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生命》教学设计2_第1页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2_第2页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2_第3页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2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热爱生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思想家、散文家蒙田。2、了解随笔这种文体。3、积累本文需掌握的重点字音、字词、字义。4、学会阅读的简单技巧:画重点句、找关键词、总结概括。5、学会重点分析带有哲学性的句子。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韩红的歌曲天亮了背后的故事导入,把学生引入对生命这一议题讨论的情境之中。2、通过老师示范朗读第一段,学生齐读二三段,使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感悟生命的哲学。3、通过老师故事性的具体讲解来诠释文中带有哲学意味的抽象句子,化抽象为具体,兼以学生的自主讨论,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感受生命是美

2、的历程,是自然的厚赐,我们应该珍惜时间,热爱生命。2、使学生知道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来热爱生命、如何把热爱生命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教学重难点1、对哲理性句子的讲解,如“生活的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2、基础知识的掌握:重点字词的积累。随笔文体的掌握、阅读的基本技巧。3、使学生感受生命是美的历程,是自然的厚赐,体悟珍惜时间,热爱生命的重要性。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韩红天亮了,关于生命的故事1999 年 10 月 3 日,在贵州麻岭风景区,正在运行的缆车突然坠毁,36 名乘客中有14位不幸遇难。而就在悲剧发生时, 一对年轻的夫妇,用双手

3、托起了自己两岁半的儿子。结果,儿子得救了,这一对父母却失去了生命。这个生命的故事, 深深打动了歌手韩红, 经过多方联系, 她领养了这个大难不死的小孩,用真情创作了感人至深的天亮了韩红说她一谈到这件事情的时候,就特别恨那些对生命完全没有任何尊重可言的人。生命是人一生最重要的话题, 因为没有生命就没有我们的生活。 古往今来每个人对生命的定义是不同的,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蒙田的 热爱生命,共同倾听这个来自 16 世纪法国的思想家的声音 .二、背景知识【作者介绍】1、相隔遥远的时空,思想和感情距离我们很近,在时间上, 他与我们相距近5 个世纪;在空间上,16 世纪的现代人。他生活在我们亚欧大陆的另

4、一边,法国。作为法国重要的思想家和散文家。 他几乎把毕生精力用在对人性种种形态的审视和研究上,撕去一切人为的伪装,揭示人的本来面目。所以,在 16 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2、个人经历:做官辞官闭门读书游历各国写成随笔集他曾经当过15 年的文官, 后辞官回乡后,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深居简出,闭户读书思考。但他也喜欢出游, 曾经游历瑞士、 意大利等地, 他一边游玩, 一边留意各地的风俗人情。他把自己的读书心得、旅游见闻、日常感想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写成了随笔集,并于 1580 年出版。3、作品地位: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的三大经典之一与培根人生论 帕斯卡尔思想录一同被誉为

5、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的三大经典,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散文对英国培根、莎士比亚和十七、十八世纪法国的一些先进思想家、文学家和戏剧家的影响颇大。4、写作特色:蒙田以博学著称。他的语言平易通畅,不加雕饰,开创了近代法国随笔式散文之先河。文章写得亲切活泼,妙趣横生。全书充满了作者对人类感情的冷静观察,充满哲理性,有“生活的哲学”之美称。【文体介绍】南宋的洪迈给随笔下定义言“意之所之,随即记录”“纵意而谈,涉笔成趣”这是我国最早给随笔下的定义,也是最贴切的阐释了随笔的特点。随笔, 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 形式多样,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

6、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婉而多讽。三、学生默读第一遍,老师带领扫除生字,并初步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学生要注意在读的时候画出生字、生词,并深刻体会整首词的思想情绪。【重点字音、字形、字义的积累】1、注意括号内字的写法(枯燥)无味赋(予)(躁)动不安(惋)惜2、掌握下列词语的意义并学会运用A 垂暮之年:(喻)老年垂:接近;暮:黄昏B 稍纵即逝:指某一事物消逝很快C 丰盈:(身体)丰满体态丰盈富裕、丰富衣食丰盈D 消磨:度过时间,多指虚度、消磨岁月使意志、精力等逐渐消失消磨志气3、注意读音尽量 jn 副词,表示力求在一定范围内达到最大限度。如:把你知道的尽量告诉大家。 jìn 达

7、到最大限度。如:喝了半斤酒,还没尽量。四、文本研读【第一段研读】1、老师读完第一段不禁有一个疑问, 我们本文的课题是“热爱生命” ,而作者一开篇却谈到如何“度日” ,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呢?大家觉得“生命”和“度日”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生命和度日密不可分,因为我们的生命是由我们所度过的每一天组合而成的。同时,作者从如何度过生命中平凡的每一天这个稀松平常而与我们人人都紧密联系的话题入手,也会给读者带来一种熟悉亲切之感,调动读者阅读的兴趣。老师在这里想和大家分享一个自己关于生命和时间的小情节。我曾经登录过这样一个网站, 它可以计算出每个人今生寿命的长短, 它主要是根据不同人的日常生活习惯来为你预算:

8、 比如你有没有抽烟或酗酒的恶习、 是否热爱并坚持运动、 日常饮食是否规律、 每天的睡眠是否充足等等。 等我填完我的个人资料, 通过电脑神奇的运算,计算得出我将活 104 岁,这说明我的生活过得还是蛮绿色的。 然后电脑屏幕上就显示出一个电子表:它把我生命剩下的 80 多年换算成一长串的数字,以秒为单位。当我看见电脑屏幕上的秒钟一秒秒的走动和流失, 内心陡然震动! 就在那时,我深切的感受到自己生命的可贵,应该倍感珍惜我们生命里无形的每一秒钟。2、接下来老师给大家一个具体的珍惜时间的机会,请大家以最快的速度找出本段中的两处对比,看谁找得快!希望大家用作者的原话来回答、学会找关键词。哪位同学找到了第一

9、处对比?【第一处】好日子、坏日子的不同的度日方法首先,把日子分为两种,一种是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时候好日子,一种是风和日丽的时候,坏日子。然后,对两种不同的日子作者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方法,“坏日子”要“消磨” 、“飞快地去” ;好日子要“慢慢赏玩” “领略美好” “停下来细细品尝” 。作者在这里的观点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不谋而合,亚里士多德如此阐释 “生命的本质在于追求快乐, 快乐的途径有两条: 第一,发现使你快乐的时光, 增加它;第二,发现使你不快乐的时光,减少它。”哪位同学找到了第二处对比?【第二处】“哲人”和“我”对生命的不同看法作对比积极、消极“哲人”:“打发”“消磨”“回避”“无视

10、”它,仿佛生命是“苦事” “贱物”;“我”:认为生命是“值得称颂” “富有乐趣”的,我们的生命是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对比的作用】 通过这两处对比, 作者所强调的是怎样一种对待生命的态度?哪位同学为我们总结一下。蒙田认为生命是“值得称颂”并“富有乐趣”的,是“自然的厚赐” 、“优越无比”的,即使是“到了垂暮之年也还是如此” ;他反对那种“不堪生之重压”或者“白白虚度此生”的生命态度和做法。通过第一段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蒙田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第二段研读】现在请大家齐声朗读一下第二自然段。【第二段同学读箴言、 重积累】 作者在第二段就引用了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的名言, 来论证这一观点。

11、 大家再一起朗读一下这句箴言, 同学们在平常课内外阅读时, 可以收集一些你喜欢的、 有意思的名人名言或优美诗词, 按时翻阅最好能够背下来, 以便你在写作文的时候能够旁征博引、 信手拈来, 拿名人的语言对自己的观点加以证明, 可以为你的作文增色不少。第二段的作用承上启下【第三段研读】如果我们不能正确的认识和对待生命, 就会变成一个糊涂的人, 一生也会变得枯燥无味、躁动不安。这是何等的可怕!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做才能摆脱糊涂人的圈套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分析第三自然段, 首先请同学们齐声朗读第三自然段, 一边读一边思考,如何热爱我们的生命,做一个睿智之人而不是糊涂之人?第一二段作者讨论的的都是关于生

12、命的话题,然而在第三自然段作者却引入了一个新的话题,也就是生命的另一面死亡。同学们有思考过死亡这个话题吗?大家害怕死亡吗?既然人们一般都害怕死亡,本段第一句作者却指出 “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提问) 这是为什么呢?结合后文回答。答:这倒不是因生之艰辛或苦恼所致, 而是由于生之本质在于死。 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而作者之所以不感到死亡的恐惧, 随时准备告别人生也毫不惋惜,也就是因为他乐于生。【哲理句子的讲解,切合学生课堂反应,重点挑选两句作详细讨论】哲理句子“生之本质在于死。 ”这句话的理解?生与死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人有生必有死, 我们每个人之所以能够真真切切感受到自己

13、生存在这个世界上, 正是由于我们每个人必然有走向死亡的那一天。 我们的生的状态是相对于死的状态而存在的,正如幸福之于痛苦、饱与饥、胖与瘦的关系一样,他们相对存在,缺一不可。同时,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都是短暂的、有限的,总是要死亡的,是人人所不能避免的。死亡是生命的终点,又是衡量价值的起点.只有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认真而充实地生活,善于享受生活中各种快乐的人,对于死亡才没有遗憾.哲理句子 )如何理解“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句话呢?正面: 如果我们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认真而充实地生活,善于享受生活中各种快乐的人就感到死而无憾,就不感到死的苦恼了。反面:如果一辈子懒散拖沓,萎靡不振,不能

14、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留有好多遗憾,临死时必然感到苦恼。既然“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那我们如何才能做到“乐于生”呢?作者接着提示我们说“享受生活也要讲究方法”。大家一起在文字来找一找享受生活的具体方法?根据原文,稍加概括。【关心生活、增加生活的乐趣】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无法增加生命长度、可以增加生命的分量】对于生命的长度,我们也许无法去预测,就像2008 年发生在我身边的汶川地震一样,地震中丧失生命的人们,前一刻或许他们还在欢歌笑语,而后一秒刻, 他们却已经被压倒在废墟之下。 然而希望大家不要悲观,虽然每个人都无法预测未来,但是我们却可以把握现在,增加生

15、命的分量,也就是我们每一天生活的质量。【抓紧、有效利用现在时间】对待时间我们要抓紧、并且有效利用。把人生短暂而有限的生命过得丰盈饱满。作者以自己为例,自信比别人多一倍的生活即使已经进入老年时光无多就是老年” 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使自己最后剩下的“生活过得丰盈饱满哲理句子“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这句话该怎么理解,请同学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联系课文加以阐释。老师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顾城的小花的信念,同样是路边的石块间的小花,顾城关心到了, 以此萌发了他写诗的欲望, 这给他的生活增加了乐趣; 而其他人路人看见同样一朵小花,却一眼扫过、无动于衷、漠不关心,生活中自然也就少了几分诗情画意的乐趣。老师就是想提醒大家,只有关心我们的生活,才可以真正的享受生活,乐于其中。【通过现代诗歌来引导大家挖掘生活中的诗意,以培养大家关心生活中的乐趣,同时辅以结合我自己对生活的关心和感触以及快乐所得】【自由讨论】:同学们可有什么享受生活乐趣的方法?请大家各抒己见。学习本文后,同学们对生命又有怎样全新的思考?又获得了哪些新的认识?请思考2分钟后与同学们一起分享你的思想。五、结束语【总结文意】最后我们再来总结一下这篇文章所昭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