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课后答案详解及练习 - 检验_第1页
分析化学课后答案详解及练习 - 检验_第2页
分析化学课后答案详解及练习 - 检验_第3页
分析化学课后答案详解及练习 - 检验_第4页
分析化学课后答案详解及练习 - 检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后习题答案详解(部分)第三章4解:(1)NH4H2PO4:H+H3PO4=OH-+HPO42-+2PO43-(2)H2SO4(C1)+HCOOH(C2):H+=OH-+HSO4-+2SO42-+HCOO-(3)NaOH(C1)+NH3(C2):H+C1+NH4+=OH-(4)HAc(C1)+NaAc(C2):H+=OH-+Ac-C2(5)HCN(C1)+NaOH(C2):H+C2=OH-+CN-5解: OH-+H2AsO4-+2HAsO42-=H+2Mg2+=OH-+Br-8解:HCl+NaOH=NaCl+H2O2HCl+CaO=CaCl2+H2O9解: CaCO3 2HCl 10解:pKa

2、1=1.92,pKa2=6.22第四章3解:0.10mol/L NaH2PO4 :两性物质溶液,用最简公式计算 注:此时公式中的Ka1和Ka2对应于磷酸的第一和第二步离解。0.05mol/L HAc和0.05mol/L NaAc混合溶液:缓冲溶液,用缓冲溶液公式计算0.1mol/L NaAc溶液:碱性溶液,按一元弱碱公式计算0.10mol/L NH4CN,两性物质溶液,用最简公式计算0.10mol/L H3BO3,一元弱酸溶液,用最简公式计算0.05mol/L NH4NO3,一元弱酸溶液,用最简公式计算5解:HA的摩尔质量 7解:酚酞做指示剂,消耗盐酸12.00mL,说明试样中有Na3PO4。

3、 Na3PO4 HCl = Na2HPO4 NaCl 第五章3解:Al(F)= 1 + 1F + 2F2+ 3F3+4F4+5F5+ 6F6= 1+1.4106 0.010+1.41011 (0.010)2 + 1.01015(0.010)3+ 5.61017 (0.010)4 + 2.3 1019 (0.010)5 +6.91019 (0.010)6 = 1+1.4 104 + 1.4107 + 1.0 109 + 5.6 1092.3 109 + 6.9 1078.9109所以比较Al(F)计算式中右边各项的数值,可知配合物的主要存在形式有AlF3AlF4-和AlF52-。4解:lgcK=

4、 6.815,可用控制酸度的方法选择滴定Zn2+。查溶度积表,KspZn(OH)2 =10-15.3,滴定前,为防止生成Zn(OH)2沉淀,则要求: OH 6.9 即pH HPO42- B. HPO42-H2PO4- C. H2PO4- H3PO4 D. PO43-V2 CV1V2 D. V1=2V263用0.10 mol/L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25mL的H2SO4和HCOOH溶液时,若消耗NaOH的体积相同,则H2SO4和HCOOH两种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为( )AC(HCOOH) = C(H2SO4) B4C(HCOOH) = C(H2SO4) CC(HCOOH) = 2C(H2SO4)

5、D. 2C(HCOOH) = C(H2SO4)64在1L的0.2000 mol/L的HCL溶液中,需加入多少毫升的水,才能使稀释后的HCL对CaO的滴定度为THCL/CaO=0.00500g/mL(已知MCaO=56.08) ( )A60.8mL B182.4mL C121.6mL D243.2ml65在滴定分析中,所使用的锥形瓶中有少量的蒸馏水,使用前( ) A. 必须用滤纸擦干 B必须烘干C不必处理 D必须用标准溶液荡洗23次66不能用滴定分析法由标准HCI溶液滴定NaAC,其原因是( )ANaAC 是强电解质 B找不到合适的指示剂CCbKb10-8 D有副反应67用含有少量CO2的NaO

6、H溶液来滴定HCI溶液,终点时选择哪种指示剂误差最小( )A酚酞 8.09.6 B甲基红 4.46.2 C甲基橙 3.14.4 D百里酚酞 9.410.668在配位滴定中,下列说法何种正确( )A酸效应使条件稳定常数增加有利于反应完全B配位效应使条件稳定常数增加不利于反应完全C所有副反应都不利于滴定反应D以上说法都不对69今欲配制 pH=5.0,pCa=3.8的溶液,所需 EDTA与Ca2+物质的量之比,即n(EDTA):n(Ca)为( )A1:3 B3:2 C2:3 D3:17015 mL 0.020 molL-1 EDTA与10 mL 0.020 molL-1 Zn2+溶液相混合,若pH为

7、4.0,Zn2+浓度为( )ApZn2+=5.6 BpZn2+=6.6 CpZn2+=7.6 DpZn2+=8.671下面两种情况下的lgKNiY值分别为( )(1)pH =9.0,CNH3=0.2 molL-1;(2)pH =9.0,CNH3=0.2 molL-1,CCN - =0.01 molL-1 。A13.5, 4.1 B4.1,13.5 C5.6,11.5 D11.5,5.672以0.02mol/LEDTA滴定同浓度的Pb2+溶液,若滴定开始时溶液的pH=10,酒石酸的分析浓度为0.2 molL-1 ,化学计量点时的lgKPbY,Pb和酒石酸铅络合物的浓度(酒石酸铅络合物的lgK为

8、3.8)分别为( ) AlgKPbY=13.5,PbL=10-11.3 BlgKPbY=14.4,PbL=10-8.5ClgKPbY=12.6, PbL=10-5.2 DlgKPbY=14.4 PbL=10-11.373由计算得知pH=5.5时EDTA溶液的lg(H)值为( )A4.6 B6.6 C5.6 D3.674铬黑T(EBT)是一种有机弱酸,它的lgK1H=11.6,lgK2H=6.3,Mg-EBT的lgK MgIn=7.0,在pH=10.0时的lgKMgIn值为( )A5.4 B6.4 C4.4 D3.475在EDTA配位滴定中,下列有关酸效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酸效应系数越大,配

9、合物的稳定性越高;B反应的pH值越大,EDTA的酸效应系数越大;C酸效应系数越小,配合物的稳定性越高;DEDTA的酸效应系数越大,滴定曲线的突跃范围越大。76已知,当pH=2.0时,则为( )A13.50 B2.99 C11.51 D3.9977溶液中存在M、N两种金属离子时,准确滴定M,而N不干扰的条件是( )AlgK0.3 BlgK0.5% ClgK5 DlgK878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时,其配合比一般是( )A1:1 B1:2 C1:4 D1:679配位滴定中,关于EDTA的副反应系数Y(H)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Y(H)随酸度减小而增大 BY(H)随pH值增大而增大 CY(H

10、)与pH值关系不确定 DY(H)随酸度增大而增大80用EDTA滴定金属离子M,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M一定,lgKMY越大,突跃范围越大 BcM 一定, lgKMY越小,突跃范围越大ClgKMY 一定, CM越大,突跃范围越小DlgKMY 一定, CM越小,突跃范围越大81. 以EDTA滴定金属离子M,( )不影响滴定曲线化学计量点后段的突跃范围大小? A金属离子M的KMY B金属离子M的起始浓度CEDTA的酸效应 D金属离子M的络合效应82. 以EDTA滴定金属离子M,( )影响滴定曲线化学计量点前段的突跃范围大小?A金属离子M的络合效应 B金属离子M的浓度CMCEDTA的酸效应 D金属

11、离子M的KMY83. 在PH=10.0的氨性缓冲液中,用EDTA滴定同浓度的金属离子M至化学计量点时,下述关系式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 )AM= Y B M=YCpM=lgKMY+ lgCM DpM =lgKMY+ pCM84. 在PH=1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以EDTA滴定Zn2+至化学计量点时,以下关系式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 )ApZnsp=1/2(1gKZnY + lgCZn) B. pZnsp=1/2(1gKZnY - lgCZn)CpZnsp=1/2(1gKZnY + pCZn) DpZnsp=1/2(1gKZnY - pCZn)85. 含有相同浓度Al3+-EDTA络合物的PH=4

12、.5的溶液A,B两份。A溶液中游离F-为0.2molL-1;B溶液中的游离F-为0.1mol L-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结论是( ) AA,B两溶液中Al3+ 相等; BA,B两溶液KAlY相等;CA,B两溶液中KAlY相等; DA,B两溶液中Al(F)相等;86. 今有A,B相同浓度的Zn2+-EDTA溶液两份:A为PH=10的NaOH溶液;B为PH=10的氨性缓冲溶液。对叙述两溶液KZnY 的大小,哪一种是正确的?( )AA的 KZnY和B相等; BA的 KZnY小于B 的KZnY;CA的 KZnY大于B 的KZnY; D无法确定。87已知lgKZnY=16.5和不同pH值(4、5、6、7)

13、对应的lgY(H)(8.4,6.4,4.6,3.3)。若用0.02molL-1 EDTA滴定0.02molL-1 Zn2+溶液,要求DpM=0.2,Et=0.1%,则滴定时最高允许酸度是最高允许酸度为( )ApH=4 BpH=5 CpH=6 DpH=788在非缓冲溶液中用EDTA滴定金属离子时,溶液的pH值将( )A升高 B不变 C降低 D与金属种类有关 89M(L)=1表示:( ) AM=L BM与L没有副反应 CM的副反应较小 DM与L的副反应相当严重90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A B C D91在pH为10.0的氨性溶液中,已知 lgKZnY =16.5, 。则在此条件下lgKZnY

14、为( )A8.9 B11.3 C11.8 D14.3 92Fe3+、Al3+对铬黑T有( )A. 僵化作用 B. 氧化作用 C. 沉淀作用 D. 封闭作用93已知0Fe3+/Fe2+=0.77V, 0Fe2+/Fe=-0.44V,0Sn4+/Sn2+=0.15V,0Sn2+/Sn=-0.14V;标准状态下,下列各组物质能共存的是( )AFe3+,Fe B. Fe3+,Sn2+ C. Fe3+,Sn D. Sn2+,Sn94As() /As() 电对的标准电极电位大于I2/I-电对,但在pH=8时,As2O3可作为基准物标定 I2标准溶液,是因为( )A酸度降低使As() /As() 电对的标准

15、电极电位降低B酸度降低使As() /As() 电对的条件电位降低 C酸度降低使As() /As() 电对的条件电位升高D酸度降低使As() /As() 电对的标准电极电位升高95间接碘量法测铜时,Fe3+有干扰,可加入NH4F消除,原因是( )A氧化态生成配合物使Fe3+/ Fe2+ 电对的条件电位降低B还原态生成配合物使Fe3+/ Fe2+ 电对的条件电位降低 C氧化态生成配合物使Fe3+/ Fe2+ 电对的条件电位升高D还原态生成配合物使Fe3+/ Fe2+ 电对的条件电位升高96. 在含有Fe3+和Fe2+的溶液中,加入下述何种溶液,Fe3+/Fe2+电对的条件电位将降低(不考虑离子强度

16、影响)( )A邻二氮菲 B. HCI C. NH4F D. H2SO4 97. 在含有Fe3+和Fe2+的溶液中,加入下述何种溶液,Fe3+/Fe2+电对的条件电位将升高(不考虑离子强度影响)( )A邻二氮菲 B. HCl C. H3PO4 D. H2SO4 98. 若两可逆对称电对在反应中电子转移数分别为1和2,为使反应完全程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位差至少应大于( )A0.09V B. 0.27V C. 0.36V D. 0.18V99. 若两可逆对称电对在反应中电子转移数分别为1和2,为使反应完全程度达到99.9%,则条件平衡常数的对数值至少应大于( )A3 B. 12 C. 6

17、 D. 9100. 利用下列反应进行氧化还原滴定时,滴定曲线在计量点前后为对称的的是( )A2 Fe 3+Sn2+Sn4+2 Fe2+B. I2+2S2O32-2I-+S4O62-C. Ce4+ +Fe2+Ce3+ +Fe3+DCr2O72- +6Fe2+14H+6Fe3+7H2O101. 用0.02 mol/L KMnO4溶液滴定0.2mol/L Fe2+溶液和用0.01 mol/L KMnO4溶液滴定0.1mol/L Fe2+溶液,两种情况下滴定突跃的大小将( )A相同 B浓度大突跃就大 C浓度小滴定突跃就大 D无法判断102用相关电对的电极电位不能判断的是( )A氧化还原滴定突跃的大小

18、B氧化反应进行的速度 C氧化反应进行的方向 D氧化反应进行的次序103不能影响条件电位的因素有( )A电对的性质 B催化剂 C氧化还原半反应中得失电子数D电对氧化态或还原态发生沉淀、配位等副反应104已知:,下列可视为进行完全的反应是( )A2Ox3+Red4=2Red3+Ox4 B2Ox2+Red3=2Red2+Ox3 COx1+2Red2=Red1+2Ox2 DOx2+2Red4=Red2+2Ox4105在1mol/LH2SO4溶液中,以Ce3+滴定Fe2+时,最适宜的指示剂是( )A二苯胺磺酸钠() B邻苯氨基苯甲酸()C硝基邻二氮菲-亚铁() D邻二氮菲-亚铁()106影响氧化还原反应

19、平衡常数的因素是( )A反应物浓度 B反应产物浓度 C催化剂 D温度107已知在 1mol/L H 2 SO 4 溶液中,MnO 4- /Mn 2+ 和 Fe 3+ /Fe 2+ 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分别为 1.45V 和 0.68V 。在此条件下用 KMnO4 标准溶液滴定 Fe 2+ ,其化学计量点的电位值为( ) A0.73V B0.89V C1.32V D1.49V 108提高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可采取以下哪种措施( ) A增加温度 B加入络合剂 C加入指示剂 D减少反应物浓度 109用K2Cr2O4标定Na2S2O4时,淀粉指示剂加入的时间是( )A滴定开始前 B反应中间 C反应结束 D

20、接近终点时110求难溶化合物MA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若A为强酸根,又存在可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试剂L,则其溶解度的计算公式为( )A B C D 111CaF2沉淀在pH=3的溶液中的溶解度较pH=5溶液中的溶解度( )A小 B大C相等 D可能大,也可能小112HgCI2的Ksp=410-15,则饱和水溶液中,CI-是( )A810-15 B. 410-5 C. 210-5 D. 610-7 113加入过量沉淀剂可减少沉淀的溶解损失,这是利用了( )A同离子效应 B. 盐效应 C酸效应 D. 配位效应114AgCl在HCl溶液中的溶解度,随着HCl的浓度增大,先是减小然后又逐渐增大,最后超过其在纯水中的溶解度。这是因为( )A开始减小是由于酸效应 B开始减小是由于同离子效应C最后增大是同离子效应 D最后增大是盐效应115用重量法测定As2O3的含量时,将As2O3在碱性溶液中转变为AsO43-,并沉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