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通用版)项目3—项目4答案_第1页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通用版)项目3—项目4答案_第2页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通用版)项目3—项目4答案_第3页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通用版)项目3—项目4答案_第4页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通用版)项目3—项目4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通用版) 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室 编 指导老师:王俊单元模拟题3【项目 电容器的认知】【总240分】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7分) 1.储存电荷的元件称为电容器,文字符号 C 。任何两个彼此绝缘而又互相靠近的导体均可构成电容器。在电路中的符号是:“ ”。组成电容器的两个导体称为 极板 ,中间的绝缘物质称为 电介质 。 2.电容器的命名由下列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 主称 );第二部分:( 材料 );第三部分( 分类特征 );第四部分( 序号 )。 3.电容器所带电荷量跟它的端电压的比值叫做电容器的 电容量 ,简称 电容 。公式为。在国际单位制中,电量的单位是为 库

2、仑 ,电压的单位是 伏特 ,电容C的单位是 法拉 ,简称 法 。 4. 保证电容器在长时间下工作而不出现意外的电压值称为 电容器的工作电压,又称为 电容器的耐压值 。它是加在电容器两级之间的 直流 电压。 5.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两极板的正对面积S成 正比 ,与两极板间的距离d成 反比 ,并且与两极板间的 电介质 的性质有关。计算公式为: 6. 电容器的串联 电容器的串联公式各电容带电量qq1q2q3qn各电容电压UU1U2U3Un等效电容C1与C2串联,则等效电容为C;若有n个相同的电容C0串联,则等效电容为C。 电容器的并联 电容器的并联公式各电容带电量qq+1q2+q3+qn各电容电压

3、UU1U2U3Un等效电容CC1C2C3Cn7.电容器中电场能的大小与 电容C的大小 和 电容器端电压U的大小 有关,电容C越 大 ,电容器端电压U越 大 , 则电容器储存的电场能就越 多 ,电容器中的电场能的计算公式为:。8. 5个10V、30F的电容器串联,等效电容是 6F ,耐压是 50V ;相并联等效电容是 150F ,耐压是 10V 。9.两空气平行板电容C1和C2,若两极正对面积之比为3:2,两极间距之比为2:1,则它们电容量之比为 3:4 。若C1=6F,则C2= 8F 。10.有两个电容器分别为10F和20F,它们的额定电压分别为25V和15V,现将它们并联后接在10V的直流电

4、路上,则它们储存的电荷量分别是 10-4C 和 210-4C ;此时等效电容是 30F ;该并联电路上允许加的最大工作电压是 15V 。将的两个电容器串联后接到30V的直流电源上,则它们储存的电荷量分别是 210-4C 和 210-4C ,此时等效电容是;该串联电路允许加的最大工作电压是 37.5V 。11将50F的电容器充电到100V ,这时电容器储存的电场能是 0.25J 。若将该电容器继续充电到200V,电容器又增加了 0.75J 电场能。12电路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C1和C2串联后接在直流电源上。将电容器C2的两极板间距离增大,则C1、C2的带电荷量将 减少 ,C1两端的电压将 降低

5、 ,C2两端的电压将 升高 。13电路如图所示,S断开时,A、B两端的等效电容是;S闭合时,A、B两端的等效电容是。14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为C,充电到电压为U后断开电源,然后把两极板间的距离d增大到2d。则电容器的电容变为 0.5C ,这时所带的电荷量为 CU ,两极板间的电压为 2U 。15用万用表判别较大容量的电容器的质量时,应将万用表拨到 电阻 档,通常倍率使用 R100或R1K 挡。如果将表笔分别与电容器的两端接触,指针有一定偏转,并很快回到接近于起始位置的地方,说明电容器 无漏电 ;若指针偏转到零欧姆位置之后不再回去,说明电容器 已击穿 。16电容器和电阻器都是电路中的基本元件,但它

6、们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不同的。从能量上来看,电容器是一种 储能 元件,而电阻器是 耗能 元件。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有两个电容器,一个电容大,一个电容小。若加在它们两端的电压相等。则两个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是( B ) A.容量小的多 B.容量大的多 C.一样多 D.不确定2.电容器上标有“30uF,600v”字样,600v 的电压是指( A ) A.额定电压 B.最小电压 C.最大电压 D.交流电压3.电容器上的电压升高过程是电容器中电场建立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 它从( C )吸取能量。 A.电容 B.高次谐波 C.电源 D.电感4.电容器并联电路有如下特点( A )。 A.并联电

7、路的等效电容量等于各个电容器的容量之和 B.每个电容两端的电流相等 C.并联电路的总电量等于最大电容器的电量 D.电容器上的电压与电容量成正比5.一个100F的电容已被充电到100V,若继续充电到400V, 则电容器中的能量增加( C ) A.1J B.10J C.7.5J D.8J6.电容器C的大小与( C )无关。 A.电容器极板间所用绝缘材料的介电常数 B.电容器极板间的距离 C.电容器极板所带电荷和极板间电压 D.电容器极板的面积7.可使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间电压增大1倍的是 ( B ) A电容器充电完毕后与电源断开,将两极板面积增大1倍 B电容器充电完毕后与电源断开,将两极板间距离增大1

8、倍C电容器充电完毕后与电源断开,在两极板间充满介电常数r2的电介质 D以上答案都不对8.电容器C1和C2串联,且C1=2C2,则C1、C2两极板间的电压U1、U2之间的关系是( C ) AU1=U2 BU1=2U2 C2U1=U2 D2U1=3U29.一个电容为CuF的电容器,和一个电容为2uF的电容器串联,总电容为CuF电容器的1/3倍,则电容C为( B ) A2 B4 C6 D810.一个电容为CuF的电容器,和一个电容为8uF的电容器并联,总电容为CuF电容器的3倍,则电容C为( B ) A2 B4 C6 D811.电容器C1和C2并联,且C1=2C2,则C1、C2两极板间的电压Q1、Q

9、2之间的关系是( B ) AQ1=Q2 BQ1=2Q2 C2Q1=Q2 D以上都不对12.电容器选用以下不正确的是( D ) A.额定电压 B.标称容量 C.使用场合和体积大小 D.价格越贵越好13电容器C1和C2串联后接在直流电路中,若C1=3C2,则C1两端的电压是C2两端电压的( D ) A3倍 B9倍 C D14两块平行金属板带等量异种电荷,要使两板间的电压加倍,可采用的办法有( C ) A两极板的电荷量加倍,而距离变为原来的4倍 B两极板的电荷量加倍,而距离变为原来的2倍 C两极板的电荷量减半,而距离变为原来的4倍 D两极板的电荷量减半,而距离变为原来的2倍15如果把一电容器极板的面

10、积加倍,并使其两极板之间的距离减半,则( A ) A电容增大到4倍 B电容减半 C电容加倍 D电容保持不变16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容器A的电容,电容器B的电容。在开关S1、S2都断开的情况下,分别给电容器A、B充电。充电后,M点的电位比N点高 5V,O点的电位比P点低5V。然后把S1、S2都接通,接通后M点的电位比N点的电位高( C )A10V B5V C25V D017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E1=30V,E2=10V,内阻都不计,电阻R1=26,R2=4,R3=8,R4=2,电容C=4F。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 A电容器带电,所带的电荷量为; B电容器两极板间无电位差,也不带电; C

11、电容器N极板的电位比M板高; D电容器两极板电位均为零。18如图2-3所示,每个电容器的电容都是3F,额定工作电压都是100V,那么整个电容器组的等效电容和额定工作电压分别是( C ) A4.5F 、200V B4.5F 、150V C2F 、150V D2F 、200V19如图所示,R1=200,R2=500,C1=1F,若A、B两点电位相等,则C2的电容等于( C ) A2F B5F CF DF20两只电容分别为C1和C2的电容器,其额定值分别为200pF500V、300pF900V,串联后外加1000V的电压,则( B ) AC1击穿,C2不击穿 BC1先击穿,C2后击穿 CC2先击穿,

12、C1后击穿 DC1、C2均不击穿21在某一电路中,需要接入一只16F、耐压800V的电容器,今只有16F、耐压450V的电容器数只,要达到上述要求需将( C ) A2只16F电容器串联后接入电路; B2只16F电容器并联后接入电路; C4只16F电容器先两两并联,再串联接入电路; D无法达到上述要求,不能使用16F、耐压450V的电容器。22一个电容为C的平行板电容器与电源相连,开关闭合后,电容器板间的电压为U,极板上的电荷量为q。在不断开电源的条件下,把两极板间的距离拉大一倍,则( A )。 AU不变,q和C都减小一半 BU不变, C减小一半,q增大一倍 Cq不变, C减小一半,U增大一倍

13、Dq、U都不变,C减小一半23电路如图所示,电容器两端的电压UC为( D ) A9V B0 C1V D10V 24电路如图所示,当时,它们两端的电压的关系为( C ) A B C D不能确定25电路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容器串联后,接到直流电源上,待电路稳定后在C2中插入云母介质,下面结果正确的是( B )AU1=U2,q1=q2 BU1U2,q1=q2 CU1q2 DU1=U2,q1v1,现要使回路中产生最大的感应电流,且方向由ab,那么ab、cd的运动情况应为( A )。A.背向运动 B.相向运动C.都向右运动D.都向左运动29.如图所示,当导体ab在外力作用下,沿金属导轨在均匀磁场中

14、以速度v向右移动时,放置在导轨右侧的导体cd将( B )。 A.不动B.向右移动C.向左移动30.运动导体在切割磁感应线而产生最大感应电动势时,导体与磁感应线的夹角为( C )A.0B.45C.9031.下列属于电磁感应现象是(D). A.通电直导体产生的磁场B.通电直导体在磁场中运动 C.变压器铁心被磁化 D.线圈在磁场中转动发电32.当先圈中通入(B)时,就会引起自感现象。 A.不变的电流B.变化的电流C.电流33.线圈中产生的自感电动势总是( C)。A.与线圈内的原电流方向相同B.与线圈内的原电流方向相反C.阻碍线圈内原电流的变化D.上面三种说法都不正确34.关于磁感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15、)A.磁感线是客观存在的有方向的曲线 B.磁感线上某点处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方向与该点曲线方向一致C.磁感线的箭头表示磁场方向 D.磁感线始于磁铁北极而终于磁铁南极35.一个电子做逆时针方向的圆周运动,则( )A.不产生磁场 B.只在圆圈内产生磁场C.产生磁场,圆心处的磁场方向垂直向里 D.产生磁场,圆心处的磁场方向垂直向外36.两根平行导线中通过同向电流,它们会( ) A.相互无作用B.相互吸引C.相互排斥D.转动37.通过2A电流的螺线管长20,共500匝,则以空气为介质时,螺线管内部的磁感应强度为( )A.6.2810-2TB.6.2810-3TC.3.1410-2TD.210-2T38

16、.如图所示,在直导线通有电流I,线框abcd在纸面内向右平移,则( )A.线框内没有感应电流 B.线框内感应电流方向为adcbaC.线框内感应电流方向为abcda D.无法确定39.线圈有1000匝,通过的磁通为0.1Wb,则磁链为( )A. 1000WbB.100WbC.10WbD.1Wb40.若一通电直导线在匀强磁场中受力最大,则导体与磁感线的夹角( )A.0 B.90C.30 D.6041.如图,磁极中间通电导线受力方向为( )A.垂直向上 B.垂直向下 C.水平向左D.水平向右42.已知两个线圈的互感系数为M=1.2H,L1=4H,L2=9H,则两线圈的耦合系数为( )A.2 B.0.

17、2 C.2H D.0.2H43.如图,感应电流的方向和电源正负极为( ) A.a流向b,a为正极 B.a流向b,b为正极 C.b流向a,a为正极 D.b流向a,b为正极44.电感线圈的特性有( )A.通直流阻交流 B.通交流阻直流 C.通高频阻低频 D.都不对45.两线圈L1=2H,L2=8H,耦合系数K=0.5,则其顺串和反串等效电感分别为( )A.11H和7HB.11H和6HC.14H和7HD.14H和6H46.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的方法有( )A.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 B.左手定则和安培定则 C.右手定则和楞次定律 D.右手定则和右手螺旋定则47.将条形磁铁按图示方向从线圈中快速拔出,则线圈

18、中的电流( ) A.由A到B,且VAVB B.由B到A,且VAVBC.由A到B,且VAVB D.由B到A,且VAVB48.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相对磁场运动,导体中一定产生感应电流B.导体作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一定产生感应电流C.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电路中就一定产生感应电流D.闭合电路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电路中就一定产生感应电流49.线圈的电感是由线圈本身的特性决定,与之无关的因素是( )A.尺寸 B.匝数C.媒介的磁导率D.线圈中的电流50.下图中互感线圈同名端正确的是( )51.两个互感线圈顺串时电感为6H,反串时电感为2H,则它们的互感系数M为

19、( )A.1HB.2HC.3HD.4H52.线圈中产生的自感电动势总是( )A.与线圈中原电流方向相同 B.与线圈中原电流方向相反 C.阻碍线圈原电流的变化D.都不对53.如图所示,闭合回路ABCD竖直放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AB段可沿导轨自由下滑,当AB由静止开始下滑时,则( ) A.A点电位比B点低 B.AB段在重力和磁场力作用下最后匀速下滑C.AB段在磁场力的作用下加速下滑 D.AB段在磁场力的作用下减速下滑54.线圈自感电压的大小与( )有关。A. 线圈中电流的大小 B. 线圈两端电压的大小 C. 线圈中电流变化的快慢 D. 线圈电阻的大小55.将整块的金属导体放于交变磁场中,将在金属块内产生闭合的旋涡状的感应电流,称之为( )。A 回流 B 逆流 C旋流 D 涡流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 )1磁体上的两个极,一个称为N极,另一个称为S极,若把磁体截成两段,则一段为N极,另一段为S极。( )2磁感应强度是矢量,但磁场强度是标量,这是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 )3通电导体周围的磁感应强度只决定于电流的大小和导体的形状,而与媒介质的性质无关。( )4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某处受到的磁场力为零,但该处的磁感应强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