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公务员考试制度研究_第1页
完善公务员考试制度研究_第2页
完善公务员考试制度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2010年5月太大,而公务员工作稳定、待遇好且地位高。才会使人们争相加入公务员考试大军的队伍中。有学者统计,近几年在百万报考者中,平均录取率为50:1,热门职位超过1000:1、2000:1。(2)不公平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缺乏相应检察机构的监督,才会导致用人单位设置不合理“门槛”以及加分优惠政策的不规范。(3)考试内容的不合理,主要是由于我国偏重于通用性才能的检测,忽略了专业技能和岗位胜任能力的检测。2对策思路基于上述问题的出现,提出以下几点完善公务员考试制度的对策思路。(1)构建全国统一的公务员考试制度。设立出题机构、录取机构和监察机构。由专门的出题机构命题,一次考试后保留成绩。由录取

2、机构按照分数高低,先录入国家公务员,再按照考试的成绩和特长科目录入到各个省和地方的各个部门。监察机构不仅在最后全程监督面试过程,而且还要考察招考岗位的情况,设置合理的报考条件,对加分优惠政策严格把关。(2)增加“岗位胜任能力”的测试。除了笔试和面试之外,在招聘单位内部增加“岗位胜任能力”的测试,避免“高分低能”现象的出现,弥补考试内容的不合理。例如这个岗位是招聘计算机工作人员,不能仅仅看计算机等级证书,还要给出一个木马程序让他当场破解。再如一个法律岗位,不能仅仅看他是否通过司法考试,可以给他一个实际案例,让他当场提出一个辩护方案,等等。考察考试的当场应变能力和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项测

3、试可以放在面试中同时进行,所以不会很大程度的增加成本。但是要加大这项测试在总成绩中的权重,因为这才是考察真才实料的最好方式。具体的测试项目可以由能够用证书量化的能力,如文化水平、专业水平;工作中可以量化的能力,如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难以量化但是能够考查的能力,如:用人授权能力、指挥协调能力、计划预见能力和应变适应哪里。如图所示:图1:根据曼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中关于公共部门人员素质测评指标整理得出(3)制定公务员考试法。中国公务员制度发展的内在逻辑,从人治到法治。人事制度如何完成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就成为近三十年来最受关注的政治体制问题之一,而解决这一问题

4、最好的办法就是使公务员考试制度有法可依。早在1921年的五权宪法中,孙中山先生就提出了“五权分立”的思想,即行政、立法、司法、监察、考试五项权利相互监督。之后于1921年颁布了考试法,1930年国民政府正式成立考试院。较之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孙中山先生更加强调监察和考试两权,并为之立法和设立独立的机构。这一做法极大地推动了国民时期的公务员考试制度,使国民时期的公务员2010年5月(中)考试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绽放着自己的色彩,也是续科举制之后,我国考试制度的又一大创新。我们可以借鉴孙中山先生的思想,例如注重制度建设、提高考试机构的权重、规范考试程序等,从而更好的完善我国的公务员考试制度,为规范

5、公务员制度,加快我国人事制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3结论虽然公务员制度最早起源于英国的文官制度,对我国而言这是一件“舶来品”。但是考试制度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例如曾经大放光彩的科举制,还有在历史上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国民时期的公务员考试制度。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做得比较好的国家,如英国、美国、韩国。也可以吸收我国几千年历史的精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来解决我国现在存在的运行成本过高、考试内容的不合理、不公平问题等问题。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加上对国内外的借鉴吸收,完善我国公务员考试制度,在短期可以增加“岗位胜任能力”的测试以弥补考试内容的不合理。从长远的发展上看,当务之急是降低行政成本,制定公

6、务员考试法,建立全国统一的考试制度。完善公务员考试制度任重而道远,成为一项相当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步伐的加快,对这项制度的完善指日可待。”注释孙自法.6年国家机关辞退1.7万公务员五千农民考上公务员N.北京:中国青年报,2003-08-.潘晨光,王宪磊.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6.王东强,田书芹.公平理论视阈下的公务员考试制度推进J.成人教育,2008(9).参考文献1孙中山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2孙中山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曼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4吴燕妮,罗旋.浅论公务员考试制度J.长沙大学学报,2006(4).5徐晓杰,王一媛.古代科举制度与现代公务员制度J.理论学刊,2008(8).6公务员热的冷思考J.意林,2008(23).7乔珍明.南京国民政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