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汇章辅导_第1页
《现代汉语》词汇章辅导_第2页
《现代汉语》词汇章辅导_第3页
《现代汉语》词汇章辅导_第4页
《现代汉语》词汇章辅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现代汉语词汇章辅导【学习目标】1、了解语素的性质和分类;2、认识语素和词的联系及区别;3、掌握合成词的构成方式;4、认识并理解词义的性质、色彩和变化;5、分清多义词和同义词;6、掌握运用方法并会辨析同义词;7、了解成语的特点、来源、构成和运用;8、明确小学语文教师学习词汇知识的意义。【学习重点和难点】学习重点:1、语素的分类;2、单纯词和合成词;3、单义词和多义词;4、同义词和反义词;5、成语。学习难点:1、语素和词的区别;2、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联系和区别;3、语义和词义。【要点提示】第一节 概 说一、语素的性质和分类(一)语素、语素的辨认1、语素的概念语素是语音和意义相结合的最小语言单位,

2、它是构成词语的基础。该定义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了语素的性质:从形式看,语素有一定的语音外壳;从内容看,语素有一定的意义;从结构看,是最小的语言单位;从作用看,是构成词语的基础。2、语素的辨认根据语素的定义,确定一个语言单位是否语素,主要把握两点:(1)是否音义相结合;(2)是否最小的、不可切分的。如“逻辑”,把它切分为“逻 / 辑”,这两个字单独都没有意义,都不是语素,只有两个字合起来表示一个意思,构成一个语素,“逻辑”两字不能再切分;而“编辑”切分为“编 / 辑”,“编”有“编纂”义,“辑”有“聚集”义,两字都有意义,都是语素,所以“编辑”是由两个语素构成的词。另外要注意:确定是否语素,不能受

3、“字的形式”蒙蔽。如上所说,“逻辑”的“辑”和“编辑”的“辑”是同一个字,但前者只有语音形式,没有意义,不是语素;后者有意义,是语素。 关于“替换法”的问题 教材认为,可以运用“替换法”来确定一个语言单位是否为语素,即:用已知的语素来替换词语中的某个单位,如能替换,则被替换的不是语素;如不能替换,则不被替换的是语素。(参见教材P83“蝴蝶”例)我们认为,这种方法是不可靠的。如“蜜蜂”,可以用“黄”、“马”、“胡”替换“蜜”,构成“黄蜂、马蜂、胡蜂”等词,难道“蜜”不是语素吗?再如,可以用“糖”、“饯”替换“蜂”,构成“蜜糖”、“蜜饯”等词,难道“蜂”不是语素吗?(二)语素与汉字、音节的关系一般

4、情况下,一个汉字,一个音节,表示一个语素。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中情况:同一音节,同一汉字,表示同一语素;多义字:同一音节,同一汉字,表示不同语素;同音字:同一音节,不同汉字,表示不同语素;多音同义字:不同音节,同一汉字,表示同一语素;多音多义字:不同音节,同一汉字,表示不同语素。同义字:不同音节,不同汉字,表示不同语素。特殊情况有:儿化音节中,一个音节写成两个汉字,代表两个语素;在联绵词或音译外来词中,几个音节写成几个汉字,代表一个语素。(三)语素的分类1、按音节多少分(1)单音节语素(汉语语素的基本形式)(2)双音节语素(有双声词、叠韵词、非双声叠韵词、音译外来词、叠音词、拟声词等)(3)多音

5、节语素(有音译外来词、拟声词两种情况) 说明 以上括号中所说的“词”,因只含有一个语素,所以也可以看成是语素,但习惯上称作“词”。2、按构词功能分(1)自由语素(能独立成词,也能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2)不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只能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3、按构词位置分(1)定位语素(当该语素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时,位置是固定的)(2)不定位语素(当该语素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时,位置是不固定的)将上述第2、第3两个标准结合起来,语素又可以分为:(1)自由的不定位语素(可以叫做“全自由语素”)(2)不自由的不定位语素(也叫“半自由语素”)(3)不自由的定位语素(可以叫做“完全不自由语素”) 说明 一

6、般把不自由的定位语素叫“词缀”(意义较虚);把自由的或不自由的定位语素叫“词根”(意义较实)。 要区别词缀和词根:如“帘子”的“子”是词缀,“莲子”的“子”是词根。二、词 和 词 汇(一)词、词的确定1、词的概念词是音义结合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它是语言的基本结构单位。该定义从以下两方面说明了词的性质:“能够独立运用”,表明词能够在句中充当句子成分或独立成句(主要是实词),或者表示句子的语气或词与词之间的结构关系(虚词)。根据这点,把词和语素区别开来; “最小的”,说明词在表意上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开,根据这点,把词和短语区别开来。2、词的确定(1)词和语素的区别(参考第4页“语素和词的

7、区别”)A、在表意方面:词能表示明确的概念,语素不能表示明确的概念。 如:“白菜”的“白”是语素,“白布”的“白”是词。B、在语音形式方面:词有固定的语音结构,词与词之间有停顿;语素的语音结构不很固定,语素之间一般不能停顿(只有在词的末尾时才停顿)。 如:“西”作为词,一律念阴平;作为语素,有时念阴平(如“西瓜”的“西”),有时则念轻声,(如“东西”的“西”)。C、在语法功能方面:词可以在语言中独立运用,语素则不能独立运用。(参见前面关于“词的概念”的说明)D、自由语素,既是语素,也能独立成词,但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语言功能不同:就构词成分来说,它是语素;就造句成分来说,它是词。 如:“我们学习语

8、法。”“学”作为“学习”的构词成分,是语素。 “我们学语法。”“学”作为句子的成分,它是词。(2)词和短语的区别A、在表意方面:词表示简单概念,短语表示相对复杂的概念。 如:“北京”是词,“中国的首都”是短语。B、在语音形式方面:词的内部不允许停顿,语音结构固定;短语内部可以停顿,语音结构不很固定。(参见教材P90“3、语音停顿法”) 如:“北京”不能停顿为“北 / 京”,而“中国 / 的 / 首都”内部可以停顿。C、在语法功能和语法结构方面:词是最小的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在表意上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开;短语则比词大,可以拆开,也可以插入语言成分。(参见教材P89“2、扩展法”) 如:“白菜”是

9、词,不能说成“白的菜”;“白布”是短语,可以说成“白的布”。(3)确定词的方法A、抽取法 B、扩展法 C、语音停顿法(参见教材P8990)(二)词汇1、词汇的概念词汇是一种语言所使用的词语的总和。它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有时也指语言词汇中某一特定的部分。2、词汇的构成词汇是由“词”和“语”构成的:词是词汇的主要成分;“语”指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等),是语言中固定的组合。熟语在结构上类似于短语,但在是表意上和使用上类似于词。词汇的组成十分复杂:按性质和功能分,可以分为基本词和一般词; 按使用频率分,有常用词和非常用词; 按语体特点分,有通用词、口语词、书面语词; 按感情色彩分,有中性词和表

10、情词; 按使用范围分,有全民词和方言词; 按来源分,有本族语词和外来词;按发展情况分,有新词和旧词。(详见本章第四节) 三、语素和词的关系(一)语素构成词1、单纯词由一个语素单独构成的词。 单纯词有单音词、联绵词、音译词、拟声词、叠音词五种情况。2、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 合成词的构成方式有: 第一类:复合词(词根 + 词根)(1)并列式(同义语素并列、反义语素并列、相关语素并列) 说明 两个相关语素并列,有的组成新词,如“江山”;有的组成偏义复词,如“国家”。(2)偏正式(有包含两个语素的,有包含三个语素的) 说明 包含两个语素的偏正式,有的构成名词,有的构成动词,有的构成形

11、容词。包含三个语素的偏正式,结构是多层次的,不同的词内部结构关系不完全一样。(3)支配式(两个语素的结构相当于短语中的动宾关系) 说明 有些支配式合成词的两个语素中间可以插入一些有限的成分,这些词叫“离合词”。(4)陈述式(两个语素的结构相当于短语中的主谓关系,有包含两个语素的,有包含三个语素的)(5)补充式(相当于短语中的后补关系,大多构成动词)(6)名量式(由“名 + 量”构成,表示集体,可以看作是特殊的补充式)以上(1)(5)是汉语里五种基本的构词方式。此外,还有连动式、兼语式、重叠式、正偏式等。 说明 连动式、兼语式参见学习指导书P53; 重叠式合成词与叠音式单纯词的区别参见学习指导书

12、P54。第二类:派生词(词根 + 词缀)(1)前缀 + 词根(2)词根 + 后缀此外还有: 词根 + 叠音后缀构成形容词,如“绿油油”、“泪汪汪”等。(二)语素和词的区别(参考第3页“词的确定”)1、语素和词是不同层级的语言单位语素是构词材料,词是由语素构成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的基本结构单位。当一个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时候,二者在形式上就重合了。当一个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时,不管其中的语素能否独立成词,一律只能以语素的身份出现。2、语素和词的基本存在形式不同在现代汉语中,语素的基本存在形式是单音节,词的基本存在形式是双音节。3、语素和词表义的程度不同语素和词都有一定的意义,但词表示的意

13、义比语素表示的意义更明确,更固定。【思考和练习参考答案】一、语素是语音和意义相结合的最小语言单位,它是构成词语的基础。 根据语素的定义,确定一个语言单位是否语素,主要把握两点:(1)是否音义相结合;(2)是否最小的、不可切分的。如“逻辑”,把它切分为“逻 / 辑”,这两个字单独都没有意义,都不是语素,只有两个字合起来表示一个意思,构成一个语素,“逻辑”两字不能再切分;而“编辑”切分为“编 / 辑”,“编”有“编纂”义,“辑”有“聚集”义,两字都有意义,都是语素,所以“编辑”是由两个语素构成的词。另外要注意:确定是否语素,不能受“字的形式”蒙蔽。如上所说,“逻辑”的“辑”和“编辑”的“辑”是同一

14、个字,但前者只有语音形式,没有意义,不是语素;后者有意义,是语素。二、(本题答案见学习指导书P71例2 解答 )三、语素同词的区别主要有以下方面:1、语素和词是不同层级的语言单位语素是构词材料,词是由语素构成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的基本结构单位。当一个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时候,二者在形式上就重合了。当一个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时,不管其中的语素能否独立成词,一律只能以语素的身份出现。2、语素和词的基本存在形式不同在现代汉语中,语素的基本存在形式是单音节,词的基本存在形式是双音节。3、语素和词表义的程度不同语素和词都有一定的意义,但词表示的意义比语素表示的意义更明确,更固定。(参见学习指导书

15、P6364)四、1、分析语素血/液/浓/度 短/袖/子/蝙蝠/衫 甜/言/蜜/语 内/蒙古/人 油/印/技/术 瓜/儿/离/不/开/秧 朋/友/们 第/三/次/高/潮 示/范 2、语素分类(1)自由的不定位语素:血、浓、短、蝙蝠、甜、蜜、蒙古、人、油、印、瓜、离、不、开、秧、三、次、高、潮(2)不自由的不定位语素液、言、语、技、术、袖、示、范(3)不自由的定位语素度、子、衫、内、儿、们、第五、是非题1、(读音相同、字形相同,如果意义不同,就不是同一个语素)2、(“蜻”只表示读音,不是语素)3、(“智利”的“智”是外来词的读音,不是语素)4、(两个“乐”意义不同,所以是两个语素)5、 6、7、(

16、前三个“性”意义已经虚化,是典型的后缀;后四个“性”还有实义,是类后缀)8、(后三个“老”有实义,不是前缀)9、(“霓虹灯”、“教导处”各有三个语素构成)10、六、(略)七、按要求用语素组词1、并列式: 飞翔 鲜艳 泥土 出产2、偏正式: 簇拥 口算 声讨 狂热3、支配式: 负责 吃亏 领队 起草4、陈述式: 目睹 眼尖 海啸 嘴硬5、补充式: 扭转 割裂 赶紧 推迟6、名量式: 药剂 银两 枪支 人口八、根据词义填上词语里缺少的那个语素1、良宵 2、缭绕 3、鼎沸 4、修葺(或“修缮”) 5、抨击 6、冗长九、区别单纯词和合成词,并注明合成词的结构方式 心虚(陈述式) 虚心(支配式) 喇叭(

17、单纯词) 翡翠(单纯词) 编辑(并列式) 逻辑(单纯词) 厌恶(并列式) 认清(补充式) 蜿蜒(单纯词) 花朵(名量式) 粉碎(偏正式) 打碎(补充式) 雪崩(陈述式) 雪耻(支配式) 雪亮(偏正式) 亮光(并列式) 咆哮(单纯词) 拷贝(单纯词) 鲸吞(偏正式) 民主(陈述式) 肮脏(单纯词) 荒唐(单纯词) 区区(单纯词) 刷新(补充式) 马匹(名量式) 缩小(补充式) 老鹰(前缀词根) 老调(偏正式) 炎热(并列式) 丰富(并列式) 知己(支配式) 冬至(陈述式) 房子(词根后缀) 瓜子(偏正式) 砖头(词根后缀) 船头(偏正式)第二节 词 义一、词义的性质(一)词义词义是客观事物或现象

18、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并通过语音形式记录下来而形成的意义,即词的语音形式所承载的全部信息内容。实词通常具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虚词没有独立的词汇意义而具有语法意义。在词汇研究中,词义主要指词的词汇意义。(二)词义的特点词义具有概括性、模糊性、客观性、主观性等特点。词义概括了词所指称的事物的共同特征,因此词义具有概括性;这种概括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因而词义有客观性;同时,人们对词义的认识和理解又有差异性,这就是词义的主观性;最后,词所指称的客观事物的外延的边界往往不能很确切地表示出来,因而又造成了词义不同程度的模糊性。二、词义的色彩(一)词的理性意义和感性意义词的理性意义是指词义中反映客

19、观事物本质特征的意义;词的感性意义则是指某些词语除理性意义之外所具有的表达感性色彩的意义。(二)词的感性意义上的色彩1、形象色彩许多反映具体事物形貌状态的词以及描绘性或比喻性的词,都会给人以具体的形象感,这就是词义的形象色彩。词的形象色彩有视觉形象(如“绿油油”)、听觉形象(如“哗啦啦”)、嗅觉形象(如“香喷喷”)、味觉形象(如“酸溜溜”)、动态形象(如“笑嘻嘻”)等几种类型。2、感情色彩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带感情色彩的词叫中性词;带有赞扬、喜爱、亲切、礼貌、敬仰等感情色彩的,叫褒义词;带有贬斥、憎恨、厌恶、轻蔑等感情色彩的,叫贬义词。如“结果成果后果”这组词,依次分别是中性词、褒义词、贬义词。

20、 注意 随着社会的发展,词义的感情色彩也会发生变化,如“小姐”、“少爷”等。 某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会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如“他太骄傲了!”句中的“骄傲”是贬义的,而在“我为伟大的祖国而骄傲”句中,“骄傲”又是褒义的。3、语体色彩不带语体色彩的词是通用词;适用于口头语言,带有口语色彩的词,叫口语词;适用于书面语言,带书面语色彩的词,叫书面语词。如“天亮”是口语词,“黎明”是带有文学色彩的书面语词,“拂晓”则是军事用语,也是书面语词。再如“盐”是通用词,“食盐”是书面语词,“氯化钠”则是专业用语,也是书面语词。 注意 口语词具有通俗平易、生动活泼的特点,书面语词则具有典雅文气、严肃庄重的特点。

21、如“妈妈”给人以亲切感,“母亲”给人以庄重感。 口语词和书面语词往往有对应关系,形成同义词。三、词义的变化和多义词 (一)词义的变化词义的变化是指词的形式不变而意义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词义的改变、新义的产生、旧义的消失等。词义变化的原因主要有:1、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有以下几个方面:物质文化的发展,人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认识加深,会导致词义变化;人类有了新的发现和发明,语言里常用赋予原有的某个词以新义的办法来指称新事物,于是词义起了变化; 由于功能相同或相似而引起名称的转移,原有的词义就起了变化。2、人的思维的发展变化人的思维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发展以及联想思维的运用,使词义发生变化。3

22、、语言中语义系统内部的变化,也是词义变化的原因。(二)词义变化的类型1、词义的引申词义的引申是指由词的原来意义(本义或基本义)衍生出来另外一种或几种与之相关的新的意义。本义即词的最初、最原始的意义;基本义是指词的最常用的主要意义;衍生出来的新义叫转义。引申的方式常见的有直接引申、比喻引申和借代引申三种,由此产生引申义、比喻义、借代义三种转义。 注意 比喻义、借代义同修辞上的比喻用法和借代用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区别在于修辞上的比喻、借代都是临时的,是在具体的语境中临时带上的含义。一旦这种比喻或借代形成的意义为大家普遍接受和理解,就是稳定的、普遍的词义了。 一个词的许多引申义,有的是从一个作为中心

23、的基本意义引申出来(直接引申),也有的是从一个引申义再衍生出新的引申义(间接引申)。2、词义的扩缩词义的扩缩是指词义所指称的事物范围(外延)的变化。常见的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三种方式。3、词义的扬降词义的扬升和贬降,指词义由原来的感情色彩向褒义或贬义的转变。(三)单义词和多义词1、单义词只有一个意义的词叫单义词。单义词大体上有三类:(1)专科术语;(2)专有名词;(3)语义比较具体实在的常见事物名称和外来名词。现代汉语中的三音节词、四音节词大多数是单义词。2、多义词具有几个互有联系而又互不相同的意义的词叫多义词。多义词的若干义项之间,其中一个是基本义(词的原始意义或词的常用主要

24、意义),其他是非基本义,称为转义,包括引申义、比喻义和借代义等。 注意 一个词的最初的原始意义叫“本义”,这是从词的来源说的;“常用主要意义”是从词的应用来说的。本义和现代常用的主要意义可能是一致的,也可能是不一致的。 要将多义词和同音词区别开来。多义词的各义项之间有意义联系,同音词的各词义之间没有意义联系。四、词义的关系和同义词、反义词(一)词义的关系用来指称事物的词,它们的词义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主要有:相同关系、相反关系、包含被包含关系、离散关系、类比关系。下面主要讨论词义之间有相同关系的同义词和词义之间有相反关系的反义词。(二)同义词1、同义词的类型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一组词叫同义词。同义词

25、主要分为等义词和近义词两类。等义词是指意义完全相同的词,也称绝对同义词;近义词是指基本意义相同而有细微差别的一组词,也称相对同义词。此外,按照语素组合情况分,同义词还可分为语素有同有异、语素颠倒、语素全异的三类。2、同义词的运用第一,掌握同义词的细微差别,正确选用同义词(1)分清理性意义上的差别a、词义着重点不同, 如:矗立屹立耸立b、语意的轻重不同, 如:优良优秀优异c、适用范围大小不同,如:战争战役战斗(2)分清感性意义上的差别a、 形象色彩不同,如:雀跃高兴b、 感情色彩不同,如:顽固顽强c、 语体色彩不同,如:诞辰生日(3)分清功能上的差别a、 搭配功能不同,如:发扬风格、传统;发挥作

26、用、水平b、 句法功能不同,如:充满动词,可带宾语;充沛形容词,可作谓语第二,发挥同义词的作用,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1)恰当运用同义词,使表意细致准确(2)避免单调重复,使语言活泼有变化(3)连用同义词,使语意显豁有力(三)反义词1、反义词的类型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一组词叫反义词。反义词分为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两类。如果两个反义词之间没有表示中间状态的词,这种反义词就叫绝对反义词,如:非法合法;如果在两个反义词之间存在着表示中间状态的词,这种反义词就叫相对反义词,如:前进后退。2、反义词的组成特征(1)一对反义词在意义上是互相对立的,同时又是互相联系的(2)反义词必须属于同一意义范畴(3)一个词

27、可以有几个反义词(4)词和短语或词和它的否定式,不能构成反义词 注意 一个词与其相应的由否定语素构成的词可以构成反义词,如:合法非法。(5)有些本无反义关系的词,在一定的语境中可以构成反义词。3、反义词的运用(1)运用反义词,使语意鲜明深刻,增强力量(2)运用反义词,可以构成表面矛盾、实际精警含蓄的语句(3)运用反义词表示概括,使语言精练【思考和练习参考答案】一、词义具有概括性、模糊性、客观性、主观性等特点。(例略。参见教材P100102)二、词的理性意义是指词义中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意义;词的感性意义则是指某些词语除理性意义之外所具有的表达感性色彩的意义。 (例略。参见教材P102103)

28、三、指出色彩词,并说明它们的作用以下词语都是表示形象色彩的词,其中,表示视觉形象的词有: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银条儿、雪球儿、雪末儿、玉屑、美丽、五光十色、彩虹。表示听觉形象的词有:簌簌。表示动态形象的词有:轻轻、摇晃、飘扬。 (参见教材P103104)四、区分单义词和多义词单义词是:语音、语素、联欢、气概多义词是:春风 春天的风; 比喻和悦的神色。 回复 回答、答复; 恢复(原状)。回礼 回答别人的敬礼; 回赠礼品。平常 普通(形容词); 平时(名词)。气候 气象情况; 比喻形势、机会。打算 作动词用; 作名词用。五、写出同下列各词感情色彩相反而意义相近的词尖刻尖锐 赞扬吹捧 理想

29、幻想 修改篡改 爱护庇护含蓄含混 坚定顽固 依靠依赖 技巧伎俩六、答:效果不好。因为两者视觉形象不同:“明月”形容中秋的月亮,强调的是明亮的月光;“月球”则形容圆球的形状,不合苏轼词的语境。七、指出反义词,并说明运用反义词的表达效果反义词:停止发展 专制民主 迷信科学 黑暗光明表达效果:运用反义词,正反对举,鲜明强烈地揭露了“四人帮”的罪恶,表达了作者愤怒的感情。八、“老”的意义有: 年岁大,与“少”、“幼”相对; 陈旧的,与“新”相对; 有经验,老练,如“老手”,与“新”相对; 前缀,用于称呼,如“老王”,与“小”相对; 蔬菜等生长过时,与“嫩”相对。九、写出下列各组同义词不同的反义词,并说

30、明各组同义词之间的差别1、“严厉”和“严格”:都是形容词,但二者适用对象不同。“严厉”常用于态度,其反义词是“温和”;“严格”常用于要求等,其反义词是“宽松”。2、“训斥”和“批评”:都是动词,但“训斥”的语意重于“批评”。“训斥”的反义词是“夸奖”,“批评”的反义词是“表扬”。3、“果断”和“武断”:都是形容词,但二者的感情色彩不同。“果断”是褒义词,其反义词是“犹豫”;“武断”是贬义词,它没有相应的反义词。4、“寻常”和“平常”:都是形容词,但二者的语体色彩不同。“寻常”是书面语词,其反义词是“奇特”;“平常”是通用词,其反义词是“异常”。5、“敏锐”和“敏捷”:都是形容词,而且都是褒义词

31、,但二者适用对象不同。“敏锐”常用于思想、眼光等,其反义词是“迟钝”;“敏捷”常用于动作,其反义词是“笨拙”。6、“虚假”和“虚伪”:都是形容词,又都是贬义词,都指不合实际,但二者语意的着重点不同:“虚伪”常用来形容待人处事缺乏诚意、口是心非的作风,它与“真诚”、“诚实”等相对;“虚假”多指与事实、真相不符合,常用来形容事物的内容或人的作为,它与“真实”相对。十、指出句中用词不当的毛病,并改正 “发现”改为“发明”。 “减少”改为“减轻”。 “局面”改为“场面”。 “力量”改为“力气”。 “桥梁”改为“桥”。 “详细”改为“烦琐”。 “肥大”改为“高大”或“魁梧”。 “称作”改为“叫做”,“诞

32、生”改为“成立”。 “接受”改为“接纳”。 “强大”改为“壮大”。 “繁重”改为“沉重”。 “发挥”改为“发扬”,“艰苦朴素”改为“艰苦奋斗”,“攻克”改为“克服”,“争夺”改为“争取”,“成就”改为“成绩”。第三节 成 语一、成语的特点成语是一种习用的结构相对稳定的固定短语,它在语言中的作用相当于词。成语有以下特点:结构的稳固性、意义的整体性、功能的单词性。二、成语的来源成语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来自古代文献1、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的概括2、历史事件的概括3、古书中名言警句的摘录或节缩改写(二)来自群众口语(三)来自宗教经典或外国寓言(四)来自当代的创造三、成语的构造(一)结构方式成

33、语的结构方式有:并列式、偏正式、后补式、动宾式、主谓式、连动式、兼语式。(二)构成手法成语的构成手法有:比喻、借代、夸张、摹状、映衬、对偶等。【思考和练习参考答案】一、成语有以下特点:结构的稳固性、意义的整体性、功能的单词性。 (参见教材P128)二、指出下列成语的结构方式 近水楼台(偏正) 心旷神怡(并列) 天花乱坠(主谓) 崭露头角(动宾) 借花献佛(连动) 令人发指(兼语) 迫不及待(后补) 扑朔迷离(并列) 豁然开朗(偏正) 水乳交融(主谓) 莫衷一是(动宾) 化险为夷(兼语)三、指出下列成语的构成手法 一日千里(夸张) 眉清目秀(对偶) 摇尾乞怜(摹状) 龙肝豹胆(比喻) 口是心非(

34、映衬) 翻天覆地(对偶) 声泪俱下(摹状) 妙笔生花(夸张) 放虎归山(比喻) 画饼充饥(比喻) 人面兽心(映衬) 狼心狗肺(比喻)四、给成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舐犊情深(sh) 鳞次栉比(zh) 鬼蜮伎俩(y) 不稂不莠(lng)(yu) 觥筹交错(gng) 同仇敌忾(ki) 咄咄逼人(du) 谄上欺下(chn) 一蹴而就(c) 闪烁其辞(shu) 不省人事(xng) 引吭高歌(hng)五、找出同义(或近义)、反义的成语 同义或近义的成语: 视而不见熟视无睹 螳臂当车蚍蜉撼树 开诚布公推心置腹 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反义的成语: 畅所欲言守口如瓶 精雕细刻粗制滥造第四节 词汇的构成、发展和规范化一、

35、词汇的构成词汇包括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以及功能相当于词的熟语。(一)基本词汇基本词汇是基本词的总和。基本词是指那些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为全民所共同理解的词。基本词汇具有稳定性、普遍性、能产性等特征。(详见下页本节【思考和练习参考答案】第一题答案) 注意 基本词汇的这三个特征,是就基本词汇的总体来说的,就某一个基本词来说,可能只有其中一个或两个特征; 基本词汇是一个动态的范畴。某些词在古代是基本词,在现代可能就退出基本词汇了;相反,有些在古代不是基本词的,在现代进入了基本词汇。 (二)一般词汇基本词汇以外的词的总和是一般词汇,它的构成成分包括新造词、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专业词等。(三)熟语成

36、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统称为熟语,成语是熟语中最主要的部分,多用于书面语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则多用于口语中。惯用语是人民群众口头语言中的习惯用语,它具有通俗、生动、形象的特点;带有鲜明的 感情色彩,大多表示贬义;在结构形式上是固定的,多为三字或四字,如“泼冷水”、“钻牛角尖”。谚语是多年流传在人民群众口头上的、包含有丰富社会经验、简练形象的语句。从内容看,谚语大致有以下几类:农谚(如“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气象谚(如“清明断雪,谷雨断霜。”)、风土谚(如:“东北有三宝:貂皮、人参、乌拉草。”)、规戒谚(如“活到老,学到老。”)、生活常识谚(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哲理

37、谚(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歇后语是一种广泛流传于人民群众口头上的用语,其结构由前后两部分构成。歇后语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喻意的歇后语,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另一类是谐音的歇后语,如“外甥打灯笼照舅(旧)。二、词汇的发展(一)词汇发展的原因1、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新事物、新现象的出现2、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发展以及由认识的变化而引起的感情态度的变化3、词汇本身内部的矛盾和调整(二)词汇发展的现象1、旧词的消失2、新词的产生3、名称的改变4、双音词的增多三、词汇的规范化(一)词汇规范化的原则和标准词汇规范化的原则是:普遍、需要和明确。现代汉语词汇规范化的标准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

38、北京话词汇为核心。(二)各类词汇的规范化1、新造词语的规范化创造新词主要应用原有的构词材料,按照构词规则,使新词既合乎语言习惯,又容易让人理解和记忆;创造新词,还应该适应社会的需要,不能滥造。2、古语词的规范化对于古语词,应当吸收其中有生命的、有用的东西,就是那些能使语言表达更准确、更鲜明、更生动,或者能表现特殊的语体风格或感情色彩的词语。要防止滥用、乱用古语词。3、方言词的规范化某些方言词富有表现力而普通话中没有适当的词可以替代的,或者普通话中虽有同义或近义词,但在某些具体语境中不如方言词表达确切、生动的,可以吸收进普通话词汇。不要滥用方言。文艺作品中为表达特定需要,可以用一些方言土语,但也

39、不宜滥用。4、外来词的规范化运用外来词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某些事物或现象,汉语里有相应的词来指称或表示的,一般不宜滥用音译外来词;(2)汉语里没有适当的词表示时,就用音译词;(3)应尽可能采用意译的新词或音译兼意译词。【思考和练习参考答案】一、基本词汇具有稳定性、普遍性、能产性等特征。稳定性是指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千百年来长期存在,为语言所必需,通常指表示自然界常见的事物现象,亲属关系,躯体的各个部分,日常生活用品,物质生产资料,人的基本动作,事物的基本形状、数目、方位、时间等等的词。如“日、雨、人、口、东、上、走、打、好、新、一、父、弟、因为”等。普遍性或称全民性,是指为某一社会成员普遍使

40、用,不受地区、阶层、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如上述词语就都具有普遍性。能产性是指有很强的构词能力,如“人”可以构成“人民”、“人口”、“主人”、“人才”、“人道”、“人间”、“人格”、“人工”、“人类”、“人力”等等。 (参见教材P133134)二、在语言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中,词汇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最为密切,社会生活中事物现象的发展变化往往及时地反映到词汇中来,所以语言中词汇的发展变化最快。词汇发展的情况有以下几种:旧词的消失;新词的产生;名称的改变;双音词的增多。(例见教材P135)三、词汇规范化要坚持普遍、需要、明确三项原则。普遍,是指要吸收大家普遍使用的词语;需要,是指吸收能反映当前

41、社会的发展,能适应语言表达上的需要的词语;明确,是指选择意义最确切的、最容易为人们所理解的词语,作为普通话词语。 (参见教材P136)四、改正句中用词不规范的毛病 “尊爱”是任意压缩词语,改为“尊敬和爱戴”; “气息”用词语意不准确,改为“气候”; “试了几次验”是乱拆词语,改为“试验了几次”; 滥用音译词,将“麦克风”改为“话筒”; 生造词语,将“疯蛮”改为“疯狂”; 任意压缩词语,将“战英”改为“战斗英雄”; 滥用古语词,文白夹杂,将“黎民”改为“公民”; 滥用方言词,将“冰冻荷兰水”改为“冰汽水”; 滥用方言词,将“白相”改为“玩”; 滥用方言词,将“写字间”改为“办公室”、“辰光”改为

42、“时候”。第五节 词汇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一、语素知识的运用(一)运用语素知识正确解释词义(二)利用语素知识辨析同义词(三)运用语素知识帮助纠正错别字二、词义知识的运用(一)词义色彩的运用1、形象色彩的运用(1)运用词义的形象色彩,可以使意义更具体明确。(2)运用形象色彩,可以使语句的意思表达得形象真切,生动活泼。2、感情色彩的运用正确运用词义的感情色彩,可以在表情达意时褒贬分明;如果用错感情色彩,就会造成表达上的谬误。3、语体色彩的运用(1)词义的语体色彩运用得当,可使语言风格和谐,加强表达效果;反之,会给人以别扭之感,影响语言的表现力。(2)政论文、科技学术论文、应用文中,多用书面语

43、词;记叙文性文章中,则多用口语词。(3)语体色彩的运用,有助于刻画人物,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或性格特征。(二)多义词的运用1、联系具体语境2、避免多义词可能产生的歧义3、巧用歧义,使多义词产生“双关”的修辞效果三、成语的运用(一)正确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和用法有的成语可以直接从构成的语素义去理解整个成语的意义,如“痛改前非”;有的成语的整体意义不能从构成的各个语素义中推导出来,它的意义是高度融合的,如“指鹿为马”;有的成语中的语素义是古汉语的用法,如“汗牛充栋”中的使动用法。(二)掌握成语的修辞作用1、运用成语可使语句言简意赅,含蓄精辟2、运用成语可使语言生动形象,色彩鲜明3、成语连用可加强气势,

44、对举可形成对比(三)成语的活用活用成语可以收到特殊的表达效果。活用成语的常见方法有:1、抽换:从成语里抽出个别语素换上其他语素。2、拆嵌:把一个成语拆开,中间镶嵌进别的成分,增添新的含义。3、易序;变更成语的结构顺序,调动其中的组织成分。4、转用:突破成语一般用法,临时改变意义或故意贬义褒用、褒义贬用。(四)防止成语的错写、误读、滥用成语错写、误读、滥用的主要原因是对成语的意义(语素义和整体意义)不理解,因此,要正确运用成语,必须了解成语的来源,弄清其含义。四、词语释义(一)释义的重要性(略)(二)释义的原则释义的原则是:观点正确;概括正确;表达明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词语释义还应当做到: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对象;要有重点;要词不离句。(三)释义的方法1、词典常用的方法词典常用的释义方法有:下定义法、分解语素法、描写形容法、同义对释法、反义否定法、探源说明法等。2、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词语释义小学语文教学的词语释义,要针对小学生的实际水平,在教学方法方面适当运用形象直观、造句举例、比较联系等方法。此外还可以在词典常用的几种释义方法的基础上,按照词的内容特点综合上述方法进行释义,释义用语也可以比词典释义详细些。(1)表示事物现象的词语的释义用下定义的方法来解释表示事物、现象的词,也可以用同义对释的方法。(2)表示动作行为的词语的释义在语文教学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