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资料分享_第1页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资料分享_第2页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资料分享_第3页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资料分享_第4页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资料分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资料1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1 1整体观念定义: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学十分重视人体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同时,认为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和机体自身的整体性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具体论述包括:11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结构组成:人体是由若干脏器、组织、器官组成。各个脏器、组成、器官都有各自的生理功能,这些

2、各自的不同生理功能又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决定的机体的整体统一性。机体整体统一性的形成,是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作用来实现的。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XXX成一个有机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来完成机体统一的功能活动。这种五脏一体观反映出人体内部器官是相互XXX的,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生理功能:中医学认为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一方面靠各脏腑组织发挥自身的功能,另一方面靠脏腑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约作用,才能维持人体自身生理平衡。这就是生理功能方面局部与整体的统一。这种整体

3、作用只有在心的统一指挥下才能生机不息。另一方面,中医学的气血津液理论和形神统一学说,则反映了功能与形体的整体性。整体观念还体现于“阴平阳秘”和“亢则害,承乃治,治则生化”等理论,表明人体阴阳的制约、消长和转化,以及五行的相生相克等,都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基本条件。病理变化:中医学在分析病证的病理机制时,首先着眼于整体,着眼于局部病变所引起的整体性病理反映,把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性病理变化统一起来,既重视局部病变和与之直接相关的脏腑、经络,也不忽视病变之脏腑、经络对其他脏腑、经络产生的影响。疾病诊断:中医学认为,人体局部与整体是辩证的统一。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盛衰有关。人体各

4、个脏腑、组织、器官在生理和病理上的相互XXX、相互影响,决定了在诊治疾病时,可以通过五官、形体、色脉等的外在变化,了解和判断内脏病变,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如舌:人体内部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疾病的轻重顺逆等,均可呈现于舌,所以察舌可以测知内脏的功能状态。疾病治疗: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故治疗局部疾病,也必须从整体出发,才能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心开窍于舌,心与小肠相表理,故可用清心泻小肠火的方法治疗口舌糜烂。养生防病:中医养生也十分重视整体观念。中医学强调要形神共养以养生防病,同时,要形神共调以康复治疗疾病。11 2人体与自然界的统一性自然界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

5、的变化又可以直接可间接影响人体,使机体产生相应的反应。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生理:在四时气候变化中,春属木,其气温;夏属火,其气热;长夏属土,其气湿;秋属金,其气燥;冬属水,其气寒。因此,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为一年中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在这种气候变化规律的影响下,生物体就会有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等相应的适应性变化。人体也不例外,必须与之相适应。(如汗、脉)病理:四时气候变化是生物生长化收藏的重要条件之一,但有时也会成为生物生存的不利因素。如果气候剧变超过了人体调节功能的一定限度,或者机体的调节功能失常,不能对自然变化作出适应性调节时,就会发生疾病。四时季节气候都有不同的特点

6、,故除了一般疾病外,常常可发生一些季节性多发病或时令性流行病。此外,某些慢性疾病,多在气候剧变或季节交替时发作或加重。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生理:在昼夜晨昏的阴阳变化过程中,人体也必须与之相适应。虽然一昼夜的寒温变化不如四时季节那样明显,在对人体也有一定的影响。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这种人体阳气的昼夜变化,即反映了人体在昼夜阴阳的自然变化过程中,机体生理活动的适应性变化。病理:昼夜变化对疾病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疾病,多是白天病情较轻,夜晚较重。故曰:“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地区方域对人体的影响

7、: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而某些地方性疾病更是和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总之,由于人与自然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故因时、因人、因地制宜,也就成为中医治疗学的重要原则。因此,在辨证论治过程中,必须注意和分析外在环境与内在整体的有机XXX,从而进行有效的治疗。同时,中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应,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主动的。人类不仅能主动地适应自然,更能主动地改造自然,和自然作斗争,从而提高健康水平,减少疾病的发生。11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中医学认为,人生活在纷纭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其生命活动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人与社会环境是统一的,相互XXX的。

8、人不单是生物个体,而且是社会中的一员,具备社会属性。人体的生命活动,不仅受到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而且受到社会环境变化的制约。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法律、婚姻等社会因素,必然通过与人的信息交换影响着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心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而人也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维持着生命活动的稳定、有序、平衡、协调,此即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12辨证论治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研究和处理方法,是中医学的基本特色之一。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

9、、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施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的治疗(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辨证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论治的正确与否。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XXX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是指导中医临床工作的基本原则。中医认识并治疗疾病,是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相结合。(一般而言,简单疾病既以辨病论治即可,如驱蛔杀虫。)同时,中医学辨证论治既区别于见痰治痰等的局部对

10、症疗法,又区别于那种不分主次和阶段,一方一药对一病的治病方法。辨证论治作为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由于它能辩证地看待病和证的关系,既可看到一种病可以包括几种不同的证;又看到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同一种证,因此,在临床治疗时,还可以在辨证论治的原则指导下,采取“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方法来处理。中医学治疗疾病主要的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病机的区别。所谓“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实质上是由于“证”的概念中包涵着病机在内的缘故。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法则,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1试述整体观念在医学模式转变中的作用和意义。要点一、中医学的整体观

11、念。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不仅认为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且认为人与自然、社会也是一个统一体。它以人为中心,以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为背景,用系统论的整体性原则、XXX性原则对生命、健康、疾病等重要医学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阐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精神与形体以及形体内部的整体性XXX。如果说中医学属什么医学模式的话,根据中医学的整体观,可以把中医学的医学模式概括为“自然一社会一形神”医学模式。要点二、中医学的健康与疾病观。中医学的整体观把人体的健康与疾病放到自然与社会环境中作全方位考察,认为人体自身的结构与机能的完整统一、形与神俱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是其健康的保证,而这种人体自身的稳态及其与

12、自然、社会环境协调的被破坏则标志着疾病的发生。因此,中医学的整体观在讨论健康与疾病等医学重大问题时,不仅着眼于人体本身,而且重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体的各种影响。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要求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既要顺应自然法则,因时因地制宜,又要注意调整病人因社会因素导致的精神心理异常,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要点三、综合分析。由上分析可见,中医学的整体观从宏观上勾划出了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全部框架,并且给这一现代医学模式增添了新的内容天人相应观,钱学森曾指出:“人体科学一定要有系统思想,而这就是中医的观点,”中医学的整体观正是用系统论的整体性原则、XXX性原则来

13、研究人体的,因而在中医学的理论中,包含有建立在系统论基础上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特点。根据整体观而建立的中医学的自然一社会一形神医学模式,恰好弥补了单一生物医学模式的内在缺陷。因此,深人研究中医学的整体观及其医学模式,必将对医学模式的转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1病、证、症三者的定义及关系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病的概念反映了某一种疾病全过程的总体属性、特征和规律。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由于证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邪正关系,因而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

14、本质。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的、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病、证、症三者的关系:病、证、症三者既有区别又有XXX。病与证,虽然都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但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在现阶段。症状和体征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疾病和证候都由症状和体征构成。有内在XXX的症状和体征组合在一起即构成证候,反映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变本质;各阶段或类型的证候贯串并叠合起来,便是疾病的全过程。一种疾病由不同的证候组成,而同一证候又可见于不同的疾病过程中。1阴阳学说定义: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即

15、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世界本身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阴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由于阴阳的对立统一矜持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内部所固有的,所以,宇宙间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都是阴和阳的对立统一矛盾运动的结果。阴阳的属性:阴和阳代表着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事物属性。一般而言,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阴和阳的相对属性引入到医学领域中来,则将对于人体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

16、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阳;将对于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阴。阴阳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是指任何事物,均可以阴阳的属性来加以区别。相对性:是指:一是用阴阳来概括或区分事物的属性,必须是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才具有实际意义。二是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和咱相对性体现于:一方面在一定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别一方面则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 1阴阳的对立制约首先,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阴阳既是对立,又是统一,统一是对立的结果。对立是二者之间相反的一面,统一是二者

17、之间相成的一面。没有对立也就没有统一,没有相反也就没有相成。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于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消长。相互制约的过程,也就是相互消长的过程,没有消长,也就没有制约。阴阳相互制约和相互消长的结果,取得了统一,即取得了动态平衡,称之为“阴平阳秘”。所以,人体之所以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就是阴与阳相互制约、相互消长取得统一的结果。只有阴阳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消长,事物才能发展变化,自然界才能生生不息。其次,阴阳学说认为阴阳对立的两方面,不是平平静静各不相关地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是处在互相制约、互相消长的动态平衡之中。取得了动态的平衡,则机体可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若这利动态平衡遭到

18、破坏,便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就是说明了阴阳的制约、消长失调,会导致疾病的发生。1 2阴阳的互根互用首先,阴阳二者是对立统一的,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故说“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阴阳之间的这种互相依存关系,称之为阴阳的互根互用。其次,阴阳互根互用在人体中的主要体现。阴阳之间的互根互用不仅体现于相对物质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如气血),而且还体现于机体的相对功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如兴奋和抑制),同时,还体现于物质和功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19、物质属阴,功能属阳,功能是物质运动的结果,世界上没有还运动的物质,因而也就不存在没有功能的物质和没有物质运动的功能,二者之间同样存在着互根互用的关系,所以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阳依赖于阴而存在,阴也依赖于阳而存在。如果由于某些原因,阴和阳之间这种互根互用关系遭到破坏,就会导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甚则“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而死亡。再次,阴阳的互根互用,还是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13阴阳的消长平衡定义:指阴阳之间的平衡,不是静止的和绝对的平衡,而是在一定限度、一定时间内的“阴消阳长”、“阳消阴长”之中维持着相对的平衡。阴阳的消长平衡,符合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消

20、长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规律。也就是说,在绝对运动之中包含着相对的静止,在相对的静止之中又蕴伏着绝对的运动;在绝对的消长之中维持着相对的平衡,在相对的平衡之中又存在着绝对的消长。事物就是以绝对的运动和相对的静止、绝对的消长和相对的平衡之中生化不息,而得到发生和发展的。(如四季气候变化的阴阳消长关系、人体的功能兴奋和抑制在一日中的阴阳消长转化等)但是,阴阳的消长虽然是绝对的,平衡虽然是相对的,但决不能忽视相对平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为只有不断地消长和不断地平衡,才能失去事物的正常发展,对于人体来说也就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如果只有“阴消阳长”而无“阳消阴长”,或只有“阳消阴长”而无“阴消阳长”,

21、则破坏了阴阳的相对平衡,形成阴或阳的偏盛或偏衰,导致阴阳的消长失调,进而出现病理状态。(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阳消长平衡的四种类型:此消彼长;彼消此长;此消彼亦消;此长彼亦长。14阴阳的相互转化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对立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阴阳相互转化一般都表现在事物变化的“物极”阶段,即“物极必反”。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过程的话,则阴阳转化便是在量变基础上的质变。阴阳的相互转化虽然也可发生突变,但大多数是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阴阳的相互转化,必须具各一定的条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言:“重

22、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这里的“重”和“极”就是促进阴阳转化的条件。在这里,条件是主要的,没有一定的条件,阴阳之间便不能相互转化。总结综上所述,阴和阳是事物的相对属性,因而存在着无限可分性;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等,说明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是孤立的、静止不变的,它们之间是互相XXX、互相影响、相反相成的。1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人体的一切组织结构,既是有机XXX的,又可以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人体组织结构的上下、内外、表里、前后各部分之间,以及内脏之间,无不包含着阴阳的对立统一。就人体的大体部位来说,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

23、阳,体内属阴。就其背腹四肢内外侧来说,背属阳,腹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以脏腑分,五脏属里,藏精气而不泄,为阴;六腑属表,传化物而不藏,为阳。五脏之中,心、肺居于上部为阳;肝脾肾位于下部属阴。具体到每一脏腑,则又有阴阳之分。1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对于人体的生理功能,中医学也是用阴阳学说来加以概括说明的。认为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的结果。如以功能与物质相对而言,功能属阳,物质属阴,物质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就是阴阳对立统一关系的具体体现。所以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1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阴阳是互根互用、互为消长的,所以,阴阳的相对协调

24、是健康的表现;某种原因而使阴阳失调,就会导致阴阳的偏盛偏衰而发生疾病。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到正气和邪气两个方面。正气实质上是指整个机体的结构与功能,包括人体的抗病力等;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正气和邪气均可以阴阳来区分其属性。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斗争,皆可用阴阳的消长失调,即偏盛偏衰来概括。阴阳偏胜:即阴胜、阳胜,是属于阴或阳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变。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阳胜一般是指阳邪致病,是阳的绝对亢盛;但阳长则阴消,阳偏胜必然要导致伤阴,故说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是指因阳邪所致疾病的性质而言;阳胜则阴病是指阳胜的病变必然损伤人体的阴液。同理论证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以及阴胜则寒与阴胜则阳

25、病的性质。阴阳偏衰:即阴虚、阳虚,是发球阴或阳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变。阴或阳任何一方的不足,必然导致另一方的相对亢盛。阳虚则寒:阳虚是人体的阳气虚损,阳虚不能制约阴,则阴相对偏盛而出现寒象,故说“阳虚则寒”。阴虚则热:阴虚是人体的阴液不足,阴虚不能制约阳,则阳相对偏亢而出现热象,故说“阴虚则热”。由上可见,尽管疾病的病理变化复杂多变,但均可用阴阳失调来概括说明。“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是中医学的病机总纲。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阴阳俱损:机体阴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另一方的不足。称为“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阳损及阴或阴损及阳,任其发展,最终会导致“阴阳两虚”,

26、“阴阳两虚”并不是阴阳的对立处于低水平的平衡状态,同样存在着偏于阳虚或偏于阴虚的不同。阴阳转化:人体阴阳失调而出现的病理现象,还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各自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阳证可以转化为阴证,阴证可以转化为阳证。即所谓之“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14用于疾病的诊断由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在于阴阳失调,所以任何疾病均可以用阴可阳来加以概括说明。故说“善诊者,查色按脉,先别阴阳”。在辨证方面,虽有八纲辨证,但八纲中又以阴阳作为总纲,表、实、热属阳;里、虚、寒属阴。临床辨证过程中,首先要分清阴阳,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做到执简驭繁。阴阳大则可以概括整个病证的属性,小则可以

27、分析四诊中的一个具体脉症。色泽的阴阳:鲜明者病属阳;晦暗者病属阴。声息的阴阳:语声高亢宏亮,多言而躁动者,多属实属热,为阳;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者,多属虚属寒,为阴。呼吸微弱,多属于阴证;呼吸有力,声高气粗者,多属于阳证。脉象的阴阳:以部位分,则寸为阳,尺为阴;以脉动过程分,则至者为阳,去者为阴;以至数分,则数者为阳,迟者为阴;以形态分,则浮大洪滑者为阳,沉小细涩者为阴。15用于疾病的治疗由于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故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是治疗的基本原则。(谨查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阴阳学说用以指导疾病的治疗,有如下两方面。一是确定治疗原则。阴

28、阳偏胜的治疗原则:若阴或阳偏胜而其相对的一方并没有构成虚损时,即可采用“损其有余”的方法。若其相对一方有偏衰时,则当兼顾其不足,配合以扶阳或益阴之法。阳胜则热属实热证,宜用寒凉药以制其阳,此即“热者寒之”。阴胜则寒属寒实证,宜用温热药以制其阴,此即“寒者热之”。总体而言,其法可称之为“损其有余”、“实者泻之”。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不能用寒凉药直折其热,须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滋阴壮水法,以抑制阳亢火盛。亦即内经所谓之“阳病治阴”和张景岳所称之“阳中求阴”。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不能用辛温发散药以散阴寒,须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之扶阳益火法,

29、以消退阴盛。亦即内经所谓之“阴病治阳”和张景岳所称之“阴中求阳”法。总之,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阳盛者泻热,阴盛者祛寒;阳虚者扶阳,阴虚者补阴。以使阴阳偏胜偏衰的异常现象复归于平衡协调的正常状态。二是归纳药物的性能。药物的性能,主要靠它的气(性)、味和升降浮沉来决定,而药物的气、味和升降浮沉,皆可用阴阳来归纳说明。药性主要是寒热温凉四种,其中寒凉属阴,温热属阳。五味指酸苦甘辛咸五味,有些药物还具有淡味或涩味,其中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升降浮沉中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为浮散,沉为重镇等作用。一般而言,升浮者为阳,沉降者为阴。治疗疾病,总体即是根据病证的阴阳胜衰情况,确定治疗原则

30、。再结合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选择相关药物,以纠正由疾病引起的阴阳失调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五行学说五行:即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五行学说:是在“五材“说的基础上,进一步引申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XXX,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协调平衡。1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11五行的特性木的特性:“木曰曲直”。曲直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均是枝干曲直,向上向外舒展。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的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火的特性:“火曰炎上”。

31、炎上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因而引申为具有湿热、升腾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土的特性:“土稼穑”。稼穑是指土有播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因而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金的特性:“金曰从革”。从革指变革,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水的特性:“水曰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均归属于水。12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和归类五行学说是以五行的特性来推演和归类事物的五行属性的。所以事物的五行属性,并不等同于木火土金水本身,而是将事物的性质和作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而得出事物的五行属性。(如方位、五脏等)事物的五

32、行属性可用取象类比和推演络绎两种方法来归类。此外,五行学说认为,属于同一五行属性的事物都存在着相关的XXX。事物以五行的特性来分析、归纳,把自然界各种事物归结为木火土金水的五行系统。对人体来说,即是将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功能,归结为以五脏为中必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13五行的生克乘侮生克制化:相生: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相克: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作用。相生、相克在五行学说中认为是自然界的正常现象,在人体生理来说,则是正常生理现象。五行相生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生我者

33、为母,我生者为子,故五行中的相生关系又称为母子关系。以火为例,生我者为木,我生者为土。克我和我克,克我者是“所不胜”,我克者是“所胜”。以火为例,克我者为水,我克者为金。“生我”和“我生”是五行中的相生,但生中有克。“克我”和“我克”是五行中的相克,但克中有生。生我者制我生者,我克者生克我。讨论(包括制化关系)五行制化关系是五行生克关系的相互结合。而五行的相生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事物就会过分亢盛而为害,就不能维持事物间的正常协调关系。因此,必须有克有生,相反相成,才能维持和促进事物的平衡协调和发展变化。而且从五行相反相成的生克制化中,可以看出五行之

34、间的协调平衡是相对的。因为相生相克的过程,也是事物运动变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时刻会出现一定限度的太过或不及的现象,而这种现象的出现,其本身会引起再一次生克制化的调节,随之再出现再一次的协调平衡。这种不平衡中求平衡,平衡又被新的不平衡代替的运动,不断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乘侮:五行之间的相乘、相侮,是指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遭到破坏后出现的不正常相克现象。相乘:乘即以强凌弱之意。是指五4五中甘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异常相克反应。原因有二:一是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过于强盛,因而造成对被克制的一行克制太过,促使被克的一行虚弱,从而引起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异常。二是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虚

35、弱,因而为它克我一行的相克显得相对的增强,而其本身就更虚弱。相侮:侮指反侮。指由于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强盛,对原来克我的一行进行反侮,所以反侮亦称反克。原因有二:一是某一行特别强盛时,不仅不受克我一行的克制,反而对其进行反侮;二是某一行本身十分虚弱,不仅不能克制所应克的一行,反而反到其反侮。相乘与相侮的区别与XXX:二者均是不正常的相克现象,主要区别:前者是按五行的相克次序发生过强的克制,而形成五行间的生克制化异常;后者是与五行相克次序发生相反的克制现象,而形成五行间的生克制化异常。主要XXX:在发生相乘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侮;发生相侮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乘。1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1说明五脏的

36、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五行学说将人体的内脏分别归属于五行,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同时将人体的脏腑组织结构,分别配属于五行,将自然界的五方、五时、五气、五味、五色等与人体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官等XXX起来,进一步把人与自然环境统一起来。充分表达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五脏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XXX的。五脏的五行归属,不仅阐明了五脏的功能特性,而且还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来说明脏腑生理功能的内在XXX,亦即五脏之间既说明有相互资生的关系,又有相互制约的关系。总体而言,五行学说在生理方面的应用,可概括为以下三点:一是五脏配五行,五脏又

37、XXX着自己所属的五体、五官、五志等,从而把机体各部分联结在一起,形成了中医学的以五脏为中必的生理病理体系,体现了人体的整体观。二是根据五行生克制化规律,阐释机体肝心脾肺肾五个系统之间相互XXX、相互制约的关系,进一步确立了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的基本观念。三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五行归属,说明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相互XXX的统一性。12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五脏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传变:本脏之病可以传至他脏,他脏之病也可以传至本脏,这种病理上的相互影响称之为传变。以五行学说说明五脏疾病的传变,可分为相生关系的传变和相克关系的传变。相生关系的传变:母病及子:指疾病的传变,从母脏传及子脏。子病犯母

38、(子盗母气):指疾病的传变,从子脏传及母脏。相克关系的传变:相乘:是指相克太过为病。一种是一方力量过强,而致被克一方受到过分的克伐;一各是被克一方本身虚弱,不能伤受对方的克伐,从而也可出现克伐太过的病理现象。相侮(反侮):是指相克的反向而致病。一种是由于在方太强,不仅不受克已一方所克制,反而对克已一方进行反克;另一种是由于一方虚弱,丧失克制对方的能力,反而受到被克一方的克制,导致反克的病理现象。总之,五行学说认为五脏病变时的相互传变,均可以五行间的生克乘侮规律来阐明。同时认为按相生规律传变时,母病及子时病情较轻,子病犯母时病情较重;按相克规律传变时,相乘时病情较重,相侮时病情较轻。同时,必须指

39、出,五脏之间的相互XXX是以它们之间的生理功能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配合来实现的。因此,事实上并不能完全用五行间的生克规律来阐释。在疾病的情况下,由于受邪性质不同、患者禀赋的强弱,以及各个疾病本身的发生发展规律的不同,疾病时的五脏传变,也并不完全按照五街上的生克乘侮规律进行。13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用于诊断:“有诸内者,必形诸外”。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当内脏有病时,人体内脏功能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异常变化,可以反映到休表相应的组织器官,出现色泽、声音、形态、脉象等诸方面的异常变化,由于五脏与五色、五音、五味等都归属于五行,因此,在临床诊断疾病时,便可综合四诊所得材料,根据五行归属及其生克乘侮

40、的变化规律,来概括和推断病情。用于治疗:在疾病治疗过程中,除对所病本脏进行处理外,还应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调整各脏之间的相互关系。五街上学说可用以确定和制定具体的治疗原则和方法。根据相生规律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治疗原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治疗方法: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等。根据相克规律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治疗原则:抑强扶弱。治疗方法: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等。此外,五行学说在治疗上同样还可用于指导针灸疗法和精神疗法等。1藏象此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1藏象学说即是通过对人体生理

41、、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藏象学说以脏腑为基础。脏腑是内脏之总称。分为脏、腑、奇恒之腑三类。脏即心、肝、脾、肺、肾;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腑是指这一类腑的形态及生理功能均有异于六腑,不与水谷直接接触,而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而且还具有类似于脏的贮藏精气的作用,故称为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五脏的共同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脏病多虚,治疗时脏实者可泻其腑。六腑的共同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腑病多实,治疗时腑虚者可补其脏。1藏象学说的形成主要因

42、由一是古代的解剖学知识;二是长期来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三是反复的医疗实践,从病理现象和治疗效应来分析和反证机体的某些生理功能。1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是以脏腑分阴阳,一阴一阳相表里,脏与腑是一个整体。(一脏一腑相表里的依据是A经络循行路线的阴阳相对和相互络属;B某一脏与某一腑之间在生理功能上的紧密XXX。)二是五脏与形体诸窍联结成一个整体。三是五脏生理活动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四是五脏生理功能之间的平衡协调是维持机体内在环境相对恒定的重要环节;同时,通过五脏与形体诸窍的XXX,五脏与精神情志活动的关系,来沟通体内外环境之间的XXX,维持体内外环

43、境间的相对平衡协调。1试述脏象学说与脏腑理论的关系。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内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脏象学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对于阐明人体的生命活动、病理变化,指导临床实践具有普遍的意义。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这一整体观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脏为阴,腑为阳。一阴一阳相为表里,脏与腑是一个整体。如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分别相为表里。五脏与形体诸窍联结成一个整体。五脏各有外候,与形体诸窍各有特定的XXX。如心,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开窍于舌;肺,其华在毛,其充在皮,开窍于鼻;等等。五脏的生理活动与精神情志活动密切相关。脏象学说

44、认为,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由“心”所主,并与五脏各有一定的关系,故有“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的理论。同时脏象学说还认为,人的情志活动产生于五脏的功能活动,而情志过激又可损伤五脏,致五脏功能活动失常。故又有“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悲)”及“肾在志为恐”之说。由上可见,脏象学说以五脏为中心,XXX六腑、形体诸窍精神情志活动以及外环境(自然环境、社会因素等),构成了心、肺、脾、肝、肾五个生理病理系统。五个系统之间的协调,不仅维持着机体内在环境的稳定,而且也维系着内外环境之间的平衡。因此,脏象学说在研究脏腑的生理病理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时,是把整个

45、活的机体作为单位的。它把人体作为活的有机整体,在不割裂整体、不干扰正常生命活动的情况下,用以表知里的推导方法,把握整体的运动规律。脏象学说中的心、肺、脾、肝、肾等脏腑的名称,虽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病理的含义中,却不完全相同。脏象学说中的脏腑,不仅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是一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病理学概念。因此,脏象学说中的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可能包含着解剖生理学中几个脏器的生理功能,而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一个脏器的生理 功能,亦可分散在脏象学说的某几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中。1心心的主要生理功能: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全身的血均在脉中运行,均依赖于心脏的搏动

46、而输送至全身,发挥其濡养作用。人身之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脉道通利与否,营气和血液的功能是否健全,直接影响着血液的正常运行。心、血、脉共同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系统,这个系统的生理功能均属心所主,均有赖于心脏的正常搏动。而心脏的正常搏动,主要依赖于心气。心气充沛,才能维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血液才能正常运行于全身而发挥其濡养功能。另外,血液的正常运行,也有赖于血液本身的充盈,否则也可影响心脏的正常搏动和血液的正常运行。故而可见,血液的正常运行,必须以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为其最根本的前提条件。(病理表现)心主神志:神的含义:广义: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是指心所主之神志,即指人

47、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是大脑的生理功能,即大脑对外界事物的反映。但在中医学中则将其主要归属于心的生理功能。(正常之表现;异常之表现)心主神志与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正因为心具有主血脉的生理功能,所以才具有主神志的功能。心的在志、在体、在液、在窍心在志为喜。一般说来,喜对外界信息的反应属于良性的刺激,有益于心的生理功能。但喜乐过度则可伤及心神,影响其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心主神志功能过亢(喜笑不止);心主神功能不及(易悲)。在液为汗。汗是津液通过阳气的蒸腾气化后,从玄府排出之液体,亦即“阳加于阴谓之汗”。由于汗为津液所化,血与津液同源,故有“汗

48、血同源”说。在体合脉,其华在爪,在窍为舌。1肺(华盖、娇藏)肺的主要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包括主一身之气和主呼吸之气。一身之气:是指一身之气均归属于肺,由肺所主。肺主一身之气:首先体现于气的生成方面。特别是宗气的生成,主要依靠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水谷精气相结合。因此,肺的呼吸功能健全与否,直接影响宗气的生成,也影响全身之气的生成。其次,肺主一身之气还体现于对全身气机具有调节作用。肺的呼吸运动即是气和升降出入运动。肺有节律的一呼一吸,对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呼吸,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了体内外气体的交换。通过

49、不断地呼浊吸清,吐故纳新,促进着气的生成,调节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从而保证了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肺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均隶属于肺的呼吸功能。肺的呼吸均匀和调,是气的生成和气机调畅的根本条件。反之,呼吸功能失常,必然影响宗气的生成和气的运动,肺主持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的作用也就减弱;如果肺丧失了呼吸功能,清气不能吸入,浊气不能呼出,人的生命活动也就终结。但是,气的不足和升降出入运动异常,以及血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排泄异常,均可影响肺的呼吸功能而出现呼吸异常。主宣发和肃降宣发:是宣发和布散,是肺气向上的升宣和向外周的布散。包括三方面作用:一是通过肺的气化,排出体内浊气;二是将脾所转输的津液和水谷

50、精微布散到全身,外达于皮毛;三是宣发卫气,调节腠理之开合,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肃降:是清肃、洁净和下降,也就是肺气向下的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包括三方面作用:一是吸入自然界的清气;二是将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布散;三是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洁净。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是相反相成的矛盾运动,在生理情况下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在病理情况下相互影响。所以说,没有很好的宣发,就没有很好的肃降;没有很好的肃降,也必然会影响正常的宣发。主通调水道通:即疏通;调:即调节。肺的通调水道功能是指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肺主宣

51、发,不但将津液和水谷精微宣发至全身,而且主司腠理开合,调节汗液的排泄。肺主肃降,不但将吸入的清气下纳于肾,而且也将体内的水液不断地向下输送,成为尿液经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排出体外。故说“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朝百脉、主治节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的交换,然后再输布到全身。肺主治节,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一是肺主呼吸,人体的呼吸运动是有节奏地一呼一吸;二是随着肺的呼吸运动,治理和调节着全身的气机,即是调节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三是由于调节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因而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四是肺的宣发、肃降,治理和调节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因

52、此,肺主治节,实际上是对肺的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肺的在志、在体、在液、在窍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皮毛,包括皮肤、汗腺、毫毛等组织,是一身之表,依赖于卫气和津液的温养和润泽,成为抵御外邪侵袭的屏障。1脾脾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运化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分为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方面。运化水谷: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实际上是在胃和小肠进行的,但必须依靠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将水谷化为精微。同样,也只有依赖脾的转输和散精功能,才能把水谷精微布散至全身。(脾主为胃行其津液)因此,脾运化功能旺盛,则机体消化吸收功能健全,才能为化生精、气、血、

53、津液提供充足的养料,才能使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筋肉皮毛等得到充足的营养,而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故说“脾为后天之本”、“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若运化功能不足,则(一系列病理表现)运化水液:指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饮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多属于液态状物质,所谓运化水液的功能,即是对被吸收的水谷精微中多余水分,能及时地转输至肺和肾,通过肺、肾的气化功能,化为汗和尿液排出体外。此功能正常,则可防止水液在体风发生不正常停滞,从而防止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的生成。(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主升清升是指脾气以上升为主的运动特点。清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升清即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上输于心、肺、头

54、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故说“脾以升为健”。升降是脏腑气机的矛盾运动。一方面,脾的升清是和胃的降浊相对而言的。也就是升清和降浊相对而言;另一方面是脏腑之间的升降相因,协调平衡是维持人体内脏相对恒定于一定位置的重要因素。主统血是指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之中流行,防目逸出脉外的功能。脾统血的主要机制实际上是气的固摄作用。脾的运化功能健旺,则气血充盈,气的固摄作用较健全,血液不会逸出脉外而致出血。反之则是(病理状态)。因脾气主升,故多以便血、尿血、崩漏等称作脾不统血。脾的在志、在体、在液、在窍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全身的肌肉,都需

55、要依靠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来营养,才能使肌肉发达丰满,身体健壮。反之,则(病理状态),故说“治痿独取阳明”。1肝(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肝的主要生理功能主疏泄肝的疏泄功能反映了肝为刚脏,主升主动的生理特点,是调畅全身气机,推动血和津液运行的重要环节。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调畅气机气机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机体的脏腑、经络、器官等的活动,全赖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肝的生理功能特点是主升主动,这对于气机的疏通、畅达和升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肝的疏泄功能是否正常,对于气的升降出入之间的平衡协调,起着调节作用。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经络通利,脏腑器官等的活动也就正常和调。若肝的疏泄

56、功能失常,则一肝的疏泄功能减退,可见气的升发不足,气机的疏通和畅达受阻,从而形成气机不畅、气机郁结等病理变化;二是肝的升发太过,则气的升发过亢,气的下降不及,从而形成肝气上逆的病理变化。甚则气升太过,血随气逆,出现吐血、咯血等表现。甚或突然昏不知人。(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二是促进脾胃运化功能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是脾胃正常升降的一个重要条件。肝的疏泄功能失常,不仅可影响脾的升清功能,在上则为眩晕,在下则为餮泄;还能影响胃的降浊功能,在上则为呕逆嗳气,在中则为脘胀疼痛,在下则为便秘。肝的疏泄功能有助于脾胃运化功能还体现于胆汁的分泌与排泄。胆与肝相连,胆汁为肝之余气积聚而成。胆汁的分泌

57、与排泄实际上是肝主疏泄功能的一个方面。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胆汁能正常分泌和排泄,有助于脾胃的运化功能,若肝气郁结,则(一系列病理变化)。三调畅情志情志活动属于心主神明的功能,但亦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因为正常的情志活动主要依赖于气血的正常运行,情志异常对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影响也在于干扰正常的气血运行。所以,肝的疏泄功能具有调畅情志的作用,实际上是调畅气机功能的派生的。此外,妇女的月经和排卵、男子的排精等与肝的疏泄功能也有密切关系。主藏血是指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于以下几方面。一是肝内必须贮存一定的血量,以制约肝的阳气升腾,勿使太过,以维护肝的疏泄功能,使之冲和调达。二是肝的藏血,还有防目出血的重要作用。三是肝的藏血功能,还包含着调节人体各部分血量的分配,特别是对外周血量的调节起着主要的作用。四是肝主藏血与调节血量的功能还体现于妇女月经来潮方面。由于肝具有主藏血的功能,所以人体各部分的生理功能,皆与肝有密切关系。另外,肝的调节血量的功能,是以贮藏血液为前提的。只有充足的血液贮备,才能有效地进行调节。历此,肝的调节血量功能,必须是藏血和疏汇功能之间的协调平衡,才能完成。肝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