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PPT)_第1页
高中历史(课堂PPT)_第2页
高中历史(课堂PPT)_第3页
高中历史(课堂PPT)_第4页
高中历史(课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第3 3课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1 1、研究内容、研究内容(1)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北方在前半段时间兴盛的原因(2)研究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后的现象(3)研究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4)研究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5)研究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启示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一、四大经济区域一、四大经济区域知识之窗知识之窗古代山东、山西的地理概念古代山东、山西的地理概念 与今天的山东、山西地理概念不同。它们以河南崤山分界,以东称为山东,以西为山西。因为崤山附近有函谷关,所以又有关西、关东之称。山东包括了今河南、山东、河北三省及晋南、苏北、皖北等部分地区。历史上这里被称为中原。山西在战国属于秦地

2、,大体是以关中为主,后又扩展到河西和巴蜀等地。山东山东山西山西 江南江南 龙门碣石以北龙门碣石以北1.传统农业区,经济实力强,长期是全国经传统农业区,经济实力强,长期是全国经济重心济重心(含两个经济区含两个经济区)2.经济尚未开发经济尚未开发我国西汉时期我国西汉时期的四大经济区的四大经济区各有何特点?各有何特点?3.地势复杂,人口稀少,生产技术落后。地势复杂,人口稀少,生产技术落后。气候寒冷,土地贫瘠,是畜牧区或半农半牧区气候寒冷,土地贫瘠,是畜牧区或半农半牧区。 西汉四大经济区的形成(多样性、不平衡)西汉四大经济区的形成(多样性、不平衡) 从地理学的角度大家谈一谈为什麽山东、山西长期居于全国

3、经济重心地位? 这一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属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年降水量约为500800毫米,雨季集中于夏季高温的七八月份。这一地区普遍是黄土,保水保肥能力虽低,但有较好的毛细作用,能将土壤下部的肥力吸收到地表,这样的自然条件适合对肥力、水分要求不高,在幼苗期间特别能耐旱,成长期又需要高温多雨的作物粟和高粱的生长。2、江南地区土地肥沃、气候湿润、河道纵横,以种植稻耕农作物为主。西汉时由于这一地区人口稀少,生产技术落后,与山东、山西相比,经济实力差距较大。3、龙门碣石以北,气候寒冷,土地贫瘠,由此形成传统的畜牧业和半农半牧区。白居易 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

4、江南。 分析一下,为什么诗人那么怀念江南呢?江南风情请思考:请思考: 为什么江南会从一个落后、荒凉的地区成为一个经济繁荣,风景如画,人人向往的美好地方?是什么原因使江南得到开发?一、四大经济区域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第一次高潮第一次高潮两晋之际两晋之际第二次高潮第二次高潮唐代安史之乱唐代安史之乱第三次高潮第三次高潮北宋靖康之乱北宋靖康之乱二二 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一、四大经济区域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方面: (1 1)南方户口超过北方,户口分布重心的南

5、移)南方户口超过北方,户口分布重心的南移 (2 2)南方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全面超过北方)南方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全面超过北方 (3 3)南方地区在国家财政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南方地区在国家财政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摘自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摘自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 山东大学出版社,第山东大学出版社,第463468463468页。页。拓展材料:拓展材料:1 1、如何理解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如何理解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初步开发、初步开发孙吴、东晋、南朝孙吴、东晋、南朝完整的作物体系完整的作物体系耕地面积和产量提高耕地面积和产量提高手工业和商业手工业和商业建康建康2、逐渐超过、逐渐超过中唐以

6、后中唐以后扬州扬州3、完全超过、完全超过两宋以后两宋以后“苏湖熟,天下足苏湖熟,天下足”北宋首都北宋首都汴京汴京 过程过程 水利事业水利事业 中唐以后,长江流域的扬州和益州(成都),中唐以后,长江流域的扬州和益州(成都),商业繁荣,经济地位已凌驾于长安、洛阳之上,商业繁荣,经济地位已凌驾于长安、洛阳之上,当时有当时有“扬一益二扬一益二”的说法。的说法。 中国古代经济史山东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经济史山东大学出版社 齐涛主编齐涛主编 我国商业中心的南移我国商业中心的南移 文化重心的南移(一)文化重心的南移(一) 明清时期我国农学家(共明清时期我国农学家(共7272位)的地域分布状况位)的地域分布状况

7、地域江苏福建山东江西安徽直隶河南陕西 四川广东湖北贵州山西人数186543322 21111 图表解读:从中可见明清时期的农学家绝大多数集中在江苏浙图表解读:从中可见明清时期的农学家绝大多数集中在江苏浙江两省,占总数的江两省,占总数的54.92%,按东南六省计,则占到总数的,按东南六省计,则占到总数的80.28%,农学人才的这种集中分布,和明清时期我国东南人才研究的分布状农学人才的这种集中分布,和明清时期我国东南人才研究的分布状况非常相似,只不过农学人才的数量很少而已。况非常相似,只不过农学人才的数量很少而已。 改编自国学网文章从明清时期的农业科学家看改编自国学网文章从明清时期的农业科学家看

8、农业人才问题作者:农业人才问题作者:游修龄游修龄 “从汉至唐,全国人才集中于黄河流域,唐朝共有宰相从汉至唐,全国人才集中于黄河流域,唐朝共有宰相369369人,人,90%90%时是北方籍。时是北方籍。 北宋和南宋是北南人才的转折点,宋代河南出宰相北宋和南宋是北南人才的转折点,宋代河南出宰相2121人,其中人,其中北宋北宋1818人,南宋人,南宋3 3人;宋代浙江出宰相人;宋代浙江出宰相2424人,其中北宋人,其中北宋4 4人,南宋人,南宋2020人,既是证明。人,既是证明。 明代宰辅明代宰辅189189人,南方籍占人,南方籍占2/32/3以上;明代文魁(状元、榜眼、以上;明代文魁(状元、榜眼、

9、探花、会元)探花、会元)244244人,其中南方占人,其中南方占88%88%,北方占,北方占12%12%。 清代博学鸿词清代博学鸿词267267人,江、浙、赣、皖四省即占人,江、浙、赣、皖四省即占75%75%。” 改编自国学网文章农业和文明发展作者:改编自国学网文章农业和文明发展作者:游修龄游修龄文化重心的南移(二)文化重心的南移(二)汉代以来我国政治人才的地域分布演变状况汉代以来我国政治人才的地域分布演变状况 “元明清三代,南方经济重心和文化重心的地位不可动摇。元明清三代,南方经济重心和文化重心的地位不可动摇。南北文化的差距伴随着南北经济差距的加大日益扩大。南北文化的差距伴随着南北经济差距的

10、加大日益扩大。 明初的科举,南人及弟者十倍于北人,以至于不得不采用南明初的科举,南人及弟者十倍于北人,以至于不得不采用南北分卷,勉强维持南北人数的均衡。北分卷,勉强维持南北人数的均衡。 清初顾炎武评价北方文化时曾说:清初顾炎武评价北方文化时曾说:今日北方有二患,一曰地今日北方有二患,一曰地荒,一曰人荒。荒,一曰人荒。地荒是指北方经济的衰退,人荒是指文化上的衰地荒是指北方经济的衰退,人荒是指文化上的衰落。落。 有清一代,著名的学者绝大多数为南方人,如顾炎武、黄宗有清一代,著名的学者绝大多数为南方人,如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江苏省的状元就占全国的一半,明清文化已经以羲、王夫之等,江苏省的状元就

11、占全国的一半,明清文化已经以南方文化为主。南方文化为主。” 摘自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摘自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 山东大学出版社第山东大学出版社第475475页。页。 文化重心的南移(三)文化重心的南移(三) 明清文化以南方文化为主明清文化以南方文化为主请思考:请思考: 古代的人口迁移和今天的人口迁移有什么区别? 古代人口外迁是主要因为战争动乱,无法进行农业生产迫使的;而现代人口的南迁是城市化发展的需要。一是科技人员和大学生涌向南部沿海开放区,二是农村劳力流向城市,促进经济的发展。1)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经济重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南方经济的发展都是在北方战乱

12、心的南移和南方经济的发展都是在北方战乱不休和南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完成的。不休和南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完成的。(2)充分合理地利用外来劳动力、先进的生充分合理地利用外来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就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就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3)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领导者的重视。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领导者的重视。南南方政权的许多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方政权的许多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在当时不得不采取措施重视经济建设,只有在当时不得不采取措施重视经济建设,只有这样,经济才有可能得到发展。这样,经济才有可能得到发展。古代经济中心的南移的历史启示古代经济中心的南移的历史启示练习练习1:我国人口流动的主流趋势是(:我国人口流动的主流趋势是( )A由内地流向边疆由内地流向边疆 B 由边疆流向内地由边疆流向内地C由北方流向南方由北方流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