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天津行测解析要点_第1页
201天津行测解析要点_第2页
201天津行测解析要点_第3页
201天津行测解析要点_第4页
201天津行测解析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5 年天津真题解析21. 【知识点】实词辨析 【答案】 C【解析】第二句中,批评有评论,评判的意思,而评价通常是指对一件事或人物进行判断、分析后的结论,因此第二句填入批评更合适。第三句,无尽指没有极端,无垠形容广阔无边、没有边际,多用于天空、 草原、大海、沙漠,有时也用于描述人的心境,而句中搭配对象为夜色(夜晚的景色) ,无尽搭配更合 适。22. 【知识点】实词与成语综合考查 【答案】 B 【解析】第一句,释放指把所含的物质或能量放出来,发展是指一种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文中语义为 优势体现、展现,释放更符合语境。第二句,深信不疑为动词,坚定不移多为定语, “我们”之后缺失谓语, 深信不疑

2、更符合语境。23. 【知识点】成语辨析 【答案】 C【解析】 文中语义为体现费用高, 居高不下形容某种情况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或者状态, 没有下降的趋势, 符合语境,因此选择 C 项。24. 【知识点】实词辨析 【答案】 B【解析】第一处,体现将草案呈送上级,提交、递交有此语义。第二处,监管与制度搭配恰当。第三处,对政府这一主体,问责搭配更恰当。因此选择B 项。25. 【知识点】成语辨析 【答案】 C【解析】第一处,见仁见智:比喻因个体差异,对事物就会有不同的看法,毋庸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 充分,不必怀疑,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显而易见:形容事情或道理很明显,极容易看清楚,文中语义为需 要职业导演

3、这一观点明确,排除见仁见智。第二处,锦上添花:比喻好上加好,美上添美,登堂入室: 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精益求精:好了还求更好,雪中送炭:比喻在别人急需时 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文中非职业导演作为副体,其作用使用锦上添花表示更恰当。26. 【知识点】实词与成语综合考查【答案】 C【解析】第一处,对市民修饰,川流不息、络绎不绝均有形容行人连续不断语义,排除源源不断、连绵 不断。第二处,需要填入动作,延续符合语境,排除继续。27. 【知识点】实词与成语综合考查 【答案】 C【解析】第一处,焦点比喻事情的关键所在,热点指比较受广大群众关注或者欢迎的新闻或者信息,或 指某时期引人

4、注目的地方或问题,亮点比喻有光彩而引入注目的人或事物,文中语义为诗歌是品读的吸 引点,亮点更符合语境。28. 【知识点】实词辨析 【答案】 C 【解析】硬伤指某人或某组织存在的一些无法改变的软肋,顽疾指顽固的疾病,通病指普遍的弊病,陋 习指一种粗鲁、 丑陋、 不文明的坏习惯, 文中语境提示中国很多城市、 各地频繁上演, 通病更符合语境。29. 【知识点】实词辨析 【答案】 D【解析】第二处,迷惑指意志混乱,迷失指弄不清方向,在清新空气、浓密森林中,迷失更符合语境。 第三处,编织引申指酝酿思想、组织材料、构思意境等思维活动,编造有捏造、虚构之意,编织和语境 神话搭配更恰当。30. 【知识点】成语

5、辨析 【答案】 C 【解析】第一处,一如既往指态度或做法没有任何变化,还是像从 前一样,自始自终是常见的错误成语引用, 正确的用法应该是“自始至终” ,自始至终表示一贯到底,始终如一指人能坚持,做事从不间断,文中 语义体现热点、卖点保持不变,和之前相同,一如既往更符合语境。31. 【知识点】细节理解 【答案】 D 【解析】提问对“致命病理”进行理解推断,文中在最后一句提到“致命病理” ,结合语境,前文分别 陈述“孔子是丧家之犬” 、“李白古惑仔” ,最后“致命病理”是围绕“传统学术思维”而总结阐述,依 据话题一致原则,只有 D 项陈述“传统学术思维” ,因此选择 D 项。32. 【知识点】细节

6、查找 【答案】 A【解析】 A 选项表述为只有描写内容与普通人人生亲近的作家才能获得最为广泛的读者,原文表述为文 学作品有时会由于描写容与普通人人生亲近的亲近性而获得较广泛的读者, A 项偷换逻辑关系。因此, 不恰当选择 A 项。33. 【知识点】细节理解 【答案】 D 【解析】第二行通过“需要”必要条件关联词强调“进一步努力和探索” ,之后文段以两部法律举例说 明有哪些探索,文段最后亮明观点“制度的保障与支撑,让公务员考试赢得了公众的信任”即表明公众 信任、公务员考试更加阳光在于制度,因此选择 D 项。34. 【知识点】细节理解 【答案】 D【解析】提问是“明确解决艺考热的关键” ,文中第一

7、句通过“必须”必要条件关联词强调艺术基 础教育要承担最基本职责, 之后陈述基础教育不重视艺术教育问题, 最后陈述教育部加大艺术比重即 “艺 考热”重在建立好的评价机制,而 D 项强调建立完善综合评价机制,所以选择 D 项。35. 【知识点】细节理解 【答案】 C 【解析】主旨概括题。文段第一句话进行背景铺垫,从而引出话题好人好事。文段的重点由第三句话后 半部分“无不表明”引导。论述的主题是雷锋精神,通过递进关联词语“不但” 、“而且”可知,递进关 联词语之后的内容为重点,即雷锋精神是时代风尚的独特力量,即 C 选项论述的内容。 A 选项没有提 及雷锋精神,可根据主体排除法进行排除; B 选项是

8、在递进之前的内容,偏离文段中心; D 选项论述的 主体被偷换成“人们”且“任何时代”的表述过于绝对。因此,本题正确答案 C 选项。36. 【知识点】细节理解 【答案】 B 【解析】文中在第二句提到“历史唯物主义的理性精神” ,依据第二句话陈述,四个选项中 B 项表述最 准确,因此选择 B项。C项为迷惑项,错在“要用史实说话”而原文表述为“所有的结论都要用史实说 话”,偷换概念。37. 【知识点】细节理解 【答案】 A 【解析】文段第一句通过“必须”必要条件关联词强调“监督属地化”,之后两句具体解释说明“属地化”的表现,即当地民众和媒体的监督,B、C、D 项表述符合原文, A 项强调政府监督,不

9、符合文意,因此选择 A 项。38. 【知识点】细节理解 【答案】 C【解析】选项和原文一一对应,A、B、D 项均在原文有相同表述, C 项陈述为“广泛而深刻地影响” 、“对美育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而原文陈述为“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 、“造成了不少负面影响” , C 项 表述错误,因此选择 C项。39. 【知识点】细节查找 【答案】 A 【解析】文中“颠覆传统价值观念”针对的是文中第二大句罗列的各种现象“有人称孔子 , ” ;“有人把 梁山泊 , ”;“有人笔下岳飞 , ”;“解梦 , 派”, B、C、D 直接可以对应文段第 2、3、4 个现象,都属于“颠覆传统价值观念” 。第一个现象文中强

10、调的是“有人称 , ”是一种颠覆, A 项表述不正确。40. 【知识点】细节理解 【答案】 C【解析】 根据第二段首先提出这一理论, 并指出科学家一直在验证, 最后给出证据, 并进一步解释说明: 科学家们近年来在位于赤道的太平洋海域进行实验时曾发现,硫酸铁确实能起到让蓝色海洋变绿的作 用,可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可知 C 项正确。41. 【知识点】主旨概括 【答案】 B【解析】第一句提出本文要解决的问题终结烟草研究参评科技奖,第二句“根本上,我们需要 , , 除此之外 , 还要, ”论述如何解决,即是对策句,也是本文的主题句,对比选项B 项正是对文段的正确概括42. 【知识点】细节查找 【答

11、案】 D【解析】 A 、C 对应最后一句“多部门管理容易造成推诿扯皮,最终导致无人管理”,说明监管缺位和多头管理;B项对应第二句和第三句“执法部门对于超塑料袋往往采用突查的方法,”检查时”检查一结束, ”,说明不能只突击检查,要建立常态机制;文中虽然提到了农贸市场,但没有说是“最大的”流 出地,所以 D 项错误。43. 【知识点】细节理解 【答案】 A【解析】“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已经发生”之后做的警报, “地震预报”是对尚未发生的可能地震事件 提前发出通知,二者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发出警报减少损失,但区别是时间不同,故选A。44. 【知识点】细节理解 【答案】 A 【解析】文中伍江批评了某些城市

12、管理者既要发展经济,又要发展文化的行为,所以 A 是错的; B 项对应“如果城市规划意在通过仿古建筑 , 但这与文化无关” ; C 项对 应“但如果发展文化的目的就是为了发展经济,那就走进了发展误区,是本末倒置”; D 项对应“历史文化不是以舞台背景搭建出来的,它需要原汁原味的留存,而不是热衷作假”。故选 A。45. 【知识点】主旨概括 【答案】 B 【解析】本文最后话题落在“未来社区”这个话题上,主题词强调 “部门之间的协同性” ,主题一致法选择 B 项。46. 【知识点】意图判断 【答案】 A 【解析】文段提到如果让政府部门为药品安全负责,就会产生很多负面作用,后面全是在解释说明负面 作用

13、影响新药的研发和上市速度,不只是对药业有负面作用,同时也“意味着有很多患者可能要在 漫长的等待中丧失最佳医疗时机” ,所以 B 项只提到对药业的负面作用是片面的,排除; D 项错在“大 于”,文中并没有对比; C 项表述绝对,文中只是就审批药品这件事说明不能让药监局负责太多,而不 是全部否定药监局。故正确答案是 A。47. 【知识点】细节理解 【答案】 D【解析】细节理解题。需要把四个选项代入到原文第一个自然段中进行比对。根据原文,A、B、C 三项均可以在原文中找到依据。 A 选项对应第一句话; B、C 选项对应第二句话; D 选项中的“最初来源” 在原文中并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的干扰选项。因

14、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选项。48. 【知识点】语句理解 【答案】 D 【解析】词句理解题。首先定位,回到原文中找到原句的位置,并对上下文进行分析。划线句子是原文 第二个自然段中的首句,在原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上文中讲到米勒的试验具有重要意义,下 文中则说到其实验有不正确的地方,因此, D 选项的解释最为合理、准确。 A 选项是典型的字面意思。B 选项无中生有。 C 选项半对半错,后半句话表述过于绝对。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选项。49. 【知识点】细节理解 【答案】 A 【解析】细节理解题。本题难度较高,四个选项均不能再原文中直接找到对应语句,需要对原文相关句 子进行引申推理。 A 选

15、项对应原文第一个自然段尾句,推断恰当。 B 选项偷换数量关系,原文中用的是“少量”,不能被替换为“不应该放入” 。 C 选项表述过于绝对。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选项。50. 【知识点】细节理解 【答案】 B 【解析】细节理解题。四个选项回到原文进行一一对应。 A 选项对应原文第二个自然段后半部分,与原 文保持一致; C 选项对应原文第一个自然段,与原文保持一致; D 选项对应原文第二自然段尾句,与原 文保持一致; B 选项中的“分别聚合成蛋白质”在原文中并不涉及,属于无中生有的干扰选项。因此, 本题正确答案为 B 选项。51. 【知识点】细节理解 【答案】 D【解析】细节理解题。需要把四个选

16、项分别代入原文第二个自然段进行一一对应。其中A 、 B 选项对应原文“在“好人难做”的语境下,拾金不昧已是一种稀缺的品质”; C 选项是对原文的理解和概括。 D选项偏离文段主题,与文段无关。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选项。52. 【知识点】语句填空 【答案】 C【解析】语句填空题。第 3 自然段开篇的一句话应该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二自然段谈到对于拾金 不昧者收取报酬大家的态度是比较宽容的,第三自然段谈到以往的态度是必然遭到社会的批判。在这两 句话之间,应该衔接的选项为 C 选项。 A、B 选项论述话题与原文不一致,人们态度发生变化的事情是 “拾金不昧者是否应该收取酬谢” ,而不是“拾金不昧”

17、本身。 D 选项与下文衔接不紧密。因此,本题 正确答案为 C 选项。53. 【知识点】词语理解 【答案】 D 【解析】词句理解题。首先定位找到原文中的句子,出现在原文第 4 自然段第一句话。 “道理”一词后 面出现了表示解释说明作用的标点符号冒号。因此答案直接定位为D选项。A选项表述过于绝对;B选项无中生有; C 选项是强干扰选项,偷换数量级别,原文中有修饰成分“绝大多数” 。因此,本题正确 答案为 D 选项。54. 【知识点】细节理解 【答案】 D【解析】细节理解题。本题是细节理解题的另类考法,即细节查找。定位至原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呵护行善者的利益诉求,是时代进步的表现,也是推动社会前行的

18、一种正能量,某种意义上说,这比个体 某一次的拾金不昧更有价值。因为人人都可能是一个行善者,也可能是被助者,只有在这种相互宽容和 理解的社会氛围中,道德的成长才拥有无限的可能性,做好事才有可能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对这一句话进行理解,最准确的是 D选项。A选项“善行的呵护者”偷换概念;B选项是字面意思,表意不够深刻,不能体现“正能量” ; C 选项强加比较。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D 选项。55. 【知识点】主旨概括 【答案】 D【解析】 主旨概括题。 文段由个案展开, 引出话题, 究竟拾金不昧者能否接受酬谢。 通过分析论证之后, 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升华主题,即呵护行善者的利益诉求是一种社会进步,对

19、应D选项。A选项就事论事,表意肤浅; B 选项过度引申; C 选项强加比较;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D 选项。2015 年北京真题解析36. 【知识点】 主旨概括【答案】 D【解析】 文段首句引出“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工作”的话题,后文分主体阐述组织领导好此项工作的具 体措施,且多次出现“组织”和“领导”这两个关键词,归纳概括对应D 项。文段重点谈论的是行动措施, A 项“增强意识” 、B 项“分析问题”非文段重点, C 项“分类指导”在原文当中没有提到。故本题 答案为 D 选项。37. 【知识点】 细节查找【答案】 B【解析】 定位原文第二句话中“承办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组织研究,了解进展情况,推动

20、问题解决”,可知对应 B 项。 A 项为承办单位“主管领导”而非“主要领导”的职责,C 项是“本单位”的工作, D项在原文中没有提到。故本题答案为 B 选项。38. 【知识点】 语句排序【答案】 C【解析】 本题涉及事件顺序的考查,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对于人大代表的建议,应该先认真分类研 究,然后积极恰当处理,再次诚恳明确答复,最后加强统筹协调。故本题答案为C 选项。39. 【知识点】 病句辨析【答案】 D【解析】 D 项“市政府各部门”与前后分句主体矛盾,前文主体为“承办单位”、后文主体为“本单位”指的还是承办单位而非“市政府各部门” ,应改为“各承办单位” 。故本题答案为 D 选项。40.

21、 【知识点】 基础知识【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公文文种的类型,文段是向各区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及相关单位发布需要执行相 关工作要求的事项,属于通知。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 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 ;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 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故本题答案为 A 选项。材料 (二 )41. 【知识点】 标题选择【答案】 A【解析】 本段文字为“总分”结构,先强调了关于“气候变暖的新观点” :气候变暖存在 500 年的自然 周期 ;随后通过对“花

22、粉”的研究和“明清小冰期”来进行解释说明。所以,核心是围绕着“全球变暖” 和“500年周期”来论述的。B、C、D项都是属于解释说明部分,本身不是重点。故本题答案为 A选项。42. 【知识点】 细节理解【答案】 D【解析】 D 项表述“最有效手段”太过绝对,所以不选。 A 项强调的“周期”与第一段中科院提出的 新观点“气候冷暖变化存在约 500 年的自然周期”相同 ;B 项强调的“时间跨度超过 5000 年”与第二段 信息“通过东北龙岗火山区 , 可以准确定年 , 分析了5350 年以来的 , ” 符合 ;根据最后一段信息,故本题答案为 D 选项。43. 【知识点】 细节理解【答案】 C【解析】

23、 根据第二段及第三段信息可知, “花粉含量变化的谱分析结果也呈现出显着的 500 年周期”, C 项说法正确。根据第二段信息“通过东北龙岗火山区的小龙湾玛珥湖年纹层沉积可以准确定年,中科 院, 利用这一优势,分析了 , ”可知,沉积层本身并不能显示气候冷暖,A 项错误 ;根据第二段信息“适合温暖气候的栎属花粉”可知, B 项“栎属植物适合在寒冷气候中生长”错误 ;D 项“最可靠数据” 表述太绝对,错误。故本题答案为 C 选项。44. 【知识点】 细节理解【答案】 B【解析】 根据第四段信息“清朝初年历史学家谈迁写了一本北游录 , ”可知,B 项偷换概念。故本题答案为 B 选项。45. 【知识点

24、】 主旨概括【答案】 C【解析】 本段文字为“总分”结构,先强调了关于“气候变暖的新观点” :气候变暖存在 500年的自然 周期 ;随后通过对“花粉”的研究和“明清小冰期”来进行解释说明。可知,是在介绍气候变化研究的新 成果。故本题答案为 C 选项。材料 (三 )46. 【知识点】 语句填空【答案】 D【解析】 通过此空出现的位置和逻辑分析可知,应起到总结全段的作用。本段核心在于,强调了“印 刷技术流行对文人的消极的影响” ,换言之,也就是 D 项所说的“科技对学术的负面作用” ,故本题答案为 D 选项。47. 【知识点】 细节查找【答案】 D【解析】 根据第二段“科技与学术的积极关系”可知,

25、 A、B、D项在此范围内。只有 D项,相关信息 在第三段,表述的是“消极影响” 。故本题答案为 D 选项。48. 【知识点】 态度理解【答案】 A【解析】 根据第三段信息“苏轼认为,书籍多且易得,反而使记忆力衰退 , 读书人诵读灭裂,和苏轼的担忧相同”可知,苏轼的观点是:书多反而让文人不喜欢读书了 (诵读灭裂)A项强调的科举之士(文 人)束书不观是对其观点的准确反映。B 项强调的“讹谬者”与 C 项强调的“缮写模勒”都在说一个问题,那就是叶梦得在石林燕语中强调的第二个弊端:“刻本流行后,其据以刊刻的抄本反而不被重视,导致讹谬之处无法刊正”,而此观点与苏轼观点不一致。排除B、C。D项“轻于蝉翼薄

26、于纱,栏画乌丝整又斜”强调的是“纸张非常好” ,与苏轼观点无关。故本题答案为 A 选项。49. 【知识点】 细节理解【答案】 C【解析】 根据最后一段信息“但最终纸张的轻便廉价等好处慢慢为人接受,逐渐取代简牍。纸简取代 的完成约在魏晋时期 , ”可知, C 项偷换时态,是在“魏晋时期”而非“明清之后” 。故本题答案为 C 选项。50. 【知识点】 下文推断【答案】 D【解析】 本篇文章后半部分论述的核心为“电子文本全面取代纸本同样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 ” ,根 据结语推断题的做题原则“话题一致,理顺逻辑”可知,接下来讲述的核心应与“电子文本与纸本的关 系”相关 ;从逻辑上讲, 上文既然谈到了

27、 “电子文本取代纸本需要漫长的过程” ,那么接下来就应该是 “二 者共存的时间段内的特点” 。故本题答案为 D 选项。51. 【知识点】 词语理解【答案】 D【解析】 根据第二段信息 “伊凡四世强烈意识到俄国需要出海口 , ” 及第三段信息 “彼得一世通过 , 获得了波罗的海上的一个出口” 、“沙皇叶卡捷琳娜瞄准了黑海 , 当它属于俄国时,俄国的安全就可靠 而稳固 , ” ,可知,克里米亚作为出海口是被俄国作为安全屏障的。此外,根据下文意思“俄国与土 耳其之间的安全问题”可知,文章是围绕“俄国安全”来谈的。故本题答案为D 选项。52. 【知识点】 细节查找【答案】 A【解析】 根据第二段和第三

28、段信息可知, B 项强调的“出海口”正确 ;根据第一段“克里米亚自古就有 黑海门户之称”可知, C 强调的“地理位置”正确 ;根据第三段、第四段及第五段强调的“俄国安全 问题”可知, D 项正确 ;A 项中强调的“油气资源”属无中生有。故本题答案为 A 选项。53. 【知识点】 细节理解【答案】 D【解析】 根据第五段信息“沙俄强迫土耳其签订凯纳尔基条约 ,其要求之一就是让土耳其承认克里 米亚汗国独立 , ”可知, D 项偷换概念。故本题答案为 D 选项。54. 【知识点】 标题选择【答案】 B【解析】 本文的论述核心为“克里米亚” ,开篇先总述“克里米亚有黑海门户之称” ,随后强调了 “俄国

29、对克里米亚的重视” ,最后强调了“克里米亚的发展历程”及“俄国与土耳其对克里米亚之争” 。 综上所述,B项最符合,“黑海门户”的坎坷史,也就是克里米亚的发展历程。A项和C项只说到了 “克里米亚”,但并未强调“历史上的发展” ,核心意思缺失 ;D 项论述核心为“奥斯曼帝国”与本文论述核心 无关。故本题答案为 B 选项。55. 【知识点】 下文推断【答案】 B【解析】 本篇文章最后一段论述重点在“俄国取得了对克里米亚的主权”,所以根据结语推断题的做题原则“话题一致,理顺逻辑”可知,接下来讲述的内容应与“俄国与克里米亚的关系”有关,只有B 符合。故本题答案为 B 选项。56. 【知识点】 细节理解【

30、答案】 C【解析】 分析第 1 段第 2 句内容可知, C 项表述与原文相符, C 项正确。根据文章第 1 段中第 4 句可;根据第 1段第 3 句可知, B 选项;根据第 1段第 3句可知, D 选项。故本题答案为 C 选项。后文的描述举例中,最后一句,即说明小型候鸟也定向,却知, A 选项“会利用”表述错误,文中是“完全靠体力完成这一飞跃” “至少需要飞行两天”表述错误,文中是“通常一天之内就可以飞跃”更倾向于在白天”表述错误,文中是“它们却要等到相对平静的夜晚”57. 【知识点】 细节查找 【答案】 D解析】 定位文章第 2 段可知,第一种观点为“人字队形与定向有关” 提到“小型候鸟成群

31、迁飞时,通常是没有队形的,虽然它们也需要定向”没有队形,很好的否定了首句的观点。 与原文不符,均排除。故本题答案为D 项正确。 A、B 两项均为无关选项, C 项“无需定向”的表述 D 选项。58. 【知识点】 细节查找【答案】 B【解析】 定位文章第 3 段可知,第 4 句指出了速滑团体项目与斑头雁迁徙活动之间的区别,即“飞行 运动除了要克服水平方向上的空气阻力,还需要产生上升力以保持飞行状态”,匹配选项可知, B 项正确, A、 C、D 三项均无此意。故本题答案为 B 选项。59. 【知识点】 代词指代【答案】 A【解析】 “这一推断”出现在文章的第 4 自然段开头,那么,根据指代就近原则

32、,就近指代第三段末 尾的观点,即“飞行时稍微偏移位于前面的同伴 , 却能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为保持升力而消耗的体能” 匹配选项可知, A 项正确。 B、C、D 三项均无此意。故本题答案为 A 选项。60. 【知识点】 主旨概括【答案】 B【解析】 该篇文章一共四个自然段,均围绕着“鸟类飞行的人字形队形”来讨论,最后一段揭示 出原因,即如此飞行是为了节省体力。由此可知,该文章的主旨是鸟类迁徙时的省力队形。B 项正确。故本题答案为 B 选项。2015 年四川(下)16. 【答案】C【解析】实词与成语辨析。第一空可排除A、D项,“必不可少”强调不可或缺、至关重要,该词一般不形容责任。 “不容置疑”强调论

33、证严密,事情真实,无须质疑。该词与文意无关。第二 空中,防范理财陷阱与打造金融机构品牌形象,无逻辑关系。只能说,该行为能对其品牌起到一定的提 升作用。“不可推卸”用于强调责任的不可推脱,也符合语境。本题选C。17. 【答案】 B 【解析】实词辨析。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文意指导游往往会尽量让游客无法接触普通民众,但现在一些非政府组织正在尝试改变这一局面。“企图”一般用作贬义,与文中“可喜的是”感情色彩不符,排除 A 项。“考虑”仅强调有意识,文中明显是指已经开始有行动了,该词停留在理念层 面,排除 D 项。 B、 C 可做比较,“试图”指尝试,指开始去做。而“努力”强调尽力去做,强调程度。 文段

34、仅仅谈及,非政府组织有了这样的行为,但对行为本身的程度如何,并未论述。B 项符合。18. 【答案】D【解析】实词与成语辨析。本题主要从第一空入手,该空考察动宾搭配,“消除歧视”为固定搭配,而“消灭”搭配的词语如“敌人” 、“害虫”等敌对人或者事物。 “解除”一般指去除某种状 态或者从某种情绪之中退出。该词搭配如负担、武装、后顾之忧。“破除”指 对不符合客观规律的事物给以破坏和铲除掉,如“封建思想” 。而第二空形容今时不同往日, “截然不同”形容两者完全不一样, 也符合语境。 D 项符合。“天差地别”形容差距大, “泾渭分明”形容是非分明或者界限清楚。 “相去甚 远”形容存在很大差距或差距。19

35、. 【答案】D【解析】实词辨析。第一空可排除C项,“尖刻”一词指说话尖酸,待人冷酷、苛求。显然与“母鸡下蛋”这个比喻,无逻辑关系可言。第二空,可首先排除B 项,“主观”强调带有一定的个人色彩,文中观点的主观性并未体现。 A、 D 可通过提示语境最后一句话入手“这个观点不但是 , 而且 成为, 套路” ,该句话证明这句话的观点,在很多领域都是适用的,“流行”正符合该意。 “主流”强调事物发展的主要或本质方面,文段不是在强调它的重要性,而是在强调该观点的通俗性、普遍性。D 项符合。20. 【答案】A【解析】实词与成语辨析。文段第一空“这是中国的困境,也是,即可知这是一个共同的难题,先排除 B 项,

36、“际遇”强调机会,与文中色彩不符。第二空,重点从“寅吃卯粮”入手,该 词比喻经济困难,入不敷出,预先挪用眼下只能亏空着的财物或还没到手的收入,不顾将来。后一空前 有“甚至”一词,该内容比前词程度更重,排除 D 项,“饥不择食”比喻需要急迫,顾不得选择。而“寅 吃卯粮”也并非强调有意之选,是无奈之举。因此,递进关系无从说起。而“涸泽而渔”比喻获取利益 只顾眼前,不作长远打算。该词实与“寅吃卯粮”的程度是一样的,所以不能用递进关联词引导。A 项符合。人民日报任仲平:生态文明的中国觉醒21. 【答案】D【解析】实词辨析题。镌:指一般文章或诗词郑重地刻下来,符合语境的“李杜的名句 和老庄的格言” 。和

37、前面的“一字不误”相互照应的是“准确” 。故选 D。22. 【答案】A【解析】实词辨析题。通过“伴随便利而来的是娱乐化的泛滥,这是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可知要填的两个词要包含贬义,只有“追捧”和“附庸”符合,故选A。23. 【答案】C【解析】实词辨析。通过“人类历史的进程,充满错综复杂的矛盾”,可知后面是相互照应相互矛盾的两组词。第一空“搏斗”的前提有冲突,四个词都可以,但是第二空,改革的前提是发生 了动荡,不可能是“发展” “平稳” “挑战”。故选C,“迂回”也能和“前进”相互照应。24. 【答案】A【解析】成语与实词辨析题。通过“就随手在书边的空白上注几个字”可以看出作者是很随意的,但是“随

38、心所欲”是贬义词,排除A。“他们觉得看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写批评或介绍”并不是没有目的,排除 B。要和“他们也懒得去理会”形成因果,只能是“反正是消遣”。25. 【答案】B【解析】成语与实词辨析题。通过“能翔实而真切”得出前面的词表示不细致,只有“浮光掠影”符合此意,而且“潜移默化”也与“细无声”处沁润忍心,日日与剧相伴相互照应。故选B。26. 【答案】A【解析】细节理解题。“微网作为具有向参与者和传统电网提供双向效益的特点”可以得出大电网可以从微电网获益,而两者之间的纽带就是并网运行,故选A。根据“可以与大电网连接并网 运行,也可以断开连接以“孤岛模式”自行运行”可以排除 BD,C 在原文中

39、没有提到。27. 【答案】A【解析】下文推断题。尾句“唐三彩也裹挟在这种洪流中漂洋过海,生根发芽”提出了新 话题“唐三彩” ,接下来得顺着这个话题谈,故选 A。28. 【答案】B【解析】意图判断题。转折句“然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是多元的”和尾句结论“我们断不可画地为牢,仅仅弘扬儒学一家,却抛弃了更为丰富多元的百家之学”都是在强调“多元化”,排除AC,而作为意图题优选对策,故选 B。29. 【答案】D【解析】意图判断题。尾句转折引出了作者观点“那么就仔细打量将那些被大时代遮蔽的现代人生活中的小,让文学真正回到它的本源文学是人学,文学应关注个体在此岸世界的存在,关注那些与个体生命存在有关的尊严、自

40、由及其异化问题,关注与真诚、美好、恐惧、颤栗、焦虑、敬畏等等与文学和人有关的基本问题”,强调的是人的重要性,排除 AB。作为意图题我们应该优选对策类的,故选 D。30. 【答案】C【解析】词句理解题。“植物学家发出警告,气候变化所导致的部分地区干旱化除了会威胁地下水的供应,还会损害木质部运输水分,使树处于危险状态”就是对“最新的研究结果”的解释说 明。后面的“研究者表示,在干旱条件下树木会极力从地下吸取水分。”也是在强调天气与树生长的关系。所以排除 AD,B 里面的“破坏树木木质部的生物结构”文段没有提到,故选C。31. 【答案】C【解析】意图判断题。本题可用主题排除法,文段的主题是“注释”,

41、而非“学术论著”,排除 AD 。文段两句话每句都提到了“学术规范” ,所以它就是关键词。而且尾句的转折“但有必要认识 的是,引证与注释的规范要求不是独立的,也不仅仅只是一套技术,而是与学术论证的规范要求是一致 的”也是强调这点,故选 C。32. 答案】 B 【解析】尾句类语句衔接题。本题要填结论就必须根据前面的原因推断,前文提到了两个原因“都是我们党员团结和依靠人民群众而取得的,都是因为人民群众相信只有跟党走,才能够使他们 生活得更好,才支持我们党的” ,所以结论与此照应就应该是“我们需要团结群众,解决民生问题”。 A只提到了“改善民生”没有提到团结群众,故选 B。33. 【答案】 B 【解析

42、】意图判断题。文首并列的结论“这种双重的组合才使自然超拔出人所能创造的境界”在强调自然风景超出了人所能创造的境界。尾句的结论“但再好的艺术家,总无法完全捕捉自然 的魂魄”还是在强调在强调自然风景超出了人所能创造的境界。故选B。34. 【答案】D【解析】标题填入题。选标题首先得确认文段主旨,通过“现在的人总是抱着某种目的去找对象,而忽视了感情本身” ,可以得出作者的观点是“结婚不能只看重钱财,还要看感情”。作为议论文,其标题应该是其论点的凝练。故选 D。35. 【答案】A【解析】态度观点题。通过“但保健品真的有用吗?”这句提问可以看出作者对保健品持一种怀疑态度。后面的“种定义模糊、覆盖广泛却缺乏

43、监管的消费品”也是指出保健品的一些问题,让 人生疑。 D “反对人们食用”语义过重,作者只是指出保健品可能存在问题,并未对人们是否食用发表 意见。故选 A。36. 【答案】B【解析】语句排序题。句、比较中,前者先引出了“霜花”这个话题,而句不符 合首句特征, “也”、“了”都属补充类论述,也即前文讲到了某个状态或现象,才会得出该句的结论。 排除A、C项。而B、D项中,的顺序不好确定,可从句后一句入手,既然该句提及该日霜花不 同往日,根据话题推进原则,那后文定当提及该日霜花具体的景象,句提及节气变化,并未承接霜花形态展开,而句刚刚就是提到了 “花园气象”,正好承接了前文所指“不是树的形态”这一话

44、题。B项符合。37. 【答案】B【解析】语句排序题。首句在之间,先通过“发布信息”引出“信息”这个概念,所以在的前面,更适合做首句。后面都是接的,关键看后面是哪句。和都在谈“信息公开 透明”,而是首次提出这个概念,所以在的前面。故选B。38. 【答案】D【解析】语句排序题。句提出预测不是个人实现的观点,句则是提出实现的意见在于人们。显然前者提出观点,后句做补充论述。排除B、C项。而句既已提出人们如何反应,根据话题推进,下文则应当论及人们的反应。而A已将该句放在尾巴,显然属于“断尾”,而组合构成一个五六十年代人们反应的例子,给例子中战争没爆发的原因。二者都是围绕“人们的反应”而展开的。 D 项符

45、合。39. 【答案】A【解析】主旨概括题。文段首句提出观点:公共舆论有不同意见,而再简单的意见都会有“理性认知逻辑的存在” 。后文以政府形象为例,从正反两个反面来论述理性认知逻辑的重要性。也即 文段主要是讲,理性认知逻辑对于公共舆论的重要性。概括最正确的为A项。B项的主体围绕“公共舆论形成” 展开, 文段谈到的是如何认识其背后的认知逻辑, 该项主体与内容均错误。 C 对于公众的引导, 并非文段重点。而 D 属于围绕例子展开的干扰选项。 A 项符合。40. 【答案】 B 【解析】词句理解题。文中先是谈到了酒是诗人喜欢的物品,可以为诗人带来灵感。但该题为词句理解,文中最后一句压缩后可谓“李白写酒的

46、诗可榨出半壶高粱酒”,主体为写酒的诗,而榨出半壶高粱酒显然是在用夸张、比喻的手法,来形象说明其写酒诗之多。B 项符合。41. 【答案】 A 【解析】尾句类语句衔接题。文段首先谈到了“后发劣势”的概念,以及其中两种形式, 且后发国家模仿这两种形式的事实。后文通过“然而”这一转折提出了这样的模仿带来的问题。最后一个“事实上”其实正是在承接这一模仿带来的问题,根据话题一致原则,只有A项在论述我国面临的问题是由于后发中的模仿带来的。B的“市场”并未提及,C为无中生有项,而 D项也并未提及。A项符合。42. 【答案】A【解析】主旨概括题。从文中“读书也是一样”一句开始,可以看出,文段主要论述好书与坏书的

47、区别及其对人的不同影响,作者意在强调要读好书、拒绝读坏书,A 项是主旨的最佳概括。 B只是文中提到的其中一点, C、D 两项文中并未涉及。43. 【答案】B【解析】细节理解题。文段通过“现在的问题是”提出问题极为:研究者仅着眼“形” 丢掉了“义” 。尾句的“这样” ,指出了这样的行为会带来的后果。综合可知,仅看“形”而忘“义”不 对,那也就是应该兼顾。 B 项符合。 A 的观点,文段并未体现, C 为过度引申,文义指不要仅看“形” 丢“义”,也即还是应该看“义” ,但并未提及“义”为首要。 D 项表述与文义相反,文中情况是重“形” 忘“义”。44. 【答案】D【解析】细节理解题。 A项扩大范围

48、,文段尾句提的是“通常是这种,”也即不是所有喜欢虐待的人都没有同理心。 B 项表述同样扩大范围,文段其实说二者不同是有前提的,也即只有 在辨别与情感相关词汇时, 二者的脑波才有有差异。 C 项曲解文意, 犯罪者并不是存在辨别文字的困难, 而是辨别情感文字时才出现了问题。 D 项对应文段尾句内容。45. 【答案】 C 【解析】标题选择题。文段尾句为主题句,提出观点:政府需要调整支出结构,来保证节能预算的资金投入。 C为该意的压缩替换项。 A项并未提及,财政改革的目的:保证节能预算的资金 投入。 B 项后半句与文义不符, 文义的目的不是推进节能, 而是节能预算的资金。 D 项前半句主体错误, 不是

49、财政改革,而是“财政预算改革”鼓励和促进我国节能事业的财税政策研究1011真题解析及参考答案( 一) 根据给定资料,概括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5 分 )要求:概括准确,语言简约,字数不超过 300 字。参考答案:一、规划盲目。求新求大,不切实际,设计趋同,牺牲地方特色,缺乏多样性 ;二、规划不科学,缺乏长远整体规划,缺乏系统性和可持续性,朝令夕改 ;三、政出多头,缺乏协调,导致规划不统一,执行困难 ;四、规划不全面,缺乏对生态和人文的保护,破坏了历史文化 ;五、执政观念错误。牺牲公平,未能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乱作为,乱拆迁导致劳民伤财 ;强拆致使村民失去生计。赋分说明按点给

50、分,每点 3 分。赋分关键词为:缺乏多样性 (或缺乏个性、缺少地方特色 );缺乏可持续性 (或缺乏长久性、整体性、系统性 );政出多头 (或多头管理 ); 缺乏生态人文保护 ;未能协调好利益关系。类似表达酌情给分。(二)根据给定资料,结合当前实际,谈谈你如何看待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文化保护问题。(20 分)要求:分析合理、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 300 字。问题解析 : 这道题目是典型的概括题。概括题的作答一般要根据材料,对问题的材料进行归纳和概括,分条按 点回答。这道题目的重点和难点在于题目涉及的材料相当多,因此对考生的阅读和概括能力提出了较高 的要求。概括题的关键在于找准关键词

51、,因此关键词的选择是关键,尽量选择语言表达规范、高度抽象概括 的词语以及与问题直接相关的词语作为关键词。参考答案: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历史记忆,是城市特色的标志,也是城市内涵的象征。随着对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的加大,推动了市民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提升了城市魅力,更推动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 有成就更有问题:破坏性建设,破坏性保护和对文物的毁坏问题严重,导致了城市特色和历史文化 的破坏,更导致百姓幸福指数下降和对身份认同的焦虑。我们要协调好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 在保护中求发展, 在发展中促进历史文化保护, 实现双赢。必须做好以下几点:1. 敬畏历史,敬畏文化创造,敬畏民间力量;2. 协调文

52、化保护和百姓利益关系,实现双赢;3. 全面规划,系统保护,严格制度,落实到位;4. 成立管理机构,主要领导负责,专家参与。赋分说明本题赋分方式灵活,赋分如下:1. 观点明确,要点全面 (包括历史文化保护意义和成就 ;城市建设中破坏历史文化的问题 ;辩证分析二 者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 )、逻辑清晰、语言简洁,得分 17-20 分;2. 要点不全面 ( 如只谈历史文化保护的意义和成就, 或者只谈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或者城市建设中 破坏历史文化的问题的 ),语言简洁,得分 10-15 分,总分控制在 15 分 ;3. 要点全面,但观点不明确,语言表达不清,得分8-12 分;4. 要点不全,只有一点且

53、观点不清,得分7-9 分 ;5.把本题完全答成对策题,得分7-9 分;6.观点不明确,完全抄材料,得分3-5 分。(三)假设你是一名政府工作人员,阅读给定材料,结合我国城市更新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拟定一份关于进一 步做好城市更新工作的建议提纲。 (25 分 )要求:措施建议合理可行、条件清楚、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 400 字。问题解析: 这道题目貌似公文,但实质是一道对策类的问题,对策是此题的重点。 内容方面包括三大部分:1. 要写标题和背景交代 (形式的要求 );2. 指导原则,即宏观的对策。政府的建设提纲需要加入宏观的、抽象的原则做指导;3. 具体措施,即微观对策。微观对策要具体、可操作

54、,也就是要符合题目要求中的“合理可行 ”。在字数分配上,背景交代和原则性、理论性的指导原则控制在 150 字以内,具体性的指导措施约占 250 字左右。分条作答,体现层次。分条撰写,使结构更明朗。参考答案 : 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更新工作的建议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建设的加速,为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生活品质,促进城市可 持续发展, 避免城市更新过程中规划不科学、 不统一、 不全面的问题, 特提出以下指导原则和具体措施。 一、指导原则:1、注重规划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2、协调好历史文化保护、百姓生活与城市更新之间的关系;3、协调好各阶层利益 ;二、具体措施:1. 提高认识。广泛开展学术

55、和专业研讨,对批判性重建保持清醒认识;2. 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结合地方实际和地方特色,顺应自然,注重生态环保和人文保护,界定历 史文化范畴,明确保护重点,系统规划、全面保护 ;3. 加强落实。统一建筑标准,完善规划法;加强部门协调,形成领导负责制,鼓励民间参与监督。赋分说明形式分 5 分,内容分 15 分。一、形式方面:交代背景和目的 (3 分);逻辑层次清晰,语言表达流畅 (2 分)。二、内容方面:1.指导原则:科学性 (1 分)、系统性 (1 分 )、历史文化 (1 分)、百姓生活 (1 分)、协调好各阶层利益 (1 分)。2. 具体措施:专业研讨 (1 分)、因地制宜 (1分)、生态保

56、护 (1分)、人文保护 (1 分)、明确保护重点 (1分)、统一建筑 标准(1分)、完善规划法 (1分)、部门协调 (1分)、领导负责制 (1 分)、民间参与监督 (1分)。类似表述酌情给分。(四)阅读给定材料,结合实际,围绕 “城市让生活更幸福 ”这一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40 分) 要求: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字数控制在8001000字。问题解析:1. 答题思路:这是一篇评论文,侧重于分析论证。要求围绕“城市让生活更幸福 ”这一主题写一篇文章,很明显写作的重点在于 “幸福 ”这一字眼。因此文章是围绕幸福进行分析论证。2. 审题:要求结合给定资料,并结合实际,这

57、就告诉考生,论点、论据或者对策的提出要结合材料, 联系实际。概括材料,发现材料主要围绕城市建设中强拆导致的社会矛盾、对城市特色和历史文化的破 坏、市民对人文和历史的敬畏和认同来写的。这些话题和材料中的案例都可以作为我们写作的素材。但 是一定要明确,不能完全照抄材料,否则被打为三类文或者三类文以下。3. “观点、内容、结构、语言 ”是文章分档的标准,考生一定注意观点明确且深刻,内容充实,结构 完整,语言尽量,不要过于呆滞、枯干、晦涩。参考答案:幸福的层次浏览新近政府的的网站, 推进百姓幸福的信息充斥在网页的每一个角落;倾听百姓的心声, 追求幸福的愿望强烈而执着。回归现实, 常常困惑: 随着城市更新进程风驰电掣般推进, 承传着地方历史的古老建筑消失了 ;伴随 着房屋拆迁,利益受到损害的群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