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地设计_第1页
盘古开天地设计_第2页
盘古开天地设计_第3页
盘古开天地设计_第4页
盘古开天地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放飞想象,领略神话魅力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传说,讲的是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课文脉络清楚,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本文的,我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轴,把激活想象作为基本教学策略,通过引导学生品析语言,想象画面、入情入境地朗读,想象写话等方式要引导学生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及他所创造的宇宙的美丽形象,感受神话丰富而神奇的想象,并从中积累语言,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想象思维能力。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通过想象朗读, 品味语言, 体会盘古勇于献身的精神,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激发

2、对神话的浓厚兴趣。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学习用自己的话复述神话故事。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引导质疑。1、指名读本课生词。2、课文围绕哪句话写?出示句子: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师:有人说“聪明的人能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 这句话你能读成哪个词?(创造)3、围绕着 “创造”你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找中心句,提炼关键词,有助学生形成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引导学生扣文眼“创造”质疑,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

3、也明确本节课学习的重点。二、研读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宇宙最早是什么样的?用书上的一个词来形容。2、理解“混沌”,感受荒凉。(1)“混沌”是什么意思呢?(结合词典的意思理解词语)(2)请同学们迅速浏览第二自然段,看看宇宙中“混沌一片的东西”是指什么东西?(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天地分开之前,这轻而清、重而浊的东西全都混在一起。就叫(混沌)。(3)在你的想象中, “混沌一片” 的世界是怎样的?3、师小结:盘古开天地前,宇宙模糊一团,什么也看不见,分不清天和地,白天和黑夜,没有美丽的日月星辰,也没有动物和植物,世界一片荒凉。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以“混沌”的理解为突破口,通过

4、结合词典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充分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悟情境,既能使语言文字形象化、图像化,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三、研读24自然段板块一:理清脉络,感知“创造宇宙”之路1、这样一片模糊不清的宇宙延续了很久很久,直到有一天,沉睡了十万八千年的盘古忽然醒来,他是怎样创造了美丽的宇宙?请同学们默读24自然段,并想一想:盘古开天地做了哪些事?出示填空:盘古先_,再_,最后_。2、学生汇报,教师随机点拨,并引导学生归纳出三个小标题。(板书:开天辟地、顶天立地、身化万物)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提出语文教学要“遵路识斯真。”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再遵循着 “文路”去读课文,学生更容

5、易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为复述课文内容作铺垫。板块二:品悟词句,感悟“开天辟地”之难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划出描写盘古开天辟地的动作词。2、出示句子: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1)换词比较:“抡”是什么意思?可以换成哪些词语? “抡”与“拿” “提”“拎”有什么不同?(2)动作演示:谁还能把“抡斧猛劈”的动作演一演?从这一动作中你体会到什么?(3)谁能用朗读表现盘古开天辟地的力量、勇气和决心?3、出示句子:“只听见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1)你从这个句子中发现了什么? (2)找出句中反

6、义词:清浊  轻重  上升下降  天地,师生合作读对偶句,体会句子的整齐美:(师)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生)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4)找出句中近义词:“渐渐”、“缓缓”、“慢慢”。把这三个词语都换成了“慢慢”,读一读,看看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体会用一组近义词表达相同的意思的效果,感受句子的变化美)(5)请同学们再把句子读一读,想想文章连用“渐渐”、“缓缓”、“慢慢”三个词语突出了什么?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中,紧抓“抡”这一动词,换词比较,动作演示,不仅让学生准确理解词义,而且感受到盘古开天辟地的力量、勇气和决心

7、;抓住文中的对偶句,通过朗读、发现、比较等方式品味语言,感受语言的节奏美、音韵美,感受想象之神奇,使内容的感悟、语言的品味水乳交融板块三:设境体验,感受“顶天立地”之苦1、天地终于缓缓地分开了,然而,厚重的天总是要向下坠,盘古是怎样顶天立地呢?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画面。2、现在你就是盘古,站起来,伸出你的手,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学生动作演示)师旁述:用力顶了,好重!用力顶不好了快塌下来了,用力!脚用力蹬了,使劲!蹬住地,用力,加油!再使劲!3、说说你们现在有什么感受吗? 4、(出示插图)师:盘古粗壮的手臂累得颤抖,有力的双腿累得发麻,可是他一直咬紧牙关,坚持着。不知多少年过去,他

8、依然一动不动地矗立在天地之间。孩子们,你感受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是一个_的过程? (漫长、艰辛)5、请同学们把自己想象成顶天立地的盘古,读出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体验、观看插图,唤醒学生真切的感触,深刻地体会到盘古分开天地的神奇与艰辛,让人物形象活在学生的心中板块四:想象迁移,领略“身化万物”之奇1、盘古顶天立地,站在天地间。不知多少年过去,天地逐渐分开,盘古也累得倒在了地上。他倒下后,身体发生了哪些神奇的变化?请同学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读,边听边想画面。(教师配乐朗读第四自然段)2、同学们,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3、课文是怎样把盘古的变化写得生动而神奇的?请同学们自由

9、读第四自然段。4、(第四段去掉形容词后打在屏幕上)读读这段话,与原文比较,说说你们有什么感受? 5、请同学们再把这些词语读一读,并积累下来。 四季的风 飘动的云 隆隆的雷声 辽阔的大地 奔流不息的江河 茂盛的花草树木 滋润万物的雨露6、用上这些形容词,这段话美得像一首诗。咱们合作读一读,共同分享这段美妙文字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第四自然段变换成连排的诗句,显示在屏幕上)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 7、课文后面还有个省略号,它省去了什么?盘古身体的其他部分

10、还会变成什么?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学着课文中的句式,写一写。他的牙齿,变成了( )的( )。他的五指,变成了( )的( )。他的鼻孔,变成了( )的( )。他的_ ,变成了( )的( )。8、盘古的身体化作了璀璨的星空,辽阔的大地,奔腾的大海,它创造世界的过程也是_的过程。(板书:奉献、牺牲) 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先通过填词练习、想象画面、配乐朗读体味文本的优美意境,感受文章遣词造句的精巧,积累优美的语言;再利用文中省略号的空白引导学生想象盘古身体的其他变化, 把对文本的想象感悟, 转化、积淀为自己的语言,实现了读写的有效迁移。 三、回读全文,练习复述。1、盘古,使混沌的世界有了生机,使一切的

11、生物得以生存繁衍。我们再次来称颂盘古吧!(引读):“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2、同学们,你最佩服盘古的什么?3、我们再读读课文,让盘古高大的英雄形象刻在我们的心中。4、读着这个神话故事,我们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幅又一幅的连环画。你们能看着板书,用自己的话把这连环画的内容讲给同学听吗?5、同桌互说,指名说。设计意图:复述课文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训练学生语言的精炼性、思维的敏捷性。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复述课文是起步阶段。本教学环节,在理清脉络、展开想象,形成画面的基础上利用提纲导路,既降低了训练的难度,也让学生从中习得方法 四、拓展延伸,亲近神话1、在我国传统文化

12、这座宝库里,还有许许多多美丽的神话故事,他是古代劳动人民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化遗产。同学们,你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2、学后汇报交流后,教师出示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等图片,简介。3、有人把这些神话故事编成了一首民族文化千字文。屏幕出示,学生齐读。盘古开天,浊沉清扬。天高地厚,乾坤朗朗。 日月经天,星宿列张。江河行地,浩浩汤汤。女娲补天,日月重光。夸父逐日,血气贲张。精卫填海,荡气回肠。后羿射日,功德无量。神话故事,意味深长。民族精神,积厚流光。 4、小结:民族精神,积厚流光,神话故事是人类艺术的瑰宝,让我们共同亲近神话故事。推荐阅读中国神话故事、希腊古典神话、封神演义。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神话

13、故事的图片,读民族文化千字文,推荐课外阅读书目,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神话的兴趣,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效链接。五、作业布置:1、把盘古开天地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2、阅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等神话故事板书设计: 盘古开天地开天辟地 宇宙混沌 顶天立地 创造宇宙身化万物 (奉献、牺牲) 设计意图:板书能突出重点,清楚地呈现课文的层次脉络,有助于引导学生复述课文。盘古开天地 导入1天是怎样形成的,人是从哪来的?古往今来,人们都在寻觅。在古代,虽然科技不发达,但人们的想象力却很丰富,创造了许多神话。如后裔射日、女娲补天。今天我们就来读读“盘古开天地”的故事。2板书“盘古开天地” 读课题二初读1打开课文

14、,认认真真地把课文读一遍,注意把每句话读通顺,碰到难读的地方反反复复地读。2这儿有几个词,大家看一下,谁能把这些词读正确。抡起 猛劈 缓缓 蹬 倒下去 逐渐 四肢 肌肤 辽阔 老祖宗 混沌 清浊 血液 滋润A正音:抡 蹬 混沌B看最后一组词,有什么特点?(都是有三点水)你很会观察,那么想想“混沌”这个词语,在课文里边什么意思?(就是什么都看不清楚。分不清楚什么和什么。)你说得很好,文章里的原句你把它读出来。(读句子: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连成一团,看不清楚,这就叫做“混沌”(生齐说)。C再看“清”、“浊”,想一想,你所看过的哪些东西是“清”的,哪一些东西是“浊”的。D

15、。血液,“血”,还有一个音读“xi”。流血了。口语叫流“xi”了。血液,再读,最后一个词语,师生一起读“滋润”。3.检查课文朗读课文能读通吗?(能) 文比较长,我们就不一一读了,三、四段生字特别多,比较难读,我要检查一下,谁敢挑战。 读的真不错。三.再读课文,读成一句话,一个词。1文啊,光能把课文读通那还远远不够。咱们得去了解课文写了什么?是吗?有人说,读书有一种很高的本领,那就是把一篇课文读成一句话。想一想,盘古开天地你能把它读成一句话吗?也就是说哪句话概括了这个故事的内容。请同学默读课文,很快的找出来。 2指名读齐读(最后一段)3这句话就概括了整个童话的主要内容。但是有人说读书更高的本领是

16、能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语。请同学认真地读成刚才那一句话,你能读成哪一个词?把这个词语圈出来。来,谁读出了什么词语?你说。(创造) 4看老师写“创造”这个词语。创造的“造”是“走之底”。说明要创造,必须行动起来!是的,同学们“创造”需要工具,它需要力量,需要行动!我们今天就去看一看,盘古是怎样去创造这个美丽的宇宙的?三.精读课文,读成连环画。(一)学习一、二段1同学们,盘古开天地是一个神话故事,充满了幻想的色彩,充满了神奇的想象。读这样的文章,咱们要一边读,一边在脑子里边画画,把一段又一段的课文画成一副又一副的画面。请大家闭上眼睛,让我们进入时光隧道,来到远古时代。2范读课文:“很久很久以前,天和

17、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辟过去。” 3好,睁开眼睛,刚才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4同学们这画面太神奇了,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画面去读读一、二两个自然段,读出它的神奇,一会请同学读一读。5谁来,通过自己的朗读,让这一副又一副神奇的画面活起来。来,你读。A很久很久以前,宇宙混沌一片(启发指导朗读)你这是混沌一小团,宇宙是一大团混沌,混沌一片啊。你再读。B(继续)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示范)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强调“一直”和“十万八千”,八千读轻)指

18、名读2至3个齐读 (读得很有感觉,仿佛身临其镜) C谁接着往下读,把我们领进这一个神奇的故事中去。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辟过去。停,老师把这句话改一下,你看行吗?“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拿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砍过去。”这样改行吗?(不行,我觉得这样很没有力气。) 请大家做一个抡的动作还从哪个词看出有力气?(猛劈)怎么理解?同学们,盘古抡起斧子猛劈的时候,你仿佛看到他脸上的表情是怎样的?( 咬紧牙关,很用力。你把用力的感觉读出来。有点猛了,谁再来猛一下。 师: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劈得够猛的!这一劈,宇宙发生了巨变,接着齐读 D“天和地这个时候形成了,产生了奇妙的变化。”同学们我们来看。(屏幕)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渐渐下降,变成了地。老师读上半句,你们读下半句。齐读指名师生合作读(2-3人)男女同学配合读。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从这一句话中,哪些词语让我们体会到了盘古开天地是何其的艰难!(“缓缓”和“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