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生物群落1_第1页
第八章 生物群落1_第2页
第八章 生物群落1_第3页
第八章 生物群落1_第4页
第八章 生物群落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物地理学生物地理学本节讲授内容本节讲授内容第八章第八章 植物群落植物群落第一节第一节 植物群落的概念植物群落的概念 第二节第二节 群落的外貌与结构群落的外貌与结构第三节第三节 群落的种类组成群落的种类组成生物地理学生物地理学第一节第一节 植物群落的概念植物群落的概念 一、植物群落的定义一、植物群落的定义早在早在1807年,近代植物地理学的创始人年,近代植物地理学的创始人Alexander Humboldt首首先注意到自然界植物的分布不是零乱无章的,而是遵循一定的先注意到自然界植物的分布不是零乱无章的,而是遵循一定的规律而集合成群落规律而集合成群落(community),并指出每个群落都有其特

2、定,并指出每个群落都有其特定的外貌,它是群落对生境因素的综合反应。的外貌,它是群落对生境因素的综合反应。1890年,丹麦植物年,丹麦植物学家学家E.Warming出版了他的经典著作出版了他的经典著作植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副标题,副标题为为“植物群落研究引论植物群落研究引论”。该书中对群落的定义为:。该书中对群落的定义为:“一定的一定的种所组成的天然群聚即群落种所组成的天然群聚即群落”。同一时期,俄国的植物群落研。同一时期,俄国的植物群落研究有了较大的发展,并形成一门以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究有了较大的发展,并形成一门以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地植物学地植物学(植物群落学的同义语植物群落学的同

3、义语)。他们对植物群落的理解为:。他们对植物群落的理解为:植物群落是植物群落是“不同植物有机体的特定结合,在这种结合下,存不同植物有机体的特定结合,在这种结合下,存在植物之间以及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植物之间以及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生物地理学生物地理学 综上所述,生物群落可定义为综上所述,生物群落可定义为特定空间或特定生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包括形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包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特定功能的生物集合体。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特定功能

4、的生物集合体。生物地理学生物地理学二、群落的基本特征二、群落的基本特征 1具有一定的外貌具有一定的外貌 一个群落中的植物个体,分别处于不同高度和密度、或一个群落中的植物个体,分别处于不同高度和密度、或处于不同的季相,从而决定了群落的外部形态。处于不同的季相,从而决定了群落的外部形态。2 2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每个群落都是由一定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种群组成的,每个群落都是由一定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种群组成的,因此,种类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首要特征。一个群落中种类因此,种类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首要特征。一个群落中种类成分的多少及每种个体的数量,是度量成分的多少及每种个体的数量,是

5、度量群落多样性群落多样性的基础。的基础。 生物地理学生物地理学3 3具有一定的群落结构具有一定的群落结构 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一个结构单元,它本身除具有一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一个结构单元,它本身除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外,还具有一系列结构特点,包括定的种类组成外,还具有一系列结构特点,包括形态结构、形态结构、生态结构与营养结构生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如生活型组成、种的分布格局、成层。如生活型组成、种的分布格局、成层性、季相、捕食者和被食者的关系等。但其结构常常是松散性、季相、捕食者和被食者的关系等。但其结构常常是松散的,不像一个有机体结构那样清晰,有人称之为的,不像一个有机体结构那样清晰,有人称之为松

6、散结构松散结构。 4 4形成群落环境形成群落环境 生物群落对其居住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并形成群落环境。生物群落对其居住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并形成群落环境。如森林中的环境与周围裸地就有很大的不同,包括光照、温如森林中的环境与周围裸地就有很大的不同,包括光照、温度、湿度与土壤等都度、湿度与土壤等都经过了生物群落的改造经过了生物群落的改造。即使生物非常。即使生物非常稀疏的荒漠群落,对土壤等环境条件也有明显改变。稀疏的荒漠群落,对土壤等环境条件也有明显改变。 生物地理学生物地理学5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 群落中的物种有规律的共处,即在有序状态下共存。诚然,群落中的物种有规律的共处,即

7、在有序状态下共存。诚然,生物群落是生物种群的集合体,但不是说一些种的任意组合便是生物群落是生物种群的集合体,但不是说一些种的任意组合便是一个群落。一个群落的形成和发展一个群落。一个群落的形成和发展必须经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必须经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适应,相互竞争的结果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适应,相互竞争的结果,形成具有一定外貌,形成具有一定外貌,种类组成和结构的集合体,才是群落。种类组成和结构的集合体,才是群落。 6 6一定的动态特征一定的动态特征 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中具生命的部分,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中具生命的部分,生命的特征是不停地生命的特征是不停地运动运动,群落也是如此。其运

8、动形式包括季节动态、年际动态、演,群落也是如此。其运动形式包括季节动态、年际动态、演替与演化。替与演化。 7一定的分布范围一定的分布范围 任一群落分布在特定地段或特定生境上,不同群落的生境和任一群落分布在特定地段或特定生境上,不同群落的生境和分布范围不同。无论从全球范围看还是从区域角度讲,不同生物分布范围不同。无论从全球范围看还是从区域角度讲,不同生物群落都是按着一定的规律分布。群落都是按着一定的规律分布。 生物地理学生物地理学8.8.群落的边界特征群落的边界特征 在自然条件下,有些群落具有明显的边界,可以清楚地在自然条件下,有些群落具有明显的边界,可以清楚地加以区分;有的则不具有明显边界,而

9、处于连续变化中。加以区分;有的则不具有明显边界,而处于连续变化中。前前者见于环境梯度变化较陡,或者环境梯度突然中断的情形,者见于环境梯度变化较陡,或者环境梯度突然中断的情形,如地势变化较陡的山地的垂直带,陆地环境和水生环境的边如地势变化较陡的山地的垂直带,陆地环境和水生环境的边界处如池塘、湖泊、岛屿等。但两栖类界处如池塘、湖泊、岛屿等。但两栖类( (如蛙如蛙) )常常在水生群常常在水生群落与陆地群落之间移动,使原来清晰的边界变得复杂。此外,落与陆地群落之间移动,使原来清晰的边界变得复杂。此外,火烧、虫害或人为干扰都可造成群落的边界。火烧、虫害或人为干扰都可造成群落的边界。在多数情况下,在多数情

10、况下,不同群落之间都存在过渡带,被称为群落交错区不同群落之间都存在过渡带,被称为群落交错区( (ecotoneecotone) ),并导致明显的边缘效应。并导致明显的边缘效应。 生物地理学生物地理学 生物群落可以从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和微生物群落这三个生物群落可以从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和微生物群落这三个不同角度来研究。其中以不同角度来研究。其中以植物群落研究得最多植物群落研究得最多,也最深入,群,也最深入,群落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多是在植物群落研究中获得的。目前对植落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多是在植物群落研究中获得的。目前对植物群落的研究已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在该学科发展的各物群落的研究已形成比较完整的理

11、论体系,在该学科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一些代表人物和代表性著作。动物一般不能脱个历史时期都有一些代表人物和代表性著作。动物一般不能脱离植物而长久生存,又不像植物营定点固着生活而具有移动性,离植物而长久生存,又不像植物营定点固着生活而具有移动性,所以动物群落的研究较植物群落困难,动物群落学发展得较慢,所以动物群落的研究较植物群落困难,动物群落学发展得较慢,早期的动物群落学研究也往往是对植物群落学的追随。早期的动物群落学研究也往往是对植物群落学的追随。生物地理学生物地理学第二节第二节 群落的外貌与结构群落的外貌与结构一、植物群落的外貌与季相一、植物群落的外貌与季相 二、植物群落的空间结构二、植物群

12、落的空间结构 三、群落交错区与边缘效应三、群落交错区与边缘效应 生物地理学生物地理学群落外貌群落外貌(physiognomy)是指生物群落的外部形态或表相而言,它是群落中生物与生物间,生物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综合反映。植被植被是指覆盖在整个地球表面上植物群落的总和,植物群落是植被的基本单元,植物群落的外貌是由组成群落的植物种类形态及其生活型(life form)所决定的。一、群落的外貌与季相一、群落的外貌与季相生物地理学生物地理学(一)群落的外貌(一)群落的外貌1 1、生活型、生活型(life form)(life form) 生活型生活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

13、的外部表现形式,同一生活型的物种,不但体态相似,而且其适应特点同一生活型的物种,不但体态相似,而且其适应特点也是相似的。也是相似的。一、群落的外貌与季相一、群落的外貌与季相 丹麦学者瓦尔明(丹麦学者瓦尔明(1884)首先使用)首先使用“生活型生活型” 这个术语,这个术语,用来表示用来表示“植物个体生活中能与外界环境和谐适应的形态植物个体生活中能与外界环境和谐适应的形态”生活型分类体系生活型分类体系(1)休眠型(生活型)休眠型(生活型) 为了达到对生活型进行综合分类的目的,一些人主张选择最为了达到对生活型进行综合分类的目的,一些人主张选择最典型的少数特征来反映植物综合适应特征。拉恩基尔典型的少数

14、特征来反映植物综合适应特征。拉恩基尔(Raunkiaer,1905)认为)认为植物延续生存的芽(称之为更新植物延续生存的芽(称之为更新芽)是对环境最敏感、最娇嫩和至关重要的部分,它对不利芽)是对环境最敏感、最娇嫩和至关重要的部分,它对不利的恶劣条件(如干旱、严寒)的防御能力、防御特点可以做的恶劣条件(如干旱、严寒)的防御能力、防御特点可以做为植物适应环境特征的主要标志。为植物适应环境特征的主要标志。据此,他划分出五种基本据此,他划分出五种基本生活型类群(称为生物型,后人称之为休眠型)。生活型类群(称为生物型,后人称之为休眠型)。1)高位芽植物()高位芽植物(P) 更新芽高于地面以上更新芽高于地

15、面以上25cm处。处。 2)地上芽植物()地上芽植物(Ch) 更新芽位于地表不到更新芽位于地表不到25cm高处,嫩高处,嫩枝在生长不利的季节仍可保存,为小枝在生长不利的季节仍可保存,为小灌木灌木、半灌木(茎下、半灌木(茎下部木质)或草本。部木质)或草本。 3)地面芽植物()地面芽植物(H) 在生长不利的季节,地上器官全部或在生长不利的季节,地上器官全部或大部分死去。大部分死去。更新芽位于近地面土层内更新芽位于近地面土层内。多为。多为多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植物植物。 4)隐芽植物()隐芽植物(Cr) 冬季所有地上部分和一部分地下茎都死冬季所有地上部分和一部分地下茎都死去,去,更新芽藏在地下更新芽藏

16、在地下(称为地下芽植物(称为地下芽植物G)或水中(水生)或水中(水生植物或沼生植物)。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和水生植物。植物或沼生植物)。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和水生植物。 5)一年生植物()一年生植物(T) 在环境恶劣时地上地下各器官都死去,在环境恶劣时地上地下各器官都死去,只留下种子(胚)延续生命。只留下种子(胚)延续生命。 表7-1几个典型群落的生活型普以植物的营养器官(叶和分枝等)形态划分植物生活型。以植物的营养器官(叶和分枝等)形态划分植物生活型。现有的各种方案中,生长型系统多以茎的形态为第一区分标现有的各种方案中,生长型系统多以茎的形态为第一区分标志,再遵从叶和分枝等形态细分如下:志,再遵从叶

17、和分枝等形态细分如下:1)乔木)乔木 : 常绿阔叶,常绿硬叶,落叶阔叶(雨绿型、夏绿常绿阔叶,常绿硬叶,落叶阔叶(雨绿型、夏绿型),常绿针叶,落叶针叶,有刺乔木,丛生叶乔木(如型),常绿针叶,落叶针叶,有刺乔木,丛生叶乔木(如棕榈、树蕨),竹类,矮曲乔木等。棕榈、树蕨),竹类,矮曲乔木等。2)灌木灌木: 常绿阔叶,常绿硬叶,落叶阔叶,常绿针叶,小常绿阔叶,常绿硬叶,落叶阔叶,常绿针叶,小叶旱生,无叶旱生,有刺旱生,肉质茎灌木(仙人掌科叶旱生,无叶旱生,有刺旱生,肉质茎灌木(仙人掌科等),丛生叶(莲座状)灌木(剑麻、等),丛生叶(莲座状)灌木(剑麻、凤尾兰凤尾兰等),垫状等),垫状灌木等。灌木等

18、。3)半灌木:)半灌木: 常绿叶,落叶,有刺旱生等。常绿叶,落叶,有刺旱生等。(2)生长型()生长型(growth form)4)附生植物:)附生植物: 木质附生,草质附生,蕨类附生。木质附生,草质附生,蕨类附生。5)藤本植物:)藤本植物: 木质藤本,草质藤本。木质藤本,草质藤本。6)草本植物:)草本植物: 高大草质茎植物(叶鞘叶柄紧密包高大草质茎植物(叶鞘叶柄紧密包裹形成茎,如芭蕉),直立型(叶生茎上),半裹形成茎,如芭蕉),直立型(叶生茎上),半莲座状,莲座状,匍匐状,丛生型禾草,根茎型莲座状,莲座状,匍匐状,丛生型禾草,根茎型禾草,蕨类等。禾草,蕨类等。7)水生植物:)水生植物: 固着型

19、浮叶植物、固着型浮叶植物、浮游植物浮游植物、沉水沉水植物植物等。等。8)叶状体植物:)叶状体植物: (非维管植物):地衣、藓类、(非维管植物):地衣、藓类、地钱。地钱。生物地理学地衣地衣生物地理学地钱地钱生物地理学生物地理学 (1) (1) 叶片大小及性质:叶片大小及性质: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它的大小、形状和性质直接影响群落的外貌、结构与功能。它的大小、形状和性质直接影响群落的外貌、结构与功能。如如针叶、阔叶,常绿、落叶等是决定群落外貌的重要特征。叶片针叶、阔叶,常绿、落叶等是决定群落外貌的重要特征。叶片的大小与水分平衡密切相关。大叶比小叶更能阻碍空气的对

20、流的大小与水分平衡密切相关。大叶比小叶更能阻碍空气的对流和热的散失,所以在太阳光照射的条件下,大叶比小叶的叶温和热的散失,所以在太阳光照射的条件下,大叶比小叶的叶温高、蒸腾量大。相反,在荫蔽的条件下,大叶的叶温降低也较高、蒸腾量大。相反,在荫蔽的条件下,大叶的叶温降低也较快,叶温影响光合速率,所以叶子大小与光合收益的效果有密快,叶温影响光合速率,所以叶子大小与光合收益的效果有密切联系。切联系。 2. 2. 叶片大小、性质及叶面积指数叶片大小、性质及叶面积指数 生物地理学生物地理学 (2) (2) 叶面积指数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eaf area index简称简称LAI

21、)LAI): 叶面积指数是群落结构的一个重要指标,并叶面积指数是群落结构的一个重要指标,并与群落的功能有直接关系,一般定义为:与群落的功能有直接关系,一般定义为:LAI LAI 总叶面积总叶面积( (单面计算单面计算)/)/占地面积占地面积叶面积指数与该群落的光能利用效率有直接关系。叶面积指数与该群落的光能利用效率有直接关系。生物地理学生物地理学(二)群落季相(二)群落季相 群落的外貌决定于群落优势的生活型和层片结构。群群落的外貌决定于群落优势的生活型和层片结构。群落外貌常常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周期性的变化。落外貌常常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周期性的变化。随着气随着气候季节性交替,群落呈现不同的外貌,

22、这就是季相。候季节性交替,群落呈现不同的外貌,这就是季相。 无明显季节变化的地区则无群落的季相变化。无明显季节变化的地区则无群落的季相变化。生物地理学生物地理学(一)植物群落的结构单元(一)植物群落的结构单元层片层片( (synusia) synusia) 层片一词系瑞典植物学家层片一词系瑞典植物学家H. Gams (1918)H. Gams (1918)首创。他将层首创。他将层片划分为三级:第一级层片是片划分为三级:第一级层片是同种个体同种个体的组合,第二级层片的组合,第二级层片是是同一生活型同一生活型的不同植物的组合,第三级层片是的不同植物的组合,第三级层片是不同生活型不同生活型的不同种类

23、植物的组合。很明显,的不同种类植物的组合。很明显,H. GamsH. Gams的第一级层片指的的第一级层片指的是种群,第三级层片指的是植物群落。现在群落学研究中一是种群,第三级层片指的是植物群落。现在群落学研究中一般使用的层片概念,相当于般使用的层片概念,相当于H. GamsH. Gams的第二级层片,即的第二级层片,即每一个每一个层片均由同一生活型的不同植物所构成。层片均由同一生活型的不同植物所构成。 前苏联著名植物群落学家前苏联著名植物群落学家B. H. B. H. 苏卡乔夫(苏卡乔夫(19571957)指出:)指出:“层片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这些种具有一定的生态生物学层片具有一定的种类组

24、成,这些种具有一定的生态生物学一致性,而且特别重要的是它具有一定的小环境,这种小环一致性,而且特别重要的是它具有一定的小环境,这种小环境构成植物群落环境的一部分境构成植物群落环境的一部分”。二、群落的结构二、群落的结构 生物地理学生物地理学层片具有下述特征:层片具有下述特征: (1) 1) 属于同一层片的植物是同一个生活型类别。属于同一层片的植物是同一个生活型类别。但同一但同一生活型的植物种只有其个体数量相当多,而且相互之间存在生活型的植物种只有其个体数量相当多,而且相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时才能组成层片。着一定的联系时才能组成层片。 (2) (2) 每一个层片在群落中都具有一定的小环境,每一

25、个层片在群落中都具有一定的小环境,不同层不同层片小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构成了群落环境。片小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构成了群落环境。 (3) (3) 每一个层片在群落中都占据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每一个层片在群落中都占据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而且层片的时空变化形成了植物群落不同的外貌、结构特征。而且层片的时空变化形成了植物群落不同的外貌、结构特征。 生物地理学生物地理学层片与层的区别层片与层的区别 层片是群落的三维生态结构,它与层有相同之处,但又层片是群落的三维生态结构,它与层有相同之处,但又有质的区别。有质的区别。例如,森林群落的乔木层,在北方可能属一个例如,森林群落的乔木层,在北方可能属一个层片,但热带

26、森林中可能属于若干不同层片。层片,但热带森林中可能属于若干不同层片。一般层片比层一般层片比层的范围要窄的范围要窄,因为一个层的类型可由若干生活型的植物所组,因为一个层的类型可由若干生活型的植物所组成。成。生物地理学生物地理学 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指群落分层现象。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指群落分层现象。陆地群落的分陆地群落的分层,与光的利用有关。森林群落的林冠层吸收了大部分光辐层,与光的利用有关。森林群落的林冠层吸收了大部分光辐射,往下光照强度渐减,并依次发展为射,往下光照强度渐减,并依次发展为乔木层、灌木层、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本层和地被层等层次。一般讲,温带夏绿阔叶林的地上成层等层次

27、。一般讲,温带夏绿阔叶林的地上成层现象最为明显,寒温带针叶林的成层结构简单,而热带森林现象最为明显,寒温带针叶林的成层结构简单,而热带森林的成层结构最为复杂。的成层结构最为复杂。(二)群落的垂直结构(二)群落的垂直结构生物地理学植物群落的分层主要取决于植物生活型,其环境原因主要是地上部分与光辐射的利用有关,地下部分与土壤水分及营养利用有关。水体中则与光及温度有关。生物地理学生物地理学成层结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它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环成层结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它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境资源的能力。如在发育成熟的森林中,上层乔木可以。如在发育成熟的森林中,上层乔木可以充分利用阳光,而林冠下

28、灌木层却能利用林下微弱的、充分利用阳光,而林冠下灌木层却能利用林下微弱的、并且光谱组成已被改变了的光。在灌木层下的草本层能并且光谱组成已被改变了的光。在灌木层下的草本层能够利用更微弱的光,草本层往下还有更耐荫的苔藓层。够利用更微弱的光,草本层往下还有更耐荫的苔藓层。生物地理学生物地理学(三)群落的水平结构(三)群落的水平结构 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群落的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有人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群落的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有人称之为群落的二维结构。称之为群落的二维结构。这里主要指群落的镶嵌性。这里主要指群落的镶嵌性。 镶嵌性(镶嵌性(mosaicmosaic):):层片在二维空间中的不均匀配置,层片

29、在二维空间中的不均匀配置,使群落在外形上表现为斑块相间,我们称之为镶嵌性,具有使群落在外形上表现为斑块相间,我们称之为镶嵌性,具有这种特征的植物群落叫做镶嵌群落。这种特征的植物群落叫做镶嵌群落。每一个斑块就是一个小每一个斑块就是一个小群落,它们彼此组合,形成了群落镶嵌性。群落,它们彼此组合,形成了群落镶嵌性。 群落内部环境因子的不均匀性,是群落镶嵌性的主要原因。群落内部环境因子的不均匀性,是群落镶嵌性的主要原因。 生物地理学生物地理学 1. 1. 竞争对群落结构的影响竞争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竞争导致竞争导致生态位生态位分化,从而使各个种群处于不同的资源利用生分化,从而使各个种群处于不同的资源利用

30、生境中。如林莺、熊蜂、林木自疏。境中。如林莺、熊蜂、林木自疏。(四)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四)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生物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其中作用最大的是竞争与生物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其中作用最大的是竞争与捕食。捕食。 生物地理学生物地理学2. 2. 捕食对群落结构的影响捕食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捕食对群落结构形成的作用,视捕食者是捕食对群落结构形成的作用,视捕食者是泛化种还是特泛化种还是特化种化种而异。而异。 随着随着泛化捕食者泛化捕食者兔食草压力的加强,草地上的植物种数兔食草压力的加强,草地上的植物种数增加,因兔把有竞争力的植物种吃掉,可以使竞争力弱的种增加,因兔把有竞争力的植物种吃掉,可以使竞争力弱

31、的种生存,所以多样性提高。但是吃食压力过高时,植物种数又生存,所以多样性提高。但是吃食压力过高时,植物种数又随之降低,因为兔不得不吃适口性低的植物。因此,植物多随之降低,因为兔不得不吃适口性低的植物。因此,植物多样性与兔捕食强度的关系呈样性与兔捕食强度的关系呈单峰曲线单峰曲线。另一方面,即使是完。另一方面,即使是完全泛化的捕食者,像割草机一样,对不同种植物也有不同影全泛化的捕食者,像割草机一样,对不同种植物也有不同影响,这就决定于被食植物本身恢复的能力。响,这就决定于被食植物本身恢复的能力。 具选择性的捕食者具选择性的捕食者对群落结构的影响与泛化捕食者不同。对群落结构的影响与泛化捕食者不同。如

32、果被选择的喜食种属于优势种,则捕食能提高多样性。如果被选择的喜食种属于优势种,则捕食能提高多样性。 生物地理学生物地理学 PainePaine(19661966)在岩底潮间带群落中去除海星的)在岩底潮间带群落中去除海星的试验,是顶级食肉动物对群落影响的首次实验研究。试验,是顶级食肉动物对群落影响的首次实验研究。海星以藤壶、贻贝、帽贝、石鳖等为食。海星以藤壶、贻贝、帽贝、石鳖等为食。PainePaine在一在一8m8m长长2m2m宽的试验样地中连续数年把所有海星都去除宽的试验样地中连续数年把所有海星都去除掉,结果在几个月后,样地中藤壶成了优势种,以掉,结果在几个月后,样地中藤壶成了优势种,以后藤

33、壶又被贻贝所排挤,贻贝成为优势种,变成了后藤壶又被贻贝所排挤,贻贝成为优势种,变成了“单种养殖单种养殖”(monoculturemonoculture)地。这个试验证明了)地。这个试验证明了顶级食肉动物成为决定群落结构的关键种顶级食肉动物成为决定群落结构的关键种(Keystone speciesKeystone species)。)。 生物地理学生物地理学 至于至于特化的捕食者特化的捕食者,尤其是单食性(多见于食,尤其是单食性(多见于食草昆虫或吸血寄生物),草昆虫或吸血寄生物),很易控制被食物种很易控制被食物种,它们,它们是进行生物防治的可供选择的理想对象,当其被食是进行生物防治的可供选择的理

34、想对象,当其被食者成为群落中的优势种时,引进这种特化捕食者能者成为群落中的优势种时,引进这种特化捕食者能获得非常有效的生物防治效果。获得非常有效的生物防治效果。 例如仙人掌(例如仙人掌(OpuntiaOpuntia)被引入澳大利亚后成为一大危)被引入澳大利亚后成为一大危害,大量有用土地被仙人掌所覆盖。在害,大量有用土地被仙人掌所覆盖。在19251925年引入其特化的年引入其特化的捕食蛾(捕食蛾(Cactoblastic cactorumCactoblastic cactorum)后才使危害得到控制。)后才使危害得到控制。 生物地理学生物地理学3 3、干扰对群落结构的影响、干扰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35、干扰(干扰(disturbancedisturbance,或译扰动)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或译扰动)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自自然界到处都存在人类活动,诸如农业、林业、狩猎、工业污染然界到处都存在人类活动,诸如农业、林业、狩猎、工业污染等,这些活动对于自然群落的结构发生重大影响。等,这些活动对于自然群落的结构发生重大影响。就其字面含就其字面含义而言,是指平静的中断,正常过程的打扰或妨碍。义而言,是指平静的中断,正常过程的打扰或妨碍。 生物地理学生物地理学(1 1) 干扰与层盖度干扰与层盖度 干扰对群落中不同层和不同层片的影响是不同的。干扰对群落中不同层和不同层片的影响是不同的。如一块云杉林在一次雪崩

36、后如一块云杉林在一次雪崩后4040年内再未受到干扰,乔年内再未受到干扰,乔木层盖度稳步上升,林下禾草在干扰后前木层盖度稳步上升,林下禾草在干扰后前5 5年内盖度年内盖度增加,随后逐渐减少。增加,随后逐渐减少。 干扰后每干扰后每5 5年遇雪崩一次,在相同的年遇雪崩一次,在相同的4040年中,各层年中,各层盖度与不受干扰地段显现出很大的差异。盖度与不受干扰地段显现出很大的差异。生物地理学生物地理学(2 2) 干扰与群落的缺口干扰与群落的缺口 连续的群落中出现缺口(连续的群落中出现缺口(gapsgaps)是非常普遍)是非常普遍现象,而缺口经常是干扰造成。现象,而缺口经常是干扰造成。森林中的缺口可森林

37、中的缺口可能由大风、雷电、砍伐、火烧等引起;草地群落能由大风、雷电、砍伐、火烧等引起;草地群落的干扰包括放牧、动物挖掘、践踏等。干扰造成的干扰包括放牧、动物挖掘、践踏等。干扰造成群落的缺口以后,群落的缺口以后,有的在没有继续干扰的条件下有的在没有继续干扰的条件下会逐渐地恢复,但缺口也可能被周围群落的任何会逐渐地恢复,但缺口也可能被周围群落的任何一个种侵入和占有一个种侵入和占有,并发展为优势者,哪一种是,并发展为优势者,哪一种是优胜者完全取决于随机因素,这可称为对缺口的优胜者完全取决于随机因素,这可称为对缺口的抽彩式竞争抽彩式竞争(Competive lotteryCompetive lotte

38、ry) 生物地理学生物地理学 缺口形成的频率影响物种多样性,据此缺口形成的频率影响物种多样性,据此ConnellConnell等提出了等提出了中度干扰假说(中度干扰假说(intermediate disturbance hypothesisintermediate disturbance hypothesis),即即中等程度的干扰水平能维持高多样性中等程度的干扰水平能维持高多样性。其理由是:。其理由是:(1 1)在一次干扰后少数先锋种入侵缺口,如果干扰频繁,则)在一次干扰后少数先锋种入侵缺口,如果干扰频繁,则先锋种不能发展到演替中期,因而多样性较低;先锋种不能发展到演替中期,因而多样性较低;(

39、2 2)如果干扰间隔期很长,使演替过程能发展到顶极期,多)如果干扰间隔期很长,使演替过程能发展到顶极期,多样性也不很高;样性也不很高;(3 3)只有中等干扰程度使多样性维持最高水平,它允许更多)只有中等干扰程度使多样性维持最高水平,它允许更多的物种入侵和定居。的物种入侵和定居。 (3 3)中度干扰假说)中度干扰假说 生物地理学生物地理学(4 4)干扰理论与生态管理)干扰理论与生态管理 干扰理论对应用领域有重要价值。如要保护自干扰理论对应用领域有重要价值。如要保护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就然界生物的多样性,就不要简单地排除干扰,因为不要简单地排除干扰,因为中度干扰能增加多样性。干扰理论中度干扰能增加

40、多样性。干扰理论在自然保护、农在自然保护、农业、林业和野生动物管理等方面起重要作用。业、林业和野生动物管理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冰河期的反复多次冰河期的反复多次“干扰干扰”,大陆的多次断开和岛屿的,大陆的多次断开和岛屿的形成,看来都是对物种形成和多样性增加的重要动力。同样,形成,看来都是对物种形成和多样性增加的重要动力。同样,群落中不断出现断层,新的演替,斑块状的镶嵌等等,都可群落中不断出现断层,新的演替,斑块状的镶嵌等等,都可能是维持和产生生态多样性的有力手段。例如,能是维持和产生生态多样性的有力手段。例如,斑块状的砍斑块状的砍伐森林可能增加物种多样性,伐森林可能增加物种多样性,但斑块的最佳大

41、小要进一步研但斑块的最佳大小要进一步研究决定;农业实践本身就包括人类的反复干扰。究决定;农业实践本身就包括人类的反复干扰。 生物地理学生物地理学3、空间异质性与群落结构、空间异质性与群落结构 群落的环境不是均匀一致的,空群落的环境不是均匀一致的,空间异质性间异质性(spacial heterogeneity)(spacial heterogeneity)的程度越高,意味着有更的程度越高,意味着有更加多样的小生境,所以加多样的小生境,所以能允许更多的物种共存能允许更多的物种共存。 ( 1 1) 非生物环境的空间异质性非生物环境的空间异质性 HarmanHarman研究了淡水软体动物与空间异质性的相关,他以研究了淡水软体动物与空间异质性的相关,他以水体底质的类型数作为空间异质性的指标,得到了正的相关水体底质的类型数作为空间异质性的指标,得到了正的相关关系:关系:底质类型越多,淡水软体动物种数越多。底质类型越多,淡水软体动物种数越多。植物群落研植物群落研究中大量资料说明,究中大量资料说明,在土壤和地形变化频繁的地段,群落含在土壤和地形变化频繁的地段,群落含有更多的植物种,有更多的植物种,而平坦同质土壤的群落多样性低。而平坦同质土壤的群落多样性低。 生物地理学生物地理学(2 2)生物空间异质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