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以校本教研为载体促教师专业化发展温十五中 魏万中建立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学科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全体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培养教师的工作是一项关系到学校发展的战略任务。一所学校没有一支整体素质高的教师队伍,也就培养不出高素质的学生,也难以真正开展素质教育。为此,学校应致力于造就一支整体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在教育思想上要由“应试型”转向“育人型”,在知识和能力结构上要由“单一型”转向“综合型”;在工作方式上要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一、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从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出发,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每周每个教研组有半天固定的教研活动时间;每位
2、教师每个学期都要开出一节校公开课、出一份试卷、写一篇评课稿、写一篇教科研论文;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着力构建三个层次的教研活动:一是面向新教师的“适应性”教研活动,通过组内配对、组间交流、向校外专家请教,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课堂,缩短教学与教研的过渡期,进而以教研促教学;二是面向全体教师的“发展性”教研活动,根据每个教师的教学特点,倡导教学个性化,促使每一位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三是面向骨干教师的“主题性”教研活动,鼓励教师围绕课堂教学作深层次的探索,由点及面作专题性研究,引发教学思辨,从而率先成为研究型教师。以这三个层次的教研活动引导全体教师潜心研究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新
3、课程改革的形势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要围绕“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的目标,牢牢抓住“研究学生、研究课堂、研究方法”这三个重点,积极探索,努力构建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高效科学的教育教学新模式。“研究学生”,就是要真正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改变教师重知识传授、轻学生接受的沉疴。以尊重学生、民主教学等崭新的教育理念,重新审视传统教育和教学的形式、方法、要求和内容,树立新的学生观、成材观、教学观。“研究课堂”,就是要坚持规范教学行为,科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坚决摒弃依靠增加学生共同学习时间、依靠“题海战术”、漠视主体个性发展的短期行为。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的设计要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心理水平,
4、要能够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以充分独立思考和发挥个性创造的机会,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及时反馈,并据此调控教学。课堂训练题目的设计要注意层次性、针对性和启发性,确保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在知识、技能、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发展。研究方法,就是在继承教育教学优秀传统的同时,大胆吸收现代教育教学和心理科学等最新理论,积极运用现代化辅助手段,创新百花齐放的教学组织形式和评价方法,要研究和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过程,最大限度地提高时间的利用率。要积极地、恰当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收到启发思维、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的教学效果。二、把培养青年教师作为校本教研的重
5、点工作加强对青年教师的管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导师制”的有关制度;要求青年教师虚心向中老年教师学习,刻苦钻研教育教学理论,迅速提高教学业务水平,争取逐步适应和胜任教学工作;要求青年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二节,读专业文章后的文摘不少于一千字。结对子,让教师共同提高教师的成长过程一般可分为三个时期:即“适应期”、“成长期”、“成熟期”。其中“适应期”是指刚踏上岗位直至工作满35年的时期。主要任务就是站稳讲台,掌握教学的基本方法。为了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尽量缩短“适应期”,采用了一老一新结对子的方法。挑选合适的师傅带徒弟,要求他们制订计划,从备课、听课、评课、命题、改作业、教科研诸方面周密设计,分步
6、落实。备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体现教师功力的重要方面,有了师傅指导下的备课,可以更快地让青年教师提高这方面的能力。针对新教师不熟悉教材,课堂上往往缺乏深度、广度,教学重点不突出,难点不突破、语言平淡,缺乏激情等情况,我们发动备课组老师共同研究,讨论,写出教学样板,让青年教师从具体实例中懂得:数学教学重在课堂,教学内容如何与培养学生能力相结合,怎样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面向全体学生。给压力,促教师迅速成长真正关心爱护青年教师,促进他(她)们尽快成为教学骨干,需要施加一定的压力,如开展专业知识考试;参加学生的学科竞赛;组织公开课教学;开展说课活动;进行专题讲座;开设选修课;带竞赛辅导小组;
7、分配课题研究任务等。对未上过高三教学的教师,每周独立做一份高三练习卷,从解题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常向青年教师提供先进教学的信息,明确紧跟时代发展对教师素质的要求,积极鼓励青年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施教。作示范,供青年教师学习上课是一门艺术,尽管把教案准备得十分周密,但在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的错综变化常常出人意料,这就需要用炉火纯青的教学技巧来应对,耳闻不如目睹,让老教师登台,执教示范课是事半功倍地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措施。对市、校组织的一些示范课,要求青年教师必须前往听课学习并写好听后感。还规定每周徒弟必须听师傅的课一节,且同时又要求多听其他老教师及同年段教师的课,
8、做到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能站稳讲台。搞展示,青年教师比高低青年教师的特点是需要汲取,更需要有展示表现自我的机会。新教师每学期都开一节公开汇报课,课前在师傅及同备课老师指导下,认真写好教案,上课时,全组教师参加听课,课后先由本人谈教学设计中的几个为什么及教后自己的感受,再有全体老师认真评课,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方案。通过汇报课及评课使青年教师获得较大收益。三、把课题研究作为校本教研的主要方法随着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的普及,课题研究正在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教师的心灵,成为学校和老师的一种追求,成为学校的又一个亮点。倡导课题研究是提升教师教
9、育理念、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学校持续发展的需要。课题研究是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按教育规律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培养科研型、学者型教师,使学校具有生命力、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学校开展课题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课题研究,“改善教育行为,提升教育水平”。因此,学校课题研究的基点不应是写论文求发表,而应着眼于学校的育人目标,立足于教师本职工作和实际特点,深入思考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困惑,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应该是要研究的课题。学校课题研究要关注课堂四十五分钟的质量,学科创新教学的研究;要关注学生的学情、学法指导、自我学习、潜能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10、力。学校课题研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即在理论的指导下实践,反之把实践经验提升到理论高度,丰富理论。中学教师通过学习和研究掌握了先进的科学理论,才能提升实践的水平和层次,提高教学水平。学校课题研究要注重工作与研究相结合,即在工作中研究、研究中工作,工作为研究提供实践资料,研究推动工作效率的稳定提高,因为有效的教学不是日复一日地简单重复,而是教师自觉学习、运用新的教育成果和理论,充满激情的创造性探索活动。学校课题研究的形式应当立足于课例研究,把教学反思作为学校课题研究的重要方法。新的教学理论倡导“问题教学法”,“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又带着新的问题走出教室”。其实,校本教研和教师的研究也是如此,
11、同样是从课程实践中的问题开始。因此,把教师反思教学实践作为校本教研的起点来抓,作为校本教研最基本和最普遍的方式来抓,作为教师专业的核心能力来抓,作为提高教师素质的最有效途径来抓,积极引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要求各组教师结合前期教学实践中困绕自己的问题,自下而上地汇集组内学期的研究专题和校级研究课题,积极培养教师反思教学的意识,自觉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反省、思考、探索能解决自己问题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等要素,促进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促进专业发展,向“反思型”教师迈进。其次,建立反思制度,引导教师积极进行教学反思,通过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方法(自评与他评
12、相结合)及创设案例、论文等评比交流活动机会,以促进教师积极进行教学反思,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和水平。以校本教研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实施初期,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面临更多的新问题、新困惑、新矛盾,如何在新课程、新理念、新标准下,去研究和解决新课程改革实施中出现的新问题,一味地靠原有的老经验已经不能奏效了,需要借助研究找到新的途经与方法。而校本教研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可勿视的一项工作,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基础,是创建特色学校的抓手,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一、校本教研现状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要使教师角
13、色、教学观念、教学行为真正转变,变教书匠为学者型,向专业成长发展,目前多数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与教师专业发展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1)校本教研缺乏明确的规划和目标。即使有计划,也没有从教师的专业发展角度来规划,从我们的专题调查问卷统计,56.8%的教师认为所在的教研组教研无目标或目标不明确。对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有88.1%的教师认为一般或需要提高,说明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是留于形式。(2)校本教研的内容缺乏专题性和连续性。每一学期教研活动的重点几乎都是围绕备课和上课等进行展开,这学期抓如何备课,下学期又改为抓“如何上好课”,而备课这一主题教研,仅搞了一次研讨活动,一次教案设计竞赛,至
14、于如何抓备课,从哪些方面入手,抓到什么程度,如何验收,都没有详细的实施步骤,使校本教研活动似蜻蜒点水未能及其实质。(3)校本教研形式单一。校本教研的形式主要是听课、说课和评课,而围绕问题、设计、实践、反思的活动形式较少。从校本教研现状来看,主要重在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偏重教师的教,轻视学生的学;教师的反思不深刻,缺少理论指导;活动的实效性、针对性不强等,因而不利于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同时校本教研现状也给我们很多启示:校本教研必须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要从教师专业发展实际需要出发,通过校本教研活动有计划、有目的地促进教师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规范教师教学常规行为,教研的内容要来自于教师教
15、学的困惑、教学中的问题;教研要突出教师集体的智慧,使学科组教师人人参与,增强教师间的相互对话,浓厚教科研氛围;要进一步依托校本教研进行专业引领,提升教师的理论修养,充分发挥校本教研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二、校本教研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通过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意味着我们必须将教师当作专业发展的主人,必须建构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的校本教研目标:1教师成为学习者。通过校本教研引导教师自觉地在日常专业生活中学习,强化自我学习能力。教师能注重结合实际问题,掌握科学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能注重与自身工作需要有密切联系的内容;注重所学习知识的互相联系与实际运用。2教师成为合作者。通过校本教研引
16、导教师进行合作探究,学会与学生一起合作、一起交流、一起活动;学会与同事通力合作,从不仅仅关注本学科走向关注其他学科,从习惯于孤芳自赏到学会欣赏其他教师的工作能力,从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和其他教师一起合作完成;学会与家长合作,积极开拓校内外教育资源。3教师成为研究者。通过校本教研使教师从行动者转变成为研究者。教师能逐步形成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的反思能力;能对发现的教育问题进行多方面分析剖析;能运用多方面的经验和知识,综合地创造性地形成解决新问题方案;在着手试行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能不断地进行反思、修正、完善。三、以校本教研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1、成立教师专业发展校本教研领导小
17、组教师专业发展校本教研领导小组的职责主要包括:为整个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划提供指导性建议、协调与监控;把校本教研年度规划与学校的全局发展规划相联系;为每位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计划提供建议、帮助等等。各项职责都由领导小组相应的成员负责,职责明确。2、制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教研计划由于校本教研的所有重大决策与活动都是在学校进行的,因此校本教研必须为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制定整体的活动计划。我们可以对校本教研的目的、学校可供利用的资源,校本教研的课程的设计、实施以及评价培训活动的要求与程序,教师的时间安排等等方面作一些整体的规划。3、组建教师小队式的教师专业发展校本教研组织形式校本研究需要大学教师与
18、中小学教师合作,也需要教研员与中小学教师合作,但更需要教师间的相互合作。笔者运用日本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概念即采用教师小队(teacherteam)作为校本研究最有效组织形式,教师小队可根据校本研究课题需要由学校中领导、骨干教师和一般教师组成。从一些学校校本研究案例反映看:这种通过教师小队式对自身实践所进行的有意识、系统的、持久的合作反思探究,虽没有刻意向专业研究者的研究看齐,但在突出教师实践的“研究”特征的同时,更突出了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角色。应要注意的是教师小队组建要考虑教师们自身间的制约因素,最好能做到扬长避短。4、构建对话反思式的教师专业发展校本教研活动模式。根据“学习型教研组、反思型
19、教师”的理念,我们在实践中构建起相互对话假定反思式的教师专业成长校本教研活动模式。即:
20、; 教师反思 提供案例 (自我对话)
21、; 实践 实践
22、; 校本教研 形成新案例
23、 专业引导 &
24、#160; 教师之间 理 论 (理论与实践对话)
25、 (相互对话) 修改案例 校本教研活动过程大致经历“预设课案集中尝试反思调整实践课堂专业引导总结提炼”螺旋提升的几个过程。具体为:(1)提出问题,确立主题。每学期开学初,以年段、学科教研组为单位进行课堂调查,针对教育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立足教师需要、教学需要,提炼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确立本年段、本学科校本教研的主题。(2)理论学习,个体反思。组织教师围绕教研主题,进行相关理论学习,做好学习笔记,同时通过教学实践的过程与效果,从两方面构成反思教案:一是完成教学预设反思表;二是教学设计的详细案例。(3)集中反思,预设新案
26、。围绕校本教研活动主题,在个体预设课案的基础上集中活动,畅谈对教材的理解,重点、难点的把握,叙述自己教学生活中遭遇、困惑、成功等典型教学个案。然后,结合学期初确定的教研内容,酝酿出新课案。再确定案例老师课堂实践。(4)实践探究,反思积累。教师在集中活动基础上,运用新“理念”、新“预设”等,各自实践于课堂,及时反思教学预设意识、行为、效果等,及时总结,写成反思札记。(5)专家引领,理性认识。学校定期聘请名师上示范课,请专家理论讲座外,学校还可以邀请教研员、专家听课、评课,剖析典型案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教师自身素质。(6)阶段小结,调整提高。年段、学科教研组在充分活动的基础上,每学期末作好校本教研
27、活动阶段性小结,并提出下阶段培训研究重点。教师撰写反思性案例和反思记录。5、撰写案例与反思记录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笔者认为,教学方面案例撰写以及反思记录是校本研究最具特色的成果表现形式,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极为有利。每一位教师在其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事件和问题,如可能会面对一些学习困难或学业成绩优良的学生;可能有些学生某些课程较好,而其它学科却显得薄弱;有的认知与情感发展不平衡等等。诸如此类的事件,完全可以经过一定的思维加工,以教育教学案例或反思记录的形式表现出来,成为大家共同探讨的对象。教师撰写案例过程也是一个重新认识这一事件、整理自己思维的过程,所以通过案例写作,不仅可
28、以促进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自己教学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促进教师对自身教学研究和教学行为反思,提升教学工作专业化水平,而且也是教师之间分享经验、加强沟通的一种有效方式。案例应用也可以促使教师很好地掌握教育教学理论。值得强调几点:一是作为教学案例的这一事件必须是一个真实的事例,不是编制者自己凭空想像杜撰出来的,所叙述事例相对完整,给人以整体感;二是作为案例的这一事件必须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有可能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案例事件具有典型性,通过案例使其他教师能引起许多思考和借鉴;三是所叙述的事例要具体明确,不应是对这一案例事件大体、笼统描述,也不应是对这一事件(如一节课)所有的总体特征概括化、抽
29、象化的说明,要说明事件时间、地点、发生特定背景及及描述学习态度、动机、需求等。当然案例形式可以多样化。6、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教研评价机制目前中小学教师的校本教研大多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现有的校本教研的评价标准通常是“学术”性质的,难以提供有关参与校本教研计划后,教师在课堂行为或教学实践中所产生的变化、获得的提高,以及对学生影响等有关方面的信息。因此,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们就要建立以“教师专业发展为主”的校本教研评价机制。评价体系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对校本教研的综合性评价;二是对教师的学业进行评价;三是对教师的教学评价。通过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校本教研评估体系评估,促使学校对校本研训工作进行
30、激励、反思,同时也起着教师专业发展导向作用,在制定教师专业发展校本教研评估体系时应围绕“发展”这一主题,看教师的参与度,看教师的专业发展。总之,“校本”是20世纪末我国教育舞台出现的一个新名词,“科研兴校”、 “教师成为研究者”等已成为教育界很抢眼的字眼,从这些字眼体现了广大中小学校及教师对校本教研的热切关注,以及通过校本教研来改变学校面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热切企盼。打造校本教研平台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今天,走进仙中你会发现学校的空中课堂教室人流不断,多功能室灯火通明,他们在干什么呢?原来是老师们抢着自制课件,同学们在兴致勃勃的听讲。如今仙中的老师不再害怕讲课,学生不再害怕上课,这都是校本教
31、研带来的可喜成果。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指出:要建立以校为本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创造有利于教师研究的氛围,使教师有机会对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公开而自由的讨论,鼓励思维的独立性与创造性,加深教师对改革目标的理解。所以自课改之初我校就重视校本教研,从学校实际出发,围绕学校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工作。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创造能力,努力形成一种校本教研的学习气氛,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在职培训融为一体,把学校构成一个学习型的组织,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促进教师的能力不断提升。为此我校采取以下做法: 一、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
32、60; 1、理论学习制度。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决定了课改的深度和广度,"要引导教师学会理性地思考教学问题,不要小看理论思维。"理论的指导是促进教师专业提高的有效保证,这种理论学习,更加指向实践中发生的真实问题。三年来我校先后进行了课程通识培训、各科课程标准的学习、实验教材培训、教科研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等。理论学习采取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每次教研活动都要先进行半小时的理论学习的心得交流,这样既保证了学习时间,也保证了学习质量。在理论学习方面我校也注意高层次的专家引领,定期邀请专家来校做专家讲座,深入课堂观摩指导教学,教育教学问题的专题讨论。专家以高水平的专业
33、知识技能拓展了教师的思路,开阔了视野,丰富了思想,提高了理论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校先后组织教师学习和观摩全国教育专家魏书生的教育理论和现场授课,参加解玉文办学思想研讨会,请市电教馆领导、海慧中学课件制作的行家来校讲授课件制作,还请市教科研左昌伦副所长来校讲授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知识,听了他精彩的讲座后,一位教师由衷的说"我今天才真正明白了什么是课程资源开发,懂得了写课后小记,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发现教材的不足,及时补位,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原来科研就在我们的平时教学之中,真是听君一句话,胜读十年书"。 2、建立对话交流制度。对抗不如对
34、话,竞争不如竞和,沟通需要从对话开始。我校努力创设一种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切磋、交流的学校文化环境,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发展的场所,也是一个促进教师不断成长与提高的学习化共同体。具体是采取同伴互助的形式,让老师在互学互动中共同成长,进行信息的交换、经验的共享、深度会谈、专题研讨,共同提高。首先学校开展师徒结队,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每年教师节我校将具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进行师徒结对,并作为一项常规管理活动加以落实,定期进行检查评比,年度进行表彰。要求徒弟积极听师傅的课,实地感受教学过程,学习成功经验;师傅主动听徒弟的课,了解徒弟的不足,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同时也吸收
35、青年人的先进思想和新鲜做法。师徒既各展其长,又互帮互学,优势互补。值得一提的是我校青年教师陈晓敏拜老教师刘少年为师,师徒二人互相学习使教龄不足10年的小陈老师迅速成长为学校的教学骨干,并一直承担毕业班语文教学,刘老师也不示弱,虽年过五旬,仍然奋斗在教学一线,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同年级前茅,成为我校老师学习的榜样。其次,广泛开展教师之间听课、评课活动。学校每年都在全校开设了家常课、复习研究课、观摩课、优质课"四课"的听评课活动。每学期教师之间互相听课35岁以下的教师不少于20节,鼓励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相互听课。听课之后老师要对所听课的写出评析,每月有教研组长进行检查批阅,全校的观摩
36、课和示范课学校组织集体评课,评课,不仅要评出优点,而且要指出不足和今后改进的建议。 3、学校先后制定各项教学常规制度、听课评课制度、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师徒结对制、青年教师骨干评定制、教师外出学习汇报制等,从制度上保证并激励了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活动质量。一是实施教研活动组长负责制、学校领导联系教研组、集备组制。例如从2002年起,我校积极探索备课制度改革,试行集体备课制,总体思路是"分块备课、集体评议、个人修改、注重反思",首先集备组提前设计通案。以集备组为单位按提前二至三周的课时进度编写集备教案,即通案,通案以简案形式出现,通案的
37、重点是单元和章节的教育教学目标或目的;教育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重点难点的突破方式;教育教学手段的使用,例课件、录像、投影片等;统一的课堂练习题。进而编制单元教学目标明细表,即单元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编制形成性测验题,制定矫正措施,编制总结性测验题;其次及时认真自备。教师在集备通案的基础上编写的个案,个案要突出学情、有详细的有创意的双边活动的设计,个案是比较详细的,但要重点突出,特别是通案中对教学的要求,需要在教学中认真落实的内容;最后集备。按照课时进度每周进行一次,集备采取参与式的集备方式,老师要积极参与,勇于袒露思想,平等交流,以交流思想,产生碰撞,及时解决自备时的困惑
38、。 二、以教研活动为载体,营造校本教研校园文化氛围。学校成功的内在机制,在于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确切地说,就是教师通力合作形成的支持教与学的氛围,有了这样的氛围,才能形成改革的力量。在新课程背景下,更应当强调同伴互助和合作,教师之间建立积极的伙伴关系,建立一种新的促进教师合作、发展的学校文化,形成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中的交流与对话、沟通、协调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与成功。为此学校加强教研组建设,以教研活动为载体,营造校本教研校园文化氛围。 1、改评课为议课。传统的评课对课的评判范
39、围太窄,参加评课人员太少,而议课则讲究人人参与,可以从整体把握,亦可以细处入手,对教学语言、教学环节,教学基本功、教学方法等进行多角度、多层次评价,通过议课再现了教学过程,优化了教学环节,达到了致力于教学的功效,形成"茶馆式"议课,人人参与议课的局面。 2、教研主题专题化。在开展教研活动时,要事先定好计划、确立研究主题,做到"两个结合"。一是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即要求学校各级教研活动要与课题研究相结合,要与课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相结合。二是与校本培训相结合。根据培训主题、培训内容开展教研活动,如课程通识培训、实验教材培训等。
40、同时要求教研活动中要求做到"三个有",即有主题、有中心发言、有活动记录。 3、深化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教研。我校积极为教师创设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平台。今年学校化巨资率先在农村中小学开通100兆的宽带网,配备空中课堂教室,装修多功能室。在今年的教育教学展示月活动中,我校掀起了一股人人学做课件的高潮,无论是大科还是小科,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无论是年青教师还是老教室,均做到无课件不上公开课的良好局面。广大教师重视提高自己的Windows操作系统与文字处理技能,积极运用CAI理论并能用CAI课件辅助教学,努力运用Office系统软件和网络去解决工作中
41、的困难,用Excel统计分析学生的成绩,基本上能够独立设计学科CAI课件文字稿件。明确了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积极实践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为提高现代化的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重要辅助作用。 4、重视教研资源的积累。学校每学期给每个集备组建立一本探究性小册子。把在集备时发现需要探究的问题记下来,在平常有灵机一动的探究性问题记下来,学期末学校汇总,建立学校探究性问题小册子,这样既能为本届提供探究的资源保障,又能为下一届老师开阔探究的思路,学会使用新教材,这样老师不能停留在传统的备课的层次上,需要不断学习交流,提升自我,不断创新。同时学校建立了现代
42、信息技术教育资料室,存放老师们做的课件,所有学科60以上的教学内容都已制有课件。教师们可以随时调出使用,做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三、取得的初步成效。 1、教师的专业意识得到明显增强,初步具备自我反思与交流协作能力。校本教研为教师专业发展创建了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老师们通过学习、培训、交流、研讨,听课、评课上研讨课的一系列锻炼,初步学会了自我反思、同伴协作。教师在实践中学会了反思,在相互尊重中学会了交流,在虚心中学会吸纳,在领悟中学会调整,在合作中学会成长。同时老师及时总结提升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提高教
43、育教学质量,每学期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的文章或市教研室组织的论文评选中获奖论文每学期就有20多篇。 2、教师的施教能力增强了。表现在教师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过去一本书一支笔,枯燥无味的填鸭式教学变为由多媒体生动形象的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由过去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变到了引导学生主动地体验和探究性地学习。老师们积极探索"四为"课堂教学,积极运用讨论式和启发式教学,积极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技巧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探索和发现新知识,新方法;教师设计训练时,让学生当堂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灵活地掌握和运用知识,调动
44、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积极开展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地思考,使学生多思、常思;善于从创设问题情景来开展探索式教学,培养学生追根求源的思考习惯,使学生学会深思。由此可见,教师真正的成长不仅在于岗前培训和脱产培训,主要是在教学实践中培养起来的。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教育观念必须也只有在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实验的探索之中逐步确立,教师专业能力的体现最初发生在课堂上,最终形成于研究之中。只有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培训有机地融为一体,才能促进教师持续发展,不断提升教师素质。 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未来更需努力。在教育改革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仙中人将会勇立潮头,与时
45、俱进,在校本教研的领域内创造更美好的明天。立足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区已推行一年了,作为课改实验校,一年来我们积极投身课改大潮之中,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确立了“立足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在一年的改革实践中,我们进行了许多尝试,也有了许多思考。 之所以我校把立足点定位于“校本教研”,是因为“校本教研”是直接指向学校中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发生的问题,其特点是将学校实践活动与教育研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并大力倡导学校第一线的教育者积极参与。可见,校本教研并不是要求学校教育者脱离其教育实践,另搞一套本该是理论工作者
46、从事的教育研究,而是植根于自身的教育实践,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有价值且能解决的问题着手研究,研究的结果用于改进学校的教育实践。校本教研不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而是一种研究的取向;它不仅是一种教师的专业发展活动,也是一种经验的理论提升过程;不仅是教师的个人行为,也是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创建个性化、特色化学校的主要途径之一。 一、 基于学校。校本教研要扎根于本校的实践,以本校教师教学中出现的 问题为出发点,解决现存的问题。 任何脱离实际的研究都是毫无意义的。校本教研强调解决的正是教师自己的问题
47、、真实的问题、实际的问题。不过,并非任何教学问题都构成研究课题,只有当教师持续地关注某个有意义的教学问题(即追踪问题),只有当教师比较细心地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之后,日常的教学问题才可能转化为研究课题,教师的问题意识才上升为课题意识。 当我校图书管理员杨存志老师发现学校新近装修一新、环境幽雅、馆藏图书内容丰富的图书馆,1500多名学生、百余名教师竟有部分师生很少光顾的现象时,他没有选择让自己更加清闲、漠而置之,而是针对该问题深入地进行思考,通过访谈、问卷等形式了解问题所在,找准症结,积极探求改变现状的方法。问题意识的增强使杨老师在学校和同组教师的协助下申请了如
48、何把低年级学生领入图书馆大门的省级课题,通过近一阶段的研究,学校相继开设了读书指导课、阅览课。为了吸引师生,进入图书馆楼区即可见到指示性、激励性的墙贴画;图书馆门外还设立展牌,对学生读书方法进行指导;同时利用校园电视台,拍摄图书借阅方法、推介新书系列短剧并在校园网上发布相关借阅信息。这一系列的“隐性、显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参加阅览的师生人数逐渐增加。为保证阅览质量,杨老师又与教导处、大队部共同制定了“读书星级中队”评选制度,每月对各中队阅览数量;读书笔记上交数量、质量;手抄报上交数量、质量进行详尽的评比,及时公布结果。在校长的建议下,我校每学期定期开展“开平小学读书节”活动,读后感、演讲、手
49、抄报、古代文学赏析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学生引入图书馆,学校又通过展牌形式将“读书节”的优秀成果展示出来,使全校的读书氛围变得越来越浓厚。教师们随着学生读书热情的高涨、教育教学研究的加强,对知识的渴望也愈加强烈。以前,学校通过制度形式约束、督促教师的借阅行为,现在,教师们也如同新课程理念中提到的由“要我学”变为了“我要学”,不仅图书馆的图书流通量显著增加,许多教师还主动推荐、购买各种图书,学校对这种行为积极予以鼓励,给图书价值高的购买者报销书款,并通过各种形式予以奖励。师生的读书氛围就这样被烘托起来。而这些,又都源于对一个司空见惯的问题现象的思考。如果没有这种思考,或许这个问题就不会、至少不会这么
50、快的得以解决。 强调对问题的追踪和设计意味着所研究的课题来自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课题产生的途径往往是自下而上而不是自上而下的,它是教师自己的问题而非他人的问题;它是教室里发生的真实的问题而非假想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的发现、关注乃至研究、解决,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是在一波三折中度过的。 记得在前年,为了增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发现更多问题,合力寻求解决的办法,我组织了学校的第一次论坛。发展至今,我们的“校园论坛”已经坚持开展了一年多了。任何事都不是轻而易举取得成功的,我们的论坛也是经历了许多坎坷。我觉得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51、:(为了更加形象,我试着把这五个阶段用歌曲的名称来概括。) 第一阶段:沉默是金 第一次论坛的情景,我记忆犹新。老师们面面相觑,我和刘副校长几番启发,最后只落得个“一言堂”的局面。老师们平时遇到的实际问题数不胜数,到了这时怎么全都哑口无言了呢?这是我们始料未及的。困惑之余我们开始思考,通过深入教研组与部分老师们谈心,我们初步了解了老师们沉默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1、观望。初次搞此类活动,老师们不知孰是孰非,说了怕不知深浅,有戒备心理,所以准备先看看再说。 &
52、#160; 2、茫然。平日虽然有许多问题,但都没有仔细观察、思考过,论坛上突然让说,嘴边的话又不知从何说起。 3、胆怯。自己有问题,但怕说不好了挨别人笑话,领导都在前面看着,弄不好还得挨批评,所以干脆不说。 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形势变得严峻起来,如果继续这样下去,那将使“论坛”不攻而亡。鉴于此,我积极寻求解决的途径。首先召开领导班子会进行商讨,确立了提前布置、包干到组的方略。由主抓各年级的领导深入教研组,先进行组内“初步论坛”,交流各自发现的问题,并在每组确定至少三个主要发言人,其他人也要做好准备,在论坛上随时可能安排指名发言
53、。除此之外,我们还把论坛室重新进行了布置,由原来的“界限分明”改为“民主平等”。做好充分准备后,我们热切地期待着下一期论坛的召开。 第二阶段:都是你的错 第二期论坛如期举行了。所有的努力没有白费,论坛上,像事先安排好的一样,老师们按年级组顺序逐个发言。校领导分散在各组之间,认真倾听着。这次的论坛没有了“一言堂”的情形,可是我还是觉得缺少点什么,那就是争论。没有思维的碰撞怎么能产生创造的火花呢?另外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老师们似乎更热衷于“挑学生毛病”。“学生不爱写作业,每次作业都不好好完成”“上课不听讲,说了也不听”“下课就
54、知道打闹,一点不知道谦让”诸如此类的问题被一一摆出,仿佛一切不良的行为都是学生的错,就像那是他们与生俱来的一样。不过不管是强制的,还是点名的,这次至少大家都发言了,这就是一个进步。总结时我对老师们的表现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同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家都很有问题意识,能够细心观察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了,那么学生的种种表现究竟因何而起呢?真的我们的学生就是天生的问题学生吗?就算是,也要找出方法来验证。这时我想起上海教科院周卫老师讲过的一句话:“学校是不可能因为一次演讲而改变的,要改变一所学校,需要不断开展校内教研活动,让教师们敞开教室的大门,进行相互评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以前,对于教师的培训,我
55、们也是高度重视,经常组织参观,请知名专家讲学,观看录像资料等,但是好像高费用的投入与教师的收获总不成正比。与首都师范大学教科院共建“教师发展学校”,首师大的教授每两周来我校一次,老师们出现在会场的频率却越来越低。原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不容易,现在,我就要让我的老师们拿着自己的实践去找理论。 第三阶段:最近比较烦 在过去的许多教育研究中,教师大多处于被研究者地位,而在校本教研中,教师要成为研究者,成为反思性的实践者。教师不仅要成为教学的主体,而且要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体,把自己的教学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实践,
56、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通过反思、研究,教师才能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角色发生转变,由以前的“技术熟练者”转变为“反思性实践者”,然而这个转变过程是十分痛苦的。原来我们进行的培训,教师们一般都被假设为:听了就能懂或懂了就会做。“认知不协调理论”研究发现,人们面对新理念有三种态度:排斥、扭曲、重构。事实上我们以往的很多培训都有或多或少的脱离实践之嫌,所以效果总是不太理想。我们进行的校本教研所面临的任务就是尽力防止“排斥和扭曲”,为教师们对新理念的“重构”搭建平台。“技术熟练者”们有时处理问题确实相当有自己的一
57、套方法,“技术不熟练者”们又常常苦于没有方法。通过“校园论坛”,我们的“熟练者”与“不熟练者”都开始行动起来,以前培训的笔记翻了又翻,同伴之间谈了又谈,上课之余有交流,问题产生了有探讨,然而这些以前的“被研究者”现在要做“研究者”,真是有点“比较烦”的感觉。但找到这种感觉是很正常的,也为我们以后的工作增加了针对性。 第四阶段:千万次的问 对于孩子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我校的教师来说,“需要”是最好的动力。接下来再组织的培训,老师们到场率高了,听讲效果好了,座位坐得靠前了,老师们休息时更爱与专家探讨了,首师大的教授
58、来我校时,感觉越来越有的放矢。有的教师为了一些教学问题反复思考,找不到答案,晚上十点多还与首师大的宁虹教授联系,寻求解决的方法。又一次“校园论坛”的召开使我们欣喜地看到,老师们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具体,探讨、研究的越来越深入,课题意识越来越浓。 比如:很多教师经常反映学生的一些不良思想、行为,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常常看到: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更多地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特殊技能训练的培养,他们宁愿花钱让孩子上各种补习班,却忽视孩子基本道德教育和文明习惯的培养。这致使当代的青少年表现出许多的不良思想倾向和不良行为。具体表现可分为以下几类:&
59、#160; 1、怕苦、怕累、缺乏责任感。现在的学生最大的特点是表现在对劳动的态度上。由于从小到大一直倍受呵护,在家务劳动中一直父母自己动手,甚至全包,不少父母不但不让孩子为家里干点什么活,甚至洗一双袜子或整理一下书包也是自己一手包办,以致造成了学生连最简单的劳动(如扫地)都不愿干、干不了。他们的头脑中对享乐的渴望多于对生活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在学习上不可避免地认为太苦、太乏味,导致不愿学习、不肯学习,这一点实际上在很多同学身上存在,即使在某些成绩好的同学身上也不少。 2、自私、虚伪、骄横、嫉妒。学生经常写日记,自我剖析时基本上都认为自
60、己脾气大,稍不顺心,就不满,在家中对父母常发脾气,或大喊大叫,或不理不睬。弄得父母反而恳求孩子,有些还是女生,甚至在校表现还挺不错的学生。有的孩子在家如果有弟妹,总怨父母为何有了我还再生一个,说父母偏心,把爱多给了弟妹。说假话欺骗家长、老师,在当今的小学生身上严重存在。当成绩考得好时沾沾自喜,向家长报喜;而当成绩考得差时,或不告诉家长,或自己模仿父母的笔迹签名。犯了错误做了错事,没有勇气承认,甚至千方百计为自己开脱。对成绩好或有一技之长的同学不愿承认他们的确比自己优秀,而是或者口服心不服或者怨别人对自己不够看得起。 3、自控能力差、好胜冲动。盲目模仿电影、电
61、视,想做好汉、英雄。在与人交往过程中缺乏应有的理智或谨慎,不注意方法,不讲究礼仪,常为一点小事或一句不恰当的话而产生摩擦甚至大打出手。他们最多说的一句话是,“你等着,看我怎么收拾你!”有的学生在平时的课堂纪律或自习课纪律中表现不佳,总是管不住自己,老违反课堂纪律。有的是客观上控制不住自己,以引起别人的注意。 这些都反映了当代部分独生子女心理素质上的“常见病”:经不起严重的挫折,受不住较大的压力,娇骄有余而坚韧不足,狭隘自私而容不得正确的批评。一旦受到某种压力,心理状态就会全线崩溃。 学生有这样那样的不良行为习惯这是正常的,
62、是必然的,但作为老师,适时地、善意地帮助他们矫正这些不良行为习惯也是必须的,是应尽的责任。于是,由大队部发起的“中华传统美德和现代文明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开始了。 反复推敲、反复论证,实验教师问自己、问校领导、问区教研员、问专家,在跌跌撞撞中摇摇摆摆成长起来。该课题逐渐确立了以学科教学为中心,活动为载体的研究思路,结合“进一步加强改进未成年人道德实施意见”和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围绕三讲三做(讲学习,在校做个好学生;讲道德,在家做个好孩子;讲文明,在社会上做文明少年)这一主题,以“民族精神代代传”为核心的内容,从课堂到课外,从校园到社区,从社区到社会,有计划有
63、组织的开展体验教育活动,让学生在践行中养成,在体验中内化,引导学生个体精神升华,继承中华传统美德,使学生养成现代文明习惯。 教师们就是这样从茫然不知所措、一味批驳、抱怨,逐渐走向了研究者之路,这个过程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套用新课标的说法:我校教师也逐渐由“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使教师们渐渐感觉“我会做”。 第五阶段:越来越好 问题意识上升为课题意识,教师们从事教科研的欲望更加强烈,教科研能力也在逐渐提高。“校园论坛”上不再是无话可说了,再没有想说却不会说的了;由庞
64、立民老师建设的校园BBS,又为老师们解决了上课时间集中,教研时间短缺的难题,使教研时间、空间范围扩大,并联入开平局域网,实现了与全区老师的交流;我区教育局申请“校本教研”课题后,我们将校园论坛保留并扩大,坚持定期邀请兄弟学校教师共同教研;我校还被区教育局任命了多名兼职教研员,每月定期到乡镇服务片去组织研讨。教师们在争论中理清思路,在碰撞中创新教学,在互助中相得益彰,当然在实践中也取得了点点成绩:我校的“主体性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的课题研究成果获河北省教科研成果三等奖;我校设计的“小学各学科科学学习方法的研究”实验方案获全国教育科学“十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学生学习素质的构成与培养研究一等奖
65、;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校本课程开发的教育实践研究研究过程中的“双语式升旗仪式”“情感小队进社区、亲情小队进家庭”等综合活动的开展,多次在省市报刊上报导;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省级课题获市级二等奖并报省级参评。校本教研使我校教师们实施课程改革的步子迈起来,而且步子越迈越大,路越走越宽。 二、在学校中。校本教学研究的主体是教师,研究的过程是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是教师对自身的课堂实践不断地加以反思、改进,获得教学质量提高的过程。 教师个体、教师群体、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教研的三个关于人的要
66、素,它们构成了校本教研的三位一体关系。这三种基本力量三足鼎立,缺一不可。为此,我校提出了“教师在反思中提升自我,在同伴互助中发展自我,在专业人员引领中完善自我”的总体目标,并努力实践,立足校本教研,构建学习型学校。 自我反思使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双重角色;既是引导者又是评论者,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反思已经成为每位教师每日必修的内容,教师们关注的问题更多了、研究的意识更浓了、总结记录的习惯形成了。 我校徐丽娟老师在备四年级一篇课文倔强的小红军一课时,深入思考,充分反思,真正最大限度地拉近了学生与长征的距离,使这一课的教学充分实现了教育意义。 科学课爬行动物的认识,任课的杨慧敏老师课前充分反思,对学生作出合理预测,灵活处理教材,一改以前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解聘合同证明书模版
- 大理云南大理州人民医院招聘编制外人员34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频考版试卷)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合同A房屋征收安置补偿协议
- 嘉兴浙江嘉兴市秀洲区招聘专职网格员5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频考版试卷)附带答案详解
- 过滤配件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记录设备投资规划项目建议书
- 2025劳动解除合同
- 2025试用期劳动合同终止模式
- 仪表在物联网中的应用-洞察分析
- 2025服装定作买卖合同
- 病例报告表(CRF)模板
- 2022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试卷
- 湖南省长沙市2022-2023学年二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公共体育(三)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学校学生评教表
-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 关于更换公务用车的请示
- 国外发达国家中水回用现状
- 室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远洋渔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 塔塔里尼调压器FLBM5介绍.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