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丝虫_第1页
寄生虫——丝虫_第2页
寄生虫——丝虫_第3页
寄生虫——丝虫_第4页
寄生虫——丝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当前位置:丝虫(Filaria)当前位置:丝虫(Filaria)当前位置:丝虫(Filaria)3概述概述一、形态一、形态二、生活史二、生活史三、致病三、致病五、流行与防治五、流行与防治四、实验诊断四、实验诊断Filaria当前位置:丝虫(Filaria)4概述概述 丝虫是由节肢动物传播的寄生性线虫。成虫细长如丝线而得名。丝虫是由节肢动物传播的寄生性线虫。成虫细长如丝线而得名。 寄生在人体的丝虫有寄生在人体的丝虫有8种。在我国有班氏吴策线虫(种。在我国有班氏吴策线虫(Wuchereria bancrofti,班氏丝虫)和马来布鲁线虫(,班氏丝虫)和马来布鲁线虫(Brugia malayi,马来

2、丝虫)。,马来丝虫)。 丝虫病(丝虫病(filariasis)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世界六大热带病之一。)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世界六大热带病之一。当前位置:丝虫(Filaria)5一、形态一、形态 两种丝虫形态基本相同,乳白两种丝虫形态基本相同,乳白色,细长如丝线,体表光滑。色,细长如丝线,体表光滑。1成虫成虫当前位置:丝虫(Filaria)6一、形态一、形态 虫体细长,头钝圆,尾尖细,外被有鞘膜虫体细长,头钝圆,尾尖细,外被有鞘膜 体核是虫种鉴定的依据体核是虫种鉴定的依据 头端无核区为头间隙头端无核区为头间隙 在虫体前端在虫体前端1/5处的无核区为神经环处的无核区为神经环 尾核有或无尾

3、核有或无2幼虫幼虫微丝蚴微丝蚴当前位置:丝虫(Filaria)7一、形态一、形态两种重要的微丝蚴两种重要的微丝蚴班氏微丝蚴班氏微丝蚴马来微丝蚴马来微丝蚴当前位置:丝虫(Filaria)8一、形态一、形态班氏与马来微丝蚴形态鉴别班氏与马来微丝蚴形态鉴别班氏微丝蚴班氏微丝蚴 马来微丝蚴马来微丝蚴体态体态 柔和,弯曲较大柔和,弯曲较大硬直,大弯上有小弯硬直,大弯上有小弯 头间隙头间隙(长(长:宽)宽) 较短(较短(1:1或或1:2) 较长(较长(2:1) 体核体核 圆形,较小,大小均匀,排圆形,较小,大小均匀,排列疏松,相互分离,清晰可列疏松,相互分离,清晰可数数 卵圆形,排列紧密,大小不卵圆形,排

4、列紧密,大小不等,常相互重叠,不易分清等,常相互重叠,不易分清 尾核尾核 无无 有有2个,前后排列个,前后排列当前位置:丝虫(Filaria)9一、形态一、形态班氏丝虫微丝蚴班氏丝虫微丝蚴(244296)(5.37.0 )m 体态柔和,弯曲较大体态柔和,弯曲较大 马来丝虫微丝蚴马来丝虫微丝蚴(177230)(56)m 体态硬直,大弯上有小弯体态硬直,大弯上有小弯 当前位置:丝虫(Filaria)10一、形态一、形态班氏丝虫微丝蚴班氏丝虫微丝蚴 头间隙:较短头间隙:较短体核:圆形,较小,大小均匀,排列疏松,体核:圆形,较小,大小均匀,排列疏松,相互分离,清晰可数相互分离,清晰可数 马来丝虫微丝蚴

5、马来丝虫微丝蚴 头间隙:较长头间隙:较长体核:卵圆形,排列紧密,大小不等,常相体核:卵圆形,排列紧密,大小不等,常相互重叠,不易分清互重叠,不易分清 当前位置:丝虫(Filaria)11一、形态一、形态班氏微丝蚴班氏微丝蚴:无尾核。无尾核。马来微丝蚴马来微丝蚴:有尾核有尾核2个,前后排个,前后排列,尾核处角皮略膨大。列,尾核处角皮略膨大。 当前位置:丝虫(Filaria)12一、形态一、形态 虫体细长,活跃。班氏丝状蚴平均长虫体细长,活跃。班氏丝状蚴平均长1.6 mm,马来丝状蚴平均长马来丝状蚴平均长1.3 mm。尾端有。尾端有3个乳突个乳突。 丝状蚴自蚊下唇逸出,经吸血伤口或正常皮肤丝状蚴自

6、蚊下唇逸出,经吸血伤口或正常皮肤侵入人体。侵入人体。 3感染期幼虫感染期幼虫丝状蚴丝状蚴 当前位置:丝虫(Filaria)13二、生活史二、生活史(卵胎生卵胎生)淋巴淋巴系统系统成虫成虫 雌雄雌雄微丝蚴微丝蚴腊肠期幼虫腊肠期幼虫丝状蚴丝状蚴 幼虫幼虫蚊蚊人体人体当前位置:丝虫(Filaria)14二、生活史二、生活史丝虫生活史图丝虫生活史图当前位置:丝虫(Filaria)15生活史要点生活史要点二、生活史二、生活史 寄生部位寄生部位(成虫):人体淋巴系统(成虫):人体淋巴系统 感染阶段感染阶段:丝状蚴(:丝状蚴(L3) 中间宿主中间宿主:蚊:蚊 感染途径与方式感染途径与方式:蚊叮剌吸血,经皮肤

7、感染:蚊叮剌吸血,经皮肤感染 致病阶段致病阶段:成虫、幼虫:成虫、幼虫 诊断阶段诊断阶段:微丝蚴、成虫:微丝蚴、成虫 寿命寿命:成虫一般:成虫一般410年年 ;微丝蚴寿命;微丝蚴寿命23个月,具有夜现周期性。个月,具有夜现周期性。 当前位置:丝虫(Filaria)16夜现周期性夜现周期性 (nocturnal periodicity)二、生活史二、生活史 微丝蚴白天滞留在肺血管中,夜晚出现于外周血液,这种在外周血液中微丝蚴白天滞留在肺血管中,夜晚出现于外周血液,这种在外周血液中呈夜多昼少的现象成为夜现周期性呈夜多昼少的现象成为夜现周期性 。白天白天夜晚夜晚当前位置:丝虫(Filaria)17二

8、、生活史二、生活史微丝蚴在外周血中出现的高峰时间微丝蚴在外周血中出现的高峰时间 班氏微丝蚴班氏微丝蚴10pm2am,马来微丝蚴马来微丝蚴8pm4am 。 关于微丝蚴夜现周期性的机制至今尚未阐明。有人认为与宿主关于微丝蚴夜现周期性的机制至今尚未阐明。有人认为与宿主的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迷走神经的兴奋、抑制有关。的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迷走神经的兴奋、抑制有关。 当前位置:丝虫(Filaria)18(一)致病机制(一)致病机制三、致病三、致病 丝虫寄生引起淋巴组织的变态反应,丝虫寄生引起淋巴组织的变态反应,使淋巴瓣膜受损,导致淋巴回流障碍,使淋巴瓣膜受损,导致淋巴回流障碍,引起淋巴水肿,刺激组织增生

9、,纤维引起淋巴水肿,刺激组织增生,纤维化,变厚、变硬。化,变厚、变硬。成虫寄生于淋巴系统成虫寄生于淋巴系统当前位置:丝虫(Filaria)19三、致病三、致病(1)微丝蚴血症:一般无任何症状或仅有发热和淋巴管炎表现。)微丝蚴血症:一般无任何症状或仅有发热和淋巴管炎表现。 (2)急性期过敏和炎症反应:丝虫热,淋巴结炎,淋巴管炎(出)急性期过敏和炎症反应:丝虫热,淋巴结炎,淋巴管炎(出现精索炎、睾丸炎和附睾炎)。现精索炎、睾丸炎和附睾炎)。(3)慢性期阻塞性病变)慢性期阻塞性病变 象皮肿(象皮肿(elephantiasis) 鞘膜积液(鞘膜积液(hydrocele testis) 乳糜尿(乳糜尿(

10、chyluria)隐性丝虫病,也称热带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隐性丝虫病,也称热带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二)临床表现(二)临床表现当前位置:丝虫(Filaria)20淋巴管炎淋巴管炎三、致病三、致病 以下肢淋巴管较为常见。以下肢淋巴管较为常见。发作时见一红线自上而下发发作时见一红线自上而下发展,此即逆行性淋巴管炎,展,此即逆行性淋巴管炎,俗称俗称“流火流火”或或“红线红线”。当前位置:丝虫(Filaria)21阻塞性病变致病机制阻塞性病变致病机制三、致病三、致病淋巴系统阻塞淋巴系统阻塞 炎症反应炎症反应淋巴循环动力学发生严重的病理生理改变淋巴循环动力学发生严重的病理生理改变局部淋巴回流受阻局部淋

11、巴回流受阻 淋巴管曲张或破裂,淋巴液流入周围组织淋巴管曲张或破裂,淋巴液流入周围组织 导致淋巴肿或淋巴积液导致淋巴肿或淋巴积液 当前位置:丝虫(Filaria)22象皮肿象皮肿三、致病三、致病淋巴管阻塞淋巴管阻塞破裂破裂淋巴液积聚于皮下组织淋巴液积聚于皮下组织淋巴液刺激纤维组织增生淋巴液刺激纤维组织增生使局部皮肤和使局部皮肤和 皮下组织显著增厚、皮下组织显著增厚、弹性消失、弹性消失、变粗、变硬变粗、变硬象皮肿象皮肿淋巴液肿淋巴液肿晚期丝虫病最常见的体征,多发生于下肢和阴囊晚期丝虫病最常见的体征,多发生于下肢和阴囊当前位置:丝虫(Filaria)23三、致病三、致病下肢象皮肿下肢象皮肿当前位置:

12、丝虫(Filaria)24三、致病三、致病鞘膜积液鞘膜积液精索、睾丸淋巴结阻塞精索、睾丸淋巴结阻塞淋巴液淋巴液渗渗入鞘膜腔内入鞘膜腔内鞘膜积液、阴囊肿大鞘膜积液、阴囊肿大常见于班氏丝虫感染常见于班氏丝虫感染睾丸鞘膜积液睾丸鞘膜积液当前位置:丝虫(Filaria)25三、致病三、致病乳糜尿乳糜尿由班氏丝虫所致由班氏丝虫所致主动脉前淋巴结或肠干淋巴结受阻主动脉前淋巴结或肠干淋巴结受阻腰干淋巴压力增高腰干淋巴压力增高从小肠吸收的乳糜液经侧支流入肾淋巴管从小肠吸收的乳糜液经侧支流入肾淋巴管经肾乳头黏膜破损处流入肾盂经肾乳头黏膜破损处流入肾盂乳糜随尿液排出乳糜随尿液排出乳糜尿乳糜尿当前位置:丝虫(Fil

13、aria)26三、致病三、致病乳糜尿乳糜尿蛋白质蛋白质脂肪脂肪微丝蚴微丝蚴乳糜尿乳糜尿血性乳糜尿血性乳糜尿正常尿正常尿当前位置:丝虫(Filaria)27三、致病三、致病隐性丝虫病隐性丝虫病 指无典型丝虫病临床表现,微丝蚴不出现于外周血液,但可能存在于内指无典型丝虫病临床表现,微丝蚴不出现于外周血液,但可能存在于内脏器官和组织(肺、淋巴结)的丝虫感染。脏器官和组织(肺、淋巴结)的丝虫感染。 机制:机制:宿主对微丝蚴抗原引起的宿主对微丝蚴抗原引起的型超敏反应型超敏反应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夜间阵发性咳嗽、哮喘,疲乏低热夜间阵发性咳嗽、哮喘,疲乏低热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IgE水平升

14、高水平升高当前位置:丝虫(Filaria)28(一)病原(一)病原学学检查检查四、实验诊断四、实验诊断(1)血检微丝蚴:取血时间)血检微丝蚴:取血时间9pm2am。1)首选厚血膜法)首选厚血膜法2)新鲜血滴法)新鲜血滴法3)乙胺嗪白天诱出法)乙胺嗪白天诱出法(2)体液和尿液检查微丝蚴)体液和尿液检查微丝蚴(3)成虫检查法)成虫检查法当前位置:丝虫(Filaria)29(二二)免疫学检查免疫学检查 四、实验诊断四、实验诊断 可作辅助诊断可作辅助诊断(1 1)皮内试验:不用作确诊病人的依据,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皮内试验:不用作确诊病人的依据,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2 2)检测抗体)检测抗体(3 3)

15、检测抗原)检测抗原当前位置:丝虫(Filaria)30流行流行五、流行与防治五、流行与防治 分布:分布:班氏丝虫病世界流行,马来丝虫病分布在亚洲。丝虫病曾经班氏丝虫病世界流行,马来丝虫病分布在亚洲。丝虫病曾经流行于我国流行于我国16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山东、台湾和海南仅有班氏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山东、台湾和海南仅有班氏丝虫病流行。丝虫病流行。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审核认可,中国在全球年,世界卫生组织审核认可,中国在全球83个丝个丝虫病流行国家和地区中率先消除丝虫病。虫病流行国家和地区中率先消除丝虫病。 流行因素:流行因素:自然因素主要为温度、湿度、雨量、地理环境等。这些自然因素主要为温度

16、、湿度、雨量、地理环境等。这些因素影响蚊虫的孳生、繁殖和吸血活动,也影响丝虫幼虫在蚊体内因素影响蚊虫的孳生、繁殖和吸血活动,也影响丝虫幼虫在蚊体内的发育。的发育。当前位置:丝虫(Filaria)31流行环节流行环节五、流行与防治五、流行与防治(1)传染源)传染源:血中有微丝蚴的带虫者及病人是丝虫病的传染源。:血中有微丝蚴的带虫者及病人是丝虫病的传染源。(2)传播媒介)传播媒介:我国传播丝虫病的蚊媒有:我国传播丝虫病的蚊媒有10多种。多种。 班氏丝虫的主要传播媒介为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班氏丝虫的主要传播媒介为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 马来丝虫的主要媒介为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马来丝虫的主要媒介为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3)易感人群)易感人群:男女老少均可感染。流行区微丝蚴感染率高峰多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