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资本流动资料_第1页
国际资本流动资料_第2页
国际资本流动资料_第3页
国际资本流动资料_第4页
国际资本流动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第11章 国际资本流动第十一章 国际资本流动学习内容: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内容;国际债务与国际投资问题、金融危机问题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11.1.1国际资本流动的涵义所谓国际资本流动(International Capital Movement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另一个国家或地区以及国际金融组织之间资本的流进与流出。-从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向看,它可以分资本流出和资本流入。从内容上看,国际资本流动表现为对外资产负债的增减变化。1、 国际资本流动与资本输出入2、 国际资本流动与资金流动3、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收支11.1.2国际资本流动的形态一、长期资本流动长期资本流动是指使用期在一年以上,

2、或未规定使用期限的资本流动。1直接投资直接投资(Direct Investment )是指一国投资者把资金投入另一国的企业,或在另一国新建企业,并拥有对该企业的全部或部分管理控制权。这种投资涉及到实质性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其主要特征是:第一,投资者通过拥有股份,掌握企业的经营管理权;第二,能够向被投资企业提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第三,不直接构成东道国的债务负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有:第一,在国外创办新企业,包括开办新厂、设立分支机构、附属机构或子公司、同东道国或第三国联合创办合资企业。第二,以收购或兼并的方式,购买外国企业的股权并达到一定比例,从而拥有实质性控股权。第三,利润再投资,即外国投

3、资者把在东道国被投资企业所获得的未分配利润不汇回国内,而是全部或部分用来扩大原有企业生产规模或对其他企业进行再投资,可见它并不涉及资本的国际间转移。2 证券投资证券投资(Portfolio Investment )也称间接投资,它是指一国投资者通过在国际债券市场上购买外国中长期债券,或在股票市场上购买外国企业的股票所进行的投资。这种投资以获取长期稳定的收益为目的,其主要特征是:第一,投资者购买债券和股票只是为了获取股息、利息和证券买卖价差收入,对被投资企业没有管理控制权;第二,国际证券可以随时买卖或转让,具有市场性和流动性。第三,在国际市场上发行债券,构成发行国的对外债务。3国际信贷国际信贷(

4、International Borrowing )主要是指一年以上的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和国际银行贷款。其主要特征是:第一,它不涉及在外国设立企业或收购企业股权;第二,它不涉及国际证券的发行和买卖;第三,它的收益是利息和有关费用;第四,它的风险主要由借款者承担。国际信贷的主要方式有:(1) 政府贷款(2)国际金融机构贷款(3)国际银行贷款(4)其他信贷二、短期资本流动短期资本流动是指期限为一年或一年以内的国际资本流动。它一般都借助于各种票据等信用工具进行。其主要特征是:第一,复杂性。短期资本流动的工具复杂多样,包括通货、活期存款、联邦资金、短期政府债券、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可转让银行

5、定期存单等;第二,政策性。短期资本流动对货币供应量有直接影响,因为通货和活期存款属于货币类,其他种类的短期资本则近似货币,它们的变动会扩大或缩小一国的货币基础;第三,流动性。短期资本流动工具易于买卖和转手。1贸易资本流动2银行资本流动3 保值性资本流动4 投机性资本流动11.1.3国际资本流动的一般原因一、资本谋求利润最大化的本性二、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深化三、国际资本的供求四、各国的优势比较五、利率与汇率的关系六、风险防范第二节 国际债务11.2.1国际债务的概念和类型一、国际债务的概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国际清算银行和伯尔尼联盟(1984/3):国际债务即外债,是指居民对非

6、居民用本国或外国货币所承担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债务。根据上述定义,作为外债应具有如下特征:1外债是发生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2外债必须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直接投资虽然也签订合同,但它确定的是投资与分配,与到期必须偿还有本质区别。另外,股票、捐赠款项和基金组织分配给成员国的特别提款权均不列入外债范畴。外债包括外币和本币所表示和承担的义务,也包括用外币表示的实物形态的债务(比如补偿贸易中引进设备和返销产品)。对于用本币方式承但的债务,只有对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货币发行国才较有现实意义。外债是指已经使用但尚未清偿的债务,不包括对已签订借款协议但尚未使用和使用完毕已还本付息的借款。但拖欠到

7、期应还的本金和利息视作债务增加(允许拖欠、豁免和债务资本化等除外)。我国于1987年8月公布的外债统计监测暂行规定中的外债:中国境内的机关、团体、企业(含外商投资企业)、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或者其他机构对中国境外的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金融机构、企业或者其他机构用外国货币承担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这个定义与上述国际上确定的外债定义相比较,基本上是一致的,但结合我国国情也作了一些变通处理。具体有几点区别:我国外债仅指货币形式而不包括实物形态的债务,因此补偿贸易中返销产品就不算外债我国的外债仅指外币形式的债务,这是由于人民币目前尚不能完全自由兑换。在中国境内注册的外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向

8、外借人的外汇资金不视为外债,这是因为在华注册的外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虽应属中国居民,但在管理上视其同非居民。二、外债的类型 1按债务期限划分,有短期债务和中、长期债务 短期债务是借款期限在1年之内,中期债务是借款期限在1年以上和5年之内,长期债务是借款期限在5年以上。 2根据实际债务人是否发生转移来划分,有直接债务和间接债务 3按债务提供的方式,可分为以货币形式承担的债务和以实物形态提供的债务。如补偿贸易中的引进设备和返销产品等即是以实物形态承担的债务。 4按有无担保来划分,有担保债务和非担保债务 5按照贷款类型划分有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国政府贷款、外国银行贷款和其他金融机构贷款、买方信贷、外

9、国企业贷款、发行外币债券以及国际金融租赁等等。11.2.2国际债务的规模一、国际债务规模适度性原则适度规模原则。一国借用外债的适度规模受到国际资本的供给量、该国对外资金的需求量和该国经济对借用外债的承受能力三个因素的制约。这三个因素中,最为重要的是经济的承受能力,它包括对债务的吸收消化能力和偿还能力。二、衡量一国外债适度规模的指标1当年偿还外债本息总额(当年偿债总额)与商品和劳务出口收汇总额的比率,即偿债率。这是在众多的监测衡量指标中的核心指标,是最有价值的指标。国际上通常把该指标的参数定为20%作为安全线和警戒线,超过了这条警戒线,则被认为偿债能力存在问题,并有发生债务危机的风险。2当年偿还

10、外债本息总额(当年偿债总额)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一般认为应控制5以下为宜。若付本息额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率过高,则会降低一国资源用于国内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影响经济发展,最终导致出口下降,造成偿债的困难.3当年外债余额(已拨付正在使用尚未归还的实际债务)与当年商品与劳务出口收汇总额的比率,也称“债务率”。一般应控制在100以内。4当年外债余额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这也称外债率或负债率。这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对外债承担能力的指标,一般控制在5一20之间。如果低于5,外资规模太小,对经济发展作用有限。如果大于20,说明一国债务已超出该国经济的实际承受能力,有可能发生债务危机。 除了以上主要衡

11、量指标之外,其他还有使用较多的指标,如短期债务与债务总额的比率应控制25以下为宜;外汇储备与全部外债余额的比率一般应高于20,否则表示资信较差,当年外债还本付息额与当年财政支出的比率一般应低于10。 11.2.3国际债务结构一、来源结构二、期限结构三、币种结构四、利率结构五、外债使用(流向)结构第三节 国际投资11.3.1国际投资的含义与种类11.3.3国际投资的方式一、国际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按照股权式合营原则,在国外建立企业或与当地资本合营企业的投资方式,这种方式涉及到了生产要素的直接介入,从而使投资者对其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使用和生产过程拥有直接的控制权力,投资者可通过直接控制或

12、参与其生产业务的经营管理以取得利润。1合资企业。合资企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属于不同国家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抵押、共负盈亏的企业组织形式,合资企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合资者,选择组成合资企业的形式取得法人地位,并决定企业在东道国或是在其他国家法律管辖范围之内;(2)共同投资建立独立的资产,并按股份享受利润,分担亏损;(3)根据合资者签订的协议和章程建立企业的决策和管理机构,共同管理企业。国际上通常的合资企业组织形式一般为公司形式,较为普遍的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2外资企业。外资企业是一种利用国际私人资本进行直

13、接投资的国际投资方式,一般是指全部资本均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一国中允许设立外资企业的先决条件是该企业能取得自身的外汇平衡,并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即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并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或产品全部或大部分出口。一般的国家对于设立一些对本国经济有不利影响的行业的外资企业加以限制。我国允许外商在中国开办独资企业,既是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也是我国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3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是指一个联合企业,组成该企业的实体要分布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经营业务。联合企业有一个中央决策体系,具有共同的反映全球战略目标的政策,联合企业中的各个实体分享资源、信息并分担责任。跨国公司以全世界市场

14、为角逐的目标,在世界范围内实施生产力的配置,充分利用各国的优势以保证总公司的最佳利益。可见,跨国公司具有全球性战略,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是其区别于国内企业的根本特性之一。跨国公司大多是股份有限公司,它在海外设立企业机构,一般采取设立总公司和分公司、子公司的形式。4各种契约式的直接投资。各种契约式的直接投资主要指合作经营而言,合作经营与合资经营一样也属于国际直接投资范围,但不同的在于它是国际经济合作的契约式经营,即合作各方有关投资条件、收益分配、债务清偿、风险责任及经营方式等都必须是按共同协商的合作经营合同来确定,它与合作企业的最大区别在于合作经营企业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不是根据股权来确定,而是

15、由合作各方协商并加以规定后按照合同规定执行的,它与合资企业相比更具有灵活性,因此,它也是国际灵活投资的形式之一。二、国际间接投资国际间接投资是指证券投资。国际间接投资是传统的国际投资形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较快,间接投资的比重相对下降,但上世界90年代始,国际投资中的跨国购并成为国际投资的主流方式。国际间接投资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股票投资。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投资者的投资入股凭证,是股东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书面凭证。股票对于发行者来说是一种筹资的手段,对于购买者来说是一种投资工具。股票投资就是指通过购买股票以取得相应的所有权和收益权的一种投资活动。2债券投资。债券是一种由发

16、行者承诺在未来特定日期向债券持有人偿付规定的本金和利息的债务凭证。债券与股票一样既是一种筹资的手段,又是一种投资的工具,但它与股票在投资性质、收益方式以及风险性等方面均有区别。三、灵活性投资国际投资除了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外,还包括一些与国际贸易密切相关的国际经济合作活动,如贸易信贷、国际租赁、信托投资、项目贷款、技术引进、补偿贸易、合作经营与开发、国际工程承包等,我们把这些统称为国际灵活投资。第四节 金融危机11.5.1国际金融危机的定义 早期金融危机的发生主要集中在货币信用方面或者银行业方面,与当前的金融危机相比,所涉及的范围较窄。所以早期的金融危机主要是货币信用危机或者银行危机。 我国学者

17、对金融危机新的定义为:“所谓金融危机,又称货币信用危机,是一种在一国经济正常发展和运行到一定阶段,或由于信用的过度膨胀而突然出现的信用紧缩。”他们认为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紧密相连,是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必然伴侣。比较权威的定义是由戈德斯密斯(1982)给出的,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其特征是基于预期资产价格下降而大量抛出不动产或长期金融资产,以换成货币。实质上,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混合化的倾向,金融危机不仅包含了国际债务危机、货币信用危机,还包括了银行危机以及金融市场危机,既包括周期性金融危机

18、,也包括非周期性的金融危机;既包括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也包括地区性的或单一国家的金融动荡,甚至包括一些大金融机构的倒闭所造成的金融动荡。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人们对金融危机的认识有了新的变化:第一,金融危机是经济生活中的一种金融动荡,并且这种动荡在经济生活中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带有蔓延性的恐慌;第二,这种金融动荡通常对外表现为:本币大量贬值、外汇市场上出现本币恐慌式的抛售、国际储备枯竭造成对外支付能力严重不足;对内表现为:银根吃紧、信贷紧缩、金融机构支付能力严重不足,并致使银行大量倒闭、股市和房地产价格狂跌、人们对金融机构丧失信心等;第三,这种金融动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可能是由经济的周期性波动造

19、成的,也有的是由于贸易和财政赤字、外债规模过度、金融制度不完善、国际资本不怀好意的冲击等等原因造成的,归纳起来就是一国经济生活中各种因素的不正常发展所导致的。 11.4.2西方的金融危机理论早期比较有影响的金融危机理论是由Fisher(1933)提出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Fisher认为,在经济扩张过程中,投资的增加主要是通过银行信贷来实现。这会引起货币增加,从而物价上涨;而物价上涨又有利于债务人,因此信贷会进一步扩大,直到“过度负债”状态,即流动资产不足以清偿到期的债务,结果引起连锁的债务通货紧缩过程,而这个过程则往往是以广泛的破产而结束。在Fisher的理论基础上,Minsky(1963)提

20、出“金融不稳定”理论,Tobin(1980)提出“银行体系关键”理论,Kindleberger(1978)提出“过度交易”理论, M.H.Wolfson(1996)年提出“资产价格下降”理论,各自从不同方面发展了Fisher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金融危机爆发得越来越频繁,而且常常以独立于实际经济危机的形式而产生。在此基础上,金融危机理论也逐渐趋于成熟化。从70年代到90年代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金融危机模型是由P.Krugman(1979)提出的,并由R.Flood和P.Garber加以完善和发展,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和汇率制度之间的不协调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原因;第二阶段金

21、融危机模型是由以M.Obstfeld(1994、1996)为代表,主要引入预期因素,对政府与私人之间进行动态博弈分析,强调金融危机由于预期因素存在的自促成性质以及经济基础变量对于发生金融危机的重要作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金融危机理论发展至第三阶段。许多学者跳出货币政策、汇率体制、财政政策、公共政策等传统的宏观经济分析范围,开始从金融中介、不对称信息方面分析金融危机。其中有代表性的如Krugman(1998)提出的道德风险模型,强调金融中介的道德风险在导致过度风险投资既而形成资产泡沫化中所起的核心作用;流动性危机模型(J.Sachs,1998),侧重于从金融体系自身的不稳定性来解释金融

22、危机形成的机理;“孪生危机”( Kaminsky & Reinhart, 1998 ) ,从实证方面研究银行业危机与货币危机之间固有的联系。11.4.3金融危机的发展从历史上看,早期比较典型的金融危机有荷兰的“郁金香狂热”、英格兰的南海泡沫、法国的密西西比泡沫以及美国1929年的大萧条等等。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回顾20世纪90年代以来所发生的重大金融危机,并试图从中找出导致金融危机发生的共同因素,以为我国预防金融危机提供借鉴。90年代一共发生了五次大的金融危机,根据时间顺序如下:一、19921993年的欧洲货币危机二、1994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三、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四、1

23、9981999年的俄罗斯金融危机五、19992000年的巴西金融危机11.4.4国际金融危机的类型一、按金融危机规律,金融危机可分为同期性金融危机和非周期性金融危机。1周期性金融危机。所谓周期性金融危机是指经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由于各种非常因素的作用所造成的恐慌性金融动荡。如二十世纪30年代发生的金融危机、1994年爆发的墨西哥金融危机以及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应该属于周期性金融危机。墨西哥和亚洲就是在经过近20 年的经济快速增长以后,由于各种因素的超常发展,爆发了影响深远的金融危机,使整个地区经济进入了一个低速发展的调整期。2周期性金融危机。非周期性金融危机是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某些特殊因素的作用引发的金融动荡。如1839年的英国因粮食歉收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