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永恒的范仲淹》阅读理解答案_第1页
《一个永恒的范仲淹》阅读理解答案_第2页
《一个永恒的范仲淹》阅读理解答案_第3页
《一个永恒的范仲淹》阅读理解答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个永恒的范仲淹阅读理解答案一个永恒的范仲淹梁衡山东青州为中国最古老的行政区之一。当年大禹治水后将中国分为九州,即有青州,禹贡图上有记。现在人们到青州来,主要是两件事,一是上山拜寿,二是到城里凭吊范仲淹。出青州城南五里,有一山名云门山。自山脚下遥望山顶,崖上隐隐有一寿字,这就是人们要来看的奇迹。一条石阶小路折转而上,两边一色翠柏, 枝枝蔓蔓, 撒满沟沟壑壑。 树并不很粗, 却坚劲挺拔,都生在石上。树根缘石壁而行,如闪电裂空; 树干破石而出,如大迎风。偶有一两株树直挡路中,那是修路时不忍斫损,特意留下的,树皮已被游人摸得油光。环视四周,让人感到往日岁月的细密。片刻我们爬到半山望寿阁, 在这里小憩

2、, 山顶石壁上的大红寿字已历历在目。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寿字,是书法的精品、极品,日本的书道专家还常渡海西来 * 呢。这是明代嘉靖三十九年,青州衡王为自己祝寿时所刻,距今已四百多年。山上残雪未消,我在料峭春风中,细细端详这个奇迹。这字高七点五米,宽三点七米,也不知当初怎样写上去、 刻出来, 却又这样不失间架结构, 点画笔意。 这衡王创造了奇迹,但他当时的目的并不为艺术。 衡王刻字希冀自己长寿百岁, 同时也向老百姓摆摆皇族的威风。 但是数代之后衡王府就被抄家, 命不能永存,威风也早风吹雨打去。倒是这个有艺术价值的寿字,寿到如今。从山上下来,到青州城西去谒范公祠。这是人们为纪念北宋名臣范仲淹所修,千年

3、来香火不绝。这祠并不大,大约就是两个篮球场大的院子。院心有一井,名范公井,传为范仲淹所修。这井水也不一般, 清冽有加, 传范仲淹公余用此水调成一种青州白丸药, 治民痼疾,颇有奇效。如同情人的信物,这井成了后人怀念范公的依托。宋人有诗云:甘情汲取无穷已,好似希文昔日心。 ( 范仲淹字希文) 现在这井还水清如镜。正东有祠堂,有范公像及其生平壁画。祠堂左右供欧阳修和富弼,他们都是当年推行庆历新政时的主持。院南有竹林一片,千竿翠竹, 蔚然秀地灵之气。 竹后有碑廊, 廊中刻有范公的名文 岳阳楼记 。院心有古木三株,为唐楸宋槐,可知这祠的久远。树之北有冯玉祥将军的隶书碑联:兵甲富胸中,纵教他虏骑横飞,也怕

4、那范小老子; 忧乐观天下,愿今人砥砺振奋,都学这秀才先生。这两句话准确地概括了范公的一生。范仲淹从小丧父,家境贫寒。他发奋读书,早起煮一小盆粥,粥凉后划为四块,这就是他一天的饭食。以后他科举得官,授龙图阁大学士,为政清廉,且力图革新。后来,西夏频频入侵,朝中无军事人才,他以文官身份统兵戍边,大败敌寇。西夏人惊呼他胸中自有雄兵百万,边民尊称为龙图老子。连皇帝都按着地图说:有仲淹在,朕就不愁了。 后又调回朝中主持庆历新政的改革, 大刀阔斧地除旧图新,又频繁调各地任职, 亲自推行地方政治的革新。 无论在边防, 在朝中,在地方,他总是进亦忧,退亦忧。其忧国忧民之心如炽如焰。范仲淹是一个诸葛亮、 * 式

5、的政治家,一生主要是实践,他按自己认定的处世治国之道, 鞠躬尽瘁地去做, 将全部才华都投身到处理具体政务、军务中去,并不着意为文。不是没有文才,是没有时间。皇佑三年 ( 一 0 五一 ) 范仲淹到青州任知府,这是他的官宦生涯也是人生旅途的最后一站。第二年即病逝了。 岳阳楼记是他去世前七年,因病从前线调内地任职时所作。正如出师表一样,这是一个伟人后期的作品,也是他一生思想的结晶。我能想见,一个老人在这小院中,在井亭下、竹林中是怎样的焦躁徘徊,自责自求,忧国忧民。他回忆着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戍边生活; 回忆着居庙堂之上,伴君勤政的艰辛 ; 回忆赈灾放粮,所见到的平民水火之苦,他总结历代先贤和自

6、己一生的政治阅历, 终于长叹一声: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声大彻大悟的慨叹如名刹大庙里的钟声浑厚沉远,震悟大千。这一声大叹悠悠千年,激励着多少志士仁人,匡正了多少仕人官宦。岳阳楼记并不在岳阳楼上所作,洞庭湖之大观当时也不在先生眼前。可以说这是一篇借题发挥之作。范公将他对人生、社会的理解,将他一生经历的政治波涛,将他胸中起伏的思潮,一起借洞庭湖的万千气象,倾泻而出,然而又顿然一收,总成这句名言,化为彩虹,横跨天际,光照千秋。我在院中徘徊,而对范公、欧阳公和富公的神位,默想千年古史中, 如他们这样职位的官员有多少, 如他们这样勤勉治事的人又有多少,但为什么只有范仲淹才教人千年永记,

7、时时不忘呢 ?我想,个人只有辛苦的实践,诚实的牺牲还不行,这些只能随寿而终,只能被同时代的人理解。更重要的是,他要能创造一种精神,能提炼出一种符合民心,符合历史规律的思想。是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是这种进步的忧乐观使范仲淹得到了永恒。春风拂动唐楸宋槐的新枝,翠竹摆动着嫩绿的叶片,这古祠在岁月长河中又迈入新的一年。范公端坐祠内,默默享受这满院春光。( 选自梁衡散文集,有删节 )习题:1 、纵观全文,结合冯玉祥先生的碑联,归纳范仲淹得以永恒的事迹和原因。 (6 分 )2 、文章最后一段别有韵味,请简要品析它的妙处。(4 分 )春风拂动唐楸宋槐的新枝,翠竹摆动着嫩绿的叶片,这古祠

8、在岁月长河中又迈入新的一年。范公端坐祠内,默默享受这满院春光。3 、 文章第 3 节为什么要写衡王刻寿字的史实 ?(4 分 )4 、 为什么说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一声长叹,是一种大彻大悟?读了这篇文章后,除了要学习范仲淹的的忧乐观以外,你认为还要学习他的哪些精神 ?(4 分 )参考答案:1 、 事迹: (1) 军事上,统兵戍边,大败敌寇; (2) 政治上,忧国忧民,为政清廉,推行革新。 (共 4 分,一个要点 2分)原因:他不仅勤勉治事,更重要的是,他创造了一种精神,提炼出一种符合民心、符合历史规律的思想的忧乐观。 (2 分 )2 、内容上,作者用了新嫩绿春光等带有象征意味的词语,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范仲淹精神的永驻。写作上,以春风拂动唐楸宋槐的新枝,翠竹摆动着嫩绿的叶片的描写与开头写景互相呼应 ;范公端坐祠内以作者的想象,收束全文,更显含蓄隽永。3 、 以衡王刻寿字的目的和下场反衬范仲淹的事迹和精神, 通过对比突出范仲淹的永恒, (2 分 ) 说明只有像范仲淹这样为国为民作出贡献的人,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