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怎样学习古代汉语词汇古汉语词汇是古汉语词的总和。 词是造句时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单位。 人们在交往中, 遣词 造句,既反映着外部世界,也表现着主观世界。外部世界的变化,引起主观世界的变化,这 些变化必然在语言中表现出来。 “语言的词汇对于各种变化是最敏感的, 它几乎处在经常变 化中”,所以古今汉语在词汇上的差别极大,是学习的难点,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古汉语词汇的学习应从两方面入手。即整体驾驭与具体掌握。一、整体驾驭整体驾驭古汉语词汇, 就是首先要抓住古汉语词汇的特点, 这对具体掌握词义有指导作 用,可以使词汇的学习扎实、深入,避免初学古汉语时经常出现的以今套古的毛病。古汉语词汇特点可以从形
2、、音、 义三方面认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单音节词占优势和一 形多词、一词多形的情况。 前者是古今汉语词汇的主要差异之一, 后者表现了古汉语词汇形 义关系的复杂性。(一) 单音节词占优势是古汉语词汇的主要特点之一,也是古今汉语词汇在词形上的主要差异。许多词,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在古代汉语中却是两个词。例如:1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西门豹治邺)2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许行)3东方未明,颠倒衣裳。(诗经 ?东方未明)4地方百里而可以王。(孟子 ?梁惠王上)5(吴普)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华佗传)6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7两家子弟材智下
3、,不能通知二父志。(张中丞传后叙)8(张)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同)上述例句中例的 “可以”是能愿动词 “可”与表对象的介词 “以”(和第二分句的 “与” 相同) ,整句的意思是“老百姓可以与他们一起为成功而快乐,不能和他们一起考虑事业的创始。”例的“虽”相当于现代的“虽然”,“然”是指示代词“这样”,整句的意思是 “滕君倒确实是贤明的君主,即使如此,也没有听说过道。”例的“衣”指“上衣” ,“裳” 指“下衣”,即裙子。诗句的意思是“东方的天光还没有发亮,就急急忙忙起身,在黑暗中 把上衣下衣穿颠倒了”。例的“地”是“地域”,“方”是“方圆”,整句的意思是“有 纵横各一百里的小国,行
4、仁政就可以统治天下。”例的“聪”指“耳聪”,即“听力 好”,“明”指“眼力好”,整句的意思是“吴普九十多岁了,耳不聋,眼不花,牙齿齐整 牢固。”例的“卑”指“地位低下”,“鄙”指“见识浅陋”,整句的意思是“先帝(指1欢迎。下载精品文档刘备)不因为我地位低下,见识浅陋,三次屈尊到草庐来看我”。例的“通”意思是“透 彻”,“知”是“了解”,整句的意思是“(许远、张巡)两家的孩子才能智力低下,不能 透彻地了解他们父亲的志向”。例的“颜”指“脸”,“色”相当于今天的“颜色”,整 句的意思是“张巡接受杀戮的时候,脸色未变,满不在乎的样子就象平常没事儿一样。”这 些词组都不能按照现代汉语的复音词去理解。
5、但如果头脑中没有一个深刻的古汉语单音节词 占多数的认识,就很容易误解。掌握单音节词, 除了在阅读古书时结合上下文细细体察外, 还应对古代汉语复音词的形 式有所了解,以便比较。古代汉语复音词从意义上说有两种类型, 单纯复音词和合成复音词。 简称为单纯词、 合 成词。例如: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关雎)一一关关:雎鸠啼叫的声音。洲:水中的 陆地。2一之日觱发,二之日粟烈。(诗经?豳风?七月)一一觱发(bibo ):寒风撼物的 声音。粟烈:寒冷的样子。3淩阳侯之泛滥分,忽翱翔之焉薄。 (哀郢 )淩:柔。阳侯:波神,句中指代水 波。泛滥:波涛汹涌。忽:快。薄:止。焉:哪里,“薄”的前置宾语。造次
6、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 ?里仁)君子没有就是在仓卒匆忙的时候一定和仁德同在, 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5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屈原离骚)一一摄提正当寅年,我于庚寅日降生。6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子路从而后)子路跟着孔子出游的时候落在后边,遇见一位老人,用手杖挑着蓧。子路问老人,说: 您看见我的老师了吗?”7沛公奉戽酒为寿,约为 婚姻。(鸿门宴)一一沛公捧着一戽酒为项伯祝福,相约 为儿女亲家。8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屈原离骚)三后:指夏禹、商汤、周文 王。纯粹:句中指品德高尚。固:本来。众芳:指贤臣。9(先帝)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
7、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先帝多次到草庐之中来看我,问我对当世之事的看法,我因此感动奋发,就同 意为先帝统一大业奔走效力。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吃完一餐饭的时间离开仁德,候也一定和仁德同在。10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一一皇宫中丞相府中都是一样的,奖善罚恶,不应有别。2欢迎。下载精品文档011 帝高阳之苗裔兮,联皇考曰伯庸。(屈原离骚)皇考:指死去的父亲。 伯庸:屈原父亲的字。012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屈原离骚)苍梧:舜所葬之地。县 圃:相传为神仙所居之地,在昆仑山之上。上述例句中, 至中带点的词都是单纯复音词, 代表了单纯复音词的几种形式。
8、 例 是叠韵单纯词。 例是双声单纯词。 例是叠韵单纯词。 例是既非双声又非叠韵的单纯词。 例是译音单纯词。 例是合成单纯词。 这些词中有的分开讲各有意义, 但与合起来的意义 不同。至 O 11 代表了合成复音词的几种类型。至是联合式合成词。其中、 由两个同义词联合而成,由反义词联合而成。O11 是偏正式合成词,“皇”有“美的”意思,修饰“考”(“考”指父亲,父死曰“考”),合起来指“父亲”。012 是动宾式合成词。“发”是“开启”,“轫”是“车闸”,合起来意思是“出发”。后以此喻事物的 开端。单纯复音词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都不能拆开讲。因此要防止把它们拆开解释,尤其是遇到 既非双声、又非叠韵的单纯
9、词的时候。合成复音词拆开讲时与合在一起讲事理上并无大的差 异, 只是感到有些重复,因此,遇到这种情况,宁可先作为一个单音节词理解。(二)一形多词与一词多形一形多词与一词多形是古汉语词汇的又一个重要特点,它表现了词的形义关系的复杂 性。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 是词的书面表现形式。 一形多词就是一个文字符号同时代表了 几个词。例如“之”代表了三个词:1动词,“到去”孙膑:“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一一齐国的使臣认为 孙膑有奇特的才能, 偷偷地用车载着他一起到了齐国。 与:介词,后边省略了代词宾语 “之”。2代词,指代人、事或起指示作用。公输:“北方有侮臣愿藉子杀之。”北方 有人欺侮我,我希望借助
10、您的力量杀了他。“之”:指代人。论积贮疏: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老百姓生活用品不足 却能治理他们,从古到今,从来没听说过有这样的事。“之”,指代事。逍遥游:“之二虫又何知!”这两只小鸟又知道什么!“之”,起指示作用。3连词。鸿门宴:“今日之事何如?” 一一今天的事情怎么样了?“之”,连接定 语与中心语。“信”代表三个词:1语言真实。老子:“美言不信,信言不美。”华丽的言词不真实,真实的言 词不华丽。3欢迎。下载精品文档2通伸”。孟子?告子上: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 现在有无名指弯曲并且不能伸直,不是疾痛妨害工作的事情。3住宿两个晚上。左传?庄公三年:再宿为信
11、,过信为次。” 住两个晚上为 信,超过两个晚上为次。“脩”代表两个词:1干肉。论语?述而:“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一一凡是主动送给我一点见面礼,我从来没有不教诲的。2通“修”,身长。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脩八尺有余。”一一邹忌身长五尺多。按:战国时八尺相当于现在的五尺。“错”代表三个词:1镶嵌。 汉书 ?王莽传: “错刀以黄金错其文。”镶嵌刀用黄金镶嵌它的花纹。2磨石。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为错。”后世写作“厝”。3通“措”,放弃。荀子?天论:“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退也。小人放弃那由自己决定的事情,而羡慕由天决定的事情,因此一天天地退步。一词多形主要表现为假借
12、字,这在秦汉典籍中是较多的,而且,时代越早就越多。 因为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不是记录语音的符号。 先秦时代文字数量少, 不能适应记录语言的 需要, 这就迫使人们打破文字形体的局限, 而把某些文字临时当作记录语音的符号使用。 另 外秦汉时代典籍主要靠口耳传授,当听者根据口授记录时,就会使用同音字(或临时无字, 用同音字替代),此后辗转相抄,乃至约定俗成。还有,先秦造字手段不发达,形声相配没 有成为主要的造字手段,也没有文字规范。自从形声相配成为造字的主要方法, 文字规范(例 如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出现之后,一形多词的情况就不再发展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纠 正。例如“说”在先秦经常出现“悦”的意思
13、,而在唐宋时代已不这样用了。我们阅读秦汉 时代的典籍,经常会遇到一些多词的问题,这就需要审慎地辨析。辨别一形多词, 主要是识别通假字。 通假字的主要特点是字义与字形没有联系, 与词的 本义也没有关系,只是读音相同或相近。 因此识别通假字,一是考察词义与字形、 与字的本 义的关系, 一是审音。对初学者来说,主要是了解这种现象, 而实际辨析则要借助与工具书 和注释。一词多形即几个不同的文字都可以表示同一个意义。例如:1、舍:捨;禽:擒。1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战国策 ?燕策)鹬和蚌都不肯互相放弃,打渔的人就同时捕获了它们。2贼少易擒。(资治通鉴 ?肥水之战)敌人少容易捕获。4欢迎。下载精品
14、文档3爱好文义,未尝违捨。(宋书?殷淳传)一一爱好读书,从来没有放弃过。2、 文:纹。1(发鸠之山)有鸟焉,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精卫填海)一一发鸠 山上有一只鸟,长着有花纹的脑袋,白嘴,红脚,名字叫“精卫”。2垂挂倒莲,纹同雕刻。(徐霞客游记 ?楚游日记)垂下来的石挂就象倒着长 的莲花,花纹就象雕刻上的一样。3、 监:鉴。1古人有言曰: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 (尚书?酒诰) 古人有话说: 上位的人不要在水镜上照自己,而应当从老百姓那里看自己的形象。2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庄子?德充符)人不要在流动的水上照自己, 而应在静止的水上照自己。4、然:燃。1若火之始然,泉之始
15、达。 (孟子 ?公孙丑上)象火刚刚烧起,泉水刚刚流通。2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曹植七步诗)豆萁在釜下燃烧,豆子在釜中哭 泣。5、孩:咳。1如婴儿之未孩。(老子)象婴儿还不会笑一样。2父执子之右手,咳而名之。(礼记 ?内则)父亲抓住孩子的右手,逗他笑给 他起名字。6、方羊、仿佯、方洋:彷徉。1如鱼竀尾,衡流而方羊裔焉。(左传?哀公十七年)一一象一条鱼尾巴发红,穿 过急流而在水边游荡。裔:水边。2聊仿佯而逍遥兮,永历年而无成。(屈原远游)聊:暂且。永:长久。3学练气,为辟谷,登衡庐,彷徉岷峨。(新唐书?卢藏用传)一一学习练气,从事导引之术,登衡山、庐山,游荡于岷山、峨眉山。4(吴王濞)方洋天
16、下,所向者降,所指者下,莫敢不服。(汉书 ?吴王濞传史 记作“彷徉天下”)吴王濞横行天下,他的部队所向的地方马上投降,所攻 的地方无不占领,没有谁敢不降服。5欢迎。下载精品文档以上各组例句中加点的字字形虽不同,但意义都一样。就各组字形体之间的关系来看,1 4 组是产生的先后不同,是古今字。第5 组只是字的形符不同,本是异体字。第6 组只是记音符号而已, 因此异形较多。 繁简字一般也属于一词多形。 上述几种情况中,最值得 注意的是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及同音符号只是形体不同, 意义上差异不大,而古今字的 意义有同有异, 反映了词义的发展和演变, 容易误解。 例如某年高考语文试卷中古文翻译题 是这
17、样的:上(刘邦)常从容与(韩)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 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上曰:“于君何如?” 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上笑曰: “多 多益善,何为我禽?” 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史 记?淮阴侯列传)皇上曾经在闲谈中与韩信谈论诸将的才能高下,各有长短,皇上问 韩信说;“象我,能带多少兵?”韩信回答说:“您不过能带十万。”皇上说:“在你怎么 样?”韩信说: “我越多就越好。”皇上笑着说: “越多越好,为什么被我抓住?”韩信说: “您不能带兵,可是善于带将,这就是我被您捕获的原因。”有的考生由于不了解“禽”有“捕获”的意
18、义, 而误解为“鸟儿”, 译成“越多越好, 你怎么成了我的鸟?”闹了笑话。一形多词与一词多形有时混在一起而不好区分, 所以,有些书把 “舍:捨”、“文:纹”、 “禽:擒”等作为“通假”,实际上,它们是古今字的关系。前者多为本字本义,后来由于 义项过多而不易区别,又造新字承担部分义项。只要分析字形,考察与本义的关系,就可以 把假借字与古今字区别开来。例如禽,本象一张网, 以工具表示捕捉动物, 引申指动物, 天 上飞的与地下跑的都可称为“禽”, 华佗的“五禽之戏”的五禽,即指虎、鹿、熊、猿、鸟。 后来词义缩小指飞禽。由于后世多用于指动物,又加“扌”表示捕捉的意义,所以不能认为 “禽”通“擒”。二、
19、具体掌握具体掌握古代汉语常用词的途径有两条。 一是通过学习文言文逐渐积累; 二是通过阅读 常用词系统了解。 通过阅读文选掌握古代汉语常用词是学习的根本途径, 但这样学习掌握的 词语是零散的,在初学时,还常常不自觉地误解一些古今习见、形同义异的词。例如:1乃以吴广为假王。(史记?陈涉世家)一一就让吴广暂时代理为王。2厉王虐,国人谤王。(国语?周上)周厉王暴虐,国都的人批评他。3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李密陈情表)我的苦衷,不单是蜀中人士及二周长官看到并且清楚地了解,天地神明确实都看 得清清楚楚。例的“假”指“暂时代理”。例的“国”指“国都”,“谤”指“背后
20、批评”。例3的“辛苦”指“苦衷”。 如果没有预先了解, 很容易按照我们非常熟悉的现代汉语的意义 把“假”误解为“真假”的“假”,“国”误解为“国家”,“谤”误解为“诽谤”。“辛 苦”误解为“劳苦”。如何避免出现这类问题呢?可以靠工具书。但在阅读古文时又很难完6欢迎。下载精品文档全用工具书逐词了解, 现代汉语的习惯总在不自觉地发生作用。 要减少这样的误解, 一个有 效的办法就是较系统地阅读古汉语常用词。初学古代汉语,可以阅读教材本篇选词综述和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常用词 部分、郭锡良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 ?词义分析举例部分。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 常用词部分共收了 1100多个常用词,以单音词为主
21、,主要收常用义。对古今差别较大的词 义,都加符号以引起注意, 上古义、后起义、 引申义都有说明, 同义词也有辨析, 同形词(即 一形多词)则标明“同 X”,有时还谈到某些语法现象,确实是便于初学的好读本。例如:谢(第一册 121 页,按:以下例句括号中的注释均为笔者所加。 为保持原貌, 不加译文。 )(一)道歉。战国策齐策:“宣王曰:寡人有罪国家。”又:“圭寸书,孟尝君。又赵策:“入而徐趋,至而自曰”。又魏策:“秦王色挠,长跪而之。”注意:在上古 汉语里,这种意义最为常见。二) 辞。礼记曲礼: “大夫七十而致事, 若不得, 则必赐之几杖。 ”致事: 退职。 史记儒林传: “绝宾客。”成语有“闭
22、门客。”(三)告,告诉。古诗作为焦仲卿妻作:多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四)对别人的帮助或赠与表示感激。 汉书张安世传: “安世常有引见, 其人来。 按: 这与现代的意义一样,单上古罕见。(五)衰退,凋谢(后起义)。范缜神灭论:“形则神灭。”杜甫九曰:“干戈衰 两相催。”让(第一册 122 页)(一)责备。左传僖公五年:“公使之”。史记项羽本纪“二世使人章邯”。(二)退让,不跟别人争夺权利,跟“争”相对。这是儒家所提倡的一种社会道德。战 国策赵策:“鲁仲连辞者三,终不肯受”。礼记礼运:“刑仁讲”。引申为谦让。论语 先进:“其言不让”。又卫灵公:“当仁不于师”。说(第二册 388 页)(一)说明,解释。论语八:“成事不”。(已经作了的,不要再解释了。)又名 词。墨子非攻上:“若以此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二)读 Shu 1。说服。孟子尽心下:“大人则藐之。”史记淮阴侯列传:“广武君安君曰”。(三)读 yu 0。同“悦”。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乎? ”左传僖公三十年: “秦伯,与郑人盟”。7欢迎。下载精品文档在“谢”、“让”、“说”的各个义项中,加点的意义都应注意掌握,这些都是古今不 同的常见义。凡加“注意”、“按”等说明的,都要结合上下文细细体味。在古今不同的常 见义中,尤其需要注意与今义差别不太明显的意义。例如“让”的第二个义项, 如解释成“谦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铁氧体软磁市场竞争状况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重晶石市场运行状况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连接器制造市场发展趋势与十三五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超级活性炭行业市场运行动态及前景规模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脐橙行业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羊藿苷提取物行业发展状况规划研究报告
- 2025上海市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电网企业信息化市场运营现状及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行政案例研习》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沙文创艺术职业学院《地球物理学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干部选拔任用程序
-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简答题归纳总结
- 保障性住房资格申请表
- 2023高二开学第一课《蜕变》-主题班会
- 口服降糖药物分类详解课件
-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设计建造与运行管理指南
- 围手术期疼痛护理课件
- 外国新闻传播史-张昆课件
- 圆圈正义:作为自由前提的信念
- 一次性纤维环缝合器
- 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