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山水画课件_第1页
第三讲山水画课件_第2页
第三讲山水画课件_第3页
第三讲山水画课件_第4页
第三讲山水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 水 画 赏析 现存最早的独立山水画是隋展子虔游春图。山水画简述纵纵43厘米,横长厘米,横长80.5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游春图局部现存最早的独立山水画是隋,展子虔山水画简述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局部绢本 设色 纵27.1cm 横572.8cm五代、唐、两宋的山水画完成了“勾、皴、点、染、”等各种笔法的创造,从而基本形成了山水画笔墨的完整体系。郭熙 北宋早春图山水画简述山水画简述各种皴法五代的董源、巨然为南方山水画的代表,画法上对元代影响巨大并影响至今。山水画简述五代董源潇湘图(绢本设色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纵50.2厘米 横140厘米 )五代的董源、巨然为南方山水画的代表,

2、画法上对元代影响巨大并影响至今。山水画简述 潇湘图(绢本设色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纵50.2厘米 横140厘米 )画的是江南景色。画中山峦连锦,云雾暗晦,山水树石都笼罩于空灵朦胧之中,显得平淡而幽深,苍茫而深厚。岸边船上有几组人物,远处坡下有张网的渔人和船只。此画以花青运以水墨,清淡湿润,山石用笔点染,而山坡底部用披麻皴,显得浑厚滋润,江南山水的草木繁盛,郁郁葱葱俱得以表现。 巨然为僧人,是董源的亲授弟子,其山水画轻岚淡泊,疏烟流云,多作高山大岭山顶矾头尤为突出,其皴笔多为长披麻,笔墨整洁有序。山水画简述秋山问道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绢本 墨笔 纵165.2厘米,横77.2厘米 山水画简述山水册五代

3、董源溪岸图溪岸图局部山水画简述山水册五代 董源溪岸图局部山水画简述巨然 万壑松风图万壑松风图局部山水画简述卫贤高士图绢本淡设色 纵134.5厘米,横52.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的北方山水,善画全景式作品,气势雄伟,形神兼备。荆浩长期隐居在太行山的崇山峻岭中,开创了北方山水画派,所作山石或方或圆。皴染兼备。山水画简述荆浩匡庐图 李成为山东人,多作丘岭平原景色。写象赋景,得其全胜。 晴峦萧寺图 宋 李成山水画简述溪山行旅 (局部) 宋 范宽轴绢本浅设色画 纵 206.3 厘米横 103.3 厘米 山水画简述 范宽(活动于十世纪),陕西华原(今耀县)人,经常来往京师与洛阳一带。个性宽厚,举止率直

4、,嗜酒好道,擅长山水画,初学五代山东画家李成,后来觉悟说: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于是隐居华山,留心观察山林间,烟云变灭,风雨晴晦,各种变化难状之景,当时人盛赞他:善与山传神。巍峨的高山顶立,山头灌木丛生,结成密林,状若覃菌,两侧有扈从似的高山簇拥着。树林中有楼观微露,小丘与岩石间一群驮队正匆匆赶路。细如弦丝的瀑布直泄而下,溪声在山谷间回荡,景物的描写极为雄壮逼真。全幅山石以密如雨点的墨痕和锯齿般的岩石皴纹,刻画出山石浑厚苍劲之感。画幅右角树阴有范宽二字款。 范宽的山水画雄强朴厚,峻重壮美,其用笔如铁似钢,均直方硬,又如冰雹加雨,世称

5、“雨点皴”所作树木多为双勾,苍郁朴茂。雪山萧寺图(局部) 宋 范宽山水画简述山水画简述雪景寒林图 范宽 北宋绢本水墨 郭熙的山水画巧湛致工,造境精深,画山石多以圆笔中锋写出,再以侧锋皴擦,世称“卷云皴”。郭熙的笔路较之李成、范宽多了一份含蓄委婉。所作树木多以蟹爪为主,线条灵活多变而见情趣。郭熙十分关注山水画的季节特征所给予人的情绪感染,提出“四如”之说,即:“春山淡治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早春图,绢本水墨, 纵158.3cm,横108.1cm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山水画简述 南宋的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史称“南宋四大家”,其共同特点是用笔多以侧锋刷扫落笔重起

6、笔轻,笔与笔之间自然而然地留“白”。作山石多以面皴为主(为大斧劈皴、小斧劈皴),用笔刚健、奔放、简率。山水画简述宋李唐万壑松风 宋代杰出画家。字古。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原是北宋画院待诏。离乱后,到临安街头卖画,被一个内官发现,后又重入画院。其画法远追李思训,变小斧劈而创大斧劈,笔意不凡,使人产生一种“神惊目眩”的威压之感,开创出南宋山水画的新画风。 山水画简述刘松年四景山水山水画简述 马远全面的笔墨技巧修养在他的水图卷中得到进一步确证。全图共十二段,淡设色画各种不同的水波。他通过对各种水势的细心观察,把水的性态和在不同环境下所起的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水的静谧、迂回、盘旋、汹涌,无不曲尽其妙

7、。尤其是为了表现不同水波而采用的笔法,变化多端,因景、因情而异,如以粗重的颤笔勾画翻滚飞舞的浪花,充分表现了水的变幻及气势;用中锋细笔描写平波细流,又显得那样平静、温和。此图充分表现了马远深厚的笔墨功力。山水画简述宋马远雪滩双鹭轴绢本浅设色画 纵 59 厘米横 37.6 厘米 马远(活动于西元11901224年),字钦山,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济)。光宗、宁宗朝画院待诏。擅画山水,不论构图、笔法或意境均有新意,创立水墨苍劲一派风格。与夏圭齐名,人称马夏。 雪崖枯枝,芦竹寒汀,滩旁四只白鹭,均做瑟缩之状,寒天的景致,令人有着身临其境的感觉。而浓淡墨色画出的树石、远山和芦草,对比于留白的积雪处,和几不

8、见墨痕的白鹭们,在黑白之间,充分表现出清冷的意趣,达到了画雪得其清的境界。另从岩壁上伸出的枝干,曲折扩展,势如蛟龙升腾游动,这种笔势往下拖垂,形成长而斜向伸出的画枝方法,正是典型的“拖枝马远”风貌。 山水画简述马远踏歌图马远梅石溪凫图 山水画简述溪山清远图,夏圭,长卷,纸本。纵465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横8891厘米山水画简述溪山清远图作者以其熟悉的上虚下实的构图形式(所谓“半边”式)来布置景物,所描绘的山坡、巨石、江岸、树木、桥梁等都集中在画面下部,甚至临近画边,这样画面景界显得非常开阔,给人一种登高俯视的感觉。画面上半部,或以清淡的笔墨表现远山,或留出大片空白表示江水、烟云。虽然空白面

9、积很大,但不令人感到空虚,反而使景界更加清旷深远。全图疏密关系的处理,真正达到所谓“疏可驰马,密不通风”的境地,其中“茂林佳趣”。“层崖叠嶂”、“奇峰孕秀”、与“清江写望”、“山村幽居”构成此起彼伏的效果,使画面产生一种轻松而强烈的节奏感。同时画家以高远与平远交织互用,更丰富了山川的形势变化。深山与大水紧密结合、前后连贯自然,毫无拼凑的痕迹,是这幅长卷的成功之处。而且在中国山水画长卷中,很少有人布置景物,这样简练、空灵,这样充实又富有变化。 米芾在宋代山水画家中笔墨独具特色,其性格玩世不恭,时人称为“米颠”。其作品属意笔一路,用墨氰氯,不温不火,打点用横笔,错落有致,史称“米氏云山”。远岫晴云

10、图 宋 米芾山水() 五代两宋时期不仅山水画创作趋于鼎盛。且理论总结也收获颇丰。荆浩的笔法记便是此时山水画的重要理论著作,其“六要”、“四势”说直指山水画的精要:“夫画有六要:一曰气,二曰韵,三曰思,四曰景,五曰笔,六曰墨。”凡笔有四势:谓筋、肉、骨、气。” 山水() 郭熙的林泉高致提出了山水画创作的诸多问题,如“三远”、“四时”等。“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之以取其深,近游之以取其浅,真山水之岩石,望远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 “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澹冶

11、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五代两宋,尤其是北宋,名家迭出,多以全景式的构图(南宋有变化)表现大山巨川的雄浑气度,从而表达出画家强烈的民族自信和对自然美崇高之境的追求。在这种时代的共同面貌中,不同的画家依据自己对大自然的不同感受,其绘画也有着不同的特征山水()元代山水无疑代表了中国抒情写意山水画创作的最高成就,其发展的原动力便是文人的介入。他们读书弄翰,参禅悟道,因而,元代出现了很多“诗、书、画”三者结合的作品,元代山水更重视笔墨的遣兴抒情的功能,形成了超逸、简约、空灵、平淡的绘画风格。元代山水画元代山水画山水()倪瓒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最能道出元代山水画的

12、精神所在。 容膝斋图元倪云林元代的代表性画家有赵孟頫,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等。山水()赵孟頫是中国山水画在宋元变革时期的关键人物,元代山水画的成就和托古改制与赵孟倾是分不开的。赵孟颊的艺术主张体现在三个方面,一、重视传统,崇尚古意;二、师法自然;三、重视书法笔意,这三个方面的主张几乎成了元代绘画创作的纲领,并对明、清两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鹊华秋色图(局部)元赵孟頫山水()赵孟頫是中国山水画在宋元变革时期的关键人物,元代山水画的成就和托古改制与赵孟倾是分不开的。赵孟颊的艺术主张体现在三个方面,一、重视传统,崇尚古意;二、师法自然;三、重视书法笔意,这三个方面的主张几乎成了元代绘画创

13、作的纲领,并对明、清两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富春山居图是元朝书画家黄公望为郑樗(无用师)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明朝末年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被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较长的后段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前段称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黄公望是元代变法的成熟者,画法继承董源、巨然,并融汇了荆浩、关仝的笔法,所作山水意境简远,平中求奇以草籀笔法入画;变巨然的披麻皴为披麻散皴 。富春江居图(

14、局部)元黄公望吴镇性情高傲。其水墨山水师法巨然,亦学马远、夏圭的斧劈皱和刮铁皱,善用湿笔表现山川林木的苍郁朴茂。画法特点是笔势圆转,墨色沉厚,与黄公望的干笔明显有别。清江春晓(局部)元吴镇山水()倪瓒的山水画多作太湖流域景色,近景坡岸,三五株疏叶杂树,间以茅亭或小屋,中景为平静旷阔的湖水,远景小山遥望,这种近、中、远三景的构图法为倪攒画作的主要特征,所创侧锋折带皴。 容膝斋图元倪云林倪云林倪云林王蒙,所作多以短线为主,用笔繁密,有区茂而深秀。画法变董、巨的披麻皴为笔锋旋转的“解索皴”,形成细长飘曲的短线,称“游丝袅空法”,并以渴笔点苔,加之径路迂回。烟霭微茫,能曲尽山林幽致。 具区林屋图元王蒙

15、明代山水依不同区域聚集的画家形成流派;如以董其昌为首的“松江画派”,以沈周、文微明、唐寅、仇英为首的“吴门派“:以戴进、吴伟为首的“浙派”等。 山水()学习传统,师法古人,是董其昌(字玄宰)绘画艺术的主线。宋元名家。他几乎一一临过,宗法前人、兼收并蓄各家而形成自家面目,在绘画中把中国传统文人所追求的“静美、内柔”。”古润秀雅、平淡天真“的意趣发展到了极致。他主张的“南北宗”论更是影响深远。 仿宋元人缩本画明董其昌沈周,字启南,号南田,又号白石翁,其画法以宋为主,兼学元人,有“粗沈”、“细沈”两路风格。“粗沈”取法宋人,用笔多中锋,用线雄强,落墨沉厚,重骨力,重体感。“细沈”取法元人,用笔缜密清

16、秀,于繁细中见空灵。 庐山高明沈周龚贤字半千,号半亩。居金陵八家之首。为极简一路,“黑龚”则为龚贤山水画的主要特色。“黑龚”其实质特点是用“积墨法”层层积染,在反反复复的皴染中求“亮墨”,黄宾虹受其影响。 山水册(摹本)龚贤清代山水画清代山水画清代的山水画分为两种形态,一种重自我表达,以“四僧”为代表;一种重摹古守旧,以“四王”为代表。山水()“四僧”指朱耷da、石涛、弘仁、石溪四位高僧。不随人俯仰,不入流俗,重视人格的修炼和澄澈。“四王”指王时敏、王鉴、王翚hui、王原祁,属守旧一路。主要特点是,因循传统亦步亦趋,强调笔笔从古人中来“以酷似古人为最高准则”。 朱耷号八大山人,又号个山等。为明

17、代皇族后裔。所画山水以借鉴元代的倪瓒与明代的董其昌为主,所作构图新颖,结构奇特,用笔态意纵横。苍劲圆秀,其作品所传达的笔墨意象幽旷、冷逸。 山水册清八大山人朱耷石涛名朱若极,又号原济、清湘老人、苦瓜和尚、大涤子等,与八大同属明宗室。石涛半生云游,饱览名山大川,为其创作打下了坚实的生活基础。画作的特点是不囿成法,强调“无我之法是为至法”。用笔用墨恣意纵横。多用泼墨、破墨法写山川云水。 秦淮忆旧图(局部)清石涛石涛石溪又名髡kun残,号石溪、白秃等。少时削发为僧,云游名山。由于身体多病,时常闭门掩窦,过着偃仰寂然的生活。所作山水得王蒙法,善用渴笔粗墨。 山水册清髡残弘仁字无智。师法倪瓒奇纵而稳定。其作品多为黄山景色,布局疏宕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