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石画”试辨伪(1)——挖掘机在石头上留下的暗红色线条痕迹_第1页
“古石画”试辨伪(1)——挖掘机在石头上留下的暗红色线条痕迹_第2页
“古石画”试辨伪(1)——挖掘机在石头上留下的暗红色线条痕迹_第3页
“古石画”试辨伪(1)——挖掘机在石头上留下的暗红色线条痕迹_第4页
“古石画”试辨伪(1)——挖掘机在石头上留下的暗红色线条痕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这是宝鸡市不久前修建的石鼓山公园一角,远处的建筑就是石鼓阁。据考证,被誉为“石刻之祖”、“中华第一古物”的十面石鼓,唐朝时就发现于此地,其上字体就是大名鼎鼎的石鼓文,韩愈的石鼓歌让这十面石鼓名声远扬,九面石鼓现北京藏故宫博物院。 位于渭河南岸的石鼓山公园建成之前,我也经常去这座小荒山游走,这里是宝鸡市区渭河两岸史前遗址群中较大的一个史前遗址,在修筑310国道时此遗址被一剖为二,清晰暴露在台地剖面上袋状灰坑底部又套了储藏坑的遗迹让我印象深刻,史前遗迹、遗物曾随处可见,现在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院和石鼓山公园也叠压在遗址上。 以个人的多年地表调查采集情况看,“古石画”现象的主要分布区在宝鸡市区渭河北岸的

2、二级台地附近,位置和石鼓山公园隔渭河相望。由于曾采集到一块“船”的符号,参考宝鸡北首岭遗址曾出土过一件“网纹船形壶” ,想必宝鸡史前时期一定有了在渭河上可以自由穿行的交通工具船,有了船,先民的活动空间就不再受到河流天堑的绝对制约了,思想文化也就有了交流传播的无限可能。基于此识,“古石画”现象的存在范围一定不局限于渭河北岸的二级台地。这就需要去实地调查史前区域文化交流的证据,渭河南岸竟然也有有微弱的“古石画”迹象,不敢绝对肯定。附船渡的人图片:附网纹船型壶图片: 看到的线条确实是暗红色,并且成分是铁的氧化物。但它是挖掘机瞬时无意而为,看看挖掘机铲斗上的铲齿被磨损的样子,就可以理解设计师为什么会将每一个铲齿设计成独立的可方便更换的构造,钢制的齿头被工作磨损了。当钢齿遭遇到较大的顽石时,强烈的瞬时磨檫便将钢铁粉末留在顽石表面,使铲齿受损;顽石也不例外,两败俱伤。钢铁粉末在遇到空气中的水汽时便开始氧化,看着顽石表面的这些线条,它无意记录了挖掘机的粗暴和无礼,也记录了物质能量的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