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G01. 实验室管理制度1. 实验人员应严格掌握,认真执行本室相关安全制度、仪器管理、药品管理、玻璃器皿管理制度等相关要求。 2. 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工作服,佩戴个人防护用具,非实验室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3. 实验室内要经常保持清洁卫生,每天上下班应进行清扫整理,桌柜等表面应每天擦拭,保持无尘,杜绝污染。 4. 实验室应井然有序,物品摆放整齐、合理,并有固定位置。禁止在实验室吸烟、进餐、会客、喧哗,或作为学习娱乐场所,不得存放实验室外个人用品、仪器等。严禁在冰箱、烘箱等内存放和加工私人食品。 5. 随时保持实验室卫生,不得乱扔纸屑等杂物,实验产生的废弃物应依据相关规定分类
2、处理。 6. 试剂应定期检查并有明晰标签,仪器定期检查、保养、检修。各种器材应建立请领消耗记录,贵重仪器填写使用记录,破损遗失应填写报告,药品、器材等不经批准不得擅自外借或转让,更不得私自拿出。 7. 进行高压、干烤、消毒等工作时,工作人员不得擅离现场,认真观察温度、时间、压力等。 8. 实验完毕,即时清理现场和实验用具,对于有毒、有害、易燃、腐蚀的物品和废弃物应按有关要求执行,两手用清水肥皂洗净,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手,然后用水冲洗,工作服应经常清洗,保持整洁,必要时高压消毒。 9. 离开实验室前,尤其节假日应认真检查水、电、气、汽和正在使用的仪器设备,关好门窗方可离去。 10. 部门负责人督促
3、本制度严格执行,根据情况给予奖惩,出现问题应立即处理、上报。 G02. 实验室化学试剂管理制度1、目的 规范化学试剂、药品的管理确保试剂、药品的安全,以及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化学试剂药品的分级、分类以及使用和贮存环节中的管理。 3、职责 3.1 试剂管理员负责本实验室的试剂保管及发放。 3.2 检测人员负责检测区域存放的试剂的现场管理。 3.2 质量负责人负责实施和检查。 4、管理制度 4.1 实验室试剂存放、使用要求 4.1.1 贮存环境:4.1.1.1 化学试剂贮存室应避光,通风良好,有适宜的排气设施。 4.1.1.2 室内严禁烟火,消防灭火设施器材充备,以防一
4、旦事故发生造成伤害和损失。 4.1.1.3 盛放化学试剂的贮存柜需用耐腐蚀材质制成,防尘、避光,取用方便。 4.1.1.4 特殊试剂应贮存于专柜(室)中,按相应规定贮存。易燃、易爆品应贮存于防火的专室或专柜内,有降温、通风设施。 4.1.2 贮存保管 4.1.2.1 化学试剂的贮存保管由专人负责。该专职负责人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具有高度责任心,保证化学试剂按规定的要求贮存。 4.1.2.2 化学试剂须严格按其性质和贮存要求分类存放,造册登记。注意不得将化学性质互相抵触的化学物品贮存在同一柜内。 4.1.3 贮存条件: 4.1.3.1 在空气中易潮解、易变质的化学试剂,需密闭或蜡封保存。 4.
5、1.3.2 见光易分解、变质、易燃易爆的化学试剂需避光保存。 4.1.3.3药品柜和试剂均应避免阳光直晒及靠近暖气等热源。 4.1.3.4各种试剂均应包装完好,封口严密,标签完整,内容清晰。 4.1.4 使用要求及注意事项 4.1.4.1 所有试剂必须有标签。标签要完整、清晰,标明试剂的名称、规格,配置的溶液标明名称、溶剂、浓度、配制日期、配制人等。 4.1.4.2 发现试剂瓶上标签掉落或将要模糊时应立即贴好标签。无标签或标签无法辨认的试剂都要当成危险物品重新鉴别后小心处理,不可随便乱扔,以免引起严重后果。 4.1.4.3严格按照药品性质及级别配制试剂。 4.1.4.4固体药品用药匙取用,液体
6、药品用量筒取用。打开的瓶盖倒放,取完药品后塞紧瓶塞,剩余试剂不得倒回原试剂瓶,以防止污染。 4.1.4.5指示剂的使用:使用试纸时,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检液,滴在放于玻片上的试纸条中间,观察变化稳定后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板)对照得出结果。试纸不能提前润湿,不能用试纸直接检验浓硫酸等有强烈脱水性物质的酸碱性。 4.1.4.6不得使用变质或已超出使用期限的药品。 4.2 化学试剂的流通管理 4.2.1 化学试剂的购买:每月由管理部负责人,根据库存量及化学试剂检验需要量提出采购计划,经实验室主任批准后统一购买。 4.2.2 化学试剂的入库:购买后由化学试剂管理员接收并入库,入库后填写入库记录。
7、4.2.3 化学试剂的发放:化学试剂管理员填写领用记录,化学试剂管理员与领用人分别签字。 5、支持性文件 采购服务与供给程序 6、质量记录 采购申请表 试剂耗材登记表G03. 实验室废弃物管理制度1、目的 控制实验室的废弃物,确保有毒有害废弃物得到正确处理,避免造成人体伤害和环境污染。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 3、职责 3.1 检测人员;负责本实验室实验有毒有害废弃物的收集、移交,及时清理本试验室的有毒有害废弃物,避免形成不明废弃物。 3.2 废弃物管理员:负责实验室有毒有害废弃物的收集、保管、登记和向委托单位移交,并按时完成有毒有害废弃物的交接记录。 3.3 质量负责人:
8、监督检查有毒有害废弃物的收集移交。 4、处理制度 4.1检验分析中废液,只含一般酸、碱,要经过中和处理并稀释到符合标准后排放,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液集中倒入分类回收容器内:对检验过程中需处理的废渣、要集中管理,无毒的倒入垃圾箱,可能污染环境的废渣统一存放保管。 4.2实验室应委托专业废弃物处置单位对本实验室产生的固体、液体有毒有害废弃物进行处置。 4.3实验室内应设有专门的废弃物管理人员对实验室产生的有毒有害废弃物进行收集、登记、保管和向委托单位移交。 4.4实验室应设有专门有毒有害废弃物收集存放地点,集中存放和管理未移交前的有毒有害废弃物。 4.5检测人员应及时将实验产生的有毒有害废弃物收集在
9、废弃物收集容器中,标注成分、含量等相关信息。 4.6 实验室集中存放的废弃酸碱液及有机溶剂应有专用容器,注明主要成分、数量,移交废弃物管理员统一保管存放,最后由废弃物管理员集中移交委托单位处理。 4.7 填写有毒有害废弃物信息记录。 5、支持性文件 设施与环境条件控制程序 6、质量记录 废弃物处理记录表G04. 实验室安全应急措施1、目的 为规范本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增强人员安全意识,加强对实验室各类突发事故和事件做出及时的响应和处理,有效地控制事态的发展,将发生事故造成的灾害损失和伤害降低到最低限度,不断提高处置实验室安全事故的能力和水平。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实验室范围内安全管理及事故应
10、急。 3、职责 坚持“预防为主”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实行逐级管理,分工到人。实验室负责人为事故应急处置的第一负责人,实验室全体人员都是事故处置的责任人。 4、安全管理制度及应急措施 4.1 所有药品、标样、溶液都应有标签,绝对不要在容器内装入与标签不相符的药品。 4.2 禁止使用实验室的器皿盛装食物,也不要用茶杯、食具盛装药品,更不要用烧杯等当茶具使用。 4.3 浓酸、烧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切勿溅到皮肤和衣服上,使用浓硝酸、盐酸、硫酸、高氯酸、氨水时,均应在通风厨或在通风情况下操作,如不小心溅到皮肤或眼内,应立即用水冲洗,然后用5%碳酸氢纳溶液(酸腐蚀时采用)或5%硼酸溶液(碱腐蚀时采用)
11、冲洗,最后用水冲洗。 4.4 易燃溶剂加热时,必须在水浴或沙浴中进行,避免使用明火。切忌将热电炉放入实验柜中,以免发生火灾。 4.5 装过强腐蚀性、可燃性、有毒或易爆物品的器皿,应由操作者亲手洗净。空试剂瓶要统一处理,不可乱扔,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4.6 移动、开启大瓶液体药品时,不能将瓶直接放在水泥地板上,最好用橡皮布或草垫垫好,若为石膏包封的可用水泡软后开启,严禁用锤砸、打,以防破裂。 4.7 取下正在沸腾的溶液时,应用瓶夹先轻摇动以后取下,以免溅出伤人。 4.8 将玻璃棒、玻璃管、温度计等插入或拔出胶塞、胶布时应垫有棉布,两手都要靠近塞子或用甘油、甚至水,都可以将玻璃导管很容易插入或拔出
12、塞孔中,切不可强行插入或拔出,以免折断刺伤人。 4.9 开启高压气瓶时应缓慢,并不得将出口对人。 4.10 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实验,要严禁烟火,不准吸烟或动用明火,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必须符合安全存放要求。 4.11对于实验过程中,由于操作不慎、容器破损,使有害物质撒泼或倾翻在地上造成实验室污染,应及时迅速清除这类有害物质。办法是先用药剂进行中和、氧化或还原以及破坏或减弱其危害性,再用大量水喷射冲洗。如为固体污染物,可先扫除再用水冲:如为黏稠状污染物、油漆等不易冲洗可用沙揉搓和铲除,如为渗透性污物联苯胺、煤焦油等,经洗刷后再用蒸气促其蒸发来清除污染。 4.12 严禁用湿手去开启电闸和电器开关,凡
13、漏电仪器不要使用,以免触电。 4.13 消防器材要放在明显位置,严禁将消防器材移作别用。 4.14 发生事故,必须按规定及时上报有关部门,重大事故要立即抢救,保护好现场。 4.15 保持实验室环境整洁,走道畅通,设备器材摆放整齐。实验室用的所有仪器,都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仪器使用完毕后拔出插头,将仪器各部旋钮恢复到原位。 4.16 下班时,整理好器材、工具和各种资料,切断电源,关好门窗和水龙头。 5、应急预案 5.1应急处理预案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应急处理预案的指导思想体现以人为本,真正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落到实处。一旦发生实验室意外事故,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处理措施,
14、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点。 实验室意外事故应急处理原则: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 5.2应急领导小组及职责 组 长:张敬忠 副组长:潘玉芹 成 员:梁家洪 (1)组织制定安全保障规章制度: (2)保证安全保障规章制度有效实施; (3)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4)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事故应急预案:(5)负责现场急救的指挥工作:(6)及时、准确报告安全事故。 应急电话:火警:119 匪警:110 医疗急救:120 5.3 实验室突发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发生意外事故,部门负责人应当按照应急救援预案,立即组织相应的人员实施相应的处
15、理。 5.3.1 发生火灾,初期时当事人及相邻人员应及时扑救(扑救办法见附录A)并及时报告实验室主任。 5.3.2 发生剧毒化学品或放射源丢失,马上组织人员保护现场并立即报告实验室主任。 5.3.3 发生有毒化学品泄漏事故,根据化学品性质不同做隔绝、堵漏、拦截、稀释、中和、覆盖、转移、收集等相应处理。 5.3.4 实验室意外伤害事故,根据伤害程度立即采取自救或呼救等措施(处理方法见附件B)并通知相关责任人。 5.4 事故分析 意外事故处理完毕后由管理部部长组织相关人员填写安全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记录。 6、支持性文件 实验室安全和内务管理程序 7、质量记录 安全卫生检查记录附录A 火灾的扑救措施
16、 A1 实验设备初起火灾的扑救 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在场操作人员或现场人员应迅速采取如下措施。 A1.1 应迅速查清着火部位、着火物质及其来源,及时准确地关闭阀门,切断物料来源,进行有效隔离,关闭机械通风装置,防止风助火势或沿通风管道蔓延。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控制火势,有利灭火。 A1.2 根据火势大小和设备的损坏程度,现场人员应迅速先向消防队报警,并向科长汇报。在报警时要讲清着火单位、地点、着火部位和物质,最后报告自己的姓名。A1.3 发生火灾后,领导应迅速组织人员利用消防设施及灭火器材进行灭火。若火势一时难以扑灭,则要采取防止火势蔓延的措施,保护要害部位,转移危险物质。 A1.4 在专业消防
17、人员到达火场时,负责人应主动向消防指挥人员介绍情况,说明着火部位、物料情况、设备状态,已经采取的措施等。 A2 电气火灾的扑救 A2.1 电气火灾的特点 a. 带电电气设备着火时,着火场所的很多电气设备可能是带电的。扑救带电电气设备的火灾时,应该注意现场周围可能存在着较高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 b. 带油许多电气设备着火时,是绝缘油在燃烧。例如电气变压器,多油开关等。其本身充满绝缘油,受热后可能发喷油和爆炸事故,进而使火灾范围扩大。 A2.2 扑救电气火灾时的安全措施 扑救电气火灾时,应首先切断电源。切断电源时,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 a. 火灾发生后,由于潮湿及烟熏等原因,电气设备绝缘已经受损
18、,所以在操作时,应用绝缘良好的工具操作。 b. 选好电源切断点。切断电源的地点要选择适当。若在夜切断电源时,应考虑临时照明电源问题。c. 若需剪断电线时,应注意非同相电源应在不同部位剪断,以免造成短路。剪断电线部位应选有支撑物支撑电线的地方,以免电线剪断后掉落下来,造成接地短路或触电事故。 d. 切断电源时,如非要电力部门或其它部门配合,应迅速联系,报告情况,提出断电要求。A2.3 带电扑救电气火灾时的特殊安全措施扑救带电电气火灾时,为了争取灭火时间,如来不及切断电源,或因生产需要,不允许断电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a. 带电体与人体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安全距离应满足安全规程规定:一般室内应大于
19、4m,室外不应小于8m。 b. 选用不导电灭剂对电气设备灭火。机体喷嘴与带电体的最小距离:10KV及以下,大于0.4m;35KV及以下大于0.6m。 用水枪喷射灭火时,水枪喷嘴处应有接地措施。灭火人员应使用绝缘护具(如绝缘手套、绝缘靴)及采用均压措施。其喷嘴与带电体的最小距离L110KV及以下,大于0.6m。用水枪喷射灭火时,水枪喷嘴处应有接地措施。灭火人员应使用绝缘护具(如绝缘 手套、绝缘靴)及采用均压措施。其喷嘴与带电体的最小距离L110KV及以下,大于3m;220KV及以下,大于5m。c. 对架空线路及空中设备进行灭火时,人体位置与带电体之间的仰角应不超过45 度,以防导线断落伤人。如遇
20、带电导体断落地面时,要划出一定警戒区,防止跨步电压 伤人。 A3 人身着火的扑救 人身着火多数是由于工作场所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或扑救火灾而引起的。也有因用汽油、苯、酒精等易燃油品和溶剂擦洗机械、设备或衣物,遇到明火或静电引起的火花而引起的。当人身着火时,应采取如下措施: 若是衣服着火又不能及时扑灭,则应迅速脱掉衣服,防止烧坏皮肤。若来不及或无法脱掉衣服,应就地打滚,用身体压灭火种。切记不可跑动,否则风助火势,会造成严重后果。就地用水灭火,效果会更好。如果皮肤被烧伤,要防止感染。 附件B 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处理常规 1. 割伤(或玻璃铁器刺伤等)碎玻璃从伤处挑出,如清伤可用生理盐水或硼酸 溶液擦洗
21、伤口,涂上紫药水,必要时撒些消炎粉,用绷带包扎。伤势较重时,则先 用酒精在伤口周围擦洗消毒,再用纱布按住伤口压迫止血,立即送医院缝合。2. 烫伤:可用10%高锰酸钾溶液擦灼伤处,若伤势较重,撒上消炎粉或烫伤药膏, 用油沙绷带包扎。 3. 受强酸腐伤,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擦上碳酸氢钠油膏,伤势严重时,应立即送医院急救。当酸溅入眼内时,首先用大量水冲眼,然后用3%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最后用清水洗眼。 4. 受强碱腐伤: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1%柠檬酸或硼酸溶液洗,当碱溅入眼内时,首先用大量水冲眼,然后用饱和硼酸溶液冲洗,最后滴入蓖麻油。 5. 吸入溴、氯等有毒气体时,可吸入少量酒精和乙醚的混合蒸汽
22、以解毒,同时应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 6. 触电事故,应立即拉开电闸,截断电源,尽快地利用绝缘物(干木棒、竹竿)将触电者与电源隔离。 7. 以上事故如果严重,应立即送医院医治。 G05. 进入和使用特殊工作区域的规定1 目的 对进入和使用特殊工作区域的人员进行控制,以最大限度降低已知危险的伤害,保证检测活动顺利进行,检测(验)结果准确、有效。 2 适用范围 适合于公司大型精密仪器室、天平室、化学分析室等工作区域的控制管理。 3 职责 3.1 检测人员:按照本规定在本公司内各特殊工作区域从事检测活动。 3.2 检测部负责人:负责实验室内特殊工作区的管理及实验室和外单位人员的准入。4 规定内容4.1
23、控制区域有明显的限制进入和使用的标识; 4.2特殊工作区域必须经批准、登记后方可进入或使用; 4.3在特殊工作区域参观或工作,除了遵守常规实验室的安全卫生等管理要求外,还要遵守各特殊工作区域内的特殊要求(见实验室特殊工作区域一览表中区域特点及提示)。实验室特殊工作区域一览表序号区域名称区域特点及提示1天平室防尘并保持相应的温湿度2无机前处理室防尘、防污染 3光谱室防尘、防污染 4有机前处理室防尘、防污染5色谱室防尘、防污染6小仪器室防尘、防污染5 附录 外来人员进入实验室特殊区域登记表 G06.评价报告编制作业指导书1.目的按评审程序规定,确定评审报告的项目和编写要点,提高编制评审报告的效率和
24、规范性。2.适用范围本公司通过认证认可的各个部门和各个关键岗位负责人。3.评价方案内容3.1概述简述评价任务由来、评价目的、项目性质、规模、地点等。3.2编制依据3.3评价方法、范围及内容:主要包括评价程序(以框图表示)、初步的工程分析、职业病危害识别分析、筛选评价因子、确定评价单元等。3.4组织计划:质量控制措施、工作进度、人员分工、经费概算等。4.具体阶段4.1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接受建设单位委托、签订评价工作合同、收集和研读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初步设计、卫生行政部门对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及设计阶段的审查意见及有关技术资料、开展初步现场调查、编制控制效果评价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技术审核,确定
25、质量控制要点等。4.2 实施阶段依据评价方案开展职业卫生调查、工作日写实、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工作,并对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4.3 报告编制与评审阶段主要工作为分析、整理所得的资料、数据,并对其进行评价,得出结论,提出对策和建议,完成评价报告书的编制。对评价报告进行评审、修改。G07.评价方案编制作业指导书1、目的1.1规范职业卫生评价方案的编写,确保编写的职业卫生评价方案符合标准要求。 1.2本作业指导书为所有编写职业卫生评价方案人员所共同遵守的质量保证程序2 、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本公司所负责的职业卫生评价方案的编写。3、编写依据3.1相
26、关法律法规山东省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办法 鲁安监发201037号 山东省职业病防治条例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2004第36号 山东省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山东省人民政府令2011第239号 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办法(2004年修订) 山东省人民政府令2004第172号修订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实施细则 安监总规划字2005149号 关于做
27、好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的指导意见 鲁安监发201312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职业健康司关于印发<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部分条款施行说明的通知 鲁安监函字2013154号 山东省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实施方案 鲁安监发201376号 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 山东省人民政府令2013第260号 3.2 技术标准、规范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 GBZ/T197-20
28、07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2010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 GBZ
29、2.2-2007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158-2003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15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钠及其化合物 GBZ/T160.1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
30、质测定 无机含碳化合物GBZ/T160.2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硫化物 GBZ/T160.3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氧化物 GBZ/T160.3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卤代芳香烃类化合物 GBZ/T160.4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脂肪族胺类
31、化合物 GBZ/T160.69-2004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188-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 GBZ/T192.1-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
32、粉尘测定 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 GBZ/T192.2-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GBZ/T192.4-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3部分:工频电场 GBZ/T189.3-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7部分:高温 GBZ/T189.7-2007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 GBZ/T194-2007 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
33、报警装置设置规范 GBZ/T223-2009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 GBZ/T203-2007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信息指南 GBZ/T204-2007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
34、0; GBZ/T205-200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J87-85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35、; GB5083-1999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36、; GB11651-2008 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规范 GB/T211-2008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37、0; GB/T4754-2011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 GB/T18664-200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T29639-2013 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 AQ/T8008-2013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导则 AQ/T8010-2013山东省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 DB37/1922-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剧院停车场经营管理合同3篇
- 2024年度二手房买卖合同全文样本3篇
- 2024年度租赁合同(专利使用权)3篇
- 2024年度软件开发工程师委派合同2篇
- 2024年度医疗器械耗材采购代理服务合同样本3篇
- 2024年度医疗设备销售承诺合同模板3篇
- 2024年度市政管网安装施工安全责任书3篇
- 2024年制造业临时工劳动合同范本2篇
- 2024年度“海南鲜品”品牌产业链整合与供应链优化合同3篇
- 2024年度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评估与提升合同2篇
- 创新创业实战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期末 (试题) -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体育导论(大学体育1)(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青岛科技大学
- 生态文明通识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2024年山西航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施工设计方案
-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车辆档案
- 少年闰土薛法根教学实录
- 600MW凝汽式机组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DOC)
- 标准工时评定方法
-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影响因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