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生态环境建设_第1页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_第2页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_第3页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_第4页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栏目索引课标版课标版 地理地理第十五单元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栏目索引题组一荒漠化与水土流失1.荒漠化(1)含义: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一种土地退教材研读教材研读化现象。(2)产生原因: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和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3)主要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栏目索引示意图植被景观荒漠荒漠草原草原年降水量50mm以下200mm以下400mm以下土地生产能力自东向西土地的自然产出和载畜量逐渐减少2.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自然条件的东西差异栏目索引(2)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3)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气候异常

2、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3.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栏目索引4.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防治内容a.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栏目索引b.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c.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2)防治原则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3)防治措施a.合理利用水资源b.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c.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d.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栏目索引e.控制人口增长5.我国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a.降水变率大,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冲刷作用强b.地形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地形坡度大,坡面物质不稳

3、定c.植被从森林向草原过渡,植被覆盖率低,削减降雨径流能力降低d.土壤由粉沙颗粒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抗蚀力低(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主要原因)a.植被破坏历史上的人类活动,如营造宫殿、过度樵采、毁林开荒b.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栏目索引c.开矿开挖地面、破坏植被形成水土流失新的物源和触发机制d.产业结构不合理,人地矛盾尖锐,经济水平低,环境意识差(3)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危害a.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b.使大量泥沙汇入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剧增c.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

4、理a.压缩农业用地,提高土地生产率,建设基本农田b.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栏目索引c.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实行轮封轮牧,保护草场d.矿区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栏目索引题组二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1.森林的开发和保护(1)森林资源的作用、分布及现状a.森林的作用森林既是重要的物质资源,又具有强大的生态作用和环保功效。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森林能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则起到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在城市中:森林则会起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等作用;在沿海地区:森林可防止海风、海浪的侵袭。栏目索引b.世界森林的分布c.世界森林的现状世

5、界森林面积减少的趋势仍在继续,大片热带雨林正遭到毁灭性破坏。d.森林破坏的后果栏目索引导致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2)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a.地球之肺:调节全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b.绿色水库:调节全球水平衡,促进全球水循环c.世界生物基因宝库(3)雨林生态的脆弱性a.雨林生态的优势: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快。b.脆弱性的表现生物和养分再循环旺盛,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土壤十分贫瘠;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而植物最容易遭受栏目索引人类破坏,一旦破坏,整个生态系统陷于崩溃。(4)雨林的开发和保护a.雨林被毁的原因图解栏目索引b.保

6、护应放在第一位c.保护措施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环境教育;设立国际基金;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2.湿地的开发和保护(1)湿地资源的功能栏目索引功能和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降低。(3)湿地保护措施退田还湖、还湿地;退耕还林、还草;防治水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2)湿地资源现状数量在不断减少;质量在逐渐下降;栏目索引下图为世界各大陆荒漠构成状况。读图回答下面两题。栏目索引1.撒哈拉沙漠所在的大陆是()A.B.C.D.答案B撒哈拉沙漠位于非洲,由于纬度较低,非洲主要是热带荒漠,以及少部分的亚热带荒漠,因为受副

7、高(信风)控制区域广而热带荒漠面积是各大洲中最大的,据此可判断图中为非洲大陆。栏目索引2.各大陆中,比重最高的荒漠主要是由于海陆位置形成的是()A.B.C.D.答案A温带荒漠主要是由于深居内陆的位置,导致海洋水汽难以到达而形成的,在亚欧大陆分布最广泛;图中就是亚欧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是南美洲大陆。栏目索引3.亚马孙热带雨林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的原因是()A.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B.热带雨林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固定二氧化碳,释放氧气C.热带雨林能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水平衡D.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答案B“地球之肺”强调的是光合作用的影响,热带雨林能固定二氧化碳

8、,释放氧气,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栏目索引4有关甲、乙两地区湿地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地势低平B.甲地区靠近海洋,滩涂广泛发育C.乙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地势平坦D.乙地区地壳运动强烈,地面凹陷,河湖纵横读甲、乙两地区的湿地区域分布图,回答45题。栏目索引答案A本题主要考查湿地的成因。甲为三江平原的沼泽地,乙为四川西北部的沼泽地,甲地区成为沼泽的原因是降水多,纬度高,气候寒冷,地势低平。栏目索引5.近几十年来,致使两地湿地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主要人类活动包括()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环境污染、围湖造田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建设用地增加A.B.C.D.答案A本题主要考查

9、生态破坏的原因。导致两湿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主要人为原因是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以及环境污染和围湖造田。城市化进程加快与交通建设用地增加对两湿地影响不大。栏目索引重难生态环境问题分析方法1.荒漠化问题的分析方法(1)荒漠化在我国的分布土地沙漠化“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石质荒漠化西南喀斯特地区(2)分析荒漠化的自然原因(以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为例)基本条件气候干旱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有利于荒漠化的发展。重难突破重难突破栏目索引物质条件土质疏松,为沙质沉积物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动力条件大风天数多且集中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

10、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重要影响因素气候异常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的变率大。多雨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少栏目索引雨则加速荒漠化进程。(3)结合荒漠化的形成原因分析其治理措施栏目索引自然条件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气候与降水的多少和强度有关。降水越多越集中,强度越大且多暴雨,侵蚀作用就越强,水土流失也越严重地形与地形的坡度和坡面组成物质有关。在一定范围内,地形坡度越大,坡面物质越不稳定,越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现象植被与植被的覆盖程度有关。植被覆盖率越低,削减降水和径流的能力就越低,水土流失越严重2.水土流失问题的分析方法(1)水土流失的自然条件自然条件是水土流失的潜在因素。土壤与土质的疏松

11、程度有关。土质越疏松,水土流失越严重栏目索引(2)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目前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重点分析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土质疏松的人类活动。生活能源短缺,大量砍伐树木用作薪柴。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毁林开荒、耕作方式不当、管理粗放。开矿、开采石料、修路、建房屋、修水利设施等开发建设不当。(3)从人类活动的技术角度分析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工程技术措施:主要是采取土石方及混凝土工程等措施来将所发生的水土流失状况控制、固定,使其不再继续发生和发展。生物技术措施:主要是采取植树种草、封山育林等植被绿化的方法进栏目索引行治理。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是应用农业生产耕作中的农业技术手段,如土壤培肥、品种

12、改良、塬面改造、间作轮作、套种耕作、提高复种指数等。3.湿地问题的分析方法(1)湿地形成原因的分析方法沼泽地的形成一般着重分析降水量(水位季节变化)、蒸发量、下渗量、排泄能力、水网密度等要素。例如三江平原地区沼泽地形成主要原因是:气候湿润,降水较丰富;地势地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不易下渗。青藏高原湿地成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冰川积雪融水较多;低洼地栏目索引易积水;底下冻土层厚,不易下渗。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成因:降水丰富;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地势低平,洪水易泛滥,排水不畅。(2)湖泊面积变化原因的分析思路首先,分析变化时间长短。如果是长期的变化(如一万年以来)则主要考

13、虑自然原因,湖泊萎缩主要是气候变干,蒸发加强造成的;如果是近十几、几十年来的变化,则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如果是季节变化,一般与季节降水、冰雪融水有关。其次,分析湖泊所在地区。外流湖短期内萎缩的主要原因一般是围湖造田;湖泊面积增加一般是上游水土保持较好,湖泊淤积减少是退耕还湖的结果。干旱区内流湖短期内萎缩,原因是入湖河流的水资源利用过度。冰雪融水补给的湖泊面积的增减,一般考虑气温的变化、冰雪融水量的多少等原因。栏目索引地区主要生态问题形成原因防治措施东北地区 黑土流失;沼泽湿地减少;森林破坏黑土开垦后,引起土壤冲刷,土层日渐变薄;沼泽的过度开垦引起湿地减少;林木超采、采育脱节、毁林开荒、森林火

14、灾等造成森林破坏严重进行秸秆还田,保持土壤肥力;保护湿地,杜绝沼泽地的开垦,协调粮食生产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合理采伐、营造人工林、注重木材的综合利用我国不同地区的生态问题及防治措施栏目索引华北平原土壤次生盐碱化“春旱”,气温回升快、蒸发强;地势低平,地下水位高,洼地排水不畅;大水漫灌,只灌不排,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引淡淋盐;井排井灌;采取农业工程措施、生物措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土质疏松,易被冲刷;毁林开荒;开矿(煤矿)压缩农业用地;植树种草,退耕还林;矿区土地复垦;小流域综合治理栏目索引西北地区 土地荒漠化气候干旱,多大风;过度樵采、放牧、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防治核心:人与自然的协调

15、。生物固沙;恢复自然植被;建“三北”防护林东南丘陵 水土流失,形成“红色荒漠”春夏季多暴雨,对土壤的冲刷能力强;丘陵山区,坡度较陡,土壤更易侵蚀;能源短缺,农村薪柴匮乏,乱砍滥伐,植被破坏严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解决山区能源利用,开发山区小水电,大力开发农村沼气云贵高原 水土流失,导致“石漠化”降水多,流水侵蚀强;山地地形,坡度大、土层薄;人类破坏植被、陡坡开垦保持地表植被,禁止陡坡开垦栏目索引典例(2014郑州一模,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红壤是重要的土壤资源。我国红壤地区跨越热带、亚热带,北起长江沿岸,南到海南,东到台湾,西到云贵高原,占全国总面积的22.7%。

16、红壤区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现有耕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3.33%,是我国重要的粮、油、果、林、茶及水产生产基地。材料二有人在裸露的红黏土上进行人工降雨试验,不同坡度与土壤冲刷量关系结果如下图所示。栏目索引(1)说出我国红壤分布区夏季最易发生的生态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2)结合试验数据,任选一个坡度范围的红壤分布区域,说出其合理利用的方式。栏目索引考查内容(1)水土流失问题及其产生原因;(2)土地合理开发利用。解题关键(1)夏季最容易发生的生态问题,有自然和人为原因,时间是最重要的节点。(2)从不同坡度与土壤冲刷量关系图分析,结合自然环境特征,选择合理的利用方式。解析(1)由材料知,我国红

17、壤地区跨越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坡度大;该地区是我国人口密集地区,人类活动集中,植被破坏易造成水土流失。(2)图中显示,坡度在18以下地区,流水冲刷不严重,水土流失较弱,可以修建梯田;而坡度在1824的地区,流水冲刷严重,要注意植树造林;坡度大于24地区,流水侵蚀作用虽然减弱,但坡度过大易形成崩塌和滑坡,要禁止人类活动。栏目索引答案(1)水土流失。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或一定的坡度);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或多暴雨);人类活动集中,植被破坏;流水侵蚀严重,导致水土流失。(2)坡度在18以下(或坡度较小)的地区,修建梯田,作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或经济林木用地。或答1824(或坡度较大)的地区,退耕还林、还牧,作为林业用地。或答坡度在24以上的地区,禁止人类活动,以防崩塌和滑坡。栏目索引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乌裕尔河下游地区,区内湖泊星罗棋布,河道纵横,水质清澈、苇草肥美,沼泽湿地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水禽的“天然乐园”。黑龙江省政府将扎龙自然保护区作为全省重要的保护对象。读下图,回答下面两题。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