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论经济学根本分析方法对于分析法学问题的几点启示学生阅读完熊秉元博客文章以及熊秉元?熊秉元漫步法律?的感受及思考。教师的博客容大多是根据自身生活的切实感受或者是根据自己对于社会现实的观察而得出的有关经济学或者法律经济学的思考,对于仅有法律根底,没有经济学根底的我们,这样的论述无疑是非常有益的,因为他不像传统的纯理论论述那样枯燥,抽象,这样的写作方式简单、直观,有说服力,提供了一个更为具体,有趣,形象的平台,非常有助于我们对于经济学根本理论的了解和掌握。博文的容根本上从最为平实的视角出发,像我们阐释了经济学的根本构架。即:一是、经济学分析的根本单位;二是、经济学的行为特质;三是、经济学的加总和
2、权衡;四是、经济学所强调的变化均衡。当然作为法律人的我们既然学习了经济学的根本分析框架,就应该学以致用,运用经济学的理论来分析法学问题。在这里学生将从熊教师的博文容出发,阐释其中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对于法学问题分析的有益启示。一是,经济学分析的根本单位。经济学根本的分析单位便是立足于两点,其一,人是理性的,其二,人是自利的;初见此论断,法律人觉得新鲜,可是对于经济学而言则是最根本的理论基石,是经济学人赖以建立其经济帝国大厦的根底。对于经济学人的此两个论断不知是经历了多少经济学人夜以继日的研究,然而社会科学的结论终究难以像自然科学的结论形成的定理那样,难以被推翻。此两种结论终究难逃质疑,各种反对的论
3、述层出不穷,对于人是理性的人,会有反对的意见提出,人经常会因为冲动而做出追悔莫及的事情,对于人是自利的论断,会有反对意见提出,社会上不乏慈善家等等。然而这些反对意见乍看有理,但是完全经不起经济学人的理论推敲。在此运用熊教师其中的一篇论文便可以得出清晰的结论。博文的第三篇文章讲述的是佛法与经济学的问题,虽然这与法律并无太大的关系,但是,因为前几日去了比拟有名的文殊院阅读了一些类似佛法经义的读物,因此希望通过此篇文章的阅读,再结合经济学的容,对于佛法学生能有更深层次的感受。本篇文章依旧是通过佛法问题阐释经济学最根本的两个观点即人是理性的,人是自利的。用理性自利的观点来阐释佛法,颠覆了我们传统的观念
4、,首先从人是理性的角度来看,对于佛法而言,其最高的境界便是?金刚经?中的离相无往,用白话文解释便是心如止水,则既然心如止水,本应是不再思考的人,不懂理性之人,但是用我们现实生活中流行的话语,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我们观察现实,佛法教义的编写,传播,哪一样不是要用尽心思,运用人的理性来处理这些问题。其次,再就人是自利的而言,在佛法的情怀中,其强调的是追求他人的福祉,这不是与人是自利的观念相悖么,但是这种观点依然经受不住经济学人的仔细推敲,因为透过自己的行为,增添了他人的福祉时,同时也增添了自己的福祉,因为个人的心里得到了满足,这也就是自利。当然这种自利已然超脱了世俗的道德标准,是一种更高境界的举止
5、。由此可见,经济学上的理性自利,除了喝醉酒的人5%的人的行为,和患有精神病的5%行为不能解释之外,他是可以解释世界上90%人的行为的。二、经济学的行为特质经济学根本构架的第二个方面便是经济学理论中人行为特质,这是指一个理性的人在做任何事情时都应该有本钱效益的考虑。对于此种论述,虽然表述的形式非常学术话,但是他所表述的道理却是非常朴素的,虽然我们并不能用学术的话语来描述他,但是其所表现形式却经常被我们应用于现实生活。在熊教师的另外一篇博文中,便以其现实生活中的案例,为我们生动的表现了这一点。在熊教师的第一篇博文其是谈论有关经济学的需求法则的,需求法则和本钱效益考虑密切相关作者从自身经历出发,从一
6、个在玩具店买玩具的生活实例出发,探讨了作者所要介绍的文章主题,需求法则。需求法则乃是经济学的第一定理,其含义是,当*件物品的价格上升时,其需求量就会下降,而当市场里的东西下跌之时,需求量便会上升。同样的道理亦可以解释玩具店老板的反响,当他再卖玩具时维持平常的优雅形象本钱上升,他便趋利避害,放弃这种优雅姿态。反之,当维持他的温文而雅的形象的价格较低时,他当然会毫不爱惜自己的宽容大方,彰显自己的优雅,这样不仅不会有损失,反倒可能带给他更大的好处,比方提高的商家形象从而在之后的经营中获取更大的利润。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听到有关反驳需求法则的事例,比方奢侈品的价格上升,往往有更多的富豪愿意争相购置
7、,这岂不是与需求法则相矛盾,其实不然,从另一种解释来看,当奢侈品的价格上升时,其潜在人的精神对于物欲的追求,突出其社会上层地位的身份价格会反之降低,对于那些所谓富豪来讲,获得这些心理感受的价格亦降低了,因此那些看似是违反需求法则的事例只要稍加解释,就会发现他们其实是在另一种层面上更好的解释了需求法则。最后学习此篇博文更让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即是经济学上所关心的价格,在本质上其实是一种有相对上下的价值。其实在此篇文章中学生所获得的不仅给予我们经济学需求法则的启示,跟深刻理解了熊教师在第一次课堂中所讲述的人是理性和自利的这两个特质。有关于本钱效益的考虑,在熊教师的博文容中,表达在诸篇文章中,其中有
8、两篇博文由于与法律相关,更加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因此愿意结合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从法律视角对此两篇文章发表自己的一些拙见。在第二篇文章中,熊教师以天使走过人间为题,本以为在这篇文章中学生会阅读到一个很美好的故事,可是现实终究是残酷的。其实在这里学生不明此篇文章到底是真实案例还是文学作品,在文章中作者为我们讲述了一对年轻夫妇因为吵架而祸及子女的事例。不禁让学生心中一惊,虽然情感上表示愤怒,但是终究还是要从理性上分析这种事例带给我们的现实启示,从我国刑法的规定分析,父亲在这里构成成心杀人罪无疑,但是重点并不在这儿,重点在于母亲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显然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母亲的行为是不能构成犯罪的,我们只能
9、从道德上谴责母亲的不是。但是在文章中作者与学生的观点不不一样,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作者认为*亲的行为违反了?儿童福利法?,而且犯了杀人或者过失致人致死的罪行,作者认为,对母亲起诉诉定罪,可以产生两种作用,一是,产生宣示效果,即父母吵架不得危及子女安危,二是,对母亲而言,如果能经过起诉审判定罪服刑的过程,母亲心灵上可以洗涤净化。作者是建议对母亲起诉定刑的,然而学生并不赞同这样的观点,从法学的角度出发,首先母亲并没有他人犯罪的成心,如果因为一时冲动而说出气话也要导致犯罪的话,这实在是荒谬不羁,比方一对夫妇在吵架时,妻子威胁丈夫说,有本领你去抢劫啊,而后丈夫果真去抢劫了,妻子要按抢劫罪的犯定罪,这样
10、我们现实生活因为说话所要付出的本钱也太高了,岂不得不偿失。其次,在这里母亲虽有过失,但是他的过失并不具备刑法上的疏忽大意的过失或者过于自信的过失,这一点也不成立,因为刑法上并不存在过失的概念。犯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成心。第五篇博文是讨论,虚妳的权利问题,文章通过描述这样一个案例,风行20世纪50年代的小说?麦田捕手?的原创作者沙林洁控告瑞典作家寇丁运用其自己创作的?麦田捕手?的男主角形象霍登,写出另一部小说?60年后:麦田今昔?,原创作者控告寇丁侵犯了自己自己笔下创造出来的人物霍登的种种权利。然而被创造出来的人物,应不应该享有同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一样的权利,观我国法律的规定,当然不成认虚拟人物的此种
11、权利,有关类似的权利,似乎只在知识产权法中略见一二,即是作品中人物形象不的被歪曲,丑化等等。然而应然和实然是两个层面的问题,我们来看看社会群众对这个问题的反映,在这场官司中,读者的心里百味杂,一方面认为,沙林洁的合法权益应该得到保护,但是读者也更愿意知道,伴随着自己成长的霍登到底是如何生活的.显然对于此点,读者也没有明确的态度。则我们就来以经济学人的视角来分析这样一个法律问题,虚拟人物的权利应不应该被法律化,其实在这里我们只要运用经济学的根本分析方法,本钱效益的分析方法便可轻松的得出结论,如果美国的这个判例成认了虚拟人物的种种权利,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以后有关于任何霍登的言论容都将会被制止,
12、比方?霍登儿子的回忆录?,?我与霍登?等等,甚至以前的各种有关作品中人物容的再描述都将变成了一种侵权,分析到这里,我们真的已经难以想象此种权利被法律化之后后果的严重性。学生在这里的分析是很粗浅的,因为在这里学生将虚拟人物的权利绝对化了,也许在他的法律规制中我们可以有另外一种选择,那就是对其完整的权利进展*种限制,只择其局部权利用法律加以规定,如此不仅保护了作者和被虚妳人物的权利,也保护了作品开展的空间,维护社会公益,但是这依旧需要我们努力探寻,力争能够探索出这样一个优良的制度。三、经济学根本分析框架的加总和均衡加总和均衡是经济学中比拟专业的学术语言,作为法科学生的我们很难从专业的视角解读这两个
13、概念,但是不能用专业术语表述,不等于不能理解。经济学的加总和均衡其实质是应是现象聚集之后的稳定状态,而支撑这种稳定状态的必有其背后各种深层次的力量牵制。从而达致的一种均衡稳定状态。在熊教师的博文中偶然看到了这样一篇文章,博文的容是有关报应的逻辑的。其中指出了古时的这样一种司法制度,一人犯罪,累及亲族,用我们的惯常用语就是司法判决上的连坐制度。这篇文章的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首先先让我们来看看熊教师在这篇博文中对于古代连坐制度的原因探析。在文章中,熊教师支出,在原始社会里资源匮乏,没有专职的法官和律师,操作律法,愈是简洁迅速越好,而且一人犯罪,亲属族人往往要负连带责任,罪及亲属的做法明显有几点好处
14、,当事人无力赔偿时,可以有救济的管道;连带责任使得彼此牵连,可以发挥旧纠举监视的作用,人多势众可以增加遏制和阻吓力量。因此,原始社会里律法的容和操作,可以由本钱的角度一以贯之。在这里熊教师的分析采用了经济学一以贯之的本钱效益的分析方法,论证过程简单明确,具有说服力。但是在这里学生想从另一种分析方法,来分析这种司法制度所表达的一种均衡。首先支持这种制度背后的社会力量主要有,君王,官员,犯罪人,受害人,被累及的犯罪人的亲属,其它社会群众。首先,对于君王来讲,古时,各种国家机器并不兴旺,统治者赖以维持其君权的工具极少,正所谓天高皇帝远正是说明这个道理,因此一旦有人犯罪,被君王便会视作是其对其统治秩序
15、的危害,当然要以重刑罚来树标杆,以重刑罚威慑力来展现其君权的至高无上。不仅如此更有利于君王节省其维护社会秩序的本钱。其次,对于官员来讲,其一,他们作为君王统治社会的附庸者,当然处处为君王的利益是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其二,对于他们来讲,被处以刑罚的犯罪率极低,正所谓事不关己,己不劳心,法律上也有诸多的制度来保护他们不受或者降低刑罚对它们的制裁。其三,法律如此规定也大大降低了,直接收理民众的官员在其管辖围维持社会秩序的本钱。其三,对于犯罪人来讲,首先我们假设他是一个具有正常情感的社会人,则从最朴素的道德观出发,好汉做事好汉当,他们当然不希望祸及妻儿,然而再犯重罪时,我们这样推论无可厚非,但是如果
16、*人犯了轻罪,如果犯罪者加以赔偿,法官便可轻判,此时的犯罪人还会这么期望么,从经济学分析人的特质人是理性的和自利的角度看,在他没有赔偿能力时是不是也期望罪及亲属,让亲属挽救他呢。其四,对于受害人来讲,他恐怕是最希望有这样一个制度来来保护自己的权益了,如此不仅可以从最大限度的发泄被害后心中的不忿,以他的家属的人身和财产来作为保证也可以最大限度保障自己的权利不受侵害,或者受侵害后到达最大限度的回复。其五,对被累及的犯罪人的亲属来讲,其实在这这样一种制度下,最大的受害者,其实并非犯罪对象所指向的客体,而是被累及的犯罪者的亲属,平白无故,空降祸端,他们应该是这个制度最大的反对者了。但是作为被统治阶级终究势单力薄,回天乏术,况且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有一天不会变成犯罪人或者受害者,因此从另外一个层面讲,他们的心里是否也会有这样一种赞成这种制度的朴素意识。从上面粗浅的分析我们看到了连坐制度这种司法制度在社会状态下所达成的一种均衡。四、均衡的变化依旧遵循上例,我们来看看经济学根本分析框架的最后一个元素,随着时代巨轮的变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普速列车服务备品规范课件
-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铁路服务人员心理课件
- 2025年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中考物理一模自编综合练习(一)(含解析)
- 数字选择性DSC通信业务三GMDSS综合业务课件
- 铁路工程安全技术石家庄铁路49课件
- 广东室内植物墙施工方案
- 中国人的课件
- 咖啡店经营承包合同
- 个案护理痛风课件
- 产品购销合同范本示例
- 不合格品处置记录表(标准版)
- 航天航空科普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及答案(共400多题)
- 第章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 2022年宁夏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所属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及答案
- 工作秘密事项清单范文(6篇)
- 川09J139 居住建筑油烟气集中排放建筑构造(DBJT20-65)
- 浙江工商大学论文答辩汇报通用ppt模板
- 2023年北京市高中力学竞赛决赛试题
- C++反汇编与逆向分析技术揭秘(第2版)
- 2023届湖北省武汉市高三毕业生4月调考英语试卷及参考答案
- SMT失效模式分析PFMEA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