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原题_第1页
机械设计原题_第2页
机械设计原题_第3页
机械设计原题_第4页
机械设计原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选择题:1在平面机构中,运动副共有 ( C ) 一种 二种 三种 四种2比例尺为l=2mm/mm时,实际长度为80mm的构件的图上长度为( B ) 80mm 40mm 160mm 2mm3比例尺为l=0.5mm/mm时,图上长度为80mm的构件的实际长度为( B ) 80mm 40mm 160mm 2mm4比例尺为l=2mm/mm时,与实际机构相比较,机构的运动简图( A ) 尺寸较大 尺寸较小 尺寸相等 无法确定5不属于平面运动副的是( C ) 转动副 移动副 螺旋副 平面高副6一构件的图上长度为30mm,其实际长度为90mm,机构比例尺l为( C ) 1mm/mm 2mm/mm 3mm/m

2、m 4mm/mm7当构件的图上长度等于实际长度的二分之一时,机构比例尺l为( B ) 1mm/mm 2mm/mm 3mm/mm 4mm/mm8机构运动简图的尺寸等于机构的实际尺寸时,机构比例尺l为( A ) 1mm/mm 2mm/mm 3mm/mm 4mm/mm9机构有二个自由度,当机构具有确定运动时,机构原动件数应为( B ) 一个 二个 三个 四个10机构有一个自由度,若指定二个原动件,则机构( C ) 运动确定 运动不确定 不能运动 可任意运动11机构有二个自由度,若指定一个原动件,则机构( B ) 运动确定 运动不确定 不能运动 可任意运动12某构件的实际长度为20mm,其图上长度为8

3、0mm,机构比例尺l为( D ) 1mm/mm 2mm/mm 0.5mm/mm 0.25mm/mm13机构有二个自由度,若指定二个原动件,则机构( A ) 运动确定 运动不确定 不能运动 可任意运动14某构件组合体的自由度为零,则该构件组合体( B ) 可以运动 为桁架 运动不确定 为机构15某机构给定一个原动件后运动确定,该机构的自由度等于( B ) 1 2 3 416某机构有三个自由度,若该机构要具有确定的运动,则原动件数应为( C ) 1 2 3 417若机构自由度大于零,则当机构的原动件数小于机构自由度时,机构( B ) 运动确定 运动不确定 不能运动 无法判断18平面运动构件的自由度

4、数等于( C ) 一 二 三 四19组成转动副的两构件为( A ) 面接触 点接触 线接触 点或线接触20移动副的两组成构件之间为( A ) 面接触 点接触 线接触 点或线接触21考虑滚滑副的轴向宽度时,组成滚滑副的两构件为( C ) 面接触 点接触 线接触 点或线接触22两构件在组成移动副时引入的约束数为( C ) 四 三 二 一23两构件在组成滚滑副时引入的约束数为( D ) 四 三 二 一24两构件在组成转动副时引入的约束数为( C ) 四 三 二 一25组成转动副的两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自由度数为( D ) 四 三 二 一26组成移动副的两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自由度数为( D ) 四 三

5、二 一26组成滚滑副的两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自由度数为( C ) 四 三 二 一27机构运动简图是表明机构中各构件间的相对( D ) 装配关系 位置关系 尺寸关系 运动关系28在机构运动简图中,用于表示构件的是( D ) 线段 比例线段 符号 构件外形29平面机构在高副低代时,一个滚滑副应用一个构件和二个( C ) 转动副 移动副 低副 高副30高副低代的前后,平面机构的( A ) 自由度不变 自由度改变 速度改变 加速度改变31平面机构在高副低代的前后保持不变的是( C ) 运动副数 构件数 自由度数 低副数32平面机构在高副低代的前后改变的是( C ) 速度 加速度 自由度 构件数33与机构

6、运动简图无关的是( A ) 构件形状 运动副性质 运动副位置 运动副数量34组成运动副的两构件应( A ) 直接接触 点接触 面接触 线接触35运动副的两组成构件必须能( B ) 相互分离 相对运动 固定联接 不直接接触36两构件组成平面运动副时引入的约束数至少为( D ) 四 三 二 一37在平面机构中,低副共有( B ) 1种 2种 3种 4种38在平面机构中,高副共有( A ) 1种 2种 3种 4种39在计算自由度时,四个构件组成的复合铰链应计成的转动副数为( C ) 1 2 3 440平面机构存在局部自由度时,机构中必存在( A ) 圆形构件 三角形构件 矩形构件 多边形构件41纯滚

7、动的滚滑副的速度瞬心在两高副元素接触点( A ) 处 的公切线上 的公法线上 无法确定42既滚又滑的滚滑副的速度瞬心在两高副元素接触点( C ) 处 的公切线上 的公法线上 无法确定43移动副的两组成构件的速度瞬心在移动导路( B ) 上 的垂线上 的切线上 的切线上不远处44四个平面运动构件具有的速度瞬心数为( C ) 四 五 六 七45若某平面机构具有10个速度瞬心,则该机构的组成构件数为( B ) 四 五 六 七46三个平面运动构件之间的三个速度瞬心( A ) 在一直线上 不在一直线上 构件三角形 可不在一直线上47二个平面运动构件之间的速度瞬心数( A ) 至少一个 仅有一个 至多一个

8、 可以没有48二个平面运动构件在瞬心处的( A ) 速度相等 加速度相等 力相等 力矩相等49瞬心数计算公式N=k(k-1)/2中的k为机构的( A ) 构件总数 活动件数 低副数 高副数50机构动态静力分析时( B ) 不计惯性力 考虑惯性力 不计外力 不计外力矩51构件组静定时,所有力的未知要素数与能列出的独立力平衡方程数( C ) 小于 大于 相等 不相等52转动副的运动副反力的未知要素数等于( B ) 一 二 三 四53转动副的运动副反力的未知要素为( B ) 大小、作用点 大小、方向 方向、作用点 作用点54移动副的运动副反力的未知要素数等于( B ) 一 二 三 四55移动副的运动

9、副反力的未知要素为( B ) 大小、作用点 大小、方向 方向、作用点 作用点56滚滑副的运动副反力的未知要素数等于( A ) 一 二 三 四57滚滑副的运动副反力的未知要素有( A ) 大小 大小、方向 作用点 方向58移动副中的总反力Rij总与相对运动速度Vji的夹角为(为接触面摩擦角)( C ) 90°- 90°+ 180°-59与平面的摩擦角相比,楔形面的当量摩擦角V( A ) 较大 较小 相等 不一定60设正行程中驱动力F与摩擦角的关系为F=F(),则反行程的保持力为( C ) F() -F() F(-) -F(-)61设拧紧力矩M与摩擦角的关系为M=M(

10、),则拧松力矩为( C ) M() -M() M(-) -M(-)62轴颈转动副的总反力与转动副的摩擦圆( A ) 相切 相割 分离 相交63轴颈转动副的总反力Rij对轴心的矩与相对角速度ji( B ) 同向 反向 无关系 不确定64轴颈转动副中,若轴颈半径为r、摩擦系数为f,则转动副的摩擦圆大小( D ) 正比于r 反比于r 正比于f 正比于r和f65轴颈转动副总反力对轴心的矩大于轴颈上的驱动力矩时,轴颈( C ) 等速转动 加速转动 减速转动 转速不变66轴颈转动副总反力对轴心的矩小于轴颈上的驱动力矩时,轴颈( B ) 等速转动 加速转动 减速转动 转速不变67轴颈转动副总反力对轴心的矩等

11、于轴颈上的驱动力矩时,轴颈( D ) 等速转动 加速转动 减速转动 运动状态不变68外力与移动导路法线之间的夹角大于接触面摩擦角时,滑块( B ) 等速滑动 加速滑动 减速滑动 运动状态不变69外力与移动导路法线之间的夹角小于接触面摩擦角时,滑块( C ) 等速滑动 加速滑动 减速滑动 运动状态不变70外力与移动导路法线之间的夹角等于接触面摩擦角时,滑块( D) 等速滑动 加速滑动 减速滑动 运动状态不变71若Wd、Wr和Wf为机器的输入功、输出功和损失功,则机器的机械效率为( B ) Wd/Wr Wr/Wd Wd/Wf Wf /Wd72若Wd、Wr和Wf为机器的输入功、输出功和损失功,则机器

12、的损失系数为( D ) Wd/Wr Wr/Wd Wd/Wf Wf /Wd73机器自锁时,机器的机械效率( D ) 小于零 等于零 大于零 不大于零74理想机械的机械效率( C ) 1 1 1 175用机械效率表示的机构自锁条件是( B ) 填空题: 1平面运动构件共有 3 个自由度。2在平面机构中,共有 转动副 、移动副和平面高副等三种运动副。3两构件通过面接触组成的运动副称为 低 副。4两构件通过点或线接触组成的运动副称为 高 副。5机构运动简图能反映机构中各构件间的 相对 运动关系。6机构的原动件数 小于 机构的自由度时,机构的运动不确定。7在平面机构中,组成转动副的两构件之间为 面 接触

13、。8平面高副的两个组成构件可绕高副接触点相对 转动 。9一个平面高副可用一个构件和二个 低副 等效代替。10高副低代前后,平面机构的自由数 不变 。11组成转动副的两构件间具有 一 个相对运动自由度。12组成运动副的两构件必须 直接 接触。13运动副必须由 两 个构件组成。14某构件实际长度为40mm,运动简图上的长度为80mm,则机构比例尺为 0.5 mm/mm 。15自由度等于2的机构给定三个原动件时 不能 运动。16两构件组成移动副时引入 二 个约束17由四个构件组成的复合铰链在自由度计算时应计成 3 个转动副。18两构件在瞬心处的 速度 相等。19在绝对瞬心处,构件的 速度 等于零。2

14、0滚滑副的两组成构件作纯滚动时,其瞬心位于两构件的 接触 点处。21平面高副两组成构件在两高副元素接触点的 公法 线方向不能相对运动。22两构件之间的等速重合点称为该两构件的 速度 瞬心。23铰链四杆机构共有 6 个速度瞬心。24在不计摩擦的情况下,转动副反力 通过 转动副的轴心。25转动副反力有 大小 和方向两个未知要素。26在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中,转动副反力仅已知 作用点 一个要素。27在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中,移动副反力仅已知 方向 一个要素。28移动副反力有 作用点 和大小两个未知要素。29在不计摩擦的情况下,移动副反力的作用方向 垂直于 移动副的移动导路。30在不计摩擦

15、的情况下,平面高副的反力仅 大小 未知。31平面高副的运动副反力的 作用点 为两高副元素的接触点。32平衡力指与机构各构件上的已知外力和 惯性力 相平衡的待求外力。33机构的平衡力可用茹可夫斯基 杠杆 法确定。34在有摩擦的情况下,移动副中的总反力Rij总与相对运动速度 Vji 成钝角。35移动副的总反力与法向反力之间的夹角称为 摩擦角 。36楔形面的摩擦系数一般 大于 平面的摩擦系数。37设螺旋副的拧紧力矩为M=M()(为摩擦角),则其拧松力矩为 M(-) 。38轴颈转动副的总反力恒与转动副的摩擦圆 相切 。39转动副的总反力Rij对轴心的矩总与转动副的相对角速度 ji 反向。40轴颈等速转

16、动时,轴颈转动副总反力对轴心的矩 等于 轴颈上的驱动力矩。41转动副总反力对轴心的矩大于轴颈上的驱动力矩时,轴颈 减速 转动。42机器的输入功与输出功之比称为机器的机械 效率 。43机器的机械效率 小于 零时机器自锁。判断题:1螺旋副是一种平面运动副( × )改正:螺旋副不是一种平面运动副2在平面机构中,共有转动副、移动副和平面高副等三种运动副( )改正:3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比例尺l越大,机构的运动简图尺寸越小( )改正:4机构的原动件数等于机构的自由度时,机构必具有确定的运动( × )改正:机构的原动件数等于机构的自由度且自由度大于零时,机构必具有确定的运动5机构具有确定

17、的运动时,机构的原动件数必等于机构的自由度( )改正:6机构的自由度大于零时,若机构原动件数小于机构自由度,则机构不能运动( × )改正:机构的自由度大于零时,若机构原动件数小于机构自由度,则机构运动不确定7平面运动构件共有四个自由度( × )改正:平面运动构件共有三个自由度8在平面机构中,转动副的两组成构件间为线接触( × )改正:在平面机构中,转动副的两组成构件间为面接触9平面高副的两个组成构件之间为面接触( × )改正:平面高副的两个组成构件之间为点或线接触10能正确反映机构运动特性的简单图形称为机构示意图( × )改正:能正确反映机构运

18、动特性的简单图形称为机构运动简图11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不考虑构件的具体形状( )改正:12两构件组成运动副时可不直接接触( × )改正:两构件组成运动副时可不直接接触13组成运动副的两构件必须能相对运动( )改正:14运动副的两组成构件必须相对固定( × ) 改正:组成运动副的两构件必须能相对运动15自由度等于2的机构具有确定运动时,机构必定具有二个原动件( )改正:16两构件组成平面高副时引入二个约束( × ) 改正:两构件组成平面高副时引入一个约束17在平面机构中,共有转动副和移动副二种低副( )改正:18三个构件在同一轴线上组成的复合铰链在自由度计算时应计成

19、3个转动副( × ) 改正:三个构件在同一轴线上组成的复合铰链在自由度计算时应计成2个转动副19组成平面高副的两构件的速度瞬心在两高副元素接触点的公法线上( )改正:20组成移动副的两构件的速度瞬心在移动副的移动导路上( × )改正:组成移动副的两构件的速度瞬心在移动副移动导路的垂直方向上无穷远处21转动副两组成构件的速度瞬心位于转动副的轴心( )改正:22由五个构件(含机架)组成的平面机构共有10个速度瞬心( )改正:23任意两个构件之间都存在等速重合点( )改正:24构件1、2、3之间的三个速度瞬心P12、P13、P23可不在同一直线上( × )改正:构件1、

20、2、3之间的三个速度瞬心P12、P13、P23必在同一直线上25利用速度瞬心可对机构进行加速度分析( × )改正:利用速度瞬心不能对机构进行加速度分析26进行机构动态静力分析时不考虑惯性力( × )改正:进行机构动态静力分析时考虑惯性力27不考虑摩擦时,转动副反力可不通过转动副的轴心( × )改正:不考虑摩擦时,转动副反力必通过转动副的轴心28机构力分析时,转动副反力的作用方向未知( )改正:29不考虑摩擦时,移动副反力的作用点已知( × )改正:不考虑摩擦时,移动副反力的作用点未知30机构力分析时,移动副反力的作用方向已知( )改正:31平面高副的运动

21、副反力有二个未知要素( × )改正:平面高副的运动副反力仅一个未知要素32平面高副的运动副反力的的作用点未知( × )改正:平面高副的运动副反力的的作用点已知:位于高副的接触点33平面高副的运动副反力的的大小未知( )改正:34平衡力指与机构各构件上的已知外力相平衡的待求外力( × )改正:平衡力指与机构各构件上的已知外力和惯性力相平衡的待求外力35机械的输出力与输入力之比称为机械效益( )改正:名词解释:1机构运动简图-用比例线段代表构件、运动副符号代表运动副的用于表示机构中各构件间相对运动关系的简单图形2运动副-由两个构件通过直接接触形成的可动联接3机构具有确

22、定运动的条件-机构的自由度大于零机构的原动件数等于机构的自由度4复合铰链-由两个以上构件在同一根轴线上组成的转动副5局部自由度-机构中某构件具有的与其他构件运动无关的自由度6虚约束-机构中不独立限制作用的约束7高副低代的条件-低代前后,机构的自由度不变低代前后,机构的瞬时运动特性不变8机构运动分析-按机构运动简图及原动件的运动确定各从动件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9速度瞬心-两平面运动构件上绝对速度相等的重合点10绝对瞬心-两平面运动构件上绝对速度相等且为零的重合点11相对速度瞬心-两平面运动构件上绝对速度相等但不为零的重合点12三心定理-作平面运动的三个构件之间有三个速度瞬心,且它们位于一条直线上

23、13机械效益-机械的输出力(或力矩)与输入力(或力矩)之比14机械效率-机械的输出功与输入功之比15平衡力-与机构各构件上的已知外力和惯性力相平衡的待求外力计算题:1机构如图,原动件角速度2已知。求:(7分) 1)在图中标出机构的全部瞬心; 2)列出求构件4的角速度4的表达式。 21)标出机构的全部瞬心如图(6个瞬心,每个瞬心1分); 2)构件4的角速度4的表达式为:4=( P12P24/ P14P24)2 =0(1分)。 3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若存在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请明确指出。 解:无复合铰链和虚约束滚子绕转动副F的转动自由度为局部自由度n=4 pL=5 pH=1 F=3n-2pL-pH=14计算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