵二 简答题1. 简述简牍的分类2. 魏晋时期长江中下游流域墓葬的形制及演变3. 史前时期房屋的分类4. 简述西北地区史前青铜文化5. 简述判定绝对年

8、代的方法三、论述1、唐代城址的分类2、史前铜器的发现与意义2010年试题一、名词解释1、李济 2、陶衣 3、青州龙兴寺窖藏 4、青白釉 5、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6、典型器物 7、失蜡法8、封泥二、简答题1.简述中国细石核的我分类并列举5处典型代表遗址。2.齐家文化的年代、分布及基本特征,列举5处代表遗址。3.简述商周时期的的族墓葬制度,并列举5处公墓遗址。4.简述西夏王陵的基本布局特征。5.简述仰韶文化早期聚落分布的基本特征并举例说明。6.简述隋唐时期佛教寺院的基本布局特征。7.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遗存及遗物。三、论述题1.结合考古调查与发现的材料,分析先秦时期都邑布局规划的基本思想。

9、2.结合考古调查与发现论述北魏帝陵的基本特征。2011年试题一、名词解释1蠔蛎琢2土墩墓3钮钟4细石核5阙 6永固陵7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 8窑系二、简答题1简述旧石器制作直接打击石片的方法以及写出5个旧石器器名。2简述陶器制坯成形的方法以及写出5类空三足器和5类圜底器器名。3简述青铜器制作工艺以及写出10个青铜酒器名称。4简述田野考古发掘原则。5简述秦汉都城的设计思想和布局特征。6简述魏晋北朝时期外来移民墓的发现。7简述唐三彩概况。三、论述题1结合考古资料和文献论述中国古代外藏制度。2论述唐代瓷器瓷窑遗址以及代表窑址及其主要产品。2012年试题一、名词解释:1.石片长和石片宽 2.釉陶和硬陶3

10、.辟雍和辟邪4.梓宫和便房5.正藏和外藏6.铜尊和铜樽7.土堆墓和土墩墓8.烧前彩和烧后彩二、简答题:1.简述现代智人和人种起源的理论2.简述陶器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意义3.简述西周陶鬲和陶豆的演变4.汉代画像石的雕刻技法5.北周孝武帝陵墓的发现与研究6.西安地区唐墓形制分期二、论述题:1.论述新石器时代石器的分区和各区域特征2.隋唐长安城和北宋东京城的历史变化和原因2013年试题一、 名词解释1细石器与小石器2封土与封泥3陶土与陶衣4陶模与陶范5遣策与哀册6铜钟与铜鍾7自然层与文化层8郭城与宫城二、 简答1简述华北地区旧石器的特征并举例说明2陶器在考古学研究中的意义3殷墟分期和陶鬲演变4简述

11、新莽铜铸币系统5西安地区粟特人墓葬的发现6西安地区唐墓分期和女俑的变化三、 论述1史前铜器的发现与意义2战国秦汉陶名器的起源发展及其时代特征2014年试题一、名词解释1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2 邦墓3 尸乡沟商城4 新郑彝器5 玉衣6 北周武帝孝陵7 石窟寺8 隋五铢9 瓷器二、简答1 简述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前段考古学文化的一般特点2 简述吴城文化的特点3 简述商代考古学文化分期4 简述石峁遗址考古新发现及其学术意义5 简述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目标6 简述原生层和次生层7 简述汉代玉器的分类8 简述东晋南朝帝陵制度的基本特征9 简述唐墓壁画的基本题材10 简述宋元明时期中原和南方地区的城址类型

12、三、论述1 根据你的考古实践经验,谈谈你对考古地层学的理解2 论述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遗迹、遗物四、考古绘图1 客省庄二期文化的陶斚2 二里头文化早期三足盘3 二里岗上层陶鬲4 仰韶文化早期尖底瓶5 西周早期陶鬲6 绘出汉代长安城、邺北城、隋大兴唐长安城的平面示意图,并在图中标出主要宫殿、市和街道名称。2015年一. 名词解释:1.后岗三叠层2.盘龙城遗址3.下川文化4.反山墓地5.三足瓮6.祠堂7.史君墓8.石窟寺9.唐僖宗陵10.磁州窑二.简答题: 1.简述考古资料的优缺点2.姜寨遗址文化分期的意义3.磨制石器的分类及意义4.简牍的分类 5.夏商周时期铁器发现的意义6.简述吐谷浑伏俟城概况7.唐代金银器的分类8.北宋帝陵特征三.论述题: 1.30004000BC中国史前文化格局2.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考古发现2016年一、 名词解释1. 认知考古学2. 锐棱砸击法3. 石峁遗址4. 利簋5. 邦墓6. 鄣塞7. 蜡缬8. 赵彭城佛寺遗址9. 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