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柴油机燃油系统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26/232101c2-65d6-480e-b68a-b38f37fc8425/232101c2-65d6-480e-b68a-b38f37fc84251.gif)
![第7章柴油机燃油系统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26/232101c2-65d6-480e-b68a-b38f37fc8425/232101c2-65d6-480e-b68a-b38f37fc84252.gif)
![第7章柴油机燃油系统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26/232101c2-65d6-480e-b68a-b38f37fc8425/232101c2-65d6-480e-b68a-b38f37fc84253.gif)
![第7章柴油机燃油系统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26/232101c2-65d6-480e-b68a-b38f37fc8425/232101c2-65d6-480e-b68a-b38f37fc84254.gif)
![第7章柴油机燃油系统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26/232101c2-65d6-480e-b68a-b38f37fc8425/232101c2-65d6-480e-b68a-b38f37fc842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柴油机燃油系统概述柴油机燃油系统概述 7.1柴油机的燃烧过程和燃烧室柴油机的燃烧过程和燃烧室 7.2机械式燃油系统的主要部件机械式燃油系统的主要部件 7.37.1 7.1 柴油机燃油系统概述柴油机燃油系统概述 7.1.3柴油机燃油系统的类型柴油机燃油系统的类型 现代车用柴油机的燃油系统有多种现代车用柴油机的燃油系统有多种类型,按其控制原理,可将其分为机械类型,按其控制原理,可将其分为机械燃油系统和电控燃油系统两大类。燃油系统和电控燃油系统两大类。1机械燃油系统机械燃油系统 机械燃油系统是一种传统的柴油机机械燃油系统是一种传统的柴油机燃油系统,这种燃油系统是根据驾驶员燃油系统,这种燃油系统是根据
2、驾驶员对加速踏板的控制,以机械的方式实现对加速踏板的控制,以机械的方式实现柴油的增压、喷油量的调整、喷油正时柴油的增压、喷油量的调整、喷油正时的自动控制、怠速转速的稳定、超速的的自动控制、怠速转速的稳定、超速的限制等功能。限制等功能。 目前在车用柴油机上应用的机械燃油系目前在车用柴油机上应用的机械燃油系统基本上都是喷油泵统基本上都是喷油泵高压油管高压油管喷油嘴(喷油嘴(简称简称PLN)系统,此外还有泵)系统,此外还有泵喷嘴系统、喷嘴系统、PT式喷油系统等。式喷油系统等。(1)喷油泵)喷油泵高压油管高压油管喷油嘴系统喷油嘴系统 喷油泵喷油泵高压油管高压油管喷油嘴系统主要喷油嘴系统主要由喷油泵、喷
3、油器、燃油箱、输油泵、柴由喷油泵、喷油器、燃油箱、输油泵、柴油滤清器、喷油提前器和调速器等组成(油滤清器、喷油提前器和调速器等组成(见图见图7-1)。)。 按照喷油泵的形式,可分为柱塞泵式按照喷油泵的形式,可分为柱塞泵式和分配泵式两类。和分配泵式两类。图图7-1 7-1 柴油机燃油系统柴油机燃油系统 图图7-1所示为柱塞泵式燃油系统。所示为柱塞泵式燃油系统。 喷油泵内有与气缸数相同的柱塞,喷油泵内有与气缸数相同的柱塞,按发动机各缸做功顺序为各缸喷油器提按发动机各缸做功顺序为各缸喷油器提供高压燃油。供高压燃油。 柱塞将柴油增压后,经高压油管供柱塞将柴油增压后,经高压油管供入喷油器,最后通过喷油器
4、将柴油喷入入喷油器,最后通过喷油器将柴油喷入燃烧室。燃烧室。 分配泵式燃油系统的布置和柱塞泵式分配泵式燃油系统的布置和柱塞泵式燃油系统基本相同。燃油系统基本相同。 但分配泵中只有一个产生高压燃油的但分配泵中只有一个产生高压燃油的柱塞,利用一个旋转的分配转子(或采用柱塞,利用一个旋转的分配转子(或采用泵油柱塞一边做往复运动一边做旋转运动泵油柱塞一边做往复运动一边做旋转运动的方式),按照发动机发火次序,将经过的方式),按照发动机发火次序,将经过计量的高压柴油分配给各缸喷油嘴。计量的高压柴油分配给各缸喷油嘴。(2)泵)泵喷嘴系统喷嘴系统 泵泵喷嘴系统是将喷油泵与喷油器喷嘴系统是将喷油泵与喷油器结合成
5、一个整体,每个气缸都有一个对结合成一个整体,每个气缸都有一个对应的泵应的泵喷嘴,它装在气缸盖上,由发喷嘴,它装在气缸盖上,由发动机凸轮轴经推杆摇臂机构驱动。动机凸轮轴经推杆摇臂机构驱动。 其下部为伸入燃烧室的喷油器。其下部为伸入燃烧室的喷油器。 由于取消了连接喷油泵和喷油嘴的由于取消了连接喷油泵和喷油嘴的高压油管,可避免管内压力波动和燃油高压油管,可避免管内压力波动和燃油弹性压缩对喷油过程的不良影响。弹性压缩对喷油过程的不良影响。(3)PT式喷油系统式喷油系统 图图7-2为为PT式喷油系统的组成。式喷油系统的组成。 燃油从油箱经滤清器由油泵以较低燃油从油箱经滤清器由油泵以较低的压力供入喷油器。
6、的压力供入喷油器。 供油压力由装在油泵内的调速器和供油压力由装在油泵内的调速器和节流阀控制。节流阀控制。 喷油器的启闭由发动机凸轮轴和推喷油器的启闭由发动机凸轮轴和推杆摇臂机构操纵。杆摇臂机构操纵。 所谓所谓PT,意指喷油量是由供油压力,意指喷油量是由供油压力和凸轮驱动喷油器柱塞开启计量孔的时和凸轮驱动喷油器柱塞开启计量孔的时间决定的。间决定的。 图图7-27-2PTPT式喷油系统式喷油系统 2电控燃油系统电控燃油系统(1)第一代电控制燃油系统)第一代电控制燃油系统 第一代电控制燃油系统保留了传统的第一代电控制燃油系统保留了传统的喷油泵喷油泵高压油管高压油管喷油嘴系统的大部分喷油嘴系统的大部分
7、机械结构(如喷油泵、喷油嘴等),只是机械结构(如喷油泵、喷油嘴等),只是在机械式喷油泵中,将原来通过机械手段在机械式喷油泵中,将原来通过机械手段控制喷油量和喷油正时的控制方式,改变控制喷油量和喷油正时的控制方式,改变为电子控制,使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得以为电子控制,使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得以提高。提高。(2)第二代电控燃油系统)第二代电控燃油系统 第二代电控燃油系统是在喷油嘴中第二代电控燃油系统是在喷油嘴中设置高速电磁阀,由发动机的设置高速电磁阀,由发动机的ECU通过通过电磁阀,控制高压燃油的喷油量和喷油电磁阀,控制高压燃油的喷油量和喷油正时。正时。 这种系统可以保留原来的喷油泵(这种系统可以保留
8、原来的喷油泵(柱塞泵或分配泵、泵喷嘴等),但其柱柱塞泵或分配泵、泵喷嘴等),但其柱塞只承担供油加压的功能,供油量、供塞只承担供油加压的功能,供油量、供油时刻均由高速电磁阀单独完成,喷油油时刻均由高速电磁阀单独完成,喷油量则取决于电磁阀关闭时间的长短,因量则取决于电磁阀关闭时间的长短,因此也称为时间控制式。此也称为时间控制式。(3)第三代电子控制燃油系统)第三代电子控制燃油系统 第三代电控燃油系统采用共轨燃油第三代电控燃油系统采用共轨燃油系统。系统。 该燃油系统主要由输油泵、燃油滤该燃油系统主要由输油泵、燃油滤清器、高压油泵、高压共轨、电控喷油清器、高压油泵、高压共轨、电控喷油器、器、ECU以及
9、各种传感器和其他执行器以及各种传感器和其他执行器等组成(见图等组成(见图7-3)。)。图图7-37-3共轨燃油系统共轨燃油系统 高压油泵在柴油机的驱动下以一定高压油泵在柴油机的驱动下以一定的速比连续将高压燃油输送到共轨(即的速比连续将高压燃油输送到共轨(即公共容器)内,再经高压油管送入各缸公共容器)内,再经高压油管送入各缸喷油器。喷油器。 该系统采用压力该系统采用压力时间式燃油计量时间式燃油计量原理,用高速电磁阀控制喷射过程。原理,用高速电磁阀控制喷射过程。 喷油压力、喷油量及喷油定时均由喷油压力、喷油量及喷油定时均由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ECU)控制。)控制。 这种系统具有下述优点。这
10、种系统具有下述优点。 可实现高压喷射,喷射压力可比一般柱塞可实现高压喷射,喷射压力可比一般柱塞泵系统高出一倍,最高已达泵系统高出一倍,最高已达200MPa以上。以上。 喷射压力独立于发动机转速,可以改善发喷射压力独立于发动机转速,可以改善发动机低速、低负荷性能。动机低速、低负荷性能。 可以实现预喷射,调节喷油速率形状,实可以实现预喷射,调节喷油速率形状,实现理想喷油规律。现理想喷油规律。 喷油定时和喷油量可自由选定。喷油定时和喷油量可自由选定。 具有良好的喷射特性,可优化燃烧过具有良好的喷射特性,可优化燃烧过程,使发动机耗油、烟度、噪声及排放程,使发动机耗油、烟度、噪声及排放等性能指标得到明显
11、改善,并有利于改等性能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并有利于改进发动机转矩特性。进发动机转矩特性。 结构简单,可靠性好,适应性强,可结构简单,可靠性好,适应性强,可在所有新老发动机上应用。在所有新老发动机上应用。7.2 7.2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和燃烧室柴油机的燃烧过程和燃烧室7.2.1柴油机的燃烧过程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柴油机的燃烧是在燃烧室所限制的柴油机的燃烧是在燃烧室所限制的狭窄空间内,在高温、高压环境下,使狭窄空间内,在高温、高压环境下,使高压喷入燃烧室的雾状燃料与气缸内空高压喷入燃烧室的雾状燃料与气缸内空气混合形成的可燃混合气,在极短的时气混合形成的可燃混合气,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的一种燃烧。间内进行
12、的一种燃烧。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可分为四个时期,柴油机的燃烧过程可分为四个时期,如图如图7-4所示。所示。图图7-47-4柴油机的燃烧过程柴油机的燃烧过程1着火延迟期着火延迟期 着火延迟期(也称滞燃期)是指从着火延迟期(也称滞燃期)是指从燃料开始喷射到着火的时间间隔(或曲燃料开始喷射到着火的时间间隔(或曲轴转角)。轴转角)。 着火延迟期的长短取决于柴油的十着火延迟期的长短取决于柴油的十六烷值,同时也取决于压缩终了时燃烧六烷值,同时也取决于压缩终了时燃烧室的温度和压力。室的温度和压力。2速燃期速燃期 速燃期是从气缸压力偏离压缩线开速燃期是从气缸压力偏离压缩线开始急剧上升的始急剧上升的B点起,到最高
13、压力点点起,到最高压力点C点点为止的时间间隔(或曲轴转角)。为止的时间间隔(或曲轴转角)。 着火延迟期的大小直接影响速燃期内着火延迟期的大小直接影响速燃期内的燃料燃烧量,着火延迟期过长会使速燃的燃料燃烧量,着火延迟期过长会使速燃期的压力升高率过大,导致柴油机工作粗期的压力升高率过大,导致柴油机工作粗暴,还会使暴,还会使NOx的排气量大幅度增加。的排气量大幅度增加。3缓燃期缓燃期 缓燃期是从缸内压力最高点缓燃期是从缸内压力最高点C点开点开始到缸内温度达到最高点始到缸内温度达到最高点D点为止的时间点为止的时间间隔(或曲轴转角)。间隔(或曲轴转角)。 若在此燃烧阶段内,采取措施使蒸若在此燃烧阶段内,
14、采取措施使蒸发的燃油能及时得到足够的空气,就能发的燃油能及时得到足够的空气,就能保证迅速而完全地燃烧,从而提高柴油保证迅速而完全地燃烧,从而提高柴油机的热效率和降低排气烟度。机的热效率和降低排气烟度。4补燃期补燃期 补燃期(也称后燃期)是从最高温补燃期(也称后燃期)是从最高温度点度点D点起到燃油基本燃烧完的点起到燃油基本燃烧完的E点为止点为止的时间间隔(或曲轴转角)。的时间间隔(或曲轴转角)。7.2.2柴油机的燃烧室柴油机的燃烧室 柴油机燃烧室的形状一般按其结构柴油机燃烧室的形状一般按其结构形式分为直喷式燃烧室和分隔式燃烧室形式分为直喷式燃烧室和分隔式燃烧室两大类。两大类。1直喷式燃烧室直喷式
15、燃烧室 直喷式燃烧室也称统一式燃烧室,直喷式燃烧室也称统一式燃烧室,是由凹形活塞顶与气缸盖底面所包围的是由凹形活塞顶与气缸盖底面所包围的单一内腔(见图单一内腔(见图7-5)。)。 常见的结构形式有常见的结构形式有 形、球形等(见形、球形等(见图图7-6)。)。图图7-6 7-6 不同的直喷式燃烧室不同的直喷式燃烧室图图7-5 7-5 直喷式燃烧室直喷式燃烧室2分隔式燃烧室分隔式燃烧室 分隔式燃烧室的容积则一分为二,分隔式燃烧室的容积则一分为二,一部分位于气缸盖中,另一部分则在气一部分位于气缸盖中,另一部分则在气缸内。缸内。 在气缸内的那部分称主燃烧室,位在气缸内的那部分称主燃烧室,位于气缸盖中
16、的那部分称副燃烧室。于气缸盖中的那部分称副燃烧室。 主、副燃烧室之间用通道连通。主、副燃烧室之间用通道连通。 分隔式燃烧室又有预燃式燃烧室和分隔式燃烧室又有预燃式燃烧室和涡流式燃烧室之分。涡流式燃烧室之分。(1)预燃式燃烧室)预燃式燃烧室 预燃式燃烧室由预燃室和主燃烧室预燃式燃烧室由预燃室和主燃烧室两部分组成。两部分组成。 预燃室在气缸盖内,占压缩容积的预燃室在气缸盖内,占压缩容积的25%40%,有一个或数个通孔与主燃,有一个或数个通孔与主燃烧室连通(见图烧室连通(见图7-7)。)。图图7-7 7-7 预燃式燃烧室预燃式燃烧室 燃料喷入预燃室中,着火后预燃室燃料喷入预燃室中,着火后预燃室中的压
17、力和温度迅速升高,巨大压力差中的压力和温度迅速升高,巨大压力差将混合气高速喷入主燃烧室,在主燃烧将混合气高速喷入主燃烧室,在主燃烧室内形成强烈的燃烧紊流,促使大部分室内形成强烈的燃烧紊流,促使大部分燃料在主燃烧室和大部分空气混合而燃燃料在主燃烧室和大部分空气混合而燃烧。烧。(2)涡流式燃烧室)涡流式燃烧室 涡流式燃烧室由涡流室和主燃烧室涡流式燃烧室由涡流室和主燃烧室组成。组成。 涡流室位于气缸盖上,呈球形或倒涡流室位于气缸盖上,呈球形或倒钟形,占总压缩容积的钟形,占总压缩容积的50%80%,有,有切向通道与主燃烧室相通(见图切向通道与主燃烧室相通(见图7-8)。)。 图图7-8 7-8 涡流式
18、燃烧室涡流式燃烧室 喷入涡流室的燃油大部分在涡流室内喷入涡流室的燃油大部分在涡流室内燃烧,未燃部分在做功行程初期与高压燃燃烧,未燃部分在做功行程初期与高压燃气一起通过切向孔道喷入主燃烧室,进一气一起通过切向孔道喷入主燃烧室,进一步与空气混合而燃烧。步与空气混合而燃烧。7.3 7.3 机械式燃油系统的主要部件机械式燃油系统的主要部件 7.3.1喷油器喷油器 喷油器功用是将燃油雾化成细微的喷油器功用是将燃油雾化成细微的油滴,并将其喷射到燃烧室特定的部位。油滴,并将其喷射到燃烧室特定的部位。 喷雾应有一定的贯穿距离和锥角,喷雾应有一定的贯穿距离和锥角,以及良好的雾化质量,而且在喷油结束时以及良好的雾
19、化质量,而且在喷油结束时不发生滴漏现象。不发生滴漏现象。1喷油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喷油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如图如图7-9所示。喷油器工作时,来自喷所示。喷油器工作时,来自喷油泵的高压柴油,经油管接头进入喷油器油泵的高压柴油,经油管接头进入喷油器体上的进油道,再进入针阀体中部的环形体上的进油道,再进入针阀体中部的环形油腔,作用在针阀的承压锥面上,对针阀油腔,作用在针阀的承压锥面上,对针阀形成一个向上的轴向推力,此推力一旦大形成一个向上的轴向推力,此推力一旦大于喷油器调压弹簧的预压力时,针阀立即于喷油器调压弹簧的预压力时,针阀立即上移,打开喷孔,高压柴油随即喷入燃烧上移,打开喷孔,高压柴油随即喷入燃
20、烧室中。室中。图图7-9 7-9 孔式喷油器构造孔式喷油器构造 喷油泵停止供油时,高压油道内压喷油泵停止供油时,高压油道内压力迅速下降,针阀在调压弹簧作用下及力迅速下降,针阀在调压弹簧作用下及时回位,将喷孔关闭,停止喷油。时回位,将喷孔关闭,停止喷油。 针阀的开启压力(喷油压力)的大针阀的开启压力(喷油压力)的大小取决于调压弹簧的预紧力。小取决于调压弹簧的预紧力。 不同的发动机有不同的喷油压力要不同的发动机有不同的喷油压力要求,可通过调压螺钉调整。求,可通过调压螺钉调整。2喷油器的类型喷油器的类型(1)孔式喷油器)孔式喷油器 孔式喷油器的特点是喷油器偶件中孔式喷油器的特点是喷油器偶件中的针阀不
21、直接伸出喷孔,喷油器头部的的针阀不直接伸出喷孔,喷油器头部的喷孔小且多,一般喷孔有喷孔小且多,一般喷孔有17个,直径个,直径0.20.5mm。(见图。(见图7-10)图图7-10 7-10 孔式喷油嘴类型孔式喷油嘴类型(2)轴针式喷油器)轴针式喷油器 轴针式喷油器的特点是喷油器偶件轴针式喷油器的特点是喷油器偶件中的针阀伸出喷孔(见图中的针阀伸出喷孔(见图7-11),喷孔),喷孔一般只有一个,直径也较大,可达一般只有一个,直径也较大,可达13mm。 工作时轴针在喷孔中上下运动,能工作时轴针在喷孔中上下运动,能自动清除喷孔积炭。自动清除喷孔积炭。图图7-11 7-11 轴针式喷油器轴针式喷油器11
22、回油管螺钉回油管螺钉 22调压螺钉护帽调压螺钉护帽 33调压螺钉调压螺钉 4 4、9 9、1313、1515、1616垫圈垫圈 55滤芯滤芯 66进油管接头进油管接头77紧固螺套紧固螺套 88针阀针阀 1010针阀体针阀体 1111喷油器体喷油器体 1212顶杆顶杆 1414调压弹簧调压弹簧7.3.2燃油滤清器燃油滤清器 燃油滤清器的功用是将柴油中的机燃油滤清器的功用是将柴油中的机械杂质和灰尘过滤掉,以减少喷油泵和械杂质和灰尘过滤掉,以减少喷油泵和喷油器柱塞偶件的磨损,保证柴油机可喷油器柱塞偶件的磨损,保证柴油机可靠工作,并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靠工作,并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 柴油滤清器由滤芯和
23、壳体组成(见柴油滤清器由滤芯和壳体组成(见图图7-12)。)。图图7-12 7-12 柴油滤清器柴油滤清器 许多柴油机的燃油滤清器下方带有许多柴油机的燃油滤清器下方带有一个油水分离器,其作用是将柴油经过一个油水分离器,其作用是将柴油经过油水分离和沉淀,除去柴油中的水分,油水分离和沉淀,除去柴油中的水分,以提高柴油的品质,延长燃油系统各部以提高柴油的品质,延长燃油系统各部件的使用寿命。件的使用寿命。 分配泵燃油系统的燃油滤清器上方分配泵燃油系统的燃油滤清器上方通常有一手油泵,用于排出燃油管路中通常有一手油泵,用于排出燃油管路中的空气。的空气。7.3.3输油泵输油泵 输油泵的作用是将燃油箱中的柴油
24、输油泵的作用是将燃油箱中的柴油吸出,将其输送给喷油泵。吸出,将其输送给喷油泵。 输油泵有活塞式、膜片式、齿轮式输油泵有活塞式、膜片式、齿轮式和叶片式等几种。和叶片式等几种。 活塞式输油泵安装在柱塞式喷油泵活塞式输油泵安装在柱塞式喷油泵的壳体上,主要由泵体、机械油泵、手的壳体上,主要由泵体、机械油泵、手油泵、进油阀、出油阀和油道等组成(油泵、进油阀、出油阀和油道等组成(见图见图7-13)。)。图图7-13 7-13 活塞式输油泵活塞式输油泵 喷油泵凸轮轴上的偏心轮通过滚轮喷油泵凸轮轴上的偏心轮通过滚轮体驱动机械油泵的活塞作往复运动,实体驱动机械油泵的活塞作往复运动,实现泵油。如图现泵油。如图7-
25、14所示。所示。图图7-14 7-14 输油泵的工作原理输油泵的工作原理11喷油泵偏心轮喷油泵偏心轮 22滚轮滚轮 33推杆推杆 44压油腔压油腔 55活塞活塞 66储油腔储油腔 77出油阀出油阀 88弹簧弹簧 99进油阀进油阀 手油泵用于喷油泵中缺油时,用人手油泵用于喷油泵中缺油时,用人工的方法将燃油箱中的柴油吸出,使之工的方法将燃油箱中的柴油吸出,使之充满喷油泵,并将燃油管路和喷油泵中充满喷油泵,并将燃油管路和喷油泵中的空气排出,以使发动机能顺利起动。的空气排出,以使发动机能顺利起动。(见图(见图7-13(b)。)。7.3.4柱塞式喷油泵柱塞式喷油泵 喷油泵的功用是按照柴油机的运行喷油泵的
26、功用是按照柴油机的运行工况和气缸工作顺序,以一定的规律,工况和气缸工作顺序,以一定的规律,定时定量地向喷油器输送高压燃油。定时定量地向喷油器输送高压燃油。 多缸车用柴油机的喷油泵应满足下多缸车用柴油机的喷油泵应满足下列要求。列要求。 各缸供油量相等。供油量应随柴油机各缸供油量相等。供油量应随柴油机工况的变化而变化,为此喷油泵必须有工况的变化而变化,为此喷油泵必须有供油量调节机构。供油量调节机构。 各缸供油提前角相同。供油提前角也各缸供油提前角相同。供油提前角也应随柴油机工况的变化而变化,为此应应随柴油机工况的变化而变化,为此应装置喷油提前器。装置喷油提前器。 各缸供油持续角一致。各缸供油持续角
27、一致。 能迅速停止供油,以防止喷油器发生滴能迅速停止供油,以防止喷油器发生滴漏现象。漏现象。1柱塞式喷油泵的基本结构柱塞式喷油泵的基本结构 柱塞式喷油泵总体结构由泵体、泵柱塞式喷油泵总体结构由泵体、泵油机构、油量调节机构、传动机构、供油机构、油量调节机构、传动机构、供油提前器等组成(见图油提前器等组成(见图7-15)。)。 从滤清器过来的干净柴油从喷油泵从滤清器过来的干净柴油从喷油泵进油螺栓处进入,产生高压后从出油阀进油螺栓处进入,产生高压后从出油阀压紧座流出。压紧座流出。图图7-15 7-15 柱塞式喷油泵柱塞式喷油泵2泵体泵体 泵体是喷油泵的骨架,一般用铝合泵体是喷油泵的骨架,一般用铝合金
28、铸造而成。金铸造而成。3泵油机构泵油机构 泵油机构(见图泵油机构(见图7-16)是喷油泵的)是喷油泵的核心,每个喷油泵中都有若干组泵油机核心,每个喷油泵中都有若干组泵油机构,每组泵油机构对应发动机的每个气构,每组泵油机构对应发动机的每个气缸。缸。 图图7-16 7-16 喷油泵的泵油机构喷油泵的泵油机构 11出油阀压紧座出油阀压紧座 22出油阀弹簧出油阀弹簧 33出油阀出油阀 44出油阀座出油阀座55柱塞套柱塞套 66低压油腔低压油腔 77柱塞柱塞 88喷油泵体喷油泵体 99油量调节螺杆油量调节螺杆 1010油量调节套筒油量调节套筒 1111柱塞弹簧柱塞弹簧 1212供油正时调节螺钉供油正时调
29、节螺钉 1313定位滑块定位滑块 1414凸轮轴凸轮轴 1515凸轮凸轮 1616挺柱体部件挺柱体部件 1717柱塞弹簧下座柱塞弹簧下座 1818柱塞弹簧上座柱塞弹簧上座 1919齿圈齿圈 2020进回油孔进回油孔 2121密封垫密封垫 泵油机构主要由柱塞偶件(柱塞泵油机构主要由柱塞偶件(柱塞7和和柱塞套柱塞套5)、出油阀偶件(出油阀)、出油阀偶件(出油阀3和出油和出油阀座阀座4)、出油阀弹簧)、出油阀弹簧2、柱塞弹簧、柱塞弹簧11等组等组成。成。(1)柱塞偶件)柱塞偶件 柱塞偶件由柱塞和柱塞套组成(见图柱塞偶件由柱塞和柱塞套组成(见图7-17),两者配合间隙极小,为),两者配合间隙极小,为0
30、.001 80.003mm,需经精密磨削加工后再经选配,需经精密磨削加工后再经选配研磨而成,故称它们为偶件。研磨而成,故称它们为偶件。 柱塞套被压紧在泵体上,在其上部开柱塞套被压紧在泵体上,在其上部开有进回油孔。有进回油孔。图图7-17 7-17 柱塞偶件柱塞偶件 柱塞在柱塞套中作往复运动。柱塞在柱塞套中作往复运动。 其上部圆柱面开有斜切槽,并通过其上部圆柱面开有斜切槽,并通过柱塞中心油道或直槽与柱塞顶相通(见柱塞中心油道或直槽与柱塞顶相通(见图图7-17)。)。 柱塞下部加工有榫舌,有的是压配柱塞下部加工有榫舌,有的是压配调节臂,用于进行供油量调节。调节臂,用于进行供油量调节。图图7-18
31、7-18 柱塞切槽柱塞切槽(2)出油阀偶件)出油阀偶件 出油阀偶件包括出油阀出油阀偶件包括出油阀2和出油阀和出油阀座座1(见图(见图7-19),它是一个单向阀。),它是一个单向阀。 出油阀偶件也是一对精密偶件,出出油阀偶件也是一对精密偶件,出油阀导向面和减压环带与出油阀座内表油阀导向面和减压环带与出油阀座内表面径向间隙为面径向间隙为0.0060.016mm,使用中,使用中也不允许互换。也不允许互换。图图7-19 7-19 出油阀偶件出油阀偶件11出油阀座出油阀座 22出油阀出油阀 33圆锥面圆锥面44减压环带减压环带 55十字切槽十字切槽 出油阀偶件置于柱塞套上端,由出出油阀偶件置于柱塞套上端
32、,由出油阀压紧座压紧在喷油泵体上。油阀压紧座压紧在喷油泵体上。 有些出油阀紧座中设有减容体,以有些出油阀紧座中设有减容体,以减少高压容积,削弱燃油波动,改善柴减少高压容积,削弱燃油波动,改善柴油喷射。油喷射。 (3)泵油过程)泵油过程 泵油机构工作时,柱塞在喷油泵凸泵油机构工作时,柱塞在喷油泵凸轮轴上的凸轮与柱塞弹簧的作用下,作轮轴上的凸轮与柱塞弹簧的作用下,作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完成泵油任务,泵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完成泵油任务,泵油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油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进油过程进油过程 当凸轮的凸起部分转过后,在弹簧当凸轮的凸起部分转过后,在弹簧力的作用下,柱塞向下运动,柱塞上部力
33、的作用下,柱塞向下运动,柱塞上部空间(称为泵油室)产生真空,当柱塞空间(称为泵油室)产生真空,当柱塞上端面把柱塞套上的进油孔打开后,充上端面把柱塞套上的进油孔打开后,充满在油泵上体油道内的柴油经油孔进入满在油泵上体油道内的柴油经油孔进入泵油室,柱塞运动到下止点,进油结束泵油室,柱塞运动到下止点,进油结束(见图(见图7-20(a)。)。 图图7-20 7-20 柱塞式喷油泵泵油原理示意图柱塞式喷油泵泵油原理示意图11柱塞柱塞 22柱塞套柱塞套 33斜槽斜槽 44柱塞套油孔柱塞套油孔 55出油阀座出油阀座 66出油阀出油阀 77出油阀弹簧出油阀弹簧 供油过程供油过程 当凸轮轴转到凸轮的凸起部分顶起
34、当凸轮轴转到凸轮的凸起部分顶起滚轮体时,柱塞向上运动,柱塞弹簧被滚轮体时,柱塞向上运动,柱塞弹簧被压缩,燃油受压,一部分燃油经油孔流压缩,燃油受压,一部分燃油经油孔流回喷油泵上体油腔。回喷油泵上体油腔。 当柱塞顶面遮住套筒上进油孔的上缘时,当柱塞顶面遮住套筒上进油孔的上缘时,由于柱塞和套筒的配合间隙很小,使柱塞顶由于柱塞和套筒的配合间隙很小,使柱塞顶部的泵油室成为一个密封油腔。部的泵油室成为一个密封油腔。 柱塞继续上升,泵油室内的油压迅速柱塞继续上升,泵油室内的油压迅速升高,泵油压力大于出油阀弹簧力与高压升高,泵油压力大于出油阀弹簧力与高压油管剩余压力之和时,便推开出油阀,高油管剩余压力之和时
35、,便推开出油阀,高压柴油经出油阀进入高压油管,通过喷油压柴油经出油阀进入高压油管,通过喷油器喷入燃烧室(见图器喷入燃烧室(见图7-20(b)、()、(c)。)。 回油过程回油过程 当柱塞上行到柱塞上的斜槽与套筒上当柱塞上行到柱塞上的斜槽与套筒上的回油孔相通时,泵油室低压油路便与柱的回油孔相通时,泵油室低压油路便与柱塞头部的中孔和径向孔及斜槽沟通,油压塞头部的中孔和径向孔及斜槽沟通,油压骤然下降,出油阀在弹簧力的作用下迅速骤然下降,出油阀在弹簧力的作用下迅速关闭,停止供油(见图关闭,停止供油(见图7-20(d)。)。 此后柱塞还要上行,当凸轮的凸起此后柱塞还要上行,当凸轮的凸起部分转过去后,在弹
36、簧的作用下,柱塞部分转过去后,在弹簧的作用下,柱塞又下行。又下行。 此时便开始了下一个循环。此时便开始了下一个循环。 4供油量调节机构供油量调节机构 供油量调节机构的作用是根据发动供油量调节机构的作用是根据发动机负荷变化,通过转动柱塞来改变每循机负荷变化,通过转动柱塞来改变每循环的供油量,如图环的供油量,如图7-21所示。所示。图图7-21 7-21 喷油泵供油量调节喷油泵供油量调节11柱塞套柱塞套 22进回油孔进回油孔 33调节齿杆调节齿杆 44喷油泵柱塞喷油泵柱塞 55调节齿圈调节齿圈 66控制套筒控制套筒 77柱塞榫舌柱塞榫舌 有的柴油机喷油泵供油量调节机构有的柴油机喷油泵供油量调节机构
37、是拨叉拉杆式(见图是拨叉拉杆式(见图7-22)或拉杆衬套)或拉杆衬套式。式。 图图7-22 7-22 拨叉拉杆式油量调节机构拨叉拉杆式油量调节机构 11柱塞套柱塞套 22柱塞柱塞 33柱塞调节臂柱塞调节臂44拨叉紧固螺钉拨叉紧固螺钉 55拨叉拨叉 66供油拉杆供油拉杆 5驱动机构驱动机构 喷油泵通常是由柴油机前端的曲轴喷油泵通常是由柴油机前端的曲轴正时齿轮正时齿轮1通过一组齿轮来驱动的(见图通过一组齿轮来驱动的(见图7-23)。)。 喷油泵驱动齿轮和中间齿轮(图上喷油泵驱动齿轮和中间齿轮(图上未画出)都刻有正时记号,必须对准记未画出)都刻有正时记号,必须对准记号安装才能保证喷油泵供油正时。号安
38、装才能保证喷油泵供油正时。 图图7-23 7-23 喷油泵的驱动与供油正时喷油泵的驱动与供油正时11曲轴正时齿轮曲轴正时齿轮 22驱动齿轮驱动齿轮 33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 44联轴器联轴器55供油提前角自动调节器供油提前角自动调节器 66喷油泵喷油泵 77托板托板 88调速器调速器 99配气机构驱动齿轮配气机构驱动齿轮 1010飞轮上的喷油正时记号飞轮上的喷油正时记号 AA各处正时记号各处正时记号 在柴油机上安装喷油泵时,应校对在柴油机上安装喷油泵时,应校对喷油正时,各处相应的正时记号都必须喷油正时,各处相应的正时记号都必须对准,才能保证喷油系统有正确的喷油对准,才能保证喷油系统有正确的喷油
39、时刻。时刻。6喷油提前器喷油提前器 喷油提前器的作用是随柴油机转速的变化喷油提前器的作用是随柴油机转速的变化,自动调节喷油泵的供油起始角。,自动调节喷油泵的供油起始角。 喷油泵的供油起始角是指喷油泵开始向高喷油泵的供油起始角是指喷油泵开始向高压油管供油时所对应的喷油泵凸轮轴转角,它直压油管供油时所对应的喷油泵凸轮轴转角,它直接影响到柴油机的喷油提前角。接影响到柴油机的喷油提前角。 柴油机的喷油提前角是指喷油器开柴油机的喷油提前角是指喷油器开始喷油到活塞行至上止点时所转过的角始喷油到活塞行至上止点时所转过的角度。度。 它是影响柴油机工作性能的重要而它是影响柴油机工作性能的重要而敏感的因素。敏感的
40、因素。 过早喷油,导致过早着火燃烧,气缸过早喷油,导致过早着火燃烧,气缸压力过早提高,造成了压缩负功增加,功压力过早提高,造成了压缩负功增加,功率下降,油耗上升,起动困难,产生敲缸率下降,油耗上升,起动困难,产生敲缸声音;过晚喷油,导致过晚着火燃烧,此声音;过晚喷油,导致过晚着火燃烧,此时活塞已下行,空间容积增大,燃烧条件时活塞已下行,空间容积增大,燃烧条件变差,导致排气冒黑烟,油耗上升,功率变差,导致排气冒黑烟,油耗上升,功率下降,排气温度升高,发动机过热。下降,排气温度升高,发动机过热。 在发动机一定工况下,能使得发动在发动机一定工况下,能使得发动机获得最大功率和最低燃油消耗的喷油机获得最
41、大功率和最低燃油消耗的喷油提前角称之为最佳喷油提前角。提前角称之为最佳喷油提前角。 在发动机不同的转速和负荷下,其在发动机不同的转速和负荷下,其最佳喷油提前角也不同。最佳喷油提前角也不同。 喷油泵大多采用机械离心式喷油提喷油泵大多采用机械离心式喷油提前器(见图前器(见图7-24),它是利用飞锤的离),它是利用飞锤的离心力,在发动机转速升高时,自动使喷心力,在发动机转速升高时,自动使喷油泵凸轮轴朝喷油泵旋转方向转过一定油泵凸轮轴朝喷油泵旋转方向转过一定角度,使供油提前。角度,使供油提前。图图7-247-24喷油提前器喷油提前器11防护罩防护罩 22提前器弹簧提前器弹簧 33传动销传动销 44主动
42、盘主动盘 55传动爪传动爪 66主动盘凸缘主动盘凸缘 77传动销传动销 88飞锤圆弧面飞锤圆弧面 99飞锤飞锤 1010喷油泵凸轮轴喷油泵凸轮轴 1111飞锤销飞锤销 1212从动盘从动盘 L L1 1弹簧起始位置弹簧起始位置L L2 2弹簧终了位置弹簧终了位置 提前角调节范围提前角调节范围7.3.5调速器调速器1调速器的作用调速器的作用 调速器能在汽车加速踏板保持不变调速器能在汽车加速踏板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根据柴油机转速的变化,自的情况下,根据柴油机转速的变化,自动调节喷油泵供油量,以限制或稳定转动调节喷油泵供油量,以限制或稳定转速。速。 柴油机不同于汽油机,其转矩特性柴油机不同于汽油机,其
43、转矩特性曲线比较平坦(见图曲线比较平坦(见图7-25),导致其工),导致其工作稳定性差。作稳定性差。 只要外界负荷有较小变化只要外界负荷有较小变化 M(从(从M1增加到增加到M2),柴油机转速就会产生较大),柴油机转速就会产生较大波动波动 n。 尤其是柴油机高速工作时突卸负荷尤其是柴油机高速工作时突卸负荷极易产生极易产生“飞车飞车”(柴油机转速急剧升(柴油机转速急剧升高无法控制的现象),导致损坏曲轴、高无法控制的现象),导致损坏曲轴、连杆、气缸和活塞的严重事故。连杆、气缸和活塞的严重事故。图图7-25 7-25 柴油机转矩特性柴油机转矩特性2调速器的类型调速器的类型 目前在柴油机上用得较多的是
44、全程目前在柴油机上用得较多的是全程式和两极式机械调速器。式和两极式机械调速器。3RAD型两速调速器型两速调速器 RAD型两速调速器的结构如图型两速调速器的结构如图7-26所示。所示。图图7-26 RAD7-26 RAD型两速调速器型两速调速器ll飞块飞块 22支持杠杆支持杠杆 33控制杠杆控制杠杆 44滚轮滚轮 55凸轮轴凸轮轴 66浮动杠杆浮动杠杆 77调速弹簧调速弹簧 88速度调定杠杆速度调定杠杆99供油调节齿杆供油调节齿杆 1010拉力杠杆拉力杠杆 1111速度调整螺钉速度调整螺钉 1212起动弹簧起动弹簧 1313连杆连杆1414导动杠杆导动杠杆 1515怠速弹簧怠速弹簧 1616齿杆
45、行程调整螺栓齿杆行程调整螺栓 当柴油机在怠速范围内运转时,飞当柴油机在怠速范围内运转时,飞块的离心力与怠速弹簧和起动弹簧的合块的离心力与怠速弹簧和起动弹簧的合力相平衡,保持供油调节齿杆的一定位力相平衡,保持供油调节齿杆的一定位置。置。 一旦柴油机转速发生变化时,飞块的一旦柴油机转速发生变化时,飞块的离心力也随着变化,导致其张开的位置发离心力也随着变化,导致其张开的位置发生变化,这一位置变化通过滑套经导动杠生变化,这一位置变化通过滑套经导动杠杆和浮动杠杆传给供油调节齿杆,以调节杆和浮动杠杆传给供油调节齿杆,以调节供油量。(见图供油量。(见图7-27),从而使柴油机能),从而使柴油机能在怠速时平稳
46、地运转。在怠速时平稳地运转。图图7-27 7-27 两速调速器转速控制工作示意图两速调速器转速控制工作示意图11浮动杠杆浮动杠杆 22调速弹簧调速弹簧 33供油调节齿杆供油调节齿杆 44拉力杠杆拉力杠杆 55控制杠杆控制杠杆 66支持杠杆支持杠杆 77怠速弹簧怠速弹簧 88滑套滑套II控制杠杆原始位置控制杠杆原始位置 控制杠杆起动位置控制杠杆起动位置 控制杠杆运转时的位置控制杠杆运转时的位置 当柴油机转速超过控制范围时,怠速弹簧当柴油机转速超过控制范围时,怠速弹簧7被完全压缩,于是滑套被完全压缩,于是滑套8直接同拉力杠杆直接同拉力杠杆4接接触。触。 在正常转速范围内,飞块的离心力较小,在正常转
47、速范围内,飞块的离心力较小,不足以推动拉力杠杆,其支点不足以推动拉力杠杆,其支点B不能移动,调不能移动,调速器不起作用。速器不起作用。 这样,当直接操纵控制杠杆这样,当直接操纵控制杠杆5时,便时,便可以经支持杠杆可以经支持杠杆6直接传递到调节齿杆直接传递到调节齿杆3上,可对柴油机转速进行直接控制。上,可对柴油机转速进行直接控制。 当柴油机转到规定的最高转速时,当柴油机转到规定的最高转速时,飞块的离心力克服调速弹簧的拉力,使飞块的离心力克服调速弹簧的拉力,使滑套和拉力杠杆向右移动,支点滑套和拉力杠杆向右移动,支点B(见图(见图7-28)移动至)移动至B,拉力杠杆,拉力杠杆D点则移到点则移到D,浮
48、动杠杆的下支点,浮动杠杆的下支点C移向移向C,供油调节,供油调节齿杆向减少供油量方向移动,使柴油机齿杆向减少供油量方向移动,使柴油机转速不超过规定的最高转速。转速不超过规定的最高转速。图图7-28 7-28 两速调速器限制超速的工作示意图两速调速器限制超速的工作示意图11浮动杠杆浮动杠杆 22调速弹簧调速弹簧 33拉力杠杆拉力杠杆 44滑套滑套7.3.6分配式喷油泵分配式喷油泵 分配式喷油泵是具有一个分配转子分配式喷油泵是具有一个分配转子(或分配柱塞)和多个出油口的喷油泵(或分配柱塞)和多个出油口的喷油泵(见图(见图7-29)。)。 按其结构特点分为转子式(径向压按其结构特点分为转子式(径向压
49、缩式)和单柱塞式(轴向压缩式)两大缩式)和单柱塞式(轴向压缩式)两大类。类。图图7-29 7-29 分配式喷油泵分配式喷油泵1分配式喷油泵的结构分配式喷油泵的结构 VE型喷油泵是一种轴向压缩式分配泵,型喷油泵是一种轴向压缩式分配泵,主要由泵体、泵盖、滑片式输油泵、泵油机主要由泵体、泵盖、滑片式输油泵、泵油机构、断油电磁阀和喷油提前器等组成(见图构、断油电磁阀和喷油提前器等组成(见图7-30)。)。图图7-307-30VEVE型分配式喷油泵结构示意图型分配式喷油泵结构示意图 VE型分配式喷油泵的关键部件是泵油型分配式喷油泵的关键部件是泵油机构,它主要由柱塞、柱塞套、油量调节套机构,它主要由柱塞、
50、柱塞套、油量调节套筒、柱塞弹簧、出油阀偶件等组成(见图筒、柱塞弹簧、出油阀偶件等组成(见图7-31),用以定时、定量产生高压油。),用以定时、定量产生高压油。图图7-31 VE7-31 VE型分配泵泵油机构型分配泵泵油机构11滚轮滚轮 22平面凸轮盘平面凸轮盘 33油量调节套筒油量调节套筒 44泄油孔泄油孔 55断油电磁阀断油电磁阀 66进油孔进油孔 77柱塞柱塞88柱塞套柱塞套 99压油腔压油腔 1010出油槽出油槽 1111出油阀偶件出油阀偶件 1212出油孔出油孔1313柱塞弹簧柱塞弹簧 1414压力平衡槽压力平衡槽 1515进油槽进油槽 1616中心油道中心油道2分配式喷油泵的工作过程
51、分配式喷油泵的工作过程 VE型分配式喷油泵为各缸喷油嘴供型分配式喷油泵为各缸喷油嘴供油的过程可分为进油、泵油、回油、均油的过程可分为进油、泵油、回油、均压压4个过程。个过程。(1)进油过程)进油过程 当平面凸轮盘的下凹部分转到与滚轮当平面凸轮盘的下凹部分转到与滚轮接触时,在柱塞弹簧的作用下,转动着接触时,在柱塞弹簧的作用下,转动着的柱塞向左移动接近终点时,泄油孔的柱塞向左移动接近终点时,泄油孔4完完全被油量调节套筒所封闭。全被油量调节套筒所封闭。 当柱塞的一个进油槽与柱塞套的进油当柱塞的一个进油槽与柱塞套的进油孔相对时,泵腔中的燃油便进入柱塞中心孔相对时,泵腔中的燃油便进入柱塞中心油道,直至柱
52、塞进油槽与柱塞套的进油孔油道,直至柱塞进油槽与柱塞套的进油孔错开,进油结束(见图错开,进油结束(见图7-32(a)。)。(2)泵油过程)泵油过程 当平面凸轮盘由下凹部分向凸起部当平面凸轮盘由下凹部分向凸起部分转动到与滚轮接触时,柱塞由左向右分转动到与滚轮接触时,柱塞由左向右运动,此时柱塞中心油道的油压急剧升运动,此时柱塞中心油道的油压急剧升高,当柱塞的出油槽与柱塞套的一个出高,当柱塞的出油槽与柱塞套的一个出油孔相对时,高压燃油便经出油孔、出油孔相对时,高压燃油便经出油孔、出油阀、高压油管,送到相应缸的喷油器油阀、高压油管,送到相应缸的喷油器中(见图中(见图7-32(b)。)。 柱塞每转一周,分
53、别进油柱塞每转一周,分别进油4次,出油次,出油4次,向每个气缸喷油一次。次,向每个气缸喷油一次。(3)回油过程)回油过程 柱塞在平面凸轮盘作用下继续右移,柱塞在平面凸轮盘作用下继续右移,当柱塞的泄油孔露出,油量调节套筒与泵当柱塞的泄油孔露出,油量调节套筒与泵腔相通时,柱塞中心油道中的高压油便流腔相通时,柱塞中心油道中的高压油便流回泵腔,油压急剧下降,供油结束(见图回泵腔,油压急剧下降,供油结束(见图7-32(c)。)。(4)均压过程)均压过程 在柱塞上有一压力平衡槽,位于出在柱塞上有一压力平衡槽,位于出油槽和泄油孔之间,与出油槽成油槽和泄油孔之间,与出油槽成180夹夹角对应位置。角对应位置。
54、在某一气缸供油停止之后,当柱塞在某一气缸供油停止之后,当柱塞继续旋转至压力平衡槽对准相应气缸的继续旋转至压力平衡槽对准相应气缸的分配油道时,就使分配油道与喷油泵体分配油道时,就使分配油道与喷油泵体内腔相通,于是两处的油压趋于平衡(内腔相通,于是两处的油压趋于平衡(见图见图7-32(d)。)。 柱塞从出油槽与柱塞套出油孔接通柱塞从出油槽与柱塞套出油孔接通到关闭的行程称为柱塞的有效行程。到关闭的行程称为柱塞的有效行程。 有效行程越大,供油量越多。有效行程越大,供油量越多。 移动油量调节套筒的位置,即可改移动油量调节套筒的位置,即可改变柱塞的有效行程,从而改变分配泵的变柱塞的有效行程,从而改变分配泵
55、的供油量。供油量。 在柱塞旋转过程中,压力平衡槽与在柱塞旋转过程中,压力平衡槽与各缸分配油道逐个相通,致使各分配油各缸分配油道逐个相通,致使各分配油道内的压力均衡一致,从而可以保证各道内的压力均衡一致,从而可以保证各缸供油的均匀性。缸供油的均匀性。图图7-32 VE7-32 VE型分配式喷油泵的工作过程型分配式喷油泵的工作过程3断油电磁阀断油电磁阀 VE型分配式喷油泵装有断油电磁阀。型分配式喷油泵装有断油电磁阀。 在发动机起动和运转时,蓄电池的电源在发动机起动和运转时,蓄电池的电源加在电磁阀电磁线圈上,阀门开启将进油孔加在电磁阀电磁线圈上,阀门开启将进油孔打开,燃油进入泵油机构(图打开,燃油进
56、入泵油机构(图7-33(a)。)。 发动机需要停止运转时,将起动开关发动机需要停止运转时,将起动开关旋至旋至OFF位置,电路断开,阀门关闭,切位置,电路断开,阀门关闭,切断油路,停止供油(见图断油路,停止供油(见图7-33(b)。)。图图7-337-33断油电磁阀断油电磁阀4喷油提前器喷油提前器 VE型分配式喷油泵的喷油提前器属型分配式喷油泵的喷油提前器属于液压式,其结构如图于液压式,其结构如图7-34所示。所示。图图7-34 7-34 喷油提前器喷油提前器 滚轮座通过传动销和连接销与提前滚轮座通过传动销和连接销与提前器活塞相连接。器活塞相连接。 活塞右端有一小孔,与泵体内腔燃活塞右端有一小孔,与泵体内腔燃油相通。油相通。 活塞左端安装有弹簧,与滑片式输活塞左端安装有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七夕节情感营销模板
- 探索教育新篇章
- 绿色小清新小学数学教学公开课互动课件主题
- 广告牌修复安全施工方案
- 幼儿园一日活动与德育教育融合策略
- 山丹县动物防疫体系现状调查分析
- 对中学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探讨与研究
- 安全运维做哪些工作内容
- 始于模仿终于创新
- 学生会调换部门申请书
- 高中师德师风培训
- 电动工具培训课件
- 建筑总工程师招聘面试题与参考回答2025年
- 房地产市场报告-沙特阿拉伯房地产简介 202411
- 刑事诉讼法课件第十章管辖与立案
- 《经典常谈》课件
- 视频会议室改造方案
-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课件 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 四川省2024年中考数学试卷十七套合卷【附答案】
-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10套试卷(附答案)
- 数字出版概论 课件 第六章 数字内容加工、管理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