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概念与特点_第1页
自然灾害概念与特点_第2页
自然灾害概念与特点_第3页
自然灾害概念与特点_第4页
自然灾害概念与特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988年的地球年的地球 美国中西部地区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美国中西部地区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粮食减粮食减产产30%-40%;前苏联亚美尼亚地区里氏前苏联亚美尼亚地区里氏7.1级地震级地震,3座城市被废座城市被废,5.5万人丧生万人丧生,50万人无家可归万人无家可归,直接损失直接损失几百亿卢布几百亿卢布,非洲大陆持续干旱并出现罕见的特大蝗非洲大陆持续干旱并出现罕见的特大蝗灾灾,亿万蝗虫漫天遍野横扫数国亿万蝗虫漫天遍野横扫数国,所到之处粮食作物被所到之处粮食作物被吞噬一空吞噬一空;巴西亚马孙地区发生特大森林火灾巴西亚马孙地区发生特大森林火灾,25万公万公顷原始森林被毁顷原始森林被毁;东南亚

2、及南亚各国连遭暴雨袭击东南亚及南亚各国连遭暴雨袭击,造造成红水大泛滥并引起山崩等成红水大泛滥并引起山崩等.1988年世界人民在惴惴年世界人民在惴惴不安中度过了灾难的一年不安中度过了灾难的一年. 1 1、明确自然灾害的概念、明确自然灾害的概念 2 2、能正确识别自然现象、自然、能正确识别自然现象、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的区别与联系,确灾害、人为灾害的区别与联系,确认什么是自然灾害认什么是自然灾害 3 3、理解自然灾害的特点、理解自然灾害的特点本课目标本课目标: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一、自然灾害的概念1、定义:、定义:2、属性:、属性:是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

3、自然变异现象和过变异现象和过 程程.一是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自然属性)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社会属性)灾害:灾害: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现象和过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现象和过 程,它包括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两类。程,它包括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两类。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人为灾害人为灾害:是由人类的各种活动引起的事故灾害是由人类的各种活动引起的事故灾害.探究二:探究二:(1)1952年9月17日, 日本附近的海底火山明神礁爆发,水蒸气和硫磺气构成的气柱有几百米高,喷出的火山熔岩和碎屑堆成高出海面90米的火山岛。(2)1996年8月10日,菲律宾的坎拉翁

4、火山突然向空中喷出1 500多米高的黑色烟柱,致使当时正在攀登此山的一支国际登山队的4名队员死亡。答:不是自然灾害,因为没有造成损失。答:不是自然灾害,因为没有造成损失。答:是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变异答:是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变异 (火山喷发火山喷发)为诱因,还造成人员死亡为诱因,还造成人员死亡的灾情。的灾情。探究一:探究一:P2教材活动教材活动 (4)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当场炸死31人,大量强辐射物质泄露,13 000多平方千米土地上的100万人处于核辐射的危险 中,数以百万计的居民得了严重的放射病。(3)据史料记载,晋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瓦、

5、折木,苗稼荡然。答:是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变异答:是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变异 ( (雨雹雨雹) )为诱因,还造成作物受灾的为诱因,还造成作物受灾的灾情。灾情。答:不是自然灾害,是人为原因引起的核事故。答:不是自然灾害,是人为原因引起的核事故。结论:自然灾害的判别标准结论:自然灾害的判别标准 (1)是否以自然变异为诱因;是否以自然变异为诱因; (2)是否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是否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或资源破坏。失、社会失稳或资源破坏。2、自然灾害具有频繁性和不确定性1、自然灾害具有广泛性与区域性二、自然灾害的特点二、自然灾害的特点3、自然灾害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不重复性4、自然灾害具有联系性

6、探究三探究三:P7活动活动25、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具有严重性6、自然灾害具有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探究四探究四:P8教材活动探究五探究五:分析下列案例所分析下列案例所具有的自然灾害特征:具有的自然灾害特征:案例一案例一:日本日本:地震频繁的国家地震频繁的国家 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地震多发国家,日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地震多发国家,日本平均每天发生四次有感地震,首都东京每年有本平均每天发生四次有感地震,首都东京每年有40-50次有感地震。次有感地震。1930年是其发生地震最多的年是其发生地震最多的一年,全年发生地震一年,全年发生地震5744次。次。区域性、频繁性、不确定性区域性、频繁性、不

7、确定性雷电引起的火灾和爆炸雷电引起的火灾和爆炸 遭到雷电袭击的房屋遭到雷电袭击的房屋 案例二:案例二:联系性联系性1975年2月4日19点36分,我国辽宁省海城、营口县一带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震级7.3级,震源深度16-21千米,震中烈度为度强。4日30 分,省政府向全省发出电话通知,并发布了地震预报,省政府和震区个市、县采取了一系列应急防震措施,因而大大减少了人员伤亡。案例三:案例三:可减轻性可减轻性 2008年上半年我国迎来了两起自然大灾害 5月12日14时28分,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7.8级大地震,8省市受到震撼,死亡人数超过70000,倒塌房屋80余万间,电力中断,通讯中断,交通中

8、断,余震不断,还引起滑坡,地震当晚汶川县降起了08年的第一场暴雨,对救援工作带来不便,伤亡 损失惨重。 元月下旬(1月25日)在我国中南部地区迎来了50年一遇的特大暴风雪,居民停水断电民航交通受阻旅客滞留煤油紧张.寒冷持续至2月20日,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元人民币,损失惨重。 案例四:案例四:区域性、不确定性、不重复性、区域性、不确定性、不重复性、联系性、严重性、不可避免性联系性、严重性、不可避免性再 见我国是多自然灾害的国家,无论是自然灾害的种类、发生的时间、地点还是带来的危害等方面都不相同,如多发生在春、秋两季的干旱,主要分布在西北、黄土高原和华北;多发生在春夏季的暴雨、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广阔的东部季风区,集中在七大江河流域;森林火灾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林区,多发生在冬春干旱季节;地震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华北的活动构造带上;低温冻害和冰雪灾害在青藏高寒地区尤为突出;台风、风暴潮多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西南伴随地震和暴雨引起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山烘的集群发生。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还呈现一定的共扼性。比如,季风的强弱变化导致了南涝北旱或南旱北涝,以及一个地区先旱后涝和先涝后旱现象。根据国家气象局资料统计,各种气象灾害平均发生频次呈增长趋势,50年代是19.5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