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在神话传说中,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羿上射九日、下除猛兽以拯救百姓,大禹为治理洪水八年在外、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些都凸显了那勇于担当民族重任的悲壮、崇高的人格。在现实生活中,孔子是这种文化人格和典型代表之一,千百年之下还让人肃然起敬。 导入导入 孔子,名 ,字 , 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 ,理想人格的核心是 政治上主张 ,鼓励人们 ,即“出来做事”。 丘丘仲尼仲尼儒儒礼礼礼治礼治入仕入仕仁仁论语论语是一部体散文集,是孔子是一部体散文集,是孔子的和所辑录的孔子及的和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其弟子的言行录。论语论语包括包括学而学而为政为政八佾八佾里仁里仁等共篇,等共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
2、连属;言简意丰,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精警诫人。宋儒把精警诫人。宋儒把论语论语和和合称为合称为“四书四书”。 语录语录 门人门人 再传弟子再传弟子 20 20 大学大学 中庸中庸 孟子孟子 五经:五经:诗诗书书礼礼易易 春秋春秋 意思为: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与你们一意思为: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从事改革了。道来从事改革了。 选文展示孔子主张入世救国,以改变天下为选文展示孔子主张入世救国,以改变天下为己任,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和知其不可为而己任,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坚韧品质。为之的坚韧品质。1、为下列加线字词注音。请见( ) 木铎( ) 长沮(
3、 ) 桀溺( ) 执舆( ) 耦( ) 耰( ) 怃然( ) 殆( ) 荷蓧( )( ) 食( )2、学生自读第一、二则并翻译,完成下列小题: 解释词义耦而耕_ 见_ 问津_ 怃然_指出通假字桀_ 与_ 而_ 辟_翻译:“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原文】 仪封人(1)请见(xin),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2)。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sng) (3)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du)(4)。”【注释】【注释】 (1)仪封人:仪为地名,在今河南兰考县仪封人:仪为地名,在今河南兰考县境内。封人,系镇守边疆的官。请见境内
4、。封人,系镇守边疆的官。请见(xin):引见:引见 (2)君子之至于斯也。之,定语后置标志。君子之至于斯也。之,定语后置标志。相当于相当于“至于斯之君子至于斯之君子”。 (3)从者见之:随行的人引见了他。从者见之:随行的人引见了他。 (4)丧:失去,这里指失去官职。丧:失去,这里指失去官职。()木铎:木舌的铜铃。古代天子发()木铎:木舌的铜铃。古代天子发布政令时摇它以召集听众。布政令时摇它以召集听众。 【译文】 仪这个地方镇守边界的长官请求把自己引见给孔子,他说:“凡是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没有见不到的。”孔子的随从学生把他引见给了孔子。他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诸位何必为孔子丧失官位而担忧
5、呢?天下没有德政已经很久了,上天将借孔夫子为圣人来宣扬大道。” 【评析】 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是十分有影响的人,尤其是在礼制方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仪封人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见孔子之后,就认为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号令天下,可见对孔子是佩服至极了。 借仪封之口,用“木铎”喻孔子,高度赞美孔子勇于担当的高尚精神。 2【原文】 长沮(j)、桀(ji)溺(n) (1)耦(u)而耕(2)。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3)焉。 长沮曰:“夫执舆(y) (4)者为谁?” 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y,同“欤”)?” 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 曰:“为仲
6、由。” 曰:“是孔丘之徒与?” 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y)之(5)?且而与其从辟(6) (b)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7) ()而不辍(chu)。 子路行以告。夫子怃(w)然(8)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2【注释】 (1)长沮、桀溺:两位隐士,真实姓名和身世不详。 (2)耦而耕:两个人合力耕作。(3)问津:津,渡口。寻问渡口。(4)执舆:即执辔(pi)。 (5)之:与。 (6)辟:同“避”。 (7)耰:音,用土覆盖种子。 (8)怃然:怅然,失意。 2【译文】 长沮、桀溺(两个在水洼地里劳动的高大魁梧的人)并力一
7、起耕种,孔子路过,让子路去寻问渡口在哪里。 长沮问子路:“那个手拿着缰绳驾御车马的人是谁?” 子路说:“是孔丘。” 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 子路说:“是的。” 长沮说:“那他是早已知道渡口的位置了。” 子路再去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 子路说:“我是仲由。” 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弟子吗?” 子路说:“是的。” 桀溺说:“天下到处都是像洪水一样混乱的情形,你与谁去改变它呢?况且你与其跟随孔子这样的避人之士,怎么比得上追随我们这些躲避社会的人呢?”桀溺用耰松土,仍旧不停地做田里的农活。 子路回来后把情况告诉了孔子。孔子怅然若失地说:“人是不能与飞禽走兽合群共处的,我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
8、打交道,还与谁打交道呢?如果天下政治清明,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参与变革了。” 2【评析】 这一章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的做法,这与道家不同。儒家认为,即使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要独善其身,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孔子就是这样一位身体力行者。所以,他感到自己有一种社会责任心,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他才与自己的弟子们不知辛苦地四处呼吁,以天下为己任,为社会改革而努力,这是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3【原文】 楚狂接舆(1)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di)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
9、b)之,不得与之言。3【注释】【注释】 (1)楚狂接舆:一说楚楚狂接舆:一说楚国的狂人接孔子之车;国的狂人接孔子之车;一说楚国狂人姓接名一说楚国狂人姓接名舆。本书采用第二种舆。本书采用第二种说法。说法。 ()殆()殆(di):危险。:危险。()趋:快步走。()趋:快步走。(4)辟)辟(b):通:通“避避”,躲避。,躲避。 3【译文】 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走过,他唱道:“凤凰啊,凤凰啊,你的德行怎么这么衰弱呢?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算了吧,算了吧。现在参与政治事务的人很危险啊!”孔子下车,想同他谈谈,他却快步走着躲避孔子,孔子没能和他交谈。 本文段既有接舆对本文段既
10、有接舆对孔子品格的虚假尊重,孔子品格的虚假尊重,又有对孔子人生选择又有对孔子人生选择的讥嘲;既有对孔子的讥嘲;既有对孔子的最后规劝,也有对的最后规劝,也有对当时执政者的斥责。当时执政者的斥责。连用三个连用三个“而而”表示表示斥责、贬斥之深。表斥责、贬斥之深。表现现隐士对现实的不满隐士对现实的不满,也表现孔子对隐士的也表现孔子对隐士的尊重。尊重。4、【原文】、【原文】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h)蓧蓧(dio) (1)。子路问曰:。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2),孰为,孰为夫子?夫子?”植其杖而芸
11、。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止子路宿,杀鸡为黍(sh) (3)而食而食(s) (4)之。之。见其二子焉。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4【注释】 (1)丈人: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今指岳父。(2)蓧:音,古代耘
12、田所用的竹器。(3)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我忙于播种五谷,没有闲暇,怎知你夫子是谁? (4)黍:音,黏小米。(5)食:音,拿东西给人吃。 1、后:名词活用作动词,落在后面。、后:名词活用作动词,落在后面。2、“芸芸”通通“耘耘”,除草。,除草。3、见:通、见:通“现现”,使,使拜见。拜见。4、明日:第二日。、明日:第二日。5、“反反”通通“返返”,回去。,回去。6、其:表示反问语气副词。、其:表示反问语气副词。7、洁:使、洁:使洁。洁。8、乱:使、乱:使乱。乱。9、仕:做官。、仕:做官。 【译文】 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了后面,遇到一个老年男子,用拐杖挑着除草的工具。子路问道:“你看到我的老师吗
13、?” 老丈说:“我手脚不停地劳作,五谷还来不及播种,哪里顾得上你的老师是谁?”说完,便把他的拐杖插在田头去除草。 子路拱着手恭敬地站在一旁。 老年男子留子路到他家住宿,杀了鸡,做了小米饭给他吃,又叫两个儿子出来与子路见面。 第二天,子路赶上孔子,把这件事向他作了报告。孔子说:“这是个隐士啊。”叫子路回去再看看他。子路到了那里,老年男子已经走了。 子路说:“不出来做官,就是违背了臣对君应当秉持的政教伦理原则。长幼间的礼节是不可能废弃的;君臣间的关系怎么能废弃呢?老人家想要自身清白,却破坏了根本的君臣伦理关系。君子做官,只是为了实行君臣之义的。至于道的行不通,早就知道了。” 4【评析】 过去有一个
14、时期,人们认为这一章中老丈所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劳动人民对孔丘的批判等等。这恐怕是理解上和思想方法上的问题。对此,我们不想多作评论,因为当时不是科学研究,而是政治需要。 其实,本章的要点不在于此,而在于后面子路所作的总结。即认为,隐居山林避世是不对的,老丈与他的儿子的关系仍然保持,却抛弃了君臣之伦。这是儒家向来都不提倡的,反映了孔子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精神。 完成下列小题: 第三则: 解释词义 殆_ 趋_ 辟_ 翻译:“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 第四则: 解释词义 丈人_ 荷_ 食_ 洁、乱_ 指出通假字 芸_ 反_ 翻译:“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5、【
15、原文】 子路宿于石门(1)。晨门(2)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注释】 (1)石门:地名。鲁国都城的外门。(2)晨门:早上看守城门的人。 【译文】【译文】 子路夜里住子路夜里住在石门,看门的在石门,看门的人问:人问:“从哪里从哪里来?来?”子路说:子路说:“从孔子那里从孔子那里来。来。”看门的人看门的人说:说:“是那个明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要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的人吗?去做的人吗?” 5【评析】 “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做人的大道理。人要有一点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许多事情都是经过艰苦努力和奋斗而得来的。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出他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
16、从这位看门人的话中,我们也可以见出当时普通人对孔子的评论。总结本课的知识点:1掌握下列通假字。(1)桀溺:“桀”通“杰”,形容高大。 (2)是鲁孔丘与:“与”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疑问。(3)而谁以易之:“而”通“尔”,第二人称代词。(4)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辟”通“避”。(5)植其杖而芸:“芸”通“耘”。(6)使子路反见之:反通返。(1)长沮、桀溺耦而耕/子路拱而立表修饰表修饰你你表并列表并列罢了罢了表顺承表顺承表顺承表顺承表转折表转折(6)杀鸡为黍而食之)杀鸡为黍而食之(7)欲洁其身,而乱大伦)欲洁其身,而乱大伦(2)而谁与易之)而谁与易之(3)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吾非斯人之徒与
17、而谁与?(4)已而、已而)已而、已而(5)趋而避之)趋而避之2、重点虚词、重点虚词“而而”: 3、古今异议词: (1)遇丈人:古:老年男子 今:妻子的父亲 (2)明日:古:第二天 今:明天 (3)不仕无义: 古:违背了臣对君应当秉持的政教伦理原则。 今:没有义气4、词类活用:(1)子路从而后:名词活用作动词,落在后面。(2)孔子下(名作动,下车)(3)植其杖而芸(使动)(4)止子路宿(使动)(5)不仕无义(名作动)(6)欲洁其身(使动)(7)歌而过孔子:名作动。(8)而乱大伦:形使动。(9)杀鸡为黍而食之:动使动。 思考问题: 1、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孔子的为人。提示:孔子知道时代
18、不太平,难以实现心中的理想,但是他能够努力坚持去实现去维护思想的核心礼。 2、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中提出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观点。而本文孔子给我们的印象是“知其不可为而为这”。如何看待孔子与孟子的这种差别。提示:可以考虑提出者不同的出发点。言之成理即可。(在我国传统中,孔子被称为“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都是先秦儒家的大师。他们的人格和人生追求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模式。在修身为立足点上,无论是进还是退,两者并无差异。但是,孔子对治国、平天下的追求更为执着。) 3、孔子与长沮、桀溺以及荷蓧丈人有什么不同?提示:长沮、桀溺、荷蓧丈人因为世道太乱,因此躲起来,他们属于
19、消极避世之人。 孔子知道世道不太平,但是他敢于去改变(积极入世),虽然有时候这种努力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但是他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应该值得肯定的。问题探索: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于孔子及儒家思想的了解,写一篇小短文,说一说儒家思想为什么能够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如何看待文章中所体现出来的儒家思想?孔子的人生态度孔子的人生态度积极入世;积极入世;勇于担当;勇于担当;以天下为己任;以天下为己任;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六、孔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六、孔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为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为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增进世界各的友好关系,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国人民对中国语言中国语言
20、文化的文化的理解,为各国汉语学习者理解,为各国汉语学习者提供方便、优良的学习条提供方便、优良的学习条件,中国国家件,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对外汉语教学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在世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在世界上有需求、有条件的若界上有需求、有条件的若干国家建设以开展汉语教干国家建设以开展汉语教学为主要活动内容的学为主要活动内容的 “ “孔孔子学院子学院”,并在中国,并在中国北京北京设立设立“孔子学院孔子学院总部总部”。孔子像孔子像 孔子学院总部于孔子学院总部于20072007年年4 4月月9 9日上午在北京日上午在北京正式揭牌成立正式揭牌成立 目前,我国已在全球建立孔子学院目前,我国已在全球建立孔子学院2492
21、49所(仅美国就有所(仅美国就有4242所所 ),孔子课堂),孔子课堂5656个,注个,注册学员达到册学员达到1212万多人。万多人。 为鼓励世界各国学生和汉语教师来华学为鼓励世界各国学生和汉语教师来华学习和研究汉语言文化,国家汉办习和研究汉语言文化,国家汉办/ /孔子学院总孔子学院总部设立部设立“孔子学院奖学金孔子学院奖学金”。 全球全球 汉语热汉语热 扑面来扑面来 孔子学院孔子学院 遍地花遍地花 论语论语名言警句名言警句 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君子不会致力于饮食及居住环
22、境上追君子不会致力于饮食及居住环境上追求安饱,努力勤快地做事而且谨慎地说话,又能主动地向志向行为求安饱,努力勤快地做事而且谨慎地说话,又能主动地向志向行为高尚的人请求教导指正,这样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的人了。高尚的人请求教导指正,这样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的人了。)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说:孔子说:我十五岁时,便立定志向于学习之上;三十岁时,能立身我十五岁时,便立定志向于学习
23、之上;三十岁时,能立身处世;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已经能够领处世;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已经能够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就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终于能悟天命;六十岁时,就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终于能做到随心所欲而行,且所为都能合于规矩的境界了。做到随心所欲而行,且所为都能合于规矩的境界了。) 4、朝闻道,夕死可矣。、朝闻道,夕死可矣。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了解义,行事也君子了解义,行事也以义为标准。小人了解利,所以行事易追逐利以义为标准。小人了解利,所以行事易追逐利益。益。 )6、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4、。(父母在世的时候,父母在世的时候,不出远门去求学、做官,万一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不出远门去求学、做官,万一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去处。 )7、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腐烂的木腐烂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一样的墙壁不能粉刷。头不能雕刻,粪土一样的墙壁不能粉刷。)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乐的人 。)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
25、乐,仁者寿乐,仁者寿。(。(智者乐水,是因为智者乐运其智以利智者乐水,是因为智者乐运其智以利人,如同流水,自然无滞。仁者乐山,是因为仁者喜能人,如同流水,自然无滞。仁者乐山,是因为仁者喜能承载以利生,如山不动,万物荣焉。智者善应事,动如承载以利生,如山不动,万物荣焉。智者善应事,动如脱兔;仁者守真心,静如处子。智者得志而乐,仁者无脱兔;仁者守真心,静如处子。智者得志而乐,仁者无忧故寿。智者有功则民喜,仁者有德则众归。)忧故寿。智者有功则民喜,仁者有德则众归。)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敏而好学,不耻下问。11、默而识之、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何有于我哉?1
26、2、子在川上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不舍昼夜!13、鸟之将死、鸟之将死,其鸣也哀其鸣也哀;人之将死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其言也善。14、君子坦荡荡、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小人长戚戚。(君子心胸宽广坦。(君子心胸宽广坦荡,小人经常心绪不宁。)荡,小人经常心绪不宁。) 15、三军可夺帅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虽众,。(三军虽众,人心不一,则其将帅可夺而取之;匹夫虽微,苟人心不一,则其将帅可夺而取之;匹夫虽微,苟守其志,不可得而夺也。守其志,不可得而夺也。 )16、知者不惑、知者不惑,仁者不忧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勇者不惧。(仁者不忧愁,。(仁者不忧愁,
27、智者不迷惑,勇者不畏惧。智者不迷惑,勇者不畏惧。 )17、非礼勿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非礼勿动。(有。(有失礼教的东西不看失礼教的东西不看,有失礼教的传闻不听有失礼教的传闻不听,有失礼有失礼教的话语不说教的话语不说,有失礼教的事情不做。)有失礼教的事情不做。)18、君子成人之美、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小人反是。(君子。(君子助人成就善事,不助人成就恶事。小人与这相助人成就善事,不助人成就恶事。小人与这相反。反。 )19、君子以文会友、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以友辅仁。(君子以诗书礼乐。(君子以诗书礼乐之文结交朋友,以朋友辅助为仁,可谓得其交友之文结交朋友,以朋友辅助为仁,可谓得其交友之道。)之道。) 20、名不正、名不正,则言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