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成才之路成才之路化学化学路漫漫其修远兮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人教版 必修必修1 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章第三章1.1.1集合的概念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三章第三章1.1.1集合的概念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2、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第3 3课时物质的量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第三章第三章1.1.1集合的概念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新情境新情境激趣入题激趣入题方法警示探究方法警示探究 新知识新知识预习探究预习探究新思维新思维名师讲堂名师讲堂新提升新提升达标作业达标作业新视点新视点专家博客专家博客新考题新考题随堂自测随堂自测 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
3、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新情境新情境激趣入题激趣入题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在初中时同学们就已经知道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和生成在初中时同学们就已经知道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符合一定的关系,通过第一章的学习,我们又知道了物之间符合一定的关系,通过第一章的学习,我们又知道了构成物质的粒子数与物质的质量之间可用物质的量作桥梁联构成物质的粒子数与物质的质量之间可用物质的量作桥梁联系起来,既然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之间符合一定的关系起来,既然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之间符合一定的关系
4、,那么,化学反应中构成各物质的粒子数之间,物质的量系,那么,化学反应中构成各物质的粒子数之间,物质的量之间又遵循什么关系呢?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有何之间又遵循什么关系呢?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有何应用呢?应用呢?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新知识新知识预习探究预习探究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掌握物质的量与其他物理量的换算关系。掌握物质的量与其他物
5、理量的换算关系。2掌握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掌握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3了解化学计算中的常用方法。了解化学计算中的常用方法。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新知预习新知预习1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与化学计量间的关系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与化学计量间的关系2Na2H2O=2NaOHH2质量之比质量之比 46 g 36 g 80 g 2 g计量数之比计量数之比 2 2 2 1扩大扩大NA倍倍 2NA 2NA 2NA NA物质的量之比物质的量之比 2 mol 2 mol
6、2 mol 1 mol结 论 : 化 学 方 程 式 中 化 学 计 量 数 之 比 等 于结 论 : 化 学 方 程 式 中 化 学 计 量 数 之 比 等 于_也等于也等于_,对于有,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还等于气体参加的反应还等于_。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各物质的粒子数之比各物质的粒子数之比 气体体积之比气体体积之比 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2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1)设:设所求物质的设:设所求物质的_为为n(B)
7、或质量为或质量为m(B),或气体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或气体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B)等等。(2)写:写出有关的写:写出有关的_。(3)标:在化学方程式有关物质的化学式下面标出标:在化学方程式有关物质的化学式下面标出_和和_的有关物理量的关系,再代入已知量和的有关物理量的关系,再代入已知量和未知量。未知量。物质的量物质的量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 已知已知 未知未知 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4)列:列出列:列出_的数学表达式。的数学表达式。(5)算:计算答案。算:计算答案。(6)答:简
8、明地写出答案。答:简明地写出答案。含有未知量含有未知量 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已知物理量与被求的物理量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已知物理量与被求的物理量是否必须一致?是否必须一致?提示:提示:不一定,只要满足不一定,只要满足“上下单位相同,左右单位相上下单位相同,左右单位相对应对应”即可。即可。2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是否物质的量也守恒呢?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是否物质的量也守恒呢?提示:提示:不是,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守恒的,但物质的量不是,化
9、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守恒的,但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反应后物质的量可能不变,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反应后物质的量可能不变,也可能减小,也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也可能增大。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新思维新思维名师讲堂名师讲堂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10、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因此,将物质的量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因此,将物质的量(n)、摩尔质量摩尔质
11、量(M)、摩尔体积、摩尔体积(Vm)、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c)等概念应用于等概念应用于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对于定量研究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对于定量研究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量的关系,会更加方便。间的量的关系,会更加方便。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
12、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6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应注意的问题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应注意的问题(1)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是纯净物之间的量的关系,因此
13、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是纯净物之间的量的关系,因此不纯物质必须换算成纯物质再进行计算。不纯物质必须换算成纯物质再进行计算。(2)如果是离子反应,可以根据离子方程式进行计算。如如果是离子反应,可以根据离子方程式进行计算。如果是氧化还原反应,也可以利用电子转移关系进行有关计果是氧化还原反应,也可以利用电子转移关系进行有关计算。算。(3)如果两种反应物的量都是已知的,求解某种产物的量如果两种反应物的量都是已知的,求解某种产物的量时,必须先判断哪种物质过量,然后根据不足量的物质计时,必须先判断哪种物质过量,然后根据不足量的物质计算。算。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14、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温馨提示:温馨提示:解题过程中注意:解题过程中注意:(1)各种符号的书写要规范,大写字母与小写字母的意义各种符号的书写要规范,大写字母与小写字母的意义各不相同。如各不相同。如“M”表示摩尔质量,而表示摩尔质量,而“m”表示质量;表示质量;“N”表表示微粒数,而示微粒数,而“n”表示物质的量。表示物质的量。(2)设未知数可直接用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且要注意物设未知数可直接用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且要注意物质质(或粒子或粒子)的符号。如设参加反应的盐酸溶液的体积为的符号。如设参加反应的盐酸溶液的体积为VHCl(aq)HCl(aq)。
15、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典例剖析典例剖析 (2014试题调研试题调研)将将11.5 g金属钠投入金属钠投入88.5 g水水中,反应完毕后中,反应完毕后(水的蒸发量忽略不计水的蒸发量忽略不计),所生成溶液中溶质,所生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质量分数(w)是多少?是多少?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16、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答案】【答案】20.1% 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点拨】【点拨】金属钠与水反应,溶液中的溶质是生成的金属钠与水反应,溶液中的溶质是生成的NaOH,溶剂由于参与反应消耗掉一部分,容易被忽视。反应,溶剂由于参与反应消耗掉一部分,容易被忽视。反应产生的产生的H2从溶液中逸出,也容易被忽视造成
17、错解。从溶液中逸出,也容易被忽视造成错解。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2014经典习题选萃经典习题选萃)向向500 mL NaOH溶液中投溶液中投入入10.8 g Al,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后,计算:,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后,计算:(1)Al的物质的量。的物质的量。(2)参加反应的参加反应的NaOH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度。(3)生成标准状况下生成标准状况下H2的体积。的体积。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
18、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活学巧练活学巧练1若若0.6 g NaOH恰好与恰好与40 mL盐酸完全中和,则该盐酸盐酸完全中和,则该盐酸中中HCl的物质的
19、量浓度为多少?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解析】【解析】解题流程:解题流程: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210 g Mg、Al合金与足量合金与足量100 mL NaOH溶液反应产生溶液反应产生H2的体积为的体积为6.72 L(标准状况下标准状况下),求:,求:(1)合金中合金中Al的质量分数;的质量分数;(2)生成物生成物NaAlO2的物质的量浓度的物质的量浓度(假设溶液体积不变假设溶液体积不变)。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20、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答案】【答案】(1)54%(2)2 mol/L 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化学计算中三种常用的方法化学计算中三种常用的方法 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
21、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3)电荷守恒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等于阳离子所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等于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带正电荷总数;离子方程式中,反应物所带电荷总数与生成物所带电离子方程式中,反应物所带电荷总数与生成物所带电荷总数相等且电性相同。荷总数相等且电性相同。3差量法差量法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有关物理量发生的变化,找出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有关物理量发生的变化,找出所谓所谓“理论差量理论差量”,如反应前后的质量、物质的量、气体体,如反应前后的质量、物质的量、气体
22、体积等。该差量的大小与反应物的有关量成正比。差量法就是积等。该差量的大小与反应物的有关量成正比。差量法就是借助这种比例关系,解决一定量变的计算题。借助这种比例关系,解决一定量变的计算题。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典例剖析典例剖析 (2014试题调研试题调研)Na2CO3、NaHCO3的混合物与的混合物与100 mL 3 molL1的盐酸恰好反应,产
23、生的盐酸恰好反应,产生4.48 L(标准状况标准状况)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请计算混合物中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请计算混合物中Na2CO3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量(用守恒法计算用守恒法计算)。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答案】【答案】0.1 mol 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24、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成
25、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点拨】【点拨】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必须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必须注意以下几点:注意以下几点:(1)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其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量之比。(2)计算时,各种物质不一定都要用物质的量表示,计算时,各种物质不一定都要用物质的量表示,也可以用质量,气态物质还可用体积表示,但要注意物质的也可以用质量,气态物质还可用体积表示,但要注意物质的量与其他各物理量之间的换算关系;具体
26、选用什么物理量,量与其他各物理量之间的换算关系;具体选用什么物理量,应该根据题中的实际情况而定。应该根据题中的实际情况而定。(3)在化学方程式下面列出的在化学方程式下面列出的各量,同种物质的单位应当相同,不同物质的单位可同可不各量,同种物质的单位应当相同,不同物质的单位可同可不同,但要对应。即同,但要对应。即“上下单位同,左右量相当上下单位同,左右量相当”。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新考题新考题随堂自测随堂自测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
27、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1(2014试题调研试题调研)使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使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MgCl2、AlCl3溶液中的溶液中的Cl完全沉淀时,若用去相同浓度的完全沉淀时,若用去相同浓度的AgNO3溶液的体积比为溶液的体积比为321,则上述三种溶液的体积比是,则上述三种溶液的体积比是()A941 B321C632 D931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
28、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答案】【答案】D 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答案】【答案】D 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3(2013东山高一检测东山高一检测)等量的铁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水等量的铁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水蒸气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则在相同的条件下,产生氢蒸气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则在相同的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是气的体积比是()A1
29、1 B34C23 D43【答案】【答案】B 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4今有今有Fe和和Zn的混合物的混合物12.1 g,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共放出共放出H2 4.48 L(标准状况标准状况)。求:。求:(1)原混合物中原混合物中Fe的质量分数。的质量分数。(2)消耗消耗HCl的物质的量。的物质的量。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答案】【答案】(1)46.
30、3% (2)0.4 mol 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5(2014经典习题选萃经典习题选萃)向向50 mL Na2SO4和和Na2CO3的混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得到溶液,得到14.51 g白色沉淀,向白白色沉淀,向白色沉淀中再加入过量的稀色沉淀中再加入过量的稀HCl,充分反应后,沉淀减少到,充分反应后,沉淀减少到4.66 g,并有气体产生。,并有气体产生。(1)原溶液中原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是多少?的物质的量是多少?(2)原混合物溶液中原混合物溶液中Na2SO4和和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各是的物质的量浓度各是多少?多少?(3)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第第3课时课时 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学习指导 人教版人教版 化学化学 必修必修1 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传统民居民宿设计
- 新建乳品加工车间可行性研究报告
- 衢州起动电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无人驾驶船舶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污泥处理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价值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三元催化剂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 中国海水螺旋藻行业市场规模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城口医药生物制剂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 2025年高频三向液压机组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漂白剂项目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正式展会合同协议
- 贯彻落实清理规范非融资性担保方案指导意见
- 工程甩项合同协议
- 甲状旁腺切除术后的护理措施
- 2025广东省深圳市中考数学复习分类汇编《函数综合题》含答案解析
- 金融工程重点总结
-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课件蓝点马鲛学习资料
- 2024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课件
- 2025年度毛绒玩具采购合同
- (T8联考)2025届高三部分重点中学3月联合测评生物试卷(含答案详解)河北版
- 2024年四川成都农业科技中心招聘笔试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