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卷制作基本要求与注意事项_第1页
案卷制作基本要求与注意事项_第2页
案卷制作基本要求与注意事项_第3页
案卷制作基本要求与注意事项_第4页
案卷制作基本要求与注意事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案卷制作基本要求与注意事项案卷制作基本要求与注意事项 万载县质监局 江 洪一、立案一、立案l(一一)、立案审批文书要求:、立案审批文书要求:l1、有案件来源。即注明案件是来自监督检查、举报、有案件来源。即注明案件是来自监督检查、举报、交办还是受移送;交办还是受移送;l2、有案情记载和当事人基本情况;、有案情记载和当事人基本情况;l3、有承办人意见,应注明涉嫌违反的法律法规规章的、有承办人意见,应注明涉嫌违反的法律法规规章的名称;名称;l4、承办人员持有效执法证件,案卷中载明执法证号;、承办人员持有效执法证件,案卷中载明执法证号;l5、有行政机关负责人的审批意见、签名、并填写日期;、有行政机关负

2、责人的审批意见、签名、并填写日期;l6、在规定时间内立案。、在规定时间内立案。l注意事项:注意事项:l1、案由叙述要准确、案由叙述要准确l案由,是指案件名称。案由,是指案件名称。l行政处罚案件案由的结构:行政处罚案件案由的结构:l“行政相对人行政相对人”(名称)(名称)+“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名(名称)称)+“案案”。(案卷封面案由和结案报告案。(案卷封面案由和结案报告案由)由)l而立案审批的而立案审批的“案由案由”应该增加应该增加“涉嫌涉嫌”二字,二字,即:即:l“行政相对人行政相对人”名称名称+“涉嫌涉嫌”+“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名称)(名称)“案案”。 l“行政相对人行政相对人”的填写:

3、的填写:l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填写其经核准或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填写其经核准或者注册登记的名称,不得随意简称或者使用俗者注册登记的名称,不得随意简称或者使用俗称。称。l“行政相对人行政相对人”是公民的,应当填写其身份证是公民的,应当填写其身份证明上的姓名。明上的姓名。l注意事项:注意事项:l正确确定行政相对人正确确定行政相对人l行政相对人行政相对人: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即行政主体的行政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即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直接影响其权益的个人或组织。行为直接影响其权益的个人或组织。l行政处罚的适用对象:行政处罚的适用对

4、象:l“公民公民”、“法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或者其他组织”。l公民公民:是具有一个国家的:是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国籍”,根据该,根据该国的法律规范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国的法律规范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自然人人”。l法人法人:法人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与:法人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与自然人相对称的。法人是自然人相对称的。法人是“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在法律在法律上的人格化,是法律意义上的上的人格化,是法律意义上的“人人”,而不是,而不是实实在在的生命体,其依法产生、消亡。实实在在的生命体,其依法产生、消亡。l其他组织其他组织: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组织机

5、构和财产,但又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构和财产,但又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l正确确定行政相对人要在两个方面把握:正确确定行政相对人要在两个方面把握:l(一一)、第一方面:注意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第一方面:注意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三者的界定。组织三者的界定。 l第一、公民。以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合伙形式为第一、公民。以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合伙形式为主的情形:主的情形:公民成为质量技术监督行政相对人时,以公民公民成为质量技术监督行政相对人时,以公民的身份证件上的正式姓名作为行政相对人名称。的身份证件上的正式姓名作为行政相对人名称。 l第二,法人第二,法人在我国,凡依法经核准登记,拥有必要的在我国,凡依

6、法经核准登记,拥有必要的独立财产,设有一定的组织机构,依法独立享独立财产,设有一定的组织机构,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能以自己的名义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能以自己的名义参加民事法律关系的社会组织,即为法人。法参加民事法律关系的社会组织,即为法人。法人包括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和人包括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四类。社会团体法人四类。l第三,其他组织第三,其他组织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但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但又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又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l(包括:法人依法设立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分支机包括:法人依法设立

7、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构;但是,法人非依法设立的分支机构,或者但是,法人非依法设立的分支机构,或者虽依法设立,但没有领取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虽依法设立,但没有领取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应当以设立该分支机构的法人为当事人。应当以设立该分支机构的法人为当事人。)l常见的存在问题:常见的存在问题:l1、在非内部执法文书中把公民、其他组织当、在非内部执法文书中把公民、其他组织当作法人;作法人;l2、把个体工商户(公民)当作其他组织;、把个体工商户(公民)当作其他组织;l3、把不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分支机构当作、把不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分支机构当作行政相对人;行政相对人;l4、把非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

8、组织当作行政、把非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当作行政相对人。相对人。l(二)第二方面:准确确认行政相对人(二)第二方面:准确确认行政相对人l2、“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定性要准确。定性要准确。l引用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用语,反映出该引用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用语,反映出该行为的分类属性和行为的具体性质。行为的分类属性和行为的具体性质。l实施实施“违法行为违法行为”的过程、方法或手段不能当的过程、方法或手段不能当作作“违法行为违法行为。”l立案审批表制作立案审批表制作l1、正确确认行政相对人和违法行为定性准确;l2、经办人意见栏中的承办人意见应当注明当事人涉嫌违反的法律、法规、规章的名称及条款内容;

9、l3、行政机关负责人审批意见、签名、并填写日期。二、调查取证二、调查取证l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十四条第十四条规定:规定:“承办人员应当对案件进行全面调查,承办人员应当对案件进行全面调查,收集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收集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l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人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人陈述、现场笔录以及检验、检测、检定或者鉴陈述、现场笔录以及检验、检测、检定或者鉴定结果等,经查证属实后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定结果等,经查证属实后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证据。”l(一一)、现场检查、现场检查l1、检查:、检查:l现场检查笔录要求:现

10、场检查笔录要求:l(1)有现场检查的起止时间、场所记载;)有现场检查的起止时间、场所记载;l(2)现场检查的内容清楚;)现场检查的内容清楚;l(3)被检查人基本情况清楚、完整;)被检查人基本情况清楚、完整;l(4)检查情况记录准确、客观、全面、有针对性;)检查情况记录准确、客观、全面、有针对性;l(5)有被检查人对笔录的意见及签名。)有被检查人对笔录的意见及签名。l现场检查的目的是:查明违法行为发生现场的情况,发现场检查的目的是:查明违法行为发生现场的情况,发现和收集证据,判断案件性质,确定调查方向和范围。现和收集证据,判断案件性质,确定调查方向和范围。l2、制作笔录、制作笔录l现场检查笔录是

11、用于记录现场检查情况现场检查笔录是用于记录现场检查情况的文的文书书。l制作笔录应注意以下几点:制作笔录应注意以下几点:l笔录应当符合法定证据形式;笔录应当符合法定证据形式;l检查内容的记录详略要得当;检查内容的记录详略要得当;l及时固定有关证据;及时固定有关证据;l现场检查笔录应当在检查现场当场制作现场检查笔录应当在检查现场当场制作。l现场检查笔录四大要点。现场检查笔录四大要点。l(1)时间。既包括实施检查的起、止时间,又包括当)时间。既包括实施检查的起、止时间,又包括当事人签字的时间,两个时间要吻合,前、后应一致;事人签字的时间,两个时间要吻合,前、后应一致;l(2)人物。包括执法人员和当事

12、人,其他部门配合执)人物。包括执法人员和当事人,其他部门配合执法的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也要记录,所有签名要与记法的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也要记录,所有签名要与记录中一致;录中一致;l(3)地点。包括违法当事人营业执照核定的经营地点)地点。包括违法当事人营业执照核定的经营地点和实际的检查地点;和实际的检查地点;l(4)检查内容。所有检查情况、采取何种方法或措施)检查内容。所有检查情况、采取何种方法或措施均要记录,并要前后一致,与抽样、查封、扣押的内均要记录,并要前后一致,与抽样、查封、扣押的内容一致。容一致。l3、现场检查和检查笔录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现场检查和检查笔录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办法l

13、问题问题1、检查盲目进行;、检查盲目进行;l问题问题2、检查笔录有主观描述,现场定性、检查笔录有主观描述,现场定性l问题问题3、现场检查笔录掺杂调查和告知内容;、现场检查笔录掺杂调查和告知内容;l问题问题4、检查笔录过于简单,获取、收集的证据、检查笔录过于简单,获取、收集的证据不能相互佐证。不能相互佐证。l问题问题5、当事人拒绝签字的处置。、当事人拒绝签字的处置。l当事人拒绝签字的处置:当事人拒绝签字的处置:l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第十五条规定:第十五条规定:“当事人拒绝签名或者当事人拒绝签名或者不能签名的,应该注明原因,有其他人在

14、现场不能签名的,应该注明原因,有其他人在现场的,可由其他人签名。法律、法规、规章另有的,可由其他人签名。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规定的,从其规定。l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十五条规第十五条规定:定:“现场检查由案件承办人员进行,可以邀现场检查由案件承办人员进行,可以邀请法定检验、检测、检定、鉴定机构的人员或请法定检验、检测、检定、鉴定机构的人员或者有关技术人员参加。现场检查应当通知当事者有关技术人员参加。现场检查应当通知当事人到场。当事人拒不到场的,不影响检查的进人到场。当事人拒不到场的,不影响检查的进行,承办人员应当在笔录中载明情况。行,承办人

15、员应当在笔录中载明情况。” l第二十四条规定:第二十四条规定:“调查取证过程中,出现当调查取证过程中,出现当事人拒绝接受调查、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拒绝事人拒绝接受调查、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拒绝在相应执法文书上签名或者盖章等情况的,案在相应执法文书上签名或者盖章等情况的,案件承办人员应当在执法文书或者其他有关材料件承办人员应当在执法文书或者其他有关材料上载明情况,并以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加以上载明情况,并以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加以证明。必要时,案件承办人员可以邀请第三方证明。必要时,案件承办人员可以邀请第三方作为见证人。作为见证人。”l(二二)询问调查询问调查l询问笔录要求:询问笔录要求:l(1)有

16、询问的起止时间、地点;)有询问的起止时间、地点;l(2)针对一个人;)针对一个人;l(3)被询问人的基本情况完整;)被询问人的基本情况完整;l(4)有两名执法人员的签名;)有两名执法人员的签名;l(5)有被询问人的逐页签名;)有被询问人的逐页签名;l(6)涂改之处有被询问人确认的压指印或签名。)涂改之处有被询问人确认的压指印或签名。l1、调查询问的基本要求、调查询问的基本要求l(1)调查时办案人员不得少于两人;)调查时办案人员不得少于两人;l(2)首先应表明执法身份和证号并在笔录中记)首先应表明执法身份和证号并在笔录中记载、告知权利义务,查明被调查人的身份等情载、告知权利义务,查明被调查人的身

17、份等情况;况;l(3)要把握好提问的方式,选择好突破口。要)要把握好提问的方式,选择好突破口。要注意对案件知情人、证人、举报人所收集的证注意对案件知情人、证人、举报人所收集的证据保密,不能轻易将此类证据交当事人对质;据保密,不能轻易将此类证据交当事人对质;l(4)调查要与其他取证相结合。边询问,边调)调查要与其他取证相结合。边询问,边调查。对已撑握的证据,要相互印证。要允许当查。对已撑握的证据,要相互印证。要允许当事人辩护,切实保障当事人的申辩权利;事人辩护,切实保障当事人的申辩权利;l(5)调查笔录要当场制作,不得事后追记或补)调查笔录要当场制作,不得事后追记或补缺。笔录字迹要清楚,记录全面

18、、准确;缺。笔录字迹要清楚,记录全面、准确;l(6)笔录应尽可能记录原话;)笔录应尽可能记录原话;l(7)调查完毕,笔录要交被调查人核对;)调查完毕,笔录要交被调查人核对;l(8)调查时间记载要准确(含起、止时间),)调查时间记载要准确(含起、止时间),多次调查的,应载明次数。多次调查的,应载明次数。l2、调查询问的注意事项、调查询问的注意事项l明确初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明确初次调查的主要目的。l搞清当事人的基本情况;搞清当事人的基本情况;l固定现场违法事实;固定现场违法事实;l查清涉嫌违法活动的查清涉嫌违法活动的“来龙去脉来龙去脉”;l追查涉案财物去向;追查涉案财物去向;l搞清参与违法活动的其

19、他人员情况;搞清参与违法活动的其他人员情况;l进一步扩大查案成果进一步扩大查案成果。 l理清思路,重点调查,应注意以下几点:理清思路,重点调查,应注意以下几点:l(1)选择好调查的角度或切入点;选择好调查的角度或切入点;l(2)做好一次完成调查的充分准备;)做好一次完成调查的充分准备;l即要搞清楚违法事实的即要搞清楚违法事实的“八要素八要素”:生产销售:生产销售的违法时间、地点、人员、违法生产销售重要的违法时间、地点、人员、违法生产销售重要情节、手段、生产销售违法的来龙去脉、涉案情节、手段、生产销售违法的来龙去脉、涉案财物去向、参与人等情况。财物去向、参与人等情况。l3、提问方法及应用、提问方

20、法及应用l(1)开放式提问;)开放式提问;l(2)封闭式提问;)封闭式提问;l(3)延伸式提问;)延伸式提问;l(4)确认式提问)确认式提问。l4、询问调查中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询问调查中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l(1)调查主题不明,没有抓住关键;)调查主题不明,没有抓住关键;l(2)“紧急刹车紧急刹车”或或“调头调头”;l(3)在询问调查时,履行了)在询问调查时,履行了“告知告知”义务;义务;l(4)事实没有查清楚;)事实没有查清楚;l(5)调查收集的证据与现场检查的不能相互)调查收集的证据与现场检查的不能相互印证,甚至相矛盾;印证,甚至相矛盾;l(6)一份调查笔录记载对两个人的调查。一份

21、调查笔录记载对两个人的调查。l5、调查取证时的注意事项:、调查取证时的注意事项:l(1)及时收集当事人相关信息资料,准确判)及时收集当事人相关信息资料,准确判断证言、证词的真实性。断证言、证词的真实性。l个人信息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个人信息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证件种类、证件号码、住址、邮编、联系电话、证件种类、证件号码、住址、邮编、联系电话、学历、职业等。学历、职业等。l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单位)信息资料包括营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单位)信息资料包括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书或者核准登记证书等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书或者核准登记证书等等。等。l单位的信息资料还应包括法定代

22、表人身份证明单位的信息资料还应包括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或负责人身份证明。或负责人身份证明。l(2)个人代表单位接受调查询问、签收执文)个人代表单位接受调查询问、签收执文书的,应该要求提供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委书的,应该要求提供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委托书。托书。l个人代表已认定为行政相对人的近亲或者合伙个人代表已认定为行政相对人的近亲或者合伙人、同事签收执法文书的,应该要求提供行政人、同事签收执法文书的,应该要求提供行政相对人的委托书。相对人的委托书。l(3)对证据、证言证词要加于判断分析)对证据、证言证词要加于判断分析l(三三)抽样取证抽样取证l行政处罚法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第三十七

23、条第二款规定:“行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法。”l抽样取证中的抽样不同于监督检查的国家统检、抽样取证中的抽样不同于监督检查的国家统检、省定检和统一制定了监督抽查计划的定期检验省定检和统一制定了监督抽查计划的定期检验抽样。抽样。l在执法办案程序中的抽样不是监督检查抽样,在执法办案程序中的抽样不是监督检查抽样,而是取证的一般方法或手段,不应当使用而是取证的一般方法或手段,不应当使用监监督检查抽样单督检查抽样单,而应当使用,而应当使用抽样取证单抽样取证单。l(四四)巧用巧用通知书通知书、协查函协查函,使案件办,使案件办理更完善理更完善l1

24、、通知书通知书l是行政机关在行政案件办理过程中,对涉及当是行政机关在行政案件办理过程中,对涉及当事人权利或者义务的有关事项通知当事人的法事人权利或者义务的有关事项通知当事人的法律文书。律文书。l2、协查函协查函l协查函是行政机关请求其他部门或者单位协助协查函是行政机关请求其他部门或者单位协助调查的法律文书。调查的法律文书。 三:证据保存及应用三:证据保存及应用l基本要求:基本要求:l(1)完整记录被调查取证人情况;)完整记录被调查取证人情况;l(2)调查取证事由正当合法;)调查取证事由正当合法;l(3)调查取证的地点准确具体;)调查取证的地点准确具体;l(4)提取证物与案件有关联;)提取证物与

25、案件有关联;l(5)取证物品的性状描述完整准确;)取证物品的性状描述完整准确;(包括名包括名称、规格、数量等称、规格、数量等)l(6)有两名以上执法人员签名;)有两名以上执法人员签名;l(7)有被调查取证人签名或盖章;)有被调查取证人签名或盖章;l(8)有行政机关的印章,并填写日期;)有行政机关的印章,并填写日期;l(9)强制措施有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并依)强制措施有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并依法有据;法有据;l(10)被行政强制措施的物品在法定期限内)被行政强制措施的物品在法定期限内做出处理决定,并有文书记载。做出处理决定,并有文书记载。l行政强制法行政强制法第十八条规第十八条规定定:行:行政机

26、关实施行政强制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遵守下列规定:措施应当遵守下列规定:l(一)实施前须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经批准;(一)实施前须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经批准;l(二)由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实施;(二)由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实施;l(三)出示执法身份证件;(三)出示执法身份证件;l(四)通知当事人到场;(四)通知当事人到场;l(五)当场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五)当场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l(六)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六)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l(七)制作现场笔录;(七)制作现场

27、笔录;l(八)现场笔录由当事人和行政执法人员签名(八)现场笔录由当事人和行政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当事人拒绝的,在笔录中予以注明;或者盖章,当事人拒绝的,在笔录中予以注明;l(九)当事人不到场的,邀请见证人到场,由(九)当事人不到场的,邀请见证人到场,由见证人和行政执法人员在现场笔录上签名或者见证人和行政执法人员在现场笔录上签名或者盖章;盖章;l(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程序。(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程序。l行政强制法行政强制法第十九条第十九条:情况紧急,需要:情况紧急,需要当场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当场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

28、补在二十四小时内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行政机关负责人认为不应当采取办批准手续。行政机关负责人认为不应当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应当立即解除。行政强制措施的,应当立即解除。 l执法实践应用行政强制要求注意的就是:执法实践应用行政强制要求注意的就是:l1、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必须经行政机关负责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必须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批准;l2、时限必须合法。、时限必须合法。l(一一)、行政强制措施及运用、行政强制措施及运用l1、行政强制措施及实施条件、行政强制措施及实施条件l质监部门执行的法律、法规、规章对强制措施授权的有:质监部门执行的法律、法规、规章对强制措施授权的有:l(1)行

29、政处罚法行政处罚法(第(第37条)条)l(2)产品质量法产品质量法(第(第18条)条)l(3)江西省标准化管理条例江西省标准化管理条例(第(第25条)条)l(4)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第(第37条)条)l(5)计量法实施细则计量法实施细则(第(第47条、条、48条、第条、第50条)条)l(6)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第52条)条)l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应符合以下条件: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应符合以下条件:l(1)有效避免违法行为进一步对社会造成危)有效避免违法行为进一步对社会造成危害;害;l(2)有效防止证据失灭或者以后难以取得。)有效防止证据失灭或

30、者以后难以取得。l2、行政强制实际运用及注意事项、行政强制实际运用及注意事项l登记保存:登记保存:l登记保存的实际运用中通常对登记保存的实际运用中通常对“帐薄帐薄”、“凭凭证证”等书证材料进行登记保存,以利于下一步等书证材料进行登记保存,以利于下一步取证或固定证物。登记保存的期限只有七日,取证或固定证物。登记保存的期限只有七日,到期必须作出处理意见。到期必须作出处理意见。l封存:封存:l封存是对违法产品或物品所采取的强制措施,封存是对违法产品或物品所采取的强制措施,我们在实施行政强制时,除了要符合前面讲的两个条件外,实施行政强制时,除了要符合前面讲的两个条件外,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注意以下几点:

31、l(1)有违法行为的证据或举报;)有违法行为的证据或举报;l(2)实施行政强制的程序合法)实施行政强制的程序合法(有法律依据、必须经行有法律依据、必须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政机关负责人批准);l(3)是禁止生产、销售的产品或辅料、工具等;)是禁止生产、销售的产品或辅料、工具等;l(4)期限不得超过产品的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期限不得超过产品的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l(5)因办案需要延长期限的,应当报经负责人批准。)因办案需要延长期限的,应当报经负责人批准。l扣押扣押l扣押是行政强制中表现形式更为强硬的一种,扣押是行政强制中表现形式更为强硬的一种,其基本要求和其基本要求和“登记保存登记保存”

32、、“封存封存”一样。一样。l实施扣押行政强制应符合下列条件:实施扣押行政强制应符合下列条件:l(1)有证据表明物品存在违法事实的;)有证据表明物品存在违法事实的;l(2)依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必须没收、销)依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必须没收、销毁的;毁的;l(3)如不及时采取扣押,事后有可能难以追)如不及时采取扣押,事后有可能难以追缴或者将对社会造成危害的。缴或者将对社会造成危害的。l通常情况下,所扣押的违法物品在作出处理决通常情况下,所扣押的违法物品在作出处理决定时,应当予以没收。定时,应当予以没收。 l(二)行政强制通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二)行政强制通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l1、时限填写不准

33、确,或因案情复杂需要延长期、时限填写不准确,或因案情复杂需要延长期限未及时报批。或虽报批,但未及时通知被查限未及时报批。或虽报批,但未及时通知被查封单位或个人;封单位或个人;l2、强制措施的法律依据不准确、恰当。或强制、强制措施的法律依据不准确、恰当。或强制措施的标的物错误;措施的标的物错误;(如封厂、封店等。)l3、物品清单中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不、物品清单中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不确切,或与现场检查笔录不相符;确切,或与现场检查笔录不相符;l4、未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未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l案件处理的审批文书要求:案件处理的审批文书要求:l(1)案由和当事人的基本情况记载准

34、确;)案由和当事人的基本情况记载准确;l(2)违法事实记录完整,证据确凿、充分,处罚依据)违法事实记录完整,证据确凿、充分,处罚依据明确;明确;l(3)承办人的意见明确、具体,有签名并填写日期;)承办人的意见明确、具体,有签名并填写日期;l(4)有法制机构的审查意见;)有法制机构的审查意见;(以上为以上为案件初审理意案件初审理意见表见表文书文书)l(5)有案审记录;)有案审记录;l(6)行政机关负责人审批意见明确、具体,有签名并)行政机关负责人审批意见明确、具体,有签名并填写日期。填写日期。(为为行政处理决定审批表行政处理决定审批表文书文书)四、审查决定及送达l(一)、(一)、案件调查终结报告

35、案件调查终结报告l案件调查终结报告应当载明以下事项:案件调查终结报告应当载明以下事项:(1)案由及当事人的基本情况;)案由及当事人的基本情况;(2)调查经过及采取强制措施的情况;)调查经过及采取强制措施的情况;(3)调查认定的违法事实及主要证据;)调查认定的违法事实及主要证据;(4)当事人在调查过程中提出的申辩事实及理由;)当事人在调查过程中提出的申辩事实及理由;(5)违法行为性质及定性依据;)违法行为性质及定性依据;(6)拟处理意见及其依据;)拟处理意见及其依据;(7)从轻、减轻或者从重处罚等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从轻、减轻或者从重处罚等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l(二)、(二)、初审理意见表初

36、审理意见表l初审内容主要包括:初审内容主要包括:(1)对案件是否具有管辖权;)对案件是否具有管辖权;(2)违法主体认定是否准确;)违法主体认定是否准确;(3)办案程序是否符合法定要求;)办案程序是否符合法定要求; (4)案件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充分,)案件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充分,执法文书是否规范;执法文书是否规范;l(5)适用法律依据是否准确;)适用法律依据是否准确;(6)处理建议是否合法、适当;)处理建议是否合法、适当;(7)处罚裁量是否合理、公正;)处罚裁量是否合理、公正;(8)违法行为是否涉嫌犯罪,并需要移送司)违法行为是否涉嫌犯罪,并需要移送司法机关。法机关。l(三)、(

37、三)、案件审理记录案件审理记录l审理记录有以下几个方面要把握:审理记录有以下几个方面要把握:l参加集体审理的人数。参加集体审理的人数。l(1)、应当由三分之二以上委员进行集体审理的、应当由三分之二以上委员进行集体审理的案件:案件:l(新规定)对拟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对拟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较大数额罚款决定的,或者案情复杂、影响证、较大数额罚款决定的,或者案情复杂、影响重大的行政处罚案件:重大的行政处罚案件:l(2)、对其他处罚案件,要由三名以上委员进行、对其他处罚案件,要由三名以上委员进行集体审理。集体审理。 l2、对认定违法事实的证据要逐一列举,并说、对认定违法事实的证据

38、要逐一列举,并说明每一证据材料所证明的证明事项;明每一证据材料所证明的证明事项;l3、对认定的违法货值金额、违法所得计算方、对认定的违法货值金额、违法所得计算方法应作说明;法应作说明;l4、对裁量权的应用要作说明,特别是从重或、对裁量权的应用要作说明,特别是从重或从轻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和法律、法规规范从轻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和法律、法规规范要求要作说明。要求要作说明。l(四四)、行政处理决定审批表行政处理决定审批表l是对案件进行审理后作出处理决定,报经行政是对案件进行审理后作出处理决定,报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的内部文书。机关负责人批准的内部文书。l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l1、案

39、件调查终结报告。过于简单,省略了主、案件调查终结报告。过于简单,省略了主要环节和事实,对当事人的不同观点和申辩意要环节和事实,对当事人的不同观点和申辩意见没有反映。见没有反映。l2、初审理意见表。、初审理意见表。l(1)案由前后不一致或不一致时不作说明;)案由前后不一致或不一致时不作说明;l(2)违法事实雷同于立案审批的)违法事实雷同于立案审批的“案情摘案情摘要要”;l(3)证据列举不全面。)证据列举不全面。l3、案件审理记录。、案件审理记录。l(1)过于简单,只有主持人开场白,然后就)过于简单,只有主持人开场白,然后就是承办人员简单介绍案情和处理建议意见,最是承办人员简单介绍案情和处理建议意

40、见,最后就是所有参加审理人员的后就是所有参加审理人员的“同意同意”;l(2)对每一个证据及所证明的事项没作介绍;)对每一个证据及所证明的事项没作介绍;l(3)对违法所得及货值金额的计算没作交待;)对违法所得及货值金额的计算没作交待;l(4)对从重或从轻的事实和理由没作交待。)对从重或从轻的事实和理由没作交待。l(五)、处理决定(五)、处理决定l1、行政处罚告知书要求:、行政处罚告知书要求:l(1)当事人名称准确,基本情况完整、准确;)当事人名称准确,基本情况完整、准确;(公民: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住公民: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住址、邮编、电话等;法人或其他组织:单位名址、邮编

41、、电话等;法人或其他组织:单位名称、地址、单位代码或注册号、法定代表人或称、地址、单位代码或注册号、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邮编、电话等。负责人、邮编、电话等。)l(2)载明违法事实和处罚依据;)载明违法事实和处罚依据;l(3)明确告知拟给予行政处罚的内容;)明确告知拟给予行政处罚的内容;l(4)明确告知当事人行使陈述、申辩和要求)明确告知当事人行使陈述、申辩和要求听证的期限;听证的期限;l(5)行政机关的印章、日期完整无误。)行政机关的印章、日期完整无误。l2、行政处罚决定书要求、行政处罚决定书要求:l(1)当事人当事人名称准确,基本情况完整、)当事人当事人名称准确,基本情况完整、准确;准确;(

42、公民: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公民: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住址、邮编、电话等;法人或其他组织:单位名住址、邮编、电话等;法人或其他组织:单位名称、地址、单位代码或注册号、法定代表人或负称、地址、单位代码或注册号、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邮编、电话等。责人、邮编、电话等。)l(2)有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的事实和依据;)有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的事实和依据;l(3)体现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体现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l(4)有行政处罚的依据和种类;)有行政处罚的依据和种类;l(5)有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并告知)有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并告知不履行后果;不履行后果;l(6)告知救

43、济途径和期限完整、准确;)告知救济途径和期限完整、准确;l(7)行政机关名称、印章、日期完整、准确。)行政机关名称、印章、日期完整、准确。l行政处罚告知书行政处罚告知书l是行政机关在对行政相对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是行政机关在对行政相对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履行法定的告知义务和行政相对人行使陈之前履行法定的告知义务和行政相对人行使陈述申辩权利时所使用的法律文书。述申辩权利时所使用的法律文书。l告知书告知书有两种格式:有两种格式:l1、填写式、填写式l2、说理式、说理式l告知书告知书常见问题:常见问题:l把行政相对人没有的权力告知了,比如听证权;把行政相对人没有的权力告知了,比如听证权;l没有听取行

44、政相对人的陈述申辩意见;没有听取行政相对人的陈述申辩意见;l拟处罚缺项;拟处罚缺项;l案审委改变原认定的违法事实、证据、处罚依案审委改变原认定的违法事实、证据、处罚依据或者处罚种类及幅度的,没有重新履行行政据或者处罚种类及幅度的,没有重新履行行政处罚告知程序。处罚告知程序。 l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l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是行政机关将行政处罚决是行政机关将行政处罚决定通知被处罚的行政相对人时使用的法律文书,定通知被处罚的行政相对人时使用的法律文书,具有法律意义和法律执行力。送达才生效,既具有法律意义和法律执行力。送达才生效,既可成为复议和行政诉讼的证据,也可以单独成可成为复议和行政

45、诉讼的证据,也可以单独成为复议或行政诉讼的为复议或行政诉讼的“标的标的”。l(应当自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作出处理决定。)l行政处罚决定书常见问题:行政处罚决定书常见问题:l1、违法事实认定证据不足或认定错误;、违法事实认定证据不足或认定错误;l2、语言不精练;、语言不精练;l3、适用法律不准确;、适用法律不准确;l4、援引的法律、法规条款说明错误,分不清款、援引的法律、法规条款说明错误,分不清款和项;和项;l5、处罚缺项;、处罚缺项;l6、对行政相对人的陈述、申辩意见未作复核,对行政相对人的陈述、申辩意见未作复核,或听证后改变处罚意见的未重新告知。或听证后改变处罚意见的未重新告知。l(六)送达和

46、期间(六)送达和期间l要求:要求:l(1)载明送达文书名称;)载明送达文书名称;l(2)载明受送达人名称;)载明受送达人名称;l(3)载明送达时间、地点;)载明送达时间、地点;(时间要具体到日、时间要具体到日、时、分时、分)l(4)送达方式准确;)送达方式准确;l(5)有送达人、受送达人的签名,有行政机关)有送达人、受送达人的签名,有行政机关印章。印章。l常见问题:常见问题:l1、受送达人非本人的,他人代接受送达法律文、受送达人非本人的,他人代接受送达法律文书的没有要求其出示委托书;书的没有要求其出示委托书;l2、期间把握不准。、期间把握不准。l(期间的规定应当按照民事诉讼法第期间的规定应当按

47、照民事诉讼法第75条的条的规定:规定:“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计算在内。期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计算在内。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第一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l送达和期间常见问题解决方法:送达和期间常见问题解决方法:l1、熟练运用各种送达方式;、熟练运用各种送达方式;l2、遵守期间的法律规定。、遵守期间的法律规定。五、案件移送五、案件移送l案件移送有两种。案件移送有两种。l(一)向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移送;(一)向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移送;(包括上级包括上级行政机关和其他部门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和其他部门行政机关)l向其他行

48、政机关移送案件时,应当附有以下材向其他行政机关移送案件时,应当附有以下材料:料:l1、行政案件移送书;、行政案件移送书;l2、案件情况调查报告;、案件情况调查报告;l3、涉案物品清单;、涉案物品清单;l4、有关检验报告或鉴定结论;、有关检验报告或鉴定结论;l5、其他有关材料。、其他有关材料。l(二)涉嫌构成犯罪的,向公安机关移送。(二)涉嫌构成犯罪的,向公安机关移送。l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应当附有以下材料: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应当附有以下材料:l1、涉嫌犯罪案件移送书涉嫌犯罪案件移送书;l2、涉嫌犯罪案件情况调查报告涉嫌犯罪案件情况调查报告;l3、涉案物品清单涉案物品清单;l4、有关检验报告或鉴定

49、结论;、有关检验报告或鉴定结论;l5、其他有关涉嫌犯罪的证据材料。、其他有关涉嫌犯罪的证据材料。l已作出行政处罚的,还应当抄送已作出行政处罚的,还应当抄送行政处罚决行政处罚决定书定书副本。副本。l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应当将移送材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应当将移送材料同时抄报检察机关。料同时抄报检察机关。l移送案件,应当同时书面告知相关利害关系人,移送案件,应当同时书面告知相关利害关系人,特殊情况除外。特殊情况除外。l移送案件,须经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批准,执移送案件,须经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批准,执法人员不得擅自移送,其他负责人不得擅自批法人员不得擅自移送,其他负责人不得擅自批准。准。

50、l(三三)、行政执法建议书行政执法建议书。六、执行和结案六、执行和结案l关于执行关于执行“问题问题”的几种处理建议:的几种处理建议:l1、暂缓或者分期缴纳;、暂缓或者分期缴纳;l2、申请强制执行;、申请强制执行;l3、中止执行;、中止执行;l4、终结执行。、终结执行。l中止执行的法定情形;中止执行的法定情形;l(一)、当事人履行行政决定确有困难或者暂(一)、当事人履行行政决定确有困难或者暂无履行能力的;无履行能力的;l(二)、第三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确有理(二)、第三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确有理由的;由的;l(三)、执行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且中(三)、执行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且中止执

51、行不损害公共利益的;止执行不损害公共利益的;l(四)、行政机关认为需要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四)、行政机关认为需要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形。l终结执行的法定情形:终结执行的法定情形:l(一)、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一)、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受人的;务承受人的;l(二)、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无财产可供(二)、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无财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受人的;执行,又无义务承受人的;l(三)、执行标的灭失的;(三)、执行标的灭失的;l(四)、据以执行的行政决定被撤销的;(四)、据以执行的行政决定被撤销的;l(五)、行政机关认为需要终结执行的其他情(五)、行政机关认为需要

52、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形。l结案结案l结案要求:结案要求:l(1)案由清楚;)案由清楚;l(2)载明结案理由;)载明结案理由;l(3)载明执行情况,未执行部分应有说明;)载明执行情况,未执行部分应有说明;l(4)罚没物品应有处理结果;)罚没物品应有处理结果;l(5)有案件办理人员结案意见及签名、并填写日期)有案件办理人员结案意见及签名、并填写日期l(6)有行政机关负责人同意结案的意见和签名、并填)有行政机关负责人同意结案的意见和签名、并填写日期。写日期。l1、使用、使用结案审批表结案审批表的情形。的情形。l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人批准后,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

53、人批准后,予以结案:予以结案:l(1)行政处罚决定执行完毕的;)行政处罚决定执行完毕的;l(2)经人民法院判决或者裁定后,执行完毕的;)经人民法院判决或者裁定后,执行完毕的;l(3)不予行政处罚的;)不予行政处罚的;l(4)案件移送有管辖权部门或者司法机关的;)案件移送有管辖权部门或者司法机关的;l(5)决定终止调查的;)决定终止调查的;l(6)决定终止行政处罚决定执行的。)决定终止行政处罚决定执行的。l2、使用、使用结案报告结案报告的情形:的情形:l对以下案件,应当在结案后对以下案件,应当在结案后15日内向上一级日内向上一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备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备案:l(1)上级

54、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督办的案件;)上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督办的案件;l(2)指定管辖的案件;)指定管辖的案件;l(3)在本行政区域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在本行政区域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l(4)向司法机关移送的案件;)向司法机关移送的案件;l(5)经人民政府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结案)经人民政府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结案的案件。的案件。l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于本级人民政府交办的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于本级人民政府交办的案件或者在本行政区域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应件或者在本行政区域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当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l对以上案件,应制作对以上案件,应制作结案报告结案报告在结案

55、在结案15日内向上一级部门报告、备案。日内向上一级部门报告、备案。l3、结案时没收违法物品的处理、结案时没收违法物品的处理l(1)、对尚有使用价值的,依法拍卖;)、对尚有使用价值的,依法拍卖;l(2)、对没有使用价值或者危及人体健康、)、对没有使用价值或者危及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物品监督销毁。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物品监督销毁。七、法律适用要求:七、法律适用要求:l(1)有明确的、有效的法律依据;)有明确的、有效的法律依据;l(2)适用法律准确,引用条、款、项准确、)适用法律准确,引用条、款、项准确、完整;完整;l(3)行政处罚种类和幅度符合法律、法规、)行政处罚种类和幅度符合法律、法规、

56、规章的规定。规章的规定。l(一)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适用;(一)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适用;l(二)关于法律规范冲突的适用规则:(二)关于法律规范冲突的适用规则:l1、下位法的规定不符合上位法的,原则上适、下位法的规定不符合上位法的,原则上适用上位法。用上位法。l2、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的适用关系。、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的适用关系。l“同一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同一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的不同条文对相同事项有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的不同条文对相同事项有一般规定和特别规定的,优先适用特别规定一般规定和特别规定的,优先适用特别规定”。l3、地方性

57、法规与部门规章冲突的选择适用。、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冲突的选择适用。l(1)法律或者行政法规授权部门规章作出实)法律或者行政法规授权部门规章作出实质性规定的,其规定优先适用;质性规定的,其规定优先适用;l(2)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部门规章)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部门规章对于国务院决定、命令授权的事项作出的规定,对于国务院决定、命令授权的事项作出的规定,应当优先适用;应当优先适用;l(3)地方性法规根据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授)地方性法规根据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授权,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出的具体规权,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出的具体规定,应当优先适用;定,应当优先适用;l(4)地方性

58、法规对属于地方性事务的事项作)地方性法规对属于地方性事务的事项作出的规定,应当优先适用;出的规定,应当优先适用;l(5)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对需要全国规,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对需要全国统一规定以外的事项作出的规定,应当优先适统一规定以外的事项作出的规定,应当优先适用;用;l(6)能够直接适用的其他情形,不能确定对)能够直接适用的其他情形,不能确定对相同事项的规定不一致的,参照上列精神处理。相同事项的规定不一致的,参照上列精神处理。l4、规章冲突的选择适用。、规章冲突的选择适用。lA、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

59、对相对事项的、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相对事项的规定不一致的,规定按下列情形适用:规定不一致的,规定按下列情形适用:l(1)法律或者行政法规授权部门规章作出实施)法律或者行政法规授权部门规章作出实施性规定的,其规定优先适用;性规定的,其规定优先适用;l(2)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部门规章对)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部门规章对于国务院决定、命令授权的事项作出的规定,应于国务院决定、命令授权的事项作出的规定,应当优先适用;当优先适用;l(3)地方政府规章根据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地方政府规章根据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授权,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出的具体授权,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出的具

60、体规定,应当优先适用;规定,应当优先适用;l(4)地方政府规章对属于本行政区域的政管)地方政府规章对属于本行政区域的政管理事项作出的规定,应当优先适用。理事项作出的规定,应当优先适用。lB、国务院部门之间制定的规章对同一事项的、国务院部门之间制定的规章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的,按以下选择适用:规定不一致的,按以下选择适用:l(1)适用与上位法不相抵触的部门规章;)适用与上位法不相抵触的部门规章;l(2)与上位法均不抵触的,优先适用根据专)与上位法均不抵触的,优先适用根据专属职权制定的规章规定;属职权制定的规章规定;l(3)两个部门就涉及其职权范围的事项联合)两个部门就涉及其职权范围的事项联合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