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公差详解PPT教案_第1页
几何公差详解PPT教案_第2页
几何公差详解PPT教案_第3页
几何公差详解PPT教案_第4页
几何公差详解PPT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几何公差详解几何公差详解 2 目前我国推荐执行的国家标准: GB/T 1184-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未注公差值 GB/T 18780.1-2002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几何要素 第1部分: 基本术语和定义等。 GB/T 1182-2008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几何公差 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标注 GB/T 4249-2008公差原则 GB/T 16671-2008几何公差 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要求和可逆要求 GB/T 17851-2008几何公差 基准和基准体系一、概述第1页/共205页 3一、概述 几何公差即旧标准中的“形状和位置公差” 几何公差的研究对象:几何要素。 1. 要素定

2、义 要素是工件上的特定部位,如点、线或面。 第2页/共205页 4 为与相关标准的术语取得一致,新标准将旧标准“中心要素”改为“导出要素”;“轮廓要素”改为“组成要素”;“测得要素”改为“提取要素”等,第3页/共205页 5实际要素: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素。标准规定:测量时用提取要素(测得要素)代替实际要素。公称要素(理论要素):具有几何学意义的要素,即几何的点、线、面,它们不存在任何误差。图样上表示的要素均为公称要素。第4页/共205页 6被测要素:图样上给出了形位公差要求的要素。是被检测的对象。基准要素:零件上用来确定被测要素的方向或位置的要素,基准要素在图样上都标有基准符号或基准代号。第5

3、页/共205页 7单一要素:仅对被测要素本身给出形状公差的要素(如直线度等)。关联要素:与零件基准要素有功能要求的要素。(即相对于基准要素有功能要求而给出位置公差的要素,如垂直度等)。第6页/共205页 8要素被测要素单一要素关联要素组成要素导出要素实际要素公称要素基准要素第7页/共205页 9第8页/共205页 10要 素第9页/共205页 11第10页/共205页 12几何公差的几何特征、符号第11页/共205页 13第12页/共205页 14 如果功能需要,可以规定一种或多种几何特征的公差以限定要素的几何误差。限定要素某种类型几何误差的几何公差,亦能限制该要素其他类型的几何误差。 要素的

4、位置公差可同时控制该要素的位置误差、方向误差和形状误差。 要素的方向公差可同时控制该要素的方向误差和形状误差。 要素的形状公差只能控制该要素的形状误差。第13页/共205页 15 几何公差是针对零件加工所提出的要求,应表达简洁、要求明确。在图样上标注时,尽量采用代号标注。第14页/共205页 16二、几何公差的标注方法第15页/共205页 17被测要素的标注: 公差框格 指引线 项目符号 几何公差值 基准字母水平书写!二、几何公差的标注方法第16页/共205页 18被测要素的标注: 公差框格 指引线 项目符号 几何公差值 基准字母二、几何公差的标注方法第17页/共205页 19被测要素的标注:

5、 公差框格 指引线 项目符号 几何公差值 基准字母引出时:从公差框格引出!垂直框格!只能引出一条指引线!二、几何公差的标注方法第18页/共205页 20被测要素的标注: 公差框格 指引线 项目符号 几何公差值 基准字母指向被测要素时:垂直被测要素!二、几何公差的标注方法第19页/共205页 21被测要素的标注: 公差框格 指引线 项目符号 几何公差值 基准字母指向被测要素时:垂直被测要素!二、几何公差的标注方法第20页/共205页 22垂直被测要素!圆锥圆度例外!二、几何公差的标注方法被测要素的标注: 公差框格 指引线 项目符号 几何公差值 基准字母第21页/共205页 23被测要素的标注:

6、公差框格 指引线 项目符号 几何公差值 基准字母导出要素时对齐!组成要素时错开!二、几何公差的标注方法第22页/共205页 24指引线弯折次数不能超过2次!二、几何公差的标注方法被测要素的标注: 公差框格 指引线 项目符号 几何公差值 基准字母第23页/共205页 25被测要素的标注: 公差框格 指引线 项目符号 几何公差值 基准字母二、几何公差的标注方法第24页/共205页 26二、几何公差的标注方法(GB1182-80)第25页/共205页 27GB/T 1182-1996GB/T 1182-2008第26页/共205页 28形状公差二、几何公差的标注方法被测要素的标注: 公差框格 指引线

7、 项目符号 几何公差值 基准字母第27页/共205页 29方向公差(定向公差)被测要素的标注: 公差框格 指引线 项目符号 几何公差值 基准字母第28页/共205页 30位置公差 (定位公差)被测要素的标注: 公差框格 指引线 项目符号 几何公差值 基准字母第29页/共205页 31跳动公差 (位置公差)被测要素的标注: 公差框格 指引线 项目符号 几何公差值 基准字母第30页/共205页 32被测要素的标注: 公差框格 指引线 项目符号 几何公差值 基准字母 几何公差值标注在公差框格第二格中,以 mm 为单位,指被测要素的允许变动量。 0.01二、几何公差的标注方法第31页/共205页 33

8、被测要素的标注: 公差框格 指引线 项目符号 几何公差值 基准字母 被测要素的基准在图样上用英文大写字母表示,为了避免混淆和误解,不得采用E、F、I、J、L、M、O、P、R等9个字母,也不能与向视图字母重合。二、几何公差的标注方法 多基准时,将最重要的基准放在公差框格第三格中作为第一基准,依次排列。第32页/共205页 34 对于由两个同类要素构成而作为一个基准使用的公共基准,分别标注基准符号,标在一个格中,用短横线隔开。二、几何公差的标注方法第33页/共205页 35基准代号的组成GB/T 1182-1996GB/T 1182-2008第34页/共205页 36基准要素的标注 1.基准字母大

9、写、水平书写。 2.基准要素为导出要素时,基准代号的连线与基准要素的尺寸线对齐。否则,明显错开。二、几何公差的标注方法第35页/共205页 37几何公差的简化标注 为了减少图样上公差框格或指引线的数量,简化绘图,在保证读图方便和不引起误解的前提下,可以简化几何公差的标注。二、几何公差的标注方法1. 同一被测要素有多项几何公差要求时,可将这些公差框格重叠绘出,只用一条指引线引向被测要素。第36页/共205页 38几何公差的简化标注 2. 不同要素有同一几何公差要求且公差值相同时,可用一个公差框格表示。由该框格的一端引出一条指引线,在这条指引线上分出多条带箭头的连线分别引向不同的被测要素。二、几何

10、公差的标注方法第37页/共205页 39几何公差的简化标注 3. 结构相同的要素有同一几何公差要求且公差值相同时,可用一个公差框格表示。在该框格的上面标明“几处”。二、几何公差的标注方法第38页/共205页 40几何公差的其他符号及含义 0.01()表示只允许中间向材料内凹下0.01()需要限制被测要素在公差带内的形状第39页/共205页 41几何公差的其他符号及含义 表示只允许中间向材料内凹下0.01NC0.01NCNC:表示不凸起。三、几何公差带第40页/共205页 42 若干个分离要素给出单一公差带时,旧标准的标注。现在已被废止。公共公差带三、几何公差带第41页/共205页 43 若干个

11、分离要素给出单一公差带时,可在公差框格内公差值的后面加注公共公差带的符号CZ。三、几何公差带第42页/共205页 44几何公差的其他符号及含义 上格表示全长的直线度公差值为0.1mm,下格表示在全长范围内任意200mm长度的直线度公差值为0.05mm。三、几何公差带第43页/共205页 45包容要求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要求可逆要求EMLR三、几何公差带几何公差的其他符号及含义 第44页/共205页 46延伸公差带非刚性零件自由状态理论正确尺寸,表示零尺寸公差PF50理论正确角度,表示零角度公差30三、几何公差带几何公差的其他符号及含义 第45页/共205页 47 非刚性零件自由状态下的公差要求

12、,应该在相应公差值的后面加注符号 F 。0.025 0.3 F三、几何公差带几何公差的其他符号及含义 第46页/共205页 48延伸公差带P三、几何公差带几何公差的其他符号及含义 第47页/共205页 49三、几何公差带几何公差的其他符号及含义 延伸公差带P第48页/共205页 50三、几何公差带几何公差的其他符号及含义 延伸公差带P第49页/共205页 51三、几何公差带几何公差的其他符号及含义 延伸公差带P第50页/共205页 52三、几何公差带几何公差的其他符号及含义 延伸公差带P第51页/共205页 53三、几何公差带几何公差的其他符号及含义 延伸公差带P第52页/共205页 54三、

13、几何公差带几何公差的其他符号及含义 延伸公差带P第53页/共205页 55几何公差的定义: 几何公差是指实际被测要素相对于图样上给定的理想形状、理想位置的允许变动量。几何公差带的特性: 几何公差带是用来限制实际被测要素变动的区域。几何公差带具有形状、大小和方位等特性。三、几何公差带第54页/共205页 56直线度1、在给定平面内对直线提出要求的公差带:距离为公差值 t 的一对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只要被测直线不超出该区域即为合格。三、几何公差带第55页/共205页 57直线度合格!说明: 实际直线在公差带内即为合格,被测要素与基准无关,公差带可以随被测要素浮动。不合格!第56页/共205页 58

14、 常用的方法有光隙法(透光法)、打表法、水平仪法、闭合测量法等。第57页/共205页 59直线度测量第58页/共205页 60直线度测量第59页/共205页 61直线度测量第60页/共205页 62ff t0合格条件:直线度测量第61页/共205页 63直线度测量第62页/共205页 64直线度0.01说明:实际直线在公差带内即为合格,被测要素与基准无关,公差带可以随被测要素浮动。第63页/共205页 65 3.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对实际直线提出要求,即在这两个方向分别标注公差框格,公差带是一个t1t2的四棱柱面围成的区域,只要被测直线不超出该区域即为合格。直线度第64页/共205页 66

15、4.在任意方向上对实际直线提出要求,公差带是一个直径为公差值 t 的圆柱面内的区域,只要被测直线不超出该区域即为合格。合格!直线度第65页/共205页 67三、几何公差带 平面度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 t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只要被测平面不超出该区域即为合格。被测要素与基准无关,公差带可以随被测要素浮动。合格!合格!第66页/共205页 680 主 要 有 间隙法、打表法、光轴法和干涉法。第67页/共205页 690 +8平面度的测量公差值为30m第68页/共205页 700 +8 -7平面度的测量公差值为30m第69页/共205页 710 +8 -7 -5平面度的测量公差值为30m第70

16、页/共205页 720 +8 -7 -5 -2 平面度的测量公差值为30m第71页/共205页 730 +8 -7-7 +18 -5+15 -7 -2 平面度的测量公差值为30m第72页/共205页 740 +8 -7-7 +18 -5+15 -7 -2 平面度的测量公差值为30m第73页/共205页 750 +8 -7-7 +18 -5+15 -7 -2 合格!平面度的测量, 公差值为30m第74页/共205页 76三、几何公差带 圆 度 公差带是在同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公差值 t 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第75页/共205页 77合格!圆 度第76页/共205页 78圆 度用最小包容区的值与

17、公差值比较f t合格!第77页/共205页 79三、几何公差带 圆柱度第78页/共205页 80与半径无关圆柱度第79页/共205页 81合格!不合格!圆柱度第80页/共205页 82三、几何公差带 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 t 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心位于具有理论正确几何形状的曲线上。 线轮廓度第81页/共205页 83 在平行于图样所示投影面的任一截面上,被测轮廓线必须位于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 t 的圆且圆心位于具有理论正确几何形状的曲线上的两包络线之间。合格! 线轮廓度第82页/共205页 84三、几何公差带 面轮廓度 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 t 的球的两包络面之

18、间的区域,诸球心位于具有理论正确几何形状的曲面上。被测轮廓面应位于该区域内。第83页/共205页 85面轮廓度 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 t 的球的两包络面之间的区域,诸球心位于具有理论正确几何形状的曲面上。被测轮廓面应位于该区域内。合格!第84页/共205页 86三、几何公差带 平行度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 t 且平行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不合格!第85页/共205页 87三、几何公差带 平行度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 t 且平行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第86页/共205页 88三、几何公差带 平行度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 t 且平行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19、。第87页/共205页 89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 t 且平行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不合格!三、几何公差带 平行度第88页/共205页 90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 t 且垂直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三、几何公差带 垂直度0.01At合格!A第89页/共205页 91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 t 且垂直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三、几何公差带 垂直度合格!0.01AtA第90页/共205页 92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 t 且垂直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三、几何公差带 垂直度0.01A不合格!tA第91页/共205页 93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 t 且垂直于基

20、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三、几何公差带 垂直度0.01A30h650h7t合格!A第92页/共205页 94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 t 且垂直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三、几何公差带 垂直度合格!0.01A30h650h7tA第93页/共205页 95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 t 且垂直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三、几何公差带 垂直度合格!0.01A30h650h7tA第94页/共205页 96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 t 且垂直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三、几何公差带 垂直度合格!0.01A30h650h7tA第95页/共205页 970.01A30h650h7t不

21、合格!A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 t 且垂直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三、几何公差带 垂直度第96页/共205页 980.01A30h6t合格!A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 t 且垂直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三、几何公差带 垂直度第97页/共205页 990.01A30h6tA合格!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 t 且垂直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三、几何公差带 垂直度第98页/共205页 100三、几何公差带 垂直度0.01A30h6tA合格!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 t 且垂直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第99页/共205页 101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 t 且与基准平面

22、成一给定理论正确角度的两平行平面内的区域。0.06A4545t合格!A三、几何公差带倾斜度第100页/共205页 1020.06A4545t合格!A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 t 且与基准平面成一给定理论正确角度的两平行平面内的区域。三、几何公差带倾斜度第101页/共205页 1030.06A4545t不合格!A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 t 且与基准平面成一给定理论正确角度的两平行平面内的区域。三、几何公差带倾斜度第102页/共205页 104 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 t 的圆柱面内的区域,该圆柱面的轴线与基准轴线同轴。0.04A30h650h7t合格!A三、几何公差带同轴度第103页/共205页 1

23、050.04A30h650h7t不合格!A 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 t 的圆柱面内的区域,该圆柱面的轴线与基准轴线同轴。三、几何公差带同轴度第104页/共205页 106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 t 且相对于基准轴线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0.04A50h7tb合格!A三、几何公差带对称度第105页/共205页 1070.04A50h7tb不合格!A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 t 且相对于基准轴线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三、几何公差带对称度第106页/共205页 108 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 t 且以线的理想位置为轴线的圆柱面内的区域。公差带轴线的位置由基准和理论正确尺寸确定。CA合格

24、!三、几何公差带位置度第107页/共205页 1090.04 CDABCA不合格!2030ABC 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 t 且以线的理想位置为轴线的圆柱面内的区域。公差带轴线的位置由基准和理论正确尺寸确定。三、几何公差带位置度第108页/共205页 110 公差带是在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任意测量平面内,半径差为公差值 t 且圆心在基准轴线上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0.1A30h650h7A三、几何公差带圆跳动第109页/共205页 1110.1A30h650h7A 公差带是在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任意测量平面内,半径差为公差值 t 且圆心在基准轴线上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三、几何公差带圆跳动第110页/共

25、205页 1120.1A30h650h7A 公差带是在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任意测量平面内,半径差为公差值 t 且圆心在基准轴线上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三、几何公差带圆跳动第111页/共205页 1130.1A30h650h7A 公差带是在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任意测量平面内,半径差为公差值 t 且圆心在基准轴线上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三、几何公差带圆跳动第112页/共205页 1140.1A30h650h7A 公差带是在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任意测量平面内,半径差为公差值 t 且圆心在基准轴线上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三、几何公差带圆跳动第113页/共205页 115t0.1A30h650h7合格!A 公差带是

26、在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任意测量平面内,半径差为公差值 t 且圆心在基准轴线上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三、几何公差带圆跳动第114页/共205页 116 公差带是在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任一半径位置的测量圆柱面上沿母线方向宽度为公差值 t 的两个圆之间的圆柱面。三、几何公差带圆跳动第115页/共205页 117 公差带是在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任一半径位置的测量圆柱面上沿母线方向宽度为公差值 t 的两个圆之间的圆柱面。三、几何公差带圆跳动第116页/共205页 118 公差带是在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任一半径位置的测量圆柱面上沿母线方向宽度为公差值 t 的两个圆之间的圆柱面。三、几何公差带圆跳动第117页/共205页

27、119 公差带是在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任一半径位置的测量圆柱面上沿母线方向宽度为公差值 t 的两个圆之间的圆柱面。三、几何公差带圆跳动第118页/共205页 120t合格! 公差带是在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任一半径位置的测量圆柱面上沿母线方向宽度为公差值 t 的两个圆之间的圆柱面。三、几何公差带圆跳动第119页/共205页 121 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 t 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两圆柱面之间的区域。0.1A30h650h7A三、几何公差带全跳动第120页/共205页 1220.1A30h650h7A 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 t 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两圆柱面之间的区域。三、几何公差带全跳动第121页/共205

28、页 1230.1A30h650h7A 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 t 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两圆柱面之间的区域。三、几何公差带全跳动第122页/共205页 1240.1A30h650h7A 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 t 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两圆柱面之间的区域。三、几何公差带全跳动第123页/共205页 125t0.1A30h650h7合格!A 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 t 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两圆柱面之间的区域。三、几何公差带全跳动第124页/共205页 1260.1A30h650h7A 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 t 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两圆柱面之间的区域。三、几何公差带全跳动第125页/共205页 1270.1

29、A30h650h7A 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 t 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两圆柱面之间的区域。三、几何公差带全跳动第126页/共205页 1280.1A30h650h7A 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 t 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两圆柱面之间的区域。三、几何公差带全跳动第127页/共205页 1290.1A30h650h7A 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 t 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两圆柱面之间的区域。三、几何公差带全跳动第128页/共205页 130t合格!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 t 且与基准轴线垂直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三、几何公差带全跳动第129页/共205页 13152k6 E56r6 E52k6 E0. 020

30、. 03A -PAP0. 03A -P0. 02A -P50 380. 020. 01 A -P两处Ra 0. 8Ra 0. 8Ra 0. 8改错第130页/共205页 132改错第131页/共205页 133改错改错后第132页/共205页 134 公差原则是正确处理尺寸公差与几何公差之间关系的规定。 设计时根据功能要求,合理地选用公差原则。 尺寸公差与几何公差彼此无关称为独立原则。 尺寸公差与几何公差相互有关称为相关要求。 第133页/共205页 135dfe= da + f 轴的体外作用尺寸是指在结合面的全长上与实际轴外接的最小理想孔的尺寸,用dfe 表示。(1)体外作用尺寸 1.术语及

31、定义 孔的体外作用尺寸是指在结合面的全长上与实际孔外接的最大理想轴的尺寸,用Dfe 表示。Dfe= Da f第134页/共205页 1361.术语及定义 (2)最大实体状态和最大实体尺寸 最大实体状态是指实际要素在给定长度上处处位于尺寸公差带内并具有实体最大(材料量最多)的状态。 实际要素在最大实体状态下的极限尺寸称为最大实体尺寸。轴的最大实体尺寸为dmax ,孔的最大实体尺寸为Dmin 。 第135页/共205页 1371.术语及定义 (3)最小实体状态和最小实体尺寸 最小实体状态是指实际要素在给定长度上处处位于尺寸公差带内并具有实体最小(材料量最少)的状态。 实际要素在最小实体状态下的极限

32、尺寸称为最小实体尺寸。轴的最小实体尺寸为dmin ,孔的最小实体尺寸为Dmax 。 第136页/共205页 138轴的最大实体实效状态标注及含义孔的最大实体实效状态标注及含义1.术语及定义 第137页/共205页 1391.术语及定义 轴的最大实体实效状态标注及含义轴的体外作用尺寸第138页/共205页 1401.术语及定义 孔的最大实体实效状态标注及含义孔的体外作用尺寸第139页/共205页 1411.术语及定义 (6)边界 边界是由设计给定的具有理想形状的极限包容面。设计时,为控制被测要素实际尺寸和几何误差的综合结果,需要对其规定允许的极限即边界。被测要素实际轮廓不得超出该边界。 单一要素

33、的边界没有方位约束,关联要素的边界应与基准保持图样上给定的几何关系。边界的直径或宽度称为边界尺寸。 最大实体边界 最大实体实效边界第140页/共205页 142轴t轴轴+-0D+-0D 最大实体边界 最大实体实效边界dmaxdMV = dmax + tM1.术语及定义 第141页/共205页 143DMV = Dmin tDminM 最大实体边界 最大实体实效边界1.术语及定义 第142页/共205页 144孔孔t孔+-0D+-0DDminDMV = Dmin tM 最大实体边界 最大实体实效边界1.术语及定义 第143页/共205页 145 独立原则是指图样上对某要素注出或未注的尺寸公差与几

34、何公差各自独立,彼此无关,分别满足各自要求的公差原则。 此时,图样上要素的尺寸公差与几何公差没有特定的关系符号或文字说明它们有联系。就表示它们遵守独立原则。独立原则是基本原则。公差原则 相关要求 独立原则第144页/共205页 146包容要求:用于保证配合性质不变最大实体要求:用于保证自由装配最小实体要求:用于保证最小壁厚可逆最大实体要求:用于保证自由装配可逆最小实体要求:用于保证最小壁厚公差原则 相关要求 独立原则第145页/共205页 147第146页/共205页 148独立原则的特点及应用优点: (1)基本原则。 (2)简单明了。不足: 尺寸公差、几何公差值固定,有时不能充分利用给出的尺

35、寸公差。应用: 可应用于各种功能要求。也可用于如印刷机、印染机滚筒等尺寸误差与几何误差的要求相差较大的要素。第147页/共205页 149 3包容要求 包容要求适用于单一要素,是指设计时应用最大实体边界来控制单一要素的实际尺寸和形状误差的综合结果,要求该要素的实际轮廓不得超出最大实体边界,并且实际尺寸不得超出极限尺寸。 按包容要求给出尺寸公差时,需要在尺寸公差带代号或极限偏差后面标注符号 E 。第148页/共205页 15050h70.0050.0150h7EE第149页/共205页 15150H7 E0.0050.0150H7 E 包容要求的标注 孔第150页/共205页 15250 (最大

36、实体边界dmax)dmax (50) da dmin (49.975) dfe = da +f dmax(50)f dmax da 可有条件的补偿50h7 E第151页/共205页 15350 (最大实体边界Dmin)Dmax (50.025) Da Dmin (50) Dfe = Da f Dmin(50)f Da Dmin 可有条件的补偿50H7 E包容要求的涵义及合格条件第152页/共205页 154最大实体边界dmax最大实体边界DminXmax =Dmax dmin Xmin = Dmin dmax Xa = Da daXmin Xa XmaxXmax = Dmax dmin Xa

37、= Dfe dfeXmin = Dmin dmax 保证孔轴配合性质不变第153页/共205页 1554最大实体要求 最大实体要求适用于导出要素,是指设计时应用最大实体实效边界来控制被测要素的实际尺寸和形状误差的综合结果。 要求该要素的实际轮廓不得超出最大实体实效边界,并且实际尺寸不得超出极限尺寸。关联要素时,该边界与基准保持正确位置。 对某要素按最大实体要求时,需要在该要素几何公差框格中的公差值后面标注符号 M 。考虑基准要素对被测要素相关时,须在被测要素位置公差框格中该基准字母后标注符号 M 。第154页/共205页 1560.0150h7M0.0150h7A30h6MMEA第155页/共

38、205页 1570.0150H7M0.0150H7MAA4最大实体要求第156页/共205页 158最大实体实效边界dMVdmax da dmin dfe = da +f dMV = dmax +tf dMV da 可有条件的补偿0.0150h7M第157页/共205页 159最大实体实效边界DMVDmax Da Dmin Dfe = Da f DMV= Dmin t 可有条件的补偿0.0150H7M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单一要素)时的涵义第158页/共205页 160dmax (50) da dmin (49.975)dfe = da +f dMV(50+0.01)f F(da) 可有

39、条件的补偿0.0150h7M第159页/共205页 161Dmax (50.025) Da Dmin (50)Dfe = Da f DMV(50 0.01)f F(Da) 可有条件的补偿0.0150H7M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单一要素)时的标注及合格条件第160页/共205页 1620.0150h7MAdmax da dmin dfe = da +f dMV= dmax + tf dmax da + t 可有条件的补偿 理想边界与基准A垂直最大实体实效边界dMV 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关联要素)时的标注及合格条件A第161页/共205页 163Dmax Da Dmin Dfe =

40、Da f DMV= Dmin tf Da Dmin + t 可有条件的补偿 理想边界与基准A垂直0.0150H7MAA 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关联要素)时的标注及合格条件最大实体实效边界DMVA第162页/共205页 164基准要素合格条件:dmaxda dmin (30 0.013)dfe = da +f dMV(30+0.005)f dMV da = dmax da +t 基准要素自身可以补偿被测要素合格条件:dmax da dmin (50 0.025)f 0.01 独立原则不能补偿第163页/共205页 165基准要素合格条件:dmax da dmin (30 0.013)dfe

41、 = da +f dMV(30+0.005)被测要素合格条件:dmax da dmin dfe = da +f dMV(50+0.01)f dMV da = dmaxda +t 第164页/共205页 1660.0150h7A30h6基准要素合格条件:dmaxdadmin (300.013)dfe = da +f dmax (30 )被测要素合格条件:dmax da dmin dfe = da +f dMV(50+0.01)f dmaxda +t +(基准)(基准) = dmax dfeMMEA第165页/共205页 167标注30IT6=0.013mm 50IT7=0.025mm边 界第16

42、6页/共205页 168两者均处于最大实体状态自由装配30IT6=0.013mm 50IT7=0.025mm第167页/共205页 169被测要素偏离最大实体状态时可加大被测要素几何公差自由装配30IT6=0.013mm 50IT7=0.025mm第168页/共205页 170基准要素偏离最大实体边界时可加大被测要素几何公差自由装配30IT6=0.013mm 50IT7=0.025mm第169页/共205页 171f .01f 0.035f 0.048经济性比较第170页/共205页 1725可逆最大实体要求 可逆要求在不影响零件功能的前提下应用。对某要素按可逆最大实体要求时,需要在该要素几何

43、公差框格中的公差值后面标注双重符号 M R 。第171页/共205页 173dmax (50) + (t - f) da dmin (49.975)dfe = da +f dMV(50+0.01)f dMV(50+0.01) da 可有条件的相互补偿0.0150h7MR可逆最大实体要求的合格条件:第172页/共205页 174Dmax (50.025) Da Dmin (50) - (t - f) Dfe = Da f DMV(50 0.01)f F(Da) 可有条件的相互补偿0.0150H7MR可逆最大实体要求的合格条件:第173页/共205页 175包容要求与最大实体要求的比较:第174页

44、/共205页 1766最小实体要求 最小实体要求适用于导出要素,是指设计时应用最小实体实效边界来控制被测要素的实际尺寸和形状误差的综合结果。 要求该要素的实际轮廓不得超出最小实体实效边界,并且实际尺寸不得超出极限尺寸。关联要素时,该边界与基准保持正确位置。 对某要素按最小实体要求时,需要在该要素几何公差框格中的公差值后面标注符号 L 。考虑基准要素对被测要素相关时,须在被测要素位置公差框格中该基准字母后标注符号 L 。第175页/共205页 1770.0150h7L0.0150H7LAA第176页/共205页 178L(1)轴的体外作用尺寸 轴的体内作用尺寸fdadfedfe= da + fL

45、fdadfidfi= da - f第177页/共205页 179(2)孔的体外作用尺寸 孔的体内作用尺寸fDaDfeLDfe= Da ffDaDfiLDfi= Da + f第178页/共205页 1800.0150h7LLtdmindLVdmax da dmin dfi = da -f dLV = dmin -t第179页/共205页 1810.0150H7LADmax Da Dmin Dfi = Da +f DLV= Dmax + ttDmaxDLVLA最小实体要求的标注及合格条件第180页/共205页 182最小实体要求应用举例最小壁厚:Cmin = (29.967-20.052-0.05

46、)/2 = 4.933 mm第181页/共205页 183最小实体要求应用举例最小壁厚:Cmin = (29.967-20.052-0.05)/2 = 4.933 mm第182页/共205页 184最小实体要求应用举例最小壁厚:Cmin = (29.967-20.052-0.05)/2 = 4.933 mm第183页/共205页 1857可逆最小实体要求 对某要素按可逆最小实体要求时,需要在该要素几何公差框格中的公差值后面标注双重符号第184页/共205页 186最小壁厚:Cmin = (29.967-20.052-0.05)/2 = 4.933 mm可逆最小实体要求应用举例第185页/共20

47、5页 187Dmax + (t - f) Da Dmin 20.052 + (t - f) Da 20最小壁厚:Cmin = (29.967-20.052-0.05)/2 = 4.933 mm可逆最小实体要求应用举例第186页/共205页 188第187页/共205页 189第188页/共205页 1901几何公差特征项目及基准要素的选择 选择基准要素时要考虑:(1)零件在机器上的安装位置、作用、结构特点以及加工和检测要求;(2)根据需要采用单一基准、公共基准或三面基准体系;(3)从设计考虑,应根据零件形体的功能要求及要素间的几何关系来选择基准。如对于旋转的轴件,常选用与轴承配合的轴颈表面或轴

48、两端的中心孔作基准。(4)从加工工艺考虑,应选择零件加工时在工夹具中定位的相应要素作基准。 (5)从测量考虑,应选择零件在测量、检验时在计量器具中定位的相应要素作基准。 (6)从装配关系考虑,应选择零件相互配合、相互接触的表面作基准,以保证零件的正确装配。 比较理想的基准是设计、加工、测量和装配基准是同一要素,也就是遵守基准统一的原则。第189页/共205页 1912公差原则的选择要考虑: (1)被测要素的功能要求; (2)零件尺寸的大小; (3)检测的方便性(经济性); (4)独立原则几何公差值固定; (5)相关要求几何公差值可变;相关要求的利与弊:利:尺寸公差得到充分利用,经济性较好;弊:

49、形状误差的大小完全取决于实际尺寸偏离最大实体尺寸的数值,数值过小时加工很困难。第190页/共205页 1923几何公差值的选择可采用计算法或类比法,标准中有表供查要考虑:(1)满足功能要求,取低不取高;(2)同一要素,形状公差值小于定向公差值,定向公差值小于定位公差值,定位公差值小于尺寸公差值;(3)加工难易程度及与尺寸公差的协调性,一般情况下,几何公差精度等级与尺寸公差同级,几何公差精度要求高时,可比尺寸公差等级高12级,要求低时,可比尺寸公差等级低12级;(4)孔相对于轴的几何公差等级低12级,细长体比粗短体低12级;(5)被测要素为线的公差值小于面的公差值;(6)对于单一平面的形状公差,

50、目前多以它与表面粗糙度的关系来考虑选值。两者本来是无关的,但根据加工平面的实际经验,通常表面粗糙度Ra值可占形状公差的2025%。第191页/共205页 1933几何公差值的选择可采用计算法或类比法,标准中有表供查要考虑:(7)适当的精度储备,与尺寸公差配合的选择一样,几何公差值的选用也应考虑精度储备(压缩几何公差值)。 在零件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损、热变形、受力变形、内应力引起变形等原因,几何误差可能增大,影响零件的使用性能,降低机器、仪器的工作精度,甚至失效。 精度储备系数可取为2,即只利用几何公差值的一半来补偿加工中的各种误差,而留下几何公差值的一半补偿零件使用中的各种误差。 至于精度储备

51、系数的选取,在图样上给定的几何公差要不要考虑精度储备,如何反映精度储备,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第192页/共205页 194直线度、平面度公差值 摘自GB/T 1184-19963几何公差值的选择第193页/共205页 195类比法确定直线度、平面度的等级及数值5级精度应用于:1级平板,2级宽平尺,平面磨床的纵导轨、垂直导轨、立柱导轨及工作台,液压龙门刨床和六角车床床身导轨,柴油机进气、排气阀门导杆。6级精度应用于:普通机床导轨,如普通车床、龙门刨床、滚齿机、自动车床等的床身导轨和立柱导轨,柴油机壳体。7级精度应用于:2级平板,机床主轴箱,摇臂钻床底座和工作台,镗床工作台,液压泵盖,减速器壳体结合面。8级精度应用于:机床传动箱体,交换齿轮箱体,车床溜板箱体,连杆分离面,汽车发动机缸盖与汽缸体结合面,液压管件和法兰连接面。9级精度应用于:3级平板,自动车床床身底面,摩托车曲轴箱体,汽车变速箱壳体,手动机械的支承面。3几何公差值的选择第194页/共205页 196圆度、圆柱度公差值 摘自GB/T 1184-19963几何公差值的选择第195页/共205页 197类比法确定圆度、圆柱度的等级及数值 5级精度应用于:一般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