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年级上册21 桃花源记1、理解性默写【海西】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写桃花源优美环境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文中与陆游“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个成语是:豁然开朗。 突出村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写桃花源人淳朴、热情好客的句子: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原因是: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出自本文的成语有【海西】:
2、0;世外桃源、黄发垂髫、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无人问津。 3、本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行踪为线索,从发现桃源-访问桃源-离开桃源。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表现了作者反对战乱,追求和平、幸福、自由生活的政治理想。【海西】 4、研读第二段,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描写的?【海西】答:活动:往来种作 穿戴: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精神状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说了些什么?为什么皆叹惋?【海西】 答:渔人说的是秦末以来的历史。桃源中人叹惋的是: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贪玩,为桃
3、花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 6、渔人偶遇桃源“处处志之”,最终却“不复得路”,其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海西】 示例:寄寓了作者对美好的理想社会的追求,以及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理想无法实现的矛盾思想。“桃源”即代表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文中的渔人虽“处处志之”,但终“不复得路”,暗示了桃源并不存在,这样的理想无法实现。 7、本文的寓言简洁而含蕴丰富,试举一例进行说明。【海西】 示例:在叙述渔人与村人相互问话时的语言就是一个证明,作者不正面叙述,而用“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来概括。显得非常简洁,但一切问话的内容尽在其中,又见其丰富。 8、“
4、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课后】 答:渔人见太守的目的是告诉他武陵郡中有此“绝境”,希望他派人去探个究竟,因此他一定会谈到自己发现桃源村的生活情状,还会谈到他归途中做标记的事。 9、“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中没有交代渔人的答语,试说说渔人是怎样回答的?【课后】 答:这可见作者的剪裁功夫。 村人问“今是何世”,渔人当答以“今是晋”; 村人会接着问“秦之后即晋乎”,渔人再答曰:“否,秦之后尚有汉魏,魏之后方为晋。” 作者不正面地详细叙述这一对话过程,却用总叙的方式把它浓缩在“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这句话里。这种省略方式最能反映出陶渊明的语言风格。 10、作者在本文中寄托了怎样的一种社会理想?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得以实现?试作评价。【课后】 答:社会理想: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和平恬静的社会。 不能实现。因为作者这一社会理想在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需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11、你怎样评价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这一理想社会?【导学】 答:作者描绘了一个没有战争、没有剥削、没有贫穷、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这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剥削、渴望和平安定的愿
6、望。但这个和平安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只能是不可实现的空想,同时它有一定的复古倾向。 12、渔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写渔人有怎样的作用?【补充】答:渔人是一个背信弃义、不守承诺的人。写渔人的作用:一方面与桃花源中的淳朴好客形成鲜明对比,加深人们对桃花源外社会的认识,突出了桃花源是理想的社会。另一方面,本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渔人是组织材料的需要。爱莲说1、理解性默写 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
7、涟而不妖。 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爱莲说以花喻人,托物言志。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表现莲花的纯洁质朴,喻君子的洁身自好;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呈现莲花的体态正直,喻君子的行为方正;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反映莲花的端庄美好,喻君子的志洁行廉。 3、爱莲说写"莲",为什么还写了菊和牡丹?作者对这三种花各持什么态度? 答:写菊和牡丹用于衬托“莲”之高洁(用菊正
8、衬莲,用牡丹反衬莲)。作者认为,牡丹虽艳丽富贵,但同于流俗,品格最下;菊花虽清逸脱俗,但隐逸避世,不值得效仿;莲花处于污浊环境,却洁身自好,难能可贵。4、说说“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句感叹表达作者怎么样的感情? 答: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社会风气的鄙弃。5、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怎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牡丹-“ 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 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 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鄙弃也
9、表明了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6、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莲“不染”“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不可亵玩”的特征所代表的可贵品质。 答:莲花代表的品质是:质朴、高洁,胸怀豁达,品行无邪;不拘繁文苟礼,美德广布四方,独立自主,威严不可亵渎。 7、莲花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古人有许多咏莲的诗句,你能默写几句吗? 答: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核舟记 1、本文介绍核舟的形状、构造、舟上的人物等,写得简明,细致,有条不紊,想想它是按照怎样的顺
10、序写的?【海西】 答:全文先总说,后分说,最后再总说。中间的分说部分以空间为顺序,先写船的正面,再写船背,核舟的正面,依次写船舱、船头、船尾,中部船舱,以船顶的箬蓬写到两旁的小窗,船头的三人,先总写三人的位置,再写苏、黄,后写佛印,舟尾两名舟子,先写居右者,后写居左者,船背部分,先说题款,再说印章。内容的安排尽然有序,层次分明。 2、哪句话能概括全文的中心意思?【海西】 答:嘻,技艺灵怪矣哉 3、写舟的正面却不是按照“船头中间船尾”这样的顺序写,而是将船头和中间部分的顺序加以颠倒。为什么要这样写?【海西】 答:两个原因: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舱,高起
11、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竟然可以关闭,由此说起能够引发读者的兴趣;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象感知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 这后一个原因尤为重要,如果我们把核舟比作一幅图画的话,那么,苏、黄、佛印三位泛舟者所在的船头是画的主体部分,而船舱就是背景部分了;先出背景,不仅可以引人入胜,还可以使读者初步领略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如果按正常顺序先写船头次写船舱,就不会产生这样的艺术效果。至于最后写船尾,这用不着细说,那两个舟子显然是用来烘托船头的三位游者的。 4、文中交代舟上人游览的地点以及周围的景物环境的句子是什么?【导学】 答
12、: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5、“核舟”的精湛技艺表现在哪些方面?【导学】答:用料体积小极小,所刻事物繁多,刻物情态必备。 6、你对文中所描绘的哪个人物印象最深?试简要说明。【导学】 答:佛印,从衣着、外貌、姿态等方面着笔,表现出放旷不拘的性格描写精细入微、神韵毕具。 大道之行也 1、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课后】 答:人人都能得到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2、“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
13、方?【课后】 答:两者都描绘了一幅没有剥削、没有阶级压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的境界显然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 3、试分析大道之行也与桃花源记在内容、写法和语言上的异同。【导学】 答:内容上两文的思想内涵式一致的,都构想了一个理想的世界。陶渊明虚构的“世外桃源”实际上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具体的生活风貌。写法上,前者论说,言简意赅地阐明时效性,后者记述,具体详尽地描写事情的经过。语言上,前者简洁质朴,直截了当;后者描述具体、形象生动。 4、课文中所提到的“大道”“大同”各指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
14、和认识?【海西】 答:文中“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大同”指理想社会。“大道”和“大同”都是当时当时人们头脑中的理想境界,两个词中带有明显的理想色彩,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5、怎样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理想?【海西】 答:“大同”社会是夏以前的社会形态,过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为大同”的说法。由此可见,“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说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模式,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孔子大同理想社会源自于“五帝之世”,同时又高于“五帝之世”。 6、请
15、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大同”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补充) 答:“大同”社会将是全社会的人都亲如一家,人人都能收到社会的关爱,老人有赡养,孩子快乐地成长,青年人、中年人为社会尽力工作,生活上又困难的人享受应有的保障,每个人都能安居乐业,男的有稳定的职业,女的有美满的家庭。人们珍惜劳动产品,货尽其用;在劳动中人们都会尽全力去工作,毫无自私自利之心。这样人们就能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三峡 1、理解性默写【海西】 (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写山高俊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3)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自非亭
16、午夜分不见曦月。 (4)写夏水的句子: 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5)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6)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7)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课后】 答: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3、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体会它们的语言特点。【
17、课后】答:春冬之景:“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秋景:“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素”、“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4、阅读下面这首诗,你能说出它和本文之间的某些联系吗?【课后】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答:文章的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
18、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啼;文章第一段则和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5、请用一句话概括作者笔下三峡景色的特色。【导学】 答:雄奇险拔、清幽秀丽。 6、文中第4段写出了三峡秋景怎样的特点?其中重点写了什么事物?为什么重点写它?【导学】答:写出了三峡秋景凄清肃杀而又奇异的特点。重点写了猿鸣。因为猿的鸣声凄异,它渲染了三峡秋天的萧瑟气氛。 7、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海西】答:夏天,写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险阻和江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凶险和疾速的特点;春冬之时,水退潭清,白色的急流回映着清光,绿色的水潭倒
19、映着景物的影子,突出了三峡春冬景色的清丽的奇秀;秋季的景色清冷寂静,水枯气寒冷,已无江水喧腾,而是以高猿哀鸣衬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8、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到两个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海西】 答:理由1:水流急(或速度快/水势迅猛/水流湍急等) 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理由2:落差大。 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9、古诗文中描写三峡的名句还有哪些?【海西】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
20、白夜夜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 10、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词,有什么作用?【海西】 答:进一步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了三峡秋季肃杀、凄凉气氛。 11、文章为何先写夏而后写春冬、秋,春冬为何放在一起写?【海西】答:作为三峡景色中最具有特色的是“山和水”,而其中最具魅力的三峡夏天迅猛凶险的江水,所以先写夏天景色,后写春冬的明丽多姿,最后写秋天的悲凉之景。这也符合读者情感认知的顺序。可见写景顺序的选择,是根据内容和读者认识而定的。 1、答谢中书书 1、理解性默写。【海西】 统领全文的句子:山川之
21、美,古来共谈。 主旨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视听结合,由静入动,充满生机的句子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色彩搭配,表现四季之美的句子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2、分析本文美在何处。【补充】 意境美。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相衬之美(也是山川之美美在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何处的答案) 结构美: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以点明全文中心,中间部分叙写山川之美,最后总括全文首尾呼应,写景部分,仰视再俯瞰,复平视,最后又分“夕”“晓”写。次序井然。
22、60;语言美。多用四字句,修饰词生动。 3、赏析句子: “猿鸟乱鸣”中“乱”字分析。 它写出鸣的状态,写出晨昏的热烈欢跃的气氛。 “沉鳞竞跃”“竞”的分析。 它写出“跃”的状态,静中有动,写出热闹的气氛。 4、本文表达的感情? 表达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记承天寺夜游 一:理解性默写 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表达作者复杂微妙情感的句子是:· 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通过比喻描写了月光的澄澈透明,又通
23、过写竹柏的影子,间接写出月光的明亮。 28 观潮 1、水军演戏的精彩场面 写参演战船之多的句子:艨艟数百分列两岸; 写阵势变化多端的句子: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写水兵在船上演练技艺之娴熟的句子:如履平地; 写双方习战之激烈的句子: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写声势之大的句子: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2、第一段写海潮的雄伟壮观,是从哪几方面进行正面描绘的?请各举一个相应的例子。(导学) 答:形:仅如银线;色:玉城雪岭;声:大声如雷霆;势:际天而来 3、作者引用杨诚斋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24、0;答:这两句诗从侧面对潮水的形象做了补充,同时也与段首“天下之伟观”照应,以此加强了读者对海潮之雄伟壮观的强烈印象,并为下文作铺垫。 29 湖心亭看雪 1、作者所描写的西湖雪景,透露出了怎样的精神?在文字上有什么特色?【导学】 答:透露出了悠远脱俗的精神。其文字简练自然,不事雕琢。 2、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体味本文所用的白描手法【课后】。 答:文中的白描能够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颇有韵味。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3、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哪些?【海西】 答: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4、“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海西】答:显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混濛一片,举目皆白的景象。 5、文中在叙写湖心亭奇遇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达了作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厂房租赁协议
- 2024企业劳动协议签订注意事项精解版B版
- 2024年度版权买卖合同(影视剧本)3篇
- 江南大学《高层建筑结构设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南大学《传感与检测技术》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佳木斯大学《数学史与数学文化》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佳木斯大学《公共卫生实践技能培训》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暨南大学《口腔粘膜病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胃插管术学习培训课件
- 济宁学院《设计素描》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节能低碳知识试题及答案(共90题)
-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适用情况评估报告
- 中国柑橘黄龙病研究30年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压轴题第2章整式的加减压轴题考点训练(学生版+解析)
- 厂家方案比较
- 食品检验检测技术的生涯发展
- 机械职业生涯规划书
- 稻盛和夫的实学经营与会计
- 建材家居招商培训课件
-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培训专题讲座
- 生物医药技术与创新培训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