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计算PPT教案_第1页
土方计算PPT教案_第2页
土方计算PPT教案_第3页
土方计算PPT教案_第4页
土方计算PPT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土方计算土方计算第1页/共25页第二节第二节 土方实例土方实例 第2页/共25页第3页/共25页2-4 杭州植物园山水园地形设计第4页/共25页第5页/共25页 例题:某公园为满足游人活动的需求,拟将一块地面平整为三坡向两面坡的“T”字形广场,要求广场具有1.5%的纵坡和2%的横坡,土方就地平衡,试求其设计标高并计算土方量。1 . 5%2%2%第6页/共25页解解:作方格网作方格网 按正南北方向,作边长为20米米的方格控制网。并在角点的右下角标出编号,编号时用角点的行和列表示。1-11-21-31-41-52-12-22-32-42-53-23-33-44-24-34-4第7页/共25页当有比

2、较精确的地形图时,我们一般在地形图上用插入法求出各角点的原地形标高。通常有三种情况:(1)待求点标高Hx在两等高线之间 hx :h=x:L hx= xh/L Hx=Ha+ hx= Ha +xh/L(2) 待求点标高Hx在低边等高线Ha下方hx :h=x:L hx= xh/LHx=Hahx = Haxh/L (3) 待求点标高Hx在高边等高线之上hx :h=x:L hx= xh/LHx= Ha+ hx= Ha +xh/L2、求原地形标高、求原地形标高第8页/共25页Ha=20Hb=20.5 比如我们计算角点1-1属于第一种情况,过1-1点作相邻二等高线间的距离最短的线段。用比例尺量得L=12.6

3、m,x=7.4m,等高线等高距h=0.5m,代入公式:Hx=Ha+ hx= Ha +xh/L= 20+7.40.5/12.6=20.29m 而求1-2的高程是属于第三种情况,过1-2点作相邻二等高线间的距离最短的线段。由图上得L=12m,x=13m。Hx= Ha+ hx= Ha +xh/L=20+130.5/12=20.54 即:H1-1原地形标高=20.29m即: H1-2原地形标高=20.54m第9页/共25页依次将其余各角点一一求出,并标写在图上。如图如示。1-11-21-31-41-52-12-22-32-42-53-23-33-44-24-34-420.2920.5420.8921.

4、0020.2319.3719.9120.2120.1519.6419.5020.5019.3918.7919.3519.32第二种方法把方格网各角点测设到地面上,同时测出各角点的标高,并记录在图上。此种方法精确度高,但比较麻烦。第10页/共25页H1-1H1-2H2-1H2-2H1-3H2-3(1)首先我们假设有用一把锋利的刀,在原地形图上,沿每个方格网的四个角点垂直切到大地水准面,即高程为0处,V第一小方格=SH0=a2(H1-1原地形+ H1-2原地形+ H2-1原地形+ H2-2原地形)/4V第二小方格=SH0=a2(H1-2原地形+ H1-3原地形+ H2-2原地形+ H2-3原地形)

5、/4V第五小方格=SH0=a2(H2-2原地形+ H2-3原地形+ H3-1原地形+ H3-2原地形)/43、求设计标高、求设计标高 第11页/共25页1-11-21-31-41-52-12-22-32-42-53-23-33-44-24-34-4一次两次两次两次一次一次三次四次三次一次四次一次两次一次两次一次V原地形=SH0=a2(H使用一次原地形标高+ 2H使用两次原地形标高+ 3H使用三次原地形标高+4H使用四次原地形标高)/4从中可以得出:从中可以得出:凸出的部分是一次边线上的是两次凹进去的是三次处于中间被包围的是四次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12页/共25页V原地形= V

6、设计后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H一次原地标高+ 2H二次原地标高+ 3H三次原地标高+4H四次原地标高= H/一次设计标高+ 2H/二次设计标高+ 3H/三次设计标高-+4H/四次设计标高由于H一次原地标高 2H二次原地标高 3H三次原地标高 4H四次原地标高 是可以通过计算求得,因此,我们可以从中求得设计标高第13页/共25页(3)求各角点的设计标高,并在图上标出。 我们假设设计后,最高点的高程为X,则根据坡度横坡和纵坡的坡度值可以计算出各角点的设计标高(关于X的代数表达式)第14页/共25页V原地形= V设计后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H一次原地标高+ 2H二次原地标高+ 3H三次原地标高+4H四次原地

7、标高= H/一次设计标高+ 2H/二次设计标高+ 3H/三次设计标高-+4H/四次设计标高H一次原地标高= H1-1原地+ H1-5原地+ H2-1原地+ H2-5原地+ H4-2原地+ H4-4原地 =20.29+20.23+19.37+19.64+18.79+19.32=117.642H二次原地标高=2 (H1-2原地+ H1-3原地+ H1-4原地+ H3-2原地+ H3-4原地+ H4-3原地) =241.343H三次原地标高= 3(H2-2原地+ H2-4原地)=120.184H一次原地标高=4(H2-3原地+ H3-3原地)=162.84从而求得X=20.74m 第15页/共25页

8、1-11-21-31-41-52-12-22-32-42-53-23-33-44-24-34-420.2920.5420.8921.0020.2319.3719.9120.2120.1519.6419.5020.5019.3918.7919.3519.3219.9420.3420.74220.3419.9419.6420.0420.4420.0419.6419.7420.1419.7419.4419.8419.44H设计后1-1=X-402% =19.94第16页/共25页第17页/共25页5 5、求零点线、求零点线 所谓零点线是指不挖不填的点,零点线的连线就是零点线,它是挖方和填方的分界线,

9、在相邻二角点之间,如果施工标高值为+号,另一施工标高-号,则它们之间必有零点存在,其位置可用下列式求得。X=aH1/(H1+ H2)X-零点距H1一端的水平距离H1、 H2-方格相邻二角点的施工标高绝对值绝对值。a方格边长。比如第一个方格网1-1点和2-1点,必有零点,H1=0.35 H2-=0.27 a=20X=200.35/(0.35+0.27)=11.3 说明零点距1-1点11.3米,同样的方法把图上所有的零点求出,并在图上标出,把这些零点用线连接起来,从而划分出了挖方和填方的分界线。如图第18页/共25页比如第一个方格网1-1点和2-1点,必有零点,H1=0.35 H2-=0.27 a

10、=20 X=200.35/(0.35+0.27)=11.3 说明零点距1-1点11.3米,同样的方法把图上所有的零点求出,并在图上标出,把这些零点用线连接起来,从而划分出了挖方和填方的分界线。如图第19页/共25页6、土方计算、土方计算零点线为计算提供了填方,挖方的面积,而施工标高又为计算提供了挖方和填方的高度。依据这些条件,便可选择适当的公式求出各方格的土方量。由于零点线切割的位置不同,形成各种形状的棱柱体,以下将各种常见的棱柱体及其计算公式列表如下。第20页/共25页第21页/共25页在例题中方格四个角点的施工标高全为“+”号,是挖方,用公式计算:V=方格1中二点为挖方,二点为填方,用公式(1-21)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