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_第1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_第2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_第3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_第4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脱笼之鹄(hú)   比肩连袂(jué) B挂I(juàn) 呷(ji)浪之鳞C无攀跻(j)劳   m(shù)尔 D翕(x)忽风翳(yì)净尽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策杖登岳(拄着,扶着)     倘唬蹲难子)B斗折蛇行(像北斗七星那样)   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同)C先从顶上望松柏葱青(首先)   土膏微润(肥沃)D故人具鸡黍(准备,办)  

2、;   千嶂(险峻的山峰)3下面加点词语注音及释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高者挂I长林梢(guà juàn)挂住,缠绕B汗出浃背(ji)湿透C而歌者(léi)举起酒杯D丰年留客足鸡豚(tún)小猪4指出下面句子中名词用作动词的词,写在横线上,并释义倚而室之,曰会仙台。_(  )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_(  )台中像群仙,环列无隙。_(  )泉而茗者_(  )5下面加点的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A于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B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

3、C斗折蛇行,明灭可见。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6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用法与意义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A隶而从者二小生。       B但能钩衣刺领,攀践辄断折。C于是石路萦回,始循崖乘峭而上。   D山峦为晴雪所洗。7写出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不同含义悠然自得(   )余之游将自此始(  )余之游将自此始(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于是石路萦回(  )有

4、一人飘摇于上( )8翻译句子有误的一项是(  )A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译文: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头,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托似的。B余益鼓勇上,久之棘尽,始登其顶。译文:我更加鼓足勇气攀登,许久才钻出荆棘,登上峰顶。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译文:庭院的地面,被积水充满,清澈透明,水中有像藻、荇似的水草交错纵横,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枝叶的影子。D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u面而髻鬟译文:山峦被融化的雪水洗刷,秀美(的样子)像被擦拭过一般,漂亮而妩媚,就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过髻鬟一样。9下列诗句、篇目、作者及朝代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5、 )A“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游山西村陆游宋朝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范仲淹唐朝C“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浣溪沙苏轼宋朝D“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唐朝10下面的句子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A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倘徊欢;m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B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C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如吾两人闲人耳。二、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116题。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名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

6、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11给加点的字注音。(1)衔觞(  )赋诗  (2)箪(  )瓢屡空12解释加点的词。(1)造(  )饮辄尽  (2)期(  )在必醉13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14五柳先生有哪些爱好?用原

7、文回答。(1)_(2)_(3)_15“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写出了五柳先生_的生活,表达了他_的思想。16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你认同这样的读书方法吗?为什么?三、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719题。登泰山记(节选)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

8、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 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17翻译下列句子及词,并给加点的字注音。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股h18这篇文章略写从北京到泰安的经过,详写登泰山的过程。仔细阅读第一段,说出作者的登山路线。19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的变化的?四填空20文学常识填空小石潭记的作者_,是_朝著名文学家。游恒山

9、记节选自_,作者是_代地理学家。满井游记的作者是“公安三袁”之一_,他是_代文学家。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2127题。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倘徊欢;m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A:     ,B: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21本文作者_,唐代著

10、名文学家。他与韩愈、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洵、苏辙、曾巩被合称为“_”。22填上所缺的句子:A_,B_23给加点的字注音。m(  )尔远逝     往来翕(  )忽24解释加点的词。潭中鱼可(  )百许头   以(  )其境过清25用原文回答问题。“心乐之”的原因是_。第一段中描写小石潭四周景色的句子是_。26作者游小石潭,先是_的心情,后来是_的心情。27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六、作文28题目达芬奇(公元14521519年)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一位卓越的画家。他从小爱好绘画,父亲送他到当时意大利的名城佛罗伦萨,拜名画家佛罗基奥为师。老师不是先教他创作什么作品,而是要他从画蛋入手。他画了一个又一个,足足画了十几天。老师见他有些不耐烦了,对他说:不要以为画蛋容易。要知道,一千个蛋当中从来没有两个是形状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个角度去看,形状也就不同了。比方说,把头抬高一点看,或者把眼睛放低一点看,这个蛋的椭圆形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