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简述技术差距模型和产品周期理论。技术差距模型和产品生命周期模型是对静态H-O模型的动态扩展。1,技术差距模型:技术领先国家引入技术创新后,研究成功新产品,凭着技术领先,该国向国外出口这种新产品,然而当外国渐渐熟悉并通过技术合作、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等途径掌握了这些高新技术,就能模仿生产这些产品,从而减少进口,并且最终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反而向技术领先国出口该产品,至U此,技术领先国的创新利润完全消失,但它不断地引入更新的产品和工艺流程,又制造出新的一轮的技术差距,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下去。2,产品周期理论1)产品周期理论从技术变化的角度,探讨了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该理论按技术变化的特点,将
2、产品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初始期、成长期和成熟期。2)基本内容:第一阶段,初始期:产品技术未成形,研发费用占较大比重,少数发达国家(创新国)由于具有充足资本和高新科技,具备比较优势。该阶段贸易主要发生在少数先进国家与其它发达国家之间;第二阶段,成长期:技术已确定,被普遍采用,研发成本密集型转化为资本密集型,发达国家拥有这一优势,该阶段产品由发生在发达国家输出到发展中国家;第三阶段,成熟期:产品实现标准化,原材料和劳动工资是重要成本,发展中国家具备此优势,产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输出。2,简要论述重叠需求论的假设条件和主要观点。瑞典经济学家林德提出重叠需求理论,从需求方面探讨了国际贸易发生
3、的原因。该核心思想是: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的。理论主要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工业产品的贸易问题一、假设条件1才段设在一国之内,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者偏好不同,收入越高的消费者就越偏好奢侈品,收入越低的消费者就越偏好必需品;2?假设世界不同地方的消费者如果收入水平相同,则其偏好也相同。两国收入水平越接近,消费结构也就越相似。二、主要观点:1,如果两国的收入水平越接近,重叠需求的范围就越大。越容易发生贸易。2,如果两国收入不断提高,重叠需求的范围上移贸易扩大,新的商品进入贸易。H1净出口创新L手其他发包国家发屣中国家OT7n73,在关税同盟理论中,贸易创
4、造和贸易转移是什么含义?关税同盟是指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所有成员对非成员国采取统一的进口关税或其他贸易政策措施。成员国在互相取消进口关税的同时,设立共同对外关税,成员经济体之间的产品流动无须再附加原产地证明。关税同盟的重要特点是“对内自由、对外保护”。关税同盟在扩大区域内贸易的同时,也减少了区域内成员国与区域外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因此,它对国际贸易有很大的影响。这种贸易上的影响可进一步区分为贸易创造效应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1,贸易创造: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所带来的贸易规模的扩大。2,贸易转移:建立关税同盟之后成员国之间的相互贸易代替了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从而造成贸易方向
5、的转移。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效应的图示分析讨论:1、在组成关税同盟之前,A关税t-B、C的产品价格分别为PB+t、PC+t-A只会从C进口-A国国内价格为PC+t,国内生产为Q1,国内消费为Q2从C国进口为Q1Q2后,共同关税假设仍为t-B价格为PB,C价格为PC+t-PBPC+t-A只从B进口-国国内价格2、A与B组成关税同盟为PB+t,国内生产为Q3,国内消费为Q4,从C国进口为Q3Q4贸易创造:贸易规模的扩大1,生产效应:Q3Q1是A生产被B生产替代的部分关税是一国政府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依据本国海关法和海关税法,对通过其关境的进出口商品征收的税赋。主要有进口税,进口附加税,出口税和过境税
6、等。征收关税将产生一系列的经济效应。它将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降低,包括一系列效应:价格效应、生产效应、消费效应、税收效应、贸易条件效应(对大国来说)、净福利效应等。1,小国情况:讨论:价格效应:自由贸易时,世界价格(均衡时的国内价格)为Pw,征税t后,国内价格上升为Pt。国内价格调整不对世界价格造成影响。生产效应:生产者剩余增加a;消费效应:消费者剩余减少a+b+c+d贸易效应:进口减少Q1Q3+Q4Q;税收效应:关税收入为c;净福利效应:a-(a+b+c+d)+c=-(b+d)0,福利下降。其中b为生产扭曲,d为消费扭曲。2,大国情况:价格效应:征收关税会降低世界市场价格,即世界价格由Pw降为
7、Pw。贸易条件效应:征税前Q3Q4的进口价格为EFQ3Q4征税后为HIQ3Q4征税国贸易条件改善,收益e;净福利效应:a-(a+b+c+d)+(c+e)=e-(b+d)。净效应不确定。2,消费效应:Q2Q4是A消费的净增部分贸易创造=Q3Q1+Q2Q4贸易转移:贸易转移=Q1Q2原来A从C国进口Q1Q2关税同盟后转移到从B国进口。福利效应:消费者剩余:a+b+c+d生产者剩余:-a税收损失:-(c+e)从C虱Q1Q2*t净福利J:b+d-e4,简述关税壁垒对小国开放经济和大国开放经济的影响助。直接补助是政府直接向出口商提供现金补助或补贴。间接补助是政府向选定商品的出口给分类:倾销按其性质可以分
8、为持续性倾销和掠夺性倾销形成条件(持续性倾销为例):政府补贴:Q3Q4Xs,-(d+b+c+e)净福利效应=生产者剩余增加-消费者剩余损失-政府补贴=(a+b+c)-(a+b)-(b+c+d+e)=-(b+d+e)0,其中b、d为生产扭曲和消费扭为贸同条件恶化所导致的利益转移,本国社会福利水平的下降。国内消费者利益受损:1,要支付更高的价格ps;2,作为纳税人,还要承担政府给予生产者的补贴s进口国生产企业利益受损,接受补贴的产品都将低于成本价格销售。进口国消费者获利,出口国生产商获利。6,简述倾销的含义、分类及其形成条件。倾销是在不同国家市场间进行的一种价格歧视行为。它是指出口商以低于本国国内
9、价格或成本向国外销售商品的行为。是否构成倾销的主要依据有:(1)进口国MRF为国外市场边际收益曲线,MRH为国内市场边际收益曲线,MC为边际成本,假设为常数,PF和PH分别表示国外价格和国内价格。D为国内外需求曲线,国外市场需求曲线更为平坦。讨论: 企业决定产量的条件MRF=MRH=MCb于国外市场需求曲线更为平坦, 故PF价值)2,假设所有的商品都是贸易商品,忽视了非贸易商品的存在。3,忽视了贸易成本和贸易壁垒。4,过分强调了物价对汇率的影响,忽视了汇率变化对物价的影响。(物价-汇率)5,忽视了国际资本流动对汇率产生的冲击。6,没有对物价如何影响汇率的传导机制具体分析。13,什么是外汇管制?
10、简要论述外汇管制的目的、对象、措施和成本。外汇管制是指一国政府为了防止资本外流或流入, 改善本国的国际收支和稳定本国货币汇率, 授权有关货币金融当局(一般是中央银行或专门的外汇管理机构)对外汇买卖和国际结算所采取的限制性措施。目的:1.加强黄金、外汇储备,这是战时外汇管制的主要目的;2,维持国际收支平衡,防止资本外逃;3,稳定外汇和金融市场,维持汇率稳定,增强本国货币信用;4?保护本国国内市场和本国经济的发展。对象:2?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根据居住或营业地的不同划分为居民和非居民。一般来说,对居民的外汇管制较严,对非居民的外汇管制较宽松。3 .物,是指外汇及外汇有价物,包括纸币、铸币、外币支
11、付凭证、外币有价证券等。有些国家还包括黄金、白银和一些贵金属。措施:1?贸易外汇管制2?非贸易外汇管制3 .资本流动管制4?汇率管制成本和代价:1 .外汇管制干扰了外汇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从而带来了经济活动的扭曲和资源配置的不当,这是外汇管制所付出的最主要的代价。2 .与外汇管制相伴而生的是走私、伪造发票和黑市交易等非法交易手段,只要其收益率超过逃避管制所付出的成本或代价,就会大量滋生。3,为了监督外汇管制的执行需要有一整套的官僚机器,这会带来巨大的管理成本。而对于进出口商而言,要遵守或逃避外汇管制,也要支付十分昂贵的法律和会计费用。4 .外汇管制还容易导致其他国家的报复,这对于世界贸易的发展
12、和国际间的资源优化配置都是不利的,因而降低了世界整体的福利。14,什么是抛补利率平价和非抛补利率平价?套利是指两种货币短期利率出现差异的情况下,将资金从低利率货币兑换成高利率货币,以赚取利差的外汇交易行为。1,抛补利率平价假设某投资者用1元本币在本国投资生息,本国年利率i,一年后价值为1+i。若以e(直接标价法)的即期汇率将本币兑换成外币,在外国投资生息,外国年利率i*,同时在远期外汇市场以f(直接标价法)的远期汇率卖出远期外汇,一年后价值为(1+i*)f/eo如果二者价值不等,则投资者会纷纷投资于收益高的,直到二者相等,套利活动才停止。1i(1i*)f/e即,(f-e)/e=(i-i*)/(
13、1+i*)fe?*当i*较小时,1+i*约等于1,贝ye|-|这就是抛补的利率平价(CoveredInterestRateParity)公式,表明如果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远期外汇升水;如果本国利率低于外国利率,则远期外汇贴水2,非抛补利率平价如果投资者在进行套利时没有在远期外汇市场上卖出远期外汇,则将未来国外收益折算成本币时所采用的汇率就不是远期汇率,而是未来的即期汇率。但未来的即期汇率事先并不知道,所以投资者会根据预期的未来即期汇率fs进行折算。在这种情况下,当套利行为停止时,在两国进行投资的收益相等。上式经整理可得fse*上式即为无抛补的利率平价(UncoveredInterestRat
14、eParity)表达式。它表明, 预期的即期汇率变化率等于两国利差, 即本币预期的贴水(升水)率等于本国利率高于(低于)外国利率的差额15,简要论述国际生产综合论。该理论把跨国公司的活动视为国际生产的一种方式。国际生产综合理论是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分析的有机结合。该理论是迄今为止对跨国公司的诸多解释中较为全面的一种,因而称为跨国公司的一般理论。一个企业从事国际生产的水平取决于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下列四个条件:1,企业必须具有其他国家的企业所不具备的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特殊优势。这种优势能够提高企业的盈利和增加企业净资产。2,企业内部转移和使用所有权优势必须比通过外部市场转移这种优势更有利可
15、图,这叫企业的内部化优势。它反映的是企业内部管理结构的效率。3,只有当国外的区位优势同企业的所有权优势相结合才能够同时提高这两类优势的生产力。4,当一个企业所面临的所有权、区位及内部化优势给定时,国际生产只有当其与企业的长期管理战略相一致时才会发生。运用上述原理分析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行为,可以直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任一既定的时点,一个国家的企业-相对于别国企业而言-拥有所有权势越多,它越是具有较强的内部化动机;国外的区位优势越明显,它越是倾向于选择到国外生产的方式。如果一个国家具有这两方面的条件,它就会对外国的跨国公司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因此,一个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地位的变化,是由企业优势和区位优
16、势的相对变化同时决定的。11,简要论述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国际收支不平衡可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1,周期性不平衡,是指在经济衰退阶段,收入减少,有效需求下降,从而导致进口下降,因此可能引起贸易收支顺差;但经济衰退也可能造成资本外流,从而引起资本项目逆差。(两个角度)2,结构性不平衡。因国内生产结构变动不能适应国际市场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3,在汇率一定的情况下,一国物价普遍上升,高于其他国家,必然导致出口下降,进口增加,国际收支发生逆差,反之则发生顺差。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会造成国际收支的失衡。4,收入性不平衡。是指由于国民收入变动引起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情形。国民收入变化包括周期变化和长期增长
17、。周期变化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实际上就是周期性不平衡。而收入长期增长则会导致持久性不平衡。如果一国收入增长长期高于其他国家,则可能造成进口需求增长高于出口需求,从而出现逆差。16,什么是马歇尔-勒纳条件?如何推导该条件?什么是J曲线效应?马歇尔-勒纳条件表示,在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趋于无穷大的前提下,如果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则货币贬值可以改善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用公式表示即:n+ninnxyX.出口需求价格弹性y-进口需求价格弹性公式推导:CA=X*P-M*e*Pf-dCA=dx*P-Pf*dM*e-Pf*M*de-dCA/de=(dx/de)*P-Pf*e*(dM/de)-
18、Pf*M-dCA/de=M*(P*(dx/de)*(1/M)-Pf*(e/M)*(dM/de)-Pf)条件:X*P-M*e*Pf=O(贸易均衡)(1)中带入(1/M)=(Pf*e)/(X*P)推出马歇尔-勒纳条件J曲线效应:货币贬值的时滞效应可用“J曲线”来描述。当一国的货币当局采取使本币贬值的调整政策以后,相关实际部门贸易量的调整不会同步进行,而是需要一个过程,即一国的货币贬值后,最初只会使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只有经过一段时滞以后,才会使贸易收入增加,并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从货币贬值到贸易收支状况改善之间,存在几种时滞:1,认识时滞,货币贬值后,本国出口商品的新价格信息还不能立即为需求方所
19、了解。2,决策时滞,供求双方都需要一定时间判断价格变化的重要性。3,生产时滞,供给方国内对商品和劳务的供应不能立即增加。4,取代时滞,供给方和需求方都需要一定时间处理以前的存货。5,交货时滞,把商品、劳务运经国际市场还需一段时间。论述题:1,试述H0模型(要素禀赋理论)的假设条件和基本内容。H0模型理论:A、B两国在贸易前由于要素禀赋的不同,导致供给能力的差异,进而引起商品相对价格的不同。根据比较优势原则,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要素禀赋: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如果一国的某种要素禀赋(K/L)大于他国,则称该国为该要素(相对)丰富或该要素
20、(相对)稀缺的国家。假设条件:1、假定世界上有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两种生产要素。2X2X2模型。2、两国都采用相同的生产技术,因而具有相同的生产函数;3、在两国中一种产品是劳动密集型的,一种是资本密集型的;4、两国两种产品的生产都是规模收益不变的;5、生产要素的供给不变;6、两国的消费者偏好相同,因而都面临着相同的社会无差异曲线;7、两国的商品和要素市场都处于完全竞争状态;8、生产要素在国内可以自由流动,但在国际间却完全不流动;9、没有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费用;10、两国间贸易平衡。除要素禀赋,其他条件都是相同的。基本内容:1,每个国家用自己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来从事商品的生产交换,就会处于比较有
21、利的地位,相反就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在国际贸易中,一个国家出口商品总是那些用自己相对丰富的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的总是那些需要用自己相对稀缺的要素进行生产的产品。2,如果两个国家要素存量的比率不同,即使两国资本与劳动力的生产率完全一样,也会产生成本的差异,这是贸易发生的直接原因。3,国际间的贸易一般会使贸易参与国与国之间的工资、地租、利息这些要素的价格出现均等化趋势。4,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是相同产品的绝对价格差,绝对价格-成本差?要素的价格?要素存量(K/L)一要素供求一要素的供给一要素禀赋决定的。结论:要素供给的禀赋不同造成了国际贸易的产生。2,论述亚当?斯密绝对优势原理的基本思想、假设条件,
22、并利用图形、表格等工具论述绝对优势是如何带来国际贸易的。国际贸易的产生是因为各国之间生产技术的绝对差别。一国之所以要进口别国的产品,是因为该国的生产技术处于绝对的劣势,自己生产的成本太高,还不如从别国购买来得便宜,而一国之所以能向别国出口产品,是因为该国在这种产品的生产技术上拥有绝对优势,使本国生产的产品成本和价格更低。绝对优势理论认为,一国应该专业化生产并出口那种拥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假设条件:1供给方面:(1)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一种生产要素,2X2X1模型(2)投入的边际产量是固定的;(3)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2、需求方面:收入预算约束,不能借债消费3、贸易方面:(1)没有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
23、费用;(2)进出口贸易等值,即贸易是平衡的;(3)生产要素在一国之内可以自由流动,但在国际间是不能自由流动的;4、市场方面:生产和交换都在自由竞争条件下进行。绝对优势的衡量标准:劳动生产率、生产成本、价格:假设一国在某种产品上的产量为Q,所要求的劳动力投入为L,而工资率为W那么:(1)劳动生产率=Q/L,高表明有绝对优势;(2)生产成本=1/。,低表明有绝对优势;(3)价格=WL/Q低表明有绝对优势。表格例证假定英国人与葡萄牙两国在分工前, 同时生产酒和呢绒两种产品, 两国的劳动力资源相同,都是100人,但生产技术是不同的。100人劳动1年在葡萄牙可生产80单位的呢绒,或100单位的酒,如表所
24、示贸易后,在三角形中反映。即B点为贸易后的生产点,C点为贸易后的消费点。这一三角形又成为“贸易三角”(TradeTriangle),出口和进口。同理,葡萄牙专业化生产酒,而消费53单位酒和47单位呢绒,因而需要出口47单位酒来换取47单位的呢绒,同时达到比在封闭经济条件下高的社会无差异曲线CIC2呢绒酒英国10090葡萄牙80100呢绒的生产成本:英国二100(L)/100(G)=1葡萄牙=100(L)/80(Q=1.25酒的生产成本:英国二100(L)/90(Q)=1.11葡萄牙=100(L)/100(Q=1图形例证根据上表,可以画出英、葡两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possi
25、bilityfrontier)在图中,在没有进行贸易交换之前,该国经济在E点达到均衡,在这点进行生产和消费,生产量恰好等于消费量,达到社会的福利水平CIC1。假设在自给自足状态下,英、葡两国的市场均衡点都在E英国生产和消费50单位的呢绒、45单位的酒,而葡萄牙生产和消费BEFORETRADINGProductionpinlbM1AFrarttier40单位的呢绒、50单位的酒,分别达到社会无差异曲线AFTERTRADINGCIC1表格和图形分析的结论:贸易通过分工反而扩大了全世界的生产。 导致了两国福利水平的同时提高。 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亚当问题:不能解释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如何参与世界贸易的问
26、题。?斯密认为自愿、自由的贸易是互惠的,它导致了世界福利的增进3,论述李嘉图比较优势原理的基本思想、假设条件,并利用图形、表格等工具论述比较优势是如何带来国际贸易的。基本思想:尽管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的劣势,但它可以选择两种产品中劣势相对较轻的那种产品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同样可以获得贸易利益。也就是中国古训所云:“两弊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假设前提:1,两个国家、两个产品、一种要素(即2*2*1模型);2,劳动在一国内是同质的;3,要素在国内完全流动,在国际间不流动;4,规模收益不变;5,市场完全竞争;6,不考虑运输和保险成本;7,两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不是等比例;8,消费偏好
27、相同。基本内容: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不必生产全部产品,而应该集中生产本国具有相对最大优势的产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不必停产全部产品,而只应停止生产本国处于相对最大劣势的产品,经过自由交换,参与交换的国家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增加产品的消费。世界也因此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即“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表格例证:比较优势的简单数学说明:设有AB两国,每个国家均生产X、Y两种产品。分工前:XY分工后:XYA6天3天A0天9天B1天2天B3天0天按比较优势原则,A国应该集中全部劳动用于生产Y产品,B国则集中生产X产品。产量为A国生产3单位Y产品,B国生产3单位X产品,比分工前的AB两国生产各
28、一单位X、Y产品, 每个国家多生产1单位产品, 世界多生产2单位产品, 但是耗费的劳动量却未变,这就是国际分工的利益。评价:比较优势学说揭示了国际贸易因比较利益而发生并具有互利性,它证明了各国通过出口相对成本较低的产品,进口相对成本较高的产品,就可以实现贸易互利。不足:1,比较优势说赖以成立的许多假设前提过于苛刻。2,按照这一学说,比较优势差距越大,贸易越容易发生,因此,应该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贸易更易发生。但现实中恰恰不是这样,现实中国际贸易主要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3,按照这个学说,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参加贸易的双方都能获益,因此所有贸易参加国都应积极实行自由贸易而非保护主义。而在现实中
29、,世界上无论什么国家,都从未实行过彻底的自由贸易,总是在不同程度上实行某种贸易保护政策。4,李嘉图本人也承认比较成本说与劳动价值理论相违背。4,论述国际收支为什么会失衡和国际收支失衡调节的弹性方法。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1,偶然性的原因:政治动荡,自然灾害,国际援助等偶然性原因2,周期性的原因:经济周期对一国国际收支有着重要影响,在经济衰退阶段,收入减少,有效需求下降,从而导致进口下降,因此可能引起贸易收支顺差;但经济的衰退也可能造成资本外逃,从而可能引起资本项目逆差。相反,在经济景气阶段,由于收入迅速上升,有效需求增加,从而导致进口需求扩张,同时部分出口产品转向内销,由此可能引起贸易收支逆差冷
30、淡经济景气也可能吸收国外投资,从而引起资本项目顺差。在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国际收支周期性不平衡会使各国之间相互传播景气和衰退。3,结构性的原因:结构性不平衡是因国内生产结构变动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例如,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进口以制成品为主,近年来,由于国际市场上制成品价格大幅度上扬,而初级产品价格增长缓慢,导致这些国际的贸易条件趋于恶化,从而导致国际收支上的困难。4,货币性(价格性)的原因:在汇率一定的情况下,一国物价普遍上升,高于其他国家,必然导致出口下降,进口增加,国际收支发生逆差;反之,如果一国物价普遍低于其他国家,则会发生相反的情形,从
31、而导致国际收支顺差,这就是价格性不平衡。它表明在货币对外比价一定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会导致国际收支不平衡。5,收入性的原因:收入性不平衡是指由于国民收入的变动引起国际收支失衡的情形。国民收入变化包括周期变化和长期增长。周期变化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实际上就是周期性不平衡。而收入长期增长则会导致进口需求的增长超过出口需求的增长,从而使该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逆差,造成国际收支收入不平衡。国际收支的调整理论:主要有三种调整理论:弹性方法、吸收方法和货币方法。其中,弹性方法和货币方法属于价格调整机制,即通过汇率的变动来调整国际收支,恢复国际收支的均衡;吸收方法属于收入调整机制,即主要通过总支出或生产的
32、变动来调整国际收支。1,弹性分析方法。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方法是指在收入不变动的情况下,运用汇率与价格的变动对经常项目失衡进行调节,由于这一调节机制与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关系密切。弹性分析法认为货币贬值可以提高外国商品相对国内商品的价格,但是贬值能否在各国国内-勒纳条件时,贬值可以起到改善贸易收支的作用。但贬值常常伴随着所谓的“J曲线”效应,即在贬值过程中,贸易收支差额会先降后升。2,吸收分析方法。吸收分析方法是指只有当一国商品、劳务的产出的增加超过其吸收能力的增加时,该国的国际收支才能得以改善。这一分析方法实际上就是凯恩斯乘数理论与弹性分析法的综合,它的理论基础源于凯恩斯的收入-支出决定理论。
33、假设贸易差额可以表示成一国的国民收入与其吸收之间的差额,即:CA=X-M=Y-A(16.(19)等式两边微分,得到:d(CA)=dY-dA(16.20),如果两种效应之和等于货币贬值对吸收的净影响效应,即:dA=adY+dA(16.21),将(16.21)代入(16.20),可得:dCA=(1-a)dY-dA1)货币贬值对国民收入的影响(dY增加的条件): 货币贬值, 国名收入提高,dY0,若则国内吸收的增加国民收入的增加,贸易收支得到改善;若国内吸收的增加大雨国民收入的增加,贸易收支进一步恶化;若不影响贸易收支。2)货币贬值对吸收的直接影响(dA减少):一方面,从货币效应来看,一国当局采用贬
34、值政策将导致本国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使实际货币供给下降,货币共计随本币贬值而增加,由于导致国内利率上升,从而国内投资随之下降。同时,消费者的货币余额效应和货币幻觉效应,也使热门因为物价上涨而减少支出。另一方面,贬值存在收入再分配效应。贬值后物价上涨,而实际工资下降,厂商的利润则由于对收入的再分配增加了。由于利润收入具有比工资收入更高的边际储蓄倾向(更倾向于存款), 会使全社会的吸收水平下降, 进而改善国际收支,如果政府同时施行财政政策,从而全社会吸收水平下降,那么国际收支因此而得到改善。3,货币分析方法。货币分析方法强调国际收支的货币特性,即强调货币供求在决定一国国际收支状况中的作用。货币需求:
35、Md=kPYk是常数,P是价格水平,Y是实际产量货币供给:Md=m(D+R)m是货币乘数,D是基础货币中国内部分,R为国外部分均衡时,kPY=m(D+R)d(kPY)=0=m(dD+dR)-dD=-dR即,扩大信贷,dD增长,国际储备要减少,dR减少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国内货币增加,物价上涨-出口减少-收支恶化-为维持汇率,收缩国内信用。国际收支失衡可通过货币供给的自动调整以适应货币需求这一过程加以恢复;改善贸易收支取决于国际贸易中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当一国的出口需求弹性和尽快需求弹性满足马歇尔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国内货币增加-物价上涨-出口减少-收支恶化,逆差-外汇供给小于需
36、求-外汇升值,本币贬值-本币需求增加,直到与供给均衡。货币贬值国际收支时候可以通过汇率的变化来自动调整。5,论述冲销政策的含义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冲销干预,是指中央银行在进行外汇买卖的同时,又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对国内市场进行反向操作,达到本币供应量不变目的。它是政府管理汇率的重要政策之一,也称冲销政策。冲销政策的方法:1,增发央行票据;2,减少央行给商业银行的再贷款、再贴现;3,提高准备率以降低基础货币乘数;4,严格控制信贷规模。上述四种方式直接影响货币供给量,理论上都可以抵消外汇占款对货币供给量产生的膨胀效应。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发达国家经过长期实践确认,非冲销干预符合金融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
37、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持续性;而冲销式干预虽然不具有长期持续的效果,但对市场交易的不稳定或突发性原因产生的外汇市场混乱,具有缩小波动幅度的效果。所以从短期看,冲销式干预是有必要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甚至是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韩国等)也经常采用冲销政策。但从长期看,无论哪一种冲销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运作,因而给经济增长带来一定负效应。6,论述贸易保护的理由。最佳关税论,(税率t使得福利水平最图)贸易条件论,在大国的情形下,关税可以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这意味着关税可能改善本国的福利水平,即贸易保护可以获得超过自有贸易的利益。(参见关税)幼稚产业论则从动态角度提出了保护那么具有潜
38、在优势的新兴产业的观点,但这种保护职能一种暂时性的,判定幼稚产业的标准主要有三种。(参见幼稚产业论)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观点是将贸易政策与宏观经济政策联系在一起,把贸易政策作为实现总需求政策目标的一种选择。一国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国内有效需求可能不足,于是,在开放条件下,奖励出口,限制进口是一国总需求政策中的一部分。另外,这不是一个长期政策。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是在“新贸易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是针对不完全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提出的。特征是政府干预的目的是,改变市场结构和环境,以提高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使得本国企业获得更多的垄断利润或租金。7论述国际收支失衡调节的货币方法、乘数方法和吸收
39、方法。1乘数方法:乘数理论的核心是考察收入变动对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Y=(C+cY)+I+G+X-(M,+mY)-Y=(1/(1-c+m)*(C+I+G+X-M)(1)设1-c=s,为边际储蓄倾向(1) -dY/dX=1/(s+m),此为开放经济乘数或外贸乘数(2) -dY/dG=1/(s+m),此为支出乘数dY为总收入变量dG为政府支出变量s为边际储蓄倾向m为边际进口倾向讨论:当政府投资增加,dG增加-国民收入伴随了乘数增加-进口增加,出口不变-CA降低当国际收支顺差时,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政府投入来抵消顺差,提高国民收入当国际收支逆差时,政府可以通过鼓励出口来增加国民收入,并消除逆差。2,吸收
40、分析方法。吸收分析方法是指只有当一国商品、劳务的产出的增加超过其吸收能力的增加时,该国的国际收支才能得以改善。这一分析方法实际上就是凯恩斯乘数理论与弹性分析法的综合,它的理论基础源于凯恩斯的收入-支出决定理论。假设贸易差额可以表示成一国的国民收入与其吸收之间的差额,即:CA=X-M=Y-A(16.19),对等式两边微分,得到:d(CA=dY-dA(16.20),如果两种效应之和等于货币贬值对吸收的净影响效应,即:dA=adY+dA(16.21),将(16.21)代入(16.20),可得:dCA=(1-a)dY-dA1)货币贬值对国民收入的影响(dY增加的条件):货币贬值,国名收入提高,dY0,
41、若则国内吸收的增加国民收入的增加,贸易收支得到改善;若国内吸收的增加大雨国民收入的增加,贸易收支进一步恶化;若不影响贸易收支(3)货币贬值对吸收的直接影响(dA减少):一方面,从货币效应来看,一国当局采用贬值政策将导致本国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使实际货币供给下降,货币共计随本币贬值而增加,由于导致国内利率上升,从而国内投资随之下降。同时,消费者的货币余额效应和货币幻觉效应,也使热门因为物价上涨而减少支出。另一方面,贬值存在收入再分配效应。贬值后物价上涨,而实际工资下降,厂商的利润则由于对收入的再分配增加了。由于利润收入具有比工资收入更高的边际储蓄倾向(更倾向于存款),会使全社会的吸收水平下降,进而
42、改善国际收支,如果政府同时施行财政政策,从而全社会吸收水平下降,那么国际收支因此而得到改善。3,货币分析方法。货币分析方法强调国际收支的货币特性,即强调货币供求在决定一国国际收支状况中的作用。货币需求:Md=kPYk是常数,P是价格水平,Y是实际产量货币供给:Md=m(D+R)m是货币乘数,D是基础货币中国内部分,R为国外部分均衡时,kPY=m(D+R)d(kPY)=0=m(dD+dR)-dD=-dR即,扩大信贷,dD增长,国际储备要减少,dR减少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国内货币增加-物价上涨-出口减少-收支恶化-为维持汇率,收缩国内信用。国际收支失衡可通过货币供给的自动调整以适应货币需求这一过程加
43、以恢复;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国内货币增加-物价上涨,出口减少-收支恶化,逆差-外汇供给小于需求-外汇升值,本币贬值-本币需求增加,直到与供给均衡。货币贬值国际收支时候可以通过汇率的变化来自动调整8,论述汇率决定理论的货币分析方法(弹性价格和汇率决定、粘性价格和汇率决定)。汇率决定的货币分析方法是西方汇率决定理论中资产市场分析方法的一个分支。能较好地解释汇率易变性或波动。特征:1,理性预期是决定汇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投资者对于某一变量未来值的主观预期,等于当工前所有信息为条件的数学期望值。2,资产市场的均衡状态为资产供给与需求存量相等。资产的流动性只反映了资产市场供求的暂时不平衡。3,汇率作为一个货
44、币现象,也会受到实际(非货币)因素的影响,但这一影响必须通过需求的变化才能实现。4,汇率被视为资产价格,它的波动具有同股票和债券价格变动相同的特征。5,资本(11)具有充分的流动性,不存在资本管制和其他跨国流动的限制。货币分析法有两种分析模型,价格弹性模型和黏性价格模型。1,弹性模型尸假设两国的货币需求函数假设如下所示:Md=kPYMd=kP丫尸厂:两国货币市场均衡时,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MS=MdM;=Md:根据购买力平价公式,可得到汇率水平一个新的表达形式:L新的均衡点E在BP线之行维持汇率,货币供应增加-LM右移至LM下-国际收支处于逆差状态h-为维持固定利率,收缩货币,直到LM回到LM
45、,此为“非消毒干预2,浮动汇率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货币供应增加-LM右移至LM-新的均衡点在BP线之下-国际收支处于逆差状态-本币贬值-出口增加,进口减少-IS线右移-汇率变化导致国际收支平衡,BP右移与IS和LM交于新的均衡点,Y增加,货币政策有效的。右移与IS和LM交于新的均衡点,Y增加,货币政策有效的。国内利率变化更加敏感。-IS右移至IS-新的均衡点上方,顺差-为维持固定汇率,如果是“非消毒干预”率降低到i2可见,在固定汇率制下,若国际资本流动对利率变化反应比较敏感的话,分以抵消外汇市场对国内本币供应量的冲击。“消毒干预”可以保证货币政策的有2),浮动汇率制下财政政策的有效性。购进本币,同时增加基础货币中国内信贷部效性,即使LM不移回LM处,但国际收支将出现逆(a),资本对利率不敏感。实行扩张差,进而导致外汇储备减少而降低国内货币供应。所以,“消毒干预”只在短期内有效,长期政的财政政策-IS右移至IS-新的均衡点在LM策仍然是无效的。BPBP线之下-国际收支处于逆差状态-本币1S2),固定汇率制下财政政贬值-出口增加,进口减少-IS线右移BP策的有效性:BP到IS”-汇率变化导致国际收支平衡,BP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Tetrahydrozoline-hydrochloride-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Sulfanitran-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Suberic-acid-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南昌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考生资格审查单
- 2024年陶瓷片状磷扩散沅项目发展计划
- 2023届新高考新教材化学人教版一轮训练-第八章第2讲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 2023届新高考新教材化学人教版一轮学案-第九章第2讲 烃、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 G1工业锅炉司炉证考试题库及解析
- 玉溪师范学院《教师综合素质》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玉溪师范学院《环境工程》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2年甘肃省职业技能大赛小程序设计与开发赛项(高职学生组)试题 C卷
- 求是文章《开创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专题课件
- (正式版)QC∕T 1206.1-2024 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热管理系统 第1部分:通 用要求
- 场地移交安全管理协议书
- 医院卒中中心建设各种制度、流程汇编
- 邮储高级练习卷三(第12章-第17章)附有答案
- 重庆市江北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 军队文职聘用合同管理规定
- 地漏剖面节点构造讲解
- 2024年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小升初语文试卷
- 2024-2029年中国儿童牙冠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