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植物生长与土壤植物生长与土壤概概 述述土壤土壤是指地球陆地上具有肥力特征,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表层。土壤肥力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供应和协调植物的生长所需的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等生活因素的能力。因此我们把水、肥、气、热称为四大肥力因素。土壤肥力土壤肥力 根据土壤肥力的来源,土壤肥力分为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自然肥力是指土壤在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肥力。人为肥力是自然土壤经过开垦耕种以后,在人类生产活动影响下创造出来的肥力。土壤肥力土壤肥力 根据土壤肥力的经济效果,土壤肥力分为有效肥力和潜在肥力。有效肥力是指在农业生产(当季生产)中能表现出来,产生经济效果的那部分肥力。潜在肥力是指暂时不
2、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在当季生产中没有直接反映出来的那部分肥力。 土壤的组成土壤的组成一、土壤的固相组成一、土壤的固相组成二、土壤的液相组成二、土壤的液相组成三、土壤的气相组成三、土壤的气相组成 土壤的组成土壤的组成体积比固相液相气相矿物质占38以上有机质仅12以下孔隙占50%左右重量比矿物质占固体重量的95%以上有机质占固体重量的5%以下固相固相- -土壤矿物质土壤矿物质 土壤矿物质是岩石矿物风化形成的矿物颗粒的统称。包括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 土壤矿物质的化学组成:氧、硅、铝、铁、钙、镁、钠、钾、钛、磷等 10 种元素占土壤矿物质总重的 99% 以上。以氧、硅、铝、铁为最多,称之为土壤的骨干部分
3、。 (一)(一)土壤粒级土壤粒级粒级:按照土粒直径 ( 粒径 ) 的大小及其性质分成的若干个等级。土粒一般分为石砾、砂粒、粉粒、黏粒四个基本粒级。特点:颗粒愈大,透气性愈好,保水保肥力愈差。 (二)土壤质地(二)土壤质地土壤质地是指各粒级土粒占土壤重量的百分数,也叫土壤的机械组成。质地类质地类别别质质 地地名名 称称颗颗 粒粒 组组 成成 ()()砂砂 粒粒10.05mm10.05mm粗粗 粉粉 粒粒0.050.01m0.050.01mm m粘粘 粒粒0.001mm0.001mm砂砂 土土粗砂土粗砂土细砂土细砂土面砂土面砂土70706070607050605060壤壤 土土砂粉土砂粉土粉粉 土
4、土2020202040403030粉壤土粉壤土粘壤土粘壤土砂粘土砂粘土202020205050404030303030粘粘 土土粉砂土粉砂土壤粘土壤粘土粘粘 土土30353035354035404040我国土壤质地分类标准(二)土壤质地(二)土壤质地砂质土壤:砂质土壤: 砂粒大于50% 通气透水, 养分少,不保水肥; 易耕, 温度变化快,暖性土;发小苗不发老苗粘质土壤:粘质土壤:粘粒高于30%,通气透水不良;保水保肥,养分含量高;耕性差升温慢,冷性土,发老苗不发小苗壤质土壤: 粉粒大于30% 北方称为二合土; 性质介于黏土与砂土之间 (二)土壤质地(二)土壤质地施肥要点: 砂质土壤-多施少施,
5、多施有机肥 粘质土壤-施足基肥,多施有机肥 壤质土壤-基肥与追肥并重 (二)土壤质地(二)土壤质地改良方法: (1)增施有机肥料。 (2)掺砂掺粘、客土调剂。 (3)翻淤压砂、翻砂压淤。 (4)引洪放淤、引洪漫沙。 (5)种树种草。培肥土壤。固相固相- -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泛指土壤中来源于生命的物质。 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通常在1%6%。 农业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是每年施用的有机肥料和每年作物的残茬和根系以及根系分泌物 固相固相- -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 形态新鲜有机质土壤中未分解的动、植物残体。半分解的有机质 有机质已被微生物分解,多呈分散的暗黑色小块。腐殖质 有机残体在土壤腐殖
6、质化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类褐色或暗褐色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固相固相- -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的转换过程1、有机质的矿化过程 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简单无机化合物的过程,其最终产物为CO2、H2O等。 2、土壤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 第一阶段是在有机残体分解中形成腐殖质分子的基本成分.如多元酚、含氮有机化合物(如氨基酸)等; 第二阶段是在各种微生物群(细菌、霉菌、链霉菌等)分泌的酚氧化酶作用下,把多元酚氧化成醌 3、 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因素有机质的碳氮比 土壤水、热状况 土壤通气状况 土壤酸碱性 固相固相- -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 固相固相- -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 对土壤肥力的作用
7、1.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2.改善土壤物理性质3.提高土壤的保肥性和缓冲性 4.促进作物生长发育5.有助于消除土壤的污染固相固相- -土壤微生物土壤微生物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最原始的活有机体。其作用是:分解有机质,合成腐殖质,转化土壤中难溶性的矿质养分及固氮固相固相- -土壤微生物土壤微生物 细菌:占70%90%。好气菌,厌气菌,兼性厌气菌。放线菌:5%20%,碱性土壤。真菌:土壤表层。原生动物:鞭毛虫类、根足虫类、纤毛虫类。藻类:蓝绿藻,硅藻,绿藻。液相液相土壤孔隙土壤孔隙 土壤孔性:是指能够反映土壤孔隙总容积的大小,孔隙的搭配及孔隙在各土层中的分布状况等的综合特性。土壤孔性包括孔隙度(孔隙数量
8、)和孔隙类型(孔隙的大小及其比例)。前者决定着土壤气、液两相的总量,后者决定着气、液两相的比例。液相液相土壤孔隙土壤孔隙 孔隙度:单位容积土壤中孔隙容积占整个土体容积的百分数。容重:单位容积土壤(包括孔隙在内的原状土)的干重。 密度(比重):单位容积固体土粒(不包括粒间孔隙)的质量。孔隙比:土壤中孔隙容积与土粒容积的比值,结构良好的耕层土壤的孔隙比应1。 液相液相土壤水分土壤水分 土壤水分是土壤的重要组成物质,也是土壤肥力诸因素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 土壤水实质上是极稀的土壤溶液。它除了供作物直接吸收外,还影响着土壤的其它肥力性状。如矿质养分的溶解、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与合成、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
9、、土壤热特性、土壤的物理机械性与耕性等液相液相土壤水分土壤水分 土壤水分保持受到三种引力的作用:1.土粒表面分子和水分子之间的吸附力。2.土体的毛管力。3.重力。毛管力是指毛管内水汽界面产生的弯月面力。它完全具备液态水的性质,可以自由移动,是土壤水中最为活跃的部分,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要液相液相土壤水分土壤水分 土壤水分的类型及性质(1)吸湿水:固相土粒及其表面的分子引力和静电引力从大气和土壤空气中吸附气态水。是一种无效水 。 (2)膜状水:吸湿水达到最大后,土粒剩余引力吸附液态水。膜状水的外层部分对作物的有效性高。 (3)毛管水:靠毛管力保持在土壤孔隙中的水分称为毛管水。它既能保持在土壤中具有溶
10、解养分的能力, 又可被作物吸收利用,属于有效水。(4)重力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大孔隙向下渗漏成为多余的水。 液相液相土壤水分土壤水分 土壤水分含量的表示方法1 土壤质量含水量是指一定质量土壤中保持的水分重量占1千克干土重的分数 。2 土壤容积含水量是指土壤水分容积与土壤容积之比。 3 土壤相对含水量4 水层厚度1001000)/烘干土质量水分质量土壤质量含水量()用百分数含量表示:烘干土质量水分质量土壤质量含水量(Kgg100土壤容积水分容积土壤容积含水量()液相液相土壤空气土壤空气 土壤空气的组成土壤空气与近地表大气不断的进行着交换,其组成与大气相似,但在各组成分的含量上存在差异。气气 体体O2
11、CO2N2水汽水汽还原性气体还原性气体土壤空土壤空气气18.0020.030.150.6578.880.24饱和饱和有时含有时含CH4、H2S、H2等等大大 气气 20.99 0.0378.05多数不多数不饱和饱和无无概概 述述土壤土壤是指地球陆地上具有肥力特征,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表层。土壤肥力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供应和协调植物的生长所需的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等生活因素的能力。因此我们把水、肥、气、热称为四大肥力因素。(二)土壤质地(二)土壤质地砂质土壤:砂质土壤: 砂粒大于50% 通气透水, 养分少,不保水肥; 易耕, 温度变化快,暖性土;发小苗不发老苗粘质土壤:粘质土壤:粘粒高于30%,
12、通气透水不良;保水保肥,养分含量高;耕性差升温慢,冷性土,发老苗不发小苗壤质土壤: 粉粒大于30% 北方称为二合土; 性质介于黏土与砂土之间 (二)土壤质地(二)土壤质地施肥要点: 砂质土壤-多施少施,多施有机肥 粘质土壤-施足基肥,多施有机肥 壤质土壤-基肥与追肥并重固相固相- -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泛指土壤中来源于生命的物质。 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通常在1%6%。 农业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是每年施用的有机肥料和每年作物的残茬和根系以及根系分泌物 固相固相- -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的转换过程1、有机质的矿化过程 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简单无机化合物的过程,其最终产物为CO2、H2O等。 2、土壤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 第一阶段是在有机残体分解中形成腐殖质分子的基本成分.如多元酚、含氮有机化合物(如氨基酸)等; 第二阶段是在各种微生物群(细菌、霉菌、链霉菌等)分泌的酚氧化酶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烧伤科病人转院流程
- 桥梁建设项目人力与设备配置计划
- 2025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多元智能培养计划
- 苏教版小学科学课堂互动计划
- 科研项目时间安排技术措施
- 短期住宅协议条款
- 物流行业质量控制工作流程
- 七年级班主任道德教育课程计划
- 2025春季学期小学班主任安全责任计划
- 2025年度幼儿园语言发展课程计划
- 【MOOC】《学术交流英语》(东南大学)章节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023年度学校食堂食品从业人员考核试题(附答案)
-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50497-2019)
- 数字经济学导论-全套课件
- 河南省省属煤炭企业煤矿瓦斯治理调研报告
- 液压阀详细讲解课件
-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大全
- 酒店工程造价目标成本控制表
- 双室浮动床除盐水系统程序控制设计
- 行车梁吊装施工方案
- 广西关于成立化妆品、日化产品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