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文化专题十则复习材料狼专题1、 作家作品简介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著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2、重点词语解释屠:宰杀牲畜,这里指屠户,宰杀牲畜卖肉的人。缀行:短语。紧跟着走。缀:连结,这里是紧跟的意思。并驱如故:短语。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苫蔽成丘:用草席遮盖成小山形状。苫:草席。蔽:遮蔽。眈眈相向:短语。瞪眼注视着(屠户)。眈眈:注视的样子。相向:对着他(屠户)。径去:短语。径直走开。径:径直。去:离开。犬坐:像狗似的蹲坐。犬:狗,这里是名词作状语。意暇甚:短语,神情悠闲得很。意:这里指神态。暇:空闲,这里是悠闲的意思。3、一词多义: 止
2、 同“只” 止有剩骨 停止 一狼得骨止 意 神情 意暇甚 想 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敌 攻击 恐前后受其敌 敌方 盖以诱敌 前 前面 恐前后受其敌 向前 狼不敢前 4、词性活用 洞:名词用为动词,打洞。一狼洞其中。 隧: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其一犬坐于前。 5、通假字 :止 同“只”,只有。止有剩骨。 6同学们虽然大多没有亲眼见过狼,但想必对于狼这一动物并不陌生。说起狼,同学们脑海里肯定会跃出许多关于狼的成语、谚语、歇后语。那同学们所熟知的有关狼的成语有哪些?狼狈为奸、狼吞虎咽、狼子野心、狼狈不堪、狼心狗肺、鬼哭狼嚎、狼烟四起、狼奔豕突等有关狼的
3、谚语:狼肚子里没有好心肝。狼披羊皮还是狼。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狼给羔羊领路最危险。可怜狼的人要被狼吃掉。可怜狼的猎人,羊群不会增多。狼行千里吃人,狗到天边吃屎。不开猎枪,打不住狼。除了我们中国有许多关于狼的生动形象的描述,其他国家的语言中也有许多关于狼的形象化说法。比如英语中就有这样的说法: The death of wolves is the safety of the sheep.(狼死羊安。) The wolf may lose his teeth , but never his nature. (狼的牙齿会掉,本性却改不了。) 7你们能否从有关狼的成语、谚语中看出狼历来在人们心目中的形
4、象是怎样的?贪婪 凶残 狡猾 惧怕 厌恶 狡黠智慧 聪明 机警 等。8对于这种动物,人们又会有怎样的态度呢?(惧怕、厌恶、憎恨称赞) 9母狼的智慧表现在哪里?(用智慧帮助全家过河。在万般无奈下,骗过老猎人,以自己的死换孩子的生。) 10蒲松龄写的狼中,屠夫和狼谁强谁弱?作者想表达狼的什么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一种心情?母狼的智慧中称“仅次于人聪明的动物是狼”,作者这么说有什么根据?在作者的笔下,狼又是怎样的一种形象?两篇文章在主题方面是不同的,但两篇文章也有相同之处。找出其中狼的相同点。1、都很聪明(狡黠) 2、最终都未能瞒过人 3、都被被人杀了辩论辩论正方:有人认为,狼的食肉性、凶残性对人类
5、以及家禽造成了不少伤害,应把这种动物斩尽杀绝让他在地球上消失。恐龙灭绝了,但人类照样生存发展着。反方:应该保护狼,保护生态平衡。通过对“狼”这一话题的探讨,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呢?知道了些什么?要辨证地分析和看待问题11刚才我们所讨论的对狼的态度都带有一定的情感倾向,我们来看看科学家又是怎样来描绘狼的?请看课本上中国大百科全书生物卷“狼”词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科学家和文学家的不同之处:科学家一般总是尽量把自己的感情色彩降到最低限度,科学地、客观地描述事物,以便读者能更清楚更真实地了解这些事物。 荷专题一、佳句积累 1、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6、 2、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 3、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4、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 。 6、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 。7、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8、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9、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二、五首荷花诗的内涵。(采莲曲【赏析】 采莲曲写的是采莲女,但作者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
7、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画面中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诗的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这里写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和罗裙仿佛用同一色调裁制而成,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像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一、二句而来,荷叶与罗裙,芙蓉与人面,色彩相同,形状相似,混杂在一起,难以分辨,只有在定睛细看时才勉强可辨;但稍不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了踪影,令人惊奇,又使人怅惘。“闻歌始觉有人来”,本已“不见”,
8、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仍然掩映于荷花荷叶之中,虽闻歌而仍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全篇借助一连串的动词“向”“开”“入”“闻”“觉”“来”,展现了采莲女在田田荷叶和艳艳荷花中若隐若现、忽有忽无的生动画面,画面上还响着欢快的采莲歌声,把人引进一个清新优美的意境之中。莲叶【赏析】莲叶这首小诗,吟咏莲叶,通篇不着一个“莲”字,但句句均未离开莲。不仅描写了莲叶的色彩、香味、形象,还特别写了莲叶在风中的动态美;诗中不仅从侧面写了人们对莲叶的喜爱,还进一步写了莲叶的高尚品质。这首诗仅二十八个字,却组成了四幅生机盎然的画面:舟行荷塘图、风摇荷叶图、荷塘浣纱图、鸳鸯戏莲图。在铺满莲叶的河塘里,荷叶是主体
9、,如果仅有荷叶,那还不够,太单调了,正因为有了舟,有了浣纱女,有了戏水的鸳鸯,才使整个画面更生动活泼,给人以不尽的美的享受。赠荷花【赏析】赠荷花是李商隐吟咏荷花的。诗的开头两句总写花的万幸和叶的不幸,以它们的“不相伦”反映出荷花独特品质的可贵。第三至六句,是诗的主体部分,群芳谱中,惟有绿荷、红菡萏与众不同。“惟有”二字,同中取异,以下四句,全承它而来,转写荷叶的伸张卷曲,荷花的开放闭合,种种风姿,天然无饰。“任天真”既写花,又是写人。最后两句进一层写荷花的“天真”之处。荷花的红花绿叶,互照互映互衬,即使到了红衰翠减、世人愁苦之时,仍然不相遗弃。这四句诗互补互承,从正反两方面完整地表现出荷花既能
10、同荣、又能同衰的坚贞不渝的品质。这首诗歌颂荷花能荣衰相依,实则表达了自己渴求知己、寻觅政治依托的心声。白莲【赏析】白莲一诗从“素花多蒙别艳欺”一句生发新意;然而它并没有黏滞于色彩的描写,更没有着意于形状刻画,而是写出了花的精神。特别是后两句,诗人从不即不离的空际着笔,把花写得若隐若现,栩栩如生。诗人借吟咏白莲,咏赞白莲的淡雅高洁、出污泥而不染,抒写白莲内心的幽恨,流露出诗人在隐居中孤高寂寞,自伤迟暮的情怀。全诗托物寄兴,把花拟人化,创造了一个既超凡脱俗又极平实具体的画面。莲【赏析】莲这首小诗,表达了诗人对莲子的喜爱之情,反映了诗人不以官场失意为意的恬淡闲适的心情。诗的开头两句叙事,交代了“卖莲
11、房”一事强烈地吸引了诗人,诗人连泛舟游西湖的打算都放弃了。在这平实的叙事中,透露出诗人对莲子的喜爱之情。“旋折荷花剥莲子”既写出了卖莲子者动作的迅速敏捷,也写出了诗人求购莲子的心情急切。“露为风味月为香”一句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用“露”和“月”来形容莲子的风味和香气,似乎不合情理,但这种形容却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和无穷的回味。)三、探讨“莲”中所寄托的情感。(爱莲说是一篇状物抒情、寓哲理于暗喻之中的名文。作者用具有高洁品格的“莲”自说,婉转地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文章从泛论入手,用“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统领全篇,以下便分说人们对花的各种喜爱。先举出菊花,从正面衬托下面要
12、写的莲花;并举出陶渊明来衬托自己。再举出牡丹,从反面衬托下面要写的莲花;并举出“世人”,一面和上文的“独”字对照,一面来衬托自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句话里包含七个短语,细致传神地描绘了莲花的形象和品格。实际上是借莲喻己,托莲言志。在第二段中,作者对菊花、牡丹、莲花作出评论,表明爱憎。这段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层,将三种花的性格作了比较描写,起到了评菊花、抑牡丹、赞莲花的作用,从而使莲花的形象更为丰满,更加突出。第二层,用一个“噫”字表示感慨,进而对爱花人进行品评,点明题旨。“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
13、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三句,陈述、疑问、感叹变化使用,表达了复杂的思想感情,特别是颠倒了原来叙写三种花的顺序,将牡丹放在最后评述,备见作者用心。文章意在以爱菊、爱莲人数之少来衬托爱牡丹人数之多,鄙弃追名逐利的恶浊世风,一“独”一“甚”,一褒一贬,对比鲜明强烈。最后一句,暗讽世人,却不直说,偏用反语,一个“宜”字,委婉含蓄,寓意深刻。这篇说结构严谨有序。全文以“莲,花之君子者也”一句点明题旨,提纲挈领,围绕“君子”超世脱俗、不同流合污的美德这一中心,组织材料。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开篇,接着从中挑出菊、牡丹、莲三种花来写,又以菊和牡丹衬托莲花,突出重点。在着重描述莲的形象和品格,充
14、分表现作者倾慕之情的基础上,展开对三种花和爱花人的品评,用三种花来象征三种人,从而表达作者对三种人的不同感情、不同态度,自然地借花言志,表达全文主旨。文章以“爱”为线索,贯穿始终,将全文连缀成整体,结构严谨,首尾呼应。、研究芙蕖中所蕴涵的情感,进一步体会荷中的美感。(芙蕖的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来写莲,既肯定了莲“可目”的观赏价值,更重视其实用价值。)、归纳二篇文章的写作思路。(物- - -物之品- - -人之品 托物 言志)四、思考 1、你发现荷花常常被赋予哪些含义? 清纯、高洁、脱俗、正直、娴静等品质 2、荷花飘香北海
15、夜、爱藕说、我爱莲有实三篇文章各是从什么侧面来咏莲的?它们又有什么共同点? 分别从“荷花”、“藕”、“莲子”三个角度来咏莲。三篇文章都借莲抒情,从精神方面体现人文关怀。 3、李渔的芙蕖以独特的视角来写荷,写出了荷的许多可人之处,“可目”、“可鼻”、“可口”各指莲的哪部分的作用? 可目:荷叶、荷茎、莲蓬;可鼻:荷花香;可口:莲子、藕。 4、佛教和荷花关系密切,请你探究这是为什么?古今文人学士爱莲和佛家爱莲有何不同?
16、; 荷花的老家在印度等热带地区,印度将荷花作为自己的国花。由于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所以两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人学士爱莲之形状、性格;佛家爱莲之纯洁、清静。 学习这两篇专题,对文言文要理解字词句意,对诗歌要准确背诵,并能感悟。要求了解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通过对荷的了解,增强对荷文化的感悟能力。荷专题练习一、佳句积累: 1、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2、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3、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4、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 。6、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
17、风摆柄柄香 。7、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8、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9、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二、简答题: 1、认真诵读专题中的选文,结合课外阅读,你发现荷花常常被赋予哪些含义? 清纯、高洁、脱俗、正直、娴静等品质 2、荷花飘香北海夜、爱藕说、我爱莲有实三篇文章各是从什么侧面来咏莲的?它们又有什么共同点? 分别从“荷花”、“藕”、“莲子”三个角度来咏莲。三篇文章都借莲抒情,从精神方面体现人文关怀。3、李渔的芙蕖以独特的视角来写荷,写出了荷的许多可人之处,“可目”、“可鼻
18、”、“可口”各指莲的哪部分的作用? 可目:荷叶、荷茎、莲蓬;可鼻:荷花香;可口:莲子、藕。4、佛教和荷花关系密切,请你探究这是为什么?古今文人学士爱莲和佛家爱莲有何不同? 荷花的老家在印度等热带地区,印度将荷花作为自己的国花。由于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所以两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人学士爱莲之形状、性格;佛家爱莲之纯洁、清静。狼专题练习一、给下列汉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眈 瞑 í 薪 隧 ì 苫 à 蔽 í 弛 担 假è 寐 尻 尾 变&
19、#224; 诈 二、给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其字母填入括号中。1、一狼径去( B ) A、直径 B、径直 C、小路2、屠暴起( B ) A、急躁 B、突然 C、凶狠、残酷3、顾野有麦场。( B ) A、照管 B、看 C、顾客4、场主积薪其中( A ) A、柴 B、薪水5、缀行甚远( B ) A、连接 B、紧跟 C、装饰6、苫蔽成丘。( B ) A、苫布 B、盖上三、“其”字在古汉语中常作代词,指代的内容是根据每句话的意思所决定的 本文中指代A、两狼 B、麦场 C、柴堆 D、屠户 E、半身入垛的狼,指出下列各句中“其”指代什么,将指代的字母写在括号中。1、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 A
20、)2、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 B )( C )3、屠自后断其骨,亦毙之。 ( E )4、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C )( D )四、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黑词的用法。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屠户)面前。2、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另一只狼在往(柴堆)里打洞打算穿洞而过,从背后攻击屠户。3、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屠户感到十分急迫、为难,害怕受到它们的前后夹攻。五、在背诵默写的基础上,按要求在空白处填写原句。1、写两狼在路上发现屠户紧追不放的句子:途中 2、写两狼狡猾诡诈故作
21、姿态的句子:少时, 3、写狼阴险、毒辣的句子:方欲行, 4、写作者针对这个故事发表评论的句子: 。六、填空,回答问题。屠户从“与狼相遇”到“毙”两狼,思想前后有一个变化过程。开始,屠户,恐惧 , 退让 ,由于狼的狡诈,步步紧逼,使他丢掉幻想,于是他由退让转为斗争 ,并抓住 有利时机出其不意杀死恶狼 。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面对像狼那样的恶势力,以退让求生存是无济于事的,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选择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一)课文结尾的议论在文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1 )。1、揭露了狼的本性,嘲讽了玩弄阴谋诡计,自取灭亡的恶狼,赞扬了机智勇敢的屠户。2、赞扬了屠户敢于与恶狼相斗的勇
22、敢精神。3、指出恶狼狡诈的手段还不高明。4、揭示了“狼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的道理。(二)本文的中心意思是( 4 )。1、说明对于狼那样的坏人,可以作必要的让步,如果他们得寸进尺,贪得无厌,那就必须把它们消灭掉。2、说明狼是一种贪得无厌、狡猾残忍的动物,我们必须坚决消灭它,否则它将危害人类。3、说明对于狼那样的拦路打劫的坏蛋,不能给他们财物,只能把他们消灭掉。4、说明对于像狼那样的敌人,不应该有丝毫畏惧,而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从而战胜他们。七、把下面一短文译成现代汉语。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忽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刀,少却(退);及走,又从之。屠无计,思狼所
23、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蚤(通“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凌晨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吊死)死状,大骇。逡巡(有所顾虑而徘徊)近视,则死狼也。仰首审视,见口中含肉,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同“值”)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遭遇)之,亦可笑已!有个屠户卖肉回家,天已到傍晚。忽然来了一只狼,望着(屠户)担子里的肉,馋得好像要流口水似的,跟着屠户走了好几里。屠户害怕了,把刀拿出来给它看,狼稍稍后退一点,等到屠户要跑时,(狼)又跟着他。屠户想,狼想吃的是肉,不如先把肉挂在树上,明天早上再来拿。于是用铁钩钩着肉,翘起脚把肉挂在树林间,然后把空
24、担给狼看,狼这才停下来了。屠户回到家,第二天清早去取肉,远远望见树上挂着一个大东西,好像人吊死的样子,心里非常害怕。他顾虑重重地试探着走近一看,却是一只死狼,(屠户)抬头仔细一看,看见那狼口里含着肉,铁钩刺进上腭,像鱼吞着钓饵那样。当时狼皮的价钱很贵,(这只狼皮)能值十多金,屠户的生活略微宽裕了。就像缘木求鱼一样,狼本想吃肉,结果遇到了灾难,不是也很可笑吗!八、精典题例1、下列各句对“其”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 A、场主积薪其中( 麦场 ) B、一狼洞其中(
25、 柴堆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D、屠自后断其股(狼)2、本文的主人公是屠户还是狼?狼 3、填空。(1)狼的作者 蒲松龄 ,是 清 朝著名文学家,本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 聊斋志异
26、;。(2)聊斋志异中的“聊斋”是作者的 书斋 名,“志异”的意思是 记述奇异的事 。(3)请写出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4)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遇狼
27、) 惧狼 ( 御狼 ) ( 杀狼 )4、解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之: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助词 主谓间取消独立性,无实义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它,代狼
28、;)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助词,补充音节,无实义 ) 又数刀毙之( 它,代狼。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结构助词,“的”
29、; )(2)敌:恐前后受其攻( 攻击,动词 ) (3)止:一狼得骨止( 停止,动词。 ) 盖以诱敌(
30、; 敌人,名词 ) 止增笑耳( 通“只”,只有,副词。 )(4)意:目似瞑,意暇甚( 神态,名词
31、 ) (5)前:恐前后受其攻( 前面,名词 ) 意将隧以攻其后也( 打算,动词 )
32、160; 狼不敢前( 上前,动词 )5、用“/”标示下列句中的语音停顿。(1)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2)其一/犬坐/于前 (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6、翻译下列句子。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走了很远。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骨头已经扔完了,可是那两只狼还像原来一样一
33、起追赶着屠户。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他回头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34、 7、“投以骨”的正常语序应该为 以骨投 ,屠户这样做的目的是 对狼迁就、退让,报有幻想,希望能退狼。 。8、“屠大窘”说明此时屠户产生了怎样的心理变化? 丢掉幻想,准备抵抗。9、从文中找出点明故事主题的
35、句子,并用现代汉语说说它的意思。句子:_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意思:_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10、写出两个带“狼”字的成语: _狼子野心_、_引狼入室_、_狼吞虎咽_、狼狈为奸_。长城专题(一)、关于长城的知识1、 成语:万里长城(原指我国古代修筑的长城,后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或军队,也比喻难以逾越的障碍或界限)2、谚语、歇后语:(1)不到九门口,枉来长城走。(2)秦始皇修长城功过后人评。
36、160; (3)不到长城非好汉。学生补充时间安排3、楹联:(1)玉门关联:无边晴雪天山出,不断风云地极来。 (2)嘉峪关联:二崤虎口夸天险,九折羊肠确地难。4、诗:全唐诗·长城名咏【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5、故事:孟姜女哭长城定城砖的传说等(二、)阅读思考1、长城万里行的作者刘雨田为什么说长城是“活生生的教科书”一辈子都学不完用不尽?【答案】因为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血肉的结晶和智慧的
37、结晶,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有着巨大的认识价值和思想价值。(答出这一点可得“中”)作者经过长城万里行,亲身体会到了古代劳动人民在十分恶劣的条件下修造长城的艰苦卓越的奋斗精神和高度的智慧,从而对中华民族的勇敢、智慧和力量有更深的认识。(答到以上两点可得“良”)作者经过长城万里行,还收集了大量的文史资料和人文资料,增加了自己的文化底蕴。(答出以上三点可得“优”)总之,长城这部教科书教人怎样做人,怎样丰富自己的知识底蕴。2、翦伯赞在赵长城(节选)中说赵武灵王是无愧于英雄的称号的,他为什么这么说呢?你认为建筑万里长城的功绩究竟归谁?【答案】秦始皇从统一后的中国的人力物力造长城,却引起民怨沸腾,赵武灵王
38、以一个小国的力量完成巨大的国防工程而没挨骂。建筑万里长城的功绩归人民群众。3、万里长城断想一文中,吴祖光对秦始皇持什么态度?他列举了秦始皇的哪些暴政?你对秦始皇持什么态度?为什么?【答案】作者对秦始皇持批判态度。冀求长生不老,万世一系,东填大海,西建阿房,南修五岭,北筑长城。秦始皇有功也有过:秦始皇统一中国,有历史功绩,修建长城,也确实起到保护人民免受匈奴侵扰的作用,但他的筑长城的主观意图是保住自己的基业,而且他大兴土木,修造长城、阿旁宫等等,严刑苛法、租役繁重,使广大人民痛苦不堪,这种暴政是应该否认的。4、吴祖光认为长城里面有人,有着令人永远难忘的人的活动,“她使你深思,给你启发”,请说说长
39、城能给人们哪些启发,你能说多少就说多少。【答案】例如:长城是千百万劳动人民以坚忍不拔的毅力造成的,奇迹是人民创造的,又如可以使人想到秦始皇的暴政不得人心,再如人民有建造长城的伟大力量,也有推翻暴政的巨大力量,等等。5、长城与都江堰(节选)的作者余秋雨认为都江堰比长城伟大,事实上都江堰确实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工程之一,结合本文内容及所学地理知识,列举你对这一伟大工程的了解。(诸如修建人、修建时间、工程类别、规模、作用等等,不少于三点)【答案】有关知识:(1)战国时期(公元三世纪)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2)是一座大型水利工程;(3)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4)世界上迄今为止年代最
40、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意思对即可)6、长城与都江堰(节选)中说:“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请你谈谈对这句话含义的理解。【答案】在作者眼里,长城犹如古代的一个巨大的雕塑,没有太大的现实用途,只是那个年代的见证,仅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文明;而都江堰却孕育了千年的文明,是灵动的文明,它造就了一个天府之国,它庇护、濡养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如文中提到的刘备、陆游、李白等,他们都是受到都江堰的濡养,在四川作过贡献的历史名人。(仅供参考)7、有人说,长城是封建统治的象征,是闭关自守的象征。你的看法如何?【答案】不同意这种观点。长城固然是封建时代的产物,
41、但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建筑的,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度智慧和惊人毅力的结晶。(答出这一点可得“中”)当然当时主要是为了国防的需要,但在和平年代,它也是中华民族与外族人民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必经之路。古代有“丝绸之路”之称就是明证。(答出这一点可得“良”)说“长城是封建统治的象征,是闭关自守的象征”带有很大片面性,是一种民族虚无主义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观点。(答出这一点可得“优”)8、万里长城断想的作者吴祖光认为,今天“万里长城已经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你同意他的观点吗?用自己的语言简要阐述一下。【答案】不同意,文中的实用价值只是指战争中的防御功能。今天还有旅游价值、认识价值、教育价值、历史研究价值
42、、建筑技术研究价值、文化价值等。(长城文化内涵丰富深刻,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是人类意志力的骄傲)9、长城与都江堰(节选)的作者认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你认为这个评价公正吗?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述理由。(要有创新的表达)【答案】认为评价公正或不公正均可,但须阐述理由:认为长城与都江堰各有各的价值与用途,并言之有据,可视为创新表达。10、有这样的一则消息:“万里长城上了2004年度全球最濒危遗址名单,作为中华文明象征的长城,如今正蒙受着前所未有的毁坏,很多地段的长城都已经不复存在了,自然毁坏和人为毁坏,使长城目前
43、正受着双重煎熬,长城的保护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请你为保护长城提几点建议或保护措施。【答案】改善土质,碱性的浸透,造成靠近地面部分的城墙出现逐层剥落的现象。设立专项保护长城的法律。提高人们保护民族图腾的意识。(合理即可)11、有人认为,在古代,花费这么多时间、人力物力造长城,只是为了防御来犯之敌,是不值得的,还不如多造些进攻性武器,你同意这一看法吗?同意:“进攻性武器”在秦朝是指骑射,在明朝是指骑射和各种火器(包括大炮和战船)。假如这样做了,我国的历史将重写。不仅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无法打到中原,而且我国版图将扩展数倍。不同意:判断事物的价值,要看是否对人民有利,长城居高临下,据险构筑,易守难
44、攻,确实起到了对人民保护的作用,使人民免受匈奴的侵扰,它的军事功能是防御性的,与进攻性的同样重要。(三)、长城的保护及其他汉字专题(一)汉字的历史源远流长,勤劳的中国人民不断改进着汉字,你知道它经历了哪些演变过程吗?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二)研读汉字的魅力一文。1、思考:(1)比较英文man和汉字“男”的构字区别,说一说汉字的构字特点是什么? (2)中国汉字历史悠久,魅力独特,每个炎黄子孙都与它有深厚的情结,尤其是漂泊在外的海外游子,这种情结更加浓厚。文章中字里行间都蕴含着这种情感。按理讲,一篇说明文蕴含的情感无非就是喜爱啊、赞美所说明的对象,而这篇文章是怎样来表达情
45、感的呢?先找一位同学谈谈读本文的感受。然后选第6节诵读,读之前,看一下学生预习中写的诵读感悟和老师的理解是否相同。老师用三种语调朗读,同学仔细体会。(师分别用低沉悲调的语气缓慢读、用自豪激越的语气读、用平淡无味的语气读)读后问同学最赞同哪一种。(指一生回答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读),布置学生用自豪激越的语气齐读,来表达对祖国文字的热爱。(生齐读)2、再次阅读课文,想一想汉字有什么魅力?(1)、作者由聪明活泼的小孩对汉字的感悟谈起,谈到它的规律性,把汉字比作奇的大花园。 (2)、汉字将伴随我们终身,不论走到天涯海角,难忘的是母语。汉字培育了五千年老的文化,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侨居海外的人一看到有汉字的地
46、方会倍感亲切。3、课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比较(三)阅读汉字答问,归纳短文讲了哪几方面的问题?1、从汉字与拼音文字的比较中谈汉字特点。2、汉字的构造。3、汉字蕴涵的文化信息。4、汉字的发展。(四)对汉字答问中汉字构造部分,结合前面的“六书示例”,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问题?1、有些字是象形字如木、果、山、日等;“本、末”这两个字都是在“木”的基础上加上一些符号造出来的;“沐”“梅”这些字有形旁、声旁,一部分与字义有关,一部分与字音有关。2、“山、目”“上、下”等字属于哪种现象?(五)针对汉字蕴涵的丰富文化信息,你了解多少? 汉字是很有趣味的。如:“姓”这个字出现时是“民但知其母不知其父”的
47、“母系社会”。”妄、奸、妒、婪“表现了古代社会一段时间里对女性的歧视。”“刑、市井、乡井、背井离乡“都有一个“井”的深义。(六)汉字内蕴丰富,不可乱用错别字,交流一下你遇到过哪些乱用错别字的情况。如:广告牌上的错别字,平时作文中的错别字等。专题鸟训练题诗人特别喜欢歌唱的好听的鸟:莺、黄鹂、子规等,也喜欢飞翔姿态美的鸟:大雁、白鹭、燕子等,往往用它们来表达喜悦的心情。但是乌鸦因为外形丑陋,叫声难听,所以不大喜欢,而且用它来渲染悲凉的气氛、表达悲哀的心情。为什么作者听到大雁飞来,就想家了呢?此时的作者处境如何? 因为雁南飞,鸿雁传书,而作者此时远在他乡无法回家,所以,作者用以表达无尽的乡愁。欧阳修
48、曾宴请几位前辈诗人,并以鸟为咏叹对象写了几首诗谜。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猜猜看,下面几首诗各写什么鸟,别忘了告诉大家你怎么猜出来的(1)来时沙碛已冰霜,飞过江南木叶黄。水阔天低云暗淡,朔风吹起自成行。(大雁)(2)汉宫一百四十五,多下珠帘闭琐窗。何处营巢夏将半?茅檐烟里语双双。(燕子)(3)鲜鲜羽毛耀朝晖,红粉墙头绿树枝。日暖风轻言语软,应将喜报主人知。(喜鹊)我们为什么能够很快的猜出这三首诗谜的答案呢?(抓住了大雁秋天南飞,燕子春日筑巢,和喜鹊报喜的特点。)其实,诗人不仅能将鸟儿的外形、习性描写得栩栩如生;也经常在诗歌中借助鸟儿的形象,抒发自己的心绪和情怀。1.诵读下面几首古诗词,看看都写到什
49、么鸟?诗人通过这些鸟,所表达的心情是怎样的呢?第一组:枫桥夜泊、十五夜望月、天净沙 ·秋思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小学学过)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初一学过)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本学期学过)乌鸦伤感、悲愁第二组:江畔独步寻花、钱塘湖春行、迎燕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小学学过)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
50、,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上学期学过)迎 燕葛天民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本专题教材)莺、燕欢快、惜春第三组:池鹤、秋词池鹤白居易高竹笼前无伴侣,乱鸡群里有风标。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临风一唳思何处,怅望青天田水遥。(本专题教材)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上学期学过)鹤超凡、清高乌鸦:伤感、悲愁喜鹊:喜庆、愉悦丹顶鹤:超凡、清高燕子:美好、惜春大雁:思乡、思亲2.得出结
51、论:同一种鸟常常被诗人赋予相同或相近的感情基调或风格。鸽子是一种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鸟,提到鸽子你会想到什么?(自由发言)鸽子之所以成为“和平”的象征,成为信使,与它的勇敢、坚毅分不开。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两篇散文,更多地了解鸽子。欣赏鸽子(屠格涅夫) 作者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赞扬了鸽子什么样的精神?(描写了一个在暴风雨来临之前,一只白鸽寻找另一只白鸽,并一起安稳地回家的情形。寄托了希望人类像鸽子一样过着安宁生活的理想,也寄托了对白鸽的坚毅、勇敢和对同伴救助精神的赞扬之情。)1、写出含“鸟”的成语5个 一石二鸟、惊弓之鸟、鸟语花香、笨鸟先飞、鸟尽弓藏 2、写出与“鸟”有
52、关的谚语5句 夫妻本是同林鸟;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蛇无头而不行,鸟无翅而不飞;深山出俊鸟;人来投主,鸟来投林; 3、写出含“鸟”的诗句5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 柳宗元江雪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唐 王籍入若耶溪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 杜甫春望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唐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 王维鸟鸣涧4、通过专题鸟的学习,我们对鸟的内涵有了更深的了解。某班同学利用黑板报出了一期“爱鸟”专刊。以下是其中一个栏目的内容,读后按要求答题。 鸽子: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也不管路途多么遥远,都不会失去心中的方向。它是为信念而飞的。 荆棘鸟:它不停地飞翔,不停地寻找,只是渴望
53、站在荆棘树上让最尖最长的荆棘刺进胸口,唱出生命里唯一一次最美妙的歌。生命只为了那一声绝唱,却足以让人惊心动魄。 (1)请根据以上内容,为该栏目拟一个鲜明、恰当的主题(三至五个字)。 如鸟的礼赞(赞歌)、鸟中精灵、我心中的鸟等感情鲜明、表意明确的主题皆可。(2)根据这一主题,仿照该栏目内容的写法,为自己喜爱的一种鸟(题中涉及的除外)写几句简短的话。 例雄鹰:茫茫苍穹,无处不是它搏击的舞台。豪迈、壮烈、激越,是它翱翔的旋律。它是为飞翔而生的。例海燕:像黑色的闪电高傲地飞翔在乌云翻滚、波浪滔天的大海上。它是胜利的预言家,勇敢的战斗者。5、鸟是人类的朋友,是和谐社会的一分子,就“爱鸟”、“护鸟”请你:
54、 1)写出你所知道的我国目前已有的鸟类自然保护区的名称 陕西洋县朱鹦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扎龙丹顶鹤自然保护区2)就如何爱鸟、护鸟提三点建议 首先保护鸟类的栖息环境: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治理水污染;同不良行为做斗争:不随意掏鸟蛋、毁鸟巢和捕杀鸟类;设法为鸟类创造营巢或居留的条件;积极参加“爱鸟周”活动,增强人们爱鸟护鸟的意识;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稀鸟类。3)设计两则护鸟广告(可引用恰当的古诗句) 好鸟枝头亦朋友;劝君莫打枝头鸟;像保护自己一样保护鸟类等。叶专题叶的作用真是巨大,叶对我们人类的物质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过叶仅仅是有着物质方面的作用吗?叶在精神上对我们还有着非常丰富的启发借鉴作用。(
55、生命的象征、青春的活力、落叶归根的无私奉献、扶持红花的衬托精神、甘当配角的精神等等)树叶的作用不仅在于它的自然价值,还在于它的精神价值。它点缀自然、陪伴童年、启发思念、引发幽情、激发赞颂、呼唤热情自然界的叶子是如此生动、可爱、鲜活;叶的作用是如此巨大。有人从一颗嫩芽中看到了生机、力量,也有人从一片枯叶中看到了人生的价值、意义。在文人的眼中,叶更成了描写讴歌的对象,注入了作家的情感,赋予了它特别的意义。元好问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借海棠藏蕾未轻开放而教育子女举止端庄稳重,不要哗众取宠,浮躁轻狂。宣宗宫人 题红叶:写宫女借对随波而去的红叶的祷祝,表现对深宫幽闭的愤懑,对自由幸福的向往。王勃山中:以深
56、秋景色更着黄叶点染渲染悲怆色彩,抒发久客思归之情。杨巨源 城东早春:借诗人慧眼赏早春景色,暗含要有敏锐的感觉,发现新东西,写出新境界的寓意。刘湛秋 绿叶:写出了绿叶的生长过程,表现绿叶顽强的生命力。歌德 二裂银杏叶:由银杏叶的二裂现象联系到自己,内涵丰富复杂深邃。青勃 绿叶的声音:从不同角度抒写绿叶发出的声响,表现绿叶的欢乐与活力。一片树叶一文,用文学的笔触生动记叙了叶从萌生到消亡的过程,让我们领悟到生命过程的意义。总结:看来叶在精神上给了我们非常丰富的启发、借鉴作用。文人墨客往往借鉴叶或点缀自然、启发思念或引发幽情、激发赞颂之情或热烈呼唤青春和活力。学了“叶”专题,我们知晓了叶的有关知识,感
57、受了叶的精神价值。叶是普通的,又是高尚的;叶是平凡的,又是伟大的。“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来衬”正是它最好的写照。让我们学习叶的精神品质,做一片发光发热的绿叶吧!1、默写古诗中写落叶的名句。(不少于3句)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西风扬子江边柳,落叶不如离思多。 (3)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4)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2、专题中四首古诗中叶的色彩各不相同:新生的叶子是嫩绿的,飞坠的落叶是枯黄的,题诗的叶子是通红的,初萌的柳芽是鹅黄的。诗人为什么注重叶的色彩的描绘?请结合作品说说其中的道理。 四首古诗咏叶,都写了叶的色彩。这些色彩各不相同
58、,究其原因,除了与叶所处的季节有关,与每首诗各自的内容及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也有内在的联系。譬如,山中一诗中叶色是枯黄的,这一色彩用来烘托当时的萧瑟气氛和作者的悲凉心境,是再恰当不过了;红叶题诗中叶色是通红的,叶片上寄托了宫女对自由和幸福的向往,色彩和内容和谐一致。可见诗人们着意描写叶色,是为了借助不同的色彩来表达不同的感情。 3、花与叶相依,写花常写叶。“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数点海棠的花蕾嵌于重重绿叶之明丽醒目。“红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这一说法的美学原理是什么?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引用这句话,它的含义是什么? 其美学原理是:红绿两色在一起,会使红的更红,绿的更绿,双方的色彩都会得
59、到加强,造成一种明丽鲜艳的效果。生活中所说的“红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的含义是:一个人本领再大,成绩再多,也离不开周围的人对他的帮助。 4、树叶本身是无声的。诗人青勃笔下的绿叶却发出了各种音响。用心聆听,从每种声音中你都能捉摸到具体的内容,体会到某种情感。 聆听诗中叶所发出的种种音响,自然会引发出我们视觉所见到的一个个画面: “童年的柳哨”使我们仿佛看到一群儿童嬉戏的场景; “月夜的叶笛”该是少数民族的青年发出相邀恋友的信号; “白杨树的掌声”使我们看到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挺立在风中; “梧桐叶上的诗句”让我们记起李清照的名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5、叶子有哪些功能?并就某一方面稍作简
60、述。 叶的功能有:(1)为人类提供食物和能源 (2)调节气候,净化环境 (3)可做饮料,可做饲料,可加工成药材 (4)检验大气污染。 (5)建筑学上的放生利用 (6)勘察矿藏,预报气象,预报地震 (7)作为书写纸张,作为工艺材料。 就第四点进行简述:不少植物的叶片,对大气污染的反应比人和动物要敏感得多,只要空气中稍有污染,它们就会出现病症。所以植物生态学家授予绿叶“绿色检验员”的光荣称号。气象物候专题 一、关于气象的成
61、语雨后春笋、春暖花开、风起云涌、烟消云散、雨过天晴、晴天霹雳二、关于云的谚语1、早起浮云走,中午晒死狗 2、早怕南云漫,晚怕北云翻 3、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4、云交云雨淋淋 5、云在东,雨不凶; 云在南,河水满 6、云向东,一场空;云向西,披蓑衣。三、关于雷电声光测天谚语 1、早雷下大雨,下雨不过晌 2、雷打天顶不雨不大,雷打云边大雨降 3、响雷雨不凶,闷雷下满坑 4、急雷快晴,闷雷难晴, 四、关于观风测天谚语 1、五月南风满大水,六月南风海也枯。 2、东南风燥松松,东北风雨太公3、东风下雨东风晴,再刮东风就不灵 4、南风刮到底,北风来还礼 5、五月南风下大雨,六月南风井底干 6、东风湿,西风干,北风寒,南风暖 春季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夏季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季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五、关于动物的物候谚语 1、蚯蚓路上爬,出门要赤脚。 2、 蚱蜢扑脸,大雨不远。 3、 蜘蛛添丝天放晴,蜘蛛结网大风起。 4、 久雨闻鸟鸣,天空会转晴。 5、燕低飞,披蓑衣。 6、 蚂蚁搬家,蛇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耦合合成氨系统集成与技术经济评价
- 二零二五年度汽车维修保养套餐销售代理居间服务合同
- 应急预案落地实施
- 科技行业的会计工作总结
- 二零二五个人向金融机构借款合同终止条件合同模板4篇
- 二零二五年度钢构桥梁建造与维护服务合同
- 游戏中心前台工作心得
- 工业园区综治工作中心上墙制度
- 二零二五版石料运输车辆运输责任保险合同范本6篇
- 进出口行业客户开发总结
- 老客户维护方案
- 高处作业安全教育培训讲义课件
- 移动商务内容运营(吴洪贵)任务一 用户定位与选题
- 万科物业管理公司全套制度(2016版)
- 进模模具设计
- 2021年高考化学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20工业流程题含解析
- 工作证明模板下载免费
- (完整word)长沙胡博士工作室公益发布新加坡SM2考试物理全真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 2023年大唐尿素投标文件
- 机械点检员职业技能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900题)
- 成熙高级英语听力脚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