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分析._第1页
第四章 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分析._第2页
第四章 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分析._第3页
第四章 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分析._第4页
第四章 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第四章 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分析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分析 技术是人类改变或控制客观环境的手段或活动技术的含义: o 一是指人类改变或控制客观环境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知识、经验等精神范畴的东西,是技术的软件,为技术的决定性因素。 o 二是知识、经验的物化成果,即生产工具、装备等物质方面的东西,是技术的硬件。 第一节第一节 技术条件与区域发展技术条件与区域发展o 一、技术进步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技术进步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技术进步的概念是指科学技术通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扩大与深化来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所取得的进化与革命。包含科学发明与进展及其在生产流通各个领域应用的进步

2、。包含技术本身的变革和发展;技术发展对经济增长产生的作用。2、技术进步的类型狭义的技术进步(硬技术的发展与提高)硬技术主要包括:主要是设备、产品方面;广义的技术进步(软、硬技术的进步)软技术主要包括:生产要素的变化、劳动经验、技能、政策、技术、管理等;3、技术进步的测算o 区域发展中技术进步的量度o 目前,关于区域发展中技术进步因素的分析有很多方法,如生产函数法、投入产出法、指标法、国民收入变化法、层次分离法等等。o 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J.K.Hicks,1932)按照技术进步对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和劳动的边际生产力的影响,将技术进步分成节约资本型、中性、节约劳动型三种类型, 技术进步的测算以生

3、产函数法的测算比较普遍。3、技术进步的测算(1)索洛余值法美国经济学家索洛(R.Solow)和肯德里克等人还在依据上述中性技术进步的定义,在假定资本产出弹性和劳动产出弹性不变的条件下,运用大量的统计资料具体估算了技术进步时经济增长的贡献。(2)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法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法o 科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生产函数,它是一个经验的假说,其公式是o QAKL (2-1)o 式中:Q表示总产出量;o K表示资本投入量;o L表示劳动投入量;o A是正常数,和都是正分数。在+1的情况下,它是线性齐次函数,并可以写成o QAKL (01)第一节第一节

4、 技术条件与区域发展技术条件与区域发展o 二、技术进步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二、技术进步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技术进步与区域资源开发利用1、技术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技术进步扩大了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广度和深度,甚至可以变废为宝,变害为利。2、技术进步有利于减少区域发展对非地产资源的依赖一般认为,扩大生产,增加产出,有两种办法:即外延型扩大再生产(完全靠增加要素投入)和内涵型扩大再生产(靠提高要素的效能,用较少的投入获取较多的产出,或用同量投入获取更多产出)。 第一节第一节 技术条件与区域发展技术条件与区域发展(二)技术进步与区域发展1、技术进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结构多样化 技术进步不但引起经济总量的

5、增长,而且由于社会分工、协作与专业化的加深,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结构的变化。2、技术进步催生新的产业部门第一节第一节 技术条件与区域发展技术条件与区域发展(三)技术进步与区域劳动就业1、技术进步还为区域劳动就业开辟了广阔的出路;虽然技术进步具有节约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的倾向 。 2、技术进步实质上是人类向生产的广度、深度进军,从而使单位产品劳动投入的节约与社会总体上劳动就业的增加同时并举。二、区域科技条件评价二、区域科技条件评价(一)科技人力资源主要是指从事或有潜力从事系统性科学和技术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活动的人力资源,既包括实际从事科技活动的劳动力,也包括可能从事科技活

6、动的劳动力。包括:科技人员总量、科技活动人员、研究与开发(R&D)人员、科技人力资源培养人员等。二、区域科技条件评价二、区域科技条件评价(二)研究与发展经费指用于研究与发展活动的经费。主要包括: R&D经费总量、经费分布、经费来源R&D经费总量经费分布经费来源(三)科技活动产出(四)高技术产业第二节 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一、技术扩散(一)技术扩散的概念熊彼特是最早提出技术扩散的经济学家,他把技术过程分为:发明、创新和扩散三个阶段。技术扩散是指技术发明以后通过市场传播的过程从地理角度讲是指技术在空间上的流动和转移,是由技术的供方、受方、传递渠道组成。一、技术扩散(二)技术扩散的形式与途径1、空间梯

7、度式2、跳跃式3、双向式(三)技术扩散模型二、二、技术引进与技术选择(一)技术引进与技术转移 技术引进与技术转移均属技术转让范畴,技术引进是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技术转让,而技术转移则是从地区的角度来看技术转让 。技术引进与技术转移的作用( 1)可以避免漫长的探索过程,为发展赢得时间。一项较重大的基础科研成果,从研究、试验、设计到投入生产,一般需要经过1015年的时间,而引进国外技术只需要二三年时间就可投入生产。因此,引进技术可以加快技术改造的进程,是赶超先进的捷径。(2)可以节约大量科学研究和试制费用。引进技术的花费比从头开始研究试制的花费要少得多,对于经济落后,资金紧缺的发展中地区的意义尤其重大

8、。(3)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4)有助于培养科技人才。 (二)技术引进或技术转移类型o 技术引进或转移有简单的技术转移与吸收型的技单的技术转移与吸收型的技术转移、垂直转移与水平转移术转移、垂直转移与水平转移之分简单的技术转移是指某先进技术由甲国转移到乙国,而乙国并不一定在转移后具有复制这项技术能力。吸收型技术转移是指某项先进技术由甲国转移到乙国并且将会被乙国消化、吸收并复制出来。o 垂直技术转移垂直技术转移是指甲国基础科研成果能用于乙国的应用科学中,或将前者的科研成果用于后者的生产中;水平技术转移是指将甲国已应用于生产的新技术转用于乙国的生产领域 。技术的引进或转移o 技术转移或引进的方式与

9、途径可归纳为两大类,即无偿转让和有偿转让。1、有偿转让2、无偿转让就是不需付出报酬的技术转让。 (1)需求障碍。即利用国外或区外新技术制成的新产品在本国或本区域没有销路而妨碍引进该项技术。(2)资本障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引进技术所需要的资金尤其是外汇的支付能力,二是与引进技术相配套的国内投资能力。(3)自然资源障碍。主要表现在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品种组合对引进技术设备的适宜性上。(4)劳动就业障碍。主要表现在引进技术对区域劳动成本即总体工资水平的适宜程度和区域劳动力资源的利用水平上。(三)阻碍或制约技术转移的因素阻碍或制约技术转移的因素(5)技术人力资源障碍。对引进技术的操作、管理、消化、吸

10、收需要一定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6)规模障碍。利用引进技术进行生产,只有当生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才具有理想的效益。(7)基础设施障碍。即与引进技术相配套的基础设施达不到所要求的数量、质量及配合标准。(8)文化障碍。指引进技术与民族文化传统、宗教、习俗格不入(9)时序障碍。指引进技术并非当前该国或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乃至生态环境保护中所急需的技术。(四)技术引进一技术选择1.技术的选择 (1)技术选择的标准高产出标准论,也叫做资本周转率标准论(鲍拉库,1942;布加南,1945) 社会极限生产标准论。(卡恩,1951;求那利,1953) 高积累标准论,又叫扩大投资率标准论(卡雷孙和赖赛肖仁,19

11、55) 时间系列标准论 中间技术的概念是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在1936年首先提出的。衡量一种技术是否为适用技术三个目标: 环境目标 引进技术必须做到能节约能源,循环使用各种材料,减少资源的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保证生态环境协调。 2、中间技术与适用技术2、中间技术与适用技术社会目标。引进技术必须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最基本的需要,提供劳动者以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的工作,能与区域传统文化相交融,促进区域社会和谐发展。经济目标。引进技术必须能消除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状态,提供就业机会,利用地方资源并生产地方消费品分散经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所选技术必须适应当地的技术基础和生产力水平,有利于提高当地的技术水

12、平。 所选技术必须适应当地的自然资源特点,有利于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3、技术选择的原则3、技术选择的原则所选技术应适应当地人力资源基础,并满足劳动就业需要,充分利用地方人力资源。 新技术的引进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并同时考虑市场容量问题。新技术的选择应满足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的要求。复习思考题o 简述技术条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o 简述技术进步的基本类型o 影响技术的引进的因素有哪些?简述技术的引进和转移的作用o 影响技术选择的标准o 简述区域发展中技术进步的量度我国典型城市化模式的分析我国典型城市化模式的分析改革开放前,发展轨迹改革开放前,发展轨迹国家投资大型工业项

13、目国家投资大型工业项目 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和人口有计划地集中和人口有计划地集中 形成工业形成工业性城市性城市 城市化程度加强城市化程度加强我国已有典型城市化模式我国已有典型城市化模式o攀枝花模式攀枝花模式o温州模式温州模式o苏南模式苏南模式o珠江三角洲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攀枝花模式攀枝花模式o这是在这是在5060年代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年代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工业性城市的典型案例础上建立起来的工业性城市的典型案例o计划经济的产物计划经济的产物o城市化的原动力城市化的原动力:国家计划对资源的大规模开国家计划对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生产建设,国家是这座城市经济发展的投发和生产建设,国家是

14、这座城市经济发展的投资主体资主体o城市化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因资源开发所引城市化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因资源开发所引起的大规模外来人口的迁入以及相关政策的强起的大规模外来人口的迁入以及相关政策的强制性推动制性推动存在问题存在问题o攀枝花模式在计划经济年代较为盛行,但攀枝花模式在计划经济年代较为盛行,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它的原始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它的原始动力和与其相匹配的推拉力都不足,因此,力和与其相匹配的推拉力都不足,因此,其使用范围受到了大大的限制。其使用范围受到了大大的限制。温州模式温州模式o它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个体、它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个体

15、、私营、股份合作制企业,以发展家庭手工业与私营、股份合作制企业,以发展家庭手工业与商业来推动农村工业化,并以此带动乡村人口商业来推动农村工业化,并以此带动乡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模式。转化为城市人口的模式。o投资主体:个体工商业主和私营企业家投资主体:个体工商业主和私营企业家o原动力:手工业经济和商业经济原动力:手工业经济和商业经济存在问题存在问题o温州模式是一种自发模式,在加速城市化阶段温州模式是一种自发模式,在加速城市化阶段的前期具有明显的作用,但是它缺乏大工业的的前期具有明显的作用,但是它缺乏大工业的支撑,尤其缺乏高新技术产业的拉动,因此,支撑,尤其缺乏高新技术产业的拉动,因此,其城市化

16、要在量和质方面再跨越具有相当大的其城市化要在量和质方面再跨越具有相当大的难度。难度。苏南模式苏南模式o这是一种通过乡镇集体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发展,这是一种通过乡镇集体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乡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而推动城市发促进乡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而推动城市发展的模式。展的模式。o文化背景:苏南历史上盛传的农工相辅、男耕文化背景:苏南历史上盛传的农工相辅、男耕女织,基本理念是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女织,基本理念是无农不稳、无工不富。o原动力:乡镇工业经济原动力:乡镇工业经济o投资主体:乡镇集体投资主体:乡镇集体o城市化的重要推力:人口稠密城市化的重要推力:人口稠密,人多地少人多地少o吸引力

17、吸引力:上海等经济中心城市的辐射上海等经济中心城市的辐射o特点特点:集镇的聚合是鲜明的特点集镇的聚合是鲜明的特点存在问题存在问题o苏南模式在有效就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苏南模式在有效就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开创了先河开创了先河,但是但是,乡镇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较乡镇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较弱弱,发展潜力有限发展潜力有限,一旦市场发生变化或经济紧一旦市场发生变化或经济紧缩缩,其生产将难以为继其生产将难以为继,并最终影响大量集镇的并最终影响大量集镇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珠江三角洲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o它是一种以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它是一种以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推动城推动城乡经济繁荣和城市现代化乡经济繁荣和城市现代化,以此带动人口集中以此带动人口集中和迁移的城市化模式和迁移的城市化模式.o思想文化基础思想文化基础:较强的重商意识、精世务重功较强的重商意识、精世务重功利的传统和岭南文化利的传统和岭南文化o原动力原动力:来自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来自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可以说在相可以说在相当程度上来自于改革初期国家对珠江三角洲地当程度上来自于改革初期国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区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存在问题存在问题o今后该地区城市化的加速不能以政策为主导今后该地区城市化的加速不能以政策为主导,因为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